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16712U - 异形钢板翻身工装 - Google Patents

异形钢板翻身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16712U
CN215316712U CN202121371792.5U CN202121371792U CN215316712U CN 215316712 U CN215316712 U CN 215316712U CN 202121371792 U CN202121371792 U CN 202121371792U CN 215316712 U CN215316712 U CN 215316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cial
steel plate
shaped steel
rod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7179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成相
陆双进
刘祥超
田大河
李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tal Offshore Oil Services Zhu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tal Offshore Oil Services Zhu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tal Offshore Oil Services Zhu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tal Offshore Oil Services Zhu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7179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16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16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16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异形钢板翻身工装,涉及异形钢板翻身工装技术领域。该异形钢板翻身工装包括异形钢板本体,所述异形钢板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上工装组件,所述异形钢板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下工装组件,所述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的结构完全一致。该异形钢板翻身工装通过设置有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的结构完全一致,便于工作人员放置异形钢板本体,以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组合的方式对异形钢板本体进行翻面,能够有效的避免异形钢板本体翻面时发生形变,便于工作人员使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异形钢板翻身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异形钢板翻身工装技术领域,具体为异形钢板翻身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生产轧制型钢的水平比上世纪已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关乎国计民生的型钢如大型H型钢、高铁重轨等逐步实现国产化,甚至有些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异形钢板是复杂和异形断面型钢的简称,属于型钢的一种,并区别于简单断面型钢的叫法。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异形钢板组对时是双面焊缝,需要翻身后再焊接另一面,如果仅将异形钢板自身翻身,会产生较大变形,也有可能破坏已完成的一半焊缝。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异形钢板翻身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异形钢板翻身工装,包括:
异形钢板本体,所述异形钢板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上工装组件,所述异形钢板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下工装组件,所述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的结构完全一致;
所述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均包括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杆。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三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二丝孔块。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杆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的表面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三加强杆,所述第三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杆的两端均分别贯穿两个第三连接杆,并延伸至第三连接杆的一侧,所述第一加强杆位于第三连接杆一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丝孔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杆远离第二加强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顶杆,两个所述顶杆的一端均贯穿第一连接杆且延伸至第一连接杆的一侧,所述顶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顶块,所述顶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三丝孔块。
优选的,所述顶杆、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第一加强杆、第三加强杆和第四连接杆的顶部均设置有多个限位连接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异形钢板翻身工装,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异形钢板翻身工装通过设置有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的结构完全一致,便于工作人员放置异形钢板本体,以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组合的方式对异形钢板本体进行翻面,能够有效的避免异形钢板本体翻面时发生形变,便于工作人员使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2、该异形钢板翻身工装通过设置有限位连接块、第三丝孔块、第一丝孔块和第二丝孔块,多个限位连接块,均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增加上工装组件、下工装组件和异形钢板本体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的增加了异形钢板本体翻面时的稳定性,同时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通过第三丝孔块、第一丝孔块和第二丝孔块采用螺栓固定,便于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组装,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工装组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第三连接杆;4、第四连接杆;5、第一加强杆;6、顶杆;7、顶块;8、第二加强杆;9、异形钢板本体;10、第三加强杆;11、限位连接块;12、第一丝孔块;13、第二丝孔块;14、第三丝孔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异形钢板翻身工装,如图1-4,异形钢板翻身工装,包括:
异形钢板本体9,异形钢板本体9的顶部设置有上工装组件,异形钢板本体9的底部设置有下工装组件,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的结构完全一致;
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均包括第一连接杆1,两个第一连接杆1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
参照附图1、2所示,两个第二连接杆2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三连接杆3,两个第三连接杆3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第四连接杆4,第四连接杆4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二丝孔块13,第一连接杆1为第二连接杆2提供支撑点,便于工作人员安装第二连接杆2,同时第二连接杆2又为第三连接杆3提供支撑点,便于安装第三连接杆3和第四连接杆4,第三连接杆3、第四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2和第一连接杆1形成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的主体,便于工作人员使用。
参照附图1、2所示,两个第三连接杆3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加强杆5,第一加强杆5的表面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加强杆8,第二加强杆8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三加强杆10,第三加强杆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杆3固定连接,第一加强杆5、第二加强杆8和第三加强杆10的相互配合,用于增加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整体的承载能力,便于使用。
