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93122U - 45度角隐形连接结构及使用其的家具 - Google Patents

45度角隐形连接结构及使用其的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93122U
CN215293122U CN202121317968.9U CN202121317968U CN215293122U CN 215293122 U CN215293122 U CN 215293122U CN 202121317968 U CN202121317968 U CN 202121317968U CN 215293122 U CN215293122 U CN 215293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groove
component
degrees
convex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179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Qirenzhizao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Qirenzhizao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Qirenzhizao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Qirenzhizao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179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93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93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931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45度角隐形连接结构及使用其的家具,该隐形连接结构用于连接两个构件,所述两个构件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端部分别开设有坡口,所述坡口的坡口面与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的一个外侧表面成45度角,第一构件的所述坡口处开设有第一沉槽,第二构件的所述坡口处开设有第二沉槽;第一沉槽内固定安装有45度角隐形连接凹件,第二沉槽内固定安装有45度角隐形连接凸件,所述45度角隐形连接凹件与所述45度角隐形连接凸件卡接后,第一构件的坡口面与第二构件的坡口面贴合并锁紧。该隐形连接结构能够实现两构件的45度角隐形连接,而且加工、安装方便,为家具等行业的个性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Description

45度角隐形连接结构及使用其的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隐形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对两个构件进行45度角隐形连接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使用上述隐形连接结构的家具。
背景技术
对家具行业来说,市场普遍采用三合一连接件(或偏心连接件)的工艺实现家具构件(主要是板件)的组装。三合一连接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发明推广至今,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且基本结构原理未发生过根本改变,并占据家具组装工艺的主流市场。但三合一连接件只解决了家具板材的连接问题,其结构原理存在先天性的设计缺陷,主要表现为:一是锁紧螺母外露,影响家具的整体美观性;二是预埋工艺不牢固,家具搬运或多次拆装容易产生松脱,影响家具的再次使用,甚至造成家具的报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家具的要求不仅仅只限于实用性上,对美观性、多次拆装及搬运的牢固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连接工艺,来解决传统三合一连接工艺存在的上述问题。
隐形连接结构顺应了消费者的需求,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中国发明专利CN106194944B就公开了一种家具隐形连接结构,这种隐形连接结构用于垂直连接两块板,两块板上分别固定有相互适配的凹凸插接件,这些连接件隐藏在板体内,整体效果美观。组装时,通过锁紧螺栓和锁紧座螺纹连接,即可将两块板纵向拉紧并连接在一起,拆卸时,只需将锁紧螺栓松开即可将两块板拆开,这种“前插后锁”的结构大大提高了组装效率,且便于拆卸再组装。
为了简化隐形连接的结构,中国发明专利CN111173815A又公开了一种伸缩式的隐形连接结构,其连接件能够弹性伸缩,在安装空间受限时,例如上下两块板已安装好,在安装中间板时,连接件的插件部先被弹性压缩,待遇到另一块板的T形槽的宽槽端,连接件被弹性释放,然后再将连接件推入T形槽的窄槽端,窄槽端对插件部进行限位。这种连接结构简单,而且家具板材的组装顺序不受限制,提高了家具的组装效率,降低了组装成本。
但是,对于一些具有角度连接要求的应用场景,例如45度角,现有五金配件难以达到要求,严重制约了家具个性化设计和家具装配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两个技术问题,其一是提供一种45度角隐形连接结构,其二是提供一种使用该隐形连接结构的家具,该隐形连接结构能够实现两构件的45度角隐形连接,而且加工、安装方便,为家具等行业的个性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45度角隐形连接结构,用于连接两个构件,所述两个构件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端部分别开设有坡口,所述坡口的坡口面与所述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的一个外侧表面成45度角,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坡口处开设有第一沉槽,所述第二构件的所述坡口处开设有第二沉槽;所述第一沉槽内固定安装有45度角隐形连接凹件,所述第二沉槽内固定安装有45度角隐形连接凸件,所述45度角隐形连接凹件与所述45度角隐形连接凸件卡接后,所述第一构件的坡口面与所述第二构件的坡口面贴合并锁紧。
