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6505U - 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6505U
CN215346505U CN202121676146.XU CN202121676146U CN215346505U CN 215346505 U CN215346505 U CN 215346505U CN 202121676146 U CN202121676146 U CN 202121676146U CN 215346505 U CN215346505 U CN 215346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cape
crayfish
net
climbing
r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761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宗瑾
王海洋
孙健雄
王为
许学兵
李永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liang Xuwan Shehe River Aquaculture Agricultural Land Stock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f Funing County
JIANGSU LITTORAL AGRICULTUR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enliang Xuwan Shehe River Aquaculture Agricultural Land Stock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f Funing County
JIANGSU LITTORAL AGRICULTUR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liang Xuwan Shehe River Aquaculture Agricultural Land Stock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f Funing County, JIANGSU LITTORAL AGRICULTUR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enliang Xuwan Shehe River Aquaculture Agricultural Land Stock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f Funing County
Priority to CN2021216761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6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6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6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逃网、固定桩、密封片;所述密封片固定连接在防逃网的底部,所述固定桩可拆卸的卡接在防逃网的外侧,所述防逃网的内侧上下位置的中间部分固定设有防攀爬逃逸板;该装置在现有的稻虾共作龙虾防逃基础上进行设计,采用上部网状下部密封块状的结构形式,在网状部分内侧设有防攀爬逃逸板,小龙虾在攀爬网状结构至防攀爬逃逸板时,使得小龙虾没有足够的附着支撑,会于该板处摔落,重新回到田里,如此,实现小龙虾的防攀爬逃逸,相较于水泥板、瓷砖等类的防逃装置,结构简单,成本造价低廉,适合后期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虾稻共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
背景技术
虾稻共作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为了给龙虾腾出活动空间,水稻的种植密度也变得相对稀疏,减少了病害可能性。龙虾也会吃掉一些虫子,彼此在生态环境里互生互利。再者,小龙虾在稻田里的行动、觅食,不仅能帮助稻田松土、活水、通气,同时排出大量粪便,还能对土地起到增肥效果;而小龙虾褪壳又有遮阴的水稻保护,还有各种水草和水生生物吃。如此一来,产出的大米更香、更安全,龙虾也更干净、更好吃。今后将探索使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控制生产,进一步优化虾稻共作模式。此外,加快小龙虾深加工、电商平台等合作研发力度,将基地打造成一个集立体种养循环、绿色有机、电子商务、休闲垂钓、龙虾加工等五位一体的虾稻共作典范,进而引领和辐射周边虾稻共作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稻虾共作模式力求生态平衡,绿色、天然、生态,稻-虾-昆虫天敌-环境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各自有各自的生态位,且这个平衡不应被打破。在实际的种养过程中,为防止龙虾逃逸,需要在稻田环形沟周围架起防逃网,现目前存在以下不足:
