CN215350306U - 手术床 - Google Patents

手术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50306U
CN215350306U CN202120600398.8U CN202120600398U CN215350306U CN 215350306 U CN215350306 U CN 215350306U CN 202120600398 U CN202120600398 U CN 202120600398U CN 215350306 U CN215350306 U CN 215350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plate
amplification
state
bed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0039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蕾
刘淑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060039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50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50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50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床,包括支腿;支架;第一床板;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架且与所述第一床板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床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头枕;第二床板,所述第二床板设于所述支架;扩增板,所述扩增板设于所述支架,所述扩增板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床板沿其宽度方向的一端,所述扩增板的第二端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可活动;扶手,所述扶手设于所述扩增板的第一端且超出所述第一床板背向所述支架的一侧;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设于所述支腿背向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滑轮能够绕自身轴线旋转。该手术床具有多种使用状态并且简单易操作。

Description

手术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术床。
背景技术
病人躺在手术床进行手术的过程中,由于病人的身高体重各不相同,而手术床的长度和宽度都是固定的,使得病人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感到不适,甚至不敢轻易的挪动。而且,大部分手术床的头枕的形状也不能保证病人感到舒适。此外,输液杆的位置较为固定,有时在手术过程中会成为一种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术床,该手术床具有多种使用状态并且操作简单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术床,包括:支腿,所述支腿沿上下方向延伸;支架,所述支架设于所述支腿的上方;第一床板,所述第一床板为长条形,所述第一床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架且与所述第一床板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床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头枕,所述头枕设于所述第一床板的一端;第二床板,所述第二床板设于所述支架;扩增板,所述扩增板设于所述支架,所述扩增板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床板沿其宽度方向的一端,所述扩增板的第二端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可活动;扶手,所述扶手设于所述扩增板的第一端且超出所述第一床板背向所述支架的一侧;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设于所述支腿背向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滑轮能够绕自身轴线旋转;其中,在所述第一床板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床板与所述第二床板处于同一平面,在所述第一床板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床板相对于所述第二床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扩增板处于第三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扩增板的第二端超出所述第一床板沿其宽度方向的一端,在所述扩增板处于第四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扩增板的第二端设于所述支架背向所述第一床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床板并列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术床,通过将支腿、支架、第一床板、驱动件、头枕、第二床板、扩增板、扶手和第一滑轮相结合,使得手术床能够根据病人的需求,调整其宽度以及第一床板的倾斜度,从而提升病人在手术过程的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头枕背向所述第一床板的一侧设有头部支撑面和颈部支撑面,所述颈部支撑面设于所述头部支撑面靠近所述第二床板的一侧,所述颈部支撑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床板为斜面,所述颈部支撑面与所述第一床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所述头部支撑面与所述第一床板之间的间距。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头枕与所述第一床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零,所述头枕相对于所述第一床板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0°。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手术床还包括:输液杆,所述输液杆与所述支架可拆卸地相连;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设于所述输液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滑轮能够绕自身轴线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输液杆包括:下杆体,所述下杆体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滑轮连接;上杆体,所述上杆体的下端与所述下杆体的上端可枢转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手术床还包括:约束带,所述约束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床板的两侧连接,其中,所述约束带与所述第一床板之间形成有能够供患者的躯体穿过的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约束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约束带沿所述第一床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分布,每个所述约束带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床板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约束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床板可拆卸地连接,两个所述约束带的第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床板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