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9158U - 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9158U
CN215349158U CN202121832282.3U CN202121832282U CN215349158U CN 215349158 U CN215349158 U CN 215349158U CN 202121832282 U CN202121832282 U CN 202121832282U CN 215349158 U CN215349158 U CN 2153491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hole
atrial septum
face
interventio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322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亮
李�瑞
龚善石
闫伟
赵丹儒
季佳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ush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ush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ush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ush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322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91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91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91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在所述收缩状态,所述支撑框架收缩为细长构型;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支撑框架,具有第一通孔;第二支撑框架,具有第二通孔;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所述介入设备上的通孔能够允许在心房间隔上再次建立隔膜通道,能够极大地便于患者后续需要穿过心房间隔疾病的治疗。

Description

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进一步地涉及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
背景技术
心房间隔位于左、右心房之间,是分隔左、右心房的间隔。在一些心脏疾病的患者中,因先天缺陷出现异常通路,比如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等。
另外,在一些心脏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也可能留下不可自行愈合的缺损,比如房颤电生理治疗、左心耳封堵术、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经导管二尖瓣修复等左心微创手术等。
目前,针对心房间隔上的异常通路和缺损,通常采用跨间隔的介入医疗器械进行闭合,比如封堵器,但是采用上述器械进行封堵后通常不能够再次在心房间隔上建立穿隔膜通路,将会给患者后续疾病的治疗带来极大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所述介入设备上的通孔能够允许在心房间隔上再次建立隔膜通道,能够极大地便于患者后续需要穿过心房间隔疾病的治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在所述收缩状态,所述支撑框架收缩为细长构型;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支撑框架包括:
第一支撑框架,具有第一通孔;
第二支撑框架,具有第二通孔;
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具有第一中心区和第一周边区,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周边区;
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具有第二中心区和第二周边区,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二周边区;
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中心区和所述第二中心区。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框架面对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侧面是弧形面,所述第一周边区与所述第二周边区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中心区与所述第二中心区之间的距离;
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框架面对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侧面是弧形面,所述第二周边区所述第一周边区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中心区与所述第一中心区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中心区具有第一远端面和第一近端面;
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远端面,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近端面外,并且所述第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中心区具有第二远端面和第二近端面,所述第二远端面与所述第一近端面相对设置;
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近端面,所述第四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远端面外,并且所述第三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端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近端面具有安装槽,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的第一收束结构,所述第一收束结构供连输送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周边区的弧长是所述第二中心区的弧长的2-3倍。
优选地,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孔的阻挡膜,用于阻挡血液流经所述第一通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阻挡膜由电纺的聚合材料或合成织物组成。
优选地,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阻挡膜的隔膜标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具有以下至少一条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所述介入设备上的通孔能够允许在心房间隔上再次建立隔膜通道,能够极大地便于患者后续需要穿过心房间隔疾病的治疗;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所述第一支撑框架面对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侧面具有预设的弧度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框架面对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侧面具有预设的弧度,能够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更加稳固地夹持于心房间隔;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第一中心区设置有锥形的第一连接体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第二中心区设置有锥形的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能够向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施加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预弯力,所述第二连接体能够向所述第二支撑框架施加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预弯力,以提高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安装于心房间隔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的第一支撑框架的剖视图;
图4和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的第二支撑框架的剖视图;
图6和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的连接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的应用图。
附图标号说明:
支撑框架100,第一支撑框架1,第一通孔10,第一中心区11,第一远端面 111,第一近端面112,第一周边区12,第二支撑框架2,第二通孔20,第二中心区21,第二远端面211,第二近端面212,安装槽2120,第二周边区22,连接件3,第一连接体41,第一端411,第二端412,第二连接体42,第三端421,第四端422,第一收束结构43,第二收束结构44,隔膜标记45,递送装置200,鞘管300,下腔静脉400,左心室501,右心室5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 /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考说明书附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所述介入设备适于封堵心房间隔上的异常通路或缺损,所述介入设备上的通孔能够允许在心房间隔上再次建立隔膜通道,能够极大地便于患者后续需要穿过心房间隔疾病的治疗。
参考说明书附图1和图2,所述介入设备包括支撑框架100。所述支撑框架100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在所述收缩状态,所述支撑框架100收缩为细长构型;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支撑框架100包括第一支撑框架1、第二支撑框架2以及连接件3。
