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59472U - 一种多功能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灯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259472U CN215259472U CN202121298430.8U CN202121298430U CN215259472U CN 215259472 U CN215259472 U CN 215259472U CN 202121298430 U CN202121298430 U CN 202121298430U CN 215259472 U CN215259472 U CN 2152594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light
- lamp
- light source
- mounting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灯具,包括光源组件、驱动组件以及壳体,壳体为槽型壳体,灯具还包括用于透光的灯罩组件,灯罩组件至少包括反光件和出光件,灯罩组件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灯罩组件包括使灯具的眩光值小于第一眩光值的第一灯罩组件、使灯具的眩光值小于第二眩光值的第二灯罩组件、使灯具的眩光值小于第三眩光值的第三灯罩组件,通过分别替换第一灯罩组件、第二灯罩组件和第三灯罩组件,使灯具满足不同的防眩光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灯罩组件,同时通过设置满足不同照明要求灯罩组件在不改变灯具的外形的基础上,通过替换不同的灯罩组件,可使灯具满足不同的眩光值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灯具。
背景技术
灯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应用,随着LED芯片技术的发展,LED灯具越来越亮,不舒适的眩光也越来越严重。为了得到高质量且舒适的照明环境,在不同照明场景下,通常会对灯具的眩光值做不同要求。例如,对教室场所的照明要求眩光值小于19,对办公场所的照明要求眩光值小于22,对运动场所、仓库等地点的照明要求眩光值小于25,为满足灯具不同眩光值的要求,通常会针对不同的眩光值要求设计不同的灯具结构,导致外形不统一,同时产品的开发时间久,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灯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灯具,包括光源组件、驱动组件以及壳体,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均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为槽型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面以及相对两侧面均为敞口,所述灯具还包括用于透光的灯罩组件,所述灯罩组件至少包括用于使光线聚集的反光件,以及覆盖在所述壳体的底面敞口上的出光件,所述灯罩组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灯罩组件包括使所述灯具的眩光值小于第一眩光值的第一灯罩组件、使所述灯具的眩光值小于第二眩光值的第二灯罩组件、使所述灯具的眩光值小于第三眩光值的第三灯罩组件,通过分别替换所述第一灯罩组件、所述第二灯罩组件和所述第三灯罩组件,使所述灯具满足不同的防眩光要求。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顶壁以及分设于所述顶壁两侧侧壁,所述侧壁以所述顶壁的中线为轴,沿所述顶壁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共同构造为用于容纳所述光源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的容纳空间。
优选地,所述侧壁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上凸设有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构造为用于插设所述反光件的第一安装槽;
所述侧壁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上还凸设有第三安装件和第四安装件,所述出光件通过与所述第三安装件和/或所述第四安装件配合连接,以覆盖在所述壳体的底面敞口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三安装件、所述第四安装件在所述侧壁上沿垂直方向自上而下排列,所述第四安装件与所述壳体的底面敞口之间的垂直距离最短。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灯罩组件中,所述出光件为扩散PC板,所述出光件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还设有用于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一扣位,所述第一扣位和所述出光件之间构造为用于与所述第四安装件配合连接的连接槽,所述壳体和所述出光件之间通过所述第四安装件和所述连接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灯罩组件中,所述出光件为第一棱晶板,所述第一棱晶板为平板状结构,所述第三安装件和所述第四安装件之间间隔设置,构造为用于插设所述第一棱晶板的第二安装槽,所述出光件通过与所述第二安装槽滑动配合,进而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优选地,在所述第三灯罩组件中,所述出光件为第二棱晶板,所述第三灯罩组件还包括用于进一步减小所述灯具的眩光值的格栅;
