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16456U - 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16456U
CN215316456U CN202120256403.8U CN202120256403U CN215316456U CN 215316456 U CN215316456 U CN 215316456U CN 202120256403 U CN202120256403 U CN 202120256403U CN 215316456 U CN215316456 U CN 215316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plate
turntable
prehea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564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小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Oem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Oem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Oem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Oem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564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16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16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16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包括一焊接底座,在焊接底座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焊接转盘,所述焊接转盘由安装在焊接底座上的焊接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在焊接转盘的上端面上沿着焊接转盘的圆周方向并列分布有数个工件放置座,所述焊接底座上沿着焊接转盘的旋转方向依次分布有上料区、预热区、焊接区、冷却区、下料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以焊接底座、焊接转盘的配合来作为输送基础,配合上料区、预热区、焊接区、冷却区、下料区的不同区域的设置,实现了阀体、阀盖与铜接管的自动焊接,以及流水线式的连续化焊接生产,无需人工焊接,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保证了焊接质量的稳定,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利用外界能量使热量从温度较低的物质(或环境)转移到温度较高的物质(或环境)的系统叫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由制冷剂和四大机件,即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
压缩机是制冷循环的动力,它由电动机拖动而不停地旋转,它除了及时抽出蒸发器内蒸气,维持低温低压外,还通过压缩作用提高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创造将制冷剂蒸气的热量向外界环境介质转移的条件。即将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以便能用常温的空气或水作冷却介质来冷凝制冷剂蒸气。
冷凝器是一个热交换设备,作用是利用环境冷却介质(空气或水),将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制冷蒸气的热量带走,使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冷却、冷凝成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值得一提的是,冷凝器在把制冷剂蒸气变为制冷剂液体的过程中,压力是不变的,仍为高压。
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不能直接送入低温蒸发器、根据饱和压力与饱和温度——对应原理,降低制冷剂液体的压力,从而降低制冷剂液体的温度。将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通过降压装置——节流元件,得到低温低压制冷剂,再送入蒸发器内吸热蒸发。在日常生活中的冰箱、空调常用毛细管作为节流元件。
蒸发器也是一个热交换设备。节流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液体在其内蒸发(沸腾)变为蒸气,吸收被冷却物质的热量,使物质温度下降,达到冷冻、冷藏食品的目的。在空调器中,冷却周围的空气,达到对空气降温、除湿的作用。蒸发器内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越低,被冷却物的温度也越低。在冰箱中一般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调整在-26℃~-20℃,在空调器中调整在5℃~8℃。
