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27233U - 一种人工湿地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湿地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27233U
CN215327233U CN202121975363.9U CN202121975363U CN215327233U CN 215327233 U CN215327233 U CN 215327233U CN 202121975363 U CN202121975363 U CN 202121975363U CN 215327233 U CN215327233 U CN 215327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 water
water
tank
water tank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753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成方
李天佑
刘飞
孟令广
邢长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Wujian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Wujian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Wujian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Wujian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753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27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27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272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湿地模型,包括污水池、水泵、净水池和集水池,污水池内设有水泵,净水池内自左向右均布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净水池分隔成多个次净水池,每个次净水池的下部内侧壁连接有底板,每个底板上表面上均铺设有填料,填料形成填料层,填料层上种植有水生植物,位于净水池左端的次净水池的后板上连通有主水管,多个次净水池中每相邻的两个次净水池之间均设有支水管相连通,支水管上置于填料层的上表面下侧的端口连接有第一过滤网,位于净水池右端的次净水池的侧板上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上置于填料层的上表面下侧的端口连接有第二过滤网,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净化路径短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人工湿地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湿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湿地模型。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人工湿地是用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底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填充一定深度的土壤或填料层,种植芦苇一类的维管束植物或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污水由湿地的一端通过布水管渠进入,以推流方式与布满生物膜的介质表面和溶解氧进行充分的植物根区接触而获得净化。
现有的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净化路径短,需要设计一种人工湿地模型,对人工湿地的污水净化效果和净化机理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净化路径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湿地模型,减小了人工湿地的占地面积,污水净化路径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人工湿地模型,包括污水池、水泵、净水池和集水池;
所述污水池是上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所述污水池内设有水泵;
所述净水池是上端和下端均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所述净水池内自左向右均布多个竖直状的隔板,每个隔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连接净水池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每相邻的两个隔板中的左侧的隔板上表面高度大于右侧的隔板上表面高度,多个隔板将净水池分隔成多个次净水池,每个次净水池的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右两端之间的距离,每个次净水池的下部内侧壁连接有封闭次净水池下端口的底板,每相邻的两个底板中的左侧的底板上表面高度大于右侧的底板上表面高度,每个底板上表面上均铺设有填料,所述填料形成填料层,每个次净水池的填料层的厚度均相同,所述填料层上种植有水生植物,位于净水池左端的次净水池的后板上连通有主水管,所述主水管与次净水池的连通处位于填料层上侧,所述主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水泵的出口,多个次净水池中每相邻的两个次净水池之间均设有支水管相连通,所述支水管是水平状的管体,所述主水管、多个支水管和多个次净水池形成相连通的呈多个S形相接状的回路,每个支水管与相连通的左侧的次净水池的连通处位于填料层的上表面下侧,所述支水管上置于填料层的上表面下侧的端口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孔径小于组成填料层的颗粒的粒径,所述支水管与相连通的右侧的次净水池的连通处位于填料层的上表面上侧,位于净水池右端的次净水池上与设置支水管的侧板前后相对的侧板上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次净水池的连通处位于填料层的上表面下侧,所述出水管上置于填料层的上表面下侧的端口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和第一过滤网的结构形状均相同;
所述集水池是上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所述集水池的侧板连通出水管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净水池的前板、左板、后板和右板的顶端面均为同一斜面,所述净水池的前板的顶端面自左向右朝下倾斜。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隔板的顶端面均和净水池的前板的顶端面为同一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层的上表面高度小于相邻的隔板顶端面高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污水池内充入污水,水泵将污水抽入位于净水池左端的次净水池内,然后污水依次流入各个次净水池内,最后经多个次净水池净化后流入集水池内,由于污水从主水管、多个支水管和多个次净水池形成相连通的呈多个S形相接状的回路中流入到集水池内,且每个次净水池的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右两端之间的距离,所以增加了污水的净化路径,即本实用新型减小了人工湿地的占地面积,污水净化路径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图1 A-A剖视(放大)图;
图3是图1 B-B剖视(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污水池,2为水泵,2a为主水管, 3a为隔板, 3b为次净水池,3c为支水管,3e为底板,4为集水池,5为填料层,5a为出水管,6为水生植物,7a为第一过滤网,7b为第二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人工湿地模型,包括污水池1、水泵2、净水池和集水池4。
所述污水池1是上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所述污水池1内设有水泵2。
