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05288U - 锅具手柄结构及锅具 - Google Patents

锅具手柄结构及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05288U
CN215305288U CN202022591204.0U CN202022591204U CN215305288U CN 215305288 U CN215305288 U CN 215305288U CN 202022591204 U CN202022591204 U CN 202022591204U CN 215305288 U CN215305288 U CN 215305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ody
handle
generation component
thermoelectric generation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912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兴发
李东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Unic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912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05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05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05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具手柄结构及锅具,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避免锅具在使用过程中需频繁进行充电或更换电池,以提高锅具的使用方便性。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锅具手柄结构包括: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包括用于和锅具连接的首端和远离所述首端的尾端;所述手柄本体内设置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输出单元;温差发电部件,所述温差发电部件设置于所述手柄本体内的容置部,且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以对所述控制机构提供能源。

Description

锅具手柄结构及锅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具手柄结构及锅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厨电产品正逐步推广和普及,例如智能锅具,智能锅具通常具有测温、显示等电控功能,使用较为方便。
目前,智能锅具通常采用电池为其电控系统供电,在锅具使用较频繁时,需要经常为电池进行充电或更换电池,以保证锅具的正常工作,若出现充电或更换电池不及时的情况,锅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断电而无法继续工作,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锅具手柄结构及锅具,主要目的是避免锅具在使用过程中需频繁进行充电或更换电池,以提高锅具的使用方便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具手柄结构,包括:
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包括用于和锅具连接的首端和远离所述首端的尾端;
所述手柄本体内设置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输出单元;
温差发电部件,所述温差发电部件设置于所述手柄本体内的容置部,且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以对所述控制机构提供能源。
进一步地,所述锅具手柄结构还包括:
导热部;
所述温差发电部件设置于所述手柄本体的首端,所述导热部的一端与所述温差发电部件的冷端连接,所述导热部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手柄本体的尾端延伸;或者,
所述温差发电部件设置于所述手柄本体的尾端,所述导热部的一端与所述温差发电部件的热端连接,所述导热部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手柄本体的首端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部包括热管和/或均温板。
进一步地,所述热管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热管的一端与所述温差发电部件的冷端连接,多根所述热管的另一端以不同路径和/或相同路径朝向所述手柄本体的尾端延伸;和/或,
所述均温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均温板的一端与所述温差发电部件的冷端连接,多个所述均温板的另一端以不同路径和/或相同路径朝向所述手柄本体的尾端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本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柄体和第二柄体,所述第一柄体用于与锅体连接;
所述温差发电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柄体和所述第二柄体之间,所述温差发电部件的热端与所述第一柄体连接,所述温差发电部件的冷端与所述第二柄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温差发电部件的热端通过第一导热层与所述第一柄体连接;
所述温差发电部件的冷端通过第二导热层与所述第一柄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温差发电部件的外周套设有第一隔热部;
所述第一柄体和所述第二柄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热部,所述第二隔热部上设置有容纳通孔;
所述温差发电部件设置于所述容纳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柄体上设置有第一对接面,所述第一对接面包括第一平面;
所述第二柄体上设置有第二对接面,所述第一对接面与所述第二对接面连接,所述第二对接面包括第二平面;
