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55141U - 一种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55141U
CN216855141U CN202123173769.8U CN202123173769U CN216855141U CN 216855141 U CN216855141 U CN 216855141U CN 202123173769 U CN202123173769 U CN 202123173769U CN 216855141 U CN216855141 U CN 216855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ulder
bed
width
diagnosis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737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文仙
刘涛玮
魏宗敏
李捷
周文
叶鑫璇
谢卫勇
杨延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onggang District Orthopedic Hospital Shenzhen Longgang District Hand Surgery Hospital Shenzhen Longgang District Hand Surger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nggang District Orthopedic Hospital Shenzhen Longgang District Hand Surgery Hospital Shenzhen Longgang District Hand Surger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nggang District Orthopedic Hospital Shenzhen Longgang District Hand Surgery Hospital Shenzhen Longgang District Hand Surger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nggang District Orthopedic Hospital Shenzhen Longgang District Hand Surgery Hospital Shenzhen Longgang District Hand Surger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231737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55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55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551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为克服现有椎体诊疗床不能较好适应不同体型患者,存在局部压迫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包括床架和床位本体,床位本体在水平面上由前至后依次形成有头部区域、肩部区域、胸腰区域、膝关节区域和足踝区域,肩部区域包括固定结构以及分别设置于固定结构两侧的两个伸缩机构,固定结构与头部区域以及胸腰区域固定连接,伸缩机构包括第一肩部支撑块和第二肩部支撑块,第一肩部支撑块固定连接于固定结构的侧面,第二肩部支撑块移动设置于第一肩部支撑块内,第二肩部支撑块可相对于第一肩部支撑块伸出或缩回,床架上设置有垫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能够适应不同体型患者,提高舒适性与诊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尤其对于长期久坐办公室的人来说,肩颈及腰腿酸痛等职业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性健康问题。现今对椎体进行理疗是治疗腰椎病及颈椎病的常用方法,它可以缓解由椎体之间的压迫所产生的一系列健康问题,有很好的治疗和保健作用。
现有的椎体诊疗床一般为平面床位,在进行椎体理疗的时候,患者通常是脸部朝下,背部朝上地平躺在诊疗床上,在平面床位上对应头部的位置开孔以供患者脸部露出,患者在平躺的过程中肩部自然下垂,然而现有的椎体诊疗床在对应患者肩部的位置通常不能调节宽度,使得其无法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尤其对于体型较瘦的患者,由于床的宽度大于其肩宽,因此其双臂易受到床面的压迫,无法自然下垂,在长时间的理疗过程中造成肩部不适,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能够适应不同体型患者的诊疗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椎体诊疗床不能较好适应不同体型患者,存在局部压迫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包括床架和床位本体,所述床位本体设置于所述床架的顶部,所述床位本体在水平面上由前至后依次形成有头部区域、肩部区域、胸腰区域、膝关节区域和足踝区域,所述肩部区域包括固定结构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水平两侧的两个伸缩机构,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头部区域以及所述胸腰区域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肩部支撑块和第二肩部支撑块,所述第一肩部支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结构的侧面,所述第二肩部支撑块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肩部支撑块内,所述第二肩部支撑块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肩部支撑块伸出或缩回,所述床架上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水平设置于所述头部区域以及所述肩部区域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电机、转动轴和螺纹管,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肩部支撑块上靠近所述固定结构的端部,所述转动轴包括轴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轴体端部的帽体,所述轴体与所述电机转动连接,所述螺纹管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肩部支撑块内,所述帽体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纹管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对的内螺纹,所述转动轴套设于所述螺纹管内,所述螺纹管可相对于所述转动轴向远离或靠近所述电机的方向运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肩部支撑块上设置有供所述转动轴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帽体的外径。
