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4489U - 一种腹部术后专用腹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腹部术后专用腹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4489U
CN218784489U CN202222078508.6U CN202222078508U CN218784489U CN 218784489 U CN218784489 U CN 218784489U CN 202222078508 U CN202222078508 U CN 202222078508U CN 218784489 U CN218784489 U CN 218784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dominal
drainage tube
belt
alarm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785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邵薇
戴利萍
陈思意
祁美玲
金慧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207850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84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4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44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腹部术后专用腹带,包括两个腹带连接头、多根连接在腹带连接头之间的连接带、支撑骨条、引流管固定组件与渗液报警贴;本腹带可对患者腹部进行加压保护,缓解术后腹部不适,减轻疼痛,同时可以减轻腹部的张力;通过多根平行且间隔一段距离安装的连接带可便于引流管从连接带之间的通道槽穿出,可防止引流管夹于腹带与腹部皮肤之间,防止引流管弯折或引流不畅;同时引流管通过引流管固定组件上的弹性软管与加压带固定在引流管容纳通槽内,对引流管进行二次固定,减轻对创口的直接牵拉,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同时设有的渗液报警贴,可在纱布敷料或者吸渗纱布渗湿后通过报警器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纱布敷料或者吸渗纱布。

Description

一种腹部术后专用腹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部术后专用腹带。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在腹部手术后通常都会使用腹带对腹部进行加压保护,其作用是能有效缓解术后腹部不适,减轻疼痛,同时可以减轻腹部的张力,可防止因患者咳嗽或日常活动时腹压增加导致缝合线受压脱落或组织、伤口撕裂等并发症;同时很多腹部手术因病情需要都会留置引流管,特别是在普外科,有肝癌、胰腺癌、肝血管瘤、肝门部肝管癌、胆管肿瘤、胆囊癌、肝内结石等患者,其手术复杂,手术后患者经常需留置多根引流管,比如有肝断面引流管、腹腔引流管、胰腺引流管、T管、膈下引流管、胆管空肠引流管、胰管空肠引流管、胃空肠引流管等。
临床上,在使用腹带对腹部进行加压保护时,腹带会覆盖腹部引流管创口,引流管只能从腹带的边缘引出,那么从腹部创口引出的引流管靠近腹部创口的一段就会夹于腹带与腹部皮肤之间,易造成引流管弯折或引流不畅的问题;特别是当患者需留置多根引流管时,多根引流管靠近腹部创口的一段均会夹于腹带与腹部皮肤之间,即便在腹带上预先开设有供多根引流管穿过的多个通孔,但是由于患者手术方式及体形不一,使不同患者留置的引流管位置无法一致,无法使所有的引流管从预先开设的多个通孔直接穿出,那么同样会有部分从腹部创口引出的引流管靠近腹部创口的一段就会夹于腹带与腹部皮肤之间,造成引流管弯折或引流不畅的问题;同时对于腹部留置的引流管需要进行固定,目前一般是采用两次固定的方式:初次固定是在创口周围采用医用缝线对引流管在创口周围皮肤上进行固定;二次固定是在体外段引流管上用医用胶带或者固定贴在腹部皮肤上加以再次固定,目的在于达到防止非计划性拔管,起到抗牵拉的作用,然而医用胶带或者固定贴受皮肤汗液或者创口渗液浸润后使粘贴效果变差,易松动或掉落进而影响对引流管的二次固定效果,且有些患者胶布过敏无法使用医用胶带或者固定贴,直接影响引流管的二次固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在腹部创口处会有脓、血等渗液渗出,医护人员一般会在创口处覆盖吸渗敷料或者吸渗纱布来吸收渗液,并且在吸渗敷料或者吸渗纱布渗湿后需要及时更换,而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不可能做到实时的查看吸渗敷料或者吸渗纱布是否渗湿的情况,往往在医护人员查看时,可能渗液已经沾湿衣物和/或床单,需要重新更换衣物和/或床单,进一步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围绕在腰腹部进行腹部加压的腹带,同时该腹带可便于不同位置的多根引流管穿出,并在腹带上对引流管进行二次固定,还可以通过集成于腹带上的渗液报警装置对吸渗敷料或者吸渗纱布渗液情况进行实时的报警提醒。