所述温差发电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柄体的表面设置有散热翅片。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具,包括前述的锅具手柄结构。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手柄本体的容置部设置温差发电部件,该温差发电部件与同样设置于容置部的控制机构连接,且因锅具在受热过程中可以为温差发电部件的热端提供热量,从而使得温差发电部件的冷端和热端能够形成温差而产生电动势,实现为控制机构供电,进而使得锅具无需再频繁进行充电或更换电池,也能保证其正常工作,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具手柄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具手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或图2中一种第二柄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或图2中另一种第二柄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或图2中又一种第二柄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具手柄结构,包括手柄本体1,该手柄本体1包括用于和锅具连接的首端和远离首端的尾端;手柄本体1内设置有容置部,容置部设置有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包括输出单元;温差发电部件2,该温差发电部件2设置于手柄本体1内的容置部,且与控制机构连接以对控制机构提供能源。其中,容置部可以为设置在手柄本体1内的容置腔,温差发电部件2和控制机构均可以设置在该容置腔内,而控制机构可以为锅具的电控系统,温差发电部件2可以为能够利用温度差而产生电动势的任意器件,如温差发电芯片。
需要说明的是,若锅具仅具有测温功能,或仅具有显示功能,或具有测温功能和显示功能等,其中,显示功能可以包括菜谱步骤的显示和时间的显示等,则控制机构可以包括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输入单元可以包括按键等用于供用户输入相应指令、参数等的模块,输出单元可以包括显示模块或报警模块等。若锅具仅具有显示功能,且该显示功能仅为时间显示,则控制机构不包括输入单元,仅包括输出单元,输出单元可包括显示模块或与外部设备进行通讯连接的相应模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具手柄结构,通过在手柄本体1的容置部设置温差发电部件,该温差发电部件2与同样设置于容置部的控制机构连接,且因锅具在受热过程中可以为温差发电部件2的热端提供热量,从而使得温差发电部件2的冷端和热端能够形成温差而产生电动势,实现为控制机构供电,进而使得锅具无需再频繁进行充电或更换电池,也能保证其正常工作,使用更方便,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还有助于手柄结构防护性能的提升。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温差发电部件2所产生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其冷端和热端之间形成温差的大小,即其冷端和热端之间形成的温差越大,温差发电部件所产生的电动势越大。在锅具实际使用过程中,温差发电部件2的热量通常集中在小部分区域中,且手柄的散热速度通常有限,易导致温差发电部件2的冷端出现散热不及时的情况,从而导致温差发电部件2的冷端和热端之间所形成的温差较小或为零,进而导致温差发电部件2产生的电动势较小或无法产生可用电动势。
为了使得温差发电部件2能够产生足够的电动势,以实现锅具可长期使用无需充电的目的,参见图1和图2,该锅具手柄结构还可以包括导热部3,温差发电部件2可以设置于手柄本体1的首端,而导热部3的一端可以与温差发电部件2的冷端连接,导热部3的另一端可朝向手柄本体1的尾端延伸,具体地,导热部3可以预埋在手柄本体1的内部,且其另一端可以直接延伸至手柄本体1的尾端。
从散热角度来看,手柄的尾端远离锅体且与环境接触,因此手柄的尾端是整个手柄温度最低的部位,较适宜散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热部3,且该导热部3的一端与温差发电部件2的冷端连接,另一端向手柄本体1的尾端延伸,使得导热部3将温差发电部件2冷端的热量迅速且有效地传递至手柄本体1的尾端甚至整个手柄本体1的外表面,确保温差发电部件2的冷端温度接近环境温度,实现了温差发电部件2冷端和热端之间温差的最大化利用,使得温差发电部件2能够产生足够的电动势为控制机构提供能源,从而实现了锅具可长期使用无需充电的目的。
当然,为了使得温差发电部件2能够产生足够的电动势,导热部3与温差发电部件2不限于上述的设置方式,具体地,温差发电部件2可以设置于手柄本体1的尾端,导热部3的一端可以与温差发电部件2的热端连接,导热部3 的另一端朝向手柄本体1的首端延伸。具体地,导热部3可以预埋在手柄本体 1的内部,且其另一端可以直接延伸至手柄本体1的首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温差发电部件2设置在手柄本体1的尾端,使得温差发电部件2的冷端置于整个手柄温度最低的部位,适宜其散热,从而保证温差发电部件2冷端的低温,而导热部3的一端与温差发电部件2的热端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手柄本体1的首端,以将锅体加热过程中的热量迅速有效地传递至温差发电部件2的热端,从而保证其热端的高温,进而实现了温差发电部件2冷端和热端之间温差的最大化利用,使得温差发电部件2能够产生足够的电动势为控制机构提供能源,从而实现了锅具可长期使用无需充电的目的。
其中,参见图1、图2和图3,导热部3可以包括热管31和/或均温板32。其中,热管31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具体地,热管31可以为吸附式热管,热管 31内壁上具有吸附结构,中间一般是在真空环境下注入水、甲醇、酒精等作为热传递的液态介质;均温板32的内部结构与热31管结构类似,只是均温板32 为板状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热部3可以采用热管31、或均温板32 或热管31和均温板32共同的形式,具体可以根据锅具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锅具在使用过程中,温差发电部件2的冷端吸收热量后,液态介质由液体变成气体,并在热动力作用下向热管31内的其它空间扩散,当气体到达手柄本体1的尾端区域的热管31和/或均温板32时,由于温度变低而冷凝成液态,在重力和管壁上的吸附物质的吸附力共同作用下,回到温差发电部件2冷端区域的热管31和/或均温板32,如此往复循环,将热量从温差发电部件2的冷端传走。
具体地,参见图1,热管31的数量可以为多根,且该多根热管31的一端与温差发电部件2的冷端连接,另一端可以以不同路径和/或相同路径朝向手柄本体1的尾端延伸;和/或,均温板3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该多个均温板32 的一端与温差发电部件2的冷端连接,另一端可以以不同路径和/或相同路径朝向手柄本体1的尾端延伸。通过将热管31和/或均温板32设置为多个,使得多根热管31和多个均温板32可共同传递温差发电部件2冷端的热量,加快了冷端热量的传递速度,从而使得导热部3可以更加迅速有效地将温差发电部件2冷端的热量传递至手柄本体1的尾端甚至整个手柄本体1的外表面,进一步确保温差发电部件2的冷端温度接近环境温度,进一步实现了温差发电部件2冷端和热端之间温差的最大化利用。
