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75062U - 留置针敷贴 - Google Patents

留置针敷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75062U
CN215275062U CN202121086586.XU CN202121086586U CN215275062U CN 215275062 U CN215275062 U CN 215275062U CN 202121086586 U CN202121086586 U CN 202121086586U CN 215275062 U CN215275062 U CN 215275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trap
cloth belt
indwelling needle
pla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8658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ed Cros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ed Cros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ed Cros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ed Cros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108658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750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75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750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留置针敷贴,包括敷贴主体,所述敷贴主体的上表面缝接有限位布带,所述限位布带的底部和敷贴主体的上表面均贴合设置有限位铁片,所述限位铁片的上表面粘接有连接布带,所述连接布带的内壁贴合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表面贴合设置有固定布带。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布带和限位铁片的配合,使第一布带与敷贴主体之间拆装较为方便,并且,当限位铁片与连接环之间距离不变时,通过发条弹簧使敷贴主体对留置针的压力不变,进而使医护人员每次对留置针进行固定时,通过发条弹簧使敷贴主体对留置针的压力均为合适的大小,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对留置针进行多次固定。

Description

留置针敷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留置针敷贴。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静脉输液一般将输液针头刺入患者的手部或脚部处的静脉血管中,对于一些需要长期进行静脉输液的重症患者或不易找到血管的肥胖者、婴幼儿常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以避免由于多次穿刺带来的痛苦和不便。目前,在使用留置针时,大多通过敷贴对留置针进行固定,防止留置针发生移位或脱落,但在通过敷贴对留置针进行固定时,由于敷贴对留置针的压力较难掌控,进而不便于医护人员对留置针进行多次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在使用留置针时,大多通过敷贴对留置针进行固定,防止留置针发生移位或脱落,但在通过敷贴对留置针进行固定时,由于敷贴对留置针的压力较难掌控,进而不便于医护人员对留置针进行多次固定,而提出的一种留置针敷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留置针敷贴,包括敷贴主体,所述敷贴主体的上表面缝接有限位布带,所述限位布带的底部和敷贴主体的上表面均贴合设置有限位铁片,所述限位铁片的上表面粘接有连接布带,所述连接布带的内壁贴合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表面贴合设置有固定布带,所述固定布带内壁的左右两侧均缝接有第二布带,所述第二布带的表面粘接有卷绕杆,所述卷绕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发条弹簧,所述发条弹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远离第二布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空心板,所述空心板的内壁与卷绕杆的表面接触,所述空心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空心筒,所述空心筒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与第二布带的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连接布带包括第一布带,所述第一布带的底部与连接布带的上表面粘接,所述第一布带的表面缝接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内壁与连接环的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敷贴主体的内部开设有观察孔,所述敷贴主体的上表面粘接有透明膜片,所述透明膜片位于观察孔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卷绕杆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空心板远离第二布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指示环,所述转盘的表面与指示环的内壁接触,所述转盘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指示块,所述指示环位于空心板与第一指示块之间,所述指示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指示块。
优选的,所述敷贴主体的中心和透明膜片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卷绕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卷绕杆分别位于第二布带的上下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布带和限位铁片的配合,使第一布带与敷贴主体之间拆装较为方便,并且,当限位铁片与连接环之间距离不变时,通过发条弹簧使敷贴主体对留置针的压力不变,进而使医护人员每次对留置针进行固定时,通过发条弹簧使敷贴主体对留置针的压力均为合适的大小,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对留置针进行多次固定。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盘、指示环、第一指示块和第二指示块,其中,当第一指示块与第二指示块对齐时,敷贴主体对留置针的压力为合适的大小,进而医护人员可通过观察第一指示块与第二指示块的位置,判断敷贴主体对留置针的压力是否为合适的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处剖视图。
图中:1、敷贴主体;2、限位布带;3、限位铁片;4、连接布带;41、第一布带;42、魔术贴;5、连接环;6、固定布带;7、第二布带;8、卷绕杆;9、轴承;10、发条弹簧;11、支撑环;12、空心板;13、空心筒;14、通孔;15、观察孔;16、透明膜片;17、转盘;18、指示环;19、第一指示块;20、第二指示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照图1-3,一种留置针敷贴,包括敷贴主体1,敷贴主体1为透气无纺布,敷贴主体1的上表面缝接有限位布带2,限位布带2的底部和敷贴主体1的上表面均贴合设置有限位铁片3,限位铁片3的上表面粘接有连接布带4,连接布带4的内壁贴合设置有连接环5,连接环5的表面贴合设置有固定布带6,固定布带6内壁的左右两侧均缝接有第二布带7,通过固定布带6将连接环5固定在第二布带7上,第二布带7的表面粘接有卷绕杆8,卷绕杆8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卷绕杆8分别位于第二布带7的上下两侧,卷绕杆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9,轴承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发条弹簧10,发条弹簧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环11,支撑环11远离第二布带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空心板12,当发条弹簧10处在初始状态时,第二布带7卷绕在卷绕杆8上,当发条弹簧10收紧时,发条弹簧10会对卷绕杆8施加一定的力,并使第二布带7自动的卷绕在卷绕杆8上,空心板12的内壁与卷绕杆8的表面接触,空心板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空心筒13,空心筒1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14,通孔14的内壁与第二布带7的表面接触。
连接布带4包括第一布带41,第一布带41的底部与连接布带4的上表面粘接,第一布带41的表面缝接有魔术贴42,魔术贴42的内壁与连接环5的表面接触。
敷贴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观察孔15,敷贴主体1的上表面粘接有透明膜片16,透明膜片16位于观察孔15的上方,敷贴主体1的中心和透明膜片16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通过设置观察孔15和透明膜片16,使医护人员能直接透过敷贴主体1观察到留置针的情况。
实施例二
参照图1-3,卷绕杆8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盘17,空心板12远离第二布带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指示环18,转盘17的表面与指示环18的内壁接触,转盘1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指示块19,指示环18位于空心板12与第一指示块19之间,指示环1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指示块20,通过设置转盘17、指示环18、第一指示块19和第二指示块20,其中,当第一指示块19与第二指示块20对齐时,敷贴主体1对留置针的压力为合适的大小,进而医护人员可通过观察第一指示块19与第二指示块20的位置,判断敷贴主体1对留置针的压力是否为合适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中,医护人员在对留置针进行第一固定时,先将第一布带41与连接环5分离,然后,将敷贴主体1放置在指定位置处,并将限位铁片3插入至限位布带2内,再然后,将第一布带41插入至连接环5内,并拉动第一布带41,使发条弹簧10收紧,此时,收紧的发条弹簧10对第二布带7施加一定的拉力,并且,发条弹簧10对第二布带7施加的拉力等于敷贴主体1对留置针的压力,当敷贴主体1对留置针的压力等于合适的大小时,通过魔术贴42将第一布带41固定在连接环5上,并通过敷贴主体1将留置针固定在患者身上,当医护人员使用留置针时,将限位布带2与限位铁片3分离,即可将敷贴主体1从患者身上取下,当医护人员需要对留置针进行再次固定时,将敷贴主体1放置在留置针上,并将限位铁片3插入至限位布带2内,此时,通过限位铁片3和限位布带2的配合,会将第一布带41固定在敷贴主体1上,并由于限位铁片3与连接环5之间距离不变,使敷贴主体1对留置针的压力不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6)

