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66386U - 接头、泄放组件、水分离器、气体管及燃料供给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接头、泄放组件、水分离器、气体管及燃料供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66386U
CN215266386U CN202121142029.5U CN202121142029U CN215266386U CN 215266386 U CN215266386 U CN 215266386U CN 202121142029 U CN202121142029 U CN 202121142029U CN 215266386 U CN215266386 U CN 215266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cell
cell system
fitting
fluid channel
inle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4202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吉峰
赵猛
沈华梁
周士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to CN20212114202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66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66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663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头,其用于燃料电池系统以连接泄放阀。燃料电池系统能够操作以在其燃料电池堆叠的阳极侧中进行吹扫。接头包括:被配置成与燃料电池系统连通的入口端口;被配置成用于连接泄放阀的出口端口;以及连通入口端口与出口端口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形成有蓄液部,并且入口端口、流体通道和出口端口被配置成使得从入口端口进入流体通道的流体在到达出口端口之前流经蓄液部。本申请还提供了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泄放组件、水分离器、气体管和燃料供给系统。根据本申请的接头能够在燃料电池系统退出吹扫之后防止在接头连接泄放阀的部位处出现积水,从而防止在该部位发生结冰堵塞。

Description

接头、泄放组件、水分离器、气体管及燃料供给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燃料电池系统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接头以及包括这种接头的泄放组件。本申请还涉及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水分离器、气体管以及燃料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利用燃料气体与氧化气体的电化学反应发电的燃料电池系统被日益广泛地用来提供电力,尤其是在电动车辆领域中。在燃料电池系统中,泄放阀(也被称为“Drain/Purgevalve”或“DP阀”)被用于控制流体从燃料电池系统的排出。例如,泄放阀可以被连接到水分离器的排放端口,以控制积累的水从水分离器的排出。又如,泄放阀可以被连接到再循环回路的气体管,以控制再循环流从再循环回路的排出。
泄放阀通常经由接头连接到燃料电池系统。图1示出了现有的接头100,其包括被配置成与燃料电池系统连通的入口端口101、被配置成用于连接泄放阀200(在图1中示意性地表示)的出口端口103以及连通入口端口101与出口端口103的流体通道105。如图1所示,由于入口端口101与出口端口103直接对准,从入口端口101进入接头100的液体(通常是水)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如虚线箭头A表示地直接穿过流体通道105落在出口端口103连接泄放阀200的部位处。燃料电池系统能够在退出工作状态时进行吹扫以带出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水。在吹扫期间,泄放阀可以打开以将气体和/或液体排出燃料电池系统。但是,在吹扫后仍会有部分水分残留在燃料电池系统中,例如燃料电池系统冷却之后可能产生冷凝水。在燃料电池系统完成吹扫而关闭泄放阀200之后,接头100的前述构型将导致燃料电池系统中的部分残留水分积聚在出口端口103连接泄放阀200的部位处。在燃料电池系统所处环境的温度过低的情况下,在接头100处会出现结冰堵塞,导致泄放阀200在燃料电池系统再次启动后不能将气体和/或液体排出燃料电池系统。往往在接头100上设置加热器(未示出)以对接头100进行加热从而消除结冰。但是,加热器需要一定时间来消除接头100处的结冰,这导致泄放阀200响应不及时。另一方面,加热器的可靠性不理想,失效时会导致泄放阀200不能打开。这些会降低燃料电池系统的工作效率,甚至导致燃料电池系统发生故障。又一方面,加热器需要消耗额外的电力,这也会降低燃料电池系统的工作效率。
因此,迫切需要对现有的接头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接头,以克服现有接头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头,用于燃料电池系统以连接泄放阀,所述燃料电池系统能够操作以在其燃料电池堆叠的阳极侧中进行吹扫,所述接头包括:被配置成与所述燃料电池系统连通的入口端口;被配置成用于连接所述泄放阀的出口端口;以及连通所述入口端口与所述出口端口的流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形成有蓄液部,并且所述入口端口、所述流体通道和所述出口端口被配置成使得从所述入口端口进入所述流体通道的流体在到达所述出口端口之前流经所述蓄液部。
优选地,所述蓄液部由凹入所述流体通道的内壁中的至少一个凹部形成,和/或所述蓄液部由突出于所述流体通道的内壁的至少一个凸起形成。
优选地,所述流体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倾斜和/或弯曲,以形成所述蓄液部。
优选地,所述流体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呈存水弯构型,以形成所述蓄液部。