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一种腹部术后专用腹带,包括两个腹带连接头与多根连接带;多根连接带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平行安装于两个腹带连接头之间,且相邻两连接带间隔一段距离形成一条通道槽;在一个腹带连接头的正面与另一个腹带连接头的背面固设有可相互粘连的魔术贴,两个腹带连接头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为固设于两个腹带连接头正面相对侧的纽扣与设置于连接带两端可与纽扣匹配扣接的扣眼。
优选的,所述连接带为弹力带。
优选的,所述腹带还包括硬质材料制成的至少一个支撑骨条,所述支撑骨条的长度与腹带的宽度一致,支撑骨条的背面为魔术贴粘贴层,所述连接带的正面为可与魔术贴粘贴层相互粘连的魔术贴粘连层。
进一步的,在所述多根连接带正面设置有可将引流管固定连接的至少一个引流管固定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固定组件为医用胶带或者固定贴,所述医用胶带或者固定贴将引流管粘贴固定在所述多根连接带正面。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与弹性软管,固定板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固定板底面为固定板魔术贴粘贴层,所述连接带的正面为可与固定板魔术贴粘贴层相互粘连的魔术贴粘连层;所述弹性软管垂直安装于固定板顶面中部,所述弹性软管中部为引流管容纳通槽,所述引流管容纳通槽贯穿所述固定板,在所述弹性软管与固定板一侧竖直开设有与所述引流管容纳通槽连通的引流管过道槽。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固定组件还包括加压带与固定扣,至少一个所述加压带一端固定连接在弹性软管外壁面上,处于引流管过道槽的一侧,在弹性软管外壁面上与加压带水平对应的引流管过道槽另一侧固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扣,在加压带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固定扣可匹配固定扣接。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容纳通槽的壁面为粗糙面或在其壁面上固定铺设有硅胶层或者软质橡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腹带还包括渗液报警装置,所述渗液报警装置包括渗液报警贴、导线与报警器,所述渗液报警贴采用软质吸水材料制成,在渗液报警贴上设置有连通槽、引流管穿过孔、正极导电条与负极导电条,引流管穿过孔设置于渗液报警贴中部,所述连通槽一端与引流管穿过孔连通,另一端延伸出渗液报警贴的边缘,所述正极导电条与负极导电条对称设置于引流管穿过孔与连通槽的两侧,所述正极导电条与负极导电条隐藏于渗液报警贴内部或暴露于渗液报警贴正面;所述正极导电条与负极导电条分别通过导线与报警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渗液报警贴正面边缘为粘贴面,在所述粘贴面上覆盖有离型纸撕膜,渗液报警贴背面设置一层软质防水层。
优选的,所述正极导电条与负极导电条为圆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在一个所述腹带连接头的正面设置有一个供报警器放置的置物口袋。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其发明目的,本腹部术后专用腹带针对于腹部术后留置有多根引流管的患者,对腹部进行加压保护,能有效缓解术后腹部不适,减轻疼痛,同时可以减轻腹部的张力,可防止因患者咳嗽或日常活动时缝合线受压脱落或组织、伤口撕裂等并发症;通过多根平行且间隔一段距离安装的连接带可便于引流管从连接带之间的通道槽穿出,可防止引流管夹于腹带与腹部皮肤之间,防止引流管弯折或引流不畅;同时引流管通过引流管固定组件上的弹性软管与加压带固定在引流管容纳通槽内,进而对引流管进行二次固定,减轻对创口的直接牵拉,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同时设有的渗液报警贴,可在纱布敷料或者吸渗纱布渗湿后通过报警器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纱布敷料或者吸渗纱布,一定程度上可防止渗液沾湿衣物和/或床单。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腹带连接头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带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引流管固定组件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撑骨条4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渗液报警贴5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见如下表格。
