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58613U -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58613U
CN215258613U CN202023335840.3U CN202023335840U CN215258613U CN 215258613 U CN215258613 U CN 215258613U CN 202023335840 U CN202023335840 U CN 202023335840U CN 215258613 U CN215258613 U CN 215258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assembly
relative
base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358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笑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il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Zhong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Zhong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Zhong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358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58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58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58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结构,包括有用于连接至工作台面的基座组件,能转动地连接到基座组件上的臂组件以及连接至臂组件上铰接接头,其中用于电子设备的连接的配件支架组件连接至铰接接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结构能为用户提供大范围的可调性,诸如平移/回转、倾斜(即,向上或向下有角度的移动)和/或旋转(即,向左或向右有角度的移动)以及高度的调节,具有多向调节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电子设备通过支架被支撑在底座上,例如一体式电脑(AIO)、台式电脑的显示屏等就是通过支架被支撑在底座上,而现有的支架和底座结构单一、功能有限,如安装好的对象相对于用户不能移动到适当的人体工程学位置,给电子设备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使得现有的支架能更健康地、更具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姿势,以有助于防止眼睛和颈部应变。为此,现有专利中提供了一些可调节的支架结构,如一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924731.8(公开号为CN11063086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支撑结构》,本申请提供的支撑结构在底座上通过第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臂,在第一支撑臂上通过第二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臂,而例如一体机、显示屏等被支撑物则设置在第二支撑臂的顶端,同时第一支撑臂上设置有第一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用于给第一支撑架提供阻尼力,以保证第一支撑臂能够在底座上保持支撑状态,同样的,第二支撑臂上设置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用于给第一支撑件提供阻尼力,以保证第二支撑臂能够在第一支撑臂上保持支撑状态。上述的支撑结构,具有能够相对转动的多个支撑臂,而且通过两个支撑臂的转动,可以使支撑结构具有更多的支撑形态,功能更加多样,给电子设备的使用提供了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另一种能够向用户提供多角度调节的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结构,包括有:
基座组件,用于连接至工作台面;
其特征在于:
臂组件,所述臂组件能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基座组件上;
铰接接头,连接至所述臂组件上;以及
配件支架组件,连接至所述铰接接头,用于电子设备的连接,从而实现:
在调节所述臂组件相对所述基座组件的转动角度或是调节所述铰接接头的状态下,能实现连接在所述配件支架组件上的电子设备于下述动作的至少一个动作:平移、回转、旋转以及高度调节。
为了能实现支架结构连接至工作台面并适应不同工作台面,从结构简单的角度出发,优选地,所述基座组件包括有:
基板,所述基板用于定位在工作台面的顶部上;
柱杆,所述柱杆从基板的中央区域向上延伸,用于与所述臂组件连接;
夹持支架,所述夹持支架连接到所述基板并且在工作台面下方延伸,以及
螺丝,所述螺丝与所述夹持支架螺纹接合,在旋松螺丝的状态下,能实现连接在所述配件支架组件上的电子设备相对工作台面的平移。用户在使用时,只需要将基座组件的基板抵在工作台面的顶部上,并利用夹持支架以及螺丝配合调节与工作台适配的夹持口。
