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86155U - 一种泵头及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泵头及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6155U
CN215286155U CN202023011549.0U CN202023011549U CN215286155U CN 215286155 U CN215286155 U CN 215286155U CN 202023011549 U CN202023011549 U CN 202023011549U CN 215286155 U CN215286155 U CN 215286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opening
component
liquid
pump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115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增新
李生录
夏建松
李陈
魏晋霞
周长春
魏海明
陈京哲
陈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ED-SEA TECH CO LTD
Beijing Red Sea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ED-SEA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ED-SEA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ED-SEA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115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6155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8462 priority patent/WO202212783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6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61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泵头以及使用该泵头的容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头,包括活塞和吸液通道、活塞和吸液通道,还包括轴向运动组合、流出通道、密封部件和支架;其中轴向运动组合,包括缓存液体部组件和封闭端组件;缓存液体部组件与封闭端组件相连接,连接后形成开口;缓存液体部组件和封闭端组件位于开口两侧;缓存液体部组件内部空间为储液空间,储液空间与开口相连通;储液空间一端被活塞封闭,另一端被封闭端组件封闭。这种容器结构简单;坚固耐用;压力降更小;密封性更好;单次取出量更大;能定量地取出所容物,能防止所容物氧化、污染,并减轻环境污染,适用于盛放日常生活用品、食品和药品。

Description

一种泵头及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头及容器,特别是方便组装、使用便利、可以大容量地取出所容物的泵头和一种使用这种泵头的容器。
背景技术
泵头是人们经常用到的产品。现有的泵头元件较多,材料成本、组装成本在生产产本中占据较大的比例。但减少元件数量需要对泵头结构重组改造,而重组结构研发成本高,难道大,很少有人愿意尝试。所以,虽然泵头技术属于传统技术,应用广泛,生产工艺成熟,但是泵头结构数十年来鲜有实质改进。
现有泵头组成材料可能存在多种,比如塑料、弹簧、玻璃珠,塑料也可能有多种。多种材料回收后重新利用不方便,不利于材料循环利用,不利于治理塑料污染等环境问题。
现在常用泵头还存在诸多功能问题,比如长时间不用气密性不易保持、弹簧弹力大影响操控性、单次取出体积过小、不能取出粘性稠度大的液体等,现有结构的泵头也尝试在解决,但效果并不明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需要制造成本更低、回收方便、性能更好的泵头和容器,提高取用过程操作手感,改善泵头取出流体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头,包括活塞和吸液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塞和吸液通道,还包括轴向运动组合、流出通道、密封部件和支架;
轴向运动组合,包括缓存液体部组件和封闭端组件;缓存液体部组件与封闭端组件相连接,连接后形成开口;缓存液体部组件和封闭端组件位于开口两侧;此处缓存液体部组件和封闭端组件位于开口两侧是指缓存液体部组件和封闭端组件直线连接,并不是直角连接。
缓存液体部组件内部空间为储液空间,储液空间与开口相连通;如果缓存液体部组件是通过连通件与封闭端组件相连接,则储液空间也包括连通件内部空间。
储液空间一端被活塞封闭,另一端被封闭端组件封闭;
