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72149U - 搅拌杯组件及包括其的料理机 - Google Patents

搅拌杯组件及包括其的料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72149U
CN215272149U CN202120923172.1U CN202120923172U CN215272149U CN 215272149 U CN215272149 U CN 215272149U CN 202120923172 U CN202120923172 U CN 202120923172U CN 215272149 U CN215272149 U CN 2152721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stirring
assembly
rib
turbul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231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理德
唐路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231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721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721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721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搅拌杯组件及包括其的料理机。搅拌杯组件包括搅拌杯体、搅拌刀组件。搅拌杯体包括主体部、位于主体部下方的固持部以及连接主体部与固持部的凹槽部,凹槽部从搅拌杯体的内壁向外凹陷,主体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扰流筋,固持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扰流筋。搅拌刀组件组装于搅拌杯体的底部,且伸入固持部内。料理机包括主机、水箱组件、接汁杯组件及上述搅拌杯组件,水箱组件组装于主机,接汁杯组件可拆卸地组装于主机,搅拌杯组件,组装于主机,且与水箱组件连通。第一扰流筋、第二扰流筋以及凹槽部共同起到扰流作用,使扰流效果更好,从而使料理机的搅拌效果更好,食物更加细腻,口感更好。

Description

搅拌杯组件及包括其的料理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小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搅拌杯组件及包括其的料理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料理机。料理机的功能主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打豆浆、榨果汁、做米糊、绞肉馅、刨冰、制咖啡和/或调配面膜等功能。料理机可以包括豆浆机、搅拌机或破壁料理机等粉碎搅拌食物的机器。相关的料理机的搅拌效果不理想,使食物不够细腻、口感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提高搅打效果的搅拌杯组件及包括其的料理机。
本申请提供一种料理机的搅拌杯组件,包括:
搅拌杯体,包括主体部、位于所述主体部下方的固持部以及连接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固持部的凹槽部,所述凹槽部从所述搅拌杯体的内壁向外凹陷,所述主体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扰流筋,所述固持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扰流筋;及
搅拌刀组件,组装于所述搅拌杯体的底部,且伸入所述固持部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杯体内设有凹槽部、第一扰流筋和第二扰流筋,第一扰流筋、第二扰流筋以及凹槽部共同起到扰流作用,使扰流效果更好,从而使料理机的搅拌效果更好,食物更加细腻,食物口感更好;且将搅拌刀组件伸入固持部内,使第二扰流筋更靠近于搅拌刀组件,使聚集于搅拌杯体底部的食材受到扰流作用而流动起来,提升扰流效果,且避免食材沉积。
可选的,所述第二扰流筋相对于所述搅拌杯体的轴向方向从下向上,在所述搅拌杯体的周向方向上倾斜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扰流筋倾斜设置,可延长第二扰流筋的尺寸,使搅拌杯体内的食材与第二扰流筋的冲击面积增大,使扰流效果更好,从而提升搅拌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二扰流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搅拌杯体的轴向方向之间,在所述搅拌杯体的周向方向上的夹角范围为30°~6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扰流筋的延伸方向与搅拌杯体的轴向方向之间设置合适的夹角,使搅拌杯体内的食材与第二扰流筋的冲击力更大,使扰流效果更好,从而提升搅拌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二扰流筋从下向上向所述搅拌刀组件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扰流筋的倾斜方向与搅拌刀组件的旋转方向相反,使搅拌杯体内的食材与第二扰流筋接触时,搅拌刀组件获得的冲击能力更大,使扰流效果更好,从而提升搅拌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扰流筋与所述第二扰流筋在所述搅拌杯体的周向方向上错开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扰流筋与第二扰流筋错开设置,使被搅拌刀组件搅动起来的食材的流向会被不同的第一扰流筋和第二扰流筋共同扰乱,从而使得食材的流向更加的杂乱无章,使扰流效果更好,从而提升搅拌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扰流筋与所述第二扰流筋均包括条形筋,所述条形筋从所述搅拌杯体的侧壁向所述搅拌杯体的内部凸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条形筋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成型。