1、针对一般的防逃网,小龙虾容易沿着其网目攀爬逃逸,而采用水泥板或是瓷砖等类做防逃设置,小龙虾不易攀爬,防逃效果较佳,但是水泥板或是瓷砖等类不仅使用成本较高,而且会阻隔更多的生物进出,容易破坏生态平衡。
2、现存方逃网多是单纯的网状结构,在使用时需要自行配置固定防逃网的支柱,无论是在准备支柱还是固定支柱都较为麻烦,给使用造成不必要的使用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该装置在现有的稻虾共作龙虾防逃基础上进行设计,采用上部网状下部密封块状的结构形式;首先,该装置在网状部分内侧设有防攀爬逃逸板,该板表面光滑,且上端向里侧翻折,整体呈钝角状设计,小龙虾在攀爬网状结构至防攀爬逃逸板时,由于板状表面光滑,使得小龙虾没有足够的附着支撑,会于该板处摔落,重新回到田里,若在该装置长期使用后表面粗糙,促使小龙虾可攀爬至其顶端,当到达防攀爬逃逸板向内侧翻转部分时,小龙虾也为因为其附着力无法支撑自身重力而摔落田中,如此,实现小龙虾的防攀爬逃逸,相较于水泥板、瓷砖等类的防逃装置,结构简单,成本造价低廉,适合后期推广应用;同时,该装置的网状部分还设置有可拆卸卡接的固定桩,一方面固定桩的配备,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不再需要自行准备固定桩,减轻了其使用负担,固定桩以卡接的形式与网状结构部分卡接,避免传统过程中的缠绕固定形式,如此操作更方便,效率更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逃网、固定桩、密封片;
所述密封片固定连接在防逃网的底部,所述固定桩可拆卸的卡接在防逃网的外侧,所述防逃网的内侧上下位置的中间部分固定设有防攀爬逃逸板;
进一步的,所述防逃网上端固定设有加强筋,外侧固定设有肋条;
进一步的,所述肋条上固定设有圆弧卡块,固定桩可拆卸的卡接在圆弧卡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防攀爬逃逸板上端向内侧翻折,所述防攀爬逃逸板内表面光滑;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桩上端固定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在现有的稻虾共作龙虾防逃基础上进行设计,采用上部网状下部密封块状的结构形式;首先,该装置在网状部分内侧设有防攀爬逃逸板,该板表面光滑,且上端向里侧翻折,整体呈钝角状设计,小龙虾在攀爬网状结构至防攀爬逃逸板时,由于板状表面光滑,使得小龙虾没有足够的附着支撑,会于该板处摔落,重新回到田里,若在该装置长期使用后表面粗糙,促使小龙虾可攀爬至其顶端,当到达防攀爬逃逸板向内侧翻转部分时,小龙虾也为因为其附着力无法支撑自身重力而摔落田中,如此,实现小龙虾的防攀爬逃逸,相较于水泥板、瓷砖等类的防逃装置,结构简单,成本造价低廉,适合后期推广应用。
2、该装置的网状部分还设置有可拆卸卡接的固定桩,一方面固定桩的配备,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不再需要自行准备固定桩,减轻了其使用负担,固定桩以卡接的形式与网状结构部分固定,避免传统过程中的缠绕固定形式,如此操作更方便,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的防逃网及其附属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的防逃网侧视图;
图4是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的固定桩及其附属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防逃网,101-加强筋,102-肋条,103-圆弧卡块,104-防攀爬逃逸板,2-固定桩,201-把手,3-密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逃网1、固定桩2、密封片3;
所述密封片3固定连接在防逃网1的底部,所述固定桩2可拆卸的卡接在防逃网1的外侧,所述防逃网1的内侧上下位置的中间部位固定设有防攀爬逃逸板104;龙虾在攀爬防逃网1至防攀爬逃逸板104时,会于该板处摔落,重新回到田里,如此,实现小龙虾的防攀爬逃逸,相较于水泥板、瓷砖等类的防逃装置,结构简单,成本造价低廉,适合后期推广应用;
所述防逃网1上端固定设有加强筋101,外侧固定设有肋条102;加强筋101的存在可使得防逃网刚性更强,能防止防逃因外力作用(如风力等)作用下形变,影响小龙虾逃逸阻隔效果;
所述肋条102上固定设有圆弧卡块103,固定桩2可拆卸的卡接在圆弧卡块103上;摒弃传统过程中的缠绕固定形式,如此操作使得固定桩2和防逃网1的固定更方便,效率更高;
所述防攀爬逃逸板104上端向内侧翻折,所述防攀爬逃逸板104内表面光滑;小龙虾在攀爬防逃网1至防攀爬逃逸板104时,由于防攀爬逃逸板104表面光滑,使得小龙虾没有足够的附着支撑,会于该板处摔落,重新回到田里,若在该装置长期使用后防攀爬逃逸板104表面变得粗糙,促使小龙虾可攀爬至其顶端,当到达防攀爬逃逸板104向内侧翻转部分时,小龙虾也为因为其附着力无法支撑自身重力而摔落田中;
所述固定桩2上端固定设有把手201,方便操作者徒手或使用重物敲击将固定桩2打到田里面;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的一种具体使用、操作方式;
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逃网1、固定桩2、密封片3;所述密封片3固定连接在防逃网1的底部,所述固定桩2可拆卸的卡接在防逃网1的外侧,所述防逃网1的内侧上下位置的中间部位固定设有防攀爬逃逸板104;所述防逃网1上端固定设有加强筋101,外侧固定设有肋条102;所述肋条102上固定设有圆弧卡块103,固定桩2可拆卸的卡接在圆弧卡块103上;所述防攀爬逃逸板104上端向内侧翻折,所述防攀爬逃逸板104内表面光滑;所述固定桩2上端固定设有把手201;