目前,在现有的制冷系统中,经常会使用到球阀作为启闭件,常规的球阀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相互配合的阀体1、阀盖2,所述阀体1与阀盖2之间螺纹固定,在阀体1远离阀盖2的一侧连接有第一铜接管3,在阀盖2远离阀体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铜接管4,阀体1、阀盖2、第一铜接管3、第二铜接管4共同配合形成容流体流通的路径。上述的球阀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阀体1与第一铜接管3之间、阀盖2与第二铜接管4进行焊接固定,然后再将阀体1与阀盖2螺纹固定,从而形成一个整体,而传统的焊接方式,采用的是人工焊接的方式,人工劳动强度比较大,而且一次只能对一个工件进行焊接,整个焊接过程无法实现连续化生产,工作效率不高,另外,人工焊接时,焊接的质量会受到人为的影响,焊接质量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焊接方便、减少人工劳动、实现连续化加工的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一焊接底座,在焊接底座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焊接转盘,所述焊接转盘由安装在焊接底座上的焊接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在焊接转盘的上端面上沿着焊接转盘的圆周方向并列分布有数个工件放置座,所述焊接底座上沿着焊接转盘的旋转方向依次分布有上料区、预热区、焊接区、冷却区、下料区。
进一步的,所述工件放置座包括一固定在焊接转盘上端面的第一水平板,该第一水平板的一侧水平伸出焊接转盘外,在第一水平板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一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还连接有一水平伸出焊接转盘外的第二水平板,在第一水平板的上端面上还安装有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为一上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结构,在第二水平板的上还安装有一位于固定座正上方的活动座,所述活动座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活动段、第二压制段,所述第二压制段的尺寸大于第一活动段的尺寸,从而使得活动座整体呈倒T字形状,在第二水平板上还具有一容第一活动段穿过并上下活动的通孔,在第一活动段的上端穿过第二水平板后还连接有一手柄,所述活动座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垂下,在第二压制段的底端还具有一容铜接管嵌入的定位槽,所述第二压制段与固定座共同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定位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底座上位于上料区的旁侧放置有一上料框,在焊接底座上位于下料区的旁侧放置有一下料框。
进一步的,所述预热区内设置有一安装在焊接底座上并位于焊接转盘旁侧的预热座,所述预热座包括上下依次分布的第一预热板、第二预热板、第三预热板,其中,第三预热板直接固定在焊接底座的上端面上,第二预热板活动安装在第三预热板上,且第二预热板由第一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第一预热板活动安装在第二预热板上,且第一预热板由第二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在第一预热板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预热管,在预热管的端部还连接有四个正对着工件放置座上的工件的火焰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区内设置有一安装在焊接底座上并位于焊接转盘旁侧的第一焊接座、第二焊接座,所述第一焊接座包括上下依次分布的第一焊接板、第二焊接板、第三焊接板,其中,第三焊接板直接固定在焊接底座的上端面上,第二焊接板活动安装在第三焊接板上,且第二焊接板由第三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第一焊接板活动安装在第二焊接板上,且第一预热板由第四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在第一焊接板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焊接管,在焊接管的端部还连接有四个正对着工件放置座上的工件的火焰喷嘴,所述第二焊接座包括一对设置在第一焊接座两侧的第二焊接柱,在第二焊接柱的顶端安装有焊枪,所述焊枪活动安装在第二焊接柱上,并由第五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在焊接底座的侧端还安装有与焊枪配合使用的焊丝供料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区处设置有沿着焊接转盘的旋转方向并列分布的数个冷却水管,各个冷却水管的进液口分别通过输送软管与不同温度的冷却水源相连,冷却水管的出液口位于工件放置座上放置的工件的上方,并正对着放置在工件放置座上的工件。