所述格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板,所述第二棱晶板夹设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并设置在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光源组件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呈“八”字排列,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底部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背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均设有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第二扣位,所述第二扣位用于抵接在所述第三安装件上方以将所述第三灯罩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或者,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还凸设有第五安装件,所述第五安装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件和所述第三安装件之间,所述第五安装件自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凸出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安装件自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凸出的长度,所述第二扣位用于抵接在所述第五安装件上方,以将所述第三灯罩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沿背离所述连接板方向还设有凸沿,在所述第二扣位抵接于所述第三安装件或所述第五安装件上方的同时,所述凸沿抵接于所述第四安装件下方。
优选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灯板固定件、光源基板、光源本体,所述光源本体设于在所述光源基板一侧,所述光源基板背离所述光源本体的一侧与所述灯板固定件贴合,所述光源基板与所述灯板固定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反光件设于所述灯板固定件朝向所述光源基板的一侧,所述灯板固定件上设有用于插设所述反光件的插槽;
所述反光件为片状结构,所述反光件一端插设在所述插槽内,另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优选地,所述灯具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反光件,所述光源本体设于两所述反光件之间;
所述灯板固定件上对称设有用于插设所述反光件的所述插槽,对称设置的所述反光件呈“八”字分布,两所述插槽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所述第一安装槽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每个所述插槽上还设有用于卡接固定所述光源基板的卡位,在两所述插槽上,所述卡位相对设置,所述光源基板的两端分别卡接在所述卡位内。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灯板固定件背离所述光源本体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弹夹以及驱动电源,所述驱动电源通过所述弹夹固定在所述灯板固定件上。
优选地,所述灯具还包括用于与移动控制终端通信连接的智能控制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驱动电源还包括用于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的智能线端子,通过所述智能线端子,使所述智能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驱动电源调节所述光源本体的照明参数。
优选地,所述灯具还包括与外界电源连通的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上设有第一接头,所述驱动电源上设有第二接头,通过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的连接,使所述驱动电源与所述外界电源导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灯具还包括用于覆盖所述壳体的侧面敞口的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端盖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端盖本体和下端盖,所述端盖本体靠近所述顶壁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灯罩组件,同时通过设置满足不同照明要求第一灯罩组件、第二灯罩组件、第三灯罩组件,在不改变灯具的外形的基础上,通过替换不同的灯罩组件,可使灯具满足不同的眩光值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配备第一灯罩组件时的爆炸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配备第一灯罩组件时的剖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配备第二灯罩组件的爆炸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配备第二灯罩组件时的剖面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配备第三灯罩组件的爆炸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配备第三灯罩组件时的剖面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中光源组件和驱动组件连接的爆炸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智能控制模块的爆炸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灯具,可用于不同的照明场所,以满足不同眩光值的要求。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灯具,参考图1-图6,包括光源组件10、驱动组件20、壳体30、灯罩组件40和端盖组件70。其中,光源组件10和驱动组件20均设于壳体30内,壳体30具体为槽型壳体,壳体30的底面以及相对两侧面均为敞口。