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02485U - 一种铅皮座及铅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铅皮座及铅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02485U
CN215302485U CN202022913055.5U CN202022913055U CN215302485U CN 215302485 U CN215302485 U CN 215302485U CN 202022913055 U CN202022913055 U CN 202022913055U CN 215302485 U CN215302485 U CN 215302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sheath
roll
lead sheath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1305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兴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91305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024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02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024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shing R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渔具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铅皮卷绕后,容易在水流冲击下敞开脱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至少提供了一种铅皮座及铅坠,所述铅皮座包括供铅皮缠绕形成铅皮卷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包括绕连接轴轴心线转动的转动段,所述转动段设有供铅皮缠绕的缠绕面,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铅皮座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铅皮座及铅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渔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铅皮座及铅坠。
背景技术
铅块供垂钓使用,为了携带和安装方便,现在很多人使用卷绕在鱼线上的铅皮,具体是提供一种设置在鱼线上的铅皮座,然后把铅皮卷在铅皮座上。
具体垂钓时,铅皮座随鱼线置于水中,当发现鱼上钩时,在快速拉鱼线的过程中,绕在铅皮座上的铅皮容易遇到强大的水流,而发生铅皮敞开以致最终脱落的现象。
现有技术一般通过增加挡水结构或者改变铅皮卷绕的结构,降低水流对铅皮的冲击,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操作较为繁琐,使用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铅皮卷绕后,容易在水流冲击下敞开脱落的问题,并针对该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铅皮座。
实际上,影响铅皮敞开脱落的水流通常从两个方向对铅皮构成冲击,第一、铅皮纵向方向,也即铅皮卷绕的轴向方向;第二,铅皮卷绕方向,铅皮敞开脱落,通常是由于水流冲击力未得到有效释放,集中作用在铅皮上造成的不良后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释放铅皮卷绕方向水流冲击力的铅皮座,所述铅皮座,包括供铅皮缠绕形成铅皮卷的连接轴以及分别与连接轴两端连接的两个轴帽,所述两个轴帽之间的空间构成容纳铅皮卷的容纳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包括绕连接轴轴心线转动的转动段,所述转动段设有供铅皮缠绕的缠绕面。
所述连接轴与轴帽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分体结构,转动段可以沿着连接轴轴心线转动,所述转动段设有供铅皮缠绕的缠绕面,使用时,铅皮直接通过缠绕面缠绕在铅皮座上,当水流从铅皮卷绕方向冲击铅皮时,所述铅皮通过转动段相对连接轴轴心线转动,使得水流的冲击力转化为铅皮卷的旋转力,避免所述冲击力在铅皮卷上的瞬间积压,形成破坏力,确保铅皮卷绕完好如初。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连接轴还包括相对转动段固定的固定段,所述转动段套在部分固定段上。
所述转动段径向和/或轴向方向上设有套入固定段的开口。
所述连接轴还包括相对转动段固定的固定段,所述固定段端部与转动段端部在连接轴轴向方向上连接。
所述转动段的口径大于等于固定段的口径。
所述缠绕面与铅皮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固定段与铅皮之间的摩擦系数。
所述缠绕面设有与铅皮连接的连接位。
所述轴帽包括挡住铅皮卷端部的环状体,所述环状体的厚度由中部向边缘方向减少。
所述铅皮座至少设有容纳空间所容纳的铅皮卷的重量标记,所述轴帽包括挡住铅皮卷端部的环状体,所述重量的铅皮卷口径小于等于环状体口径。
所述重量标记设置在铅皮座的至少部分区域。
所述轴帽与连接轴为分体结构,所述重量标记至少设置在轴帽上。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铅坠,该铅坠包括铅皮座以及铅皮卷,所述铅皮座包括供铅皮缠绕形成铅皮卷的连接轴以及分别与连接轴两端连接的两个轴帽,所述两个轴帽之间的空间构成容纳铅皮卷的容纳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帽包括挡住铅皮卷端部的环状体,所述环状体的口径大于等于铅皮卷的口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述铅皮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所述连接轴的截面图;