按照距离所述活塞由近到远的顺序,吸液通道的出口和流出通道的入口依次分布在开口行程侧边,能分别与开口相连通;
密封部件密封开口与吸液通道的出口或流出通道的入口连通时接头处的缝隙;
开口在分别与吸液通道的出口和流出通道的入口连通时的运动距离即是轴向运动组合往复轴向移动的最大距离;
支架阻止轴向运动组合在开口与吸液通道的出口或者流出通道的入口连通后继续移动。
轴向运动组合的储液空间具有暂时存储待取出液体的作用,该储液空间一端会被外设的活塞封闭,液体不会由此端进出;另一端被封闭端组件所封闭。缓存液体部组件与封闭端组件相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旋连接、卡位连接等。储液空间与开口相通,液体进出储液空间均经过开口。支架支持轴向运动组合做轴向移动,限制轴向移动组合移动的距离。
这种轴向运动组合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有利于大规模生产,能降低生产成本;与之配合的部件简单、数量少,方便生产、组装;能实现现有泵头多个部件才能实现的混合功能。
这种泵头,缓存液体部组件还可以通过连通件与和封闭端组件相连接,连通件上设置所述密封部件。这种连通件中间可以贯通缓存液体部组件和开口,外侧可以设置密封部件,方便模具化生产和机械化组装。
这种泵头,可以使封闭端组件和/或连通件分别与密封部件一体化生产。使用分别与密封部件一体化生产的封闭端组件、连通件,既减少组件数量,方便模具化生产和机械化组装,又能保证密封效果。
这种泵头,活塞、缓存液体部组件、封闭端组件和密封部件可以设置在同一轴线上,以方便机械组装。
这种泵头,密封部件可以设置在位于吸液通道和流出通道之间的框架内侧。这种框架可以是环形结构,将吸液通道和流出通道隔离。这种开口移动、密封部件(或部分密封部件)不移动的密封方式可以减少密封部件数量,减少运动阻力。
这种泵头,密封部件可以设置在开口两侧。这种密封方式组装方便。
这种泵头,可以使流出通道主体位于泵头的开口一侧。现有泵头的流出通道出口位于泵头顶部,多为独立设置,浪费材料和空间;设置在泵头的开口一侧,可以使流出通道不必绕经整个泵头,减少流出通道长度。流出通道主体长度短,能减少流程压力损失,节省材料,减少泵头所占空间。
这种泵头,缓存液体部组件外侧可以设置凸出部分,该凸出部分与支架配合,可以限制轴向运动组合轴向移动的距离。该凸出部分可以是专门设置的阻挡件,也可以是缓存液体部组件与各部分直径差异,用缓存液体部组件自身作为阻挡件。
这种泵头,这种缓存液体部组件局部外周面(包括缓存液体部主体外周面或者缓存液体部和连通部或者封闭端组件的连接处外周面两种情形)可以设置平行于缓存液体部组件轴线的光滑支撑面,支撑面支持轴向运动组合整体轴向往复移动。支撑面可以位于缓存液体部组件或者封闭端组件外周面。和支撑件组合后,光滑的支撑面支持轴向运动组合轴向短距离往复移动,防止轴向运动组合非轴向的晃动。
这种泵头,支架可以设置在轴向运动组合上径向凹槽里。利用轴向运动组合各部分口径的差异形成的凹槽设置支架有多个优点:支架可以更好地稳定轴向运动组合,防止非轴向移动;凹槽表面可以作为支撑面之一,有助于保持光滑;支架利用凹槽两侧,无需额外设施,即可阻止轴向运动组合在开口与吸液通道的出口或者流出通道的入口连通后继续移动。
这种泵头,回气通道进气口被密封部件封闭,拉出活塞吸取液体时,密封部件从进气口移开。将回气通道进气口设置在被密封部密封的位置,仅在吸液密封部件移开时打开进气口,既能保证需要补气时回气,又能最大限度避免待取液体由此挥发,避免外部气体进入容器氧化或者污染液体。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容器,该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和上述实用新型的泵头。
这种泵头和容器,克服了现有技术容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具备组件少、组装方便、使用方便、能取出粘度和稠度大的所容物、单次取出量较大、实用性强等优点。同时,该泵头和容器材料单一,便于再次回收利用,有利于减轻塑料对环境污染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述泵头的剖面图及其分解图;
图2是实施例1所述泵头的立体图及其分解图;
图3是实施例2所述泵头的剖面图及其分解图;
图4是实施例2所述泵头的立体图及其分解图;
图5是实施例3所述泵头的剖面图的分解图;
图6是实施例3所述泵头的立体图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泵头。图1是实施例1所述泵头的剖面图及其分解图,图2是实施例 1所述泵头的立体图及其分解图。该泵头包括轴向运动组件1、活塞2、密封部件31、密封部件32、吸液通道4、流出通道5、支架6,以及连接盖21。
轴向运动组件1包括缓存液体部组件11和封闭端12;缓存液体部组件11与封闭端组件12插入卡接,连接后形成多个开口15;缓存液体部组件11内部空间为储液空间14,储液空间14与所述开口15相连通;储液空间14一端被活塞2封闭,另一端被封闭端组件 12封闭;按照距离活塞2由近到远的顺序,吸液通道4的出口41和流出通道5的入口51依次分布在开口15行程侧边,能分别与开口 15相通;开口15两侧,即封闭端组件12和缓存液体部组件11外周侧分别安装有密封部件32和密封部件31,该两个密封部件能密封开口15与吸液通道的出口41或流出通道的入口51连通时接头处的缝隙;支架6支撑所述轴向运动组合1轴向移动;开口15在分别与吸液通道4的出口41和流出通道5的入口51连通时的运动距离即是所述轴向运动组合往复轴向移动的最大距离;支架6能阻止轴向运动组合1在开口15与吸液通道4的出口41或者流出通道5的入口51连通后继续移动。
