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97899U - 一种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97899U
CN215297899U CN202121489313.XU CN202121489313U CN215297899U CN 215297899 U CN215297899 U CN 215297899U CN 202121489313 U CN202121489313 U CN 202121489313U CN 215297899 U CN215297899 U CN 215297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dissipation
circuit board
lighting devic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893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永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itush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893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97899U/zh
Priority to US17/539,750 priority patent/US1165597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97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97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6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 F21V29/67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51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condensation or evaporation of a fluid, e.g. heat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74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灯源组件、电路板件、翅片结构和风扇结构,翅片结构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翅片,翅片具有相对的第一热连端和第二热连端、相对的第一散热端和第二散热端;灯源组件热连接于第一热连端,电路板件热连接于第二热连端,风扇结构产生的气流能够经过翅片且从第一散热端和第二散热端流出,以驱动第一热连端和第二热连端的热量导出翅片结构。本申请提供的照明装置,将翅片结构中翅片的不同端部进行功能划分,充分利用翅片的不同端部,针对性地为装置中需散热部件提供对应的导热路径,散热路径无余量,散热结构面积无浪费,整机的结构可简单化,自重可轻量化,散热效率同步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照明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影视剧、视频、广告、舞台、直播等拍摄场景中,往往需要灯光设备给场景或者对象打光,例如灯光设备可以给拍摄对象打光减少黑影产生,也可以模拟自然条件(例如白天、中午、晚上等等)的仿自然光效,或者可以模拟特殊场景(例如闪电、烟花等),当涉及到大面积的拍摄场景时,一般会用到更多的照明设备集中产生更强亮度的光等,但是多设备占用大空间、操作麻烦,且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大功率的照明设备由此产生。大功率的照明设备涉及更多的光源、例如LED发光单元,同时意味着大功率的驱动电源电路和复杂的控制电路,本申请的技术人员发现,现有技术的大功率LED灯源设备中的散热性能不佳,不利于相关部件的稳定工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功率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所述的照明装置:包括灯源组件、电路板件、翅片结构和风扇结构;
所述灯源组件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件,所述风扇结构用于产生流动气流;
所述翅片结构包括沿设定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翅片;所述翅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热连端和第二热连端,所述翅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端和第二散热端;所述第一热连端和所述第二热连端的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第一散热端和所述第二散热端的连线为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呈夹角;
所述灯源组件热连接于所述第一热连端,所述电路板件热连接于所述第二热连端,所述风扇结构产生的气流能够经过所述翅片且从所述第一散热端和所述第二散热端流出,以驱动所述第一热连端的热量和所述第二热连端的热量导出所述翅片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灯源组件的侧面热连接于所述灯源组件,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灯源组件的侧面热连接于所述第一热连端;和/或,
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电路板件的侧面热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件,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电路板件的侧面热连接于所述第二热连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件具有不同功率的至少两个电性模组,沿所述第二连线的方向,至少两个所述电性模组依次排布;
