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95821U - 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95821U
CN215295821U CN202120800950.8U CN202120800950U CN215295821U CN 215295821 U CN215295821 U CN 215295821U CN 202120800950 U CN202120800950 U CN 202120800950U CN 215295821 U CN215295821 U CN 215295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sintering
flue
dechlorinatio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0095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俊杰
黎建康
曾辉
胡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0095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95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95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95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烧结机、脱硫系统、脱氯系统、烟气治理系统;其中:烧结机包括烧结台车、风箱、大烟道;多个风箱并列设置在烧结台车下方,依次编号为第1个风箱、第2个风箱、……第j个风箱;所述风箱包括风箱本体、烟气通道;其中:第1个风箱至第g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连接至大烟道,第(g+1)个风箱至第h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接至脱硫系统,第(h+1)个风箱至第j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接至脱氯系统;大烟道的末端连接至烟气治理系统。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对烧结烟气进行处理,从源头减少氯化氢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控制进入下游工序的氯化氢浓度,提高了氯化氢和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烟气的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和硫排放的系统,属于烧结烟气治理领域。
背景技术
烧结工序是钢铁流程中高能耗、高污染集中环节,排放的废气量占钢铁工业总废气量的 40%(每小时烟气量达百万标立方),烟气中SOx、NOx、超细颗粒(PM10)、持久性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均居钢铁工业首位,也是氯化氢气体的主要排放源。近年来,随着超低排放要求的提出,深度治理超大烟气量、重污染物的烧结烟气,实现污染物超低排放和资源化是钢铁领域的重点。当前普遍应用的活性炭双级吸附工艺、半干法+SCR组合式工艺属于典型的末端烟气治理技术,能实现达标排放,但均存在投资高、运行费用高的问题。基于烧结过程特性,沿烧结运行方向不同位置污染物释放特性不一,如SO2、HCl在烧结中后段集中释放,具有污染物浓度高、烟气量较低的特征,对这部分烟气集中处理难度较小,治理成本较末端相比投资及运行费用将会大幅降低,末端治理中NOx的脱除会更加高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烧结过程中氯化氢与二氧化硫释放规律研究,开发一种适应于不同浓度的SO2与HCl烟气治理的新方法及系统,达到精准减少铁矿烧结过程中HCl和SO2排放的目的。从烧结烟气排放初始阶段进行控制,解决了现有烧结过程未对氯化氢和二氧化硫进行提前单独处理的问题,实现在原烟气中提前脱除氯化氢和二氧化硫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排放的方法。
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排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烧结原料铺设在烧结台车上,点火烧结,烧结台车下方设有j个风箱,从烧结机头部开始编号,依次为第1个风箱、第2个风箱、……第j个风箱;烧结烟气通过风箱排放;
2)根据烧结台车的运行方向,将风箱分为3个区段,第一个区段包括第1个风箱至第g 个风箱,第二个区段包括第(g+1)个风箱至第h个风箱,第三区段包括第(h+1)个风箱至第j 个风箱;其中,属于第一个区段各风箱的烟气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输送至大烟道;属于第二个区段各风箱的烟气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输送至脱硫系统;属于第三个区段各风箱的烟气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输送至脱氯系统;其中:g为j/2~2j/3,h为3j/4~4j/5;j/2、2j/3、3j/4、4j/5 四舍五入取整;
3)对输送至脱硫系统的风箱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得到脱硫尾气,脱硫尾气送往脱氯系统;
4)对输送至脱氯系统的脱硫尾气和风箱烟气进行脱氯处理,得到脱氯尾气,脱氯尾气送往大烟道;
5)将大烟道内的风箱烟气、脱氯尾气送往烟气治理系统进行烟气净化处理。
优选的是,步骤2)为,将风箱分为5个区段,第一个区段包括第1个风箱至第(g-a)个风箱,第二个区段包括第(g-a+1)个风箱至第(g+a)个风箱,第三个区段包括第(g+a+1)个风箱至第(h-a)个风箱,第四分区段包括第(h-a+1)个风箱至第(h+a)个风箱,第五分区段包括第 (h+a+1)个风箱至第j个风箱;其中,属于第一个区段各风箱的烟气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输送至大烟道;属于第二个区段各风箱的烟气分别独立地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和对应烟气通道上的切换阀以可以切换的方式输送至大烟道或输送至脱硫系统;属于第三个区段各风箱的烟气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输送至脱硫系统;属于第四个区段各风箱的烟气分别独立地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和对应烟气通道上的切换阀以可以切换的方式输送至脱硫系统或输送至脱氯系统;属于第五个区段各风箱的烟气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输送至脱氯系统;其中:a为1-5,优选为 2-4;(h-g)>2a;g>a;(j-h)>a。