可选的,所述第一扰流筋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扰流筋在所述主体部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于所述主体部的侧壁。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多个第一扰流筋,且间隔设于主体部的侧壁,可增加扰流的均匀性,提升扰流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二扰流筋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扰流筋在所述固持部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于所述固持部的侧壁。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多个第二扰流筋,且间隔设于固持部的侧壁,可增加扰流的均匀性,提升扰流效果。
可选的,所述搅拌刀组件包括刀轴和设于所述刀轴的上刀片与下刀片,所述上刀片至少部分斜向上延伸,所述下刀片至少部分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扰流筋在所述搅拌杯体的轴向方向上,设于所述上刀片的顶端与所述下刀片的底端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二扰流筋设于刀片的顶端与下刀片的底端之间,使第二扰流筋更靠近于上刀片与下刀片,使聚集于搅拌杯体底部的食材受到扰流作用而流动起来,提升扰流效果,且避免食材沉积。
可选的,所述搅拌杯组件还包括杯座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固持部,所述搅拌杯体通过所述固定件组装于所述杯座;所述搅拌杯体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凹槽部与所述固持部之间,沿所述搅拌杯体的横向方向上延伸;所述固持部的下边缘设有挡边,所述固定件的上端面与所述抵接部的下表面相抵,所述固定件的下端面与所述挡边的上表面相抵。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杯体通过固定件组装于杯座,固定件起到固定作用,且固定件卡接于抵接部与挡边之间,使固定件在搅拌杯体的轴向方向受力均匀,固定效果更好。
可选的,所述杯座的内壁设有第一螺纹部,所述固定件的外壁设有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与所述第二螺纹部配合,将所述搅拌杯体固定于所述杯座。在一些实施例中,杯座与搅拌杯体之间通过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配合,可实现无间隙的连接,组装效果更好。
可选的,所述挡边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所述固定件的边缘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对应的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限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固持部在周向方向的相对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卡扣与卡槽卡接配合,使固定件在搅拌杯体的周向的位置固定,防止相互转动,固定效果更好。
可选的,所述搅拌杯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挡边与所述搅拌刀组件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挡边与搅拌刀组件之间设置密封圈,可防止搅拌杯体与搅拌刀组件之间的间隙漏水。
可选的,所述凹槽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外侧壁在所述搅拌杯体的横向方向上的最大尺寸范围是1mm-5mm。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凹槽部合适的尺寸,使搅拌杯体内的食材与凹槽部的冲击面积增大,使扰流效果更好,从而提升搅拌效果。
可选的,所述凹槽部的开口的最大尺寸范围是2mm-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凹槽部的开口合适的尺寸,可使更多的食材与凹槽部接触,增加扰流作用,提升搅拌效果。
可选的,所述凹槽部呈环形凹槽。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环形凹槽,使搅拌杯体内的食材与凹槽部的冲击面积增大,且可以提高扰流的均匀性,使扰流效果更好,从而提升搅拌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二扰流筋在所述搅拌杯体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的最大尺寸范围是1.5mm-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第二扰流筋合适的尺寸,使搅拌杯体内的食材与第二扰流筋冲击面积增大,使扰流效果更好,从而提升搅拌效果。
可选的,所述搅拌杯体与所述第一扰流筋、所述第二扰流筋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杯体与第一扰流筋、第二扰流筋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和成型,减少模具的使用,降低成本。
可选的,所述第一扰流筋沿所述搅拌杯体的轴向方向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扰流筋起到扰流的作用,可使搅拌杯体内的食材搅拌效果更好。
可选的,所述搅拌杯体的材料为金属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杯体选用金属材料,在食材的冲击作用下不易变形,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安全性高。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料理机,包括:
主机;
水箱组件,组装于所述主机;
接汁杯组件,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主机;及
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搅拌杯组件,组装于所述主机,且与所述水箱组件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料理机包括上述搅拌杯组件,其设置的第一扰流筋、第二扰流筋以及凹槽部共同起到扰流作用,使扰流效果更好,从而使料理机的搅拌效果更好,食物更加细腻,食物口感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料理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料理机的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料理机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料理机的搅拌杯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料理机的搅拌杯组件的搅拌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料理机的搅拌杯组件的搅拌杯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的料理机的搅拌杯组件的搅拌杯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料理机的搅拌杯组件的搅拌杯体的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的料理机的搅拌杯组件包括搅拌杯体、搅拌刀组件。搅拌杯体包括主体部、位于主体部下方的固持部以及连接主体部与固持部的凹槽部,凹槽部从搅拌杯体的内壁向外凹陷,主体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扰流筋,固持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扰流筋。搅拌刀组件组装于搅拌杯体的底部,且伸入固持部内。在上述实施例中,搅拌杯体内设有凹槽部、第一扰流筋和第二扰流筋,第一扰流筋、第二扰流筋以及凹槽部共同起到扰流作用,使扰流效果更好,从而使料理机的搅拌效果更好,食物更加细腻,食物口感更好;且将搅拌刀组件伸入固持部内,使第二扰流筋更靠近于搅拌刀组件,使聚集于搅拌杯体底部的食材受到扰流作用而流动起来,提升扰流效果,且避免食材沉积。
本申请提供一种搅拌杯组件及包括其的料理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搅拌杯组件及包括其的料理机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料理机10包括主机100、水箱组件200、搅拌杯组件300及接汁杯组件400。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100包括主壳体101和设于主壳体101下端的横向一侧的底座102。在一些实施例中,水箱组件200组装于主机100。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汁杯组件400与水箱组件200分别设于主机100的横向相对两侧。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水箱组件200可拆卸地组装于主机100的主壳体101的右侧,用于将水传输至搅拌杯组件300内。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主机100还包括第一水箱阀座103,设于主壳体101。在一些实施例中,水箱组件200包括水箱本体201和设于水箱本体201的底部的第二水箱阀座202。在水箱组件200组装于主机100时,第二水箱阀座202与第一水箱阀座103插接,使得水箱本体201组装于主机100的主壳体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杯组件300可组装于主机100,且与水箱组件200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杯组件300可组装于主机100的主壳体101。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杯组件300可拆卸地组装于主机100的主壳体101。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搅拌杯组件300包括搅拌杯体301、搅拌刀组件302和搅拌杯盖303。搅拌刀组件302可组装于搅拌杯体301的底部,搅拌杯盖303可拆卸地组装于搅拌杯体301。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100还包括第一进水阀座104,设于主壳体101。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杯组件300包括第二进水阀座304,设于搅拌杯体301的底部。在搅拌杯组件300组装于主机100时,第二进水阀座304与第一进水阀座104插接,使得水箱本体201内的水可经由第一进水阀座104、第二进水阀座304泵入搅拌杯体301内。在本实施例中,水箱组件200可根据烹饪程序向搅拌杯组件300内输送水,但不仅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100包括第一电机105,设于主壳体101,与搅拌刀组件302驱动连接。在搅拌杯组件300内放置食材后,通过水箱组件200将水输送至搅拌杯体301内,第一电机105可驱动搅拌刀组件302转动,搅拌杯组件300搅打搅拌杯体301内的食材,以形成浆液。在上述实施例中,搅拌杯组件300可以仅对食材进行搅打,不进行加热,一方面可防止搅拌杯体301内的食材糊底的现象,使得搅拌杯体301容易清洗;另一方面,可进行全身水洗,方便清洗搅拌杯组件300;又一方面,也可防止加热过程中的溢出现象,有利于料理机10的清洁以及保护料理机免受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杯组件300还包括第一离合器323,设于搅拌刀组件302的底部,并与搅拌刀组件302驱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100还包括第二离合器111,设于主壳体101,并与第一电机105的电机轴驱动连接,第一离合器323与第二离合器111插接配合,第一电机105的电机轴可通过驱动第二离合器111,带动第一离合器323,使搅拌刀组件302转动,以搅打搅拌杯体301内的食材形成浆液。并且,通过第一离合器323与第二离合器111插接配合,可使得搅拌杯组件300可拆卸地组装于主壳体101,可进行全身水洗,方便清洗。