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多个热管,多个所述热管热连接于所述第一热连端和基板之间;沿所述第二连线的方向,多个所述热管间隔排列,且所述热管的排列紧密度与所述电性模组的功率呈正相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贯穿其壳壁的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
第一进风口沿垂直所述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构成的平面排布且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于所述风扇结构的风叶之间的空隙,所述出风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散热端和所述第二散热端;且,
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空隙的连通路径沿所述第一连线的方向延伸,所述出风口和所述第一散热端的连通路径、所述出风口和所述第二散热端的连通路径均沿所述第二连线的方向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供电电源,供电电源连接于壳体内,供电电源电性连接到所述灯源组件、所述电路板件和所述风扇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供电电源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气流导流通道的连通路径上;或者,
所述供电电源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第一散热端的连通路径上或所述出风口和所述第二散热端的连通路径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开设有贯穿其壳壁的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临近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沿垂直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构成的平面排布;
沿所述第一连线的方向,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电路板件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负压区,所述风扇结构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口吸风并抽空所述负压区的气流,进而使得所述负压区形成负压并通过所述第二进风口抽取所述壳体外的气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翅片结构开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沿所述第一连线的方向凹陷,所述容纳空间位于所述第一散热端和所述第二散热端之间,所述风扇结构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风扇结构和翅片结构沿第一连线的方向至少部分重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灯源组件的侧面热连接于所述灯源组件,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灯源组件的侧面热连接于所述第一热连端;
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电路板件的侧面热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件,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电路板件的侧面热连接于所述第二热连端;且,
所述第一基板的侧沿上开设有第一豁口,所述第二基板的侧沿上开设有第二豁口,所述第一散热端和/或所述第二散热端上开设有导通豁口,沿所述第一连线的方向所述第一豁口、所述第二豁口和所述第三豁口对应连通;
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电性连接件,所述电路板件和所述灯源组件通过所述电性连接件电性连接,所述电性连接件置于所述第一豁口、所述导通豁口、所述第二豁口连通构成的空间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源组件包括多个灯板,多个所述灯板热连接到所述第一基板上,多个所述灯板沿所述翅片的排列方向排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结构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风扇沿所述灯板的排布方向排布,且每一风扇在所述第一连线方向上对应每一所述灯板所述风扇结构产生的气流能够将所述第二热连端的热量由所述第二热连端驱动至所述第一热连端,并由所述第一热连端驱动所述第一热连端的热量和所述第二热连端的热量同步导出所述翅片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照明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提供的照明装置,翅片结构包括沿设定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翅片,相邻翅片之间形成导热间隙。翅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热连端和第二热连端。灯源组件热连接于第一热连端,灯源组件产生的热量可传导至第一热连端。电路板件热连接于第二热连端,电路板件产生的热量可传导至第二热连端。如此,灯源组件和电路板件各自产生的热量通过独立的路径传导至翅片结构。翅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端和第二散热端,第一散热端和第二散热端的连线为第二连线,而第一热连端和第二热连端的连线为第一连线,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呈夹角,因此翅片的热连端和散热端交叉分布,风扇结构产生的气流能够定向经过所述翅片且从第一散热端和第二散热端流出,翅片的热连端和散热端互无不良影响,可顺利导出装置中多个需散热部件的热量。
