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16200U - 一种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16200U
CN215316200U CN202121079326.XU CN202121079326U CN215316200U CN 215316200 U CN215316200 U CN 215316200U CN 202121079326 U CN202121079326 U CN 202121079326U CN 215316200 U CN215316200 U CN 215316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tructure
elastic
support
rigid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7932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源
袁杰
李国栋
胡俊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7932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16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16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16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基体;刚性支撑结构,位于基体上;多个弹性支撑结构,位于基体上,且与刚性支撑结构位于基体的同一侧;沿垂直方向,弹性支撑结构可压缩,且弹性支撑结构在未压缩状态下时,刚性支撑结构背离基体一侧表面所在平面位于弹性支撑结构背离基体一侧表面所在平面和基体所在平面之间;夹持机构,用于与刚性支撑结构配合以固定待支撑板;其中,垂直方向垂直于基体所在平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实现弹性支撑结构与拼板无间隙贴合,保证高精度支撑作用,从而解决拼板变形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在加工阶段通常通过V-CUT、邮票孔等实现板与板之间连接,形成一块拼板,拼板经过回流焊后容易变形,拼板变形容易使器件产生虚焊、短路等加工不良。
因此,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托盘来支撑拼板以避免其产生形变。目前,常用的托盘包括专用回流焊托盘、通用回流焊托盘等。专用回流焊托盘是根据拼板的外形、器件布局设计一种专用的支撑托盘,托盘避让拼板上的器件,托盘本体与拼板上无器件区域贴合,起到支撑作用。通用回流焊托盘是一种适用于不同板形、不同尺寸的拼板的通用托盘,托盘大部分区域镂空,以螺钉作为支撑结构,与拼板上无器件区域贴合,起到支撑作用。
但是,拼板(尤其是比较薄的拼板)易发生形变,使得拼板并非一个理想的平面,再加上托盘制作精度有限,拼板与托盘接触时往往会有较大间隙,进而导致托盘失去支撑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装置,以实现弹性支撑结构与拼板无间隙贴合,保证高精度支撑作用。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
基体;
刚性支撑结构,位于所述基体上;
多个弹性支撑结构,位于所述基体上,且与所述刚性支撑结构位于所述基体的同一侧;沿垂直方向,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可压缩,且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在未压缩状态下时,所述刚性支撑结构背离所述基体一侧表面所在平面位于所述弹性支撑结构背离所述基体一侧表面所在平面和所述基体所在平面之间;
夹持机构,用于与所述刚性支撑结构配合以固定待支撑板;
其中,所述垂直方向垂直于所述基体所在平面。
可选地,沿所述垂直方向,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在未压缩状态下的高度可调。
可选地,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柱和弹性结构,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弹性结构通过螺纹配合。
可选地,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包层和弹簧,所述弹簧内置于所述包层内。
可选地,沿所述垂直方向,各所述弹性支撑结构的高度相同。
可选地,所述基体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沿竖直方向排列;
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沿所述竖直方向延伸的多条滑动杆,所述弹性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滑动杆上,所述滑动杆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滑轨内,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滑轨内。
可选地,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套设在所述滑动杆上,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固定于所述滑块上。
可选地,每个所述滑动杆上设置的所述弹性支撑结构的数量相同。
可选地,所述刚性支撑结构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滑轨内,所述刚性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滑轨内。
