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75070U - 防针头刺伤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针头刺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75070U
CN215275070U CN202121435307.6U CN202121435307U CN215275070U CN 215275070 U CN215275070 U CN 215275070U CN 202121435307 U CN202121435307 U CN 202121435307U CN 215275070 U CN215275070 U CN 215275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connecting pipe
protective sleeve
spring
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353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丽
邵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923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923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923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filed Critical 923th Hospital of the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1214353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75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75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75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针头刺伤装置,包括连接管、针体、防护套、弹簧和限位机构;针体包括头端和尾端,尾端固定于连接管内,头端伸出于连接管外;防护套的内部中空,弹簧和防护套均套设在针体外,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管内,另一端与防护套固定连接;弹簧压缩状态时,防护套收纳于连接管内,弹簧恢复原长状态时,防护套套在针体的头端外;限位机构设在连接管的端口上,用于将防护套阻挡在连接管内,可防止针头刺伤医护人员。

Description

防针头刺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针头刺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中工作,医护人员常常用到头皮针给患者输液,或者需要用到采血针给患者采血,治疗或采血中需要穿刺至患者静脉,这个过程中头皮针或采血针会被病人体液污染,针头容易携带细菌病毒,医护人员在拔针时容易出现被裸露针头刺伤的事故,轻则引起伤口出血和化脓状况,重则因病人体液中自带的艾滋、乙型肝炎等病源体而产生连带的感染问题,在为患者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针头刺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防针头刺伤装置包括连接管、针体、防护套、弹簧和限位机构;针体包括头端和尾端,尾端固定于连接管内,头端伸出于连接管外;防护套的内部中空,弹簧和防护套均套设在针体外,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管内,另一端与防护套固定连接;弹簧压缩状态时,防护套收纳于连接管内,弹簧恢复原长状态时,防护套套在针体的头端外;限位机构设在连接管的端口上,用于将防护套阻挡在连接管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限位机构包括转动套、挡片和导槽;转动套可转动地套在连接管外;挡片固定连接于转动套端口的内侧,且遮挡连接管端口的部分;导槽沿着防护套的轴向设在其外壁上,挡片与导槽重合时,挡片可沿导槽滑动。便于控制防护套弹出,以保护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
防针头刺伤装置,还包括第一针翼和第二针翼,第一针翼固定连接于连接管的外壁上,第二针翼固定连接于转动套的外壁上。设置第一针翼和第二针翼便于输液或采血中手持,也方便使用胶带固定。同时转动第二针翼,方便带动转动套的转动。
第二针翼上设有转环,转环与转动套同轴间隔设置,转环和转动套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针翼与连接管的连接边长度。便于第二针翼绕连接管转动。
第一针翼和第二针翼均呈梯形形状,其上底边与连接管、防护套的外壁连接,便于手持下底边一侧。
导槽设在靠近第一针翼的一侧,当第一针翼和第二针翼重合时,即可弹出防护套,便于使用操作。
防护套的端部设有向内的凸环,该凸环的内孔直径大于针体的直径,增加与挡片的接触面,便于挡片阻挡防护套,同时增大针体头端的包裹范围,降低被刺伤的风险。
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导管,导管方便输液或采血使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防针头刺伤装置中,初始时限位机构将防护套阻挡于连接管内,弹簧被压缩,针体的头端处于裸露状态,方便输液或采血操作,当完成输液或采血后,改变限位机构位置状态,使其不再阻挡防护套,弹簧恢复原状,防护套被弹出挡在针体的头端外,医护人员不会因误触针体的头端而被刺伤,确保了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套处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套弹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6是图1中第二针翼、转动套和转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连接管;2、针体;21、头端;22、尾端;3、第一针翼;4、第二针翼;5、导管;6、转动套;7、转环;8、防护套;9、弹簧;10、导槽;11、挡片;12、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防针头刺伤装置包括连接管1、针体2、防护套8、弹簧9和限位机构;针体2包括头端21和尾端22,尾端22固定于连接管1内,头端21伸出于连接管1外,头端21为针尖的一端,医护人员操作针体2的过程中容易误触到头端21,因此需在头端21外设防护套8,防护套8的内部中空,弹簧9和防护套8均套设在针体2外,弹簧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管1内,另一端与防护套8固定连接。弹簧9为压缩状态时,防护套8收纳于连接管1内,弹簧9恢复原长状态时,防护套8套在针体2的头端21外。限位机构设在连接管1的端口上,用于将防护套8阻挡在连接管1内。连接管1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导管5。
如图4和图5所示,限位机构包括转动套6、挡片11和导槽10。转动套6可转动地套在连接管1外。挡片11固定连接于转动套6端口的内侧,且遮挡连接管1端口的部分。导槽10沿着防护套8的轴向设在其外壁上,挡片11与导槽10重合时,挡片11可沿导槽10滑动,为了使得防护套8可顺畅的弹出,挡片11截面尺寸小于导槽10的截面尺寸。
防针头刺伤装置还包括第一针翼3和第二针翼4,第一针翼3固定连接于连接管1的外壁上,第二针翼4固定连接于转动套6的外壁上。第一针翼3和第二针翼4均呈梯形形状。导槽10设在靠近第一针翼3的一侧。防护套8的端部设有向内的凸环12,该凸环12的内孔直径大于针体2的直径。
如图6所示,第二针翼4上设有转环7,转环7与转动套6同轴间隔设置,转环7和转动套6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针翼3与连接管1的连接边长度,第二针翼4可更稳定地绕连接管1转动,同时由于第一针翼3连接在转动套6和转环7之间,可避免第二针翼4在转动中脱离连接管1。
该防针头刺伤装置在初始时,第二针翼4处于第一针翼3的背面,挡片11将防护套8挡在连接管1内,输液或采血时,为了方便操作,可手持第二针翼4转动,使第一针翼3和第二针翼4处于展平状态,此时挡片11仍然将防护套8挡在连接管1内。结合图2可知,当第二针翼4转动至第一针翼3的正面时,挡片11与导槽10重合,防护套8不再被挡片11遮挡,弹簧9将防护套8弹出,防护套8包裹地套在针体2的头端21外,从而防止医护人员被刺伤。