进一步的,灯罩组件40用于覆盖在壳体30的底面敞口上,端盖组件70用于覆盖在壳体30的侧面敞口上,即,壳体30、灯罩组件40、端盖组件70共同组成一内部中空的密闭空间,光源组件10和驱动组件20设于该密闭空间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参考图2、图4及图6,壳体30优选为铝型材制成,壳体30包括顶壁31以及分设于顶壁31两侧侧壁32,其中,侧壁32以顶壁 31的中线为轴对称设置,并沿顶壁31的宽度方向设于顶壁31两侧,顶壁31 和两侧壁32共同构造为用于容纳光源组件10和驱动组件20的容纳空间。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侧壁32朝向容纳空间的一侧,依次凸设有第一安装件321、第二安装件322、第三安装件323、第四安装件324,上述安装件在两侧壁32 上一一对应设置。同时,第一安装件321、第二安装件322、第三安装件323、第四安装件324在侧壁32上沿垂直方向自上而下排列,第四安装件324靠近壳体30的底面敞口设置,与壳体30底面敞口的垂直距离最短。进一步的,第一安装件321和所述第二安装件322之间构造为用于插设所述反光件41的第一安装槽326,第三安装件323和第四安装件324用于连接灯罩组件40。
参考图1、图3及图5,端盖组件70用于覆盖壳体30的侧面敞口,其中,端盖组件70与壳体30之间可过盈配合,进而实现固定连接。具体的,端盖组件70包括端盖本体71和下端盖72,在一些实施例中,端盖本体71和下端盖72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当多个灯具拼接使用时,多个灯具在拼接处通过端盖组件70的重叠可呈直线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灯具通过连接端子相互导电连接,从而拼接形成整体。进一步的,端盖本体71上还设有使连接端子伸出的接线窗口711,端盖组件70还包括用于封堵该接线窗口711的中封盖73,当多个灯具拼接使用时,拼接处的中封盖73自接线窗口711取下,使灯具中的连接端子可自接线窗口711伸出至壳体30外,从而使相邻两灯具通过连接端子导电连接。而在远离拼接处的一端,中封盖73覆盖在接线窗口 711上,从而使端盖组件70完全覆盖壳体30的侧面敞口,使用户不会直接看到灯具内部的零部件结构,有利于产品美观。
进一步的,灯罩组件40覆盖在壳体30的底面敞口上,用于使光源组件 10发出的光线透射至外界,具体的,灯罩组件40至少包括使光线聚集的反光件41,以及覆盖在壳体30底面敞口上的出光件42。其中,灯罩组件40与壳体30可拆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灯罩组件40包括可相互替换的第一灯罩组件43、第二灯罩组件44、第三灯罩组件45,通过壳体30连接不同的灯罩组件40,使灯具满足不同的眩光值的要求,从而使灯具适应不同的照明场所。
参考图1及图2,当灯具配备第一灯罩组件43时,灯具的眩光值小于第一眩光值。具体的,第一眩光值可为25,配备有第一灯罩组件43的灯具可适用于运动场所、仓库等对眩光值要求不高的照明环境中。在第一灯罩组件43 中,出光件42为扩散PC板421,即出光件42由扩散PC材质制成,优选为乳白扩散PC。进一步的,出光件42朝向壳体30的一侧还设有用于与壳体30 固定连接的第一扣位46,第一扣位46和出光件42之间构造为用于与第四安装件324配合连接的连接槽47,壳体30和出光件42之间通过第四安装件324 和连接槽47滑动连接。
参考图3及图4,当灯具配备第二灯罩组件44时,灯具的眩光值小于第二眩光值,其中,第二眩光值小于第一眩光值,即,第二灯罩组件44相较于第一灯罩组件43可满足要求较高的照明场所的防眩光需求。具体的,第二眩光值可为22,配备有第二灯罩组件44的灯具可适用于办公场所中。在第二灯罩组件44中,出光件42为第一棱晶板422,第一棱晶板422为灯具中常用的用于减少眩光的蜂窝状平板,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安装件323和第四安装件 324之间间隔设置,构造为用于插设第一棱晶板422的第二安装槽327,出光件42通过与第二安装槽327滑动配合,进而固定在壳体30上。
参考图5及图6,当灯具配备第三灯罩组件45时,灯具的眩光值小于第三眩光值,其中,第三眩光值小于第二眩光值,即,第三灯罩组件45相较于第二灯罩组件44可满足更高要求的照明场所的防眩光需求。具体的,第三眩光值可为19,配备有第三灯罩组件45的灯具可适用于教室等对防眩光需求较高的照明场所。在第三灯罩组件45中,出光件42为第二棱晶板423,第二棱晶板423在材质上与第一棱晶板422保持一致,仅在尺寸上有所区别。第三灯罩组件45还包括用于进一步减小灯具的眩光值的格栅451。进一步的,格栅45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4511和第二侧板4512,以及设于第一侧板 4511和第二侧板4512之间的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板4513,第二棱晶板423 设于第一侧板4511和第二侧板4512顶部,并夹设于第一侧板4511和第二侧板4512之间,连接板4513设于第二棱晶板423下方。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板4511和第二侧板4512均相对连接板4513倾斜设置,第一侧板4511 和第二侧板4512之间呈“八”字排列,即,第一侧板4511和第二侧板4512 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侧板4511和第二侧板4512底部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板4511和第二侧板4512背离连接板4513的一侧均设有与壳体30连接的第二扣位4514,第二扣位4514用于抵接在第三安装件323上方以将第三灯罩组件45固定在壳体30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三安装件323凸设长度较短,无法与第二扣位4514连接时,侧壁32上还凸设有第五安装件325,第五安装件325设于第二安装件322和第三安装件323之间,第五安装件325自侧壁32凸出的长度大于第三安装件323自侧壁32凸出的长度,从而第二扣位4514用于抵接在第五安装件325上方,以将第三灯罩组件45固定在壳体30上。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扣位4514 可为一体式结构,其长度与格栅451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然,第二扣位4514 还可间隔设置,每个格栅451上均设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扣位4514。