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3966U - 一种锂电充放电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充放电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3966U
CN215343966U CN202120853641.7U CN202120853641U CN215343966U CN 215343966 U CN215343966 U CN 215343966U CN 202120853641 U CN202120853641 U CN 202120853641U CN 215343966 U CN215343966 U CN 215343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tube
chip
module
signal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5364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龙
聂伟
王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Kaidi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Kaidi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Kaidi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Kaidi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5364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3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3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3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充放电管理系统,具有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DC‑DC充电模块、电池放电模块以及开关电源放电模块;所述DC‑DC充电模块、电池放电模块以及开关电源放电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靠的锂电充放电管理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锂电充放电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办公以及医疗护理床的锂电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充放电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电动沙发座椅、升降办公桌、医疗护理床等线性驱动系统产品的供电电源选择要求与越来越高。除了常规交流转直流的开关电源外,还需要电池包作为应急备用电源满足日常生活工作需求。由于锂电池包的优良特性众多,使得其已在电动沙发座椅、升降办公桌、医疗护理床的领域广泛应用。
当前锂电池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专用锂电充电器给电池包充电,电池包输出给系统供电;另一类是专用开关电源给电池包充电,开关电源与电池包同时给系统供电。
针对专用开关电源给电池包充电这一类,当前技术是电池包可同时充放电,属于不可靠应用。因此设计一种可靠的锂电充放电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靠的锂电充放电管理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充放电管理系统,具有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DC-DC充电模块、电池放电模块以及开关电源放电模块;所述DC-DC充电模块、电池放电模块以及开关电源放电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选用SH88F2051AL/016LU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SH88F2051AL/016LU芯片的9号引脚、12号引脚以及15号引脚与DC-DC充电模块连接;所述SH88F2051AL/016LU芯片的4号引脚和5号引脚与电池放电模块连接;所述SH88F2051AL/016LU芯片的2号引脚与开关电源放电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SH88F2051AL/016LU芯片的1号引脚和13号引脚还外接LED发光二极管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SH88F2051AL/016LU芯片的11号引脚外接BUZZER蜂鸣器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DC-DC充电模块选用XL4301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XL4301芯片的8号引脚一路通过F2熔断器连接到VIN,一路通过CHAGER_AD1支路连接到信号处理模块,一路通过两个并联电容和D14二极管接GND;所述VIN端和GND端之间连接D3二极管;所述XL4301芯片的3号引脚通过二极管D14从正到负接GND;所述XL4301芯片的2号引脚一路通过L1电感、Q13MOS管以及D5二极管连接到PACK+;所述Q13MOS管的2号引脚外接有CHARGE_AD支路并通过CHARGE_AD支路连接到信号处理模块;所述Q13MOS管的1号引脚通过Charge_sw支路连接到信号处理单元;所述XL4301芯片的3号引脚通过Rcs3电阻接GND1,XL4301芯片的5号引脚接GND1。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电源放电模块包括Q11MOS管;所述Q11MOS管的1号引脚通过Q15三极管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Q11MOS管的2号引脚接GND;所述Q11MOS管的3号引脚通过CN4连接到负载的负端,负载的正端连接到D13二极管的负极,D13二极管的正极接负载的负端;所述负载的正端和D13二极管的负极的连接端为Vout+;所述Q11MOS管的1号引脚通过R46电阻连接到VIN,VIN和Vout+还连接有D11二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放电模块包括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8MOS管以及Q10MOS管;所述Q2MOS管的3号引脚通过R21电阻与Q1MOS管和Q3MOS管的3号引脚连接;所述Q1MOS管的1号引脚、Q2MOS管的2号引脚、Q3MOS管的1号引脚与锂电池PACK保护芯片连接;所述锂电池PACK保护芯片与电池组相连;所述电池组的1、3、4号引脚接BGND,Q1MOS管的2号引脚通过Rcs1电阻接BGND;所述Q3MOS管的2号引脚接GND1;所述Q8MOS管的1号引脚通过电阻连接到信号处理模块,2号引脚通过Rcs2接GND1,Q8MOS管的3号引脚与Q10MOS管的2号引脚连接;所述Q8MOS管的2号引脚和3号引脚之间连接有R42电阻;所述Q10MOS管的1号引脚和2号引脚通过Q14三极管连接到信号处理模块;所述Q10MOS管的3号引脚通过D13二极管到Vout+。