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9194U - 一种吻合口防瘘装置以及密封储存盒和装载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吻合口防瘘装置以及密封储存盒和装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9194U
CN215349194U CN202121565967.6U CN202121565967U CN215349194U CN 215349194 U CN215349194 U CN 215349194U CN 202121565967 U CN202121565967 U CN 202121565967U CN 215349194 U CN215349194 U CN 215349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tula
preventing device
stoma
stoma fistula
anastomo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6596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坤
崔毅杰
张昱昕
张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pu Medic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pu Medic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pu Medic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pu Medic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6596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9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9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9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吻合口防瘘装置以及密封储存盒和装载器。吻合口防瘘装置,包括:支架编织体,所述支架编织体为可全降解材料,且具有自膨胀性能的网状结构,以向肠道内壁提供持续的周向支撑;覆膜,包覆在所述支架编织体表面,以包覆所述支架编织体上的网孔;且,所述覆膜为可全降解材料。通过将支架编织体设置为具有自膨胀性能的可全降解材料,并将用于包覆在所述支架编织体表面的覆膜也设置为可全降解材料。从而解决现有的大肠防瘘器还需要进行取回,提高了手术繁琐程度,同时增加了病患痛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吻合口防瘘装置以及密封储存盒和装载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吻合口防瘘装置以及密封储存盒和装载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肛肠外科领域中,防止大肠瘘的方法,除术前充分肠道准备外,进行回肠或横结肠造口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有效、可靠的防治大肠吻合口瘘的方法。
现有技术中,例如公开号为CN2875327Y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大肠防瘘器。上述大肠防瘘器在实施手术之后,无法实现全降解。导致该大肠防瘘器还需要医务工作者再次实施手术对该大肠防瘘器进行取回工作。这不仅提高了手术繁琐程度,也增加了病患的痛苦。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一种可以实现全降解的吻合口防瘘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大肠防瘘器无法实现全降解,导致该大肠防瘘器还需要进行取回,从而提高了手术繁琐程度,同时增加了病患痛苦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吻合口防瘘装置,包括:
支架编织体,所述支架编织体为可全降解材料,且具有自膨胀性能的网状结构,以向肠道内壁提供持续的周向支撑;
覆膜,包覆在所述支架编织体表面,以包覆所述支架编织体上的网孔;且,所述覆膜为可全降解材料。
可选的,所述支架编织体为由一根线编织定型而成。
可选的,所述覆膜为改性后的高分子材料,通过浸涂提拉法或熔融加工成型的方式附着在所述支架编织体表面。
可选的,所述支架编织体为中间位置直径小于其两端位置直径的柱状结构;所述支架编织体的中间位置为收缩部;
所述支架编织体的其中一端为用于契合肠道内褶的进口扩孔部,所述进口扩孔部供肠道中的固体和/或液体进入吻合口防瘘装置以保护所述收缩部外侧的肠道伤口;
所述支架编织体的另一端为出口扩孔部,用于供进入吻合口防瘘装置中的固体和/或液体流出。
可选的,所述进口扩孔部靠近开口位置的外周缘设置有环形缩口,所述环形缩口朝向所述进口扩孔部远离收缩部的一端朝向远离吻合口防瘘装置中心线方向外扩,且外扩角度为0°至60°,以贴合肠道。
可选的,所述进口扩孔部的最大直径为28mm至40mm;所述环形缩口的直径为24mm至36mm。
可选的,所述环形缩口朝向所述收缩部的一侧还设置有可降解镁合金钉状倒刺,以固定吻合口防瘘装置;和/或,
所述环形缩口位置的所述覆膜具有显影剂涂层,以用于X射线显影;和/或,
所述收缩部的中央位置设有金属显影环,以用于X射线显影。