进一步的,第一侧板4511和第二侧板4512的底部沿背离连接板4513方向还设有凸沿4515,在第二扣位4514抵接于第三安装件323或第五安装件325上方的同时,凸沿4515抵接于第四安装件324下方。从而第二扣位4514和凸沿 4515之间形成一卡槽4516,将第三安装件323或第五安装件325,以及第四安装件324夹设在该卡槽4516中,进而使第三安装件323与壳体3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工的便利,可将格栅451分为若干段,根据壳体 30的长度需求进行拼接,使拼接后的格栅451长度与壳体30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然,也可将若干段格栅451一体成型,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每个灯罩组件40中均包括反光件41,用于将光源组件10发出的光线汇聚后经出光件42扩散至外界。具体的,反光件41为片状结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中,每个灯具均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反光件41,优选两反光件41呈“八”字结构排列,即,两反光件41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下端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光源组件10设于两反光件41之间,并设于两反光件41距离较小的一端,从而光线自光源组件10发出后,经反光件41反射,从而使光线均匀照射在出光件42上,并自出光件42发散至外界。
在本实用新型中,侧壁32上还设有用于连接光源组件的连接件328,参考图7,光源组件10包括灯板固定件11、光源基板12、光源本体13,光源本体13固定在光源基板12一侧,光源基板12背离光源本体13的一侧与灯板固定件11贴合连接,将光源本体13固定在灯板固定件11上。进一步的,上述提及的反光件41设于灯板固定件11朝向光源基板12的一侧,灯板固定件11上还设有有用于插设反光件41的插槽111。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本体 13优选为LED光源。在本实用新型中,灯板固定件11的两端通过分别与连接件328抵接,从而将光源组件10固定在壳体30内。
进一步的,参考图2、图4及图6,灯板固定件11为铝制槽体结构,具体的,灯板固定件11朝向光源本体13的一侧设有用于固定反光件41的插槽 111,由于反光件41为“八”字结构排列,则两对称设置的插槽111同样呈“八”字排布,其敞口方向与反光件41的延伸方向一致。进一步的,由于反光件41 一端插设在插槽111中,另一端插设在第一安装槽326内,且反光件41在壳体30内倾斜放置,则插设同一反光件41的插槽111和第一安装槽326的敞口相对,且延伸方向均与反光件41的设置方向保持一致,两插槽111之间的距离小于两第一安装槽326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反光件41一端插设在插槽111 内,另一端插设在第一安装槽326内,使两反光件41在壳体30内呈“八”字排列。进一步的,两插槽111相靠近的一侧还设有用于固定光源基板12的卡位1111,在两插槽111上,卡位1111相对设置,使光源基板12的两端分别卡接在卡位1111内,并设于两反光件41之间。
进一步的,参考图7,驱动组件20设于灯板固定件11背离光源本体13 的一侧,具体的,驱动组件20包括弹夹21以及驱动电源22,其中,弹夹21 用于将驱动电源22固定在灯板固定件11上。具体的,灯板固定件11背离光源本体13的一侧设有用于与弹夹21配合的沟槽112,弹夹21固定驱动电源 22后,螺钉穿过弹夹21后与沟槽112锁紧,从而将驱动组件20与灯板固定件11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灯具还包括用于与移动控制终端通信连接的智能控制模块50,智能控制模块50与壳体30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源22还包括用于与智能控制模块50通信连接的智能线端子222,通过调节移动控制终端,可使智能控制模块50控制驱动电源22调节光源本体13的照明参数,从而实现对灯具亮度和色温的调节。在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控制终端可为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通过APP实现对智能控制模块50的通信连接。具体的,参考图8,智能控制模块50可包括主体盒51、盖板52以及设于主体盒51和盖板 52之间的智能模块PCB53。主体盒51和盖板52之间形成一封闭的腔体,用于容纳该智能模块PCB53,智能线端子222与智能模块PCB53通信连接。更进一步的,灯具还包括与外界电源导电连通的电源线60,电源线60上设有第一接头;驱动电源22上设有与第一接头配合连接的第二接头221,优选第一接头为电源母接头,第二接头221为公接头,二者插接连接,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221的配合连接,使驱动电源22得电,从而使光源本体13得电发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结构可适用于吊灯中,则在本实施例中,顶壁31背离光源本体13的一侧还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吊线80,其一端固定在顶壁31上,另一端与天花板固定连接,从而使灯具悬吊在天花板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结构、材质不同的第一灯罩组件43、第二灯罩组件 44和第三灯罩组件45,且第一灯罩组件43、第二灯罩组件44、第三灯罩组件45均与壳体30可拆卸连接,从而当安装上不同的灯罩组件40时,即可使灯具满足不同的眩光值要求,从而能够统一灯具外形,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多功能灯具,包括光源组件(10)、驱动组件(20)以及壳体(30),所述光源组件(10)和所述驱动组件(20)均设于所述壳体(30)内,所述壳体(30)为槽型壳体,所述壳体(30)的底面以及相对两侧面均为敞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用于透光的灯罩组件(40),所述灯罩组件(40)至少包括用于使光线聚集的反光件(41),以及覆盖在所述壳体(30)的底面敞口上的出光件(42),所述灯罩组件(40)与所述壳体(30)可拆卸连接;
