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00567U - 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00567U
CN215300567U CN202121435711.3U CN202121435711U CN215300567U CN 215300567 U CN215300567 U CN 215300567U CN 202121435711 U CN202121435711 U CN 202121435711U CN 215300567 U CN215300567 U CN 215300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olar panel
fixedly connected
bottom plate
shaft cou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3571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tai Machinery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tai Machinery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tai Machinery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tai Machinery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3571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00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00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00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上端啮合连接有丝杠,所述第一框架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第一框架上端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导板,所述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的上端均设置有太阳板,所述太阳板的外表面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框架。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二框架收缩到两个导板之间,导板的设置可以抵御外界的狂风和防止外界的物体被吹起砸到太阳板,造成损坏,给使用者造成经济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需要有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主要用于无电网的边远地区和人口分散地区,整个系统造价很高;在有公共电网的地区,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连接并网运行,省去蓄电池,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造价,而且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好的环保性能,然而市面上出现的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仍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不能够满足生产的需求。
现有的太阳能板为固定平面式结构,通常安装在户外环境下,在遭受恶劣天气时,无法将太阳能板及时进行回收,容易导致太阳能板损坏,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具有将太阳能板及时进行回收,防止太阳能板损坏,降低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上端啮合连接有丝杠,所述第一框架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第一框架上端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导板,所述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的上端均设置有太阳板,所述太阳板的外表面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框架。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遭受大风天气时,使用者先使马达工作,马达的输出端旋转通过联轴器使丝杠旋转,丝杠旋转带动螺纹柱向下位移从而使第一转轴发生位移,第一转轴带动第二框架收缩到两个导板之间,导板的设置可以抵御外界的狂风和防止外界的物体被吹起砸到太阳板,造成损坏,给使用者造成经济损失,当太阳板收起后,使用者控制电动伸缩杆实现伸缩,电动伸缩杆通过第一活动座和第二活动座使装置实现复位,使位置状态改变成顺风的状态,以降低风阻,从而保护太阳板。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二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
第一转轴带动第二框架收缩到两个导板之间,导板的设置可以抵御外界的狂风和防止外界的物体被吹起砸到太阳板,造成损坏,给使用者造成经济损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保护装置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螺纹柱与丝杠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柱与丝杠的接触面涂抹有润滑脂。
丝杠旋转带动螺纹柱向下位移,可以使装置运行的更加稳定以减小机械故障,设置的润滑脂可以使装置运行的更加流畅,从而使装置可以更好的对太阳板进行保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保护装置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联轴器的一侧齿轮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与联轴器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护罩。
马达的输出端旋转通过联轴器使丝杠旋转,此设置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同时保护罩的设置可以更好的保护装置,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保护装置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一框架活动连接。
第二转轴可以使第一框架进行旋转,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和更好的保护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保护装置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的上端与第一框架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座和第一活动座,所述第二活动座与第一活动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
电动伸缩杆通过第一活动座和第二活动座使装置实现复位,使位置状态改变成顺风的状态,以降低风阻,从而保护太阳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保护装置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框架下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
固定柱与底板接触们可以有效防止第一框架对马达造成损坏,影响设备的使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保护装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二框架收缩到两个导板之间,导板的设置可以抵御外界的狂风和防止外界的物体被吹起砸到太阳板,造成损坏,给使用者造成经济损失;
2、通过丝杠旋转带动螺纹柱向下位移,可以使装置运行的更加稳定以减小机械故障,设置的润滑脂可以使装置运行的更加流畅,从而使装置可以更好的对太阳板进行保护;
3、通过马达的输出端旋转通过联轴器使丝杠旋转,此设置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同时保护罩的设置可以更好的保护装置,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4、通过第二转轴可以使第一框架进行旋转,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和更好的保护装置;
5、通过电动伸缩杆通过第一活动座和第二活动座使装置实现复位,使位置状态改变成顺风的状态,以降低风阻,从而保护太阳板;
6、通过固定柱与底板接触们可以有效防止第一框架对马达造成损坏,影响设备的使用;
