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3099U - 一种插槽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槽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3099U
CN215343099U CN202121680780.0U CN202121680780U CN215343099U CN 215343099 U CN215343099 U CN 215343099U CN 202121680780 U CN202121680780 U CN 202121680780U CN 215343099 U CN215343099 U CN 215343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s
insulating block
group
insulating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807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添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Guangzhou precision electronic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hengfe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hengfe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hengfe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807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3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3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3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槽连接器,具有绝缘主体、第一组端子、第二组端子、第三组端子、第四组端子及接地件,绝缘主体是长条形并具有相背对的插接端和锡脚端,插接端上设有插槽,插槽沿绝缘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锡脚端上设有组装部,组装部与插槽连通;第一组端子、第二组端子、第三组端子及第四组端子分别排成一排并与相应的绝缘块注塑成一体,然后将绝缘块及其上的端子一起组装到绝缘主体上,该接地件定位在所述的绝缘主体上并与需要接地的端子导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制作及组装,需要接地的端子与接地件之间达到稳定且准确导通连接,达到整个产品地线PIN短路,通过高频要求,提升连接器的稳定性及高频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插槽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带有接地结构的插槽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连接器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电子设备上,但为因应电子设备轻薄化的发展,电连接器的体积尺寸不断地被要求降低,如此,对电连接器的影响,除了会造成加工难度增加外,还会造成结构强度的弱化。
现今个人电脑的主机板上设有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Express,快捷外设互联标准) 连接器,其中PCIe 多层协定的规范是为了提升电脑内部汇流排的传输速度,而适用于传输高品质的影音讯号。然而现有的PCIe 固态储存装置大都采用板卡型式,不仅制约了应用型态,仅适用于伺服器的内接应用,也难以外接扩充,更无法降低PCIe 储存设备的成本,因而未能大幅扩展PCIe SSD(Solid State Drives,固态硬盘)的应用。
串行连接的SCSI( 英文:Serial Attached SCSI,简称:SAS) 是应用最普遍的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英文: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简称:SCSI) 技术,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存储设备中,但现有的SCSI 接口速率相对较低。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市场,客户对数据读写、备份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中端存储卡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提高,尤其对缓存容量,数据保护等特性有明确要求。为了达到上述要求,电子产品内部的电连接器往往会增加额外的导电端子,通过增加的导电端子来提高信号传输的速率。但是,随着导电端子数量的增多带来的直接问题是组装难度提升,且各种导电端子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容易产生相互串扰,极大的降低了信号传输的质量,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通过增加接地结构,以通过高频要求,这时又增加了接地结构的设置及组装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槽连接器,方便制作及组装,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实现插槽连接器中需要接地的端子良好短路连接,提升连接器的稳定性及高频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槽连接器,其具有:
绝缘主体,该绝缘主体是长条形并具有相背对的插接端和锡脚端,插接端上设有插槽,插槽沿绝缘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锡脚端上设有组装部,组装部与插槽连通;
第一组端子,该第一组端子排成一排并与第一绝缘块注塑成一体,然后第一绝缘块携带第一组端子一起组装到绝缘主体上,第一绝缘块定位在组装部中,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伸到插槽中;
第二组端子,该第二组端子排成一排并与第二绝缘块注塑成一体,然后第二绝缘块携带第二组端子一起组装到绝缘主体上,第二绝缘块定位在组装部中,第二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伸到插槽中,第二接触部与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一起排列设置在插槽的同一内侧面上;
第三组端子,该第三组端子排成一排并与第三绝缘块注塑成一体,然后第三绝缘块携带第三组端子一起组装到绝缘主体上,第三绝缘块定位在组装部中,第三组端子的第三接触部伸到插槽中,且第三接触部与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形成相对望的关系;
第四组端子,该第四组端子排成一排并与第四绝缘块注塑成一体,然后第四绝缘块携带第四组端子一起组装到绝缘主体上,第四绝缘块定位在组装部中,第四组端子的第四接触部伸到插槽中,第四接触部与第三组端子的第三接触部一起排列设置在插槽的同一内侧面上,且第四接触部与第二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形成相对望的关系;