为了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所需的左右、前后和上下的移动,优选地,所述臂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基座组件之柱杆的第一臂和能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臂的第二臂,其中所述第二臂包括有连杆,所述连杆具有枢转地连接到下部所述第一臂的第一端和枢转地连接到上部所述铰接接头的第二端,在所述第一臂相对柱杆转动的状态下,能实现连接在所述配件支架组件上的电子设备相对工作台面的回转,而在所述第二臂相对所述第一臂旋转的状态下,能实现连接在所述配件支架组件上的电子设备相对工作台面的旋转。上述实现方式即向用户相对于工作台面提供大范围的可调性,诸如平移/旋转(即,向左或向右有角度的移动)。
为了向用户提供在使用电子设备时能相对于工作台面于360°范围内的旋转,优选地,所述第一臂包括有:
第一连接端,用于与所述第二臂之连杆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连接端,用于与所述基座组件之柱杆连接;其中,
所述第二臂之连杆的第一端通过连接支座连接至所述第一臂的第一连接端,所述连接支座包括有座体以及由所述座体向下延伸的连接轴杆,对应地,所述第一臂之第一连接端具有供所述连接轴杆插设其中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中央还具有转轴,而所述连接轴杆则自下而上向上凹设有供转轴插设的插口,所述第二臂通过所述连接轴杆插设在凹槽中并相对所述转轴转动的状态下,能实现连接在所述配件支架组件上的电子设备相对工作台面的360°旋转。
为了满足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有如下需求,即电子设备可位于工作台面的范围内也可超出工作台面的范围内,优选地,所述第一臂的第二连接端套设在所述基座组件之柱杆能发生于周向上的180°回转,并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所述第一臂的第二连接端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凹口,对应地,所述柱杆的外周壁具有对应各个凹口的凸块,只有在各个凸块落入各自对应的凹口的状态下,才能限制二者的转动。
在第一臂相对基座组件完成回转调节后,能更稳定的保持在回转后的状态,优选地,还包括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能穿过所述第一臂的第二连接端并抵持于所述柱杆的外周壁上,从而能使得所述第一臂的第二连接端相对所述基座组件之柱杆保持于周向上的回转状态。当然,当第一臂即将发生相对基座组件的回转调节时,也需要先解除定位件的定位。
为了实现连接在配件支架组件上的电子设备相对工作台面的高度调节,优选地,所述连接支座还包括有向所述第二臂延伸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供所述第二臂之连杆的第一端铰接,从而实现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角度的调节,继而实现连接在所述配件支架组件上的电子设备相对工作台面的高度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所要实现的相对工作台面于水平方向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即,向左或向右有角度的转动),优选地,所述铰接接头包括:
第一铰接头,包括有与所述第二臂之第二端枢接的头部和开口朝向所述配件支架组件的开口部;
第二铰接头,包括有枢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头之开口部的第一铰接部,在二者相对枢接的状态下,连接在所述配件支架组件上的电子设备能发生相对工作台面于水平方向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
为了实现上述所要实现的相对工作台面于向上或向下有角度的移动,(即连接在配件支架组件上的电子设备相对工作台面向上或向下有倾斜角度的调节),优选地,所述配件支架组件包括有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以供电子设备安装其上的安装孔,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第二铰接头所在方向延伸有铰接座,对应地,所述第二铰接头还包括有与所述第一铰接部相垂直设置的第二铰接部,在铰接座相对第二铰接部转动的状态下,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的电子设备能发生相对工作台面于向上或向下有角度的移动。
当然,为了增加第二臂的支撑电子设备的支撑力,可以在第二臂的连杆之间增设气弹簧,该气弹簧的阻尼力的作用能克服第二臂自身重力和设置在其上被电子设备的重力,以使第二臂保持倾斜支撑的姿态,避免第二臂倾倒于工作台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结构能为用户提供大范围的可调性,诸如平移/回转、倾斜(即,向上或向下有角度的移动)和/或旋转(即,向左或向右有角度的移动)以及高度的调节,具有多向调节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结构后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结构中的其中一组臂组件处于高度降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结构中的其中一组臂组件处于回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其中一组臂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支架结构,其主要用于在工作台面上支撑一体式电脑、台式电脑的显示屏等电子设备,当被电子设备为显示屏时,可调整的支架结构必须向用户提供大范围的高度、深度和角度调整。举例来说,当从坐着的位置改变为处于高度可调整的桌子的站着的位置时,用户常常将希望将显示屏调整到不同的位置,类似地,于在工作场所中采用办公桌轮用制的概念的情况下,给定的工作站必须能够在整个工作日中适应不同体型的不同用户,因此,提供在广泛范围上的改进的可调性的支架结构将是有益的,以下将展开本支架结构的结构阐述:
参看图1至图3,本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结构包括有用于连接至工作台面的基座组件1,能转动地连接到基座组件1上的臂组件2,连接至臂组件2上的铰接接头3,以及用于电子设备的连接的配件支架组件4连接至铰接接头3上,从而实现:在调节臂组件2相对基座组件1的转动角度或是调节铰接接头3的状态下,能实现连接在配件支架组件4上的电子设备于下述动作的至少一个动作:平移、回转、旋转以及高度调节。其中臂组件2可以单独一个设置,而为了增加支架结构的平衡性,臂组件2可成对设置。具体地,为了能实现支架结构连接至工作台面并适应不同工作台面,基座组件1包括有用于定位在工作台面的顶部上的基板11,从基板11的中央区域向上延伸、用于与臂组件2连接的柱杆12,在工作台面下方延伸并能连接到基板11的夹持支架13以及螺丝14,该螺丝14与夹持支架13螺纹接合,当基座组件1的基板11抵在工作台面的顶部上时,可利用夹持支架13以及螺丝14配合调节与工作台适配的夹持口大小,并在旋松螺丝14的状态下,还能实现连接在配件支架组件4上的显示屏相对工作台面的平移。
为了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所需的左右、前后和上下的移动,即向用户提供大范围的可调性,诸如平移/回转、倾斜(即,向上或向下有角度的移动)和/或旋转(即,向左或向右有角度的移动)。本实施例的臂组件2包括连接在基座组件1之柱杆12的第一臂21和能转动地连接至第一臂21的第二臂22,其中第二臂22包括连杆221,连杆221具有枢转地连接到下部第一臂21的第一端2211和枢转地连接到上部铰接接头3的第二端2212,在第一臂21相对柱杆12转动的状态下,能实现连接在配件支架组件4上的电子设备相对工作台面的回转,而在第二臂22相对第一臂21旋转的状态下,能实现连接在配件支架组件4上的显示屏相对工作台面的旋转。为了实现最大化的旋转角度如360°,第一臂21包括有用于与第二臂22之连杆221的第一端2211连接的第一连接端211,用于与基座组件1之柱杆12连接的第二连接端212,其中,第二臂22之连杆221的第一端2211通过连接支座5连接至第一臂21的第一连接端211,连接支座5包括有座体51以及由座体51向下延伸的连接轴杆52,对应地,第一臂21之第一连接端211具有供连接轴杆52插设其中的凹槽2111,凹槽2111的中央还具有转轴2112,而连接轴杆52则自下而上向上凹设有供转轴2112插设的插口521,第二臂22通过连接轴杆52插设在凹槽2111中并相对转轴2112转动的状态下,能实现连接在配件支架组件4上的电子设备相对工作台面的360°旋转。
除了使得电子设备于工作台面的所在范围内的360°旋转,也可具有在超出工作台面的范围内于面向用户和背向用户的调节方式,为此,第一臂21的第二连接端212套设在基座组件1之柱杆12仅发生于周向上的180°回转,并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第一臂21的第二连接端212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凹口2121,对应地,柱杆12的外周壁具有对应各个凹口2121的凸块121,只有在各个凸块121落入各自对应的凹口2121的状态下,才能限制二者的转动。而在第一臂21相对基座组件1完成回转调节后,能更稳定的保持在回转后的状态,还包括有定位件6,定位件6能穿过第一臂21的第二连接端212并抵持于柱杆12的外周壁上,从而能使得第一臂21的第二连接端212相对基座组件1之柱杆12保持于周向上的回转状态。当然,当第一臂21即将发生相对基座组件1的回转调节时,也需要先解除定位件6的定位。接下来,为了实现连接在配件支架组件4上的电子设备相对工作台面的高度调节,连接支座5还包括有向第二臂22延伸的连接壁53,连接壁53供第二臂22之连杆221的第一端2211铰接,从而实现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之间角度的调节,继而实现连接在配件支架组件4上的电子设备相对工作台面的高度调节。随后,为了实现上述所要实现的相对工作台面于水平方向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即,向左或向右有角度的转动),请参看图4和图5,铰接接头3包括有第一铰接头31,该第一铰接头31包括有与第二臂22之第二端2212枢接的头部311和开口朝向配件支架组件4的开口部312;第二铰接头32包括有枢接于第一铰接头31之开口部312的第一铰接部321,在二者相对枢接的状态下,连接在配件支架组件4上的电子设备能发生相对工作台面于水平方向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
最后,为了实现上述所要实现的相对工作台面于向上或向下有角度的移动,(即连接在配件支架组件4上的电子设备相对工作台面的倾斜角度的调节),配件支架组件4包括有连接板41以及设置在连接板41上、以供电子设备安装其上的安装孔411,连接板41朝向第二铰接头32所在方向延伸有铰接座412,对应地,第二铰接头32还包括有与第一铰接部321相垂直设置的第二铰接部322,在铰接座412相对第二铰接部322转动的状态下,连接在连接板41上的电子设备能发生相对工作台面于向上或向下有角度的移动。当然,为了增加第二臂22的支撑电子设备的支撑力,可以在第二臂22的连杆221之间增设气弹簧7,该气弹簧7的阻尼力的作用能克服第二臂22自身重力和设置在其上被电子设备的重力,以使第二臂22保持倾斜支撑的姿态,避免第二臂22倾倒于工作台面上。