进一步的,在焊接转盘的下方还设置有一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包括一安装在焊接底座的上端面的接水底板,在接水底板的中部位置开有一通孔,在接水底板上位于通孔处具有一竖直向上的第一挡水板,且第一挡水板沿着通孔的边沿延伸,在接水底板的外边沿处还具有一竖直向上的第二挡水板,且第二挡水板沿着接水底板的外边沿延伸,所述接水底板、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共同配合形成一接水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接水底板上位于冷却水管与焊接转盘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挡水板,且第三挡水板的高度高于冷却水管的出液口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以焊接底座、焊接转盘的配合来作为输送基础,配合上料区、预热区、焊接区、冷却区、下料区的不同区域的设置,实现了阀体、阀盖与铜接管的自动焊接,以及流水线式的连续化焊接生产,无需人工焊接,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保证了焊接质量的稳定,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件放置座的的设计,采用固定座与活动座的配合来对阀体与铜接管或阀盖与铜接管的装夹,利用活动座的上下活动以及定位槽的配合,在对阀体与铜接管进行装夹以及阀盖与铜接管进行装夹时,都能确保装夹的稳定,具有通用性。
预热区与焊接区的配合,在进行焊接前,能够先对阀体、阀盖、铜接管的接触处进行预加热,然后再焊接,更有利于焊接的顺利进行,焊接效果更好。
冷却区处,采用多个冷却水管与不同温度的冷却水源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对工件的不同温度的逐步冷却,保证冷却效果,同时避免采用速冷而导致对焊接位置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焊接转盘下方设置的接水盘,则是为了在利用冷却水对工件进行冷却时,能够对冷却水进行收集,避免冷却水四处流淌而影响到整个工作环境,同时也避免了冷却水对周围电器的影响,确保焊接电机等电器的正常工作。
而对于第三挡水板的设计,也是为了在冷却水管进行喷水冷却时,能够对冷却水管直接喷在工件表面的水起到阻挡作用,避免这部分水四处飞溅而影响到后续冷却水的集中收集,使得这部分冷却水能够顺利的、集中的流入接水盘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球阀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件放置座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料框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预热座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焊接座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焊接座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焊丝供料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2-图8所示的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包括
一焊接底座1,该焊接底座1为一长方体状箱体结构,焊接底座1的底端通过四个呈长方形状分布的撑脚11进行支撑,在焊接底座1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焊接转盘12,焊接转盘11由安装在焊接底座1上的焊接电机驱动进行转动,焊接电机安装在焊接底座1内部,在焊接电机与焊接转盘12之间通过传动轴13连接进行传动,在焊接转盘11的上端面上沿着焊接转盘12的圆周方向并列分布有数个工件放置座,在焊接底座1上沿着焊接转盘12的旋转方向依次分布有上料区、预热区、焊接区、冷却区、下料区。
如图3所示的示意图可知,工件放置座包括一固定在焊接转盘12上端面的第一水平板2,第一水平板2的一侧通过数个螺栓固定在焊接转盘12上,第一水平板2的另一侧水平伸出焊接转盘12外,在第一水平板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一立柱21,立柱21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水平板2上,在立柱21的上端还连接有一水平伸出焊接转盘12外的第二水平板22,第二水平板22的侧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21上,在第一水平板21的上端面上还安装有一固定座23,固定座23为一上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结构,固定座23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水平板21上,在第二水平板22的上还安装有一位于固定座23正上方的活动座,活动座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活动段24、第二压制段25,第一活动段24为一圆形管状结构,第二压制段25为一圆柱形块状结构,且第二压制段25的直径大于第一活动段24的直径,从而使得活动座整体呈倒T字形状,在第二水平板22上还具有一容第一活动段24穿过并上下活动的通孔,同时在第二水平板22上位于通孔处还安装有与第一活动段24相配合的导向套26,第一活动段24的上端穿过第二水平板22后还连接有一手柄27,手柄27的设计,从而方便人员手动拉动第一活动段24进行上下活动,以方便工件的放置,活动座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垂下,在第二压制段25的底端还具有一容铜接管嵌入的定位槽,第二压制段25与固定座23共同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定位装配。工件放置座的的设计,采用固定座23与活动座的配合来对阀体与铜接管或阀盖与铜接管的装夹,利用活动座的上下活动以及定位槽的配合,在对阀体与铜接管进行装夹以及阀盖与铜接管进行装夹时,都能确保装夹的稳定,不会因为阀体、阀盖的尺寸的不一致而影响到装夹,具有通用性。