本申请提供的照明装置,将翅片结构中翅片的不同端部进行功能划分呢,充分利用翅片的不同端部,针对性地为装置中需散热部件提供对应的导热路径,进而使需散热部件各自具备导热路径。由于装置中各需散热部件的发热功率不同,单位时间内所需散去的热量不同,因此使各需散热部件具备独立的导热路径。每个路径可根据对应需散热部件的发热功率进行对应设计,每个路径均可得以充分利用,散热路径无余量,散热结构面积无浪费,整机的结构可简单化,散热效率同步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其中示出了该装置的进风方向和出风方向;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组装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用于固定连接供电电源的壳体的居中区域80d;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板的背离灯源组件的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的气流轨迹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灯源组件;11、灯板;12、光学片;20、电路板件;30、翅片结构;40、风扇结构;50、第一基板;60、第二基板;70、热管;80、壳体;90、供电电源;20a、第一电性模组;20b、第二电性模组;30a、第一热连端;30b、第二热连端;30c、第一散热端;30d、第二散热端;30e、容纳空间;30f、导通豁口;50a、第一豁口;60a、第二豁口;70a、第一热管组;70b、第二热管组;80a、第一进风口;80b、出风口;80c、第二进风口;80d、壳体的居中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包括灯源组件10、电路板件20、翅片结构30和风扇结构40,灯源组件10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件20,风扇结构40用于产生流动气流。
其中,翅片结构30包括沿设定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翅片,其中,所述的设定方向为图1至图4中所示照明装置的长度方向(本申请提供的照明装置整体呈长方体型)。翅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热连端30a和第二热连端30b,翅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端30c和第二散热端30d;第一热连端30a和第二热连端30b的连线为第一连线,第一散热端30c和第二散热端30d的连线为第二连线,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呈夹角。
其中,灯源组件10热连接于第一热连端30a,电路板件20热连接于第二热连端30b,风扇结构40产生的气流能够经过翅片且从第一散热端30c和第二散热端30d流出,以驱动第一热连端30a和第二热连端30b的热量导出翅片结构30。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翅片结构30包括沿设定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翅片,相邻翅片之间形成导热间隙。翅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热连端30a和第二热连端30b。灯源组件10热连接于第一热连端30a,灯源组件10产生的热量可传导至第一热连端30a。电路板件20热连接于第二热连端30b,电路板件20产生的热量可传导至第二热连端30b。如此,灯源组件10和电路板件20各自产生的热量通过独立的路径传导至翅片结构30。翅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端30c和第二散热端30d,第一散热端30c和第二散热端30d的连线为第二连线,而第一热连端30a和第二热连端30b的连线为第一连线,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呈夹角,因此翅片的热连端和散热端交叉分布,风扇结构40产生的气流能够定向经过翅片且从第一散热端30c和第二散热端30d流出,翅片的热连端和散热端互无不良影响,可顺利导出装置中多个需散热部件的热量。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将翅片结构30中翅片的不同端部进行功能划分呢,充分利用翅片的不同端部,针对性地为装置中需散热部件提供对应的导热路径,进而使需散热部件各自具备导热路径。每个路径可根据对应需散热部件的发热功率进行对应设计,每个路径均可得以充分利用,散热路径无余量,散热结构面积无浪费,散热效率同步提高,规避了现有技术中将灯源设备中需散热部件的集合作为散热对象而导致的系列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沿照明装置的长度方向(同时垂直于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的方向),翅片结构30的多个翅片依次间隔设置。
沿照明装置的宽度方向(第二连线方向),单个翅片直线延伸一定的长度,第一散热端30c和第二散热端30d分别为翅片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沿照明装置的厚度方向(第一连线方向),单个翅片直线延伸一定的长度。其中,翅片的长度尺寸数倍于翅片的厚度尺寸,第一热连端30a和第二热连端30b分别为翅片的厚度方向的两端。
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连线方向完全重合于翅片的厚度方向,第二连线方向完全重合于翅片的长度方向,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垂直,两者可呈90°设置。例如从整个照明装置看去,第一连线可以是照明装置的厚度(边)方向,第二连线可以是照明装置的宽度(边)方向,垂直第一、第二连线构成平面的可以是照明装置的长度(边)方向。
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照明装置的整体结构要求改变翅片结构。例如,以翅片结构30在长度方向上的中轴线为折弯线,将翅片结构30折弯一定的角度,例如折弯15°,此时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的夹角为非垂直设置,其并不影响第一热连端30a和第二热连端30b热量的散失。