扩增板包括:第一扩增段,所述第一扩增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床板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床板平行设置;第二扩增段,所述第二扩增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扩增段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扩增段的第二端能够绕所述第二扩增段的第一端旋转;所述扩增板在所述第三状态、所述第四状态和第五状态之间可切换,在所述扩增板处于所述第五状态时,所述第一扩增段和所述第二扩增段围合成L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床板包括:两个第一床板段,两个所述第一床板段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分布且铰接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床板段分别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床板包括:两个第二床板段,两个所述第二床板段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分布且铰接连接,其中远离所述第一床板的一个所述第二床板段相对于所述支架的旋转角度范围为+90°~-90°。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术床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术床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术床的头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术床的第一床板段和第二床板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术床的约束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术床的扩增板的第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手术床100;
支腿10;支架20;第一床板30;第一床板段31;
头枕40;头部支撑面44;颈部支撑面45;
第二床板50;第二床板段51;
扩增板60;第一扩增段61;第二扩增段62;
扶手70;输液杆80;约束带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术床。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术床100,包括:支腿10、支架20、第一床板30、驱动件、头枕40、第二床板50、扩增板60、扶手70和第一滑轮。
具体而言,支腿10沿上下方向延伸,支架20设于支腿10的上方,第一床板30为长条形,第一床板30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支架20铰接,驱动件设于支架20且与第一床板30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以驱动第一床板3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头枕40设于第一床板30的一端,第二床板50设于支架20,扩增板60设于支架20,扩增板60的第一端伸出第一床板30沿其宽度方向的一端,扩增板60的第二端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可活动,扶手70设于扩增板60的第一端且超出第一床板30背向支架20的一侧,第一滑轮设于支腿10背向支架20的一侧,第一滑轮能够绕自身轴线旋转。其中,在第一床板30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床板30与第二床板50处于同一平面,在第一床板30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床板30相对于第二床板50倾斜设置,在扩增板60处于第三状态的情况下,扩增板60的第二端超出第一床板30沿其宽度方向的一端,在扩增板60处于第四状态的情况下,扩增板60的第二端设于支架20背向第一床板30的一侧且与第一床板30并列设置。
换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术床100主要由支腿10、支架20、第一床板30、驱动件、头枕40、第二床板50、扩增板60、扶手70和第一滑轮组成。其中,支腿10能够支撑支架20,并且支架20位于支腿10的上方。支腿10的下方还设有第一滑轮,第一滑轮能够带动支架20滑动。支架20可以为木板、铁板或其他能够起到支撑作用的物体即可。作为优选,支腿10的数量可以为四个。
手术床100的第一床板30设于支架20上,第一床板30上设有头枕40,并且头枕40位于第一床板30的一端。手术床100的第二床板50也设于支架20上,且位于远离第一床板30设有头枕40的一端。其中,第一床板30主要能够对人体的头部及上半身支撑,第二床板50主要能够对人体的下半身进行支撑。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床板30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当第一床板30处于第一状态的条件下,第一床板30与支架20紧密贴合,第一床板30与第二床板50处同一平面。当第一床板30处于第二状态的条件下,第一床板30设有头枕40的一端能够在驱动件的作用力下做相对远离支架20的活动,而第一床板30的另一端与支架20铰接,相对位置不变,此时,第一床板30与第二床板50相对倾斜设置,患者的后背可以倚靠在第一床板30上。
手术床100的支架20还设有扩增板60,扩增板60的第一端伸出第一床板30沿其宽度方向的一端,扩增板60的第二端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可活动。作为优选,扩增板6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分别能够沿第一床板30的左右两侧延伸。当扩增板60处于第三状态的条件下,如图2所示,扩增板60处于伸展的状态,此时手术床100的宽度较宽。当扩增板60处于第四状态的条件下,如图1所示,扩增板60处于收紧的状态,此时手术床100的宽度较窄。也就是说,手术床100的宽度可以根据病人实际的身体体型进行调节,当病人身体体型比较壮硕时,可以打开扩增板60从而加宽手术床100的宽度。
此外,手术床100将扶手70设于扩增板60的第一端且超出第一床板30背向支架20的一侧,当扩增板60处于第三状态的条件下,扶手70能够跟随扩增板60移动。手术床100加宽后病人也能够在扶手70保护下,避免患者坠床的风险。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术床100,通过将支腿10、支架20、第一床板30、驱动件、头枕40、第二床板50、扩增板60、扶手70和第一滑轮相结合,使得手术床100能够根据病人的需求,调整其宽度以及第一床板30的倾斜度,从而提升病人在手术过程的舒适性。
可选地,扶手70的长度为40CM,扶手7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扶手70分别设于手术床100的两侧,能够有效防止病人坠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头枕40背向第一床板30的一侧设有头部支撑面44和颈部支撑面45,颈部支撑面45设于头部支撑面44靠近第二床板50的一侧,颈部支撑面45相对于第一床板30为斜面,颈部支撑面45与第一床板30之间的间距不大于头部支撑面44与第一床板30之间的间距。
也就是说,颈部支撑面45与颈部相对应,头部支撑面44与头部相对应,通过将颈部支撑面45设置为斜面,可以有效贴合人体背部和颈部,特别适用于一些驼背的罗锅患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头枕10与第一床板30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零,头枕10相对于第一床板30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0°。也就是说,可以根据需要,将头枕10与第一床板30间隔开设置,通过调节头枕10的高度能够适用于多种人群,以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头枕10相对于第一床板30的倾斜度,满足患者的多种需求,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可选地,头枕40的厚度可以设置为10CM,头枕40的材质可以为皮质,并且在头枕40外部可以套设枕套,便于更换清洗。此外,头枕40的数量不限,可以为两个或多个。