例:防逃网1由塑绳或铁丝围成、密封片3为布或PE薄膜、整个装置高2.5-3.5m、防逃网1为25-35cm的正方形、密封片高度为65-85cm
先挖好稻田外围的环形沟,田间的十字沟,将密封片3密实的埋于田垄内侧,于合适位置打下固定桩2,将防逃网1通过圆弧卡块103卡接在固定桩2上,按如此操作将该围于稻田外侧一圈。
综上所述,1、该装置在现有的稻虾共作龙虾防逃基础上进行设计,采用上部网状下部密封块状的结构形式;首先,该装置在网状部分内侧设有防攀爬逃逸板,该板表面光滑,且上端向里侧翻折,整体呈钝角状设计,小龙虾在攀爬网状结构至防攀爬逃逸板时,由于板状表面光滑,使得小龙虾没有足够的附着支撑,会于该板处摔落,重新回到田里,若在该装置长期使用后表面粗糙,促使小龙虾可攀爬至其顶端,当到达防攀爬逃逸板向内侧翻转部分时,小龙虾也为因为其附着力无法支撑自身重力而摔落田中,如此,实现小龙虾的防攀爬逃逸,相较于水泥板、瓷砖等类的防逃装置,结构简单,成本造价低廉,适合后期推广应用。
2、该装置的网状部分还设置有可拆卸卡接的固定桩,一方面固定桩的配备,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不再需要自行准备固定桩,减轻了其使用负担,固定桩以卡接的形式与网状结构部分固定,避免传统过程中的缠绕固定形式,如此操作更方便,效率更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逃网、固定桩、密封片;
所述密封片固定连接在防逃网的底部,所述固定桩可拆卸的卡接在防逃网的外侧,所述防逃网的内侧上下位置的中间部分固定设有防攀爬逃逸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逃网上端固定设有加强筋,外侧固定设有肋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条上固定设有圆弧卡块,固定桩可拆卸的卡接在圆弧卡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攀爬逃逸板上端向内侧翻折,所述防攀爬逃逸板内表面光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上端固定设有把手。
CN202121676146.XU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 Active CN215346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76146.XU CN215346505U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76146.XU CN215346505U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6505U true CN215346505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10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76146.XU Active CN215346505U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65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62820B1 (ko) 석탑형 다기능 인공어초
CN106035162A (zh) 一种适用于螃蟹养殖的生态浮床装置
CN110122384A (zh) 一种淡水螺养殖附着器
CN105417717A (zh) 一种组合结构生态浮岛
CN215346505U (zh) 一种绿色虾稻种养模式下的小龙虾防逃装置
KR101213624B1 (ko) 콘크리트 인공어초
CN210808820U (zh) 一种集鱼型增养殖鱼礁
CN110521657A (zh) 一种集鱼型增养殖鱼礁及其使用方法
JP3598514B2 (ja) 餌料培養礁を備えた人工魚礁
CN206658876U (zh) 一种甲鱼生态养殖系统
CN104222029B (zh) 一种快速捕蟹的方法
CN212753845U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育苗用的高效培养装置
KR100838311B1 (ko) 계단형 인공어초
KR20090000182U (ko) 굴 패각 투석식 강제어초
CN201585335U (zh) 海产贝类笼式苗种中间培育装置
JP3239355B2 (ja) 餌料培養礁を備えた人工魚礁
JP3098204U (ja) 横臥筒体配列式人工魚礁ブロック
CN209768611U (zh) 钢筋混凝土鱼礁
CN207519460U (zh) 一种用于宽体金线蛭仿生态繁殖的水泥池
JPH0228696Y2 (zh)
CN207185663U (zh) 一种鱼菜共生系统
KR200407707Y1 (ko) 요철판을 사용한 이중 돔 형상의 인공어초
JP3193704B2 (ja) 育成部材及び育成部材を備えた着脱式藻場増殖礁、並びに着脱式藻場増殖礁の取り扱い方法
CN217657719U (zh) 人工生态鱼礁
JPH0677493B2 (ja) 人工魚礁の構築方法及び人工魚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