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风扇结构40临近于第二热连端30b且远离第一热连端30a设置。
例如,在不考虑照明装置整体厚度的基础上,可将风扇结构40设置于第一热连端30a的上方,此时风扇结构40距离第二热连端30b最远。
例如,在考虑照明装置整体厚度的基础上,沿所述第一连线的方向,可使风扇结构40的至少部分和翅片结构30的至少部分重叠,此时风扇结构40距离第二热连端30b的距离相对靠近一些。具体地,基于对照明装置整体厚度的考虑,对风扇结构40的设置在下述实施例中详细描述。
风扇结构40临近于第二热连端30b且远离第一热连端30a设置,风扇结构40产生的气流能够将第二热连端30b的热量由第二热连端30b驱动至第一热连端30a,并由第一热连端30a驱动第一热连端30a的热量和第二热连端30b的热量同步导出翅片结构30。结合下述实施例中风扇结构40的下压式吹风设计,可高效率地传导第一热连端30a的热量和第二热连端30b的热量。
其他实施例中,可进行相反的设置。例如,在空间和结构允许的条件下,优选风扇结构40临近于第一热连端30a且远离第二热连端30b设置。风扇结构40产生的气流能够将第一热连端30a的热量由第一热连端30a驱动至第二热连端30b,并由第二热连端30b驱动第一热连端30a的热量和第二热连端30b的热量同步导出翅片结构30。该种方式适用于下述第一进风口80a设计于第一热连端30a的附近,例如将本申请中的第一进风口80a和出风口80b相互调换,将散热路径进行反向设计。
当然,风扇结构40可设置于距离第一热连端30a和第二热连端30b等距的位置,风扇结构40本身可采用平直板型的风叶,气流无需下压,可直接通过翅片间隙沿第二连线的方向直线将热量输出翅片结构30。
参阅图3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照明装置还包括第一基板50,该第一基板50优选为铝合金板,第一基板50背离灯源组件10的侧面热连接于第一热连端30a,第一基板50朝向灯源组件10的侧面热连接于灯源组件10。和/或,照明装置还包括第二基板60,该第二基板60优选为铝合金板,第二基板60背离电路板件20的侧面热连接于第二热连端30b,第二基板60朝向电路板件20的侧面热连接于电路板件20。
具体地,沿第一连线的方向,电路板件20和灯源组件10相对平行设置,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相对平行设置,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位于电路板件20和灯源组件10之间,翅片结构30位于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之间。翅片结构30中多个翅片的多个第一热连端30a平齐,第一基板50的第一侧面连接于多个第一热连端30a。翅片结构30中多个翅片的多个第二热连端30b平齐,第二基板60的第一侧面连接于多个第二热连端30b。
更为具体地,电路板件20具有不同功率的至少两个电性模组,每个电性模组均包括多个电性模块,每个电性模块包括多个电性元件,其中,电路板件20可以是印制电路板,电性元件可以是电感、芯片、电阻、开关管、电容等元器件。
本实施例中,电路板件20具有不同功率的两个电性模组,沿照明装置的宽度方向(第一连线方向),该两个不同功率的电性模组间隔设置,风扇结构40可设置于该两个不同功率的电性模组之间的空间中。
具体地,可在电路板件30上掏空若干个较大孔径的过孔,以便于风扇结构40通过该过孔被容置于下述的容纳空间30e中。当然,该过孔的设计,也便于下述第一进风口80a和风扇结构40之间的气流导通。
当然,其他实施例中,电路板件20可具有不同功率的两个以上的电性模组。两个以上的电性模组的功率各不相同,沿照明装置的宽度方向(第一连线方向),两个以上的电性模组按照功率的次第降低或增加,可依次间隔排布。
其中,同一功率的电性模组可为多个,沿照明装置的长度方向(翅片的排列方向),同一功率的电性模组可沿直线依次排列,该直线排列方向与下述的多个分段热管的直线排列方向一致,以便于通过多个分段热管均衡多个同一功率的电性模组的热量。
电路板件20上开设有贯穿其板厚的通孔,电性模块设置于电路板件20背离翅片结构30的侧面上,且电性模块覆盖电路板件20上的通孔,当然电性模块也可以焊接到电路板件20上而不穿过电路板。电性模块通过通孔将热量传导至电路板件20朝向翅片结构30的侧面,由于该侧面热连接于第二基板60,因此电性模块的热量传导至第二基板60,进一步传导至翅片的第二热连端30b。
由于本实施例中,风扇结构40的下压式吹风设计,电性模块的热量到达第二热连端30b后,由风扇结构40吹扫至第一热连端30a后,通过相邻翅片之间的间隙,传递至第一散热端30c和第二散热端30d,进而导出翅片结构30。
优选地,第一基板50的第二侧面整体刷一层导热硅脂,通过导热硅胶与灯源组件10朝向第一基板50的侧面完全贴合,在提高导热效率的同事,降低传热热阻。
在一个实施例中,灯源组件10包括多个灯板11和光学片12,设置壳体80且位于灯板11出光端,光学片12可以具有柔光或者混光塑料或者透镜等。灯板11例如2个、3个、4个、5个等,多个灯板11热连接到第一基板50上,例如可以通过锁螺丝或者导热硅脂等贴合连接到第一基板50上,多个灯板11沿翅片的排列方向。可以理解多个灯板11依次拼接,相邻灯板11之间具有热间隙。可以理解,在一些应用场景中,随着功率增大,例如LED灯板的面积也需要更大,但是一整块过大面积的LED灯板容易在中心形成热积累,容易导致灯板的热不均匀导致灯板出现局部凸起等情况,因此本申请的多个灯板11相互拼接设置在第一基板50上,相邻灯板11间具有热间隙而不是一整个大面积的灯板,相比一整块完整的灯板,此种拼接灯板的热量散热更加均匀而且不容易损坏灯板11。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扇结构40可包括多个,例如2个、3个、4个、5个等、多个风扇40沿灯板11的排布方向排布,且每一风扇结构40在第一连线方向上对应每一灯板11。可以理解,在每一灯板11上对应设置一风扇40,灯板11的热可以通过热管导到翅片上,然后通过风扇结构40将热量排出,上述方式可以对大功率的照明装置进行良好的散热。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件20具有不同功率的至少两个电性模组,沿第二连线的方向,至少两个电性模组依次排布。照明装置还包括多个热管70,多个热管70热连接于第一热连端30a和基板50之间;沿第二连线的方向,多个热管70间隔排列,热管70的排列紧密度与电性模组的功率呈正相关。
参阅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电性模组分别为第一电性模组20a和第二电性模组20b。且,第一电性模组20a的功率大于第二电性模组20b的功率。多个热管70构成第一热管组70a和第二热管组70b,第一热管组70a包括多个热管70,第二热管组70b也包括多个热管70,第一热管组70a的热管数量和第二热管组70的热管数量为如图3中所示的热管70数量总和。
