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58004U - 一种分体式下水止回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式下水止回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258004U CN215258004U CN202121190882.4U CN202121190882U CN215258004U CN 215258004 U CN215258004 U CN 215258004U CN 202121190882 U CN202121190882 U CN 202121190882U CN 215258004 U CN215258004 U CN 2152580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face
- valve body
- check valve
- matching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回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体式下水止回阀,包括阀体、接口、挡板和卡接机构,阀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接口,接口与阀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卡接机构,接口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挡板,挡板与接口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动机构,卡接机构包括匹配块、连接件和匹配槽,阀体靠近接口一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匹配块,接口靠近阀体一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件,连接件的内部开设有匹配槽,匹配块和连接件的数量均为六组,匹配块与匹配槽的尺寸大小相适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该结构,可以将接口与阀体变成分体式连接,大大方便了使用人员对止回阀的内部进行清理,操作简单方便,同时连接处无凸起,避免了止回阀内部存水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回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下水止回阀。
背景技术
止回阀是指启闭件为圆形阀瓣并靠自身重量及介质压力产生动作来阻断介质倒流的一种阀门,属自动阀类,又称逆止阀、单向阀,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都有着广泛地应用。
现在市面上的止回阀大多是一体式结构,当使用人员需要清理止回阀内部时,此时一体式结构往往就会变成阻碍,影响使用人员对止回阀的内部进行清理,给使用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另外现有的止回阀阀体与接口的连接处会产生凸起,容易造成水滞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分体式下水止回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下水止回阀,包括阀体、接口、挡板和卡接机构,所述阀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接口,所述接口与阀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接口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接口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匹配块、连接件和匹配槽,所述阀体靠近接口一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匹配块,所述接口靠近阀体一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开设有匹配槽。
优选的,所述匹配块和连接件的数量均为六组,所述匹配块与匹配槽的尺寸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延伸件、转轴、支架和卡槽,所述挡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延伸件,所述延伸件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接口的内壁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架,两组所述支架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转轴镶嵌在卡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当使用人员需要清理该止水阀内部时,此时使用人员可以直接转动接口,紧接着匹配块会和匹配槽分离,然后使用人员将接口带着挡板从阀体内取下,此时使用人员即可对阀体内部以及接口、挡板进行直接快速地清理,当清理完成后,使用人员再将接口对准阀体,然后将接口慢慢套设在阀体的外表面,当达到极限位置时,此时使用人员在转动接口,接口会带着连接件进行运动,转动到最终位置时,此时匹配块会直接卡进匹配槽内,从而将接口与阀体固定连接在一起,由于采用卡接结构,因此在连接处不存在凸起,从而不会出现存水的情况,通过设置该结构,可以将接口与阀体变成分体式连接,大大方便了使用人员对止回阀的内部进行清理,操作简单方便,同时连接处无凸起,避免了止回阀内部存水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体式下水止回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体式下水止回阀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体式下水止回阀的图2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体式下水止回阀的图3中A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阀体;2、接口;3、匹配块;4、连接件;5、匹配槽;6、挡板;7、延伸件;8、转轴;9、支架;10、卡槽;11、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下水止回阀,包括阀体1、接口2、挡板6和卡接机构,阀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接口2,接口2与阀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卡接机构,接口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挡板6,挡板6与接口2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动机构。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该结构,可以将接口2与阀体1变成分体式连接,大大方便了使用人员对止回阀的内部进行清理,操作简单方便,同时连接处无凸起,避免了止回阀内部存水的情况发生。
具体的,卡接机构包括匹配块3、连接件4和匹配槽5,阀体1靠近接口2一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匹配块3,接口2靠近阀体1一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件4,连接件4的内部开设有匹配槽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该卡接机构,可以实现接口2与阀体1之间分体式连接,方便使用人员拆装,从而为使用人员清理止水阀的内部提供便利。
具体的,匹配块3和连接件4的数量均为六组,匹配块3与匹配槽5的尺寸大小相适配。
在本实施例中:六组匹配块3和连接件4,可以保证在卡接的过程中,接口2与阀体1之间连接得更加牢固