在一些实施例中,料理机10还包括出浆阀组件106、出汁管道107,出浆阀组件106设于主机100或搅拌杯体301的底部,出汁管道107连通搅拌杯组件300与接汁杯组件400。出浆阀组件106用于控制搅拌杯体301内的浆液,通过出汁管道107流入接汁杯组件400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浆阀组件106根据烹饪程序控制搅拌杯体301内的浆液流入接汁杯组件400内。在本实施例中,主机100包括电路板(未图示),通过电路板内设置的程序控制搅拌杯体301内的浆液流入接汁杯组件400内,但不仅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100还包括第二电机108,设于主壳体101,与出浆阀组件106驱动连接。在搅拌杯组件300组装于主机100时,程序可控制第二电机108驱动出浆阀组件106进行排浆,以通过出汁管道107将搅拌杯体301内的浆液流入接汁杯组件40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05与第二电机108在主壳体101的横向方向上错开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05驱动搅拌刀组件302需要较大功率,第二电机108相对于第一电机105,需要较小的功率即可驱动出浆阀组件106,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05的功率大于第二电机108的功率,第一电机105的体积大于第二电机108的体积,但不仅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100还包括控制板109,电连接第一电机105、第二电机108,用于控制和驱动第一电机105、第二电机108,使料理机10工作,且可以与用户交互。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板109也可控制料理机10的其他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100还包括电源板(未图示)、即热组件(未图示),电源板设于主壳体101内,电源板电连接第一电机105、第二电机108、即热装置,电源板用于分别给第一电机105、第二电机108、即热装置供电。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板可给料理机10的其他部件供电,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即热组件组装于主壳体101围成的空间内,即热装置连通搅拌杯体301与水箱本体201,水箱本体201内的水经过即热装置加热后流入搅拌杯体301内。搅拌刀组件302对食材搅打的过程中,使搅拌杯体301内可通过使用即热组件加入热水,一方面可以缩短食材的烹饪时间;另一方面可利用热水,更加有效地对搅拌杯体301进行清洗,可以洗的更干净。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汁杯组件400可拆卸地组装于主机100。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汁杯组件400可拆卸地组装于底座102。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接汁杯组件400可组装于主机100的主壳体101的左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汁杯组件400包括接汁杯体401和接汁杯盖402,接汁杯体401可拆卸地组装于主机100的底座102,接汁杯盖402可拆卸地组装于接汁杯体401。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汁杯组件400还包括杯盖把手403,可通过杯盖把手403将接汁杯盖402盖合于接汁杯体401,或将接汁杯盖402从接汁杯体401上取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汁杯组件400还包括加热组件404,设于接汁杯体401的底部,加热组件404用于给接汁杯体401内的食材加热。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汁杯组件400还包括搅拌桨405、第三电机406,搅拌桨405设于接汁杯体401的底部,第三电机406的电机轴驱动连接搅拌桨405。在加热组件404给接汁杯体401内的浆液进行加热时,第三电机406可驱动搅拌桨405持续转动,以防止接汁杯体401的杯底糊底,使制浆口感更好,且使接汁杯体401更容易清洗。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100还包括第一耦合器110,设于主机100的底座102内,并与电源板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汁杯组件400还包括第二耦合器407,设于接汁杯体401的底部,并与加热组件404电连接。第二耦合器407与第一耦合器110插接配合,电源板通过第一耦合器110与第二耦合器407,给加热组件404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汁杯组件400还包括杯体把手408,设于接汁杯体401一侧。杯体把手408靠近杯口的一端设有防溢探针409,在接汁杯体401熬煮过程中,防溢探针409可检测接汁杯体401内的浆液的液面高度,有效防止浆液溢出。