沿第二连线的方向,第一热管组70a中的多个热管依次平行间隔设置,第二热管组70b中的多个热管依次平行间隔设置,且,第一热管组70a的排列紧密度大于第二热管组70a的排列紧密度。
沿第一连线的方向,第一电性模组20a和第一热管组70a相对设置,第二电性模组20b和第二热管组70b相对设置,可以理解,第一电性模组20a的产生的热量大于第二电性模组20b产生的热量,上述设计可以达到均化热量及提高热量散失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多个热管70嵌设于第一基板50背离灯源组件10的侧面。当然,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在第二基板60背离电路板件20的侧面设置热管70。
在一个实施例中,热管70包括至少两个分段热管,沿翅片的排列方向,至少两个分段热管依次连接,至少两个分段热管的轴线重合。对热管70进行分段设置,可有效避免热管70整体过长,而影响自身热传输能力。由于热管70的轴向等效导热系数非常高,可迅速将第一基板50和翅片结构30的热量均匀传导扩散开,其布置既不影响灯源组件10的安装,同时起到高效导热且均温的目的。
参阅图1、图2、图5和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照明装置还包括壳体80,壳体80开设有贯穿其壳壁的第一进风口80a和出风口80b。第一进风口80a沿垂直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构成的平面排布,例如其可以理解成沿翅片结构30的排布方向或者如图所示照明装置的长度方向等等。第一进风口80a连通于风扇结构40的风叶之间的空隙。参阅图1-3,第一进风口80a可以包括两种开口方向,其中第一种开口方向可以背离出光面且沿第一连线方向设置,第二种开口方向与第一开口方向垂直,可以理解,第一进风口80a包括位于沿壳体80长度方向且位于供电电源90两侧的阵列条形孔,第一进风口80a还包括位于壳体80宽度方向且位于供电电源90两侧的多个矩形小进风孔,多个矩形小进风孔还沿供电电源90的长度方向排布。出风口80b连通于第一散热端30c和第二散热端30d。其中,第一进风口80a和上述空隙的连通路径沿第一连线的方向直线延伸,出风口80b和第一散热端30c的连通路径、出风口80b和第二散热端30d的连通路径均沿第二连线的方向直线延伸。
现有技术中,针对大功率LED灯源设备往往会涉及到复杂且数量较多的控制电路和电源适配器,,上述部件的繁多容易导致设备的流道结构复杂,散热路径曲折,产生的摩擦阻力大,流阻风道面积的变化大,局部压力损失大。
然而,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第一进风口80a和风扇结构40的风叶之间的空隙的直线连通,且沿第一连线延伸,气流直线流经电路板件20和第二基板60,由第一进风口80a进入的气流直线到达风扇结构40,经过风扇结构40的风叶空隙后,拐弯进入出风口80b和第一散热端30c、出风口80b和第二散热端30d的连通路径,而出风口80b和第一散热端30c、出风口80b和第二散热端30d的连通路径直线延伸,且沿第二连线延伸,直线流经翅片间隙。
相当于气流的进风路径呈直线设计,气流的出风路径呈直线设计,气流在流经路径中仅有一个拐弯设计,如此设计,可将气流的流经路径最短化、流经通道最简单化,且将装置的集成度最高化,流道的阻力损失越小,装置运行的噪音越小,风扇结构40的功率可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照明装置还包括供电电源90,供电电源90连接于壳体80内,例如可以通过螺丝等紧固件固定到壳体80的内部,这里的内部可以理解成照明装置壳体80的内腔中。供电电源90电性连接到灯源组件10、电路板件20和风扇结构40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理解供电电源90可以是电源适配器,电源适配器可以是例如交流转直流供电转换设备,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可以连接到电路板件20、风扇结构40、灯源组件10等等,当然灯源组件10、风扇结构40也可以电性连接到电路板件20上,而电路板件20与电源适配器连接。当然具体的电性连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供电电源90设置于第一进风口80a和上述空隙的连通路径上;或者,供电电源90设置于出风口80b和第一散热端30c或出风口80b和第二散热端30d的连通路径上。如此将供电电源90巧妙地设计于进风路径或出风路径上,则照明装置中的灯源组件10、电路板件20和供电电源90可高度集成并高效散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电源90固定连接于壳体80、翅片结构30和风扇结构40中的至少一者上,以壳体80、翅片结构30和风扇结构40中的至少一者作为供电电源90的支撑基础,将供电电源90支撑于第一进风口80a和上述空隙的连通路径上,或者,将供电电源90支撑于出风口80b和第一散热端30c的连通路径上,或者,将供电电源90支撑于出风口80b和第二散热端30d的连通路径上。
如图2所示,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电源90以壳体80作为支撑基础,以确定其空间位置。进一步优选地,供电电源90固定连接于壳体80的壳壁内侧,且供电电源90临近于第一进风口80a的内侧设置。供电电源90临近于第一进风口80a的内侧,第一进风口80a的内侧属于第一进风口80a和风扇结构40的导通路径中的部分,因此可高效率地带走供电电源90的热量。
本实施例中,壳体80的部分朝向远离电路板件20的方向凸起(并不等同于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在电路板件20和该凸起部分之间形成有一个空间,第一进风口80a开设于该凸起的部分上,供电电源90置于该空间内。本实施例中,壳体8采用多个具有凹凸结构的拼接壳体拼接构成。
具体地,在该凸起的部分,沿照明装置的长度方向,供电电源90固定连接于壳体的居中区域(如图2中的80d所指引的同程度阴影区域)的内侧,而该壳体的居中区域(如图2中的80d所指引的同程度阴影区域)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进风口80a。
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80a上设置有栅格结构,以阻挡由于风扇结构40的抽吸而导致大颗粒杂质进入壳体80的内部。或者,可在第一进风口80a的外侧设置沿照明装置的长度方向贯通的栅格结构,栅格结构位于第一进风口80a的外侧,也可达到同样的目的。