其中,所述45度角隐形连接凹件包括凹件本体,所述凹件本体设置有第一构件固定部、卡接部和一侧敞口的容纳腔,所述第一构件固定部设置有第一构件贴合面,所述卡接部设置有凸件导向斜面,所述凸件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一构件贴合面成45度角,所述卡接部开设有垂直于所述凸件导向斜面并与所述容纳腔相通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在所述容纳腔的敞口侧开设有卡入口;所述45度角隐形连接凸件包括凸件本体,所述凸件本体设置有凹件导向斜面和第二构件贴合面,所述凹件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二构件贴合面成45度角,所述凹件导向斜面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卡接凸出部,所述凸件本体开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二构件贴合面的紧固件安装孔;所述凸件导向斜面与所述凹件导向斜面相对设置,所述卡接凸出部从所述敞口侧推入所述容纳腔并从所述卡入口处卡入所述卡接孔与所述卡接部卡接。
其中,所述卡接凸出部包括锁紧头部和卡接颈部,所述卡接颈部与所述凹件导向斜面设为一体,所述卡入口呈外大内小的喇叭口状,所述卡入口的最小处小于所述卡接孔的直径,所述卡接颈部与所述卡接孔相适配,所述锁紧头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其中,所述凸件导向斜面低于所述第一构件的坡口面,所述凹件导向斜面低于所述第二构件的坡口面,所述锁紧头部的内侧端面与所述卡接部的内侧端面叠合锁紧。
其中,所述卡接部呈板状,所述卡接部的周边与所述第一构件固定部之间设置有支撑壁,所述支撑壁围成一侧敞口的所述容纳腔。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具,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端部分别开设有坡口,所述坡口的坡口面与所述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的一个板面成45度角,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坡口处开设有第一沉槽,所述第二构件的所述坡口处开设有第二沉槽;所述第一沉槽内安装有所述45度角隐形连接凹件,所述第二沉槽内安装有所述45度角隐形连接凸件,所述45度角隐形连接凹件与所述45度角隐形连接凸件卡接后,所述第一构件的坡口面与所述第二构件的坡口面贴合并锁紧。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时,先把凹件固定于第一构件45度坡口的第一沉槽处,把凸件固定于第二构件45度坡口的第二沉槽处;再将两个构件的坡口相对,此时所述凸件导向斜面与所述凹件导向斜面也相对;然后,沿着坡口平面的方向,将所述凸件的卡接凸出部从所述敞口侧推入所述凹件的容纳腔,并从所述卡入口处卡入所述卡接孔与所述卡接部卡接,最终使所述第一构件的坡口面与所述第二构件的坡口面贴合并锁紧。
该隐形连接结构,能够实现两构件(优选为板件)的45度角隐形连接,而且加工、安装方便,为家具等行业的个性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45度角隐形连接结构实施例中连接凹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45度角隐形连接结构实施例中连接凸件的立体图;
图3是将图1所示45度角隐形连接凹件与第一构件固定连接后的俯视图;
图4是将图2所示45度角隐形连接凸件与第二构件固定连接后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45度角隐形连接结构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
100、45度角隐形连接凹件;110、第一构件固定部;111、第一构件贴合面;112、紧固件安装孔;120、支撑壁;130、卡接部;131、凸件导向斜面;132、卡接孔;133、卡入口;134、卡接部的内侧端面;140、容纳腔;
200、45度角隐形连接凸件;211、第二构件贴合面;212、紧固件安装孔;221、卡接颈部;222、锁紧头部;231、凹件导向斜面;
300、第一构件;301、第一沉槽;302、紧固件;303、坡口面;
400、第二构件;401、第二沉槽;402、紧固件;403、坡口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45度角隐形连接结构,用于对两个构件进行45度角的隐形连接,其包括包括两种五金配件,一种是45度角隐形连接凹件,一种是45度角隐形连接凸件,当这两种连接件配合使用时,可以大大提高家具的美观度,而且加工、安装方便,为家具等行业的个性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面先对这两种连接件进行介绍,然后再结合构件的装配过程对连接结构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45度角隐形连接凹件100,包括凹件本体,所述凹件本体设置有第一构件固定部110、卡接部130和一侧敞口的容纳腔140,第一构件固定部110设置有第一构件贴合面111,卡接部130设置有凸件导向斜面131,凸件导向斜面131与第一构件贴合面111成45度角,卡接部130开设有垂直于凸件导向斜面131并与容纳腔140相通的卡接孔132,卡接孔132在容纳腔140的敞口侧开设有卡入口133。
优选的,卡入口133呈外大内小的喇叭口状,卡入口133的最小处小于卡接孔132的直径,喇叭口便于相配合的凸件卡入卡接孔132而且还能利用卡入口133的最小处小于卡接孔132的直径的特点将凸件卡住,防止两构件很容易的脱开。
优选的,卡接部130呈板状,卡接部130的周边与第一构件固定部110之间设置有支撑壁120,支撑壁120围成一侧敞口的容纳腔140。该种结构可以方便的通过注塑工艺一次成型。
优选的,沿厚度方向,卡接部的内侧端面134(参见图5)与凸件导向斜面131平行。
优选的,第一构件固定部110伸出容纳腔140的敞口侧,且在伸出部分上开设有垂直于第一构件贴合面111的紧固件安装孔112。