在焊接底座1上位于上料区的旁侧放置有一上料框3,在焊接底座1上位于下料区的旁侧放置有一下料框4,在本实施例中,上料框3为一上端开口的长方体框形结构,下料框4如图4所示,包括一上端开口的长方体框形主体41,在框形主体41的开口处设置有若干组挡料杆组,每组挡料杆组由一对并列分布的挡料杆42共同组成,挡料杆42的两侧均焊接固定在框形主体41的内壁上,在同一组挡料杆组中的两个挡料杆42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宽度大于球阀的铜接管的直径,且要小于球阀的阀体或阀盖的尺寸,这样的设计,使得焊接好的工件的铜接管能够顺利通过该间隙,而阀体或阀盖则会被阻挡,从而方便了焊接好后的工件有序的摆放。
在预热区内设置有一安装在焊接底座1上并位于焊接转盘12旁侧的预热座,预热座包括上下依次分布的第一预热板5、第二预热板51、第三预热板52,其中,
第三预热板52直接通过螺栓的配合固定在焊接底座1的上端面上,第二预热板51活动安装在第三预热板52上,且第二预热板51由第一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12,第一水平移动机构为:在第三预热板52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对并列分布的第一水平移动导轨53,第一水平移动导轨53向焊接转盘12的中心方向延伸,在第二预热板51的底端面上安装有与两个第一水平移动导轨53相对应配合使用的第一水平移动滑块54,第二预热板51由第一油缸推动沿着第一水平移动导轨53的长轴方向进行水平移动,第一油缸的缸体直接固定在焊接底座1的上端面上,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二预热板51的侧端连接固定。
第一预热板5活动安装在第二预热板51上,且第一预热板5由第二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12,第二水平移动机构为:在第二预热板51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对并列分布的第二水平移动导轨55,且第二水平移动导轨向焊接转盘12的中心方向延伸,在第一预热板5的底端面上安装有与两个第二水平移动导轨55相对应配合使用的第二水平移动滑块56,在第二预热板52远离焊接转盘12的一侧还安装有一第二驱动框57,该第二驱动框57呈倒U字形状,在第二驱动框57内设置有一第二偏心轮,该第二偏心轮由安装在第二驱动框57上的第二电机58驱动进行转动,在第二偏心轮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动杆59,第二连动杆59的另一侧与第一预热板5相连,在第一预热板5的上端面上还具有一与第二连动杆59相配合的第二连动座501,在第二连动杆59的侧端具有容第二连动座501穿过的通孔,通过第二电机58、第二偏心轮、第二连动杆59的配合从而拉动第一预热座5沿着第二水平移动导轨55的长轴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从而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12。
在第一预热板5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预热管502,预热管502通过一对抱箍503固定在第一预热板5上,预热管502的一侧通过软管与燃料源相连接,预热管502的另一侧还连接有四个正对着工件放置座上的工件的火焰喷嘴504,四个火焰喷嘴504呈长方形状分布,从而从四个方向来对工件进行预加热。
在焊接区内设置有安装在焊接底座1上并位于焊接转盘旁侧的第一焊接座、第二焊接座。
如图6所示的示意图可知,第一焊接座包括上下依次分布的第一焊接板6、第二焊接板61、第三焊接板62,其中,第三焊接板62直接通过数个螺栓的配合固定在焊接底座1的上端面上。
第二焊接板61活动安装在第三焊接板62上,且第二焊接板61由第三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12,第三水平移动机构为:在第三焊接板62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对并列分布的第三水平移动导轨63,第三水平移动导轨63向焊接转盘12的中心方向延伸,在第二焊接板61的底端面上安装有与两个第三水平移动导轨63相对应配合使用的第三水平移动滑块64,第二焊接板61由第三油缸推动沿着第三水平移动导轨63的长轴方向进行水平移动,第三油缸的缸体直接固定在焊接底座1的上端面上,第三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二焊接板61的侧端连接固定。
第一焊接板6活动安装在第二焊接板61上,且第一预热板6由第四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12,第四水平移动机构为:在第二焊接板61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对并列分布的第四水平移动导轨65,且第四水平移动导轨65向焊接转盘12的中心方向延伸,在第一焊接板6的底端面上安装有与两个第四水平移动导轨65相对应配合使用的第四水平移动滑块66,在第二焊接板61远离焊接转盘12的一侧还安装有一第四驱动框67,该第四驱动框67呈倒U字形状,在第四驱动框67内设置有一第四偏心轮,该第四偏心轮由安装在第四驱动框67上的第四电机68驱动进行转动,在第四偏心轮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四连动杆69,第四连动杆69的另一侧与第一焊接板6相连,在第一焊接板6的上端面上还具有一与第四连动杆69相配合的第四连动座601,在第四连动杆69的侧端具有容第四连动座601穿过的通孔,通过第四电机68、第四偏心轮、第四连动杆69的配合从而拉动第一焊接板6沿着第四水平移动导轨65的长轴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从而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12。