参见图4至图8所示,搅拌杯体301包括主体部305、位于主体部305下方的固持部306以及连接主体部305与固持部306的凹槽部307,搅拌刀组件302伸入固持部306内。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305、固持部306和凹槽部307可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部307从搅拌杯体301的内壁向外凹陷。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凹槽部307的开口朝向搅拌杯体301的内部开设。在搅拌刀组件302在搅打搅拌杯体301内的食材时,食材与凹槽部307接触时,使搅拌杯体301内位于凹槽部307内的食材的流向改变,起到扰流效果,提升搅拌效果,从而提升食物的细腻度,改善食物口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305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扰流筋30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扰流筋308可以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扰流筋308设置为四个,但不仅限于此。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扰流筋308凸设于主体部305的侧壁,在搅拌刀组件302搅打搅拌杯体301内的食材时,食材与第一扰流筋308接触时,使搅拌杯体301内位于主体部305内的食材的流向改变,起到扰流效果,提升搅拌效果,从而提升食物的细腻度,改善食物口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持部306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扰流筋30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扰流筋309可以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扰流筋309设置为四个,但不仅限于此。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扰流筋309凸设于固持部306的内壁,在搅拌刀组件302搅打搅拌杯体301内的食材时,食材与第二扰流筋309接触时,使搅拌杯体301内位于固持部306的食材的流向改变,起到扰流效果,提升搅拌效果,从而提升食物的细腻度,改善食物口感。
在上述实施例中,搅拌杯体301内设有凹槽部307、第一扰流筋308和第二扰流筋309,第一扰流筋308、第二扰流筋309以及凹槽部307共同起到扰流作用,使搅拌杯体301内的食材的流向改变,提升扰流效果,从而使料理机10的搅拌效果更好,食物更加细腻,食物口感更好。另外,将搅拌刀组件302伸入固持部306内,使第二扰流筋309更靠近于搅拌刀组件302,使聚集于搅拌杯体301底部的食材受到扰流作用而流动起来,提升扰流效果,且避免食材沉积。
结合图1至图8所示,搅拌杯组件300还包括杯座310和固定件311,固定件311设于固持部306,搅拌杯体301通过固定件311组装于杯座310。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固定件311起到固定的作用,主体部305在搅拌杯体301的径向尺寸大于固持部306在搅拌杯体301的径向尺寸,固定件311可拆卸地组装于固持部306,如此设置,可减小固定件311的外壁与搅拌杯体301的外壁之间的距离,提升料理机10的美观,并且也可保证搅拌杯体301和杯座310组装于主壳体101的同一个容纳腔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杯座310的内壁设有第一螺纹部312,固定件311的外壁设有第二螺纹部313,第一螺纹部312与第二螺纹部313配合,将搅拌杯体301固定于杯座310。杯座310与搅拌杯体301之间通过第一螺纹部312与第二螺纹部313配合,可实现无间隙的连接,组装效果更好。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杯座310和固定件311也可通过卡扣或其他部件组装,但不仅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杯体301还包括抵接部314,抵接部314设于凹槽部307与固持部306之间,沿搅拌杯体301的横向方向上延伸,固持部306的下边缘设有挡边315,挡边315凸设于固持部306的周向,固定件311的上端面与抵接部314的下表面相抵,固定件311的下端面与挡边315的上表面相抵,抵接部314与挡边315在搅拌杯体301的轴向方向上相对设置。在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抵接部314在搅拌杯体301的横向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凹槽部307在搅拌杯体301的横向方向上的尺寸。抵接部314与挡边315共同起到固定作用,提供在搅拌杯体301的轴向方向上的相对的压力,使固定件311卡接于抵接部314与挡边315之间,如此设置,可使固定件311在搅拌杯体301的轴向方向受力均匀,避免固定件311脱离,固定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挡边315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316。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扣316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卡扣316设置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挡边315的边缘。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311的边缘设有与至少一个卡扣316对应的至少一个卡槽317。在本实施例中,卡槽317设置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固定件311的下端的边缘。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扣316与卡槽317卡接配合,限制固定件311与固持部306在周向方向的相对位置,使固定件311在搅拌杯体301的周向的位置固定,防止相互转动,固定效果好。并且将多个卡扣316间隔设于挡边315的边缘,多个卡槽317间隔设于固定件311的边缘,如此固定方式,使得搅拌杯体301的周向方向受力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杯组件300还包括密封圈318(如图4所示),密封圈318设于挡边315与搅拌刀组件302之间。在挡边与搅拌刀组件302之间设置密封圈318,可防止搅拌杯体301与搅拌刀组件302之间的间隙漏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刀组件302包括刀盘319、刀轴320和设于刀轴320的上刀片321与下刀片322。