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06539U - 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06539U
CN215306539U CN202121842689.4U CN202121842689U CN215306539U CN 215306539 U CN215306539 U CN 215306539U CN 202121842689 U CN202121842689 U CN 202121842689U CN 215306539 U CN215306539 U CN 215306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ncture needle
limiting
tube body
needle tube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426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8426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06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06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06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包括穿刺针针管本体、限位槽和安装套,所述穿刺针针管本体外壁表面等距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深度为穿刺针针管本体壁厚的三分之一,所述穿刺针针管本体一端与安装套一侧连通安装,所述穿刺针针管本体另一端采用锥形结构设计,所述穿刺针针管本体上套装有限位套管,所述限位套管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内分别活动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拉环,所述限位杆另一端尺寸与限位槽宽度相匹配,两个所述限位杆上均套装有弹簧本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穿刺针刺入深度不好控制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
背景技术
穿刺针是在微创手术中对肾脏、肝脏、肺、乳腺、甲状腺、前列腺、胰腺、睾丸、子宫、卵巢、体表等多种器官的组织取样和注射治疗的医疗器械,穿刺针按使用次数分:一次性穿刺针、复用式穿刺针;按应用功能分:活检穿刺针、注射穿刺针(介入穿刺针)、引流穿刺针;按针管结构分:套管穿刺针、单体穿刺针、实心穿刺针;按针尖结构分:穿刺吸针、穿刺钩针、叉式穿刺针、旋切穿刺针;按辅助设备分:引导(定位)式穿刺针、非引导式穿刺针(盲穿)、可视式穿刺针。
经大量检索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320024303.8】,公开号【CN203001081U】,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小儿内科用穿刺针头,本实用新型包括针体,所述针体内设有针芯,后端连接封头,所述封头上设有滑位器,所述滑位器穿过封头外壁与针芯末端固定连接,所述针芯末端侧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针体的长度和截面直径等同于七号注射针头,所述针芯与针体的顶端斜率相同。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采用与七号注射针头型号一致的穿刺针体,通过滑位器微调针芯达到穿刺操作安全、稳定、快捷的目的,操作使用方便,可靠性高,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经大量检索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2020920695.6】,公开号【CN212788646U】,本实用新型公开儿科穿刺针,包括儿科穿刺针,所述儿科穿刺针上套设有阻挡组件,本实用新型阻挡组件套设在儿科穿刺针的针体上,且阻挡组件通过多个第一弧型抱合板形成的倒锥型抱合结构和多个第二弧型抱合板形成的倒锥型抱合结构抱合固定在儿科穿刺针的外部针体上,通过此种方式,方便阻挡组件使用时的拆装,四个弧型接触阻挡盘之间形成一个环型的接触阻挡结构,儿科穿刺针使用时,通过阻挡组件增强在穿刺时的阻挡感,避免因医务人员手抖或力度不均造成的骨髓损伤或更严重的事故,通过第一弧型抱合板和第二弧型抱合板的双层倒锥型抱合结构增加阻挡组件在使用时的阻挡力度,进一步保证儿科穿刺针在穿刺使用时的安全性。
但是,由于儿科穿刺对针管的穿刺深度的要求很高,医护人员也仅能凭借经验来控制针管刺入深度,而现有技术中,虽在针管上做出标志,医护人员可根据标志掌握刺入深度,但是,对穿刺深度控制的方式,仍然不够方便,而仅仅凭借经验及肉眼观察从而控制针管刺入深度存在一定的风险,也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增加,不利于患者及时的接收治疗,因此,需要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具备方便控制穿刺针刺入深度的优点,解决了穿刺针刺入深度不好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包括穿刺针针管本体、限位槽和安装套,所述穿刺针针管本体上套装有限位套管,所述限位套管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内分别活动安装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上均套装有弹簧本体。
优选的,所述穿刺针针管本体外壁表面等距开设有限位槽,穿刺针针管本体一端与安装套一侧连通安装,穿刺针针管本体另一端采用锥形结构设计。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深度为穿刺针针管本体壁厚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管内壁与穿刺针针管本体外壁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拉环,限位杆另一端尺寸与限位槽宽度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弹簧本体与限位杆接触但不固定连接,弹簧本体与安装孔内壁不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套管,并在限位套管上开设安装孔,通过在安装孔内安装限位杆,并通过弹簧本体将限位杆安装在安装孔内,通过使限位杆底端与限位槽接触,从而对限位套管在穿刺针针管本体上的位置进行了固定,达到了方便控制穿刺针针管刺入深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穿刺针针管本体;2、限位槽;3、限位套管;4、限位杆;5、安装套;6、安装孔;7、弹簧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种实施例:
实施例一: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包括穿刺针针管本体1,穿刺针针管本体1上套装有限位套管3,限位套管3内壁与穿刺针针管本体1外壁不接触。限位套管3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孔6。
实施例二: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包括穿刺针针管本体1、限位槽2和安装套5,穿刺针针管本体1外壁表面等距开设有限位槽2,穿刺针针管本体1一端与安装套5一侧连通安装,穿刺针针管本体1另一端采用锥形结构设计。限位槽2深度为穿刺针针管本体1壁厚的三分之一。
实施例三: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包括限位槽2和安装孔6,两个安装孔6内分别活动安装有限位杆4,限位杆4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拉环,限位杆4另一端尺寸与限位槽2宽度相匹配。两个限位杆4上均套装有弹簧本体7。弹簧本体7与限位杆4接触但不固定连接,弹簧本体7与安装孔6内壁不接触。通过设置限位套管3,并在限位套管3上开设安装孔6,通过在安装孔6内安装限位杆4,并通过弹簧本体7将限位杆4安装在安装孔6内,通过使限位杆4底端与限位槽2接触,从而对限位套管3在穿刺针针管本体1 上的位置进行了固定,达到了方便控制穿刺针针管刺入深度的效果。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根据患者穿刺位置和当前位置的皮肤厚度,将限位套管3套装在穿刺针针管本体1上,并通过两个拉环将两个限位杆4分别从安装孔6内拉起一段距离,从而使两个限位杆4底端与限位套管3 内壁处于同一平面内,进而使限位套管3可沿穿刺针针管本体1进行滑动,并在到达合适位置后,松开两个拉环,从而使限位杆4在弹簧本体7作用下下移,并使限位杆4底端插入限位槽2内,从而对限位套管3的位置进行固定,将穿刺针针管本体1通过安装套5固定在针筒上,并由医护人员手持针筒,将穿刺针针管本体1远离针筒的一端插入患者体内,从而完成穿刺操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包括穿刺针针管本体(1)、限位槽(2)和安装套(5),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针管本体(1)上套装有限位套管(3),所述限位套管(3)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孔(6),两个所述安装孔(6)内分别活动安装有限位杆(4),两个所述限位杆(4)上均套装有弹簧本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针管本体(1)外壁表面等距开设有限位槽(2),穿刺针针管本体(1)一端与安装套(5)一侧连通安装,穿刺针针管本体(1)另一端采用锥形结构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深度为穿刺针针管本体(1)壁厚的三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管(3)内壁与穿刺针针管本体(1)外壁不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4)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拉环,限位杆(4)另一端尺寸与限位槽(2)宽度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本体(7)与限位杆(4)接触但不固定连接,弹簧本体(7)与安装孔(6)内壁不接触。
CN202121842689.4U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 Active CN215306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42689.4U CN215306539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42689.4U CN215306539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06539U true CN215306539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76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42689.4U Active CN215306539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065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06539U (zh) 一种新生儿科临床的新型穿刺针
CN210749302U (zh) 肿瘤取样装置
CN218684404U (zh) 一种防刺伤的一次性静脉采血针
CN211023000U (zh) 一种麻醉用穿刺装置
CN211068437U (zh) 一种防针刺保护装置及使用该防针刺保护装置的留置针
CN209032563U (zh) 一种神经阻滞针
CN216148160U (zh) 一种肿瘤穿刺活检用辅助定位装置
CN203153833U (zh) 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
CN215194513U (zh) 一种留置针组件
CN211068436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留置针
CN220237012U (zh) 一种用于防止无损伤针拔出时刺伤手指的保护套
CN219375701U (zh) 一种留置采血针
CN217091739U (zh) 一种可调节插入深度的神经阻滞针
CN212466744U (zh) 一种多功能带延长管留置针
CN217447866U (zh) 进针器
CN210963364U (zh) 一种防刺伤的医用留置套管针
CN210844670U (zh) 一种可观察退针距离的防针刺留置针
CN219895752U (zh) 一种双头采血针
CN220967301U (zh) 一种防针刺伤抽血针
CN215349342U (zh) 一种b超引导用刺针固定装置
CN114041858B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穿刺针
CN218075007U (zh) 一种一次性螺旋接头式采血针
CN219963636U (zh) 一种麻醉科的新型一次性麻醉针
CN214805976U (zh) 一种可视化鼓膜穿刺装置
CN211300230U (zh) 一种一次性硬膜外双腔穿刺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