轴向运动组件1的缓存液体部组件11主体部分直径大,与封闭端组件12连接端直径小,形成肩部16。在缓存液体部组件11直径较小的连接端局部外周侧面设置平行于缓存液体部组件轴线的光滑支撑面18。支架6中间园洞61的直径略大于缓存液体部组件11连接端的直径,缓存液体部组件11穿过园洞61安装在支架6上后,在另一端连接封闭端组件12,然后安装密封部件31和密封部件32。吸液通道4的出口41和流出通道5的入口51设置在框架上,流出通道 5的出口52安装在支架6上。
本实施例中,活塞2、缓存液体部组件11、密封部件31和密封部件32和封闭端组件12在同一轴线上。缓存液体部组件11外侧形成肩部16,该肩部16和密封部件31与支架6中间挡板62配合,可以限制轴向运动组件1轴向移动的距离。光滑的支撑面18保障轴向运动组件1在支架6上整体轴向往复运动。从口径上看,缓存液体部组件11主体部分的口径大于封闭端组件12的口径。流出通道5主体位于泵头的开口15一侧,连接盖21位于泵头上侧。
通过连接盖21向轴向运动组件1外部拉动活塞2,轴向运动组件1整体向上运动,使开口15与吸液通道4相连通;密封部件31被支架6中间挡板62阻挡后,轴向运动组件1不再向上运动;在活塞 2形成负压的拉动下,待取液体从吸液通道4经开口15进入储液空间14内。
通过连接盖21向轴向运动组件1内部按压活塞2,轴向运动组件1整体向下运动,使开口15与流出通道5相连通;肩部16被支架 6中间挡板62阻挡后,轴向运动组件1不再向下运动,活塞2推动储液空间14内液体经开口15从流出通道5向外流出。
本实施例泵头结构简单,对产品材料没有的要求,能降低生产成本;与之配合的部件简单、数量少,方便生产、组装。具有气密性好、操控性强、单次取出体积可以很大、能取出粘性、稠度大的液体等优势。
本实施例中缓存液体部组件11与封闭端组件12两个组件组合前仅封闭端组件12有多个敞口,连接组合时多个敞口形成多个开口 15。开口的形成方式还包括:连接前仅有一个组件有敞口,组合后该敞口形成开口;连接前两个组件均有敞口,组合后形成的新形状敞口为开口等。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泵头。图3是实施例2所述泵头的剖面图及其分解图,图4是实施例 2所述泵头的立体图及其分解图。该泵头包括轴向运动组件1、活塞2、吸液通道4、流出通道5、支架6、框架7、紧固件8,以及连接盖21、弹簧22。
轴向运动组件1包括缓存液体部组件11、封闭端12和连通件 13;缓存液体部组件11与连通件13插入卡接相通;连通件13与封闭端组件12插入卡接,连接后形成开口15;缓存液体部组件11内部空间为储液空间14,储液空间14与所述开口15相连通;储液空间14一端被活塞2封闭,另一端被封闭端组件12封闭;按照距离活塞2由近到远的顺序,吸液通道4的出口和流出通道5的入口依次分布在开口15的行程两侧,能与开口15相通;封闭端组件12和连通件13外周侧均包含有密封部件,该两个密封部件能密封开口15与吸液通道的出口或流出通道的入口连通时接头处的缝隙;封闭端组件 12和连通件13与密封部件一体化生产;支架6支撑所述轴向运动组合1轴向移动;开口15在分别与吸液通道4的出口和流出通道5的入口连通时的运动距离即是所述轴向运动组合往复轴向移动的最大距离;支架6能阻止轴向运动组合1在开口15与吸液通道4的出口或者流出通道5的入口连通后继续移动。
轴向运动组件1的缓存液体部组件11直径大于连通件13的直径,形成肩部16。在缓存液体部组件11和连通件13连接处局部外周侧面设置平行于缓存液体部组件轴线的光滑支撑面18。支架6中间圆洞61的直径略大于缓存液体部组件11和连通件13连接处的直径,缓存液体部组件11穿过圆洞61安装在支架6上后,在另一端依次连接连通件13和封闭端组件12。此外,泵头还包括框架7、紧固件8,流出通道5的出口51。
本实施例中,连通件13和封闭端组件12在同一轴线上。在连通件13与封闭端组件12连接处同一轴向位置上设置了多个开口15。缓存液体部组件11外侧形成肩部16,该肩部16和连通件13与支架 6中间挡板62配合,可以限制轴向运动组件1轴向移动的距离。光滑的支撑面18保障轴向运动组件1在支架6上整体轴向往复运动。从口径上看,缓存液体部组件11的口径大于连通件13和封闭端组件 12的口径。流出通道5主体位于泵头的开口15一侧,连接盖21位于泵头上侧。
弹簧22带动连接盖21向轴向运动组件1外部拉动活塞2,轴向运动组件1整体向上运动,使开口15与吸液通道4相连通;连通件13被支架6中间挡板62阻挡后,轴向运动组件1不再向上运动;在活塞2外拉形成负压的拉动下,待取液体从吸液通道4经开口15 进入储液空间14内。
通过连接盖21向轴向运动组件1内部按压活塞2,轴向运动组件1整体向下运动,使开口15与流出通道5相连通;肩部16被支架 6中间挡板62阻挡后,轴向运动组件1不再向下运动,活塞2推动储液空间14内液体经开口15从流出通道5向外流出。
同样,本实施例泵头结构简单,能降低生产成本;与之配合的部件简单、数量少,方便生产、组装。具有气密性好、操控性强、单次取出体积可以很大、能取出粘性、稠度大的液体等优势。