优选的是,所述风箱均包括风箱本体、烟气通道,第二个区段的风箱连接的烟气通道上设有SO2浓度检测仪和切换阀。
优选的是,第四个区段的风箱连接的烟气通道上设有HCl浓度检测仪和切换阀。
优选的是,SO2浓度检测仪实时检测第二个区段风箱排放烧结烟气中的SO2的浓度,判断该风箱排放烧结烟气中的SO2的浓度是否达到预先处理目标值a:若该风箱排放烧结烟气中的SO2的浓度没有达到预先处理目标值a,则该风箱排放的烟气通过切换阀引入大烟道;若该风箱排放烧结烟气中的SO2的浓度达到预先处理目标值a,则该风箱排放的烟气通过切换阀引入脱硫系统;其中:a为200mg/Nm3
优选的是,HCl浓度检测仪实时检测第四个区段风箱排放烧结烟气中的HCl的浓度,判断该风箱排放烧结烟气中的HCl的浓度是否达到处理目标值b:若该风箱排放烧结烟气中的 HCl的浓度没有达到处理目标值b,则该风箱排放的烟气通过切换阀引入脱硫系统;若该风箱排放烧结烟气中的HCl的浓度达到处理目标值b,则该风箱排放的烟气通过切换阀引入脱氯系统;其中:b为10mg/Nm3
优选的是,设定风箱中相邻烟气通道内烟气中SO2浓度变化率为k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320054460000031
式中,k1为第i根烟气通道的SO2浓度基于上一根烟气通道内SO2浓度的变化率;ci为第 i根烟气通道内烟气中的SO2浓度,单位mg/Nm3;ci-1为第(i-1)根烟气通道内烟气中的SO2浓度,单位mg/Nm3;L为支管风箱长度,单位为m;n为风箱连接烟气通道的个数;1≤i≤n;i=1时,(i-1)为上一个风箱连接的最后一根烟气通道。
优选的是,属于第二个区段各风箱的烟气分别独立地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和对应烟气通道上的切换阀以可以切换的方式输送至大烟道或输送至脱硫系统,其具体为:SO2浓度检测仪实时检测第二个区段内各个风箱连接的各烟气通道内烟气中SO2的浓度,计算每根烟气通道内烟气中SO2浓度变化率k1,判断k1正负值;
a)若k为正值,比较ci与a:
a1)若ci≥a,则将该烟气通道开始、往后第二个区段内各个风箱连接的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脱硫系统,并检测前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SO2的含量;
a2)若ci<a,则将该烟气通道开始、往前的所有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大烟道,并检测后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SO2的含量;
b)若k为0,比较ci与a:
b1)若ci≥a,则将该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脱硫系统,并检测前一个和后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SO2的含量;
b2)若ci<a,则将该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大烟道,并检测后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 SO2的含量;
c)若k为负值,比较ci与a:
c1)若ci≥a,则将该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脱硫系统,并检测后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SO2的含量;
c2)若ci<a,则将该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大烟道,并检测前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 SO2的含量。
优选的是,属于第四个区段的各个风箱均与n根烟气通道相连;每根烟气通道上都相应独立地设有HCl浓度检测仪,每根所述烟气通道分别独立地通过切换阀以可以切换的方式将烟气输送至脱硫系统或输送至脱氯系统;n为1-5,优选为2-4。
优选的是,设定风箱中相邻烟气通道内烟气中HCl浓度变化率为k2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320054460000032
式中,k2为第p根烟气通道的HCl浓度基于上一根烟气通道内HCl浓度的变化率;cp为第p根烟气通道内烟气中的HCl浓度,单位mg/Nm3;cp-1为第(p-1)根烟气通道内烟气中的HCl浓度,单位mg/Nm3;L为支管风箱长度,单位为m;n为风箱连接烟气通道的个数;1 ≤p≤n;p=1时,(p-1)为上一个风箱连接的最后一根烟气通道。
优选的是,属于第四个区段各风箱的烟气分别独立地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和对应烟气通道上的切换阀以可以切换的方式输送至脱硫系统或输送至脱氯系统,其具体为:HCl浓度检测仪实时检测第四区段内各个风箱连接的各烟气通道内烟气中HCl的含量,计算每根烟气通道内烟气中HCl浓度变化率k2,判断k2正负值;
a)若k2为正值,比较ci与b:
a1)若ci≥b,则将该烟气通道开始、往后的所有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脱氯系统,并检测前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HCl的含量;
a2)若ci<b,则将该烟气通道开始、往前第四个区段内各个风箱连接的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脱硫系统,并检测后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HCl的含量;
b)若k2为0,比较ci与b:
b1)若ci≥b,则将该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脱氯系统,并检测前一个和后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HCl的含量;
b2)若ci<b,则将该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大烟道,并检测后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 HCl的含量;
c)若k2为负值,比较ci与b:
c1)若ci≥b,则将该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脱氯系统,并检测后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HCl的含量;