7、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可以使设备转动更加的方便和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太阳能折叠装置立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太阳能折叠装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太阳能折叠装置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太阳能折叠装置爆炸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2、固定柱;3、第一框架;4、联轴器;5、立柱;6、第二框架;7、太阳板;8、第一转轴;10、第三框架;11、导板;12、第二转轴;13、马达;14、丝杠;15、螺纹柱;16、第一活动座;17、电动伸缩杆;18、第二活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包括底板1,底板1上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框架3,第一框架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4,联轴器4的上端啮合连接有丝杠14,第一框架3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立柱5,第一框架3上端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导板11,立柱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框架10,第三框架10的上端均设置有太阳板7,太阳板7的外表面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框架6。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遭受大风天气时,使用者先使马达13工作,马达13的输出端旋转通过联轴器4使丝杠14旋转,丝杠14旋转带动螺纹柱15向下位移从而使第一转轴8发生位移,第一转轴8带动第二框架6收缩到两个导板11之间,导板11的设置可以抵御外界的狂风和防止外界的物体被吹起砸到太阳板7,造成损坏,给使用者造成经济损失,当太阳板7收起后,使用者控制电动伸缩杆17实现伸缩,电动伸缩杆17通过第一活动座16和第二活动座18使装置实现复位,使位置状态改变成顺风的状态,以降低风阻,从而保护太阳板7。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两个第二框架6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5。
第一转轴8带动第二框架6收缩到两个导板11之间,导板11的设置可以抵御外界的狂风和防止外界的物体被吹起砸到太阳板7,造成损坏,给使用者造成经济损失。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螺纹柱15与丝杠14螺纹连接,螺纹柱15与丝杠14的接触面涂抹有润滑脂。
丝杠14旋转带动螺纹柱15向下位移,可以使装置运行的更加稳定以减小机械故障,设置的润滑脂可以使装置运行的更加流畅,从而使装置可以更好的对太阳板7进行保护。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联轴器4的一侧齿轮连接有马达13,马达13与联轴器4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护罩。
马达13的输出端旋转通过联轴器4使丝杠14旋转,此设置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同时保护罩的设置可以更好的保护装置,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底板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2,第二转轴12与第一框架3活动连接。
第二转轴12可以使第一框架3进行旋转,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和更好的保护装置。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底板1的上端与第一框架3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座18和第一活动座16,第二活动座18与第一活动座16之间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7。
电动伸缩杆17通过第一活动座16和第二活动座18使装置实现复位,使位置状态改变成顺风的状态,以降低风阻,从而保护太阳板7。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框架3下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
固定柱2与底板1接触们可以有效防止第一框架3对马达13造成损坏,影响设备的使用。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上端啮合连接有丝杠,所述第一框架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第一框架上端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导板,所述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的上端均设置有太阳板,所述太阳板的外表面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柱与丝杠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柱与丝杠的接触面涂抹有润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的一侧齿轮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与联轴器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护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一框架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端与第一框架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座和第一活动座,所述第二活动座与第一活动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下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
CN202121435711.3U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 Active CN215300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5711.3U CN215300567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5711.3U CN215300567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00567U true CN215300567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18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35711.3U Active CN215300567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005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00567U (zh) 一种可折叠式太阳能板
CN207140840U (zh) 一种新型广告牌汽车充电桩
CN217582372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力监测装置
CN116248029A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设备用保护装置
CN216277293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生态庭院围墙
CN111726060B (zh) 适用于微光发电的太阳能电池装置
CN213403199U (zh) 一种用于垃圾池远程监控系统的监控装置
CN213340586U (zh) 一种基于微控制技术的锂电池保护板
CN114710105A (zh) 一种伞状开合式光伏机构展开收起装置
CN210867597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太阳能电池板
CN111736078A (zh) 一种变电站蓄电池智能均衡监测设备
CN213637644U (zh) 一种提高光转换率的单面太阳能光伏组件
CN214756169U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的风速风力预警监测站
CN221042760U (zh) 一种收纳防护装置
CN218183296U (zh) 一种用于民居屋面顶部光伏发电装置
CN211266038U (zh) 一种光伏储能柜
CN220964779U (zh) 一种可折叠式光伏发电装置
CN217240320U (zh) 一种光伏组件防雷装置
CN219980727U (zh) 一种伸缩式高效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20205150U (zh) 一种变电站视频监控装置
CN219328856U (zh) 移动式静电接地报警器
CN214101230U (zh) 一种带风力发电的伸缩式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19643820U (zh) 一种基于风光蓄互补的发电平台
CN218939887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型铅蓄电池
CN215378804U (zh) 一种翻转式光伏储电移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