标记数字 标记名称 标记数字 标记名称
1 腹带连接头1 35 加压带35
11 纽扣11 36 固定扣36
12 置物口袋12 4 支撑骨条4
2 连接带2 41 魔术贴粘贴层41
21 扣眼21 5 渗液报警贴5
3 引流管固定组件3 51 连通槽51
31 固定板31 52 引流管穿过孔52
32 弹性软管32 53 正极导电条53
33 引流管容纳通槽33 54 负极导电条54
34 引流管过道槽34 55 粘贴面5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说明书附图1、2、3,一种腹部术后专用腹带,包括两个腹带连接头1与多根连接带2;在两个腹带连接头1正面相对侧设置有多个线性排列的纽扣11,在连接带2两端设置有可与纽扣11匹配扣接的扣眼21,多根连接带2通过纽扣11与扣眼21平行安装于两个腹带连接头1之间,且相邻两连接带2间隔一段距离形成一条通道槽,通道槽可便于引流管穿出,可防止引流管夹于腹带与腹部皮肤之间,防止引流管弯折或引流不畅,当患者留置有多根引流管时,如果有引流管创口位置刚好被连接带2覆盖遮挡时,可调整腹带位置尽量使多根引流管均能顺利从通道槽穿出,但无法通过调整腹带位置使多根引流管均能顺利从通道槽穿出时,可将对应的连接带2通过纽扣11与扣眼21拆下,使引流管顺利穿出;在一个腹带连接头1的正面与另一个腹带连接头1的背面固设有可相互粘连的魔术贴,两个腹带连接头1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固定连接。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带2为弹力带,弹力带的弹力会具有一定的延展伸缩性,不会使患者在使用腹带进行腹部加压保护后引起呼吸困难等不舒服的感觉。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1、5;所述腹带还包括硬质材料制成的至少一根支撑骨条4,所述支撑骨条4的长度与腹带的宽度一致,支撑骨条4的背面为魔术贴粘贴层41,所述连接带2的正面为可与魔术贴粘贴层41相互粘连的魔术贴粘连层;所述支撑骨条4垂直于所述连接带2连接安装,支撑骨条4可通过魔术贴粘贴层41与魔术贴粘连层垂直于连接带2安装在任意位置,支撑骨条4的作用是在系好腹带后可以对患者腰腹部形成一定的竖向支撑,同时可使多根连接带2在腹带长度方向的受力均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多根连接带2正面设置有可将引流管固定连接的与引流管根数一致的引流管固定组件3;所述引流管固定组件3可为医用胶带或者固定贴,所述医用胶带或者固定贴将引流管粘贴固定在所述多根连接带2正面,具体粘贴固定方法为:将引流管靠近多根连接带2正面,将医用胶带或者固定贴覆盖粘贴在引流管上,医用胶带或者固定贴的中部粘贴在引流管上,处于引流管两侧的医用胶带或者固定贴粘贴在多根连接带2上。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1、4;所述引流管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板31与弹性软管32,固定板31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固定板31底面为固定板魔术贴粘贴层,所述连接带2的正面为可与固定板魔术贴粘贴层相互粘连的魔术贴粘连层,引流管固定组件3可通过固定板魔术贴粘贴层与魔术贴粘连层可拆卸粘连于腹带正面任意位置且所述固定板31垂直于所述连接带2连接安装;所述弹性软管32垂直安装于固定板31顶面中部,所述弹性软管32中部为引流管容纳通槽33,所述引流管容纳通槽33贯穿所述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的长度至少大于三根连接带2的宽度(如果有引流管创口位置刚好被连接带2覆盖遮挡时,需要将该根连接带2拆下,那么固定板31的长度可保证固定板31还是能连接安装在连接带2上),所述引流管容纳通槽33的直径小于等于引流管的直径(引流管可通过弹性软管32自身的弹力夹紧在所述引流管容纳通槽33内),(同时当引流管出弹性软管32的部分弯曲时,弹性软管24跟随引流管弯曲可防止引流管在弹性软管32的引流管出口端被弯折,导致闭管情况的发生,可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该弹性软管32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电源插头与电源线连接处的包裹连接处的缓冲段,该缓冲段是为了防止电源线的打折破裂甚至断裂),在所述弹性软管32与固定板31一侧竖直开设有与所述引流管容纳通槽33连通的引流管过道槽34,引流管过道槽34便于引流管水平进入弹性软管32内部的引流管容纳通槽3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4;所述引流管固定组件3还包括加压带35与固定扣36,两个所述加压带35一端固定连接在弹性软管32外壁面上,处于引流管过道槽34的一侧,在弹性软管32外壁面上与加压带35水平对应的引流管过道槽34另一侧固设有两个固定扣36,在加压带35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固定扣36可匹配固定扣接,在引流管通过引流管过道槽34进入弹性软管32内部的引流管容纳通槽33后,通过将加压带35与固定扣36的扣合,加压带35跨过引流管过道槽34,形成对弹性软管32的压迫力,加大弹性软管32对引流管的夹持力,使引流管与引流管固定组件3固定连接效果更好;所述弹力加压带35可以为弹力布。