c2)若ci<b,则将该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大烟道,并检测前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 HCl的含量。
优选的是,输送至脱硫系统的烟道烟气进入输送至脱硫系统之前,先通过第一烟气混匀器混合均匀,再进入脱硫系统;输送至脱氯系统的烟道烟气进入输送至脱氯系统之前,先通过第二烟气混匀器混合均匀,再进入脱氯系统;j为12-48,优选为18-42,更优选为20-3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系统。
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烧结机、脱硫系统、脱氯系统、烟气治理系统。其中:烧结机包括烧结台车、风箱、大烟道。多个风箱并列设置在烧结台车下方,依次编号为第1个风箱、第2个风箱、……第j个风箱;所述风箱包括风箱本体、烟气通道;其中:第1个风箱至第g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连接至大烟道,第(g+1)个风箱至第h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接至脱硫系统,第(h+1)个风箱至第j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接至脱氯系统;大烟道的末端连接至烟气治理系统。其中:g为j/2~2j/3,h为 3j/4~4j/5;j/2、2j/3、3j/4、4j/5四舍五入取整。
优选的是,j个所述风箱并列设置在烧结台车下方,依次编号为第1个风箱、第2个风箱、……第j个风箱;第1个风箱至第(g-a)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连接至大烟道,第(g-a+1)个风箱至第(g+a)个风箱分别独立地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和设置在烟气通道上的切换阀以可以切换的方式连接至大烟道和脱硫系统,第(g+a+1)个风箱至第(h-a)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连接至脱硫系统,第(h-a+1)个风箱至第(h+a)个风箱分别独立地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和设置在烟气通道上的切换阀以可以切换的方式连接至脱硫系统和脱氯系统,第(h+a+1) 个风箱至第j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接至脱氯系统;其中:a为1-5,优选为2-4;(h-g) >2a;g>a;(j-h)>a。
优选的是,第(g-a+1)个风箱至第(g+a)个风箱均与n根烟气通道相连,每根烟气通道上都相应地设有SO2浓度检测仪和切换阀。
优选的是,第(h-a+1)个风箱至第(h+a)个风箱均与n根烟气通道相连,每根烟气通道上都相应地设有HCl浓度检测仪和切换阀;
优选的是,n为1-5;更优选为2-4。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系统还包括第一烟气混匀器、第二烟气混匀器,连接至脱硫系统的烟气通道先连接至第一烟气混匀器,第一烟气混匀器的出风口连接至脱硫系统的进气口;连接至脱氯系统的烟气通道先连接至第二烟气混匀器,第二烟气混匀器的出风口连接至脱氯系统的进气口。
优选的是,脱硫系统的出气口连接至的脱氯系统进气口;脱氯系统的出气口连接大烟道。
优选的是,所述烟气治理系统包括除尘器、抽风机、烟气净化系统、烟囱。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烧结台车底部平行设置j个风箱,并沿烧结台车运动方向编号依次为第1个风箱、第2个风箱、……第j个风箱。系统开始运行后,对每个风箱中HCl和SO2浓度进行检测。由于烧结终点的不确定性,检测发现SO2在烧结初期阶段(第1个风箱至第 g个风箱)释放量较少,中部风箱(第(g+1)个风箱至第h个风箱)开始集中释放,之后慢慢减少,末端风箱(第(h+1)个风箱至第j个风箱)释放量继续降低,但浓度高于前部风箱。 HCl在烧结初期阶段(第1个风箱至第h个风箱)释放量较少,中后部风箱(第(h+1)个风箱至第j个风箱)开始集中释放,并持续处于较高阶段。其中,g为j/2~2j/3,h为3j/4~4j/5; j/2、2j/3、3j/4、4j/5四舍五入取整。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照SO2与HCl在不同位置的释放规律。在烧结初始阶段,SO2与HCl 排放浓度均较低,随着烧结的进行,SO2首先大量释放,浓度最高可达到百分级别,HCl在 SO2大量释放完成后开始释放,一直维持到烧结结束,浓度最高为上百mg/Nm3,在烧结尾部几个风箱,虽然SO2排放量显著降低,但SO2浓度与HCl浓度在一个数量级,而在氯化氢起始释放阶段,SO2处于释放的峰值,浓度相差巨大。尾部风箱氯化氢含量处于峰值,SO2含量处于较低含量,与氯化氢处于同一个数量级;中后部风箱,氯化氢开始大量释放,SO2浓度开始降低,但是SO2浓度远高于氯化氢浓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根据上述HCl和SO2的排放规律,将烧结风箱分为第一个区段、第二个区段、第三个区段三部分。其中第一个区段包括第1个风箱至第g个风箱,风箱中的烧结烟气HCl和SO2含量极低,此部分烟气直接进入大烟道。第二个区段包括第(g+1)个风箱至第h个风箱,风箱中的烧结烟气含有大量SO2及少量HCl,此部分烟气进入脱硫系统中。第三个区段包括第(h+1)个风箱至第j个风箱,烟气中含有大量HCl及相对少量的SO2,此时 HCl与SO2为同一个数量级,此部分烟气进入脱氯系统。
优选的是,由于烧结终点的不确定性,导致HCl和SO2的释放起始点不确定。本实用新型采用切换阀灵活调整风箱支管的走向。根据各风箱内HCl和SO2的浓度和浓度变化率,改变风箱支管的走向。相应地属于第一个区段、第二个区段和第三个区段的风箱个数也会发生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方案,根据HCl和SO2的排放规律,将烧结风箱分为第一个区段、第二个区段、第三个区段、第四个区段、第五个区段五部分。其中第一个区段包括第1个风箱至第(g-a)个风箱,此区段风箱中的烧结烟气HCl和SO2含量极低,烧结烟气直接进入大烟道。第二个区段包括第(g-a+1)个风箱至第(g+a)个风箱,此区段SO2开始释放,检测烧结烟气中SO2的浓度并在烟气通道上设置切换阀,当烧结烟气中SO2浓度开始升高时将风箱中的烧结烟气引入脱硫系统。第三个区段包括第(g+a+1)个风箱至第(h-a)个风箱,此区段SO2大量释放,将此区段风箱中的烧结烟气引入脱硫系统。第四分区段包括第(h-a+1)个风箱至第(h+a)个风箱,此区段SO2大量释放完成,HCl开始释放,检测烧结烟气中HCl的浓度并在烟气通道上设置切换阀,当烧结烟气中HCl浓度开始升高时将风箱中的烧结烟气引入脱氯系统。第五分区段包括第(h+a+1)个风箱至第j个风箱,此区段HCl大量释放,将此区段风箱中的烧结烟气引入脱氯系统。