所述净水池是上端和下端均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所述净水池内自左向右均布多个竖直状的隔板3a,每个隔板3a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连接净水池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每相邻的两个隔板3a中的左侧的隔板3a上表面高度大于右侧的隔板3a上表面高度,多个隔板3a将净水池分隔成多个次净水池3b,每个次净水池3b的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右两端之间的距离,每个次净水池3b的下部内侧壁连接有封闭次净水池3b下端口的底板3e,每相邻的两个底板3e中的左侧的底板3e上表面高度大于右侧的底板3e上表面高度,每个底板3e上表面上均铺设有填料,所述填料形成填料层5,每个次净水池3b的填料层5的厚度均相同,所述填料层5上种植有水生植物6,位于净水池左端的次净水池3b的后板上连通有主水管2a,所述主水管2a与次净水池3b的连通处位于填料层5上侧,所述主水管2a的另一端连通水泵2的出口,多个次净水池3b中每相邻的两个次净水池3b之间均设有支水管3c相连通,所述支水管3c是水平状的管体,所述主水管2a、多个支水管3c和多个次净水池3b形成相连通的呈多个S形相接状的回路,每个支水管3c与相连通的左侧的次净水池3b的连通处位于填料层5的上表面下侧,所述支水管3c上置于填料层5的上表面下侧的端口连接有第一过滤网7a,所述第一过滤网7a的孔径小于组成填料层5的颗粒的粒径,所述支水管3c与相连通的右侧的次净水池3b的连通处位于填料层5的上表面上侧,位于净水池右端的次净水池3b上与设置支水管3c的侧板前后相对的侧板上连通有出水管5a,所述出水管5a与次净水池3b的连通处位于填料层5的上表面下侧,所述出水管5a上置于填料层5的上表面下侧的端口连接有第二过滤网7b,所述第二过滤网7b和第一过滤网7a的结构形状均相同。
所述集水池4是上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所述集水池4的侧板连通出水管5a的另一端。
所述净水池的前板、左板、后板和右板的顶端面均为同一斜面,所述净水池的前板的顶端面自左向右朝下倾斜。
每个所述隔板3a的顶端面均和净水池的前板的顶端面为同一斜面。
所述填料层5的上表面高度小于相邻的隔板3a顶端面高度。
污水池1内充入污水,水泵2将污水抽入位于净水池左端的次净水池3b内,然后污水依次流入各个次净水池3b内,最后经多个次净水池3b净化后流入集水池4内,由于污水从主水管2a、多个支水管3c和多个次净水池3b形成相连通的呈多个S形相接状的回路中流入到集水池内,且每个次净水池3b的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右两端之间的距离,所以增加了污水的净化路径,即本实用新型减小了人工湿地的占地面积,污水净化路径长。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上述描述内容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凡是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或等效的出现裂纹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人工湿地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池(1)、水泵(2)、净水池和集水池(4);
所述污水池(1)是上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所述污水池(1)内设有水泵(2);
所述净水池是上端和下端均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所述净水池内自左向右均布多个竖直状的隔板(3a),每个隔板(3a)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连接净水池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每相邻的两个隔板(3a)中的左侧的隔板(3a)上表面高度大于右侧的隔板(3a)上表面高度,多个隔板(3a)将净水池分隔成多个次净水池(3b),每个次净水池(3b)的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右两端之间的距离,每个次净水池(3b)的下部内侧壁连接有封闭次净水池(3b)下端口的底板(3e),每相邻的两个底板(3e)中的左侧的底板(3e)上表面高度大于右侧的底板(3e)上表面高度,每个底板(3e)上表面上均铺设有填料,所述填料形成填料层(5),每个次净水池(3b)的填料层(5)的厚度均相同,所述填料层(5)上种植有水生植物(6),位于净水池左端的次净水池(3b)的后板上连通有主水管(2a),所述主水管(2a)与次净水池(3b)的连通处位于填料层(5)上侧,所述主水管(2a)的另一端连通水泵(2)的出口,多个次净水池(3b)中每相邻的两个次净水池(3b)之间均设有支水管(3c)相连通,所述支水管(3c)是水平状的管体,所述主水管(2a)、多个支水管(3c)和多个次净水池(3b)形成相连通的呈多个S形相接状的回路,每个支水管(3c)与相连通的左侧的次净水池(3b)的连通处位于填料层(5)的上表面下侧,所述支水管(3c)上置于填料层(5)的上表面下侧的端口连接有第一过滤网(7a),所述第一过滤网(7a)的孔径小于组成填料层(5)的颗粒的粒径,所述支水管(3c)与相连通的右侧的次净水池(3b)的连通处位于填料层(5)的上表面上侧,位于净水池右端的次净水池(3b)上与设置支水管(3c)的侧板前后相对的侧板上连通有出水管(5a),所述出水管(5a)与次净水池(3b)的连通处位于填料层(5)的上表面下侧,所述出水管(5a)上置于填料层(5)的上表面下侧的端口连接有第二过滤网(7b),所述第二过滤网(7b)和第一过滤网(7a)的结构形状均相同;
所述集水池(4)是上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所述集水池(4)的侧板连通出水管(5a)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池的前板、左板、后板和右板的顶端面均为同一斜面,所述净水池的前板的顶端面自左向右朝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模型,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板(3a)的顶端面均和净水池的前板的顶端面为同一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5)的上表面高度小于相邻的隔板(3a)顶端面高度。
CN202121975363.9U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人工湿地模型 Active CN215327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75363.9U CN215327233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人工湿地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75363.9U CN215327233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人工湿地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27233U true CN215327233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77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75363.9U Active CN215327233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人工湿地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272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8465C (zh) 北方低温地区复合型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
CN100400439C (zh) 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人工湿地
CN203938558U (zh) 雨、污两用景观型生态净化系统
CN215327233U (zh) 一种人工湿地模型
CN210620554U (zh) 适用于景观温室和室内绿化水源的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
CN2920987Y (zh) 一种用于处理污水的人工湿地
CN218478616U (zh) 一种用于农田生态沟渠的净化水质系统
CN204251418U (zh) 一种适用于狭长河道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
CN202924835U (zh) 一种污水处理景观湿地
CN206823249U (zh) 一种雨水循环净化装置
CN213202739U (zh) 一种景观水体循环净化的人工湿地
CN209292165U (zh)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简易装置
CN203866150U (zh) 一种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211367142U (zh) 一种利用疏导管防治堵塞的人工湿地系统
CN207512045U (zh) 一种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10313842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10103559U (zh) 一种景观型人工湿地
CN215667355U (zh) 一种便于更换填料的人工湿地
CN112675581A (zh) 一种长路径分级深度净化的复合滤料滤池
CN216404140U (zh) 一种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
CN206109096U (zh) 一种城市雨水回收装置
CN205340273U (zh) 一种自重式灌溉用水过滤装置
CN212655610U (zh) 一种景观用水处理装置
CN213652204U (zh) 一种防堵塞垂直流人工湿地
CN207512031U (zh) 一种一体化生物滴滤池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