可选的,所述床位本体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所述第一按钮用于控制所述电机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按钮用于控制所述电机逆时针方向转动。
可选的,所述床位本体的顶面为类矩形结构,所述床位本体的长度为 190~200cm,所述床位本体的宽度为50~70cm,所述头部区域、所述肩部区域、所述胸腰区域、所述膝关节区域和所述足踝区域沿所述床位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可选的,所述头部区域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容置头部的透过孔,所述透过孔的外缘顶部设置有环形柔性垫。
可选的,所述床位本体的顶面为可回弹柔性垫。
可选的,所述胸腰区域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条形凹槽,所述第一条形凹槽沿所述床位本体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条形凹槽中嵌入有可拆卸的第一填充垫,所述第一填充垫嵌入于所述第一条形凹槽中时,所述第一填充垫的顶面与所述床位本体的顶面平齐。
可选的,所述膝关节区域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条形凹槽,所述第二条形凹槽沿所述床位本体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条形凹槽中嵌入有可拆卸的第二填充垫,所述第二填充垫嵌入于所述第二条形凹槽中时,所述第二填充垫的顶面与所述床位本体的顶面平齐。
可选的,所述足踝区域上方可位移地设置有足踝垫,所述足踝垫为沿所述床位本体左右方向延伸的条状柔性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在所述肩部区域设置包括第一肩部支撑块和第二肩部支撑块的伸缩机构,第二肩部支撑块可以伸出或缩回第一肩部支撑块内,其可根据不同患者的体型来适应性调节肩部区域的宽度,使得患者两侧肩部能够自然下垂,从而避免床体对患者肩部造成压迫,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在头部区域以及肩部区域下方设置垫板,能够为患者的双手提供支撑,在长时间的诊疗过程中保持双臂的放松,所述垫板也可用于手机放置,方便患者在长时间的诊疗过程中进行娱乐、通讯或办公等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伸缩机构的剖面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床位本体;11、头部区域;111、透过孔;112、环形柔性垫;12、肩部区域;121、固定结构;122、伸缩机构;1221、第一肩部支撑块;1222、第二肩部支撑块;12221、通孔;1223、电机;1224、转动轴;12241、轴体;12242、帽体;1225、螺纹管;13、胸腰区域;131、第一条形凹槽;132、第一填充垫; 14、膝关节区域;141、第二条形凹槽;142、第二填充垫;15、足踝区域;151、足踝垫;16、第一按钮;17、第二按钮;2、床架;21、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包括床架2和床位本体1,所述床位本体1设置于所述床架2的顶部,所述床位本体 1在水平面上由前至后依次形成有头部区域11、肩部区域12、胸腰区域13、膝关节区域14和足踝区域15,在进行椎体诊疗时,所述头部区域用于患者的头部的抵靠;所述肩部区域12用于患者颈部至肩部的抵靠;所述胸腰区域13用于患者的胸部至腰部的抵靠;所述膝关节区域14用于患者大腿至足踝上部的抵靠;所述足踝区域15用于患者足部的抵靠;所述肩部区域12包括固定结构121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121水平两侧的两个伸缩机构122,所述固定结构 121与所述头部区域11以及所述胸腰区域13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机构122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肩部支撑块1221和第二肩部支撑块1222,所述第一肩部支撑块 1221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结构121的侧面,所述第二肩部支撑块1222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肩部支撑块1221内,所述第二肩部支撑块1222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肩部支撑块1221伸出或缩回,所述床架2上设置有垫板21,所述垫板21水平设置于所述头部区域11以及所述肩部区域12的下方。
在所述肩部区域12设置包括第一肩部支撑块1221和第二肩部支撑块1222 的伸缩机构122,第二肩部支撑块1222可以伸出或缩回第一肩部支撑块1221内,其可根据不同患者的体型来适应性调节肩部区域12的宽度,使得患者两侧肩部能够自然下垂,从而避免床体对患者肩部造成压迫,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在头部区域11以及肩部区域12下方设置垫板21,能够为患者的双手提供支撑,在长时间的诊疗过程中保持双臂的放松,所述垫板21也可用于手机放置,方便患者在长时间的诊疗过程中进行娱乐、通讯或办公等活动。
所述伸缩机构122的数量为2,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121的两侧,优选所述伸缩机构122的数量为2,便于肩部区域12宽度的调整,提高宽度调整的范围,有利于适应更多不同体型患者的使用。
具体的,所述固定结构121、所述第一肩部支撑块1221、所述第二肩部支撑块1222位于同一水平面。
请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机构122还包括电机1223、转动轴1224和螺纹管1225,所述电机1223设置于所述第一肩部支撑块1221上靠近所述固定结构121的端部,所述转动轴1224包括轴体12241以及设置于所述轴体12241端部的帽体12242,所述轴体12241与所述电机1223转动连接,所述螺纹管1225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肩部支撑块1222内,所述帽体12242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纹管1225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对的内螺纹,所述转动轴1224 套设于所述螺纹管1225内,所述螺纹管1225可相对于所述转动轴1224向远离或靠近所述电机1223的方向运动。
为增加诊疗时的便捷性,优选所述伸缩机构122可电动伸缩,所述电机1223 可以带动所述转动轴1224沿着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转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例如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通过转动轴1224 帽体12242上的外螺纹与螺纹管1225上内螺纹的配合,使得转动轴1224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所述螺纹管1225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电机1223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第二肩部支撑块1222可移动地伸出或者缩回第一肩部支撑块122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肩部支撑块1222上设置有供所述转动轴1224 穿过的通孔12221,所述通孔12221的孔径小于所述帽体12242的外径。