刀盘319组装于固持部306内,刀轴320组装于刀盘319,上刀片321的基部与下刀片322的基部连接至刀轴320,刀轴320带动上刀片321与下刀片322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刀片321至少部分斜向上延伸,下刀片322至少部分斜向下延伸,如此设置,可保证搅拌杯体301内的食材,均能被搅打,提高搅打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刀片321与下刀片322在刀盘319的周向方向上错开设置,如此设置,可增大搅拌杯体301内的食材与上刀片321与下刀片322的接触面积,提升搅打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扰流筋309在搅拌杯体301的轴向方向上,设于上刀片321的顶端与下刀片322的底端之间(如图3所示)。将第二扰流筋309设于上刀片321的顶端与下刀片322的底端之间,使第二扰流筋309更靠近于上刀片321与下刀片322,使聚集于搅拌杯体301底部的食材受到扰流作用而流动起来,提升扰流效果,且避免食材沉积。结合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离合器323设于刀盘319的底部,并与刀轴320驱动连接,第一离合器323与第二离合器111插接配合,第一电机105的电机轴可通过驱动第二离合器111,带动第一离合器323,使刀轴320带动上刀片321与下刀片322转动,以搅打搅拌杯体301内的食材形成浆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杯体301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搅拌杯体301选用金属材料,在食材的冲击作用下不易变形,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安全性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扰流筋308与第二扰流筋309均包括条形筋(参见图4至与8所示),条形筋从搅拌杯体301的侧壁向搅拌杯体301的内部凸出。在图4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将第一扰流筋308与第二扰流筋309设置为条形筋,一方面是,条形筋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成型;另一方面是,条形筋的表面光滑,易于清洗。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杯体301与第一扰流筋308、第二扰流筋309一体成型。由于第一扰流筋308与第二扰流筋309均设为条形筋,与搅拌杯体301一体成型,如此设置,一方面是便于加工和成型;另一方面是减少模具的使用,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扰流筋308与第二扰流筋309在搅拌杯体301的周向方向上错开设置。在图4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扰流筋308与第二扰流筋309错开设置,使被搅拌刀组件302搅动起来的食材的流向会被不同的第一扰流筋308和第二扰流筋309共同扰乱,从而使得食材的流向更加的杂乱无章,使扰流效果更好,提升搅拌效果,提升食物细腻度,提升食物口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扰流筋308沿搅拌杯体301的轴向方向B延伸。在图4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扰流筋308沿搅拌杯体301的侧壁的竖直方向延伸,第一扰流筋308起到扰流的作用,可使搅拌杯体301内的食材搅拌效果更好。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扰流筋308设置多个,多个第一扰流筋308在主体部305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于主体部305的侧壁。在图4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扰流筋308设置为四个,但不仅限于此。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扰流筋308,可增加搅拌杯体301内的食材与第一扰流筋308的接触面积,并且将多个第一扰流筋308间隔设于主体部305的侧壁,在搅拌刀组件302搅打食材时,可使搅拌杯体301内位于主体部305的食材与第一扰流筋308的冲击力均匀,增加扰流的均匀性,提升扰流效果,从而提升搅拌均匀性和搅拌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扰流筋309相对于搅拌杯体301的轴向方向从下向上,在搅拌杯体301的周向方向上倾斜设置(如图4至图8所示)。第二扰流筋309倾斜设置,相对于竖直设置,可延长第二扰流筋309的尺寸,使搅拌杯体301内的食材与第二扰流筋309的冲击面积增大,使扰流效果更好,从而提升搅拌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扰流筋309在搅拌杯体301的周向方向上倾斜的方向一致。在搅拌刀组件302搅打食材时,可使搅拌杯体301内位于固持部306的食材与第二扰流筋309的冲击力均匀,增加扰流的均匀性,提升扰流效果,从而提升搅拌均匀性和搅拌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扰流筋309的延伸方向与搅拌杯体301的轴向方向之间,在搅拌杯体301的周向方向上的夹角范围为30°~6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扰流筋309的延伸方向与搅拌杯体301的轴向方向之间,在搅拌杯体301的周向方向上的夹角α可以为30°或35°或40°或45°或50°或55°或60°或65°(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扰流筋309的延伸方向与搅拌杯体301的轴向方向之间,在搅拌杯体301的周向方向上的夹角α的优选值为45°。