本实施例中连通件13与封闭端组件12两个组件组合前即分别存在敞口,连接组合时敞口重合形成开口15。开口的形成方式包括:连接前仅有一个组件有敞口,组合后该敞口为开口;连接前两个组件均有敞口,组合后形成的新形状敞口为开口等。
实施例3
如图5和图6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泵头。图5是实施例3所述泵头的剖面图的分解图,图6是实施例3 所述泵头的立体图的分解图。该泵头包括轴向运动组件1、活塞2、吸液通道4、流出通道5、支架6、弹簧9、容器盖10,以及连接杆 21、导向盖22。
轴向运动组件1包括缓存液体部组件11和封闭端12;缓存液体部组件11与封闭端组件12插入卡接,连接后形成多个开口15;缓存液体部组件11内部空间为储液空间14,储液空间14与所述开口15相连通;储液空间14一端被活塞2封闭,另一端被封闭端组件 12封闭;按照距离活塞2由近到远的顺序,吸液通道4的出口41和流出通道5的入口51依次分布在开口15行程侧边,能分别与开口 15相通;开口15两侧,即在封闭端组件12和缓存液体部组件11连接处外周侧分别带有密封部件,该两个密封部件能密封开口15与吸液通道的出口41或流出通道的入口51连通时接头处的缝隙;两个密封部件与封闭端组件12、连通件13一体化生产。支架6支撑所述轴向运动组合1轴向移动;开口15在分别与吸液通道4的出口41和流出通道5的入口51连通时的运动距离即是所述轴向运动组合往复轴向移动的最大距离;支架6能阻止轴向运动组合1在开口15与吸液通道4的出口41或者流出通道5的入口51连通后继续移动。
在封闭端组件12密封部件下面的支架6上,设置回气通道63。回气通道63进气口端设在支架6内,出气口端连通在旋盖10内,可与容器内相通。回气通道63进气口端通常被封闭端组件12密封部件压住,仅在吸液时活塞2向右移动,封闭端组件12向右移动时被打开。
在轴向运动组合1左侧,即封闭端组件12的左侧,设置弹簧9。取液时,活塞2向左移动,弹簧9被压缩;取液完成后,压力消失,弹簧9复原,推动轴向运动组合1向右稍有移动,流出通道5内液体稍有回流,防止流出通道5出口有液体滴落。流出通道5主体位于泵头的开口15一侧,连接杆21位于泵头的开口15另一侧。
轴向运动组件1的缓存液体部组件11外周侧设置阻挡环16和凸起17。阻挡环16和凸起17之间的设置平行于缓存液体部组件轴线的光滑支撑面18。支架6右侧安装口处设置凸棱。缓存液体部组件11和封闭端组件12连接后,在弹簧9右侧,被装入支架6内。支架6安装口处凸棱位于阻挡环16和凸起17之间的支撑面18外侧。吸液通道4的出口41和流出通道5的入口51设置在支架6上。
本实施例中,活塞2、缓存液体部组件11和封闭端组件12在同一轴线上。阻挡环16和凸起17与支架6安装口处配合,可以限制轴向运动组件1轴向移动的距离。光滑的支撑面18保障轴向运动组件1在支架6上整体轴向往复运动。
通过连接杆21向轴向运动组件1外部拉动活塞2,轴向运动组件1整体向右运动,使开口15与吸液通道4相连通;凸起17被支架 6安装口内侧倒棱阻挡后,轴向运动组件1不再向右运动;在活塞2 形成负压的拉动下,待取液体从吸液通道4经开口15进入储液空间 14内。
通过连接盖21向轴向运动组件1内部按压活塞2,轴向运动组件1整体向左运动,使开口15与流出通道5相连通;阻挡环16被支架6安装口阻挡后,轴向运动组件1不再向右运动,活塞2推动储液空间14内液体经开口15从流出通道5向外流出。
本实施例泵头结构简单,对产品材料没有的要求,能降低生产成本;与之配合的部件简单、数量少,方便生产、组装。具有气密性好、操控性强、单次取出体积可以很大、能取出粘性、稠度大的液体等优势。
本实施例中缓存液体部组件11与封闭端组件12两个组件组合前仅缓存液体部组件11有多个敞口,连接组合时多个敞口形成多个开口1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变型和组合。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泵头,包括活塞和吸液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向运动组合、流出通道、密封部件和支架;
所述轴向运动组合,包括缓存液体部组件和封闭端组件;所述缓存液体部组件与所述封闭端组件相连接,连接后形成开口;所述缓存液体部组件和所述封闭端组件位于所述开口两侧;
所述缓存液体部组件内部空间为储液空间,所述储液空间与所述开口相连通;
所述储液空间一端被所述活塞封闭,另一端被所述封闭端组件封闭;
按照距离所述活塞由近到远的顺序,所述吸液通道的出口和所述流出通道的入口依次分布在所述开口行程侧边,能分别与所述开口相连通;
所述密封部件密封所述开口与所述吸液通道的出口或所述流出通道的入口连通时接头处的缝隙;
所述开口在分别与所述吸液通道的出口和所述流出通道的入口连通时的运动距离即是所述轴向运动组合往复轴向移动的最大距离;