可选地,如图1所示,还可以将头枕40设计为中心凹陷的结构,通过将头枕40的中心设计为凹陷的结构,便于患者仰面朝天躺下时快速找到合适的位置,同时还对头部具有一定的固定作用。此外,头枕40的材质可选为同时具有柔软质地和支撑性的材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手术床100还包括:输液杆80和第二滑轮,输液杆80与支架20可拆卸地相连,第二滑轮设于输液杆80的一端,第二滑轮能够绕自身轴线旋转。也就是说,输液杆80的位置可以根据病人的需求进行调整,当不需要输液杆80时,还可以将输液杆80滑动放置在其他地方。此外,输液杆80还可以折叠收纳于手术床100的一侧。
可选地,输液杆80包括:下杆体和上杆体,下杆体的下端与第二滑轮连接,上杆体的下端与下杆体的上端可枢转地连接。也就是说,在使用时,可以将上杆体和下杆体展开,组成一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杆体,实现悬挂输液瓶。在闲置时,可以将上杆体与下杆体进行折叠,然后将折叠后的输液杆80平放在地面等位置,便于存放。
进一步地,输液杆80为沿自身长度可调节的伸缩杆,从而调节输液杆80的高度。
可选地,手术床100还包括:约束带90,约束带9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床板30或第二床板50背向支架20的一侧,约束带90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能够容纳患者的躯体穿过的通道,以固定位于第一床板30或第二床板50上的患者的躯体。为了防止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手臂或腿部干扰手术,因此,可以通过设置约束带90将病人的身体固定在第一床板30或第二床板50上。
需要说明的是,约束带90的一端可以与手术床100固定,约束带90的另一端可以设置为自由端。约束带90可以为具有松紧带的长条形绑带,在使用时,可以拉动约束带90的另一端以拉伸约束带90。
可选地,约束带9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床板30的两侧连接,其中,约束带90与第一床板30之间形成有能够供患者的躯体穿过的通道。也就是说,约束带90的第一端与第一床板30的第一侧连接,约束带90的第二端与第一床板30的第二侧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约束带9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约束带90沿第一床板3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分布,每个约束带90的第一端与第一床板30固定连接,每个约束带90的第二端与第一床板30可拆卸地连接,两个约束带90的第一端分别位于第一床板30的两侧。例如,一个约束带90的左端与第一床板30的左侧固定连接,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拉动该约束带90的右端将约束带90从第一床板30的左侧拉出,随后,将拉出的约束带90的右端与第一床板30的右侧固定。另一个约束带90的右端与第一床板30的右侧固定连接,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拉动该约束带90的左端将约束带90从第一床板30的右侧拉出,随后,将拉出的约束带90的左端与第一床板30的左侧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将两个约束带90的打开端分别设于第一床板30的两侧,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就近使用约束带90,避免增大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可选地,约束带90的一端可以通过卡扣与手术床100可拆卸地连接。
可选地,两个约束带90之间的距离为5CM。其中,一个约束带90可以用于对人体的胸腹部进行约束,另一个约束带90可以对人体的下肢进行约束。约束带90具有弹性,并且宽度为30CM。
约束带90的位置可以是距离床头(第一床板30上与头部对应的位置)大概40cm~50cm,较为靠近腹部位置。通过设置约束带90可以约束患者的手部。在约束带90分别位于患者的两侧时,还可以用于约束患者的双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扩增板60包括:第一扩增段61、第二扩增段62,第一扩增段61的第一端与第一床板30连接,且与第一床板30平行设置,第二扩增段62的第一端与第一扩增段61的第二端铰接,第一扩增段61的第二端能够绕第二扩增段62的第一端旋转。扩增板60在第三状态、第四状态和第五状态之间可切换,在扩增板60处于第五状态时,第一扩增段61和第二扩增段62可以形成为类L形。第二扩增段62可以作为床挡使用,既可以防止坠床,又可以作为起床扶手的支撑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床板30包括:两个第一床板段31,两个第一床板段31沿支架2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分布且铰接连接,每个第一床板段31分别与驱动件连接。也就是说,两个第一床板段31之间能够转动连接,并且能够改变两个第一床板段31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两个第一床板段31能够根据人体骨骼支撑的需要进行角度的调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第二床板50包括:两个第二床板段51,两个第二床板段51沿支架2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分布且铰接连接,其中远离第一床板30的一个第二床板段51相对于支架20的旋转角度范围为+90°~-90°。也就是说,两个第二床板段51之间能够转动连接,并且远离第一床板30的第二床板段51相对于支架20的旋转角度能够根据腿部的位置进行调整,第二床板段51可以抬起或放下腿部。在远离第一床板30的一个第二床板段51相对于支架20的旋转角度范围为+90°时,该第二床板段51可以对患者的脚部起到抵止效果,使患者的脚部能够有着力点。
可选地,手术床100还包括遥控器,遥控器可以与驱动件等结构连接,通过遥控器可以控制第一床板30的倾斜角度和升降高度、头枕40的高度和倾斜角度等。
总而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手术床100,通过将支腿10、支架20、第一床板30、驱动件、头枕40、第二床板50、扩增板60、扶手70和第一滑轮相结合,使得手术床100能够根据病人的需求,调整其宽度以及第一床板30和头枕40的倾斜度,从而提升病人在手术过程的舒适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手术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腿,所述支腿沿上下方向延伸;
支架,所述支架设于所述支腿的上方;
第一床板,所述第一床板为长条形,所述第一床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支架且与所述第一床板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床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
头枕,所述头枕设于所述第一床板的一端;
第二床板,所述第二床板设于所述支架;
扩增板,所述扩增板设于所述支架,所述扩增板的第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床板沿其宽度方向的一端,所述扩增板的第二端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可活动;
扶手,所述扶手设于所述扩增板的第一端且超出所述第一床板背向所述支架的一侧;
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设于所述支腿背向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滑轮能够绕自身轴线旋转;
其中,在所述第一床板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床板与所述第二床板处于同一平面,在所述第一床板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床板相对于所述第二床板倾斜设置;