可选地,沿垂直方向,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在未压缩状态下时,其背离所述基体一侧表面所在平面与所述刚性支撑结构背离所述基体一侧表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为d,0.5mm≤d≤1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包括刚性支撑结构和弹性支撑结构,通过设置弹性支撑结构背离基体一侧的表面高于刚性支撑结构背离基体一侧的表面,使得待支撑板(例如拼板)在夹持机构的作用下与刚性支撑结构贴合后,弹性支撑结构受到压力压缩与待支撑板完全贴合,避免待支撑板与弹性支撑结构之间产生缝隙,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拼板与托盘之间存在缝隙导致的支撑失效的问题,实现弹性支撑结构与拼板无间隙贴合、保证高精度支撑作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支撑装置的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性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有鉴于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基体;刚性支撑结构,位于基体上;多个弹性支撑结构,位于基体上,且与刚性支撑结构位于基体的同一侧;沿垂直方向,弹性支撑结构可压缩,且弹性支撑结构在未压缩状态下时,所述刚性支撑结构背离所述基体一侧表面所在平面位于所述弹性支撑结构背离所述基体一侧表面所在平面和所述基体所在平面之间;夹持机构,用于与刚性支撑结构配合以固定待支撑板;其中,垂直方向垂直于基体所在平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拼板与托盘之间存在缝隙导致的支撑失效的问题,实现弹性支撑结构与拼板无间隙贴合、保证高精度支撑作用的效果。
以上是本申请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支撑装置的前视图。参见图1和图2,该支撑装置包括:基体10;刚性支撑结构20,位于基体10上;多个弹性支撑结构30,位于基体10上,且与刚性支撑结构20位于基体10的同一侧;沿垂直方向Z,弹性支撑结构30可压缩,且弹性支撑结构30在未压缩状态下时,刚性支撑结构20背离基体10一侧表面所在平面位于弹性支撑结构30背离基体10一侧表面所在平面和基体10所在平面之间;夹持机构(图1中未示出),用于与刚性支撑结构20配合以固定待支撑板;其中,垂直方向Z垂直于基体10所在平面。
具体的,基体10用于承载刚性支撑结构20和弹性支撑结构30。刚性支撑结构20不易发生形变,其具体结构以及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刚性支撑结构20例如可以为矩形柱、方形柱等,可以采用铁、铜等材料制备而成。弹性支撑结构30在压力作用下易发生形变,其具体结构以及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也不作限定。弹性支撑结构30例如可以包括弹簧322等可压缩结构,或者可采用橡胶、聚酰亚胺等柔性材料制备形成柱状。
具体的,这里所述的“弹性支撑结构30在未压缩状态下”指的是弹性支撑结构30处于自然状态时,即其既不在压力作用下收缩,也不在拉力作用下伸长。如图2所示,弹性支撑结构30在未压缩状态下时,弹性支撑结构30背离基体10一侧表面所在平面比刚性支撑结构20远离基体10的一侧表面所在平面更远离基体10。
示例性的,通过支撑装置为待支撑板(例如拼板)提供支撑的过程如下:将待支撑板放置在弹性支撑结构30上,此时,弹性支撑结构30虽然在待支撑板的重力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压缩量,但是其远离基体10一侧表面所在平面仍旧比刚性支撑结构20远离基体10的一侧表面所在平面更远离基体10,即弹性支撑结构30将待支撑板顶起来使得待支撑板与刚性支撑结构20不接触。然后,通过夹持机构将刚性支撑结构20和待支撑板贴合固定,此时,在夹持机构施加的指向基体10的力的作用下,待支撑板被向下压,同时,弹性支撑结构30收缩形变,为待支撑板提供支撑力,以防止支撑板发生形变。
当待支撑板为拼板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刚性支撑结构20与具有弹性的弹性支撑结构30相配合,为拼板提供支撑力,如此,可以有效减少拼板经过回流焊后的形变量,提高印刷电路板加工良率。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支撑结构30的数量以及分布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包括刚性支撑结构20和弹性支撑结构30,通过设置弹性支撑结构30背离基体10一侧的表面高于刚性支撑结构20背离基体10一侧的表面,使得待支撑板(例如拼板)在夹持机构的作用下与刚性支撑结构20贴合后,弹性支撑结构30受到压力压缩与待支撑板完全贴合,避免待支撑板与弹性支撑结构30之间产生缝隙,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拼板与托盘之间存在缝隙导致的支撑失效的问题,实现弹性支撑结构30与拼板无间隙贴合、保证高精度支撑作用的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沿垂直方向Z,弹性支撑结构30在未压缩状态下的高度可调。
可以理解的是,沿垂直方向Z,通过调整弹性支撑结构30的高度,可调整弹性支撑结构30远离基体10一侧表面与刚性支撑结构20(在未压缩状态下)远离基体10一侧表面之间的距离d,如此,可调整待支撑板与刚性支撑结构20贴合固定时弹性支撑结构30的形变量,进而调整弹性支撑结构30向待支撑板提供的支撑力的大小,以为待支撑板提供大小合适的支撑力。如此,可为不同重量的拼板实现适宜且精确的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沿垂直方向Z,弹性支撑结构30的高度的调节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下面将就典型实例进行说明。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性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可选地,弹性支撑结构30包括支撑柱31和弹性结构32,支撑柱31与弹性结构32通过螺纹配合。