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具有第一通孔10。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具有第二通孔 20。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一通孔 10和所述第二通孔20相对设置。所述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
参考说明书附图9,在使用过程中,当所述支撑框架100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时,所述介入设备能够通过递送装置200沿着下腔静脉400中的鞘管300递送至左心室501与右心室502的缺口处。所述介入设备在心房间隔的缺口处展开为所述展开状态,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分别位于所述心房间隔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件3穿过所述心房间隔上的缺口,从而能够将所述心房间隔上的所述缺口封堵。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当所述支撑框架100在所述心房间隔的所述缺口处展开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上的所述第一通孔10对应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 上的所述第二通孔20,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0和所述第二通孔20再次建立穿隔膜通路。所述支撑框架100未开设通孔的部分用于封闭心房间隔上的缺损,所述第一通孔10和所述第二通孔20形成的穿隔膜通路起到预留左心手术通路的作用。围绕穿隔膜通路的金属部分,为介入器械提供充分的支撑以及对组织的适当夹合,靠近介入医疗器械中心轴线的金属覆盖部分,主要用于房间隔通道闭合或阻断,如果房间隔通道较大,部分穿隔膜通路也会起到通道闭合或阻断的作用,提供更好的封闭或阻断效果。
参考说明书附图3和图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具有第一中心区 11和第一周边区12,所述第一通孔10位于所述第一周边区12。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具有第二中心区21和第二周边区22,所述第二通孔20位于所述第二周边区22。所述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中心区11和所述第二中心区21。
通过将所述第一通孔10设置于所述第一周边区12、将所述第二通孔20设置于所述第二周边区22,能够避免所述第一通孔10占据所述第一中心区11、所述第二通孔20占据所述第二中心区21,使得所述第一中心区11和所述第二中心区21能够较好地封堵心房间隔上缺口,有效地保持介入设备的封堵效果。
优选地,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支撑框架100的正面投影是围绕中心轴线展开的圆形。可选地,所述支撑框架100的正面投影还能够是椭圆形、方形等,所述支撑框架100的正面投影的具体类型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优选地,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支撑框架100是由金属丝编织形成的网状机构,所述金属丝优选为镍钛诺的形状记忆金属丝。
参考说明书附图4和图5,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面对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 的侧面也是弧形面,所述第二周边区22所述第一周边区12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中心区21与所述第一中心区11之间的距离。将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面对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侧面设置为弧形面,能够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面对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的侧面在使用过程中更好地贴合心房间隔,提高所述支撑框架100安装于心房间隔的稳定性。
在一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面对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的侧面是弧形面,所述第一周边区12与所述第二周边区22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中心区11与所述第二中心区21之间的距离。
参考说明书附图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心区11具有第一远端面111和第一近端面112。所述支撑框架100还包括第一连接体41。所述第一连接体41 具有第一端411和第二端412。所述第一端411连接于所述第一远端面111,所述第二端412延伸至所述第一近端面112外,并且所述第一端4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412的直径。换句话说,所述第一连接体411是自所述第一远端面111向所述第一近端面112延伸的倒椎体结构。通过设置倒锥形的所述第一连接体41能够使得所述第一近端面112向所述第一远端面111具有适当的拉力,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向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靠近的趋势,从而提高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安装的稳定性。另外,所述第一连接体41的所述第一端411还能够更有利于人体组织对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进行覆盖,使得介入设备更快地与心房间隔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411的直径约为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直径的5%-15%,所述第一连接体41的所述第一端411和所述第二端412之间的距离约为 1mm-3mm。
参考说明书附图4,所述第二中心区21具有第二远端面211和第二近端面 212,所述第二远端面211与所述第一近端面112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框架100 还包括第二连接体42。所述第二连接体42具有第三端421和第四端422,所述第三端421连接于所述第二远端面211,所述第四端422延伸至所述第二远端面211外,并且所述第三端42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端422的直径。与所述第一连接体41类似,所述第二连接体42也是锥形结构,能够对所述第二远端面211施加适当的压力,使得所述第二远端面211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框架 1运动的趋势,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更好地夹持心房间隔。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体41位于所述第一中心区11的几何中心,所述第二连接体42位于所述第二中心区21的几何中心。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41和所述第二连接体42,并且所述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体41和所述第二连接体42一体成型。参考说明书附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体41和所述第二连接体42连接形成所述连接件3。参考说明书附图7,所述第一连接体41和所述第二连接体42通过第二收束结构44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3是柱状体,长度约为1-3mm,直径约为1-3mm。所述连接件3还能够是其他的形状,距离但不限于锥形等,所述连接件3的具体形状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所述连接件3的数量能够是一个或者多个,所述连接件3的数量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考说明书附图4,所述第二近端面212具有安装槽2120。所述支撑框架 100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槽2120中的第一收束结构43,所述第一收束结构 43供连输送装置。
一方面,所述第一收束结构43能够对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保持预设的形状;另一方面,所述第一收束结构 43还能够用于与介入手术的输送装置连接,通过所述输送装置能够经血管将所述支撑框架100递送至心房间隔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收束结构43为柱形,高度为1mm-3mm,底面直径为 1mm-3mm。所述第一收束结构43也可以为球形或任何其他适合的形状。所述第一收束结构43的材质多为金属,可以为医用不锈钢、镍钛合金等适合介入器械的金属材质。
参考说明书附图5,所述第二周边区22的单侧弧长是所述第二中心区21 的弧长的2-3倍。所述第二周边区22的单侧弧长是L1,所述第二中心区21的弧长是L2,L1是L2长度的2-3倍,优选为2.5倍。所述第二中心区21的弧度是a的范围是10°-20°,优选为15°。
参考说明书附图4和图5,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的两侧面分别弧形侧面。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一端的侧面的弧度大于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一端的侧面的弧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10和所述第二通孔20的形状分别是圆形。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10和所述第二通孔20的形状还能够是椭圆形或方形,所述第一通孔10和所述第二通孔20的形状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10和所述第二通孔20的直径在3mm以上。当所述第一通孔10和所述第二通孔20的数量是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0和所述第二通孔20分别沿着所述支撑框架100的中心轴线环形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10和/或所述第二通孔20的阻挡膜,用于阻挡血液流经所述第一通孔10和/或所述第二通孔 20。