所述灯罩组件(40)包括使所述灯具的眩光值小于第一眩光值的第一灯罩组件(43)、使所述灯具的眩光值小于第二眩光值的第二灯罩组件(44)、使所述灯具的眩光值小于第三眩光值的第三灯罩组件(45),通过分别替换所述第一灯罩组件(43)、所述第二灯罩组件(44)和所述第三灯罩组件(45),使所述灯具满足不同的防眩光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0)包括顶壁(31)以及分设于所述顶壁(31)两侧侧壁(32),所述侧壁(32)以所述顶壁(31)的中线为轴,沿所述顶壁(31)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所述顶壁(31)和所述侧壁(32)共同构造为用于容纳所述光源组件(10)和所述驱动组件(20)的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32)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上凸设有第一安装件(321)和第二安装件(322),所述第一安装件(321)和所述第二安装件(322)之间构造为用于插设所述反光件(41)的第一安装槽(326);
所述侧壁(32)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上还凸设有第三安装件(323) 和第四安装件(324),所述出光件(42)通过与所述第三安装件(323)和/或所述第四安装件(324)配合连接,以覆盖在所述壳体(30)的底面敞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321)、所述第二安装件(322)、所述第三安装件(323)、所述第四安装件(324)在所述侧壁(32)上沿垂直方向自上而下排列,所述第四安装件(324)与所述壳体(30)的底面敞口之间的垂直距离最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灯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灯罩组件(43)中,所述出光件(42)为扩散PC板(421),所述出光件(42)朝向所述壳体(30)的一侧还设有用于与所述壳体(30)固定连接的第一扣位(46),所述第一扣位(46)和所述出光件(42)之间构造为用于与所述第四安装件(324)配合连接的连接槽(47),所述壳体(30)和所述出光件(42)之间通过所述第四安装件(324)和所述连接槽(47)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灯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灯罩组件(44)中,所述出光件(42)为第一棱晶板(422),所述第一棱晶板(422)为平板状结构,所述第三安装件(323)和所述第四安装件(324)之间间隔设置,构造为用于插设所述第一棱晶板(422)的第二安装槽(327),所述出光件(42)通过与所述第二安装槽(327)滑动配合,进而固定在所述壳体(30)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灯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灯罩组件(45)中,所述出光件(42)为第二棱晶板(423),所述第三灯罩组件(45)还包括用于进一步减小所述灯具的眩光值的格栅(451);
所述格栅(45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4511)和第二侧板(4512),以及设于所述第一侧板(4511)和所述第二侧板(4512)之间的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板(4513),所述第二棱晶板(423)夹设于所述第一侧板(4511)和所述第二侧板(4512)之间,并设置在所述连接板(4513)朝向所述光源组件(10)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4511)和所述第二侧板(4512)呈“八”字排列,所述第一侧板(4511)和所述第二侧板(4512)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侧板(4511)和所述第二侧板(4512)底部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4511)和所述第二侧板(4512)背离所述连接板(4513)的一侧均设有与所述壳体(30)连接的第二扣位(4514),所述第二扣位(4514)用于抵接在所述第三安装件(323)上方以将所述第三灯罩组件(45)固定在所述壳体(30)上;
或者,所述第一侧壁(32)和所述第二侧壁(32)上还凸设有第五安装件(325),所述第五安装件(325)设于所述第二安装件(322)和所述第三安装件(323)之间,所述第五安装件(325)自所述第一侧壁(32)或所述第二侧壁(32)凸出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安装件(323)自所述第一侧壁(32)或所述第二侧壁(32)凸出的长度,所述第二扣位(4514)用于抵接在所述第五安装件(325)上方,以将所述第三灯罩组件(45)固定在所述壳体(3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4511)和所述第二侧板(4512)的底部沿背离所述连接板(4513)方向还设有凸沿(4515),在所述第二扣位(4514)抵接于所述第三安装件(323)或所述第五安装件(325)上方的同时,所述凸沿(4515)抵接于所述第四安装件(324)下方。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10)包括灯板固定件(11)、光源基板(12)、光源本体(13),所述光源本体(13)设于在所述光源基板(12)一侧,所述光源基板(12)背离所述光源本体(13)的一侧与所述灯板固定件(11)贴合,所述光源基板(12)与所述灯板固定件(11)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功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件(41)设于所述灯板固定件(11)朝向所述光源基板(12)的一侧,所述灯板固定件(11)上设有用于插设所述反光件(41)的插槽(111);
