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2035U - 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32035U
CN215332035U CN202120703005.6U CN202120703005U CN215332035U CN 215332035 U CN215332035 U CN 215332035U CN 202120703005 U CN202120703005 U CN 202120703005U CN 215332035 U CN215332035 U CN 215332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lock body
arc
hole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0300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麦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Yuefong Mais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Yuefong Mais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Yuefong Mais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Yuefong Mais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0300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32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32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32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包括锁体、锁梁、指纹槽、红外采集摄像头、盖帽、蜂网、压力传导膜、第一弹簧、流孔、密封盖、倒流孔、“U”型孔等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设有的压力传导膜、微处理芯片、蜂网、蜂鸣器、红外采集摄像头等机构解决智能挂锁在锁梁上的缺点,解决锁梁被打开无法发出警报的问题,不仅能够在防盗的同时远程掌握现场情况,及时报警减小财产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同时通过设有的“U”型孔、限位圈、复位弹圈、推块、弧片、密封弹套、倒流孔、抽泵等机构使得锁梁在长期使用时不容易生锈,更加有利于智能挂锁的使用感,增加挂锁的使用寿命,降低智能挂锁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挂锁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
背景技术
挂锁,是锁具世界中最古老、最庞大的家族,可以说其它锁具都是从挂锁这门类中繁衍、派生而来的。挂锁的锁体上装有可以扣接的环状或“一”字形状的金属梗,即“锁梁”,使挂锁通过锁梁直接与锁体扣接成为封闭形锁具。
随着现代生活的丰富,科技的发展,智能挂锁也在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智能挂锁的锁体集成智能加密芯片,无需供电与通信布线,锁体内电子电路防水防尘设计,整体灌封,开锁权限由管理软件授权智能钥匙,当然毕竟的挂锁,肯定存在一定的缺点,其致命的缺点就是锁梁部分的问题,因为锁梁的材质一般混合钢铁材质,虽然硬度够不容易被打开,但是也可以通过钢锯锯开,锁梁容易被打开,这是锁体的加密芯片部分就没有任何用,这就无法保证人民的财产安全,且现有的智能挂锁虽然是将锁体进行智能化,但是锁梁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容易生锈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一旦锁梁和锁体内部卡槽生锈,这就意味着挂锁的寿命结束了,影响了智能挂锁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挂锁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包括锁体,所述锁体的顶部两端穿插设有锁梁,所述锁体的正面底部嵌设有指纹槽,所述指纹槽的一角顶部嵌设有红外采集摄像头,所述锁体远离指纹槽的一侧固定设有蜂网,所述锁体的顶部设有盖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体的底部固定设有电池,所述电池的顶部中间转动设有锁棒,锁棒的顶部设有叶片,所述叶片的顶部设有偏心转轴,所述锁体内壁顶部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靠近偏心转轴的一端固定设有锁定杠杆,其中所述偏心转轴与锁定杠杆可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体的内部设有若干锁条,其中所述锁条的转动与叶片的移动相匹配,所述锁体的内部叶片的两侧分别设有微处理芯片和蜂鸣器,且所述微处理芯片和蜂鸣器之间为电性连接,由电池提供电源,所述锁梁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压力传导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体的内部底部开设有流孔,所述流孔位于远离蜂鸣器的一端,所述锁体的外壁底部设有密封盖,且所述密封盖与流孔大小相匹配,所述锁体内部靠近流孔的一侧槽内固定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锁梁的内部均开设有倒流孔,且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与锁梁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梁靠近锁定杠杆的一端开设有两个弧形锁槽,所述锁梁靠近弧形锁槽的内部开设有“U”型孔,其中所述“U”型孔的一端孔径为0.1毫米,另一端靠近弧形锁槽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圈,所述锁梁内部的倒流孔部分与“U”型孔连通,所述“U”型孔下方设有抽泵,其中所述抽泵位于锁梁内部与倒流孔固定穿