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管容纳通槽33的壁面为粗糙面或在其壁面上固定铺设有硅胶层或者软质橡胶层;硅胶层或者软质橡胶层或粗糙面可加大引流管与引流管容纳通槽33的内壁面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保证引流管与引流管固定组件3固定连接效果;同时硅胶层或者软质橡胶层或粗糙面不会对引流管形成过大的挤压,在保证夹紧引流管的同时又能防止引流管的闭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6;所述腹带还包括渗液报警装置,所述渗液报警装置包括渗液报警贴5、导线与报警器,所述渗液报警贴5采用软质吸水材料制成,在渗液报警贴5上设置有连通槽51、引流管穿过孔52、正极导电条53与负极导电条54,引流管穿过孔52设置于渗液报警贴5中部,所述连通槽51一端与引流管穿过孔52连通,另一端延伸出渗液报警贴5的边缘,所述正极导电条53与负极导电条54对称设置于引流管穿过孔52与连通槽51的两侧,所述正极导电条53与负极导电条54隐藏于渗液报警贴5内部或暴露于渗液报警贴5正面,渗液报警贴5正面与覆盖在腹部创口上的吸渗敷料或者吸渗纱布直接接触;所述正极导电条53与负极导电条54分别通过导线与报警器连通,所述报警器内可集成有移动电源、语音播放器、微型蜂鸣器或微型振动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渗液报警贴5正面边缘为粘贴面55,在所述粘贴面55上覆盖有离型纸撕膜,撕除离型纸撕膜后暴露出粘贴面55,可将引流管从引流管穿过孔52穿过后将渗液报警贴5预先粘贴在腹部创口的吸渗敷料或者吸渗纱布上,使渗液报警贴5正面与覆盖在腹部创口上的吸渗敷料或者吸渗纱布直接接触;同时,在渗液报警贴5背面设置有一层软质防水层,可防止渗液渗透渗液报警贴5后沾湿衣物和/或床单。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导电条53与负极导电条54为圆弧形结构,使从腹部创口离正极导电条53与负极导电条54任意位置的距离一致,那么腹部创口渗出的渗液到达正极导电条53与负极导电条54的时间理论上也一致,能使渗液报警更准确且及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渗液报警贴5为一次性使用,导线与渗液报警贴5之间为插接连接,在更换渗液报警贴5时只需要将导线与渗液报警贴5之间的插接连接断开,换上新的渗液报警贴5后重新插接连接好导线与新的渗液报警贴5便可使用;同时当存在多根引流管时,就需要使用到多个渗液报警贴5,多个渗液报警贴5通过导线连接在同一个报警器上,只要有任何一个渗液报警贴5被浸湿,报警器就发出对应的报警提醒信号(可通过语音播放器播放语音报警信号,可通过微型蜂鸣器或微型振动器发出蜂鸣或振动报警信号)。
所述渗液报警贴5的原理在于:所述渗液报警贴5撕除离型纸撕膜后暴露出粘贴面55,可将引流管从引流管穿过孔52穿过后,将渗液报警贴5预先粘贴在腹部创口的吸渗敷料或者吸渗纱布上,使渗液报警贴5的正面或正极导电条53与负极导电条54与患者腹部创口的吸渗敷料或者吸渗纱布直接接触,当渗液渗透吸渗敷料或者吸渗纱布并传递到渗液报警贴5正面,渗液从引流管穿过孔52沿渗液报警贴5向四周扩散,当渗液将正极导电条53与负极导电条54导通,使整个渗液报警装置电路导通,相应的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可通过语音播放器播放语音报警信号,可通过微型蜂鸣器或微型振动器发出蜂鸣或振动报警信号)提醒陪护人员或医护人员进行吸渗敷料或者吸渗纱布的更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附图2;在一个所述腹带连接头1的正面设置有一个供报警器放置的置物口袋12,可将报警器收纳于置物口袋12内,防止报警器在日程生活过程中触碰到或掉落或妨碍医护人员的护理操作。
本专利所述的腹带的的使用方法为:腹部术后,先将引流管在皮肤创口处进行常规的医用缝线对引流管进行初次固定,并在每个皮肤创口处覆盖粘贴吸渗敷料或者吸渗纱布,拿出与引流管对应个数的渗液报警贴5,并将引流管通过连通槽51进入引流管穿过孔52后,撕除离型纸撕膜后暴露出粘贴面55,渗液报警贴5通过粘贴面55预先粘贴在腹部创口的吸渗敷料或者吸渗纱布上,并通过导线插接连接在渗液报警贴5上,将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报警器上,多个渗液报警贴5均通过单独的导线连接,并均连通在同一个报警器上,最后将报警器收纳于置物口袋12内;将多根连接带2通过纽扣11与扣眼21平行安装于两个腹带连接头1之间,并将腹带围绕患者腰腹部一周后通过腹带连接头1上的魔术贴固定好,将引流管的活动端从相邻连接带2之间的通道槽穿出(如果有引流管创口位置刚好被连接带2覆盖遮挡时,可调整腹带位置尽量使多根引流管均能顺利从通道槽穿出,也可将该根连接带2拆下,使从该引流管创口引出的引流管不受压迫顺利穿出);最后拿出与引流管同样个数的引流管固定组件3,将靠近连接带2的一段引流管通过引流管过道槽34水平进入弹性软管32内部的引流管容纳通槽33内,并将固定板31固定粘贴在多根连接带2的正面(使引流管从患者体内延伸出来后就与弹性软管32固定连接,使引流管垂直从腹部创口延伸出来),将加压带35上的固定孔与固定扣36连接扣合好,形成对弹性软管32的压迫,加大弹性软管32对引流管的夹持力,使引流管与引流管固定组件3固定连接效果更好。