综上述,连接在连接板41上的电子设备根据用户的需求可以实现如下调节:
a、相对工作台面于向上或向下有角度的移动,用户只需要转动铰接座412即可,具体可参考图3中第二臂22的连接板41处于向上倾角的支撑状态,而另一个第二臂22的连接板41处于向下倾角的支撑状态:
b、相对工作台面的高度调节,用户只需要上拉或下压第二臂22即可,参考图2为第二臂22处于下压状态,则其对应的高度降低:
c、相对工作台面于水平方向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用户只需要转动第二铰接头32的第一铰接部321即可;
d、相对于工作台面的所在范围内的360°旋转,用户只需要带动第二臂22旋转即可;
e、需要超出工作台面的范围内于面向用户和背向用户的调节方式,用户则只需要将第一臂21于周向上的180°作回转即可,参考图3中,第一臂21即处于回转状态。

Claims (5)

1.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结构,包括有:
基座组件(1),用于连接至工作台面;
其特征在于:
臂组件(2),所述臂组件(2)能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基座组件(1)上;
铰接接头(3),连接至所述臂组件(2)上;以及
配件支架组件(4),连接至所述铰接接头(3),用于电子设备的连接,从而实现:
在调节所述臂组件(2)相对所述基座组件(1)的转动角度或是调节所述铰接接头(3)的状态下,能实现连接在所述配件支架组件(4)上的电子设备于下述动作的至少一个动作:平移、回转、旋转以及高度调节;
所述基座组件(1)包括有:
基板(11),所述基板(11)用于定位在工作台面的顶部上;
柱杆(12),所述柱杆(12)从基板(11)的中央区域向上延伸,用于与所述臂组件(2)连接;
夹持支架(13),所述夹持支架(13)连接到所述基板(11)并且在工作台面下方延伸,以及
螺丝(14),所述螺丝(14)与所述夹持支架(13)螺纹接合,在旋松螺丝(14)的状态下,能实现连接在所述配件支架组件(4)上的电子设备相对工作台面的平移;
所述臂组件(2)包括连接在所述基座组件(1)之柱杆(12)的第一臂(21)和能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臂(21)的第二臂(22),其中所述第二臂(22)包括有连杆(221),所述连杆(221)具有枢转地连接到下部所述第一臂(21)的第一端(2211)和枢转地连接到上部所述铰接接头(3)的第二端(2212),在所述第一臂(21)相对柱杆(12)转动的状态下,能实现连接在所述配件支架组件(4)上的电子设备相对工作台面的回转,而在所述第二臂(22)相对所述第一臂(21)旋转的状态下,能实现连接在所述配件支架组件(4)上的电子设备相对工作台面的旋转;
所述第一臂(21)包括有:
第一连接端(211),用于与所述第二臂之连杆(221)的第一端(2211)连接;
第二连接端(212),用于与所述基座组件(1)之柱杆(12)连接;其中,
所述第二臂(22)之连杆(221)的第一端(2211)通过连接支座(5)连接至所述第一臂(21)的第一连接端(211),所述连接支座(5)包括有座体(51)以及由所述座体(51)向下延伸的连接轴杆(52),对应地,所述第一臂(21)之第一连接端(211)具有供所述连接轴杆(52)插设其中的凹槽(2111),所述凹槽(2111)的中央还具有转轴(2112),而所述连接轴杆(52)则自下而上向上凹设有供转轴(2112)插设的插口(521),所述第二臂(22)通过所述连接轴杆(52)插设在凹槽(2111)中并相对所述转轴(2112)转动的状态下,能实现连接在所述配件支架组件(4)上的电子设备相对工作台面的360°旋转;
所述第一臂(21)的第二连接端(212)套设在所述基座组件(1)之柱杆(12)能发生于周向上的180°回转,并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所述第一臂(21)的第二连接端(212)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凹口(2121),对应地,所述柱杆(12)的外周壁具有对应各个凹口(2121)的凸块(121),只有在各个凸块(121)落入各自对应的凹口(2121)的状态下,才能限制二者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定位件(6),所述定位件(6)能穿过所述第一臂(21)的第二连接端(212)并抵持于所述柱杆(12)的外周壁上,从而能使得所述第一臂(21)的第二连接端(212)相对所述基座组件(1)之柱杆(12)保持于周向上的回转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座(5)还包括有向所述第二臂(22)延伸的连接壁(53),所述连接壁(53)供所述第二臂(22)之连杆(221)的第一端(2211)铰接,从而实现所述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之间角度的调节,继而实现连接在所述配件支架组件(4)上的电子设备相对工作台面的高度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接头(3)包括:
第一铰接头(31),包括有与所述第二臂(22)之第二端(2212)枢接的头部(311)和开口朝向所述配件支架组件(4)的开口部(312);
第二铰接头(32),包括有枢接于所述第一铰接头(31)之开口部(312)的第一铰接部(321),在二者相对枢接的状态下,连接在所述配件支架组件(4)上的电子设备能发生相对工作台面于水平方向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件支架组件(4)包括有连接板(41)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41)上、以供电子设备安装其上的安装孔(411),所述连接板(41)朝向所述第二铰接头(32)所在方向延伸有铰接座(412),对应地,所述第二铰接头(32)还包括有与所述第一铰接部(321)相垂直设置的第二铰接部(322),在铰接座(412)相对第二铰接部(322)转动的状态下,连接在所述连接板(41)上的电子设备能发生相对工作台面于向上或向下有角度的移动。
