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4140U - 一种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4140U
CN216404140U CN202123141802.9U CN202123141802U CN216404140U CN 216404140 U CN216404140 U CN 216404140U CN 202123141802 U CN202123141802 U CN 202123141802U CN 216404140 U CN216404140 U CN 216404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tland
water
over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4180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存莉
王晏清
张亚晟
刘明翠
丁秋菊
邹嵘
徐骥
于奥琦
吴飞超
李晓磊
黄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ezha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ezha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ezha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ezha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4180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4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4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41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涉及人工湿地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沉淀池、湿地出水溢流井、串联的若干级人工湿地单元以及进水管或排水沟,还包括通过循环管道与沉淀池和外部河道连通的循环水泵,每级人工湿地单元的出水端均设置有湿地溢流井,每级人工湿地单元内分别设置有若干格栅板,若干格栅板交错形成有若干格栅,若干格栅内分别设置有高度不同的种植层,种植层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景观效果好,造价低的优点,对城市水系具有去除面源污染物及氨氮等有机污染物的生态治理效果,同时具有一定的海绵调蓄水功能,适合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湿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指模拟自然湿地的结构和功能,人为地将低污染水投配到由填料(含土壤)与水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构成的独特生态系统中,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协同作用使水质得以改善的工程。或利用河滩地、洼地和绿化用地等,通过优化集布水等强化措施改造的近自然系统,实现水质净化功能提升和生态提质。传统的人工湿地分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占地面积较大,在城市微景观整治项目中不太适用,潜流人工湿地构造复杂,造价较高,无法推广使用。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设计新颖,景观效果好,造价低的优点,对城市水系具有去除面源污染物及氨氮等有机污染物的生态治理效果,同时具有一定的海绵调蓄水功能,适合推广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包括沉淀池、湿地出水溢流井、串联的若干级人工湿地单元以及用于向沉淀池通入雨水的进水管或排水沟,所述沉淀池上设置有供水流流入人工湿地单元的溢水口,所述湿地出水溢流井上分别设置有供水流进入的进水口以及供水流流出外部河道或市政的出水管,所述湿地出水溢流井的进水口高度低于沉淀池的溢水口高度,还包括通过循环管道与沉淀池和外部河道连通的循环水泵,每级所述人工湿地单元的出水端均设置有湿地溢流井,上一级人工湿地单元的湿地溢流井通过溢流水管连通于下一级人工湿地单元的进水端,每级所述人工湿地单元内分别设置有若干格栅板,若干所述格栅板交错形成有若干格栅,若干所述格栅内分别设置有高度不同的种植层,所述种植层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格栅板上设置有供水流逐级流经格栅的过水孔。
进一步地,每两级所述人工湿地单元之间的溢流水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过水孔在每个格栅板上设置为若干个。
进一步地,所述人工湿地单元的周侧还设置有若干外部溢流井,若干所述外部溢流井通过外部管道与湿地出水溢流井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湿地出水溢流井、湿地溢流井和外部溢流井均包括砖砌井体、砼筑井底以及不锈钢井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工作时,城市中含有污染物的积水由进水管或排水沟进入沉淀池,沉淀池可对污染物进行初效沉积过滤,当积水沿沉淀池的溢水口溢出时,依次流经多级人工湿地单元,水生植物对积水进行污染调蓄处理后流入湿地出水溢流井,湿地出水溢流井将净化后的积水排入外部河道或市政中,当雨水不足时,可通过循环水泵向沉淀池内补水以保证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长,该种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通过若干格栅的设置,可以在较小的占地面积下使得积水停留的时间增长,从而可以提高单位面积内的污水处理效果,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设计新颖,造价低的优点,并且每个格栅内可以种植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各水生植物之前不容易相互串接,可以保证其具有凸出的层次感,景观效果较好,对城市水系具有去除面源污染物及氨氮等有机污染物的生态治理效果,同时具有一定的海绵调蓄水功能,适合推广使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中人工湿地单元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的剖视图。
图中:1、沉淀池;11、进水管或排水沟;2、人工湿地单元;3、湿地出水溢流井;31、出水管;4、循环管道;5、循环水泵;6、湿地溢流井;7、格栅板;71、过水孔;8、格栅;9、溢流水管;10、外部溢流井;12、外部管道;13、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包括沉淀池1、湿地出水溢流井3、串联的若干级人工湿地单元2以及用于向沉淀池1通入雨水的进水管或排水沟11。所述沉淀池1上设置有供水流流入人工湿地单元2的溢水口,所述湿地出水溢流井3上分别设置有供水流进入的进水口以及供水流流出外部河道或市政的出水管31,所述湿地出水溢流井3的进水口高度低于沉淀池1的溢水口高度。还包括通过循环管道4与沉淀池1和外部河道连通的循环水泵5。每级所述人工湿地单元2的出水端均设置有湿地溢流井6,上一级人工湿地单元2的湿地溢流井6通过溢流水管9连通于下一级人工湿地单元2的进水端。每级所述人工湿地单元2内分别设置有若干格栅板7,若干所述格栅板7交错形成有若干格栅8,若干所述格栅8内分别设置有高度不同的种植层,所述种植层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格栅板7上设置有供水流逐级流经格栅8的过水孔71。