在第一焊接板6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焊接管602,焊接管602通过一对抱箍603固定在第一焊接板6的上端面上,焊接管602的一侧通过软管与燃料源相连接,焊接管602的另一侧还连接有四个正对着工件放置座上的工件的火焰喷嘴604,四个火焰喷嘴604呈长方形状分布,从而从四个方向来对工件进行预加热,预热效果更好。
如图7所示的示意图可知,第二焊接座包括一对设置在第一焊接座两侧的第二焊接柱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焊接柱7可直接通过螺栓固定在焊接底座1上,也可通过一过渡板71固定在焊接底座1上,当使用过渡板71进行过渡安装时,第二焊接柱7在过渡板71上的位置可调,从而实现第二焊接柱7与焊接转盘12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对于第二焊接柱7的调节结构可通过导轨与滑块的配合进行实现,在第二焊接柱7的顶端安装有焊枪72,焊枪72活动安装在第二焊接柱7上,并且焊枪72由第五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12,第五移动机构为:在第二焊接柱7的上端还连接有一第五底板73,该第五底板73倾斜设置,其倾斜方向为自第五底板73远离焊接转盘12的一侧起逐渐向下倾斜,在第五底板73上安装有一第五移动导轨74,第五移动导轨74沿着第五底板73的倾斜方向延伸,焊枪72的底端安装有与第五移动导轨74配合使用的第五移动滑块75,焊枪72由安装在第五底板73上的第五油缸76驱动沿着第五移动导轨74的长轴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从而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12。
在焊接底座1的侧端还安装有与焊枪72配合使用的焊丝供料机构,如图8所示的示意图可知,焊丝供料机构包括一安装在焊接底座1侧端的焊丝供料座703,在焊丝供料座703上安装有一焊丝供料滚筒701,焊丝供料滚筒701的侧端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活动安装在焊丝供料座703上,该焊丝供料滚筒701由安装在焊丝供料座703上的焊丝供料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在焊丝供料滚筒701上缠绕有焊丝702,在焊接底座1的侧端位于焊丝供料座703的上方还安装有一焊丝压紧导向座704,在焊丝压紧导向座704内安装有一对相互配合的固定压紧轮705、活动压紧轮706,其中,固定压紧轮705通过一固定轮安装杆709安装在焊丝压紧导向座704内,固定轮安装杆709的两侧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活动安装在焊丝压紧导向座704上,在固定压紧轮705的中部位置具有一容固定轮安装杆709穿过的通孔,固定轮安装杆709套装在固定轮安装杆709的外壁上,并通过紧定螺栓进行锁紧,在固定压紧轮705的圆周表面的中部位置具有一容焊丝702嵌入的环形凹槽,活动压紧轮706活动安装在一活动轮安装座707内,活动轮安装座707的底端与焊丝压紧导向座704之间铰接而成,在活动轮安装座707的顶端开有一U形定位槽,在焊丝压紧导向座704内位于活动压紧轮706的上方还安装有锁定杆708,锁定杆708由依次连接的定位段、操作段共同组成,其中定位段的尺寸与活动轮安装座707上的定位槽的尺寸一致,操作段的尺寸大于定位槽的尺寸,定位段的一侧与焊丝压紧导向座704铰接而成,在对活动压紧轮706进行锁定时,首先,将活动压紧轮706贴合在固定压紧轮705圆周外壁上,然后由人员手持操作段将锁定杆708沿着定位段与焊丝压紧导向座704的铰接点向下摆动,直至定位段嵌入活动轮安装座707上的定位槽内,此时操作段位于活动轮安装座707的外侧,利用定位段对活动轮安装座707的位置进行定位,操作端对活动轮安装座707的位置进行限位锁定,从而实现了对活动压紧轮706的锁定,以方便利用固定压紧轮705、活动压紧轮706的配合来对焊丝702进行导向。
预热区与焊接区的配合,在进行焊接前,能够先对阀体、阀盖、铜接管的接触处进行预加热,然后再焊接,更有利于焊接的顺利进行,焊接效果更好。
冷却区处设置有沿着焊接转盘12的旋转方向并列分布的数个冷却水管8,各个冷却水管8的进液口分别通过输送软管与不同温度的冷却水源相连,冷却水管8的出液口位于工件放置座上放置的工件的上方,并正对着放置在工件放置座上的工件。冷却区处,采用多个冷却水管8与不同温度的冷却水源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对工件的不同温度的逐步冷却,保证冷却效果,同时避免采用速冷而导致对焊接位置造成不良影响。
在焊接转盘12的下方还设置有一接水盘,接水盘包括一安装在焊接底座1的上端面的接水底板81,在接水底板81的中部位置开有一通孔85,从而方便传动轴13从该通孔85处伸出,在接水底板81上位于通孔85处具有一竖直向上的第一挡水板82,且第一挡水板82沿着通孔85的边沿延伸,在接水底板81的外边沿处还具有一竖直向上的第二挡水板83,且第二挡水板83沿着接水底板81的外边沿延伸,接水底板81、第一挡水板82、第二挡水板83的共同配合形成一接水空腔84,在接水盘上还设置有一与接水空腔84相连通的排水口。对于焊接转盘12下方设置的接水盘,则是为了在利用冷却水对工件进行冷却时,能够对冷却水进行收集,避免冷却水四处流淌而影响到整个工作环境,同时也避免了冷却水对周围电器的影响,确保焊接电机等电器的正常工作。