优选地,所述入口端口相对于所述出口端口偏移,使得从所述入口端口进入所述流体通道的液体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从所述入口端口穿过所述流体通道落入所述出口端口,和/或所述流体通道以使得从所述入口端口进入所述流体通道的液体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从所述入口端口穿过所述流体通道落入所述出口端口的方式延伸。
优选地,所述接头呈以下中的一种形式:所述接头与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的水分离器的排放端口一体形成;所述接头与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的气体管一体形成;以及所述接头是单件接头,所述单件接头被配置成能够安装到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的水分离器的排放端口和/或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的气体管。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泄放组件,用于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放组件包括前述的接头,以及连接到所述接头的泄放阀。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分离器,用于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离器包括前述的接头,或者包括前述的泄放组件。
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体管,用于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管包括前述的接头,或者包括前述的泄放组件。
根据本申请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料供给系统,用于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供给系统包括前述的水分离器和/或前述的气体管。
根据本申请的接头能够在燃料电池系统退出吹扫之后防止在接头连接泄放阀的部位处出现积水,从而防止在该部位发生结冰堵塞。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更彻底地理解并认识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应当注意的是,附图仅为示意性的,并非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的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接头的示意性剖视图,示意性的泄放阀被连接到该接头;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供给系统;
图3是根据本申请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接头的示意性剖视图,示意性的泄放阀被连接到该接头;
图4是根据本申请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接头的示意性剖视图,示意性的泄放阀被连接到该接头;以及
图5是根据本申请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接头的示意性剖视图,示意性的泄放阀被连接到该接头。
附图标记列表:
1 燃料电池堆叠
3 阳极侧
5 阴极侧
7 燃料源
9 燃料供给系统
11 燃料气体供给装置
13 输入端
15 输出端
17 循环回路
19 水分离器
21 燃料循环泵
23 循环流
25 排放通道
27 排液阀
29 排放端口
30 气体管
31 排气阀
100 接头
101 入口端口
103 出口端口
105 流体通道
200 泄放阀
300 接头
301 入口端口
303 出口端口
305 流体通道
305a 内壁
307 蓄液部
400 接头
401 入口端口
403 出口端口
405 流体通道
407 蓄液部
500 接头
501 入口端口
503 出口端口
505 流体通道
507 蓄液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示例详细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并不意味着对本申请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附图中,为简要起见而省略了其它的部件,但这并不表明本申请的接头、泄放组件、水分离器、气体管、燃料供给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不可包括其它部件。应理解,附图中各部件的尺寸、比例关系以及部件的数目均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燃料电池系统(例如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可以用于车辆中以提供电力,从而驱动车辆电机来提供动力或者使得车载系统执行各种功能。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燃料电池系统的一部分,其中可以使用根据本申请各优选实施例的接头。图2所示的燃料电池系统的一部分可以包括燃料电池堆叠1和燃料供给系统9(如图2中的虚线方框所表示的)。如图2所示,燃料电池堆叠1包括阳极侧3和阴极侧5。来自燃料源7的燃料气体(例如氢气)通过燃料供给系统9的燃料气体供给装置11(例如引射器)供给到阳极侧3的输入端13。通常,过量的燃料气体在燃料电池系统工作期间被提供到阳极侧3的输入端13,以确保燃料电池堆叠1中的所有电池有充足的燃料气体可用。产物水、未消耗的燃料气体(例如氢气)和无效气体会累积在阳极侧3的输出端15。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无效气体”是指不参与反应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请继续参考图2,燃料供给系统9的再循环回路17可以设置在阳极侧3的输出端15与燃料气体供给装置11之间,以将未消耗的燃料气体再循环回到燃料气体供给装置11。燃料气体供给装置11将未消耗的燃料气体与来自燃料源7的燃料气体混合并再次供给到阳极侧3的输入端13。再循环回路17通常包括连接在阳极侧3的输出端15与燃料气体供给装置11之间的水分离器19以及可选的连接在水分离器19与燃料气体供给装置11之间的燃料循环泵21。在燃料电池系统工作期间,水分离器19接收来自阳极侧3的输出端15的再循环流23(即,包括产物水、未消耗的燃料气体(例如氢气)和无效气体的流体混合物),并且从再循环流23中移除产物水。这样,可以提高再循环流23中的燃料气体浓度,并防止在燃料电池堆叠1的流场通道或燃料气体供给装置11内发生水堵塞,从而防止燃料电池系统效率降低或发生故障。