具体的,弹性结构32上设置有外螺纹,支撑柱31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内螺纹,弹性结构32和支撑柱31通过螺纹结构连接为一体。通过调节弹性结构32旋入螺纹孔的深度即可调节弹性支撑结构30的高度,进而实现弹性支撑结构30压缩量的调节,最终达到调整预紧力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弹性支撑结构30包括支撑柱31和弹性结构32,可使弹性支撑结构30的装配方式简单,且便于调节弹性支撑结构30沿垂直方向Z的高度。
继续参见图3,可选地,弹性结构32包括包层321和弹簧322,弹簧322内置于包层321内。
具体的,外螺纹设置在包层321上,包层321可采用橡胶、聚酰亚胺等柔性材料,包层321中与待支撑板接触的面为平面,其面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如此,可使弹性支撑结构30与待支撑板的接触面积比较大,避免由于接触面积过小引发的待支撑板形变的问题。
可选地,沿垂直方向Z,各弹性支撑结构30的高度相同。
具体的,这里所述的高度相同指的是工艺条件所能达到的高度相同,允许弹性支撑结构30之间存在高度差,该高度差在误差范围内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弹性支撑结构30的高度相同,可使待支撑板与刚性支撑结构20贴合固定时,各弹性支撑结构30的压缩量相近,即待支撑板各处受到的支撑力的大小相近,避免待支撑板由于受力不均发生形变。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沿AA’方向的剖面图。参见图4和图5,可选地,基体10包括沿水平方向X延伸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图4中未示出),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沿竖直方向Y排列;支撑装置还包括沿竖直方向Y延伸的多条滑动杆40,弹性支撑结构30设置在滑动杆40上,滑动杆40一端位于第一滑轨内,滑动杆40的另一端位于第二滑轨内。
具体的,该支撑装置还包括滑动杆40限位结构,用于固定滑动杆40。当滑动杆40滑动至需求位置后,可通过滑动杆40限位结构对其进行限位,避免其滑动。滑动杆40限位结构的具体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多条滑动杆40沿水平方向X排列,并且,滑动杆40可沿水平方向X滑动,调整弹性支撑结构30在水平方向X上的位置,如此,可调整弹性支撑结构30为待支撑板提供支撑力的作用点。例如在待支撑板重量较重的区域可设置较多数量的弹性支撑结构30来支撑,在支撑板重量较少的区域可设置较少数量的弹性支撑结构30来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滑动杆40的数量、每条滑动杆40上设置的弹性支持结构的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可选地,每个滑动杆40上设置的弹性支撑结构30的数量相同。
可选地,弹性支撑结构30包括滑块,滑块套设在滑动杆40上。
具体的,该支撑装置还包括滑块限位结构,用于固定滑块。当滑块滑动至需求位置后,可通过滑块限位结构对其进行限位,避免其滑动,从而为待支撑板提供稳定的支撑。滑块限位结构的具体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滑块可沿竖直方向Y滑动滑块,通过滑动滑块可调整弹性支撑结构30在竖直方向Y的位置,如此,滑动杆40和滑块的配合可实现弹性支撑结构30的二维运动,进一步灵活控制弹性支撑结构30为待支撑板提供支撑力的作用点的位置。
还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滑动滑块还可以灵活调整每条滑动杆40上为待支撑板提供支撑的弹性支撑结构30的数量。
还可以理解的是,通用回流焊托盘使用螺钉作为支撑结构,螺钉的位置通过螺钉支架确定,螺钉支架通过螺丝锁覆在托盘上,不同拼板螺钉的支撑位置不同,所以需要不断地拆卸、锁覆螺丝,调整螺钉支架位置时需要手动移动支架,对位精度差。然而,本申请中通过滑动滑块以及滑动杆40即可调整弹性支撑结构30的位置,操作方便高效。
继续参见图4和图5,可选地,刚性支撑结构20的一端位于第一滑轨内,刚性支撑结构20的另一端位于第二滑轨内。
具体的,刚性支撑结构20可沿水平方向X滑动。该支撑装置还包括刚性支撑结构20的限位结构,用于固定刚性支撑结构20。当刚性支撑结构20滑动至需求位置后,可通过该限位结构对其进行限位,避免其滑动。该限位结构的具体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此处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沿水平方向X排列的刚性支撑结构20,弹性支撑结构30设置在两刚性支撑结构20之间。支撑装置为待支撑板提供支撑时,刚性支撑结构20与待支撑板的边缘贴合。
可以理解的是,专用回流焊托盘需要根据不同拼板的外形、尺寸、器件布局情况做专门设计,每个拼板都需要设计、加工相应托盘,托盘成本上升明显,托盘回样时间增加,会延长制成板交期。然而,本申请中,沿水平方向X滑动刚性支撑结构20,即可使刚性支撑结构20满足不同尺寸拼板的生产需要。
继续参见图2和图5,可选地,沿垂直方向Z,弹性支撑结构30在未压缩状态下时,其背离基体10一侧表面所在平面与刚性支撑结构20背离基体10一侧表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为d,0.5mm≤d≤1mm。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0.5mm≤d≤1mm可使弹性支撑结构30为待支撑板提供大小适宜的支撑力。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
刚性支撑结构,位于所述基体上;
多个弹性支撑结构,位于所述基体上,且与所述刚性支撑结构位于所述基体的同一侧;沿垂直方向,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可压缩,且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在未压缩状态下时,所述刚性支撑结构背离所述基体一侧表面所在平面位于所述弹性支撑结构背离所述基体一侧表面所在平面和所述基体所在平面之间;
