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74117U - 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74117U
CN215274117U CN202121468218.1U CN202121468218U CN215274117U CN 215274117 U CN215274117 U CN 215274117U CN 202121468218 U CN202121468218 U CN 202121468218U CN 215274117 U CN215274117 U CN 215274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e
pad
baffle
lower limb
rotary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682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汝均
高绘明
李刚平
罗澜
刘小露
徐娜娜
罗丹
陈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14682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74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74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74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用于人体下肢及脚掌,包括:结构相同且成组设置的左抬高垫和右抬高垫;左抬高垫包括足底挡板,垫板和转动调节块;足底挡板顶部相对于水平面为弧形板结构,且倾斜方向与脚掌倾斜方向相同;足底挡板底部两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轴,两转轴转动安装于垫板一端顶部两侧壁;转轴两端均转动安装有挡块;转动调节块设置有两块,且分别限定于两转轴上。本装置足底挡板顶部采用与人体适配的弧度设计,提高舒适度;足底挡板与垫板通过转轴可灵活调节,防止脚底挤压;且可通过转动调节块作为支撑,将整个装置抬高或降低,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
背景技术
重症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引起皮肤压力性损伤,尤其是足跟、骶尾部、枕部等骨突出。为解决上述症状常采用下肢抬高垫,垫于患者小腿下面,使足跟悬空,避免足跟长期受压引起压力性损伤。同时,能保持足部处于功能位,预防足下垂。
但现有的下肢抬高垫常为一体式结构,不便调节,且患者肢体在垫内久置会产生挤压造成不适;且当患者腿部肿胀程度严重,需要提高腿部的高度以增加血液回流,减缓下肢肿胀时,无法灵活调节高度,使用效果差。
因此,亟需一种可以灵活调节,提高使用舒适度的新型下肢抬高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提高使用舒适度,便于观察,调节灵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用于人体下肢及脚掌,包括:结构相同且成组设置的左抬高垫和右抬高垫;所述左抬高垫包括足底挡板,垫板和转动调节块;所述足底挡板顶部相对于水平面为弧形板结构,且倾斜方向与所述脚掌倾斜方向相同;
所述足底挡板底部两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轴,两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垫板一端顶部两侧壁;所述转轴两端均转动安装有挡块;所述转动调节块设置有两块,且分别限定于两所述转轴上。
所述转动调节块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转轴上,且所述转动调节块限定于所述足底挡板外壁与垫板内壁之间;所述转动调节块另一端上还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于两所述转动调节块相对侧且远离所述足底挡板的边沿。
所述足底挡板两侧面还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梯台结构,且与所述凸起位置对应;所述凸起设置有若干块,所述凸起的直径沿远离安装槽的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挡块中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转轴端部的凹槽。
所述垫板包括支撑骨架和支撑垫;所述支撑骨架内壁为弧形结构,且与所述下肢相适配;所述支撑骨架一端顶部两侧壁分别安装有所述转轴;所述支撑骨架底面与所述支撑垫紧密贴合,且与所述支撑垫固定连接。
所述足底挡板和垫板上还粘结有弹力绳;所述弹力绳设置有若干条,等间距布置与所述足底挡板侧壁和支撑骨架侧壁。
所述足底挡板底部开设有镂空部。
所述支撑垫为气垫,所述支撑垫一侧开设有充气孔和放气孔。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装置足底挡板顶部采用与人体适配的弧度设计,提高舒适度;足底挡板与垫板通过转轴可灵活调节,防止脚底挤压,且可通过转动调节块作为支撑,将整个装置抬高或降低;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图;
其中,1,足底挡板;2,垫板;3,转动调节块;4,转轴;5,挡块;6,安装槽;7,凸起;8,弹力绳;9,镂空部;10,支撑骨架;11,支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用于人体下肢及脚掌,包括:结构相同且成组设置的左抬高垫和右抬高垫;左抬高垫包括足底挡板1,垫板2和转动调节块3;足底挡板1顶部相对于水平面为弧形板结构,且倾斜方向与脚掌倾斜方向相同;
足底挡板1底部两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轴4,两转轴4转动安装于垫板2一端顶部两侧壁;转轴4两端均转动安装有挡块5;转动调节块3设置有两块,且分别限定于两转轴4上。
进一步的,足底挡板1底部为弧形板结构,与人体脚趾长度适配,且可在足底挡板1顶部对应位置开设有若干个曲面槽,曲面槽的深度大致与人体脚趾的大小和宽度适配,进一步提高舒适度。
转动调节块3一端转动安装在转轴4上,且转动调节块3限定于足底挡板1外壁与垫板2内壁之间;转动调节块3另一端上还设置有凸起7;凸起7设置于两转动调节块3相对侧且远离足底挡板1的边沿。
进一步的,转动调节块3的活动范围限定于足底挡板1外壁与垫板2端部之间,长度为5mm-10mm;支撑边缘为多边平面,便于支撑;且远离安装槽6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长度呈等差数列排布的凸起;在无需调高时,将转动调节块3转动安装于足底挡板1外侧;且将凸起7卡设于安装槽6处,需使用时便于着力将转动调节块3拨出。
在一实施例中,足底挡板1设置于垫板2外侧,且将垫板2囊括;转动调节块3可转动安装在垫板2内,安装槽6开设有垫板2底面底部。
足底挡板1两侧面还开设有安装槽6;安装槽6为梯台结构,且与凸起7位置对应;凸起7设置有若干块,凸起7的直径沿远离安装槽6的方向逐渐增大。
挡块5中部开设有用于容纳转轴4端部的凹槽。
垫板2包括支撑骨架10和支撑垫11;支撑骨架10内壁为弧形结构,且与下肢相适配;支撑骨架10一端顶部两侧壁分别安装有转轴4;支撑骨架10底面与支撑垫11紧密贴合,且与支撑垫11固定连接。