如图2所示,一种45度角隐形连接凸件200,包括凸件本体,所述凸件本体设置有凹件导向斜面231和第二构件贴合面211,凹件导向斜面231与第二构件贴合面211成45度角,凹件导向斜面231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卡接凸出部,所述凸件本体开设有垂直于第二构件贴合面211的紧固件安装孔212。
优选的,所述卡接凸出部包括锁紧头部222和卡接颈部221,卡接颈部221与凹件导向斜面231设为一体。
优选的,锁紧头部222的内侧端面与凹件导向斜面231平行,锁紧头部222的外侧端面与凹件导向斜面231平行。
优选的,锁紧头部222和卡接颈部221均为圆柱形。
用上述两种连接件对两个构件进行隐形连接的过程如下:
如图3和图5所示,在第一构件300的端部开设坡口,所述坡口的坡口面303与第一构件300的一个板面成45度角,所述坡口处开设有第一沉槽301,先将45度角隐形连接凹件100放置于第一沉槽301内,使第一构件贴合面111与所述第一沉槽301的槽底贴合,然后把紧固件302(例如螺钉)穿过紧固件安装孔112,将45度角隐形连接凹件100紧固于第一构件300的第一沉槽301内,凸件导向斜面131与坡口面303平行但低于该坡口面。
同样,如图4和图5所示,在第二构件400的端部开设坡口,所述坡口的坡口面403与所述第二构件400的一个板面成45度角,第二构件400的所述坡口处开设有第二沉槽401,先将45度角隐形连接凸件200放置于第二沉槽401内,使第二构件贴合面211与所述第二沉槽401的槽底贴合,然后把紧固件402(例如螺钉)穿过紧固件安装孔212,将45度角隐形连接凸件200紧固于第二构件400的第二沉槽401内,凹件导向斜面231与坡口面403平行但低于该坡口面。
如图5、图3和图4所示,装配时,将第一构件300与第二构件400的坡口相对,此时凸件导向斜面131与凹件导向斜面231也相对;然后,沿着坡口面的方向,将所述卡接凸出部从所述敞口侧推入容纳腔140并从卡入口133卡入卡接孔132与卡接部130卡接,最终实现第一构件300的坡口面与第二构件400的坡口面的贴合和锁紧。
两个构件的连接包括定位和锁紧两个方面。
定位是指,连接凸件200的卡接颈部221卡入连接凹件100的卡接孔132,而且利用卡入口133的最小处小于卡接孔132的直径的结构特点,将连接凸件200卡住,防止两个构件很容易的脱开。
锁紧是指,当将连接凸件200的锁紧头部222从所述敞口侧推入容纳腔140时,通过尺寸设置,使锁紧头部222的内侧端面与卡接部的内侧端面134叠合,进而使第一构件300的坡口面与第二构件400的坡口面贴合并锁紧。
上述隐形连接结构可以应用于多种具有美观度要求的场合,尤其适用于家具行业,两构件优选为板件,两种五金配件的材料不限于五金,也可以是工程塑料,采用注塑工艺制造。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一切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原理、结构及方法所做出的种种改进,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45度角隐形连接结构,用于连接两个构件,所述两个构件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端部分别开设有坡口,所述坡口的坡口面与所述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的一个外侧表面成45度角,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坡口处开设有第一沉槽,所述第二构件的所述坡口处开设有第二沉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沉槽内固定安装有45度角隐形连接凹件,所述第二沉槽内固定安装有45度角隐形连接凸件,所述45度角隐形连接凹件与所述45度角隐形连接凸件卡接后,所述第一构件的坡口面与所述第二构件的坡口面贴合并锁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45度角隐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45度角隐形连接凹件包括凹件本体,所述凹件本体设置有第一构件固定部、卡接部和一侧敞口的容纳腔,所述第一构件固定部设置有第一构件贴合面,所述卡接部设置有凸件导向斜面,所述凸件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一构件贴合面成45度角,所述卡接部开设有垂直于所述凸件导向斜面并与所述容纳腔相通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在所述容纳腔的敞口侧开设有卡入口;
所述45度角隐形连接凸件包括凸件本体,所述凸件本体设置有凹件导向斜面和第二构件贴合面,所述凹件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二构件贴合面成45度角,所述凹件导向斜面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卡接凸出部,所述凸件本体开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二构件贴合面的紧固件安装孔;
所述凸件导向斜面与所述凹件导向斜面相对设置,所述卡接凸出部从所述敞口侧推入所述容纳腔并从所述卡入口处卡入所述卡接孔与所述卡接部卡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45度角隐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凸出部包括锁紧头部和卡接颈部,所述卡接颈部与所述凹件导向斜面设为一体,所述卡入口呈外大内小的喇叭口状,所述卡入口的最小处小于所述卡接孔的直径,所述卡接颈部与所述卡接孔相适配,所述锁紧头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45度角隐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件导向斜面低于所述第一构件的坡口面,所述凹件导向斜面低于所述第二构件的坡口面,所述锁紧头部的内侧端面与卡接部的内侧端面叠合锁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45度角隐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呈板状,所述卡接部的周边与所述第一构件固定部之间设置有支撑壁,所述支撑壁围成一侧敞口的所述容纳腔。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45度角隐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贴合面与所述第一沉槽的槽底贴合,所述凹件本体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一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构件贴合面与所述第二沉槽的槽底贴合,所述凸件本体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二构件固定连接。