具体的,转动机构包括延伸件7、转轴8、支架9和卡槽10,挡板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延伸件7,延伸件7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轴8,接口2的内壁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架9,两组支架9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槽1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该转动机构,可以实现挡板6的自动打开和闭合,提高止水阀的使用效果。
具体的,转轴8镶嵌在卡槽10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转轴8镶嵌在卡槽10内,可以保证挡板6与接口2之间的正常连接,同时也可以确保挡板6的正常运动。
具体的,挡板6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垫11。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垫11可以增加止水阀整体的密封性。
工作原理:当使用人员需要清理该止水阀内部时,此时使用人员可以直接转动接口2,紧接着匹配块3会和匹配槽5分离,然后使用人员将接口2带着挡板6从阀体1内取下,此时使用人员即可对阀体1内部以及接口2、挡板6进行直接快速地清理,当清理完成后,使用人员再将接口2对准阀体1,然后将接口2慢慢套设在阀体1的外表面,当达到极限位置时,此时使用人员在转动接口2,接口2会带着连接件4进行运动,转动到最终位置时,此时匹配块3会直接卡进匹配槽5内,从而将接口2与阀体1固定连接在一起,由于采用卡接结构,因此在连接处不存在凸起,从而不会出现存水的情况。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他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分体式下水止回阀,包括阀体(1)、接口(2)、挡板(6)和卡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接口(2),所述接口(2)与阀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接口(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挡板(6),所述挡板(6)与接口(2)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下水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匹配块(3)、连接件(4)和匹配槽(5),所述阀体(1)靠近接口(2)一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匹配块(3),所述接口(2)靠近阀体(1)一端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的内部开设有匹配槽(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下水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块(3)和连接件(4)的数量均为六组,所述匹配块(3)与匹配槽(5)的尺寸大小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下水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延伸件(7)、转轴(8)、支架(9)和卡槽(10),所述挡板(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延伸件(7),所述延伸件(7)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轴(8),所述接口(2)的内壁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架(9),两组所述支架(9)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槽(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体式下水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镶嵌在卡槽(10)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下水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垫(1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90882.4U CN215258004U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一种分体式下水止回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90882.4U CN215258004U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一种分体式下水止回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258004U true CN215258004U (zh) | 2021-12-21 |
Family
ID=79474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190882.4U Active CN215258004U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一种分体式下水止回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258004U (zh) |
-
2021
- 2021-05-31 CN CN202121190882.4U patent/CN2152580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258004U (zh) | 一种分体式下水止回阀 | |
CN211965183U (zh) | 一种塑料轴生产用原料清洗装置 | |
CN207554883U (zh) | 一种翻板式逆止阀 | |
CN207798188U (zh) | 水表箱 | |
CN212672550U (zh) | 一种用于污水提升装置的污水提升阀 | |
CN210770322U (zh) | 一种适用于自吸泵的止回阀 | |
CN208749601U (zh) | 一种高扬程多级深井泵潜水电泵 | |
CN210218270U (zh) | 一种伺服液压集成块 | |
CN210318058U (zh) | 一种旋转钩扣机构 | |
CN221060302U (zh) | 一种装备新型吸管塞的翻片式杯盖 | |
CN201284856Y (zh) | 一种单向阀 | |
CN206785176U (zh) | 一种储物柜的柜门转动结构 | |
CN214838685U (zh) | 一种pp升降式底阀 | |
CN205895621U (zh) | 自吸式水泵 | |
CN211873295U (zh) | 一种市政污水防回流结构 | |
CN214743733U (zh) | 一种耐磨自润滑阀芯密封环 | |
CN215060632U (zh) | 一种微型泵支架 | |
CN217519290U (zh) | 一种新型止回阀 | |
CN204543998U (zh) | 反渗透滤芯上出水结构及反渗透滤芯 | |
CN212600065U (zh) | 一种新型o型圈安装设备 | |
CN211117657U (zh) | 一种家用过滤阀门 | |
CN218761607U (zh) | 一种接头样式更换型止回阀 | |
CN208311565U (zh) | 一种易安装的止回阀 | |
CN220488554U (zh) | 一种气动接头的卡管密封装置 | |
CN215962488U (zh) | 一种净水器阀头超声锁水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