Claims (8)

1.防针头刺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1)、针体(2)、防护套(8)、弹簧(9)和限位机构;针体(2)包括头端(21)和尾端(22),尾端(22)固定于连接管(1)内,头端(21)伸出于连接管(1)外;防护套(8)的内部中空,弹簧(9)和防护套(8)均套设在针体(2)外,弹簧(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管(1)内,另一端与防护套(8)固定连接;弹簧(9)压缩状态时,防护套(8)收纳于连接管(1)内,弹簧(9)恢复原长状态时,防护套(8)套在针体(2)的头端(21)外;限位机构设在连接管(1)的端口上,用于将防护套(8)阻挡在连接管(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针头刺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转动套(6)、挡片(11)和导槽(10);转动套(6)可转动地套在连接管(1)外;挡片(11)固定连接于转动套(6)端口的内侧,且遮挡连接管(1)端口的部分;导槽(10)沿着防护套(8)的轴向设在其外壁上,挡片(11)与导槽(10)重合时,挡片(11)可沿导槽(10)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防针头刺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针翼(3)和第二针翼(4),第一针翼(3)固定连接于连接管(1)的外壁上,第二针翼(4)固定连接于转动套(6)的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针头刺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针翼(4)上设有转环(7),转环(7)与转动套(6)同轴间隔设置,转环(7)和转动套(6)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针翼(3)与连接管(1)的连接边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针头刺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翼(3)和第二针翼(4)均呈梯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针头刺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10)设在靠近第一针翼(3)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针头刺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8)的端部设有向内的凸环(12),该凸环(12)的内孔直径大于针体(2)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针头刺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导管(5)。
CN202121435307.6U 2021-06-24 2021-06-24 防针头刺伤装置 Active CN215275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5307.6U CN215275070U (zh) 2021-06-24 2021-06-24 防针头刺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5307.6U CN215275070U (zh) 2021-06-24 2021-06-24 防针头刺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75070U true CN215275070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18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35307.6U Active CN215275070U (zh) 2021-06-24 2021-06-24 防针头刺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750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882470B2 (ja) 穿刺要素の保護バリヤ組立体
US5259392A (en) Blood collection device
JPH07299142A (ja) カテーテル装置
CN205286368U (zh) 一种安全采血针
WO2010061405A2 (en) Safely disposable i.v. cannula device
CN202776320U (zh) 针筒式真空采血器
US20180361122A1 (en) Extraction device for collecting blood samples, including a catheter and a safety system
CN202478299U (zh) 安全留置针
CN215275070U (zh) 防针头刺伤装置
CN202776321U (zh) 具有伸缩保护套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
CN202776325U (zh) 具有针尖保护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
CN202478300U (zh) 一种安全留置针
CN202776328U (zh) 具有针筒式真空采血器的留置针
CN104470438B (zh) 针筒式真空采血器
CN106390233B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自动弹出式医用针
CN202184774U (zh) 一种安全的内瘘针保护套
CN215305915U (zh) 安全采血针
CN104117111A (zh) 防刺头皮针
CN211584648U (zh) 一种防刺伤的头皮针结构
CN218923425U (zh) 一种带防护套的静脉输液针
CN205094453U (zh) 一种采血针
CN214435675U (zh) 一种输液针头保护装置
CN217852982U (zh) 一种防刺伤动脉采血针
CN202822327U (zh) 安全输液针
CN220675999U (zh) 一种用于静脉采血的防针刺伤护针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