优选的是,脱硫系统采用干法脱硫,作用是脱除烧结烟气中高浓度SO2和少量HCl。脱硫系统采用活性炭吸附剂或其他相同功能的吸附剂。脱氯系统采用碱性物质,如氧化镁、氧化钙、碳酸氢钠。
在本实用新型中,脱硫系统和脱氯系统分开布置。脱硫塔中采用活性炭干法脱硫技术,吸附了SO2的活性炭可以送往下游烟气净化的解析塔中进行再生,可实现SO2的完全资源化。脱氯系统可以提高副产物氯化钙的纯度,实现氯化物的二次利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测量某一风箱内各烟气通道内的SO2浓度,并计算相邻烟气通道内SO2的浓度变化率k1。从SO2浓度和SO2浓度变化率两个角度来判断烧结烟气的走向。可以更精确地将SO2浓度高的烧结烟气与SO2浓度低的烧结烟气分离。其中,设定SO2的目标浓度a,目的是通过k1和SO2浓度ci判断当前烟气通道在SO2释放过程中所处的位置,进一步推断所有风向内烧结烟气的走向,避免检测所有风箱内SO2的浓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若某一风箱内k1为正值,说明该风箱内SO2浓度逐渐增加。再判断该风箱内各烟气通道内SO2的浓度。若该风箱中ci均小于a或该风箱中ci极个别大于a,则该烟气通道在SO2释放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为SO2释放之前。若ci大于a,则该烟气通道在SO2释放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为SO2开始大量释放之后或基本释放完成阶段。
在本实用新型中,若某一风箱内k1值为0。再对烟气通道中SO2浓度进行判断。若ci大于a,则该烟气通道在SO2释放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为SO2大量释放阶段。若该风箱内所有烟气通道ci均小于a,则该烟气通道在SO2释放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为SO2释放之前。需检测并判断后一风箱内的烧结烟气中SO2浓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若某一风箱内k1值为负值。再对风箱内各烟气通道中SO2浓度进行判断。若某一烟气通道中ci大于a,则该烟气通道在SO2释放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为SO2释放基本完成之后若某烟气通道中ci小于a,则该烟气通道内SO2浓度较低,检测后一烟气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中,测量某一风箱内各烟气通道内的HCl浓度,并计算相邻烟气通道内HCl 的浓度变化率k2。从HCl浓度和HCl浓度变化率两个角度来判断烧结烟气的走向。可以更精确地将HCl浓度高的烧结烟气与HCl浓度低的烧结烟气分离。其中,设定HCl的目标浓度b,目的是通过k2和HCl浓度ci判断当前烟气通道在HCl释放过程中所处的位置,进一步推断所有风向内烧结烟气的走向,避免检测所有烟气通道内HCl的浓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若某一风箱内k2为正值,说明该风箱内HCl浓度逐渐增加。再判断该风箱内各烟气通道内HCl的浓度。若该风箱中ci均小于b或该风箱中ci极个别大于b,则该烟气通道在HCl释放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为HCl释放之前。若ci大于b,则该烟气通道在HCl释放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为HCl开始大量释放之后或基本释放完成阶段。
在本实用新型中,若某一风箱内k2值为0。再对烟气通道中HCl浓度进行判断。若ci大于b,则该烟气通道在HCl释放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为HCl大量释放阶段。若该风箱内所有烟气通道ci均小于b,则该烟气通道在HCl释放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为HCl释放之前。需检测并判断后一风箱内的烧结烟气中HCl浓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若某一风箱内k2值为负值。再对风箱内各烟气通道中HCl浓度进行判断。若某一烟气通道中ci大于b,则该烟气通道在HCl释放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为HCl释放基本完成之后若某烟气通道中ci小于b,则该烟气通道内HCl浓度较低,检测后一烟气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中,烧结机的长度为20-200m,优选为24-180m,更优选为30-150m。烧结机的宽度为2-20m,优选为3-15m,更优选为4-10m。
在本实用新型中,风箱的个数(即j的数值)为12-48个,优选为14-42个,更优选为16-36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从源头减少氯化氢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控制进入下游烟气净化工序的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浓度,保证了下游工艺及设备运行安全。
2、通过对烧结烟气的分段处理,将氯化氢和二氧化硫分别单独收集并分开处理,有效地降低了脱氯、脱硫成本,同时确保了烟气中的氯化氢和二氧化硫能够完全资源化。
3、通过研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在烧结烟气中的释放规律,总结出判断二氧化硫的释放点以及进一步推断各风箱内烧结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方法,避免检测每个风箱中二氧化硫的浓度,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单个风箱对应多烟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烟气治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A:烧结机;1:烧结台车;2:风箱;201:风箱本体;202:烟气通道;203:SO2浓度检测仪;204:HCl浓度检测仪;205:切换阀;3:大烟道;4:第一烟气混匀器;5:第二烟气混匀器;6:烟气治理系统;601:静电除尘器;602:主抽风机;603:烟气净化系统;604:烟囱;7:脱硫系统;8:脱氯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系统。