当然,进一步地,由于凸起的部分具有拉伸凸起而形成的侧面,该侧面上也可开设第一进风口80a,如图3和图4所示,图中所指示的第一进风口80a即开设于凸起部分的侧面上。
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供电电源90可设置于翅片结构30与出风口80b之间。例如,在照明装置的宽度尺寸的允许下,供电电源90可设置于第一散热端30c与出风口80b之间的空间,或者,供电电源90可设置于第二散热端30d与出风口80b之间的空间。例如,在朝向出风口80b的翅片结构30上设计避让空间,将供电电源90容置于该避让空间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80还开设有贯穿其壳壁的第二进风口80c,第二进风口临近第一进风口80a;沿第一连线的方向,第二进风口和电路板件20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负压区80c,风扇结构40能够通过第一进风口80a吸风并抽空负压区的气流,进而使得负压区形成负压并通过第二进风口80c抽取壳体80外的气流。可以理解,第二进风口80c可以位于供电电源(适配器)的两侧的壳体上。
在第一进风口80a和风扇结构40之间的空间内,气流为风扇结构40抽取形成的吸风气流,则第二进风口和电路板件20之间的空间内,气流为不断抽空而在电路板件20的上方处产生负压,则壳体80外的气流可经过第二进风口被不断抽取至该负压空间中,空气气流在负压力作用下进入壳体80内,经过电路板件20,进一步地解决电路板件20上电性元件的散热问题。
本实施例中,风扇结构40自身具备的风叶之间具有空隙,该空隙用于从风扇结构40的外部抽吸空气并导入至风扇结构40的内部,并从风扇结构40的内部将所抽吸的气流导出。本申请实施例中,风扇结构具有中心轴和连接于中心轴的多个风叶,多个风叶沿中心轴的外周呈螺旋方式排布,相邻风叶形成导通间隙,多个风叶的间隙构成能够将空气抽吸和导出的气流导流通道。本实施例中,风叶的叶根连接于中心轴,风叶的叶尖朝向背离第一进风口80a的方向延伸且倾斜,如此风扇结构从第一进风口80a抽取的空气以下压吹风的形式冲击散热翅片,沿相邻翅片的出风路径流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沿第一连线的方向,风扇结构40的至少部分和翅片结构30的至少部分重叠,以减小整机沿第一连线方向的尺寸,如图1中整机的厚度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翅片结构30开设有容纳空间30e,容纳空间30e沿第一连线的方向凹陷,例如形成下沉式的凹型。容纳空间30e位于第一散热端30c和第二散热端30d之间,风扇结构40置于容纳空间30e内。风扇结构40和翅片结构30沿第一连线的方向至少部分重叠,可以理解,风扇可以完全位于容纳空间30e内且与第二基板60平齐,如此风扇结构40在第一连线上的尺寸完全重叠于翅片结构30在第一连线上的尺寸,可最大限度地减小整机沿第一连线的整体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基板50的侧沿上开设有第一豁口50a,第二基板60的侧沿上开设有第二豁口60a,第一散热端30c或第二散热端30d上开设有导通豁口30f,沿第一连线的方向第一豁口50a、第二豁口60a和导通豁口30f对应连通。可以理解,上述豁口可以完全对齐齐平,当然相互之间也可以未完整对齐,但是仍然形成一条完整的连通通道,只要能够让导线可以放置其中即可。照明装置还包括电性连接件(图中未示出),电路板件20和灯源组件10通过电性连接件电性连接,电性连接件置于第一豁口50a、导通豁口30f、第二豁口60a连通构成的空间内。一般地,电性连接件可包括适配于灯源组件的电连接适配头、适配于电路板件的电连接适配头和连接于该两个电连接适配头之间的若干个电线。
本申请提供的照明装置,将翅片结构30中翅片的不同端部进行功能划分呢,充分利用翅片的不同端部,为灯源组件10和电路板件20提供导热路径,且将供电电源90配置于装置的进风路径或出风路径上,针对性地为装置中需散热部件提供对应的路径,进而使需散热部件各自具备导热路径。由于装置中各需散热部件的发热功率不同,单位时间内所需散去的热量不同,因此使各需散热部件具备独立的导热路径。每个路径可根据对应需散热部件的发热功率进行对应设计,每个路径均可得以充分利用,散热路径无余量,散热结构面积无浪费,整机的结构可简单化,自重可轻量化,散热效率同步提高,规避了现有技术中将灯源设备中需散热部件的集合作为散热对象而导致的系列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灯源组件(10)、电路板件(20)、翅片结构(30)和风扇结构(40);
所述灯源组件(10)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件(20),所述风扇结构(40)用于产生流动气流;
所述翅片结构(30)包括沿设定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翅片;所述翅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热连端(30a)和第二热连端(30b),所述翅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散热端(30c)和第二散热端(30d);所述第一热连端(30a)和所述第二热连端(30b)的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第一散热端(30c)和所述第二散热端(30d)的连线为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呈夹角;
所述灯源组件(10)热连接于所述第一热连端(30a),所述电路板件(20)热连接于所述第二热连端(30b);所述风扇结构(40)产生的气流能够经过所述翅片且从所述第一散热端(30c)和所述第二散热端(30d)流出,以驱动所述第一热连端(30a)的热量和所述第二热连端(30b)的热量导出所述翅片结构(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第一基板(50),所述第一基板(50)朝向所述灯源组件(10)的侧面热连接于所述灯源组件(10),所述第一基板(50)背离所述灯源组件(10)的侧面热连接于所述第一热连端(30a);和/或,
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第二基板(60),所述第二基板(60)朝向所述电路板件(20)的侧面热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件(20),所述第二基板(60)背离所述电路板件(20)的侧面热连接于所述第二热连端(30b)。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件(20)具有不同功率的至少两个电性模组,沿所述第二连线的方向,至少两个所述电性模组依次排布;