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DC-DC充电模块与开关电源放电模块之间连接的D14二极管,信号模块控制Q10MOS与Q11MOS不会有同时开启的情况,可保证开关电源放电模块的放电与电池组放电有效隔离;即充电时,电池组不可放电,仅开关电源放电模块输出供电;开关电源放电模块不供电时,电池组才可输出供电;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实现电池组充电与放电隔离,确保充放电安全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处理模块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DC-DC充电模块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放电模块和开关电源放电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实用新型具有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DC-DC充电模块、电池放电模块以及开关电源放电模块;DC-DC充电模块、电池放电模块以及开关电源放电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
见图2,本实施例中更具体地,信号处理模块选用SH88F2051AL/016LU芯片。
见图2,本实施例中更具体地,SH88F2051AL/016LU芯片的9号引脚、12号引脚以及15号引脚与DC-DC充电模块连接;SH88F2051AL/016LU芯片的4号引脚和5号引脚与电池放电模块连接;SH88F2051AL/016LU芯片的2号引脚与开关电源放电模块连接。
本实施例中更具体地,SH88F2051AL/016LU芯片的1号引脚和13号引脚还外接LED发光二极管电路。
本实施例中更具体地,SH88F2051AL/016LU芯片的11号引脚外接BUZZER蜂鸣器电路。
见图3,本实施例中更具体地,DC-DC充电模块选用XL4301芯片。XL4301芯片的8号引脚一路通过F2熔断器连接到VIN,一路通过CHAGER_AD1支路连接到信号处理模块(SH88F2051AL/016LU芯片的15号引脚),一路通过两个并联电容(C24电容、C32电容)和D14二极管接GND;VIN端和GND端之间连接D3二极管;XL4301芯片的3号引脚通过二极管D14从正到负接GND;XL4301芯片的2号引脚一路通过L1电感、Q13MOS管以及D5二极管(从正到负)连接到PACK+;Q13MOS管的2号引脚外接有CHARGE_AD支路并通过CHARGE_AD支路连接到信号处理模块(SH88F2051AL/016LU芯片的12号引脚);Q13MOS管的1号引脚通过Charge_sw支路连接到信号处理单元(SH88F2051AL/016LU芯片的9号引脚);XL4301芯片的3号引脚通过Rcs3电阻接GND1,XL4301芯片的5号引脚接GND1;XL4301芯片的2号引脚和3号引脚之间连接有串并联组合,串并联组合包括D4二极管以及与D4二极管并联的两个串联的R58和C38电容。
见图4,本实施例中更具体地,开关电源放电模块包括Q11MOS管;Q11MOS管的1号引脚通过Q15三极管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SH88F2051AL/016LU芯片的2号引脚),Q11MOS管的2号引脚接GND;Q11MOS管的3号引脚通过CN4连接到负载的负端,负载的正端连接到D13二极管的负极,D13二极管的正极接负载的负端;负载的正端和D13二极管的负极的连接端为Vout+;Q11MOS管的1号引脚通过R46电阻连接到VIN,VIN和Vout+还连接有D11二极管。
见图4,本实施例中更具体地,电池放电模块包括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8MOS管以及Q10MOS管;Q2MOS管的3号引脚通过R21电阻与Q1MOS管和Q3MOS管的3号引脚连接;Q1MOS管和Q3MOS管的2号引脚和3号引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15电容、C16电容),Q2MOS管的1号引脚和2号引脚之间连接有C14电容;Q1MOS管、Q3MOS管、Q8MOS管以及Q10MOS管的1号引脚和2号引脚之间还连接有电阻(R19电阻、R22电阻、R43电阻、R49电阻);Q1MOS管的1号引脚、Q2MOS管的2号引脚、Q3MOS管的1号引脚与锂电池PACK保护芯片(SH367106X/028XY-AAF11)连接;锂电池PACK保护芯片与电池组相连;电池组的1、3、4号引脚接BGND,Q1MOS管的2号引脚通过Rcs1电阻接BGND;Q3MOS管的2号引脚接GND1;Q8MOS管的1号引脚通过电阻连接到信号处理模块(SH88F2051AL/016LU芯片的4号引脚),Q8MOS管的2号引脚通过Rcs2接GND1,Q8MOS管的3号引脚与Q10MOS管的2号引脚连接;Q8MOS管的2号引脚和3号引脚之间连接有R42电阻;Q10MOS管的1号引脚和2号引脚通过Q14三极管连接到信号处理模块(SH88F2051AL/016LU芯片的5号引脚);Q10MOS管的3号引脚通过D13二极管到Vout+。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开关电源放电模块接入时,充电回路:VIN→XL4301芯片→PACK+→电池组→BGND→GND1,Q10MOS管关断,Q11MOS管导通;放电回路:VIN→Vout+→负载→Q11MOS管→GND。电池不可放电,即PACK+→Vout+→负载→Q10 MOS管→Q8 MOS管→GND1→BGND,这一路因为Q10 MOS管关断,故信号处理模块控制电池组不可放电。
开关电源未接入系统时,放电回路仅电池回路,即PACK+→Vout+→负载→Q10MOS管→Q8 MOS管→GND1→BGND,此时Q10 MOS管导通,Q11 MOS管关断。
DC-DC充电模块中的D14二极管,是为了防止开关电源放电模块接入放电时,电流由GND流向Rcs3电阻、GND1再流向BGND,有两个作用:一是防止开关电源放电模块与电池组同时放电、二是防止烧毁DC-DC充电模块中起到限流作用的Rcs3电阻。如果没有D14二极管,则会出现开关电源放电模块、电池组同时放电的问题。即PACK+→Vout+→负载→Q11MOS管→GND→Rcs3电阻→GND1→BGND,电池组放电;VIN→Vout+→负载→Q11MOS管→GND,开关电源放电模块放电。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锂电充放电管理系统,具有信号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DC-DC充电模块、电池放电模块以及开关电源放电模块;所述DC-DC充电模块、电池放电模块以及开关电源放电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DC-DC充电模块选用XL4301芯片;所述XL4301芯片的8号引脚一路通过F2熔断器连接VIN端,一路通过CHAGER_AD1支路连接到信号处理模块,一路通过两个并联电容和D14二极管接GND;所述VIN端和GND端之间连接D3二极管;所述XL4301芯片的3号引脚通过二极管D14从正到负接GND;所述XL4301芯片的2号引脚一路通过L1电感、Q13MOS管以及D5二极管连接到PACK+;所述Q13MOS管的2号引脚外接有CHARGE_AD支路并通过CHARGE_AD支路连接到信号处理模块;所述Q13MOS管的1号引脚通过Charge_sw支路连接到信号处理单元;所述XL4301芯片的3号引脚通过Rcs3电阻接GND1,XL4301芯片的5号引脚接GND1;