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圈靠近弧形锁槽的一端固定设有复位弹圈,所述复位弹圈远离限位圈的一端固定设有推块,所述推块远离复位弹圈的一端固定设有弧片,其中所述弧片的弧度与弧形锁槽相同,所述弧片靠近推块的一侧设有密封弹套,且所述密封弹套远离弧片的一端与弧形锁槽固定连接,推块位于密封弹套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通过设有的压力传导膜、微处理芯片、蜂网、蜂鸣器、红外采集摄像头等机构解决智能挂锁在锁梁上的缺点,当有压力传到锁梁上的时候,压力传导膜便会自动将信号传导至微处理芯片上,当压力到达一定时,蜂鸣器开始报警,同时微处理芯片会将信号传送到手机上同时红外采集摄像头通过信号传导将人像传送至绑定用户的手机上,解决锁梁被打开无法发出警报的问题,不仅能够在防盗的同时远程掌握现场情况,及时报警减小财产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同时通过设有的“U”型孔、限位圈、复位弹圈、推块、弧片、密封弹套、倒流孔、抽泵等机构使得锁梁在长期使用时不容易生锈,更加有利于智能挂锁的使用感,增加挂锁的使用寿命,降低智能挂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抽泵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倒流孔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中:
1、锁体;2、锁梁;3、指纹槽;4、红外采集摄像头;5、盖帽;6、蜂网;7、压力传导膜;8、第一弹簧;9、流孔;10、密封盖;11、倒流孔;12、“U”型孔;13、限位圈;14、复位弹圈;15、推块;16、弧片;17、密封弹套;18、抽泵;19、第二弹簧;20、锁定杠杆;21、偏心转轴;22、叶片;23、锁条;24、锁棒;25、电池;26、蜂鸣器;27、微处理芯片;28、弧形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包括锁体1,所述锁体1的顶部两端穿插设有锁梁2,所述锁体1的正面底部嵌设有指纹槽3,所述指纹槽3的一角顶部嵌设有红外采集摄像头4,所述锁体1远离指纹槽3的一侧固定设有蜂网6,所述锁体1的顶部设有盖帽5,所述锁体1的底部固定设有电池25,所述电池25的顶部中间转动设有锁棒24,锁棒24的顶部设有叶片22,所述叶片22的顶部设有偏心转轴21,所述锁体1内壁顶部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弹簧19,所述第二弹簧19靠近偏心转轴21的一端固定设有锁定杠杆20,其中所述偏心转轴21与锁定杠杆20可接触,所述锁体1的内部设有若干锁条23,其中所述锁条23的转动与叶片22的移动相匹配,所述锁体1的内部叶片22的两侧分别设有微处理芯片27和蜂鸣器26,且所述微处理芯片27和蜂鸣器26之间为电性连接,由电池25提供电源,所述锁梁2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压力传导膜7。
实施例二:
如图1-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体1的内部底部开设有流孔9,所述流孔9位于远离蜂鸣器26的一端,所述锁体1的外壁底部设有密封盖10,且所述密封盖10与流孔9大小相匹配,所述锁体1内部靠近流孔9的一侧槽内固定设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和锁梁2的内部均开设有倒流孔11,且所述第一弹簧8的顶部与锁梁2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锁梁2靠近锁定杠杆20的一端开设有两个弧形锁槽28,所述锁梁2靠近弧形锁槽28的内部开设有“U”型孔12,其中所述“U”型孔12的一端孔径为0.1毫米,另一端靠近弧形锁槽28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圈13,所述锁梁2内部的倒流孔11部分与“U”型孔12连通,所述“U”型孔12下方设有抽泵18,其中所述抽泵18位于锁梁2内部与倒流孔11固定穿插连接,所述限位圈13靠近弧形锁槽28的一端固定设有复位弹圈14,所述复位弹圈14远离限位圈13的一端固定设有推块15,所述推块15远离复位弹圈14的一端固定设有弧片16,其中所述弧片16的弧度与弧形锁槽28相同,所述弧片16靠近推块15的一侧设有密封弹套17,且所述密封弹套17远离弧片16的一端与弧形锁槽28固定连接,推块15位于密封弹套17内部。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工作原理:使用智能挂锁时,首先将电池25电源充满电,绑定用户将手指的指纹按在指纹槽3上进行指纹的采样录入,信息录入完毕之后,开锁将大门或者需要上锁的贵重物品锁上即可,此时在上锁的同时,指纹槽3旁的红外采集摄像头4开启,当锁梁2外的压力传导膜7受到一定的压力时,信号传导至微处理芯片27,红外采集摄像头4即会进行遮挡物的采样将采样信息图片传送至绑定手机用户上,远程提醒警报同时蜂鸣器26即刻会受到信号发出警报,用户可以第一时间掌握现场情况并根据情况报警,减小财产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另外当用户长时间使用指纹开锁,锁棒24受到指纹验证信息后带动叶片22和锁条23协同运动使得偏心转轴21带动锁定杠杆20实现开关锁的动作,由于这些机构都是铁质材料,时间一长就会生锈,再使用时难免会卡住,甚至损坏,此时打开锁体1顶部盖帽5注入一定的润滑油,润滑油流到第一弹簧8所在槽的底部通过抽泵18将润滑油从倒流孔11抽上来到达“U”型孔12中,同时每当锁定杠杆20卡住弧形锁槽28时就会压到弧片16,压力从弧片6传至推块15到复位弹圈14,并使其变形,将空气压入“U”型孔12,孔内的压力增加后便会压着润滑油从“U”型孔12的极细的一端出来喷入弧形锁槽28中再次流到第一弹簧8所在槽的底部,这样润滑油经过的地方都可以得到润滑,且还可以循环利用,当润滑油需要更换时,打卡密封盖10,润滑油从流孔9中流出即可,这样有利于智能挂锁的使用感,增加挂锁的使用寿命,降低智能挂锁的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通过设有的压力传导膜、微处理芯片、蜂网、蜂鸣器、红外采集摄像头等机构解决智能挂锁在锁梁上的缺点,当有压力传到锁梁上的时候,压力传导膜便会自动将信号传导至微处理芯片上,当压力到达一定时,蜂鸣器开始报警,同时微处理芯片会将信号传送到手机上同时红外采集摄像头通过信号传导将人像传送至绑定用户的手机上,解决锁梁被打开无法发出警报的问题,不仅能够在防盗的同时远程掌握现场情况,及时报警减小财产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