工作时,城市中含有污染物的积水由进水管或排水沟11进入沉淀池1,沉淀池1可对污染物进行初效沉积过滤,当积水沿沉淀池1的溢水口溢出时,依次流经多级人工湿地单元2,水生植物对积水进行污染调蓄处理后流入湿地出水溢流井3,湿地出水溢流井3将净化后的积水排入外部河道或市政中,当雨水不足时,可通过循环水泵5向沉淀池1内补水以保证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长。
该种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通过若干格栅8的设置,可以在较小的占地面积下使得积水停留的时间增长,从而可以提高单位面积内的污水处理效果,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设计新颖,造价低的优点,并且每个格栅8内可以种植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各水生植物之前不容易相互串接,可以保证其具有凸出的层次感,景观效果较好,对城市水系具有去除面源污染物及氨氮等有机污染物的生态治理效果,同时具有一定的海绵调蓄水功能,适合推广使用。
在上述基础上,每两级所述人工湿地单元2之间的溢流水管9上设置有单向阀13。通过单向阀13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下一级人工湿地单元2中的水流回流至上一级人工湿地单元2中,从而可以达到逐级过滤的效果。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过水孔71在每个格栅板7上设置为若干个。将过水孔71设置为若干个,有利于水流的流动。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人工湿地单元2的周侧还设置有若干外部溢流井10,若干所述外部溢流井10通过外部管道12与湿地出水溢流井3连通。当降雨量较大,人工湿地单元2无法进行正常的调蓄处理时,积水会漫过人工湿地单元2,并进入外部溢流井10,通过外部管道12进入湿地出水溢流井3内,从而不容易造成城市景观的积水。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湿地出水溢流井3、湿地溢流井6和外部溢流井10均包括砖砌井体、砼筑井底以及不锈钢井盖。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湿地出水溢流井(3)、串联的若干级人工湿地单元(2)以及用于向沉淀池(1)通入雨水的进水管或排水沟(11),所述沉淀池(1)上设置有供水流流入人工湿地单元(2)的溢水口,所述湿地出水溢流井(3)上分别设置有供水流进入的进水口以及供水流流出外部河道或市政的出水管(31),所述湿地出水溢流井(3)的进水口高度低于沉淀池(1)的溢水口高度,还包括通过循环管道(4)与沉淀池(1)和外部河道连通的循环水泵(5),每级所述人工湿地单元(2)的出水端均设置有湿地溢流井(6),上一级人工湿地单元(2)的湿地溢流井(6)通过溢流水管(9)连通于下一级人工湿地单元(2)的进水端,每级所述人工湿地单元(2)内分别设置有若干格栅板(7),若干所述格栅板(7)交错形成有若干格栅(8),若干所述格栅(8)内分别设置有高度不同的种植层,所述种植层上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格栅板(7)上设置有供水流逐级流经格栅(8)的过水孔(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每两级所述人工湿地单元(2)之间的溢流水管(9)上设置有单向阀(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孔(71)在每个格栅板(7)上设置为若干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单元(2)的周侧还设置有若干外部溢流井(10),若干所述外部溢流井(10)通过外部管道(12)与湿地出水溢流井(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出水溢流井(3)、湿地溢流井(6)和外部溢流井(10)均包括砖砌井体、砼筑井底以及不锈钢井盖。
CN202123141802.9U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 Active CN216404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41802.9U CN216404140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41802.9U CN216404140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4140U true CN216404140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82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41802.9U Active CN216404140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41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8465C (zh) 北方低温地区复合型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
CN205604174U (zh) 一种人工湿地护坡
CN102120677B (zh) 多级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系统的制作方法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07055941B (zh) 一种河道生态治理系统及应用该河道生态治理系统进行河道治理的方法
CN112047482A (zh) 一种垂直潜流湿地及配水方法
CN102583759B (zh) 梯级复合流人工湿地系统及其污水生态净化方法
CN107935307A (zh) 一种循环复氧强化生物分解的河道水净化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9626587B (zh) 一种饮用水调蓄水源地水库净化湿地综合系统
CN107522360B (zh) 一种排入河道的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
CN101880105A (zh) 复合流人工快渗生态田
CN207210196U (zh) 模块化可组卸式人工湿地系统及其潜流人工湿地总成
CN102603072A (zh) 复合型介质的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及其雨水生态净化方法
CN107337312A (zh) 模块化可组卸式人工湿地系统及其潜流人工湿地总成
CN114772739A (zh) 沙滩地的河流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方法
CN202063793U (zh) 多级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系统
CN202080986U (zh) 人工湿地出水回流装置
CN110127959A (zh) 一种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方法
CN207451863U (zh) 一种模块化分层生物滴滤污水处理系统
CN101759298B (zh) 人工快速土地渗滤处理系统及应用其净化河水的方法
CN206051786U (zh) 多级生态组合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
CN210620554U (zh) 适用于景观温室和室内绿化水源的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
CN216404140U (zh) 一种城市小景观生态微整治用人工湿地
CN207276322U (zh) 一种多级串联景观湿地系统
CN217297598U (zh) 一种高污染负荷人工湿地模块化单元
CN207468298U (zh) 一种用于黑臭河道治理的科技湿地岸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