在接水底板81上位于冷却水管8与焊接转盘12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挡水板86,且第三挡水板86的高度高于冷却水管8的出液口的高度。对于第三挡水板86的设计,也是为了在冷却水管8进行喷水冷却时,能够对冷却水管8直接喷在工件表面的水起到阻挡作用,避免这部分水四处飞溅而影响到后续冷却水的集中收集,使得这部分冷却水能够顺利的、集中的流入接水盘内。
工作原理:在进行焊接时,首先将需要进行焊接的阀体或阀盖放置在固定座23上,再由人工拉动手柄27从而将活动座向上拉动,再将铜接管装入阀体或阀盖的凹槽中,实现铜接管与阀体或阀盖的初步定位装配,然后将手柄27松开,活动座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行,并通过第二压制段25上的定位槽实现对铜接管的定位,上述过程中,也可以先将铜接管与阀体或阀盖初步装配后后,再将整体放置在固定座23上,再利用定位槽对铜接管定位,在第一个工件放置好后,由焊接电机驱动焊接转盘12转动一个定值,再放置第二个工件,如此反复,对于焊接电机的转动的定值以及转动的时间,可根据焊接转盘12上的工件放置座的数量以及预加热、焊接的时间来进行设定。
当工件转动至预加热区处时,通过第一水平移动机构、第二水平移动机构的配合,驱动火焰喷嘴504移动至工件放置座的旁侧,利用火焰喷嘴504喷出的火焰对工件放置座上的工件进行预加热,在一定时间后,停止预加热,然后再通过第一水平移动机构、第二水平移动机构的配合先驱动火焰喷嘴504离开工件放置座,避免因火焰喷嘴504的存在而影响到工件放置座的转动,然后再由焊接电机驱动焊接转盘12转动,对下一个工件放置座上的工件进行预加热,如此反复。
当工件转动至焊接区处时,由第三水平移动机构、第四水平移动机构、第五移动机构的配合,驱动火焰喷嘴604、焊枪72移动至工件放置座的旁侧,同时焊丝供料机构开始工作,为焊枪72提供焊丝702,利用焊枪72将焊丝702融化成焊膏喷图在铜接管与阀体或阀盖的接触处,同时利用火焰喷嘴604进行加热,实现焊接固定,在焊接好后,同样的,第三水平移动机构、第四水平移动机构、第五移动机构先驱动火焰喷嘴604、焊枪72离开工件放置座,再由焊接电机驱动焊接转盘12转动,对下一个工件放置座上的工件进行焊接,如此反复。
当工件转动至冷却区处时,利用多个冷却水管8喷出的冷却水对铜接管与阀体或阀盖的焊接处进行逐步冷却,冷却后的冷却水流至接水盘中进行收集。
当工件转动至下料区时,由人工加焊接好的工件从工件放置座中取下,放置在下料框4中,并从上料框3中取出待焊接的工件放置在该工件放置座上,实现连续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中,以焊接底座、焊接转盘的配合来作为输送基础,配合上料区、预热区、焊接区、冷却区、下料区的不同区域的设置,实现了阀体、阀盖与铜接管的自动焊接,以及流水线式的连续化焊接生产,无需人工焊接,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保证了焊接质量的稳定,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焊接底座,在焊接底座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焊接转盘,所述焊接转盘由安装在焊接底座上的焊接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在焊接转盘的上端面上沿着焊接转盘的圆周方向并列分布有数个工件放置座,所述焊接底座上沿着焊接转盘的旋转方向依次分布有上料区、预热区、焊接区、冷却区、下料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放置座包括一固定在焊接转盘上端面的第一水平板,该第一水平板的一侧水平伸出焊接转盘外,在第一水平板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一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还连接有一水平伸出焊接转盘外的第二水平板,在第一水平板的上端面上还安装有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为一上端开口的空心管状结构,在第二水平板的上还安装有一位于固定座正上方的活动座,所述活动座包括上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活动段、第二压制段,所述第二压制段的尺寸大于第一活动段的尺寸,从而使得活动座整体呈倒T字形状,在第二水平板上还具有一容第一活动段穿过并上下活动的通孔,在第一活动段的上端穿过第二水平板后还连接有一手柄,所述活动座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垂下,在第二压制段的底端还具有一容铜接管嵌入的定位槽,所述第二压制段与固定座共同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定位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底座上位于上料区的旁侧放置有一上料框,在焊接底座上位于下料区的旁侧放置有一下料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区内设置有一安装在焊接底座上并位于焊接转盘旁侧的预热座,所述预热座包括上下依次分布的第一预热板、第二预热板、第三预热板,其中,第三预热板直接固定在焊接底座的上端面上,第二预热板活动安装在第三预热板上,且第二预热板由第一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第一预热板活动安装在第二预热板上,且第一预热板由第二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在第一预热板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预热管,在预