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多个热管(70),多个所述热管(70)热连接于所述第一热连端(30a)和基板(50)之间;沿所述第二连线的方向,多个所述热管(70)间隔排列,且所述热管(70)的排列紧密度与所述电性模组的功率呈正相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壳体(80),所述壳体(80)开设有贯穿其壳壁的第一进风口(80a)和出风口(80b);
所述第一进风口(80a)沿垂直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构成的平面排布,且所述第一进风口(80a)连通于所述风扇结构(40)的风叶之间的空隙,所述出风口(80b)连通于所述第一散热端(30c)和所述第二散热端(30d);且,
所述第一进风口(80a)和所述空隙的连通路径沿所述第一连线的方向延伸,所述出风口(80b)和所述第一散热端(30c)的连通路径、所述出风口(80b)和所述第二散热端(30d)的连通路径均沿所述第二连线的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供电电源(90),所述供电电源(90)连接于所述壳体(80)内,所述供电电源(90)电性连接到所述灯源组件(10)、所述电路板件(20)和所述风扇结构(40)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供电电源(90)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口(80a)和所述空隙的连通路径上;或者,
所述供电电源(90)设置于所述出风口(80b)和所述第一散热端(30c)的连通路径上或所述出风口(80b)和所述第二散热端(30d)的连通路径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80)还开设有贯穿其壳壁的第二进风口(80c),所述第二进风口(80c)临近于所述第一进风口(80a),所述第二进风口(80c)沿垂直所述第一连线和所述第二连线构成的平面排布;
沿所述第一连线的方向,所述第二进风口(80c)和所述电路板件(20)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负压区;所述风扇结构(40)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口(80a)吸风并抽空所述负压区的气流,进而使得所述负压区形成负压并通过所述第二进风口(80c)抽取所述壳体(80)外的气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翅片结构(30)开设有容纳空间(30e),所述容纳空间(30e)沿所述第一连线的方向凹陷,所述容纳空间(30e)位于所述第一散热端(30c)和所述第二散热端(30d)之间,所述风扇结构(40)置于所述容纳空间(30e)内,且所述风扇结构(40)和所述翅片结构(30)沿所述第一连线的方向至少部分重叠。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第一基板(50)和第二基板(60);
所述第一基板(50)朝向所述灯源组件(10)的侧面热连接于所述灯源组件(10),所述第一基板(50)背离所述灯源组件(10)的侧面热连接于所述第一热连端(30a);
所述第二基板(60)朝向所述电路板件(20)的侧面热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件(20),所述第二基板(60)背离所述电路板件(20)的侧面热连接于所述第二热连端(30b);且,
所述第一基板(50)的侧沿上开设有第一豁口(50a),所述第二基板(60)的侧沿上开设有第二豁口(60a),所述第一散热端(30c)和/或所述第二散热端(30d)上开设有导通豁口(30f),沿所述第一连线的方向所述第一豁口(50a)、所述第二豁口(60a)和所述导通豁口(30f)对应连通;
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电性连接件,所述电路板件(20)和所述灯源组件(10)通过所述电性连接件电性连接,所述电性连接件置于所述第一豁口(50a)、所述导通豁口(30f)、所述第二豁口(60a)连通构成的空间内。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源组件(10)包括多个灯板(11),多个所述灯板(11)热连接到所述第一基板(50)上,多个所述灯板(11)沿所述翅片的排列方向排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结构(40)包括多个,多个所述风扇(40)沿所述灯板(11)的排布方向排布,且每一风扇(40)在所述第一连线方向上对应每一所述灯板(11)所述风扇结构(40)产生的气流能够将所述第二热连端(30b)的热量由所述第二热连端(30b)驱动至所述第一热连端(30a),并由所述第一热连端(30a)驱动所述第一热连端(30a)的热量和所述第二热连端(30b)的热量同步导出所述翅片结构(30)。
CN202121489313.XU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照明装置 Active CN215297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9313.XU CN215297899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照明装置
US17/539,750 US11655973B2 (en) 2021-06-30 2021-12-01 Illumination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9313.XU CN215297899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97899U true CN215297899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20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89313.XU Active CN215297899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655973B2 (zh)