可选的,所述出口扩孔部的直径为30mm至50mm,以配合肠道内褶皱固定;且,所述出口扩孔部的轴向长度为20mm至40mm,以防止渗液向所述收缩部流动接触伤口。
可选的,所述出口扩孔部朝向远离所述收缩部的一侧设置有角度在5°至45°的外扩角,以固定吻合口防瘘装置并使肠道内排遗物质流出。
可选的,所述出口扩孔部远离所述收缩部一侧位置的所述覆膜具有显影剂涂层,以用于X射线显影;和/或,
所述出口扩孔部远离所述收缩部一侧位置设有金属显影环,以用于X射线显影。
可选的,所述收缩部的直径为20mm至30mm;和/或,
所述收缩部位置的所述覆膜为高顺应性膜材料,以紧密贴附肠道组织;和/或,
所述收缩部位置的所述覆膜为防水、防漏材料,并可以承载至少10kPa压力;
所述收缩部位置的所述覆膜具有负载药物涂层,所述负载药物涂层在降解过程中缓释,以抑制创口处炎症感染。
可选的,所述支架编织体为部分结晶高生物相容性的形状记忆可降解聚合物,该形状记忆可降解聚合物包括: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丙交酯-乙二醇共聚物、聚乙交脂-丙交酯共聚物、聚L-丙交酯-D-丙交酯共聚物、聚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以及可降解聚氨酯中的至少其一。
一种密封储存盒,密封储存盒用于储存吻合口防瘘装置,所述吻合口防瘘装置在所述密封储存盒内处于释放状态。
一种用于吻合口防瘘装置的装载器,装载器用于将吻合口防瘘装置装载到肠道内壁位置;
所述装载器包括:连接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管端部的装载漏斗,所述吻合口防瘘装置容置在所述连接管内;且,所述出口扩孔部上设置有用于装载该吻合口防瘘装置的牵引绳;
所述牵引绳用于牵拉吻合口防瘘装置,使吻合口防瘘装置通过所述装载漏斗,压握装载至所述连接管中。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吻合口防瘘装置,包括:支架编织体,所述支架编织体为可全降解材料,且具有自膨胀性能的网状结构,以向肠道内壁提供持续的周向支撑;覆膜,包覆在所述支架编织体表面,以包覆所述支架编织体上的网孔;且,所述覆膜为可全降解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支架编织体设置为具有自膨胀性能的可全降解材料,并将用于包覆在所述支架编织体表面的覆膜也设置为可全降解材料。上述设置可以实现吻合口防瘘装置可以实现在生物体内的全降解,从而解决现有的大肠防瘘器还需要进行取回,提高了手术繁琐程度,同时增加了病患痛苦的问题。此外,在实用新型中的覆膜在起到防漏防渗的同时,还可以作为药物涂层载体。
2.本实用新型的吻合口防瘘装置,所述支架编织体为由一根线编织定型而成。通过上述一根线编织定型而成的支架编织体具有形态稳定,结构牢固可靠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的吻合口防瘘装置,所述覆膜为改性后的高分子材料,通过浸涂提拉法附着在所述支架编织体表面。支架编织体以及功能性膜材料的覆膜一体成型,为全覆膜的编织成型装置,具有形态稳定,结构牢固可靠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的吻合口防瘘装置,所述支架编织体为中间位置直径小于其两端位置直径的柱状结构;所述支架编织体的中间位置为收缩部;所述支架编织体的其中一端为用于契合肠道内褶的进口扩孔部,所述进口扩孔部供肠道中的固体和/或液体进入吻合口防瘘装置以保护所述收缩部外侧的肠道伤口;所述支架编织体的另一端为出口扩孔部,用于供进入吻合口防瘘装置中的固体和/或液体流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架编织体为中间位置直径小于其两端位置直径的柱状结构,该支架编织体具有自膨性能可以向肠道内壁提供持续的周向支撑,且覆膜结构可以防漏,完全阻隔肠道内流动物质与吻合伤口以及体内环境接触,从而供肠道中的固体和/或液体进入吻合口防瘘装置,并保证进入吻合口防瘘装置中的固体和/或液体从吻合口防瘘装置另一端流出。
5.本实用新型的吻合口防瘘装置,所述进口扩孔部靠近开口位置的外周缘设置有环形缩口,所述环形缩口朝向所述进口扩孔部远离收缩部的一端朝向远离吻合口防瘘装置中心线方向外扩,且外扩角度为0°至60°,以贴合肠道。
上述位于进口扩孔部外周缘的环形缩口以及进口扩孔部边缘朝向远离吻合口防瘘装置中心线方向外扩的外扩角度,可以有效地使进口扩孔部贴合肠道,方便肠道内物质流入吻合口防瘘装置内。
6.本实用新型的吻合口防瘘装置,所述环形缩口朝向所述收缩部的一侧还设置有可降解镁合金钉状倒刺,以固定吻合口防瘘装置;和/或,所述环形缩口位置的所述覆膜具有显影剂涂层,以用于X射线显影;和/或,所述收缩部的中央位置设有金属显影环,以用于X射线显影。
在本实用新型中环形缩口朝向所述收缩部的一侧还设置有可降解镁合金钉状倒刺。上述可降解镁合金钉状倒刺不但可以实现在生物体内的全降解,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对吻合口防瘘装置进行限位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中的覆膜具有显影剂涂层,另外收缩部的中央位置设有金属显影环,上述显影剂涂层和金属显影环可以有效地用于X射线显影,指引吻合口防瘘装置关键部分的位置。
7.本实用新型的吻合口防瘘装置,所述出口扩孔部的直径为30mm至50mm,以配合肠道内褶皱固定;且,所述出口扩孔部的轴向长度为20mm至40mm,以防止渗液向所述收缩部流动接触伤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出口扩孔部的轴向长度为20mm至40mm以预留足够长的距离,防止向上渗液。上述流经吻合口防瘘装置的液体,在该装置内皮化前,会因毛细作用部分渗入装置与肠道间的微孔隙中。如果出口扩孔部长度过短,渗液容易接触吻合伤口,引起炎症,感染,肠瘘等问题,因此需要预留足够长度。