所述支架阻止所述轴向运动组合在所述开口与所述吸液通道的出口或者所述流出通道的入口连通后继续移动。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液体部组件通过连通件与和封闭端组件相连接,所述连通件上设置所述密封部件。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端组件和/或连通件分别与所述密封部件一体化生产。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所述缓存液体部组件、所述封闭端组件和所述密封部件在同一轴线上。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通道主体位于泵头的开口一侧。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液体部组件局部外侧面设置平行于所述缓存液体部组件轴线的光滑支撑面。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液体部组件外侧设置凸出部分。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轴向运动组合上径向凹槽里。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开口两侧。
10.一种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头。
CN202023011549.0U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泵头及容器 Active CN215286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11549.0U CN215286155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泵头及容器
PCT/CN2021/138462 WO2022127836A1 (zh) 2020-12-15 2021-12-15 一种泵头及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11549.0U CN215286155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泵头及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6155U true CN215286155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12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11549.0U Active CN215286155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泵头及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61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7832A1 (zh) * 2020-12-15 2022-06-23 北京红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泵头元件及含有这种泵头元件的泵头和容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7832A1 (zh) * 2020-12-15 2022-06-23 北京红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泵头元件及含有这种泵头元件的泵头和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32999A (zh) 一种泵头及容器
CN112693738A (zh) 泵头及容器
CN112693737A (zh) 一种泵头元件及含有这种泵头元件的泵头和容器
EP4112493A1 (en) Full-plastic emulsion pump
CN105246372A (zh) 旋转吐出式化妆品容器
CN112693736A (zh) 一种日常所用的泵头及容器
CN215286155U (zh) 一种泵头及容器
WO2022011811A1 (zh) 一种喷雾枪
CN215286156U (zh) 泵头及容器
US20240026877A1 (en) Pump head element and pump head comprising same, and container
US20220203394A1 (en) Spring foam pump and packaging container
WO2021208684A1 (zh) 一种喷头改进结构
CN215286152U (zh) 一种日常所用的泵头及容器
CN215286153U (zh) 一种泵头元件及含有这种泵头元件的泵头和容器
WO2022127836A1 (zh) 一种泵头及容器
WO2022127837A1 (zh) 一种日常所用的泵头及容器
WO2022127833A1 (zh) 泵头及容器
CN204896183U (zh) 一种乳液泵
WO2022165995A1 (zh) 一种全塑按压泵
US20230241633A1 (en) Liquid pump
CN210102437U (zh) 一种弹簧泡沫泵及包装容器
CN108502344B (zh) 一种乳液泵
EP4317685A1 (en) Full-plastic liquid pump
CN2597093Y (zh) 一种无污染真空乳液泵
CN201044908Y (zh) 乳液泵、喷雾泵、容器封盖组件和其中所采用的单向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