需要说明的是,多根热管31和/或多个均温板32的另一端可以以不同路径朝向手柄本体1的尾端延伸,或以相同路径朝向手柄本体1的尾端延伸,或以部分相同路径和部分不同路径朝向手柄本体1的尾端延伸,具体在实施时可以根据手柄的使用情况进行选择。其中,所述的延伸路径可以为直线路径或曲线路径等。
具体地,参见图1、图2、图4和图5,手柄本体1可以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12,第一柄体11用于与锅体连接;温差发电部件2设置于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12之间,温差发电部件2的热端与第一柄体11连接,温差发电部件2的冷端与所述第二柄体12连接,从而实现了通过对手柄本体1 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将温差发电部件2冷端的热量迅速散开,并将其冷端和热端形成隔热,更好地确保了温差发电部件2冷端和热端的温度差。
其中,由于手柄本体1为分体式结构,且其第一柄体11用于与锅体连接,可以直接传导锅体的热量,第二柄体12不与锅体连接且处于环境温度中,通过将温差发电部件2设置在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12之间,且其热端与第一柄体11连接,使得其热端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一手柄11得到保证,冷端与第二柄体12连接,使得冷端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二手柄12快速散开,从而在温差发电部件2的冷端和热端形成隔热,更进一步地确保了温差发电部件2冷端和热端的温差,使得温差发电部件2能够产生足够的电动势为控制机构提供能源,从而实现了锅具可长期使用无需充电的目的。
为了提高温差发电部件2与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12的传热效率,温差发电部件2的热端可以通过第一导热层与第一柄体11连接;温差发电部件2 的冷端可以通过第二导热层与第一柄体11连接,以便第一柄体11可以通过第一导热层将热量传递至温差发电部件2的热端,以及温差发电部件2的冷端可以通过第二导热层将热量传递至第二柄体12,确保了温差发电部件2与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12可以完全贴合传热。具体地,第一导热层和第二导热层可以为导热胶层。
进一步地,参见图1和图2,温差发电部件2的外周可以套设有第一隔热部4;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12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二隔热部5,第二隔热部5 上设置有容纳通孔51;温差发电部件2设置于所述容纳通孔51内。
具体地,第一隔热部4可以为呈环形的隔热棉;第二隔热部5可以为呈Z 形的隔热垫片,连接在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12的结合处。其中,隔热棉的设置,可以隔断温差发电部件2冷端和热端的传热,从而保证冷端和热端的温度差;隔热垫片的设置,可以隔断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12之间的温度传导,从而保证二者之间的温度差,进而保证温差发电部件2冷端和热端的温度差,同时,该隔热垫片还可以对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12之间产生的作用力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避免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12损坏,进而延长该手柄本体1 的使用寿命。其中,容纳通孔51可以设置在隔热垫片的中部,以便温差发电部件2的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当材料同时满足弹性和隔热要求时,隔热棉和隔热垫片可以做成一个零件。
为了保证温差发电部件2的使用需求,参见图1、图2、图4和图5,第一柄体11上设置有第一对接面,该第一对接面可以包括第一平面111;第二柄体 12上设置有第二对接面,该第一对接面与第二对接面连接,且该第二对接面可以包括第二平面121;温差发电部件2可以设置于第一平面111和第二平面121 之间。其中,第一柄体11上的第一对接面与第二柄体12第二对接面连接,使得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12相互连接构成手柄本体1,而温差发电部件2可以设置于第一平面111和第二平面121之间,很好地满足了温差发电部件2对于平面度的要求,从而保证了温差发电部件2的使用效果,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第一隔热部4的安装,以及保证其对温差发电部件2冷热端的隔热效果,可以在第一平面111和第二平面121上对称设置与第一隔热部4轮廓形状相适配的容置槽,且该容置槽可以围绕温差发电部件2设置,以便第一隔热部4可以容纳在该容置槽内并稳定可靠地套接在温差发电部件2的外部。
为了为确保第二柄体12的散热效果,参见图5,第二柄体12的表面可以设置有散热翅片122,从而进一步减少温差发电部件与第二柄体12的接触面 (冷端)与环境接近,进而增加温差发电部件2冷端和热端的温差。具体地,散热翅片122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于第二柄体12的底面或顶面和底面。当然,在足够满足温差发电部件2的温差发电效果的情况下,可以不设置散热翅122 片,或将散热翅片122的槽深减少,以便于手柄本体1的清洁和维护。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导热部3的情况下,散热翅片122的设置需要避开温差发电部件2的冷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锅具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本体(1),所述手柄本体(1)包括用于和锅具连接的首端和远离所述首端的尾端;
所述手柄本体(1)内设置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输出单元;
温差发电部件(2),所述温差发电部件(2)设置于所述手柄本体(1)内的容置部,且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以对所述控制机构提供能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热部(3);
所述温差发电部件(2)设置于所述手柄本体(1)的首端,所述导热部(3)的一端与所述温差发电部件(2)的冷端连接,所述导热部(3)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手柄本体(1)的尾端延伸;或者,