8.本实用新型的吻合口防瘘装置,所述出口扩孔部远离所述收缩部一侧位置的所述覆膜具有显影剂涂层,以用于X射线显影;和/或,所述出口扩孔部远离所述收缩部一侧位置设有金属显影环,以用于X射线显影。
通过在出口扩孔部位置显影剂涂层和/或金属显影环,可以有效地用于X射线显影,指引吻合口防瘘装置关键部分的位置。
9.本实用新型的吻合口防瘘装置,所述收缩部位置的所述覆膜为高顺应性膜材料,以紧密贴附肠道组织;和/或,所述收缩部位置的所述覆膜为防水、防漏材料,并可以承载至少10kPa压力;所述收缩部位置的所述覆膜具有负载药物涂层,所述负载药物涂层在降解过程中缓释,以抑制创口处炎症感染。
10.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储存盒,密封储存盒用于储存吻合口防瘘装置,所述吻合口防瘘装置在所述密封储存盒内处于释放状态。
上述密封储存盒可以有效地密封储存吻合口防瘘装置以保护全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并且,因高分子材料特性,该装置不宜长时间保持压握状态,密封储存盒储存吻合口防瘘装置时为释放状态,以尽量减弱材料蠕变、应力松弛而导致的永久形变。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吻合口防瘘装置的装载器,装载器用于将吻合口防瘘装置装载到肠道内壁位置;所述装载器包括:连接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管端部的装载漏斗,所述吻合口防瘘装置容置在所述连接管内;且,所述出口扩孔部上设置有用于装载该吻合口防瘘装置的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用于牵拉吻合口防瘘装置,使吻合口防瘘装置通过所述装载漏斗,压握装载至所述连接管中。
装载器的使用方法为:将牵引绳从所述装载漏斗穿入并从所述连接管穿出,以通过牵引绳牵拉吻合口防瘘装置,使吻合口防瘘装置通过所述装载漏斗,压握装载至所述连接管中。所述所述连接管与输送系统嵌套,从而将该装置放入输送系统中,在所述吻合口防瘘装置装载后将牵引绳剪断,取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吻合口防瘘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吻合口防瘘装置的进口扩孔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吻合口防瘘装置的出口扩孔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载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编织体;2-收缩部;3-进口扩孔部;4-出口扩孔部;5-环形缩口;6-装载器;7-连接管;8-装载漏斗;9-牵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吻合口防瘘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
支架编织体1,所述支架编织体1为可全降解材料,并由一根线编织定型而成。且具有自膨胀性能的网状结构,以向肠道内壁提供持续的周向支撑。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编织体1为中间位置直径小于其两端位置直径的柱状结构;所述支架编织体1的中间位置为收缩部2;如图2所示,所述支架编织体1的其中一端为用于契合肠道内褶的进口扩孔部3,所述进口扩孔部3供肠道中的固体和液体进入吻合口防瘘装置以保护所述收缩部2外侧的肠道伤口;如图3所示,所述支架编织体1的另一端为出口扩孔部4,用于供进入吻合口防瘘装置中的固体和液体流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编织体1为部分结晶高生物相容性的形状记忆可降解聚合物,该形状记忆可降解聚合物包括: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丙交酯-乙二醇共聚物、聚乙交脂-丙交酯共聚物、聚L-丙交酯-D-丙交酯共聚物、聚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以及可降解聚氨酯中的至少其一;
覆膜,包覆在所述支架编织体1表面,以包覆所述支架编织体1上的网孔;且,所述覆膜为可全降解材料。在本实施例中的覆膜为改性后的高分子材料,通过浸涂提拉法或熔融加工成型的方式附着在所述支架编织体1表面。上述设置可以实现吻合口防瘘装置可以实现在生物体内的全降解,从而解决现有的大肠防瘘器还需要进行取回,提高了手术繁琐程度,同时增加了病患痛苦的问题。此外,在实用新型中的覆膜在起到防漏防渗的同时,还可以作为药物涂层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进口扩孔部3靠近开口位置的外周缘设置有环形缩口5,所述环形缩口5朝向所述进口扩孔部3远离收缩部2的一端朝向远离吻合口防瘘装置中心线方向外扩,且外扩角度为45°,以贴合肠道。上述位于进口扩孔部3外周缘的环形缩口5以及进口扩孔部3边缘朝向远离吻合口防瘘装置中心线方向外扩的外扩角度,可以有效地使进口扩孔部3贴合肠道,方便肠道内物质流入吻合口防瘘装置内。所述环形缩口5朝向所述收缩部2的一侧还设置有可降解镁合金钉状倒刺,以固定吻合口防瘘装置;所述环形缩口5位置的所述覆膜具有显影剂涂层,以用于X射线显影;所述收缩部2的中央位置设有金属显影环,以用于X射线显影。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出口扩孔部4的直径为30mm mm,以配合肠道内褶皱固定;且,所述出口扩孔部4的轴向长度为20mm mm,以防止渗液向所述收缩部2流动接触伤口。所述出口扩孔部4朝向远离所述收缩部2的一侧设置有角度为30°的外扩角,以固定吻合口防瘘装置并使肠道内排遗物质流出。所述出口扩孔部4远离所述收缩部2一侧位置的所述覆膜具有显影剂涂层,以用于X射线显影;所述出口扩孔部4远离所述收缩部2一侧位置设有金属显影环,以用于X射线显影。所述收缩部2位置的所述覆膜为高顺应性膜材料,以紧密贴附肠道组织;并且,所述收缩部2位置的所述覆膜为防水、防漏材料,并可以承载至少10kPa压力;所述收缩部2位置的所述覆膜具有负载药物涂层,所述负载药物涂层在降解过程中缓释,以抑制创口处炎症感染。