水分离器19包括用于在再循环流23经过其时从再循环流23中移除水的分离室(未示出)、以及与分离室连通以将水从分离室排出的排放通道25。由水分离器19移除的水可以通过排放通道25排出水分离器19。排液阀27在排放通道25的排放端口29处通过第一接头(未在图2中详细示出)连接到排放通道25。在燃料电池系统工作期间,排液阀27在水分离器19的分离室中的水积累到一定量时打开,使得积累的水在再循环流23中的气体的压力作用下从排放通道25排出水分离器19,例如被排出到排气管中。
经除水的再循环流23被经由气体管30向燃料气体供给装置11或者经由燃料循环泵21向燃料气体供给装置11输送。排气阀31通过第二接头(未在图2中详细示出)作为支路连接到气体管30。在燃料电池系统工作期间,排气阀31在再循环流23中的无效气体浓度高于预定阈值或者再循环回路17中的压力过高时打开以排出一部分再循环流23,例如排出到排气管中,从而减少被供应到燃料气体供给装置11的再循环流23的量。这样,可以防止被供应到燃料电池堆叠1的燃料气体被无效气体过度稀释,或者防止压力过高对燃料电池堆叠1造成损伤,从而保证燃料电池系统可靠运行。
再循环流23随后被燃料循环泵21送入燃料气体供给装置11,以与来自燃料源7的燃料气体混合并再次供给到阳极侧3的输入端13,借此避免燃料气体的浪费并提高燃料气体的利用效率。
燃料电池系统还被配置成能够操作以在燃料电池堆叠1的阳极侧3中进行吹扫。具体而言,在退出工作状态时,燃料电池系统能够促使诸如氢气(来自燃料源7)之类的吹扫气体通过燃料电池堆叠1并通过再循环回路17,以带走阳极侧3中的多余水分。本领域中已经公开了诸多种吹扫方法,故在此不再赘述。在吹扫期间,前述的排液阀27和排气阀31可以打开,以将吹扫气体排出燃料电池系统,例如排出到排气管中。但是,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发现的,在吹扫结束后仍会有部分水分残留在燃料电池系统中,例如燃料电池系统冷却之后可能产生冷凝水。
为了防止残留的水在燃料电池系统所处环境的温度过低的情况下在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处会出现结冰堵塞,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接头。下面将结合图3至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各优选实施例的接头。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前述的排液阀27和排气阀31通常被统称为泄放阀200。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接头300,示意性的泄放阀200被连接到该接头300。接头300被配置成用于连接泄放阀200。接头300可以呈柱体形状,其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优选地由金属制成。接头300包括被配置成与燃料电池系统连通的入口端口301、被配置成用于连接泄放阀200的出口端口303、以及连通入口端口301与出口端口303的流体通道305。示意性的泄放阀200可以是如上文描述的排液阀27和排气阀31,并且接头300可以用作上文描述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下面以接头300用作上文描述的第一接头为例来描述接头300的构型的益处。如图3所示,接头300被描绘为上文描述的水分离器19的排放通道25的靠近排放端口29的一部分。换言之,接头300与水分离器19的排放通道25的靠近排放端口29一体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接头300的入口端口301与水分离器19的排放通道25连通。示意性的泄放阀200是上文描述的排液阀27。泄放阀200被连接到接头300的出口端口303,并且诸如O形环之类的密封件(未示出)可以被设置在接头300与泄放阀200以提供不漏液的密封。
如图3所示,接头300的流体通道305形成有蓄液部307,并且入口端口301、流体通道305和出口端口303被配置成使得从入口端口301进入流体通道305的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在到达出口端口303之前流经蓄液部307。也就是说,入口端口301、流体通道305和出口端口303被配置成使得从入口端口301进入流体通道305的液体和气体都在到达出口端口303之前流经蓄液部307。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蓄液部”是指具有液体保持能力或空间的结构。具体而言,在流体流经蓄液部307时,由于蓄液部307具有液体保持能力或空间,流体中的液体会在蓄液部307积聚。随着液体积聚而填充满蓄液部307,多余的液体从蓄液部307溢出,并且流向出口端口303。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蓄液部307由凹入流体通道305的内壁305a中的一个凹部形成。应理解,蓄液部307也可以由凹入流体通道305的内壁305a中的多于一个凹部形成。还应理解,蓄液部也可以由突出于流体通道305的内壁305a的至少一个凸起形成,或者由凹部和凸起的各自组合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端口301、流体通道305和出口端口303还能够以各种构型被配置,以确保从入口端口301进入流体通道305的液体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从入口端口301穿过流体通道305落入出口端口303。换言之,从入口端口301进入流体通道305的液体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从入口端口301穿过流体通道305达到出口端口303,而不接触流体通道305。例如,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以及将在下文描述的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入口端口301相对于出口端口303偏移,使得从入口端口301进入流体通道305的液体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从入口端口301穿过流体通道305落入出口端口303。又如,在其它部分实施例中,流体通道305以使得从入口端口301进入流体通道305的液体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从入口端口301穿过流体通道305落入出口端口303的方式延伸。应理解,入口端口301、流体通道305和出口端口303还可以呈其它合适的构型。