所述开关电源放电模块包括Q11MOS管;所述Q11MOS管的1号引脚通过Q15三极管与信号处理模块连接,Q11MOS管的2号引脚接GND;所述Q11MOS管的3号引脚通过CN4连接到负载的负端,负载的正端连接到D13二极管的负极,D13二极管的正极接负载的负端;所述负载的正端和D13二极管的负极的连接端为Vout+;所述Q11MOS管的1号引脚通过R46电阻连接到VIN,VIN和Vout+还连接有D11二极管;
所述电池放电模块包括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8MOS管以及Q10MOS管;所述Q2MOS管的3号引脚通过R21电阻与Q1MOS管和Q3MOS管的3号引脚连接;所述Q1MOS管的1号引脚、Q2MOS管的2号引脚、Q3MOS管的1号引脚与锂电池PACK保护芯片连接;所述锂电池PACK保护芯片与电池组相连;所述电池组的1、3、4号引脚接BGND,Q1MOS管的2号引脚通过Rcs1电阻接BGND;所述Q3MOS管的2号引脚接GND1;所述Q8MOS管的1号引脚通过电阻连接到信号处理模块, 2号引脚通过Rcs2接GND1,Q8MOS管的3号引脚与Q10MOS管的2号引脚连接;所述Q8MOS管的2号引脚和3号引脚之间连接有R42电阻;所述Q10MOS管的1号引脚和2号引脚通过Q14三极管连接到信号处理模块;所述Q10MOS管的3号引脚通过D13二极管到Vou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充放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选用SH88F2051AL/016LU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充放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H88F2051AL/016LU芯片的9号引脚、12号引脚以及15号引脚与DC-DC充电模块连接;所述SH88F2051AL/016LU芯片的4号引脚和5号引脚与电池放电模块连接;所述SH88F2051AL/016LU芯片的2号引脚与开关电源放电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充放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H88F2051AL/016LU芯片的1号引脚和13号引脚还外接LED发光二极管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充放电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H88F2051AL/016LU芯片的11号引脚外接BUZZER蜂鸣器电路。
CN202120853641.7U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锂电充放电管理系统 Active CN215343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3641.7U CN215343966U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锂电充放电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3641.7U CN215343966U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锂电充放电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3966U true CN215343966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95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53641.7U Active CN215343966U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锂电充放电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39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8771A (zh) 一种线性电路中实现电池快慢充的电路及充电控制方法
US20220416549A1 (en) Active equalization circuit,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power source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7063575U (zh) 一种不间断多路输出直流电源
CN208094170U (zh) 一种电池保护电路及吸尘器
CN201266996Y (zh) 一种手机电池及具有该手机电池的手机
CN215343966U (zh) 一种锂电充放电管理系统
CN102118057B (zh) 具有整合式充放电路的直流不间断电源电路
CN110429681A (zh) 电池管理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产品
CN108233520A (zh) 一种光伏发电储电装置
CN211880123U (zh) 一种充电器的输出保护装置
CN209526556U (zh) 电源切换电路
CN107546815B (zh) 一种通用充电器
CN219659455U (zh) 充放电控制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CN213717653U (zh) 一种新型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
JP2003079058A (ja) 電池パック
CN213213142U (zh) 一种手持式设备的电源管理系统
CN219018522U (zh) 一种集成在bms充电口的低损失零电压电路
CN216981563U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电路
CN217769525U (zh) 新型移动储能备用电源电池管理系统
CN210404772U (zh) 一种兼具充电保护与低功耗的多电池充电器
CN214069649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器
CN113442747B (zh) 用于新能源车辆的充电电路、充电装置及新能源车辆
CN211930277U (zh) 一种可极限低温大电流充放的5v钛酸锂电池
CN212935571U (zh) 一种医疗电子设备的供电切换电路
CN201160104Y (zh) 干电池式usb插口手机应急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