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烧结机A、脱硫系统7、脱氯系统8、烟气治理系统6。其中:烧结机A包括烧结台车1、风箱2、大烟道3。多个风箱2并列设置在烧结台车1下方,依次编号为第1个风箱、第2个风箱、……第j个风箱;所述风箱包括风箱本体201、烟气通道202;其中:第1个风箱至第g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连接至大烟道3,第(g+1)个风箱至第h个风箱2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接至脱硫系统7,第(h+1)个风箱至第j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接至脱氯系统8;大烟道3的末端连接至烟气治理系统。其中:g为j/2~2j/3,h为3j/4~4j/5;j/2、2j/3、3j/4、4j/5四舍五入取整。
优选的是,j个所述风箱2并列设置在烧结台车1下方,依次编号为第1个风箱、第2个风箱、……第j个风箱;第1个风箱至第g-a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连接至大烟道3,第(g-a+1)个风箱至第(g+a)个风箱分别独立地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和设置在烟气通道202 上的切换阀205以可以切换的方式连接至大烟道3和脱硫系统7,第(g+a+1)个风箱至第(h-a) 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连接至脱硫系统7,第(h-a+1)个风箱至第(h+a)个风箱分别独立地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和设置在烟气通道202上的切换阀205以可以切换的方式连接至脱硫系统7和脱氯系统8,第(h+a+1)个风箱至第j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接至脱氯系统8;
其中:a为1-5,优选为2-4;(h-g)>2a;g>a;(j-h)>a。
优选的是,第(g-a+1)个风箱至第(g+a)个风箱均与n根烟气通道202相连,每根烟气通道上都相应地设有SO2浓度检测仪203和切换阀205。
优选的是,第(h-a+1)个风箱至第(h+a)个风箱均与n根烟气通道202相连,每根烟气通道上都相应地设有HCl浓度检测仪204和切换阀205;
优选的是,n为1-5;更优选为2-4。
优选的是,该系统还包括第一烟气混匀器4、第二烟气混匀器5,连接至脱硫系统7的烟气通道202先连接至第一烟气混匀器4,第一烟气混匀器4的出风口连接至脱硫系统7的进气口;连接至脱氯系统8的烟气通道202先连接至第二烟气混匀器5,第二烟气混匀器5的出风口连接至脱氯系统8的进气口。
优选的是,脱硫系统7的出气口连接至的脱氯系统8进气口;脱氯系统8的出气口连接大烟道3。所述烟气治理系统6包括除尘器601、抽风机602、烟气净化系统603、烟囱604。
在本实用新型中,烧结机A的长度为20-200m,优选为24-180m,更优选为30-150m。烧结机的宽度为2-20m,优选为3-15m,更优选为4-10m。
在本实用新型中,风箱2的个数(即j的数值)为12-48个,优选为14-42个,更优选为16-36个。
实施例1
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烧结机A、脱硫系统7、脱氯系统8、烟气治理系统6。其中:烧结机A包括烧结台车1、风箱2、大烟道3。30个风箱2并列设置在烧结台车1下方,依次编号为第1个风箱、第2个风箱、……第30个风箱;所述风箱包括风箱本体201、烟气通道202;其中:第1个风箱至第17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连接至大烟道3,第18个风箱至第24个风箱2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接至脱硫系统7,第25个风箱至第30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接至脱氯系统8。大烟道3 的末端连接至烟气治理系统。烧结机A的长度为120m。
实施例2
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烧结机A、脱硫系统7、脱氯系统8、烟气治理系统6。其中:烧结机A包括烧结台车1、风箱2、大烟道3。30个所述风箱2并列设置在烧结台车1下方,依次编号为第1个风箱、第2个风箱、……第30个风箱;第1个风箱至第15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连接至大烟道3,第16个风箱至第 19个风箱分别独立地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和设置在烟气通道202上的切换阀205以可以切换的方式连接至大烟道3和脱硫系统7,第20个风箱至第22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 202连接至脱硫系统7,第23个风箱至第26个风箱分别独立地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和设置在烟气通道202上的切换阀205以可以切换的方式连接至脱硫系统7和脱氯系统8,第27 个风箱至第30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接至脱氯系统8。大烟道3的末端连接至烟气治理系统。烧结机A的长度为120m。烧结机的宽度为5m。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2,只是第16个风箱至第19个风箱均与4根烟气通道202相连,每根烟气通道上都相应地设有SO2浓度检测仪203和切换阀205;第23个风箱至第26个风箱均与4 根烟气通道202相连,每根烟气通道上都相应地设有HCl浓度检测仪204和切换阀205。
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3,只是该系统还包括第一烟气混匀器4、第二烟气混匀器5,连接至脱硫系统7的烟气通道202先连接至第一烟气混匀器4,第一烟气混匀器4的出风口连接至脱硫系统7的进气口;连接至脱氯系统8的烟气通道202先连接至第二烟气混匀器5,第二烟气混匀器5的出风口连接至脱氯系统8的进气口。脱硫系统7的出气口连接至的脱氯系统8进气口;脱氯系统8的出气口连接大烟道3。所述烟气治理系统6包括除尘器601、抽风机602、烟气净化系统603、烟囱604。
实施例5
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排放的方法,使用实施例4所述的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烧结原料铺设在烧结台车1上,点火烧结,烧结台车1下方设有30个风箱2,从烧结机头部开始编号,依次为第1个风箱、第2个风箱、……第30个风箱;烧结烟气通过风箱2排放;
2)根据烧结台车1的运行方向,将风箱分为3个区段,第一个区段包括第1个风箱至第 17个风箱,第二个区段包括第18个风箱至第24个风箱,第三区段包括第25个风箱至第30个风箱;其中,属于第一个区段各风箱2的烟气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输送至大烟道3;属于第二个区段各风箱2的烟气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输送至脱硫系统7;属于第三个区段各风箱2的烟气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输送至脱氯系统8;