1.留置针敷贴,包括敷贴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主体(1)的上表面缝接有限位布带(2),所述限位布带(2)的底部和敷贴主体(1)的上表面均贴合设置有限位铁片(3),所述限位铁片(3)的上表面粘接有连接布带(4),所述连接布带(4)的内壁贴合设置有连接环(5),所述连接环(5)的表面贴合设置有固定布带(6),所述固定布带(6)内壁的左右两侧均缝接有第二布带(7),所述第二布带(7)的表面粘接有卷绕杆(8),所述卷绕杆(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9),所述轴承(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发条弹簧(10),所述发条弹簧(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环(11),所述支撑环(11)远离第二布带(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空心板(12),所述空心板(12)的内壁与卷绕杆(8)的表面接触,所述空心板(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空心筒(13),所述空心筒(1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孔(14),所述通孔(14)的内壁与第二布带(7)的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布带(4)包括第一布带(41),所述第一布带(41)的底部与连接布带(4)的上表面粘接,所述第一布带(41)的表面缝接有魔术贴(42),所述魔术贴(42)的内壁与连接环(5)的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观察孔(15),所述敷贴主体(1)的上表面粘接有透明膜片(16),所述透明膜片(16)位于观察孔(15)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杆(8)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盘(17),所述空心板(12)远离第二布带(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指示环(18),所述转盘(17)的表面与指示环(18)的内壁接触,所述转盘(1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指示块(19),所述指示环(18)位于空心板(12)与第一指示块(19)之间,所述指示环(1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指示块(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留置针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主体(1)的中心和透明膜片(16)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杆(8)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卷绕杆(8)分别位于第二布带(7)的上下两侧。
CN202121086586.XU 2021-05-20 2021-05-20 留置针敷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75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6586.XU CN215275062U (zh) 2021-05-20 2021-05-20 留置针敷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6586.XU CN215275062U (zh) 2021-05-20 2021-05-20 留置针敷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75062U true CN215275062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41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8658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75062U (zh) 2021-05-20 2021-05-20 留置针敷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750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75062U (zh) 留置针敷贴
CN215458369U (zh) 肝癌介入用术后护理用压迫止血装置
CN212118254U (zh) 一种动脉穿刺导管固定装置
CN211749559U (zh) 穿刺点渗血报警装置
CN212089536U (zh) 可穿戴膝部电子量角装置
CN218106214U (zh) 一种改良留置针敷贴
CN215424570U (zh) 一种新生儿护理仪脉搏固定套
KR200493014Y1 (ko) 복부 지혈용 압박대 및 이를 이용한 지혈 방법
CN211751519U (zh) 一种输液固定装置
CN216417970U (zh) 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
CN217526058U (zh) 新型导管固定装置
CN213524244U (zh) 一种用于放置肾造瘘管的腰包
KR20200052519A (ko) 복부 지혈용 압박대 및 이를 이용한 지혈 방법
CN213131490U (zh) 一种胸腔积液引流管固定装置
CN217472075U (zh) 手术孔巾
CN218784489U (zh) 一种腹部术后专用腹带
CN215018297U (zh) 一种加压止血工具及动脉采血穿刺包
CN214762889U (zh) 一种定向透析电极片固定衣
CN218960125U (zh) 一种新型便于护理的压迫止血服
CN212214142U (zh) 患者手术室用保暖防压疮臂套
CN215080851U (zh) 一种动脉穿刺置管可视化固定贴
CN219184374U (zh) 一种乳腺外科术后护理装置
CN219127777U (zh) 一种术中多功能输液臂套
CN215194290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颈内血液透析护理装置
CN211932733U (zh) 一种方便固定引流管的病员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