CN (1) CN2152978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2983A (zh) * 2022-03-17 2022-04-15 深圳市爱图仕影像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分配功率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06287A (en) * 2007-07-31 2009-02-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heat-dissipating module
US20090129092A1 (en) * 2007-11-21 2009-05-21 Shyh-Ming Chen Heat convection dissipater for led lamp
US8011815B2 (en) * 2008-11-24 2011-09-06 Fu 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 Zhen) Co., Ltd. Light source device having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TW201022582A (en) * 2008-12-12 2010-06-16 Foxconn Tech Co Lt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and light engine thereof
US7674012B1 (en) * 2009-04-17 2010-03-09 Cpumate Inc. LED lighting device capable of uniformly dissipating heat
CN101988655B (zh) * 2009-08-03 2012-03-21 杨然森 高功率led单颗多晶芯片模组路灯
TW201105897A (en) * 2009-08-12 2011-02-16 Leotek Electronics Corp LED lamp and dissipating heat method of LED lamp
CN102454966A (zh) * 2010-10-22 2012-05-16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应用该散热装置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EP2532956B1 (en) * 2011-06-09 2015-03-04 Zhongshan Weiqiang Technology Co., Ltd LED lighting system and high-power LED lamp
US20140268798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Golden Sun News Techniques Co., Ltd. Led bay light
NL1040116C2 (en) * 2013-03-22 2014-09-24 Next Generation Energy Solutions B V Illumination device for stimulating plant growth.
TWI551815B (zh) * 2014-08-22 2016-10-01 晟大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Led燈具散熱結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2983A (zh) * 2022-03-17 2022-04-15 深圳市爱图仕影像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分配功率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03371A1 (en) 2023-01-05
US11655973B2 (en)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89592B (zh) 用于背光模组的散热结构及背光模组
CN105072873A (zh) 电子装置
CN213040403U (zh) 一种摄影灯
CN101769521A (zh) 用于发光装置的散热装置及其发光装置
CN203907294U (zh) 高效散热cob光源的led灯
CN215297899U (zh) 一种照明装置
CN105546417A (zh) 集成模块化led灯具灯体
CN202946969U (zh) 一种led成像灯具
CN113253501A (zh) 电子显示组件
CN215769316U (zh) 一种散热机构及投影仪
CN103163713B (zh) 投影机
CN215188051U (zh) 散热模组、电子设备及储能设备
CN201739903U (zh) 一种穿孔组合式led路灯
CN217131157U (zh) 一种灯具
CN214619210U (zh) 一种高效换热的防水光源装置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CN217386120U (zh) 一种高效散热装置和投影机
CN214700617U (zh) 一种光源散热装置
CN216244197U (zh) 一种舞台led灯的散热系统
CN220378368U (zh) 散热装置及发电设备
CN221054967U (zh) 一种散热模块及散热装置
CN212252178U (zh) 球泡灯
CN218409591U (zh) 一种高散热性大功率led光源结构
CN218350693U (zh) 一种户外防水球形投影机
CN212132092U (zh) 一种灯具
CN217843795U (zh) 一种具有遮光功能的光源散热器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floor 2-4, building 21, Longjun Industrial Zone, Jiuwo, Longpi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itush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floor 2-4, building 21, Longjun Industrial Zone, Jiuwo, Longpi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