3)对输送至脱硫系统7的风箱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得到脱硫尾气,脱硫尾气送往脱氯系统8;
4)对输送至脱氯系统8的脱硫尾气和风箱烟气进行脱氯处理,得到脱氯尾气,脱氯尾气送往大烟道3;
5)将大烟道3内的风箱烟气、脱氯尾气送往烟气治理系统进行烟气净化处理。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5,只是步骤2)为,将风箱分为5个区段,第一个区段包括第1个风箱至第 15个风箱,第二个区段包括第16个风箱至第19个风箱,第三个区段包括第20个风箱至第22个风箱,第四分区段包括第23个风箱至第26个风箱,第五分区段包括第27个风箱至第 30个风箱;其中,属于第一个区段各风箱2的烟气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输送至大烟道3;属于第二个区段各风箱2的烟气分别独立地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和对应烟气通道202上的切换阀205以可以切换的方式输送至大烟道3或输送至脱硫系统7;属于第三个区段各风箱2的烟气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输送至脱硫系统7;属于第四个区段各风箱2的烟气分别独立地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和对应烟气通道202上的切换阀205以可以切换的方式输送至脱硫系统7或输送至脱氯系统8;属于第五个区段各风箱2的烟气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 202输送至脱氯系统8。
实施例7
重复实施例6,只是所述风箱2均包括风箱本体201、烟气通道202,第二个区段的风箱连接的烟气通道202上设有SO2浓度检测仪203和切换阀205;第四个区段的风箱连接的烟气通道202上设有HCl浓度检测仪204和切换阀205。
实施例8
重复实施例7,只是SO2浓度检测仪203实时检测第二个区段风箱排放烧结烟气中的SO2的浓度,判断该风箱排放烧结烟气中的SO2的浓度是否达到预先处理目标值a:
若该风箱排放烧结烟气中的SO2的浓度没有达到预先处理目标值a,则该风箱排放的烟气通过切换阀205引入大烟道3;
若该风箱排放烧结烟气中的SO2的浓度达到预先处理目标值a,则该风箱排放的烟气通过切换阀205引入脱硫系统7;
其中:a为200mg/Nm3。
实施例9
重复实施例7,只是HCl浓度检测仪204实时检测第四个区段风箱排放烧结烟气中的HCl 的浓度,判断该风箱排放烧结烟气中的HCl的浓度是否达到处理目标值b:
若该风箱排放烧结烟气中的HCl的浓度没有达到处理目标值b,则该风箱排放的烟气通过切换阀205引入脱硫系统7;
若该风箱排放烧结烟气中的HCl的浓度达到处理目标值b,则该风箱排放的烟气通过切换阀205引入脱氯系统8;
其中:b为10mg/Nm3。
实施例10
重复实施例8,只是属于第二个区段的各个风箱均与4根烟气通道202相连;每根烟气通道上都相应独立地设有SO2浓度检测仪203,每根所述烟气通道分别独立地通过切换阀205 以可以切换的方式将烟气输送至大烟道3或输送至脱硫系统7。
实施例11
重复实施例10,只是设定风箱中相邻烟气通道内烟气中SO2浓度变化率为k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320054460000131
式中,k1为第i根烟气通道的SO2浓度基于上一根烟气通道内SO2浓度的变化率;ci为第 i根烟气通道内烟气中的SO2浓度,单位mg/Nm3;ci-1为第(i-1)根烟气通道内烟气中的SO2浓度,单位mg/Nm3;L为支管风箱长度,单位为m;n为风箱连接烟气通道的个数;1≤i≤n;i=1时,(i-1)为上一个风箱连接的最后一根烟气通道。
实施例12
重复实施例11,只是属于第二个区段各风箱2的烟气分别独立地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 和对应烟气通道202上的切换阀205以可以切换的方式输送至大烟道3或输送至脱硫系统7,其具体为:
SO2浓度检测仪203实时检测第二个区段内各个风箱连接的各烟气通道内烟气中SO2的浓度,计算每根烟气通道内烟气中SO2浓度变化率k1,判断k1正负值;
a)若k为正值,比较ci与a:
a1)若ci≥a,则将该烟气通道开始、往后第二个区段内各个风箱连接的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脱硫系统7,并检测前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SO2的含量;
a2)若ci<a,则将该烟气通道开始、往前的所有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大烟道3,并检测后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SO2的含量;
b)若k为0,比较ci与a:
b1)若ci≥a,则将该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脱硫系统7,并检测前一个和后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SO2的含量;
b2)若ci<a,则将该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大烟道3,并检测后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SO2的含量;
c)若k为负值,比较ci与a:
c1)若ci≥a,则将该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脱硫系统7,并检测后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SO2的含量;
c2)若ci<a,则将该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大烟道3,并检测前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SO2的含量。
实施例13
重复实施例9,只是属于第四个区段的各个风箱均与4根烟气通道202相连;每根烟气通道202上都相应独立地设有HCl浓度检测仪204,每根所述烟气通道分别独立地通过切换阀205以可以切换的方式将烟气输送至脱硫系统7或输送至脱氯系统8。
实施例14
重复实施例13,只是设定风箱中相邻烟气通道内烟气中HCl浓度变化率为k2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320054460000141