图3是实施例3所述铅坠的轴截面图;
图4是实施例4所述铅坠中连接轴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是对实用新型内容部分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释放铅皮卷绕方向水流冲击力的铅皮座,所述铅皮座,包括供铅皮缠绕形成铅皮卷的连接轴以及分别与连接轴两端连接的两个轴帽,所述两个轴帽之间的空间构成容纳铅皮卷的容纳空间,所述连接轴包括绕连接轴轴心线转动的转动段,所述转动段设有供铅皮缠绕的缠绕面。
所述连接轴可以整个由转动段构成,例如使轴帽与连接轴可转动连接,但更为常见的情况是,所述连接轴包括相对转动段固定的固定段,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例中,所述转动段套接在固定段上,而在另一部分实例中,所述固定段端部与转动段端部在连接轴轴心线方向上连接。所述转动段通常是管体结构,所述管体结构的径向和/或轴向方向上设有开口,特别是对于转动段套接在固定段上的情况,通过所述开口,转动段可轻松套在固定段上。
对于套接在固定段上的转动段,具有比固定段更大的口径,从而使用者要把铅皮缠绕在连接轴上时,将直接缠绕在转动段的缠绕面上,使得形成的铅皮卷内表面与固定段之间至少部分被转动段隔开,这样的结构有利于铅皮卷在水流冲击下自由旋转,释放水流作用在铅皮卷上的冲击力,尽量避免与固定段接触摩擦而造成铅皮卷旋转不畅,形成铅皮卷外层铅皮条敞开的现象。
为了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些优选实例,其中第一种优选实例是设置连接轴不同部位与铅皮表面的摩擦系数,例如使转动段缠绕面与铅皮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固定段表面与铅皮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铅皮卷在受到水流冲击时,会带动转动段旋转,而不会因固定段与铅皮之间的摩擦阻力而受阻,迫使铅皮卷最外层铅皮条受水流冲击而敞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设置不同的摩擦系数是非常简单的,例如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使相互接触的表面变得粗糙,增大摩擦系数,而使相互接触的表面变得光滑,则可以相应的降低摩擦系数。第二种优选实例是在所述缠绕面上设置与铅皮连接的连接位,所述连接位可以是粘接位,将所述粘接位与铅皮表面粘接,就可以轻松的将铅皮与缠绕面连接,所述粘接位很容易制作,例如可以直接在所述粘接位上设置双面胶,当然,所述粘接位也可以不带粘性,此时,铅皮与粘接位连接一端具有粘性。所述连接位也可以是卡接位,将所述卡接位与铅皮卡接,就可以轻松的将铅皮与缠绕面连接,制作简单的卡接接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简单的,在此不再具体阐述。显然,使用所述优选实例的方案后,就能够顺利的达到这样的技术效果,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只需确保转动段相对固定段的转动是自由的(无阻力或阻力较小,用一个较小的外力就可以确保转动段相对固定段的转动),那么就可以确保铅皮卷在遇到水流冲击时自由旋转。当然,为了节省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转动段套接在部分固定段上,而不必将转动段套接在整根固定段上,只要转动段至少能够将缠绕而成的铅皮卷部分内表面与固定段隔开即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端部与固定段端部在连接轴轴心线方向上连接的转动段,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采取适当的连接方式,既可以实现转动段与固定段的连接,又可以使转动段相对固定段转动,例如在连接轴的轴心线方向上,使所述转动段与固定段卡环卡接,这种结构并不妨碍转动段相对固定段转动。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例中,所述转动段的口径大于固定段的口径,从而在铅皮缠绕在连接轴上后,所述转动段更接近铅皮卷内表面,或者更有可能触及铅皮卷内表面,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部分实例中,所述转动段的口径与固定段的口径一致。与前所述的优选实例相似,对于端部与固定段端部在连接轴轴心线方向上连接的转动段,本实用新型也提供了一些优选实例,其中第一种优选实例是设置连接轴不同部位与铅皮表面的摩擦系数,例如使转动段缠绕面与铅皮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固定段表面与铅皮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铅皮卷在受到水流冲击时,会带动转动段旋转,而不会因固定段与铅皮之间的摩擦阻力而受阻,迫使铅皮卷最外层铅皮条受水流冲击而敞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设置不同的摩擦系数是非常简单的,例如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使相互接触的表面变得粗糙,增大摩擦系数,而使相互接触的表面变得光滑,则可以相应的降低摩擦系数。第二种优选实例是在所述缠绕面上设置与铅皮连接的连接位,所述连接位可以是粘接位,将所述粘接位与铅皮表面粘接,就可以轻松的将铅皮与缠绕面连接,所述粘接位很容易制作,例如可以直接在所述粘接位上设置双面胶,当然,所述粘接位也可以不带粘性,此时,铅皮与粘接位连接一端具有粘性。所述连接位也可以是卡接位,将所述卡接位与铅皮卡接,就可以轻松的将铅皮与缠绕面连接,制作简单的卡接接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简单的,在此不再具体阐述。显然,使用所述优选实例的方案后,就能够顺利的达到这样的技术效果,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只需确保转动段相对固定段的转动是自由的(无阻力或阻力较小,用一个较小的外力就可以确保转动段相对固定段的转动),那么就可以确保铅皮卷在遇到水流冲击时自由旋转。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酌情根据本部分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支持下,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简单的。