CN202023335840.3U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结构 Active CN215258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5840.3U CN215258613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5840.3U CN215258613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58613U true CN215258613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89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35840.3U Active CN215258613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586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68744A (en)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load in a dynamically balanced condition
CA2844366C (en) Support apparatus for display devices and other objects
EP1769187B1 (en) Mechanism for positional adjustment of an attached device
US6298794B1 (en) Ergonomic computer workstation
JP6231619B2 (ja) 二焦点表示配置装置および方法
US20050265712A1 (en) Three way video camera base
JPS60146997A (ja) 垂直位置調節可能なスタンド
US10208891B2 (en) Multi-arm display anti-toppling mechanism
CA2908437A1 (en) A visual display unit mount
US8955905B2 (en) Seating assembly having a seat-mounted attachment assembly for adjustable extension arm
JP2010139965A (ja) 多機能ボード用プロジェクターハンガー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多機能ボード
CN215258613U (zh)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支架结构
US6604786B1 (en) Support apparatus for a chair
US20200360795A1 (en) Support stand for hands free use of electronic devices while using an exercise machine
US20200323339A1 (en) Support stand for hands free use of electronic devices while using an exercise machine
CN210050545U (zh) 一种桌式圆孔固定显示器支架
CN211289365U (zh) 一种显示器支架
CN212657561U (zh) 一种显示屏支架
KR102444365B1 (ko) 상판의 높이와 각도조절이 가능한 컴퓨터 책상
CN215060586U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支撑底座
CN114658997A (zh) 显示器支架
US20240143023A1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display
RU2715987C1 (ru) Регулировочно-фикс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19414132U (zh) 一种灵活调节的视频会议终端
TWM600975U (zh) 調整式支撐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2

Address after: Room 1101-3, 11th Floor, Building 5, Building 6 and 7, Kexin Building, Shounan Street,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199

Patentee after: Ningbo Yile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194 room 1101-3, No. 6 and 7, building 5, Kexin building, Shounan street,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ZHONGY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