参照附图1、2所示,第一加强杆5的两端均分别贯穿两个第三连接杆3,并延伸至第三连接杆3的一侧,第一加强杆5位于第三连接杆3一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丝孔块12,第一丝孔块12便于工作人员将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通过螺丝固定在一起,便于工作人操作。
参照附图1、2所示,第一加强杆5远离第二加强杆8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顶杆6,两个顶杆6的一端均贯穿第一连接杆1且延伸至第一连接杆1的一侧,顶杆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顶块7,顶杆6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三丝孔块14,两个顶杆6便于对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由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时,对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进行支撑,而顶块7用于增加顶杆6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竖直状态时的稳定性。
参照附图1、2所示,顶杆6、第二连接杆2、第一连接杆1、第一加强杆5、第三加强杆10和第四连接杆4的顶部均设置有多个限位连接块11,多个限位连接块11均能够增加异形钢板本体9放置在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之间的稳定性,避免异形钢板本体9在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竖直状态时发生位移,便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先将本实用新型所制得的下工装组件放置在指定的位置处,然后将组对、半边坡口焊接完成的异形钢板本体9吊至下工装组件的顶部,然后再将上工装组件放置到异形钢板本体9上,使得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上的第三丝孔块14、第一丝孔块12和第二丝孔块13相互对应,然后将采用螺栓将第三丝孔块14、第一丝孔块12和第二丝孔块13固定,然后将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吊起,使得异形钢板本体9得以翻身,再以顶杆6为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的支撑,使得异形钢板本体9得以处于竖直状态,便于工作人员对异形钢板本体9的另一面进行施工作业,然后将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旋转180度,使得上工装组件或者下工装组件与地面接触,之后拆卸螺栓,将完成焊接之后异形钢板本体9顶部的工装吊走,也可以将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组合在一起,便于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的收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异形钢板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异形钢板本体(9),所述异形钢板本体(9)的顶部设置有上工装组件,所述异形钢板本体(9)的底部设置有下工装组件,所述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的结构完全一致;
所述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均包括第一连接杆(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1)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钢板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2)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三连接杆(3),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杆(3)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第四连接杆(4),所述第四连接杆(4)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二丝孔块(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钢板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杆(3)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加强杆(5),所述第一加强杆(5)的表面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加强杆(8),所述第二加强杆(8)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三加强杆(10),所述第三加强杆(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杆(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形钢板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杆(5)的两端均分别贯穿两个第三连接杆(3),并延伸至第三连接杆(3)的一侧,所述第一加强杆(5)位于第三连接杆(3)一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丝孔块(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形钢板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杆(5)远离第二加强杆(8)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顶杆(6),两个所述顶杆(6)的一端均贯穿第一连接杆(1)且延伸至第一连接杆(1)的一侧,所述顶杆(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顶块(7),所述顶杆(6)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三丝孔块(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异形钢板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6)、第二连接杆(2)、第一连接杆(1)、第一加强杆(5)、第三加强杆(10)和第四连接杆(4)的顶部均设置有多个限位连接块(11)。
CN202121371792.5U 2021-06-21 2021-06-21 异形钢板翻身工装 Active CN215316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1792.5U CN215316712U (zh) 2021-06-21 2021-06-21 异形钢板翻身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1792.5U CN215316712U (zh) 2021-06-21 2021-06-21 异形钢板翻身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16712U true CN215316712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59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71792.5U Active CN215316712U (zh) 2021-06-21 2021-06-21 异形钢板翻身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167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16712U (zh) 异形钢板翻身工装
CN201494529U (zh) 圆式伸缩履带底盘
CN215747543U (zh) 一种集热管组件焊接用翻转装置
CN109454379B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墩柱翻转焊接装置
CN208662206U (zh) 一种钢梁腹板变形矫正调整铺助装置
CN211941420U (zh) 一种便于轨枕生产的辅助装置
CN211196437U (zh) 一种用于客车前悬挂的预装工装
CN214108857U (zh) 一种智能家居制造用钻孔装置
CN217150912U (zh) 一种抗风式立柱的安装结构
CN220058308U (zh) 一种快装式钢结构钢架
CN213178232U (zh) 一种路灯安装辅助装置
CN210561752U (zh) 一种挂篮轨道
CN205764382U (zh) 一种用于十字型钢的自动焊接装置
CN218028229U (zh) 一种便于钢结构衔接处的加强钢结构
CN1701906A (zh) 平台板翻身托架
CN215165558U (zh) 一种带有安全防护结构的导管式打桩机
CN215208217U (zh) 一种新型液压爪式千斤顶
CN216793440U (zh) 一种复合变压器水冷工装
CN214189635U (zh) 一种城轨车铝制端墙结构
CN215949358U (zh) 一种道路照明工程用打孔装置
CN213135773U (zh) 高效便捷式法兰检修组装工具
CN213653288U (zh) 一种便于拆卸安装的检票护栏
CN217714323U (zh) 一种自动化设备机架嵌入式高强度支撑柱
CN214647309U (zh) 一种接触网作业梯车用两用型车轮装置
CN212225871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建筑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