所述反光件(41)为片状结构,所述反光件(41)一端插设在所述插槽(111)内,另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326)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功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反光件(41),所述光源本体(13)设于两所述反光件(41)之间;
所述灯板固定件(11)上对称设有用于插设所述反光件(41)的所述插槽(111),对称设置的所述反光件(41)呈“八”字分布,两所述插槽(111)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所述第一安装槽(326)之间的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功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插槽(111)上还设有用于卡接固定所述光源基板(12)的卡位(1111),在两所述插槽(111)上,所述卡位(1111)相对设置,所述光源基板(12)的两端分别卡接在所述卡位(1111)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功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0)设于所述灯板固定件(11)背离所述光源本体(13)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20)包括弹夹(21)以及驱动电源(22),所述驱动电源(22)通过所述弹夹(21)固定在所述灯板固定件(11)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功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用于与移动控制终端通信连接的智能控制模块(50),所述智能控制模块(50)与所述壳体(30)可拆卸连接;
所述驱动电源(22)还包括用于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50)通信连接的智能线端子(222),通过所述智能线端子(222),使所述智能控制模块(50)控制所述驱动电源(22)调节所述光源本体(13)的照明参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多功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与外界电源连通的电源线(60),所述电源线(60)上设有第一接头,所述驱动电源(22)上设有第二接头(221),通过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221)的连接,使所述驱动电源(22)与所述外界电源导电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用于覆盖所述壳体(30)的侧面敞口的端盖组件(70),所述端盖组件(70)与所述壳体(30)固定连接;
所述端盖组件(7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端盖本体(71)和下端盖(72),所述端盖本体(71)靠近所述顶壁(31)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98430.8U CN215259472U (zh) | 2021-06-10 | 2021-06-10 | 一种多功能灯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98430.8U CN215259472U (zh) | 2021-06-10 | 2021-06-10 | 一种多功能灯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259472U true CN215259472U (zh) | 2021-12-21 |
Family
ID=79478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298430.8U Active CN215259472U (zh) | 2021-06-10 | 2021-06-10 | 一种多功能灯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259472U (zh) |
-
2021
- 2021-06-10 CN CN202121298430.8U patent/CN2152594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50345712A1 (en) | Led linear lamp with up and down illumination | |
US10048433B2 (en) | Flat panel lighting apparatus | |
US10060608B2 (en) | Detachable LED lighting device | |
CN212390185U (zh) | 一种照明筒灯 | |
CN109488918B (zh) | 一种led线形灯 | |
CN213207543U (zh) | 一种照明灯具 | |
CN215259472U (zh) | 一种多功能灯具 | |
CN113390042A (zh) | 一种多功能灯具 | |
CN105927938B (zh) | 一种照明装置 | |
CN216281217U (zh) | 灯体及组合灯具 | |
CN215216141U (zh) | 弧形灯 | |
CN214500962U (zh) | 一种可对接安装低眩光值led线条灯 | |
CN208503973U (zh) | 光学模组、照明模组及照明灯具 | |
CN210891473U (zh) | 一种反射式和直射式结合的灯具 | |
CN215951314U (zh) | 结构紧凑的灯具 | |
CN212537647U (zh) | 一种led吸顶灯具 | |
CN212361677U (zh) | 便于更换面盖的发光灯具、显示装置 | |
CN213177803U (zh) | 一种led线形灯 | |
CN218268720U (zh) | 一种平板灯 | |
CN208535911U (zh) | 配光单元、光学模组、照明模组及照明灯具 | |
CN215259458U (zh) | 面板灯 | |
CN210088603U (zh) | 灯具 | |
CN108826023A (zh) | 光学模组、照明模组及照明灯具 | |
CN217635420U (zh) | 一种漫反射灯具 | |
CN212584822U (zh) | 一种吸顶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