优选地,所述阻挡膜由电纺的聚合材料或合成织物组成。电纺的聚合材料,比如聚丙交酯(PLA)、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聚己内酯(PLC)、聚丙烯腈 (PAN)、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聚葡萄糖酸酯(polygyconate)和多肽。电纺的聚合物更能促进细胞内皮化,具有更快的生物降解时间,可降低血栓形成,并容易被穿破,可以帮助介入器械在闭合房间隔缺口后,再穿刺的时候,容易穿过。各种合成织物可以是不可降解材料,比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生物纺的聚氨基甲酸酯。
所述阻挡膜可以经由热铆接、缝线、模塑、粘合、织造和任何适合的方法,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100上,所述阻挡膜可以位于所述支撑框架100内部或所述支撑框架100外部,可以布满整个所述支撑框架100,优选布满所述支撑框架100的横截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挡膜也可以仅布置在穿隔膜通路处。
参考说明书附图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阻挡膜的隔膜标记45。所述隔膜标记45用于在荧光透视设备或超声设备下标记所述阻挡膜的位置,引导操作者快速到达穿隔膜通路位置。所述隔膜标记45可以布置在穿隔膜通路边缘,数量一个及以上。所述隔膜标记45的材质可以是易被影像检测的金属或合金材质或各种化合物涂层,金属材质可以是医用不锈钢、钯、铱、钨、铂等,或其合金等。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在所述收缩状态,所述支撑框架收缩为细长构型;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支撑框架包括:
第一支撑框架,具有第一通孔;
第二支撑框架,具有第二通孔;
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具有第一中心区和第一周边区,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周边区;
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具有第二中心区和第二周边区,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二周边区;
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中心区和所述第二中心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框架面对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侧面是弧形面,所述第一周边区与所述第二周边区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中心区与所述第二中心区之间的距离;
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框架面对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侧面是弧形面,所述第二周边区所述第一周边区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中心区与所述第一中心区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中心区具有第一远端面和第一近端面;
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远端面,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近端面外,并且所述第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端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中心区具有第二远端面和第二近端面,所述第二远端面与所述第一近端面相对设置;
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近端面,所述第四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远端面外,并且所述第三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端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近端面具有安装槽,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的第一收束结构,所述第一收束结构供连输送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周边区的弧长是所述第二中心区的弧长的2-3倍。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孔的阻挡膜,用于阻挡血液流经所述第一通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阻挡膜由电纺的聚合材料或合成织物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阻挡膜的隔膜标记。
CN202121832282.3U 2021-08-06 2021-08-06 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 Active CN2153491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2282.3U CN215349158U (zh) 2021-08-06 2021-08-06 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2282.3U CN215349158U (zh) 2021-08-06 2021-08-06 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9158U true CN215349158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16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32282.3U Active CN215349158U (zh) 2021-08-06 2021-08-06 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915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6256A (zh) * 2021-08-06 2021-11-09 上海普实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心房间隔的介入器械及制造方法
CN115737013A (zh) * 2023-01-04 2023-03-07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一种边缘房间隔缺损封堵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6256A (zh) * 2021-08-06 2021-11-09 上海普实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心房间隔的介入器械及制造方法
CN113616256B (zh) * 2021-08-06 2023-08-18 上海普实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心房间隔的介入器械及制造方法
CN115737013A (zh) * 2023-01-04 2023-03-07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一种边缘房间隔缺损封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5988B2 (en) Patent foramen ovale (PFO) closure device with linearly elongating petals
CA2646826C (en) Patent foramen ovale (pfo) closure device with linearly elongating petals
US10813647B2 (en)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der
US9149263B2 (en) Tubular patent foramen ovale (PFO) closure device with catch system
CN215349158U (zh) 用于封堵心房间隔的介入设备
US7144410B2 (en) ASD closure device with self centering arm network
EP3398535B1 (en)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der
WO2004064602A2 (en) Hoop design for occlusion device
US20070293889A1 (en) Occlusion device with flexible fabric connector
EP3398536A1 (en)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der
EP1842490B1 (en) Occlusion devices for treating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ith auto-adjusting function
CN107753068B (zh) 封堵器
CN113616256B (zh) 用于心房间隔的介入器械及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iang Haibin

Inventor after: Li Rui

Inventor after: Gong Shanshi

Inventor before: Tang Liang

Inventor before: Li Rui

Inventor before: Gong Shanshi

Inventor before: Yan Wei

Inventor before: Zhao Danru

Inventor before: Ji Jiado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