如此设置,在第二扰流筋309的延伸方向与搅拌杯体301的轴向方向之间设置合适的夹角,使搅拌杯体301内的食材与第二扰流筋309的冲击力更大,使扰流效果更好,提升搅拌效果,从而使得食物更加细腻,能过50目筛网,口感更好,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扰流筋309从下向上向搅拌刀组件30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刀组件302的上刀片321和下刀片322顺时针旋转时,第二扰流筋309从搅拌杯体301的顶部朝向搅拌杯体301内的视角观察时,第二扰流筋309的左边高于右边(如图6所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搅拌刀组件302的上刀片321和下刀片322逆时针旋转时,第二扰流筋309从搅拌杯体301的顶部朝向搅拌杯体301内的视角观察时,第二扰流筋309的右边高于左边(未图示)。第二扰流筋309的延倾斜方向与搅拌刀组件302的旋转方向相反,使搅拌杯体301内的食材与第二扰流筋309接触时,搅拌刀组件302获得的冲击能力更大,使扰流效果更好,从而提升搅拌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扰流筋309在搅拌杯体301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的最大尺寸范围是1.5mm-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扰流筋309在搅拌杯体301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的最大尺寸L1可以是1.5mm或3mm或4.5mm或6mm或7.5mm或9mm或10mm(如图8所示)。通过设置第二扰流筋309合适的尺寸,使搅拌杯体301内的食材与第二扰流筋309冲击面积增大,使扰流效果更好,从而提升搅拌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扰流筋309设置多个,多个第二扰流筋309在固持部306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于固持部306的侧壁。在图4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扰流筋309设置为四个,但不仅限于此。通过设置多个第二扰流筋309,可增加搅拌杯体301内的食材与第二扰流筋309的接触面积,并且将多个第二扰流筋309间隔设于固持部306的侧壁,在搅拌刀组件302搅打食材时,可使搅拌杯体301内位于固持部306的食材与第二扰流筋309的冲击力均匀,增加扰流的均匀性,提升扰流效果,从而提升搅拌均匀性和搅拌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部307相对于主体部305的外侧壁在搅拌杯体301的横向方向上的最大尺寸范围是1mm-5mm。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部307相对于主体部305的外侧壁在搅拌杯体301的横向方向上的最大尺寸L2可以是1mm或2mm或3mm或4mm或5mm(如图8所示)。通过设置凹槽部307合适的尺寸,使搅拌杯体301内的食材与凹槽部307的冲击面积增大,使扰流效果更好,从而提升搅拌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部307的开口的最大尺寸范围是2mm-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部307的开口的最大尺寸L3可以是2mm或3mm或4mm或5mm或6mm或7mm或8mm或9mm或10mm(如图8所示)。通过设置凹槽部307的开口合适的尺寸,可使更多的食材与凹槽部307接触,增加扰流作用,提升搅拌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部307呈环形凹槽。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环形凹槽设于搅拌杯体301的周向,通过设置环形凹槽,使搅拌杯体301内的食材与凹槽部307的冲击面积增大,且可以提高扰流的均匀性,使扰流效果更好,从而提升搅拌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料理机的搅拌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搅拌杯体(301),包括主体部(305)、位于所述主体部(305)下方的固持部(306)以及连接所述主体部(305)与所述固持部(306)的凹槽部(307),所述凹槽部(307)从所述搅拌杯体(301)的内壁向外凹陷,所述主体部(305)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扰流筋(308),所述固持部(306)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扰流筋(309);及
搅拌刀组件(302),组装于所述搅拌杯体(301)的底部,且伸入所述固持部(30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扰流筋(309)相对于所述搅拌杯体(301)的轴向方向从下向上,在所述搅拌杯体(301)的周向方向上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扰流筋(309)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搅拌杯体(301)的轴向方向之间,在所述搅拌杯体(301)的周向方向上的夹角范围为30°~6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扰流筋(309)从下向上向所述搅拌刀组件(30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流筋(308)与所述第二扰流筋(309)在所述搅拌杯体(301)的周向方向上错开设置;和/或
所述第一扰流筋(308)与所述第二扰流筋(309)均包括条形筋,所述条形筋从所述搅拌杯体(301)的侧壁向所述搅拌杯体(301)的内部凸出;和/或
所述第一扰流筋(308)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扰流筋(308)在所述主体部(305)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于所述主体部(305)的侧壁;和/或