接地件,该接地件定位在所述的绝缘主体上并与需要接地的端子导通连接。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绝缘主体的组装部是内凹形式,并在组装部的内侧壁上设有卡槽,所述的第一绝缘块、第二绝缘块、第三绝缘块及第四绝缘块分别对应组装部嵌入组装,且第一绝缘块、第二绝缘块、第三绝缘块及第四绝缘块的侧面上均设有卡扣,卡扣与扣槽配合来建立防退卡接。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需要接地的端子分布在第二组端子和第四组端子中,所述的接地件是冲压构造的金属片,在接地件上通过冲压成型形成凸刺,该凸刺用于接触需要接地的端子,使需要接地的端子形成短路状态。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的接地件分成两件,两件接地件上的凸刺分别对应接触第二组端子和第四组端子中的需要接地的端子,接地件上还设有挂接部,该挂接部插入绝缘主体上预设的挂接槽中。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挂接槽设置在第二绝缘块和第四绝缘块之间的空隙中。
本实用新型将端子分成多组并各自与绝缘块注塑成一体,然后,绝缘块携带端子一起组装到绝缘主体,通过绝缘块与绝缘主体之间的固定连接,使端子稳定在绝缘主体上,最后,接地件定位在所述的绝缘主体上并与需要接地的端子导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制作及组装,需要接地的端子与接地件之间达到稳定且准确导通连接,达到整个产品地线PIN短路,通过高频要求,提升连接器的稳定性及高频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实施例组合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图1实施例的第一组端子和第三组端子分别与第一绝缘块、第三绝缘块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图1实施例的第二组端子和第四组端子分别与第二绝缘块、第四绝缘块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图1实施例的绝缘主体的锡脚端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图5实施例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阅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插槽连接器,其具有绝缘主体1、第一组端子2、第二组端子3、第三组端子4、第四组端子5及接地件6。
该绝缘主体1是长条形并具有相背对的插接端11和锡脚端12,插接端11设有插槽13,该插槽13内具有相对望的上下内侧壁,图中实施例上,插槽13沿绝缘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适当通过防呆块将插槽13分隔成两段;插槽13适配外部子卡插入连接。锡脚端12设有组装部14,组装部14与插槽13连通。
该第一组端子2排成一排并与第一绝缘块71注塑成一体,然后第一绝缘块71携带第一组端子2一起组装到绝缘主体1上,第一绝缘块71定位在组装部14中,第一组端子2的第一接触部21伸到插槽13中。该第二组端子3排成一排并与第二绝缘块72注塑成一体,然后第二绝缘块72携带第二组端子一起组装到绝缘主体1上,第二绝缘块72定位在组装部14中,第二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31伸到插槽13中,第二接触部31与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21一起排列设置在插槽13的同一内侧面上。该第三组端子4排成一排并与第三绝缘块73注塑成一体,然后第三绝缘块73携带第三组端子一起组装到绝缘主体1上,第三绝缘块73定位在组装部14中,第三组端子的第三接触部41伸到插槽13中,且第三接触部41与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21形成相对望的关系,以便外部子卡插入插槽13中,第三接触部41与第一接触部21同时连接外部子卡的两个侧面。该第四组端子5排成一排并与第四绝缘块74注塑成一体,然后第四绝缘块74携带第四组端子一起组装到绝缘主体1上,第四绝缘块74定位在组装部中,第四组端子的第四接触部51伸到插槽中,第四接触部51与第三组端子的第三接触部41一起排列设置在插槽13的同一内侧面上,且第四接触部51与第二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31形成相对望的关系,同样,当外部子卡插入插槽13中,第四接触部51与第二接触部31同时连接外部子卡的两个侧面。该接地件6定位在所述的绝缘主体1上并与需要接地的端子导通连接,达到整个产品的需要接地的端子短路,通过高频要求。
参阅图5、6所示,所述绝缘主体的组装部14是内凹形式,图中组装部14沿绝缘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分别对应第一绝缘块、第二绝缘块、第三绝缘块及第四绝缘块的形状、大小设计,第一绝缘块、第二绝缘块、第三绝缘块及第四绝缘块嵌入组装,获得紧配合关系,并获得第一绝缘块与第三绝缘块形成上下并列关系,第二绝缘块和第四绝缘块形成上下并列关系。在组装部14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相应的卡槽141,以及在所述的第一绝缘块71、第二绝缘块72、第三绝缘块73及第四绝缘块74的侧面上均设有卡扣75,通过卡扣75与对应的扣槽141配合来建立防退卡接,提升组装结构性及稳固性,该结构方便制作及组装,很好地解决众多端子的组装问题,且端子之间的位置稳定、准确。
参阅图1、2、5、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需要接地的端子分布在第二组端子3和第四组端子5中,所述的接地件6是冲压构造的金属片,接地件分成两件,并在两件接地件6上通过冲压成型形成凸刺61,该凸刺61用于接触需要接地的端子,使需要接地的端子形成短路状态,以通过高频要求。图中优选地,接地件上的凸刺61分别对应接触第二组端子和第四组端子中的需要接地的端子,采用双刺接触,增加接触面积,提升导通效果,凸刺61通过冲压成型,方便制作,且具有一定弹性,获得更佳的接触力。本实施例中,接地件6的断面呈U形,获得两侧壁,在其一侧壁上冲压成型凸刺61,而另一侧壁形成挂接部62,挂接部62向绝缘主体方向弯折,该挂接部62插入绝缘主体上预设的挂接槽15中,图中所示的挂接槽15设置在第二绝缘块72和第四绝缘块74之间的空隙中。组装时,接地件6的U形结构形成倒扣方式组装,获得左右侧壁插入固定形式,挂接部62插入绝缘主体上预设的挂接槽15中,凸刺61插入组装部14中并分别对应接触第二组端子和第四组端子中的需要接地的端子,不仅获得良好固定,且保证与需要接地的端子导通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端子分成多组并各自与绝缘块注塑成一体,然后,绝缘块携带端子一起组装到绝缘主体,通过绝缘块与绝缘主体之间的固定连接,使端子稳定在绝缘主体上,最后,接地件定位在所述的绝缘主体上并与需要接地的端子导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制作及组装,需要接地的端子与接地件之间达到稳定且准确导通连接,达到整个产品地线PIN短路,通过高频要求,提升连接器的稳定性及高频性能。
以上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应被限制于与以上的描述和附图完全相同的结构和操作,对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的情况下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还可对上述实施例作出许多等效改进和变化,但这些改进和变化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绝缘主体,该绝缘主体是长条形并具有相背对的插接端和锡脚端,插接端上设有插槽,插槽沿绝缘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锡脚端上设有组装部,组装部与插槽连通;