缠绕在本实用新型连接轴上的铅皮卷,实际上受到的水流冲击,如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所述,除了在铅皮卷缠绕方向之外,还包括铅皮卷纵向方向,也即铅皮卷的轴向方向。目前,大量的铅皮卷根本没有提供铅皮卷纵向方向抵御水流冲击的有效方案,从而水流能够通过冲击铅皮卷端部,不断扩大原有铅皮层之间的缝隙,使得铅皮卷松弛敞开脱落,一种现有方案是将铅皮座以及缠绕在铅皮座上的铅皮卷整个封闭,然而,该方案需要制作额外的封闭结构,不但增加生产成本,而且该结构也相应的增加了产品的组装步骤。为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挡铅皮遭受纵向方向水流冲击的铅坠,该铅坠包括铅皮座以及铅皮卷,所述铅皮座包括供铅皮缠绕形成铅皮卷的连接轴以及分别与连接轴两端连接的两个轴帽,所述两个轴帽之间的空间构成容纳铅皮卷的容纳空间,所述轴帽包括挡住铅皮卷端部的环状体,所述环状体的口径大于等于铅皮卷的口径,从而确保环状体在铅皮卷轴向方向上完全罩住铅皮卷,抵挡来自铅皮卷纵向方向的水流对铅皮卷的冲击。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铅皮卷的口径是指铅皮卷的最大口径,通常铅皮卷绕形成的铅皮卷口径大小沿着铅皮卷轴向方向处处相同,但也有一些经过改造的铅皮卷,其具有两端口径略小,中部口径略大的情况,此时,所述铅皮卷的口径就是铅皮卷中部的口径。
此外,为了降低水流对所述环状体的冲击力,所述环状体的厚度由中部向边缘方向减少,水流在经过环状体时,可顺着环状体表面,顺利分流,降低水流对环状体的整体冲击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方便使用者一次性卷绕出既符合克重要求的铅皮卷,又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完全抵御水流对铅皮卷冲击的铅皮座。铅皮座至少设有容纳空间所容纳铅皮卷的重量标记,所述重量的铅皮卷口径小于等于环状体口径,从而使用者只要卷入与所述重量相同的铅皮,形成的铅皮卷口径必然小于等于环状体口径。所述重量标记可以设置在铅皮座的任何部位,在部分实例中,所述重量标记设置在铅皮座的部分区域,例如使用时裸露的部分区域或者消费者经常关注的部分区域等等,作为一种特例,所述重量标记甚至布满整个铅皮座,本领域技术人员无论怎么摆弄使用铅皮座,都能快速的知晓,该铅皮座所能卷绕的铅皮卷重量。
如实用新型内容部分所述,所述轴帽与连接轴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分体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例中,所述轴帽与连接轴端部可拆卸式连接,例如螺纹连接或者卡接,这种结构可以方便转动段与固定段的安装,此外,还可以更换具有不同环状体口径的轴帽,实际上,出于鱼情的不同要求,需要使用不同重量的铅皮卷,现有技术需将整个铅皮座完全替换,本实用新型则仅替换轴帽即可。所述轴帽上至少设有所述重量标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此知晓,该轴帽可使用的铅皮卷重量,在使用时,技术人员就可据此选择合适的轴帽,例如需要替换较重的铅皮卷,可先选择符合该重量铅皮卷克重数的轴帽,然后再替换原轴帽即可。
实施例1
见图1,一种铅皮座,包括连接轴1以及位于连接轴1两端的两个轴帽2,所述连接轴1供铅皮缠绕,从而形成铅皮卷,两个轴帽2之间是容纳铅皮卷的容纳空间6,所述两个轴帽2包括环状体3,所述环状体3挡住缠绕在连接轴上的铅皮卷的两端,使得所述铅皮卷位于容纳空间6内不会从铅皮卷轴向方向上存在大的松动。
见图2,所述连接轴1包括固定段4以及转动段5,所述转动段5为套接在固定段4上的管体,转动段5的外表面即为供铅皮缠绕的缠绕面,所述转动段5 可相对固定段4转动,铅皮缠绕在转动段5上形成铅皮卷后,即便受到水流冲击,铅皮卷可带动转动段5相对固定段4转动,从而可以顺利旋转,有效释放所受到的冲击力。
此外,本实施例所述轴帽2标有铅皮卷克重,将符合所标重量的铅皮卷入连接轴1形成铅皮卷后,所述铅皮卷的口径与环状体3的口径相同,使得在尽量扩大铅皮座所缠绕的铅皮卷重量的前提下,确保铅皮卷在其轴向方向上免受水流冲击。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铅皮座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所述铅皮卷克重标记铺满整个铅皮座。
实施例3
见图3,一种铅坠,包括铅皮座以及铅皮卷10,所述铅皮座包括连接轴以及与连接轴两端连接的两个轴帽12,所述两个轴帽12之间的空间用于卷绕铅皮,形成铅皮卷10,所述连接轴包括轴帽12一体化连接的固定段13以及套在固定段13上的转动段11,从图3上看,所述轴帽12的口径等于铅皮卷的口径,所述转动段11整体为管状体,通过端部的管口套入固定段13。所述转动段11上设有供铅皮缠绕的缠绕面。
所述缠绕面设有双面胶,可同时粘住缠绕面以及缠绕在其上的铅皮,从图3 上看,所述转动段11布满整个固定段13,但从节省材料考虑,也可以部分套住固定段13。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例如所述连接轴包括固定段22以及套在固定段22上的转动段21,不同点在于,所述转动段21在转动段21径向方向上设有开口23,在需要将转动段21套在固定段22上时,可通过所述开口23完成,该方式可大大方便转动段21安装在固定段22上的操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2)