当然,本实施例对所述环形缩口5朝向所述进口扩孔部3远离收缩部2的一端朝向远离吻合口防瘘装置中心线方向外扩,该外扩角度不做具体限定,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进口扩孔部3靠近开口位置的外周缘设置有环形缩口5,所述环形缩口5朝向所述进口扩孔部3远离收缩部2的一端朝向远离吻合口防瘘装置中心线方向外扩,且外扩角度为20°,以贴合肠道。
当然,本实施例对出口扩孔部4朝向远离所述收缩部2的一侧设置有角度不做具体限定,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出口扩孔部4朝向远离所述收缩部2的一侧设置有角度为45°的外扩角,以固定吻合口防瘘装置并使肠道内排遗物质流出。
当然,本实施例对支架编织体1的成型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架编织体1为至少两根线编织定型而成。
实施例2
一种密封储存盒,密封储存盒用于储存吻合口防瘘装置,所述吻合口防瘘装置在所述密封储存盒内处于释放状态。上述密封储存盒可以有效地密封储存吻合口防瘘装置以保护全降解的高分子金属材料。并且,密封储存盒储存吻合口防瘘装置时为释放状态,用于避免长时间压握而带来的材料蠕变、应力松弛。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所述装载器6包括:连接管7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管7端部的装载漏斗8,所述吻合口防瘘装置容置在所述连接管7内;且,所述出口扩孔部4上设置有用于装载该吻合口防瘘装置的牵引绳9。
上述装载器6的使用方法为:将牵引绳9从所述装载漏斗8穿入并从所述连接管7穿出,以通过牵引绳9牵拉吻合口防瘘装置,使吻合口防瘘装置通过所述装载漏斗8,压握装载至所述连接管7中。所述所述连接管7与输送系统嵌套,从而将该装置放入输送系统中,在所述吻合口防瘘装置装载后将牵引绳9剪断,取走。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2)

1.一种吻合口防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编织体(1),所述支架编织体(1)为可全降解材料,且具有自膨胀性能的网状结构,以向肠道内壁提供持续的周向支撑;
覆膜,包覆在所述支架编织体(1)表面,以包覆所述支架编织体(1)上的网孔;且,所述覆膜为可全降解材料;
所述支架编织体(1)为由一根线编织定型而成;所述覆膜为改性后的高分子材料,通过熔融加工成型的方式附着在所述支架编织体(1)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吻合口防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编织体(1)为中间位置直径小于其两端位置直径的柱状结构;所述支架编织体(1)的中间位置为收缩部(2);
所述支架编织体(1)的其中一端为用于契合肠道内褶的进口扩孔部(3),所述进口扩孔部(3)供肠道中的固体和/或液体进入吻合口防瘘装置以保护所述收缩部(2)外侧的肠道伤口;
所述支架编织体(1)的另一端为出口扩孔部(4),用于供进入吻合口防瘘装置中的固体和/或液体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口防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扩孔部(3)靠近开口位置的外周缘设置有环形缩口(5),所述环形缩口(5)朝向所述进口扩孔部(3)远离收缩部(2)的一端朝向远离吻合口防瘘装置中心线方向外扩,且外扩角度为0°至60°,以贴合肠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吻合口防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扩孔部(3)的最大直径为28mm至40mm;所述环形缩口(5)的直径为24mm至36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吻合口防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缩口(5)朝向所述收缩部(2)的一侧还设置有可降解镁合金钉状倒刺,以固定吻合口防瘘装置;和/或,
所述环形缩口(5)位置的所述覆膜具有显影剂涂层,以用于X射线显影;和/或,
所述收缩部(2)的中央位置设有金属显影环,以用于X射线显影。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口防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扩孔部(4)的直径为30mm至50mm,以配合肠道内褶皱固定;且,所述出口扩孔部(4)的轴向长度为20mm至40mm,以防止渗液向所述收缩部(2)流动接触伤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口防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扩孔部(4)朝向远离所述收缩部(2)的一侧设置有角度在5°至45°的外扩角,以固定吻合口防瘘装置并使肠道内排遗物质流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吻合口防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扩孔部(4)远离所述收缩部(2)一侧位置的所述覆膜具有显影剂涂层,以用于X射线显影;和/或,