很显然,能够对上述的腹部术后专用腹带以及相应的方法进行部件的修改和/或增加,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和范围。
同样清楚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对该腹部术后专用腹带进行详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必定能够获得许多腹部术后专用腹带的其它等效形式的腹部术后专用腹带和相应的方法,该腹部术后专用腹带和相应的方法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因此都位于由此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腹部术后专用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腹带连接头(1)与多根连接带(2);多根连接带(2)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平行安装于两个腹带连接头(1)之间,且相邻两连接带(2)间隔一段距离形成一条通道槽;在一个腹带连接头(1)的正面与另一个腹带连接头(1)的背面固设有可相互粘连的魔术贴,两个腹带连接头(1)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部术后专用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为固设于两个腹带连接头(1)正面相对侧的纽扣(11)与设置于连接带(2)两端可与纽扣(11)匹配扣接的扣眼(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部术后专用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还包括硬质材料制成的至少一个支撑骨条(4),所述支撑骨条(4)的长度与腹带的宽度一致,支撑骨条(4)的背面为魔术贴粘贴层(41),所述连接带(2)的正面为可与魔术贴粘贴层(41)相互粘连的魔术贴粘连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部术后专用腹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根连接带(2)正面设置有可将引流管固定连接的至少一个引流管固定组件(3);所述引流管固定组件(3)为医用胶带或者固定贴,所述医用胶带或者固定贴将引流管粘贴固定在所述多根连接带(2)正面;或,所述引流管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板(31)与弹性软管(32),固定板(31)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固定板(31)底面为固定板魔术贴粘贴层,所述连接带(2)的正面为可与固定板魔术贴粘贴层相互粘连的魔术贴粘连层;所述弹性软管(32)垂直安装于固定板(31)顶面中部,所述弹性软管(32)中部为引流管容纳通槽(33),所述引流管容纳通槽(33)贯穿所述固定板(31),在所述弹性软管(32)与固定板(31)一侧竖直开设有与所述引流管容纳通槽(33)连通的引流管过道槽(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腹部术后专用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固定组件(3)还包括加压带(35)与固定扣(36),至少一个所述加压带(35)一端固定连接在弹性软管(32)外壁面上,处于引流管过道槽(34)的一侧,在弹性软管(32)外壁面上与加压带(35)水平对应的引流管过道槽(34)另一侧固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扣(36),在加压带(35)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固定扣(36)可匹配固定扣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腹部术后专用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容纳通槽(33)的壁面为粗糙面或在其壁面上固定铺设有硅胶层或者软质橡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