热管的端部还连接有四个正对着工件放置座上的工件的火焰喷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区内设置有一安装在焊接底座上并位于焊接转盘旁侧的第一焊接座、第二焊接座,所述第一焊接座包括上下依次分布的第一焊接板、第二焊接板、第三焊接板,其中,第三焊接板直接固定在焊接底座的上端面上,第二焊接板活动安装在第三焊接板上,且第二焊接板由第三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第一焊接板活动安装在第二焊接板上,且第一预热板由第四水平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在第一焊接板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焊接管,在焊接管的端部还连接有四个正对着工件放置座上的工件的火焰喷嘴,所述第二焊接座包括一对设置在第一焊接座两侧的第二焊接柱,在第二焊接柱的顶端安装有焊枪,所述焊枪活动安装在第二焊接柱上,并由第五移动机构驱动靠近或远离焊接转盘,在焊接底座的侧端还安装有与焊枪配合使用的焊丝供料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区处设置有沿着焊接转盘的旋转方向并列分布的数个冷却水管,各个冷却水管的进液口分别通过输送软管与不同温度的冷却水源相连,冷却水管的出液口位于工件放置座上放置的工件的上方,并正对着放置在工件放置座上的工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焊接转盘的下方还设置有一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包括一安装在焊接底座的上端面的接水底板,在接水底板的中部位置开有一通孔,在接水底板上位于通孔处具有一竖直向上的第一挡水板,且第一挡水板沿着通孔的边沿延伸,在接水底板的外边沿处还具有一竖直向上的第二挡水板,且第二挡水板沿着接水底板的外边沿延伸,所述接水底板、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共同配合形成一接水空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底板上位于冷却水管与焊接转盘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挡水板,且第三挡水板的高度高于冷却水管的出液口的高度。
CN202120256403.8U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 Active CN215316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6403.8U CN215316456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56403.8U CN215316456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16456U true CN215316456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80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56403.8U Active CN215316456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164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95457U (zh) 一种多功能气液分离器
JP2001116394A (ja) 冷却機構の高効率冷却装置
CN215316456U (zh) 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
CN113001064B (zh) 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加工方法
CN112828493A (zh) 一种制冷系统球阀用焊接系统
CN213857022U (zh) 一种适用于铸造的铸造件冷却装置
CN106271243A (zh) 焊接辅助冷却装置
CN208929580U (zh) 用于焊接的固定、保护及冷却装置
CN203003313U (zh) 膨胀阀不锈钢动力头自动氩弧焊装置
CN215665091U (zh) 拌合站水泥罐体喷淋降温系统
CN1139769C (zh) 液体分配装置、流下液膜式热交换器及吸收式冷冻机
CN209371574U (zh) 一种高换热效率的蒸发式冷凝器
CN209101849U (zh) 一种具有组合框架结构的复合型蒸发式换热设备
CN219052461U (zh) 一种钛管用热扎处理用冷却设备
CN109186281A (zh) 一种具有组合框架结构的复合型蒸发式换热设备
CN216204271U (zh) 一种空调循环换热节能装置
CN214487333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磁选机
CN215062996U (zh) 一种蒸馏设备的高温热泵与制冷机热量耦合节能系统
CN220935922U (zh) 一种用于大棚的表冷风机
CN114853844B (zh) 一种蛋白纯化制冷组分收集器
CN219199563U (zh)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
CN220380035U (zh) 一种节能制冰机
CN109290718A (zh) 用于焊接的固定、保护及冷却装置
KR102622254B1 (ko) 냉장고용 냉매관 제조장치
CN109945676A (zh) 一种新型玻璃钢冷却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