所述通孔12221的孔径小于所述帽体12242的外径,可以防止螺纹管1225 向远离电机1223方向运动时脱离转动轴1224,影响伸缩机构122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床位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按钮16和第二按钮17,所述第一按钮16用于控制所述电机1223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按钮17用于控制所述电机1223逆时针方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能够根据患者肩部的宽度相应进行肩部区域12的宽度调整,所述第一按钮16和所述第二按钮17用于控制肩部区域12 的宽度,例如当用户需要增加肩部区域12的宽度时,通过按第一按钮16,此时电机1223带动转动轴122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转动轴1224上的外螺纹与螺纹管1225上内螺纹的配合,使得螺纹管1225可以随着转动轴1224的顺时针转动而向远离电机1223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二肩部支撑块1222伸出第一肩部支撑块1221,从而达到增加肩部区域12宽度的目的;
同理,当用户需要减小肩部区域12的宽度时,通过按第二按钮17,此时电机1223带动转动轴122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转动轴1224上的外螺纹与螺纹管 1225上内螺纹的配合,使得螺纹管1225可以随着转动轴1224的顺时针转动而向靠近电机1223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二肩部支撑块1222缩回第一肩部支撑块1221,从而达到减小肩部区域12宽度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床位本体1的顶面为类矩形结构,所述床位本体1 的长度为190~200cm,所述床位本体1的宽度为50~70cm,所述头部区域11、所述肩部区域12、所述胸腰区域13、所述膝关节区域14和所述足踝区域15沿所述床位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通过上述长度和宽度设置,以使所述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能够满足单人椎体诊疗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部区域1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容置头部的透过孔 111,所述透过孔111的外缘顶部设置有环形柔性垫112。
在进行椎体诊疗时,患者背部朝上平躺于所述床位本体1上,患者的头部可透过所述透过孔111露出并保证呼吸顺畅,在所述透过孔111的外缘设置有环形柔性垫112能够较少患者脸部在所述透过孔111位置受到的压迫,提高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床位本体1的顶面为可回弹柔性垫。
将所述床位本体1设置为可回弹柔性垫,当患者背部朝上平躺于所述床位本体1上时,所述床位本体1可形成一定的形变以适应患者的身体结构,提高患者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胸腰区域13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条形凹槽131,所述第一条形凹槽131沿所述床位本体1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条形凹槽131 中嵌入有可拆卸的第一填充垫132,所述第一填充垫132嵌入于所述第一条形凹槽131中时,所述第一填充垫132的顶面与所述床位本体1的顶面平齐。
所述第一条形凹槽131位于所述胸腰区域13的前侧,对应患者胸部的位置,由于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生理结构的不同,女性患者在背面朝上平躺时胸部位置容易受到压迫,而一般的床位本体1虽然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但也无法完全避免对女性患者胸部的压迫,所述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通过在胸部对位位置设置所述第一条形凹槽131,使得女性患者在进行椎体诊疗的时候,减少对胸部的压迫,减少不适感,而在进行男性患者的椎体诊疗时,可将所述第一填充垫132嵌入至所述第一条形凹槽131中,以适应男性患者的胸部生理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膝关节区域14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条形凹槽141,所述第二条形凹槽141沿所述床位本体1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条形凹槽141 中嵌入有可拆卸的第二填充垫142,所述第二填充垫142嵌入于所述第二条形凹槽141中时,所述第二填充垫142的顶面与所述床位本体1的顶面平齐。
人体在背部向上平躺时,膝关节会自然向下呈一定的角度弯曲,此时容易使膝关节直接抵靠到床位本体1上,长时间的平躺过程中容易造成膝关节红肿,所述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通过在所述膝关节区域14设置有第二条形凹槽141,能够在患者背部向上平躺时用于容置患者的膝关节,进而减小患者膝关节受力。
人体在背部向下平躺时,可将所述第二填充垫142嵌入所述第二条形凹槽 141中,以使所述膝关节区域14保持为平面。
具体的,所述第二条形凹槽141可设置为具有较大的宽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体的膝关节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足踝区域15上方可位移地设置有足踝垫151,所述足踝垫151为沿所述床位本体1左右方向延伸的条状柔性垫。