部术后专用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还包括渗液报警装置,所述渗液报警装置包括渗液报警贴(5)、导线与报警器,所述渗液报警贴(5)采用软质吸水材料制成,在渗液报警贴(5)上设置有连通槽(51)、引流管穿过孔(52)、正极导电条(53)与负极导电条(54),引流管穿过孔(52)设置于渗液报警贴(5)中部,所述连通槽(51)一端与引流管穿过孔(52)连通,另一端延伸出渗液报警贴(5)的边缘,所述正极导电条(53)与负极导电条(54)对称设置于引流管穿过孔(52)与连通槽(51)的两侧,所述正极导电条(53)与负极导电条(54)隐藏于渗液报警贴(5)内部或暴露于渗液报警贴(5)正面;所述正极导电条(53)与负极导电条(54)分别通过导线与报警器连通;在一个所述腹带连接头(1)的正面设置有一个供报警器放置的置物口袋(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腹部术后专用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液报警贴(5)正面边缘为粘贴面(55),在所述粘贴面(55)上覆盖有离型纸撕膜,渗液报警贴(5)背面设置一层软质防水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腹部术后专用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条(53)与负极导电条(54)为圆弧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部术后专用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2)为弹力带。
CN202222078508.6U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腹部术后专用腹带 Active CN218784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8508.6U CN218784489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腹部术后专用腹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8508.6U CN218784489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腹部术后专用腹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4489U true CN218784489U (zh) 2023-04-04

Family

ID=86504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78508.6U Active CN218784489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腹部术后专用腹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44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148921A1 (en) Device to facilitate wound care
JP7095195B2 (ja) 粘着シート及び粘着シート付き物品
CN218784489U (zh) 一种腹部术后专用腹带
CN211067423U (zh) 外科新型多功能便捷弹力胸带
CN210872475U (zh) 一种鼻科术后护理鼻罩
CN203861688U (zh) 一种留置针固定贴
CN214713043U (zh) 一种胃肠手术护理伤口造口腹带
CN214128641U (zh) 一次性肛门牵开器
CN209847294U (zh) 一种新型腕表式桡动脉止血压迫装置
CN112998955A (zh) 一种胃肠手术护理伤口造口腹带
JP3488439B2 (ja) 医療用粘着テープ
CN110786858A (zh) 可穿戴膝部电子量角装置
CN219896129U (zh) 一种粘扣式肚脐贴
CN213491402U (zh) 一种引流管固定胸带
CN213283682U (zh) 一种带约束功能的松紧床罩
CN214073458U (zh) 一种多功能动脉加压止血装置
CN211633903U (zh) 一种便于包扎的医疗绷带
CN213665537U (zh) 一种可局部加压的止血带
CN213910731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隐私保护贴
CN214970290U (zh) 静脉留置针保护网套
CN218106557U (zh) 一种体表导管固定装置
CN214966597U (zh) 一种术后引流护理巾
CN215018297U (zh) 一种加压止血工具及动脉采血穿刺包
CN215994495U (zh) 一种改良防溢出自发热易固定的中药湿敷敷料
CN215424570U (zh) 一种新生儿护理仪脉搏固定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