第一组端子,该第一组端子排成一排并与第一绝缘块注塑成一体,然后第一绝缘块携带第一组端子一起组装到绝缘主体上,第一绝缘块定位在组装部中,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伸到插槽中;
第二组端子,该第二组端子排成一排并与第二绝缘块注塑成一体,然后第二绝缘块携带第二组端子一起组装到绝缘主体上,第二绝缘块定位在组装部中,第二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伸到插槽中,第二接触部与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一起排列设置在插槽的同一内侧面上;
第三组端子,该第三组端子排成一排并与第三绝缘块注塑成一体,然后第三绝缘块携带第三组端子一起组装到绝缘主体上,第三绝缘块定位在组装部中,第三组端子的第三接触部伸到插槽中,且第三接触部与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形成相对望的关系;
第四组端子,该第四组端子排成一排并与第四绝缘块注塑成一体,然后第四绝缘块携带第四组端子一起组装到绝缘主体上,第四绝缘块定位在组装部中,第四组端子的第四接触部伸到插槽中,第四接触部与第三组端子的第三接触部一起排列设置在插槽的同一内侧面上,且第四接触部与第二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形成相对望的关系;
接地件,该接地件定位在所述的绝缘主体上并与需要接地的端子导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主体的组装部是内凹形式,并在组装部的内侧壁上设有卡槽,所述的第一绝缘块、第二绝缘块、第三绝缘块及第四绝缘块分别对应组装部嵌入组装,且第一绝缘块、第二绝缘块、第三绝缘块及第四绝缘块的侧面上均设有卡扣,卡扣与扣槽配合来建立防退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接地的端子分布在第二组端子和第四组端子中,所述的接地件是冲压构造的金属片,在接地件上通过冲压成型形成凸刺,该凸刺用于接触需要接地的端子,使需要接地的端子形成短路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件分成两件,两件接地件上的凸刺分别对应接触第二组端子和第四组端子中的需要接地的端子,接地件上还设有挂接部,该挂接部插入绝缘主体上预设的挂接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插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槽设置在第二绝缘块和第四绝缘块之间的空隙中。
CN202121680780.0U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插槽连接器 Active CN215343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80780.0U CN215343099U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插槽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80780.0U CN215343099U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插槽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3099U true CN215343099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69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80780.0U Active CN215343099U (zh) 2021-07-23 2021-07-23 一种插槽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30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6856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803009B2 (en) Plug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able arrangement and convenient assembly
US7585184B2 (en) Plug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able arrangement
US10714875B2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US7553191B2 (en) Plug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able arrangement
US846003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202120B2 (en) High frequency socket connector
US2010017352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CN212968141U (zh) 一种直立式母座电连接器
CN104092058A (zh) 线缆连接器
CN211208810U (zh) 电连接装置
US11581687B2 (en) PCIE/SAS femal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0086018B (zh) 电连接器
US20200014158A1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US20230125645A1 (en) High speed plug connector
US899225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dapter
US11949180B2 (en) PCIe/SAS connector structure
US6666695B1 (en)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having power contacts
CN106848719B (zh) 电连接器
CN215343099U (zh) 一种插槽连接器
US6764316B1 (en) Straddle-mount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3878504U (zh) Usb连接器
CN216488864U (zh) 一种直立式PCIe连接器
TWM620680U (zh) 一種插槽連接器
US20140094064A1 (en) Card connector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04

Address after: 523000 No. 73-6, Sha Tau Xi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Guangzhou precision electronic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83, Shatou Xida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Chengfeng Electron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