夹持机构,用于与所述刚性支撑结构配合以固定待支撑板;
其中,所述垂直方向垂直于所述基体所在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垂直方向,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在未压缩状态下的高度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柱和弹性结构,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弹性结构通过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包层和弹簧,所述弹簧内置于所述包层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垂直方向,各所述弹性支撑结构的高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沿竖直方向排列;
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沿所述竖直方向延伸的多条滑动杆,所述弹性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滑动杆上,所述滑动杆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滑轨内,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滑轨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套设在所述滑动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动杆上设置的所述弹性支撑结构的数量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支撑结构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滑轨内,所述刚性支撑结构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滑轨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垂直方向,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在未压缩状态下时,其背离所述基体一侧表面所在平面与所述刚性支撑结构背离所述基体一侧表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为d,0.5mm≤d≤1mm。
CN202121079326.XU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支撑装置 Active CN215316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9326.XU CN215316200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9326.XU CN215316200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16200U true CN215316200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47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79326.XU Active CN215316200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162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4531060A5 (zh)
US20180233072A1 (en) Adjustable display tile for tiled display
US7583516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with shock absorbing structure
US20090159640A1 (en) Wave soldering apparatus
WO2002087301B1 (en) Support rack for vibratory tes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KR100454977B1 (ko) 자동 장착기내에서 기판을 지지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베이스 플레이트 및 지지 로드
US9919394B2 (en) WYθ table apparatus
CN215316200U (zh) 一种支撑装置
CN109352383B (zh) 对中定位装置
CN103313922B (zh) 间距调整装置和使用该间距调整装置的输送设备
CN103997857A (zh) 一种pcb板固定装置
US20150117966A1 (en) Interval adjustment device and transport device using same
CN212445181U (zh) 一种印制电路板固定架
CN211606940U (zh) Fpc平面边角定位机构
CN202290483U (zh) 一种涂胶工作台
CN108510899B (zh) 贴合装置
CN216132260U (zh) 一种置物架及烘干设备
CN219924823U (zh) 一种兼容型主板支撑装置及其形成的主板焊接装置
CN209831395U (zh) 一种pcb板固定支架
CN216153421U (zh) 定位装置及打标设备
KR100585026B1 (ko) 수평 조정이 가능한 기판로딩 베이스
JP5194610B2 (ja) 部品供給装置
CN219740749U (zh) 一种软板平整定位治具
CN115479466A (zh) 一种置物架及烘干设备
CN213319700U (zh) 一种定位载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