在所述扩增板处于第三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扩增板的第二端超出所述第一床板沿其宽度方向的一端,在所述扩增板处于第四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扩增板的第二端设于所述支架背向所述第一床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床板并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背向所述第一床板的一侧设有头部支撑面和颈部支撑面,所述颈部支撑面设于所述头部支撑面靠近所述第二床板的一侧,所述颈部支撑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床板为斜面,所述颈部支撑面与所述第一床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所述头部支撑面与所述第一床板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与所述第一床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零,所述头枕相对于所述第一床板的倾斜角度大于等于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液杆,所述输液杆与所述支架可拆卸地相连;
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设于所述输液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滑轮能够绕自身轴线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杆包括:
下杆体,所述下杆体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滑轮连接;
上杆体,所述上杆体的下端与所述下杆体的上端可枢转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约束带,所述约束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床板的两侧连接,其中,所述约束带与所述第一床板之间形成有能够供患者的躯体穿过的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带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约束带沿所述第一床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分布,每个所述约束带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床板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约束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床板可拆卸地连接,两个所述约束带的第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床板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增板包括:
第一扩增段,所述第一扩增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床板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床板平行设置;
第二扩增段,所述第二扩增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扩增段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扩增段的第二端能够绕所述第二扩增段的第一端旋转;
所述扩增板在所述第三状态、所述第四状态和第五状态之间可切换,在所述扩增板处于所述第五状态时,所述第一扩增段和所述第二扩增段围合成L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板包括:
两个第一床板段,两个所述第一床板段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分布且铰接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床板段分别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床板包括:
两个第二床板段,两个所述第二床板段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分布且铰接连接,其中远离所述第一床板的一个所述第二床板段相对于所述支架的旋转角度范围为+90°~-90°。
CN202120600398.8U 2021-03-23 2021-03-23 手术床 Active CN215350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0398.8U CN215350306U (zh) 2021-03-23 2021-03-23 手术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0398.8U CN215350306U (zh) 2021-03-23 2021-03-23 手术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50306U true CN215350306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25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00398.8U Active CN215350306U (zh) 2021-03-23 2021-03-23 手术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503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70041A (zh) * 2023-03-27 2023-06-2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一种用于野外作业的折叠式可防护医疗操作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70041A (zh) * 2023-03-27 2023-06-2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一种用于野外作业的折叠式可防护医疗操作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31106A (en) Spinal surgery table
AU2007291818B2 (en) A rescuing and carrying device
US5661860A (en) Eye surgery recovery apparatus
CN208784160U (zh) 用于支撑儿童的多位置支撑系统
US8286285B2 (en) Orthopedic support pillow
US5280794A (en) Appliance for supporting women during childbirth
US5438715A (en) Lounger for pregnant women
CN102284178A (zh) 倒立健身装置
JPS605304B2 (ja) ベツド
US7604288B1 (en) Pack frame convertible between a pack support and a chair
CN215350306U (zh) 手术床
US6532609B2 (en) Physiotherapy bench
US4275472A (en) Recliner
US5642542A (en) Portable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patient for massage treatment
US20240156273A1 (en) Sling Headrest Suspension System
US4674484A (en) Lumbar traction device having stand separate from bed with counter-balancing weights
CN214105060U (zh) 一种妇幼医院麻醉手术床
JP4844910B2 (ja) 安楽座席
US6954951B2 (en) Spica cast gurney
US5512040A (en) Spinal traction device
US20180360641A1 (en) Back-traction device and exercise system
US5529383A (en) Posture support
US5931539A (en) Device to reduce weight or load on the spinal column for seats and the like
US4917363A (en) Therapeutic headrest
KR102581078B1 (ko) 신체 견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