所述温差发电部件(2)设置于所述手柄本体(1)的尾端,所述导热部(3)的一端与所述温差发电部件(2)的热端连接,所述导热部(3)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手柄本体(1)的首端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部(3)包括热管(31)和/或均温板(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具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管(31)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热管(31)的一端与所述温差发电部件(2)的冷端连接,多根所述热管(31)的另一端以不同路径和/或相同路径朝向所述手柄本体(1)的尾端延伸;和/或,
所述均温板(3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均温板(32)的一端与所述温差发电部件(2)的冷端连接,多个所述均温板(32)的另一端以不同路径和/或相同路径朝向所述手柄本体(1)的尾端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具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本体(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柄体(11)和第二柄体(12),所述第一柄体(11)用于与锅体连接;
所述温差发电部件(2)设置于所述第一柄体(11)和所述第二柄体(12)之间,所述温差发电部件(2)的热端与所述第一柄体(11)连接,所述温差发电部件(2)的冷端与所述第二柄体(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具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差发电部件(2)的热端通过第一导热层与所述第一柄体(11)连接;
所述温差发电部件(2)的冷端通过第二导热层与所述第一柄体(1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具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差发电部件(2)的外周套设有第一隔热部(4);
所述第一柄体(11)和所述第二柄体(12)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热部(5),所述第二隔热部(5)上设置有容纳通孔(51);
所述温差发电部件(2)设置于所述容纳通孔(51)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具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柄体(11)上设置有第一对接面,所述第一对接面包括第一平面(111);
所述第二柄体(12)上设置有第二对接面,所述第一对接面与所述第二对接面连接,所述第二对接面包括第二平面(121);
所述温差发电部件(2)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111)和所述第二平面(12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锅具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柄体(12)的表面设置有散热翅片(122)。
10.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手柄结构。
CN202022591204.0U 2020-11-10 2020-11-10 锅具手柄结构及锅具 Active CN215305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91204.0U CN215305288U (zh) 2020-11-10 2020-11-10 锅具手柄结构及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91204.0U CN215305288U (zh) 2020-11-10 2020-11-10 锅具手柄结构及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05288U true CN215305288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44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91204.0U Active CN215305288U (zh) 2020-11-10 2020-11-10 锅具手柄结构及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052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9316B (zh) 电池组及其散热结构
US6612115B2 (en) Method of conducting thermal energy, thermal conductor, and electrical appliance using the thermal conductor
CN110718726A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及电池模组
CN210430029U (zh) 板式加热冷却导热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可控温锂电池组
CN215305288U (zh) 锅具手柄结构及锅具
CN206451797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组的硅胶加热片及锂电池组
CN215773989U (zh) 充电插头
CN212382516U (zh) 一种奶瓶恒温装置
CN211606913U (zh) 一种易散热的电路板
CN211153815U (zh) 一种加热器隔离套及具有该加热器隔离套的电吸烟系统
CN210576332U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及电池模组
CN207885048U (zh) 保护盖板
CN210576056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池外壳
CN209926440U (zh) 一种储热采暖装置
CN207818381U (zh) 中心传热的高效散热和加热的能量型超级电容
CN207303284U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组的温度控制装置
CN219454067U (zh) 一种热泵型便携式电子取暖装置
CN210405125U (zh) 一种温差发电装置
CN110085941A (zh) 一种用于圆柱型锂电池组的散热结构
CN104242814A (zh) 一种光伏太阳能接线盒
CN216928715U (zh) 用于电池模组的加热装置和电池包
CN217361731U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
CN203893484U (zh) 一种usb制冷组件
CN202938545U (zh) 一种制冷系统及包含该制冷系统的椅子和床
CN212234018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控温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