7.一种家具,包括:
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端部分别开设有坡口,所述坡口的坡口面与所述第一构件或第二构件的一个板面成45度角,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坡口处开设有第一沉槽,所述第二构件的所述坡口处开设有第二沉槽;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沉槽内安装有45度角隐形连接凹件,所述第二沉槽内安装有45度角隐形连接凸件,所述45度角隐形连接凹件与所述45度角隐形连接凸件卡接后,所述第一构件的坡口面与所述第二构件的坡口面贴合并锁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45度角隐形连接凹件包括凹件本体,所述凹件本体设置有第一构件固定部、卡接部和一侧敞口的容纳腔,所述第一构件固定部设置有第一构件贴合面,所述卡接部设置有凸件导向斜面,所述凸件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一构件贴合面成45度角,所述卡接部开设有垂直于所述凸件导向斜面并与所述容纳腔相通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在所述容纳腔的敞口侧开设有卡入口;
所述45度角隐形连接凸件包括凸件本体,所述凸件本体设置有凹件导向斜面和第二构件贴合面,所述凹件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二构件贴合面成45度角,所述凹件导向斜面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卡接凸出部,所述凸件本体开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二构件贴合面的紧固件安装孔;
所述凸件导向斜面与所述凹件导向斜面相对设置,所述卡接凸出部从所述敞口侧推入所述容纳腔并从所述卡入口处卡入所述卡接孔与所述卡接部卡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凸出部包括锁紧头部和卡接颈部,所述卡接颈部与所述凹件导向斜面设为一体,所述卡入口呈外大内小的喇叭口状,所述卡入口的最小处小于所述卡接孔的直径,所述卡接颈部与所述卡接孔相适配,所述锁紧头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件导向斜面低于所述第一构件的坡口面,所述凹件导向斜面低于所述第二构件的坡口面,所述锁紧头部的内侧端面与卡接部的内侧端面叠合锁紧。
CN202121317968.9U 2021-06-12 2021-06-12 45度角隐形连接结构及使用其的家具 Active CN215293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17968.9U CN215293122U (zh) 2021-06-12 2021-06-12 45度角隐形连接结构及使用其的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17968.9U CN215293122U (zh) 2021-06-12 2021-06-12 45度角隐形连接结构及使用其的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93122U true CN215293122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15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17968.9U Active CN215293122U (zh) 2021-06-12 2021-06-12 45度角隐形连接结构及使用其的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931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2694B (zh) 一种家具连接件
CN214998809U (zh) 任意角度隐形连接结构及使用其的家具
CN215293122U (zh) 45度角隐形连接结构及使用其的家具
CN215293121U (zh) 配套使用的45度角隐形连接凹件和凸件
CN107355456B (zh) 板材连接装置及柜体
CN214998808U (zh) 任意角度隐形连接组件
US11512721B2 (en) Gravity-orientation coupler
CN115467892A (zh) 任意角度隐形连接结构及使用其的家具
CN216111613U (zh) 一种三合一偏心连接件的偏心轮组件
CN212336628U (zh) 一种用于墙板的侧收口组件
CN215980280U (zh) 一种家具板材的隐形连接件及家具
CN215015247U (zh) 一种封板连接件
CN201772396U (zh) 背光模组的支撑件
CN217539216U (zh) 一种隐藏式连接件
CN215563027U (zh) 一种快装结构及淋浴管组件
CN220263747U (zh) 一种便于开启和展示的白酒包装内嵌式锁扣
CN216447256U (zh) 一种直角连接件的片材结构
CN217279482U (zh) 一种台式计算机维护盖板的装配结构
CN210520651U (zh) 一种屏风转接结构
CN215913807U (zh) 一种集成水槽的水槽柜体
CN211951087U (zh) 一种隐藏式家具卡接结构
CN211692065U (zh) 一种淋浴房用门框
CN114263669A (zh) 一种隐藏式暗扣螺丝锁紧装置及锁紧方法
CN214617340U (zh) 一种型材联接装置
CN213167790U (zh) 一种充电墙盒及其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