足底挡板1和垫板2上还粘结有弹力绳8;弹力绳8设置有若干条,等间距布置与足底挡板1侧壁和支撑骨架10侧壁。
足底挡板1底部开设有镂空部9。
在一实施例中,垫板2侧壁也可开设有镂空部9;可在镂空部9填充有海绵,防止患者脚部被挤压;开设镂空部9用于观察患者足跟和足跟皮肤状况。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垫11可为柔软的海绵垫,与支撑骨架10粘结,用于不平的平面;支撑垫11采用气垫可配合转动调节块3对下肢进行支撑抬高。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骨架10内壁为弧形结构,符合人体工学曲线,设置了与脚踝关节后侧凹部、小腿后侧肌肉部以及大腿部对应的支撑面,使患者腿部在支撑垫上的支撑贴合度更好,规范控制腿部抬起的角度、高度与坡度,符合疾病体位摆放标准要求,使下肢自然抬高而无悬空感,能有效对抗腿部疲劳,提高患者舒适度,分散压力,有效地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加速下肢肿胀消退速度,长时间使用,下肢膝关节内侧面、脚踝以及足后跟等部位不会出现皮肤发红现象。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骨架10两侧壁也为弧形设计,无尖锐结构,防止误伤医护人员,且进一步与人体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用于人体下肢及脚掌,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相同且成组设置的左抬高垫和右抬高垫;所述左抬高垫包括足底挡板(1),垫板(2)和转动调节块(3);所述足底挡板(1)顶部相对于水平面为弧形板结构,且倾斜方向与所述脚掌倾斜方向相同;
所述足底挡板(1)底部两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轴(4),两所述转轴(4)转动安装于所述垫板(2)一端顶部两侧壁;所述转轴(4)两端均转动安装有挡块(5);所述转动调节块(3)设置有两块,且分别限定于两所述转轴(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调节块(3)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转轴(4)上,且所述转动调节块(3)限定于所述足底挡板(1)外壁与垫板(2)内壁之间;所述转动调节块(3)另一端上还设置有凸起(7);所述凸起(7)设置于两所述转动调节块(3)相对侧且远离所述足底挡板(1)的边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底挡板(1)两侧面还开设有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为梯台结构,且与所述凸起(7)位置对应;所述凸起(7)设置有若干块,所述凸起(7)的直径沿远离安装槽(6)的方向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5)中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转轴(4)端部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2)包括支撑骨架(10)和支撑垫(11);所述支撑骨架(10)内壁为弧形结构,且与所述下肢相适配;所述支撑骨架(10)一端顶部两侧壁分别安装有所述转轴(4);所述支撑骨架(10)底面与所述支撑垫(11)紧密贴合,且与所述支撑垫(1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底挡板(1)和垫板(2)上还粘结有弹力绳(8);所述弹力绳(8)设置有若干条,等间距布置与所述足底挡板(1)侧壁和支撑骨架(10)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底挡板(1)底部开设有镂空部(9)。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11)为气垫,所述支撑垫(11)一侧开设有充气孔和放气孔。
CN202121468218.1U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 Active CN215274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8218.1U CN215274117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8218.1U CN215274117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74117U true CN215274117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19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68218.1U Active CN215274117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741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68585B2 (en) Antidecubitus heel pad
US5476105A (en) Abduction pillow for orthopedic support
CN203841975U (zh) 用于病人俯卧手术的支撑装置
LU101692B1 (en) Orthopedic posture supporting and adjusting device and method
CN215274117U (zh) 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
CN210205183U (zh) 一种俯卧位通气气垫床
CN214596406U (zh) 脊柱畸形患者专用可调节牙椅垫
CN214858570U (zh) 基于人体学构造设计的可调节式下肢垫
CN111419610A (zh) 一种椎体康复诊疗床
CN213666350U (zh) 一种功能位腿部支架
CN219614263U (zh) 一种改良型骨科防足外旋及足下垂装置
CN216536000U (zh) 一种俯卧位手术支撑垫
CN216855141U (zh) 一种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
CN219127615U (zh) 一种跪式排痰引流装置
CN216603369U (zh) 一种卧床患者的腿部多功能抬高垫
CN214318413U (zh) 膝关节置换术后防血栓康复装置
CN209770746U (zh) 一种充气式可调高度并预防足下垂的下肢抬高垫
CN214909589U (zh) 一种眼科玻切术后俯卧位护理垫
CN219700360U (zh) 一种辅助翻身床垫
CN217310959U (zh) 一种整脊理疗床
CN211067799U (zh) 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装置
CN219662139U (zh) 下肢抬高枕
CN213553358U (zh) 一种俯卧位管路支撑垫
CN213664538U (zh) 一种脊柱保护型静态床垫
CN211723773U (zh) 一种可调节式下肢抬高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