继续以接头300用作上文描述的第一接头为例来描述接头300的这种构型的益处。在燃料电池系统工作期间,泄放阀200在水分离器19的分离室中的水积累到一定量时打开,使得积累的水在再循环流23中的气体的压力作用下从排放通道25排出水分离器19。来自水分离器19的流体(即,包括水分离器19移除的水以及再循环流23中的部分气体的流体混合物)从接头300的入口端口301进入流体通道305。从入口端口301进入流体通道305的流体混合物在到达出口端口303之前流经蓄液部307。流体混合物中的气体扫过蓄液部307。由于蓄液部307具有液体保持能力,流体混合物中的水在蓄液部307积聚。随着水积聚而填充满蓄液部307,水从蓄液部307溢出并流向出口端口303,以被排出燃料电池系统,例如被排出到排气管中。因此,在燃料电池系统工作期间,蓄液部307可以总是充满水。
在燃料电池系统退出工作状态时,泄放阀200被打开,并且燃料电池系统促使诸如氢气(来自燃料源7)之类的吹扫气体通过燃料电池堆叠1并通过再循环回路17,从泄放阀200离开燃料电池系统,以带走阳极侧3中的多余水分。由于入口端口301、流体通道305和出口端口303被配置成使得从入口端口301进入流体通道305的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在到达出口端口303之前流经蓄液部307,吹扫气体在流经蓄液部307会带走被保持在蓄液部307中的至少部分水。这使得蓄液部307可以至少部分地恢复其液体保持能力。如此,在吹扫结束泄放阀200被关闭后,如果残留在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水、例如燃料电池系统冷却之后产生的冷凝水从入口端口301进入流体通道305,则蓄液部307可以将其保持在蓄液部307中,从而防止残留在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水积聚在出口端口303连接泄放阀200的部位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燃料电池系统退出吹扫之后防止在出口端口303连接泄放阀200的部位处出现结冰堵塞。这使得泄放阀200可以在燃料电池系统再次运行时可靠地打开,以将从再循环流23中移除的水排出水分离器19,从而提高再循环流23中的燃料气体浓度,并且防止在燃料电池堆叠1的流场通道或燃料气体供给装置11内发生水堵塞,确保燃料电池系统可靠运行。此外,接头300的这种构型可以消除在接头上设置加热器的需要,从而提升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并通过降低燃料电池系统的功耗来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工作效率。此外,接头300的这种构型不会显著改变再循环回路的流动通路中的阻力,因而使得接头300广泛适用于各种现有的再循环回路设计,而无需重新考量和计算再循环回路的流动通路中的阻力。
尽管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接头300被描述为与水分离器19的排放通道25的靠近排放端口29一体形成,但应理解,接头300还可以用作上文描述的第二接头,其可以与燃料电池系统的气体管30一体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接头300的流体通道305作为支路与气体管30的气体通道连通,并且示意性的泄放阀200是上文描述的排气阀31。通过与上文描述类似的方式,蓄液部307可以在燃料电池系统退出吹扫之后防止残留在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水积聚在出口端口303连接泄放阀200的部位处,从而防止在出口端口303连接泄放阀200的部位处出现结冰堵塞。这使得泄放阀200可以在燃料电池系统再次运行时在再循环流23中的无效气体浓度高于预定阈值或者再循环回路17中的压力过高时,可靠地打开以排出一部分再循环流23,从而减少被供应到燃料气体供给装置11的再循环流23的量。这样,可以防止被供应到燃料电池堆叠1的燃料气体被无效气体过度稀释或者防止压力过高对燃料电池堆叠1造成损伤,从而保证燃料电池系统可靠运行。此外,接头300的这种构型可以消除在接头上设置加热器的需要,从而提升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并通过降低燃料电池系统的功耗来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工作效率。此外,接头300的这种构型不会显著改变气体管30的流动通路中的阻力,因而使得接头300广泛适用于各种现有的气体管30,而无需重新考量和计算气体管30的流动通路中的阻力。
还应理解,接头300也可以是单件接头,其入口端口301被配置成能够安装到水分离器19的排放端口29和/或气体管30。例如,该单件接头的入口端口301可以被配置成例如通过螺纹来连接到水分离器19的排放端口29和/或气体管30。此外,接头300可以与泄放阀200连接而构成泄放组件,以用于将流体排出燃料电池系统。还应理解,接头300也适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其它部分,而不限于以上所描述的内容。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接头400,示意性的泄放阀200被连接到该接头400。在图4中,使用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3中类似的部分或部件。接头400与图3所示的接头300的区别在于:接头400的流体通道405的至少一部分倾斜,以形成蓄液部407。类似于蓄液部307,蓄液部407也具有液体保持能力。在流体流经蓄液部407时,由于蓄液部407具有液体保持能力,流体中的液体会在蓄液部407积聚。