所述出口扩孔部(4)远离所述收缩部(2)一侧位置设有金属显影环,以用于X射线显影。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吻合口防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部(2)的直径为20mm至30mm;和/或,
所述收缩部(2)位置的所述覆膜为高顺应性膜材料,以紧密贴附肠道组织;和/或,
所述收缩部(2)位置的所述覆膜为防水、防漏材料,并可以承载至少10kPa压力;
所述收缩部(2)位置的所述覆膜具有负载药物涂层,所述负载药物涂层在降解过程中缓释,以抑制创口处炎症感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吻合口防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编织体(1)为部分结晶高生物相容性的形状记忆可降解聚合物。
11.一种密封储存盒,其特征在于,密封储存盒用于储存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吻合口防瘘装置,所述吻合口防瘘装置在所述密封储存盒内处于释放状态。
12.一种用于吻合口防瘘装置的装载器,其特征在于,装载器(6)用于将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吻合口防瘘装置装载到肠道内壁位置;
所述装载器(6)包括:连接管(7)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管(7)端部的装载漏斗(8),所述吻合口防瘘装置容置在所述连接管(7)内;且,出口扩孔部(4)上设置有用于装载该吻合口防瘘装置的牵引绳(9);
所述牵引绳(9)用于牵拉吻合口防瘘装置,使吻合口防瘘装置通过所述装载漏斗(8),压握装载至所述连接管(7)中。
CN202121565967.6U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吻合口防瘘装置以及密封储存盒和装载器 Active CN215349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5967.6U CN215349194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吻合口防瘘装置以及密封储存盒和装载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5967.6U CN215349194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吻合口防瘘装置以及密封储存盒和装载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9194U true CN215349194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08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65967.6U Active CN215349194U (zh) 2021-07-09 2021-07-09 一种吻合口防瘘装置以及密封储存盒和装载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91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16361A1 (en) Low profile stent graft and delivery system
EP3510972B1 (en) Branch lumen stent and lumen stent system
EP2683341B1 (en) Medical device for use with a stoma
EP3136983B1 (en) Anastomosis devices
JP6741653B2 (ja) 閉塞器及び吻合デバイス
JP6297023B2 (ja) 耐キンク性ステントグラフト
JP2022132403A (ja) 低プロフィールステントグラフト及びデリバリシステム
US11944556B2 (en) Stent graft device with anchoring members having adjustable geometries
AU2022200146B2 (en) Stomach lining funnel with anastomosis
CN215349194U (zh) 一种吻合口防瘘装置以及密封储存盒和装载器
CN113520704B (zh) 一种吻合口防瘘装置以及密封储存盒和装载器
US20220134067A1 (en) Medical drainage stent
CN210785934U (zh) 一种医用引流支架
CN113509290A (zh) 一种胆道支架以及密封储存盒和装载器
CN215384894U (zh) 一种胆道支架以及密封储存盒和装载器
US20230041280A1 (en) Lumen stent
CN216854951U (zh) 管腔支架及管腔支架系统
CN115700111A (zh) 肠道支架及肠道支架组件
CN115700110A (zh) 具有内外双层覆膜的肠道支架及肠道支架组件
CN115700109A (zh) 方便回收的肠道支架及肠道支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