式中,k2为第p根烟气通道的HCl浓度基于上一根烟气通道内HCl浓度的变化率;cp为第p根烟气通道内烟气中的HCl浓度,单位mg/Nm3;cp-1为第(p-1)根烟气通道内烟气中的HCl浓度,单位mg/Nm3;L为支管风箱长度,单位为L=4m;n为风箱连接烟气通道的个数; 1≤p≤n;p=1时,(p-1)为上一个风箱连接的最后一根烟气通道。
实施例15
重复实施例12,只是属于第四个区段各风箱2的烟气分别独立地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 和对应烟气通道202上的切换阀205以可以切换的方式输送至脱硫系统7或输送至脱氯系统 8,其具体为:
HCl浓度检测仪204实时检测第四区段内各个风箱连接的各烟气通道内烟气中HCl的含量,计算每根烟气通道内烟气中HCl浓度变化率k2,判断k2正负值;
a)若k2为正值,比较ci与b:
a1)若ci≥b,则将该烟气通道开始、往后的所有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脱氯系统4,并检测前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HCl的含量;
a2)若ci<b,则将该烟气通道开始、往前第四个区段内各个风箱连接的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脱硫系统7,并检测后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HCl的含量;
b)若k2为0,比较ci与b:
b1)若ci≥b,则将该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脱氯系统4,并检测前一个和后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HCl的含量;
b2)若ci<b,则将该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大烟道3,并检测后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HCl的含量;
c)若k2为负值,比较ci与b:
c1)若ci≥b,则将该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脱氯系统4,并检测后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HCl的含量;
c2)若ci<b,则将该烟气通道输送的烟气引入大烟道3,并检测前一个烟气通道内烟气中HCl的含量。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输送至脱硫系统 7的烟道烟气进入输送至脱硫系统7之前,先通过第一烟气混匀器4混合均匀,再进入脱硫系统7;输送至脱氯系统8的烟道烟气进入输送至脱氯系统8之前,先通过第二烟气混匀器5 混合均匀,再进入脱氯系统8。

Claims (20)

1.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烧结机(A)、脱硫系统(7)、脱氯系统(8)、烟气治理系统(6);其中:烧结机(A)包括烧结台车(1)、风箱(2)、大烟道(3);多个风箱(2)并列设置在烧结台车(1)下方,依次编号为第1个风箱、第2个风箱、……第j个风箱;所述风箱包括风箱本体(201)、烟气通道(202);其中:第1个风箱至第g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连接至大烟道(3),第(g+1)个风箱至第h个风箱(2)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接至脱硫系统(7),第(h+1)个风箱至第j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接至脱氯系统(8);大烟道(3)的末端连接至烟气治理系统(6);其中:g为j/2~2j/3,h为3j/4~4j/5;j/2、2j/3、3j/4、4j/5四舍五入取整;烧结机(A)的宽度为2-20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j个所述风箱(2)并列设置在烧结台车(1)下方,依次编号为第1个风箱、第2个风箱、……第j个风箱;第1个风箱至第(g-a)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连接至大烟道(3),第(g-a+1)个风箱至第(g+a)个风箱分别独立地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和设置在烟气通道(202)上的切换阀(205)以可以切换的方式连接至大烟道(3)和脱硫系统(7),第(g+a+1)个风箱至第(h-a)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连接至脱硫系统(7),第(h-a+1)个风箱至第(h+a)个风箱分别独立地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和设置在烟气通道(202)上的切换阀(205)以可以切换的方式连接至脱硫系统(7)和脱氯系统(8),第(h+a+1)个风箱至第j个风箱通过各自的烟气通道(202)接至脱氯系统(8);
其中:a为1-5;(h-g)>2a;g>a;(j-h)>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a为2-4。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g-a+1)个风箱至第(g+a)个风箱均与n根烟气通道(202)相连,每根烟气通道上都相应地设有SO2浓度检测仪(203)和切换阀(205)。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h-a+1)个风箱至第(h+a)个风箱均与n根烟气通道(202)相连,每根烟气通道上都相应地设有HCl浓度检测仪(204)和切换阀(20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n为1-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n为1-5。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n为2-4。