由于人体在背部向上平躺时,脚尖着地,足踝悬空,会给脚趾形成一定的压力,所述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通过在所述足踝区域15设置有足踝垫151,能够将足踝垫151高,减小脚趾的受力,所述足踝垫151为可位移设置,能够根据患者的足踝位置进行相应的位置调整。所述环形柔性垫112和所述足踝垫 151可各自独立地选自海绵材料,泡沫颗粒,发泡材料,充气式结构,硅胶材料或凝胶材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和床位本体,所述床位本体设置于所述床架的顶部,所述床位本体在水平面上由前至后依次形成有头部区域、肩部区域、胸腰区域、膝关节区域和足踝区域,所述肩部区域包括固定结构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水平两侧的两个伸缩机构,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头部区域以及所述胸腰区域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肩部支撑块和第二肩部支撑块,所述第一肩部支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结构的侧面,所述第二肩部支撑块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肩部支撑块内,所述第二肩部支撑块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肩部支撑块伸出或缩回,所述床架上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水平设置于所述头部区域以及所述肩部区域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电机、转动轴和螺纹管,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肩部支撑块上靠近所述固定结构的端部,所述转动轴包括轴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轴体端部的帽体,所述轴体与所述电机转动连接,所述螺纹管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肩部支撑块内,所述帽体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纹管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对的内螺纹,所述转动轴套设于所述螺纹管内,所述螺纹管可相对于所述转动轴向远离或靠近所述电机的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肩部支撑块上设置有供所述转动轴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帽体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位本体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所述第一按钮用于控制所述电机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按钮用于控制所述电机逆时针方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位本体的顶面为类矩形结构,所述床位本体的长度为190~200cm,所述床位本体的宽度为50~70cm,所述头部区域、所述肩部区域、所述胸腰区域、所述膝关节区域和所述足踝区域沿所述床位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区域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容置头部的透过孔,所述透过孔的外缘顶部设置有环形柔性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位本体的顶面为可回弹柔性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腰区域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条形凹槽,所述第一条形凹槽沿所述床位本体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条形凹槽中嵌入有可拆卸的第一填充垫,所述第一填充垫嵌入于所述第一条形凹槽中时,所述第一填充垫的顶面与所述床位本体的顶面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膝关节区域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条形凹槽,所述第二条形凹槽沿所述床位本体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条形凹槽中嵌入有可拆卸的第二填充垫,所述第二填充垫嵌入于所述第二条形凹槽中时,所述第二填充垫的顶面与所述床位本体的顶面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足踝区域上方可位移地设置有足踝垫,所述足踝垫为沿所述床位本体左右方向延伸的条状柔性垫。
CN202123173769.8U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 Active CN216855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73769.8U CN216855141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73769.8U CN216855141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55141U true CN216855141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47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73769.8U Active CN216855141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551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U101692B1 (en) Orthopedic posture supporting and adjust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10403793A (zh) 阴道超声抬高臀部的辅助装置
CN216855141U (zh) 一种可调肩宽的椎体诊疗床
CN205434029U (zh) 一种针对脊柱外科病的预防治疗椅
CN208910630U (zh) 一种具有护理按摩功能的机器人
CN215960798U (zh) 层块叠加可调式心衰体位垫
CN213788045U (zh) 一种新型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设备
CN214073981U (zh) 一种眼睛术后俯卧头位装置
CN212327322U (zh) 甲状腺癌术后辅助锻炼装置
CN211798296U (zh) 一种腿部康健理疗设备
CN217310959U (zh) 一种整脊理疗床
CN210158834U (zh) 一种腰椎突出复位康复治疗床
CN111419610A (zh) 一种椎体康复诊疗床
CN209984531U (zh) 一种折刀位俯卧垫
CN209996696U (zh) 儿童胸壁侧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组合式体位垫
CN209269231U (zh) 一种眼科玻璃体切割术后俯卧头部枕垫和连体胸腹部枕垫
CN208160656U (zh) 一种用于保持手术体位的支腿装置
CN214909937U (zh) 一种适用于中医治疗女性俯卧垫
CN218187244U (zh) 一种腰部按摩器
CN212308326U (zh) 一种椎体康复诊疗床
CN113197750B (zh) 一种脊柱外科用复位器械
CN216536745U (zh) 一种腰椎自我康复训练装置
CN210158927U (zh) 针灸俯卧位的专用辅助垫
CN214858768U (zh) 一种中医内科诊疗仪器
CN208710474U (zh) 微创术后按摩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