所述第二扰流筋(309)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扰流筋(309)在所述固持部(306)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于所述固持部(306)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刀组件(302)包括刀轴(320)和设于所述刀轴(320)的上刀片(321)与下刀片(322),所述上刀片(321)至少部分斜向上延伸,所述下刀片(322)至少部分斜向下延伸,所述第二扰流筋(309)在所述搅拌杯体(301)的轴向方向上,设于所述上刀片(321)的顶端与所述下刀片(322)的底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杯组件还包括杯座(310)和固定件(311),所述固定件(311)设于所述固持部(306),所述搅拌杯体(301)通过所述固定件(311)组装于所述杯座(310);所述搅拌杯体(301)还包括抵接部(314),所述抵接部(314)设于所述凹槽部(307)与所述固持部(306)之间,沿所述搅拌杯体(301)的横向方向上延伸;所述固持部(306)的下边缘设有挡边(315),所述固定件(311)的上端面与所述抵接部(314)的下表面相抵,所述固定件(311)的下端面与所述挡边(315)的上表面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搅拌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座(310)的内壁设有第一螺纹部(312),所述固定件(311)的外壁设有第二螺纹部(313),所述第一螺纹部(312)与所述第二螺纹部(313)配合,将所述搅拌杯体(301)固定于所述杯座(310);和/或
所述挡边(315)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扣(316),所述固定件(311)的边缘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卡扣(316)对应的至少一个卡槽(317),所述卡扣(316)与所述卡槽(317)卡接配合,限制所述固定件(311)与所述固持部(306)在周向方向的相对位置;和/或
所述搅拌杯组件还包括密封圈(318),所述密封圈(318)设于所述挡边(315)与所述搅拌刀组件(30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307)相对于所述主体部(305)的外侧壁在所述搅拌杯体(301)的横向方向上的最大尺寸范围是1mm-5mm;和/或
所述凹槽部(307)的开口的最大尺寸范围是2mm-10mm;和/或
所述凹槽部(307)呈环形凹槽;和/或
所述第二扰流筋(309)在所述搅拌杯体(301)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的最大尺寸范围是1.5mm-10mm;和/或
所述搅拌杯体(301)与所述第一扰流筋(308)、所述第二扰流筋(309)一体成型;和/或
所述第一扰流筋(308)沿所述搅拌杯体(301)的轴向方向延伸;和/或
所述搅拌杯体(301)的材料为金属材料。
10.一种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100);
水箱组件(200),组装于所述主机(100);
接汁杯组件(400),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主机(100);及
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搅拌杯组件,组装于所述主机(100),且与所述水箱组件(200)连通。
CN202120923172.1U 2021-04-29 2021-04-29 搅拌杯组件及包括其的料理机 Active CN2152721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23172.1U CN215272149U (zh) 2021-04-29 2021-04-29 搅拌杯组件及包括其的料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23172.1U CN215272149U (zh) 2021-04-29 2021-04-29 搅拌杯组件及包括其的料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72149U true CN215272149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38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23172.1U Active CN215272149U (zh) 2021-04-29 2021-04-29 搅拌杯组件及包括其的料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721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72149U (zh) 搅拌杯组件及包括其的料理机
CN214231006U (zh) 料理机
CN215272142U (zh) 料理机
CN215272165U (zh) 料理机
CN215272164U (zh) 料理机
CN215914317U (zh) 料理机
CN215914283U (zh) 料理机
CN215272222U (zh) 料理机
CN215272205U (zh) 料理机
CN217039831U (zh) 料理机
CN217659428U (zh) 粉碎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16823046U (zh) 熬煮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17488435U (zh) 搅拌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16602613U (zh) 料理机
CN216823044U (zh) 料理机
CN214017239U (zh) 搅拌刀盘组件和料理机
CN213046624U (zh) 杯体组件及料理机
CN216602610U (zh) 熬煮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15272150U (zh) 料理机
CN217039832U (zh) 料理机
CN217488425U (zh) 粉碎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14549098U (zh) 料理机
CN216602608U (zh) 料理机
CN217039836U (zh) 料理机
CN213757853U (zh) 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