9.根据权利要求1-3、6-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第一烟气混匀器(4)、第二烟气混匀器(5),连接至脱硫系统(7)的烟气通道(202)先连接至第一烟气混匀器(4),第一烟气混匀器(4)的出风口连接至脱硫系统(7)的进气口;连接至脱氯系统(8)的烟气通道(202)先连接至第二烟气混匀器(5),第二烟气混匀器(5)的出风口连接至脱氯系统(8)的进气口。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第一烟气混匀器(4)、第二烟气混匀器(5),连接至脱硫系统(7)的烟气通道(202)先连接至第一烟气混匀器(4),第一烟气混匀器(4)的出风口连接至脱硫系统(7)的进气口;连接至脱氯系统(8)的烟气通道(202)先连接至第二烟气混匀器(5),第二烟气混匀器(5)的出风口连接至脱氯系统(8)的进气口。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第一烟气混匀器(4)、第二烟气混匀器(5),连接至脱硫系统(7)的烟气通道(202)先连接至第一烟气混匀器(4),第一烟气混匀器(4)的出风口连接至脱硫系统(7)的进气口;连接至脱氯系统(8)的烟气通道(202)先连接至第二烟气混匀器(5),第二烟气混匀器(5)的出风口连接至脱氯系统(8)的进气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3、6-7、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脱硫系统(7)的出气口连接至的脱氯系统(8)进气口。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脱硫系统(7)的出气口连接至的脱氯系统(8)进气口。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脱硫系统(7)的出气口连接至的脱氯系统(8)进气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3、6-7、10-11、13-1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脱氯系统(8)的出气口连接大烟道(3)。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脱氯系统(8)的出气口连接大烟道(3)。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脱氯系统(8)的出气口连接大烟道(3)。
18.根据权利要求1-3、6-7、10-11、13-14、16-1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治理系统(6)包括除尘器(601)、抽风机(602)、烟气净化系统(603)、烟囱(604)。
1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治理系统(6)包括除尘器(601)、抽风机(602)、烟气净化系统(603)、烟囱(604)。
2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治理系统(6)包括除尘器(601)、抽风机(602)、烟气净化系统(603)、烟囱(604)。
CN202120800950.8U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系统 Active CN215295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0950.8U CN215295821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0950.8U CN215295821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95821U true CN215295821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37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00950.8U Active CN215295821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958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97688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чистки топочных газов активированным углем и способ очистки топочных газов
CN108939808B (zh) 一种提高余热利用率和脱硝率的活性炭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US908981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st combustion mercury control using sorbent injection and wet scrubbing
WO2018000857A1 (zh)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方法和装置
CN108745331B (zh) 一种新型活性炭解析塔以及活性炭解析工艺
CN105233673B (zh) 一种炭基催化剂脱硫脱硝系统和方法
CN108939807B (zh) 一种提高余热利用率及脱硝率的烟气净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O2018000888A1 (zh) 防止腐蚀的烟气脱硫脱硝方法和装置
WO2016011682A1 (zh) 一种烧结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联合脱硫脱硝脱汞脱二恶英装置及方法
CN107998812B (zh) 活性炭气力输送系统和输送方法
CN215295821U (zh) 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排放的系统
CN108096988A (zh) 一种实现废水零排放的烟气净化方法和系统
CN105413408B (zh) 一种废气集中回收处理以减少空气污染的系统及方法
JP5583284B2 (ja) スクラップ裁断機用粉取装置及び関連方法
CN113028836B (zh) 一种烧结源头控制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排放的方法和系统
CN113304591A (zh) 一种炭素焙烧炉烟气净化方法及其系统
CN108607322B (zh) 一种多工况烟气集中独立净化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03886A (zh) 一种烧结机烟气分导式脱硫装置及方法
CN113124685B (zh) 一种烧结源头控制HCl排放的方法和系统
CN215856268U (zh) 一种烧结源头控制HCl排放的系统
CN108607325B (zh) 一种多吸附塔并联烟气净化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403190A (zh)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活性炭布料系统及布料方法
CN107433106A (zh) 一种烟气净化吸收塔及其处理方法
CN109569184B (zh) 一种解析塔、烟气净化系统及烟气净化方法
JP2019503858A (ja) 流動層フロー反応器によってガス流からガス状または粒子状物質を分離す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