同时通过设有的“U”型孔、限位圈、复位弹圈、推块、弧片、密封弹套、倒流孔、抽泵等机构使得锁梁在长期使用时不容易生锈,更加有利于智能挂锁的使用感,增加挂锁的使用寿命,降低智能挂锁的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1),所述锁体(1)的顶部两端穿插设有锁梁(2),所述锁体(1)的正面底部嵌设有指纹槽(3),所述指纹槽(3)的一角顶部嵌设有红外采集摄像头(4),所述锁体(1)远离指纹槽(3)的一侧固定设有蜂网(6),所述锁体(1)的顶部设有盖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的底部固定设有电池(25),所述电池(25)的顶部中间转动设有锁棒(24),锁棒(24)的顶部设有叶片(22),所述叶片(22)的顶部设有偏心转轴(21),所述锁体(1)内壁顶部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弹簧(19),所述第二弹簧(19)靠近偏心转轴(21)的一端固定设有锁定杠杆(20),其中所述偏心转轴(21)与锁定杠杆(20)可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的内部设有若干锁条(23),其中所述锁条(23)的转动与叶片(22)的移动相匹配,所述锁体(1)的内部叶片(22)的两侧分别设有微处理芯片(27)和蜂鸣器(26),且所述微处理芯片(27)和蜂鸣器(26)之间为电性连接,由电池(25)提供电源,所述锁梁(2)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压力传导膜(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的内部底部开设有流孔(9),所述流孔(9)位于远离蜂鸣器(26)的一端,所述锁体(1)的外壁底部设有密封盖(10),且所述密封盖(10)与流孔(9)大小相匹配,所述锁体(1)内部靠近流孔(9)的一侧槽内固定设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和锁梁(2)的内部均开设有倒流孔(11),且所述第一弹簧(8)的顶部与锁梁(2)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梁(2)靠近锁定杠杆(20)的一端开设有两个弧形锁槽(28),所述锁梁(2)靠近弧形锁槽(28)的内部开设有“U”型孔(12),其中所述“U”型孔(12)的一端孔径为0.1毫米,另一端靠近弧形锁槽(28)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圈(13),所述锁梁(2)内部的倒流孔(11)部分与“U”型孔(12)连通,所述“U”型孔(12)下方设有抽泵(18),其中所述抽泵(18)位于锁梁(2)内部与倒流孔(11)固定穿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13)靠近弧形锁槽(28)的一端固定设有复位弹圈(14),所述复位弹圈(14)远离限位圈(13)的一端固定设有推块(15),所述推块(15)远离复位弹圈(14)的一端固定设有弧片(16),其中所述弧片(16)的弧度与弧形锁槽(28)相同,所述弧片(16)靠近推块(15)的一侧设有密封弹套(17),且所述密封弹套(17)远离弧片(16)的一端与弧形锁槽(28)固定连接,推块(15)位于密封弹套(17)内部。
CN202120703005.6U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 Active CN215332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03005.6U CN215332035U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03005.6U CN215332035U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32035U true CN215332035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92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03005.6U Active CN215332035U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320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9818A (zh) 一种智能印章
CN105952278B (zh) 机械式指纹锁芯及实现方法
CN108691463A (zh) 一种多重开关锁及井盖装置
CN215332035U (zh) 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
CN210217422U (zh) 一种新型一体式防盗锁
CN201125574Y (zh) 密码轮锁钥匙盒
CN206562845U (zh) 一种电子锁锁芯
CN205604862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防盗锁智能锁舌
CN215006764U (zh) 一种小区用安防门禁装置
CN206245903U (zh) 一种智能防盗锁及防盗门
CN210483316U (zh) 一种u型锁锁体结构
CN210234411U (zh) 一种回缩式防盗盖印章
CN210881374U (zh) 物电一体式印章
CN216277374U (zh) 一种智能锁的应急开锁结构
CN206707468U (zh) 智能挂锁
CN214170232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智能锁
CN203613891U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密码锁
CN210271141U (zh) 新型智能远程抄表终端防盗告警结构
CN217269417U (zh) 一种离合式防护门锁定装置
CN213510025U (zh) 电力系统智能锁具终端
CN205135152U (zh) 一种适用于复合推拉窗上的锁具
CN209924647U (zh) 具有电控功能的电信箱锁
CN204914958U (zh) 一种智能印章
CN218265453U (zh) 一种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门锁
CN213063241U (zh) 一种智能锁备用钥匙孔防盗报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