类似于接头300,接头400的入口端口401、流体通道405和出口端口403也被配置成使得从入口端口401进入流体通道405的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在到达出口端口403之前流经蓄液部407。通过与上文结合接头300描述的类似方式,接头400的这种构型也可以在燃料电池系统退出吹扫之后防止残留在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水积聚在出口端口403连接泄放阀200的部位处,从而防止在接头连接泄放阀的部位发生结冰堵塞。此外,接头400的构型可以消除在接头上设置加热器的需要,从而提升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并通过降低燃料电池系统的功耗来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工作效率。并且,接头400的构型不会显著改变流动通路中的阻力,因而使得接头400广泛适用于各种现有的流动通路设计,而无需重新考量和计算流动通路中的阻力。
可选择地,在一些示例中,接头400的流体通道405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弯曲,以形成蓄液部407。应理解,接头400的流体通道405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倾斜且弯曲,以形成蓄液部407。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接头500,示意性的泄放阀200被连接到该接头500。在图5中,使用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3中类似的部分或部件。接头500与图3所示的接头300的区别在于:接头500的流体通道505的至少一部分呈存水弯构型,以形成蓄液部507。类似于蓄液部307,蓄液部507也具有液体保持能力。在流体流经蓄液部507时,由于蓄液部507具有液体保持能力,流体中的液体会在蓄液部507积聚。应理解,“存水弯构型”是指在结构上类似于在卫生器具内部或器具排水管段上广泛应用的水封结构的流体通道构型。
类似于接头300,接头500的入口端口501、流体通道505和出口端口503也被配置成使得从入口端口501进入流体通道505的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在到达出口端口503之前流经蓄液部507。通过与上文结合接头300描述的类似方式,接头500的这种构型也可以在燃料电池系统退出吹扫之后防止残留在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水积聚在出口端口503连接泄放阀200的部位处,从而防止在接头连接泄放阀的部位发生结冰堵塞。此外,接头500的构型可以消除在接头上设置加热器的需要,从而提升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并通过降低燃料电池系统的功耗来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工作效率。并且,接头500的构型不会显著改变流动通路中的阻力,因而使得接头500广泛适用于各种现有的流动通路设计,而无需重新考量和计算流动通路中的阻力。此外,呈存水弯构型的蓄液部507的优势还在于,在吹扫时可以使被保持在蓄液部507中的液体完全排出蓄液部507,从而使蓄液部507完全恢复其液体保持能力,从而提高接头500的可靠性。
如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用于将一个元件或部段与另一个元件或部段区分开来,但是这些元件和/或部段不应受到此类术语的限制。术语“水”是指水可以是混合相并且包括液相水和气相水,并且水分离器至少从包括水和燃料气体的流中移除液相水的一部分。此外,术语“水分离室”可以指在再循环流经过其时使水与包括未消耗的燃料气体和无效气体的气流分离以便从再循环流中移除水的任何合适类型的水分离室,例如离心式水分离室、带有筛网的水分离室等。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描述。显然,以上描述以及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均应被理解为是示例性的,而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各种变型或修改,这些变型或修改均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头,用于燃料电池系统以连接泄放阀,所述燃料电池系统能够操作以在其燃料电池堆叠的阳极侧中进行吹扫,所述接头包括:
被配置成与所述燃料电池系统连通的入口端口(301、401、501);
被配置成用于连接所述泄放阀的出口端口(303、403、503);以及
连通所述入口端口(301、401、501)与所述出口端口(303、403、503)的流体通道(305、405、505);
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形成有蓄液部(307、407、507),并且所述入口端口(301、401、501)、所述流体通道(305、405、505)和所述出口端口(303、403、503)被配置成使得从所述入口端口(301、401、501)进入所述流体通道(305、405、505)的流体在到达所述出口端口(303、403、503)之前流经所述蓄液部(307、407、5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液部由凹入所述流体通道的内壁中的至少一个凹部形成;和/或
所述蓄液部由突出于所述流体通道的内壁的至少一个凸起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倾斜和/或弯曲,以形成所述蓄液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呈存水弯构型,以形成所述蓄液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口端口相对于所述出口端口偏移,使得从所述入口端口进入所述流体通道的液体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从所述入口端口穿过所述流体通道落入所述出口端口;和/或
所述流体通道以使得从所述入口端口进入所述流体通道的液体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从所述入口端口穿过所述流体通道落入所述出口端口的方式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呈以下中的一种形式:
所述接头与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的水分离器的排放端口一体形成;
所述接头与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的气体管一体形成;以及
所述接头是单件接头,所述单件接头被配置成能够安装到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的水分离器的排放端口和/或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的气体管。
7.一种泄放组件,用于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放组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头;以及
连接到所述接头的泄放阀。
8.一种水分离器(19),用于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分离器(19)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头,或者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泄放组件。
9.一种气体管(30),用于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管(30)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头,或者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泄放组件。
10.一种燃料供给系统(9),用于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供给系统(9)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分离器(19)和/或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管(30)。
CN202121142029.5U 2021-05-26 2021-05-26 接头、泄放组件、水分离器、气体管及燃料供给系统 Active CN215266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42029.5U CN215266386U (zh) 2021-05-26 2021-05-26 接头、泄放组件、水分离器、气体管及燃料供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42029.5U CN215266386U (zh) 2021-05-26 2021-05-26 接头、泄放组件、水分离器、气体管及燃料供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66386U true CN215266386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58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42029.5U Active CN215266386U (zh) 2021-05-26 2021-05-26 接头、泄放组件、水分离器、气体管及燃料供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663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84543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KR100978526B1 (ko) 연료전지시스템
US8685587B2 (en) Gas-liquid separator for fuel cell system
CN105720282A (zh) 带有阻塞的阳极电池的燃料电池内的冷启动操作
JP2010055810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US20080085431A1 (en) Fuel cell system
JP2006331674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04152529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10010937B (zh) 燃料电池系统
US8277994B2 (en) Fuel cell system
CN215266386U (zh) 接头、泄放组件、水分离器、气体管及燃料供给系统
JP2010244778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EP2287953B1 (en) Fuel cell system
JP5055808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09193838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495575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06064946A1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US20040247958A1 (en) Water supply system for fuel cell
JP2006147455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用バルブおよ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211700443U (zh) 水分离装置、燃料气体供给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
CN213583882U (zh) 接头组件、泄放组件、水分离器、气体管和燃料供给系统
JP2010049878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214093276U (zh) 泄放阀、泄放组件、水分离器和气体管
CN215834563U (zh) 气液分离器和燃料电池车
JP2006147450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