1.一种铅皮座,包括供铅皮缠绕形成铅皮卷的连接轴以及分别与连接轴两端连接的两个轴帽,所述两个轴帽之间的空间构成容纳铅皮卷的容纳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包括绕连接轴轴心线转动的转动段,所述转动段设有供铅皮缠绕的缠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还包括相对转动段固定的固定段,所述转动段套在部分固定段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段径向和/或轴向方向上设有套入固定段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还包括相对转动段固定的固定段,所述固定段端部与转动段端部在连接轴轴向方向上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铅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段的口径大于等于固定段的口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铅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面与铅皮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固定段与铅皮之间的摩擦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铅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面设有与铅皮连接的连接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铅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帽包括挡住铅皮卷端部的环状体,所述环状体的厚度由中部向边缘方向减少。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铅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铅皮座至少设有容纳空间所容纳的铅皮卷的重量标记,所述轴帽包括挡住铅皮卷端部的环状体,所述重量的铅皮卷口径小于等于环状体口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铅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标记设置在铅皮座的至少部分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铅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帽与连接轴为分体结构,所述重量标记至少设置在轴帽上。
12.一种铅坠,包括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铅皮座以及铅皮卷,所述铅皮座包括供铅皮缠绕形成铅皮卷的连接轴以及分别与连接轴两端连接的两个轴帽,所述两个轴帽之间的空间构成容纳铅皮卷的容纳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帽包括挡住铅皮卷端部的环状体,所述环状体的口径大于等于铅皮卷的口径。
CN202022913055.5U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铅皮座及铅坠 Active CN215302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13055.5U CN215302485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铅皮座及铅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13055.5U CN215302485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铅皮座及铅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02485U true CN215302485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45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13055.5U Active CN215302485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铅皮座及铅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024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63021B1 (en) Spinning reel for fishing
CN102056826B (zh) 一种带有摩擦制动器的手持式非胶粘条带分配器
CN211034682U (zh) 电缆生产用收卷装置
CN210824921U (zh) 一种电线收线辊
CN215302485U (zh) 一种铅皮座及铅坠
US10219498B2 (en) Reel with disengageable seal
US7306179B2 (en) Fishing reel
US10694728B2 (en) Fishing reel having tension nut retainer
CA2463216A1 (en) Unwind spool assembly
CN104553513B (zh) 便携式记事用具
CN210366424U (zh) 一种双面电晕聚酯镀铝膜的收放卷加工机构
CN205039214U (zh) 极片卷筒
SE9602007L (sv) Linspoleenhet för fiskerulle
CN201524023U (zh) 一种卷纸盒
CN209931280U (zh) 一种鱼线轮
GB2183431A (en) Rotatable spool fishing reel
CN220449415U (zh) 一种纸质3d打印耗材线盘保护套
CN217986416U (zh) 鱼线轮
CN209914836U (zh) 一种鱼线轮
CN213908055U (zh) 一种电动用缠线器
JP2011188764A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KR200260385Y1 (ko) 다이 캐스팅과 스피닝 겸용 릴낚시대
CN210865910U (zh) 一种电力互感器装置用线轮固定机构
CN218485055U (zh) 一种消防水带缠绕器
CN206005617U (zh) 摇轮的单向功能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