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55341U - 智能锁 - Google Patents

智能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55341U
CN215255341U CN202022242810.1U CN202022242810U CN215255341U CN 215255341 U CN215255341 U CN 215255341U CN 202022242810 U CN202022242810 U CN 202022242810U CN 215255341 U CN215255341 U CN 215255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sensing element
spring
automatic
temperature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428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力克
聂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Qunxi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Qunxi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Qunxi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Qunxi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428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55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55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55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 Alar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锁,包括感应模块以及执行模块,所述感应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是否发生火警;所述执行模块包括自动锁,所述自动锁与所述感应模块相连接;所述自动锁包括释放装置,所述释放装置被配置为在初始时发生弹性形变,在响应于确定发生火警时,所述释放装置受力消失,所述释放装置复位带动所述自动锁打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锁,能够实时监测是否发生火警,在响应于确定发生火警时,自动锁自动打开,无需人为控制,一方面解决人员被困的问题,另一方面省去了消防员破门的时间,能够为抢救工作赢得较多的时间。

Description

智能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锁。
背景技术
虽然目前较高端的智能锁具备了较多的智能化功能,但是现有技术的智能锁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智能锁的开闭仍然需要人为去控制,只是说由传统的单纯手动控制变成可以遥控(例如遥控器或移动设备等等),这样就意味着锁的开闭动作始终还是需要人去控制。
因此现有技术的智能锁不具备在不需要人参与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自动打开的功能,在发生火警时,人的行为意识丧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人无法开锁时,就会出现被困的情况,而且消防员抢救时也要增加开锁的时间,在原本就争分夺秒的严峻形势下可能会耽误抢救的最佳时间,从而造成较大的人员伤害。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锁,在发生火警时,智能锁能够自动打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锁,包括:
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是否发生火警;以及
执行模块,所述执行模块包括自动锁,所述自动锁与所述感应模块相连接;
所述自动锁包括释放装置,所述释放装置被配置为在初始时发生弹性形变,在响应于确定发生火警时,所述释放装置的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释放装置复位带动所述自动锁打开。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感应模块包括感温元件,所述感温元件用于实时监测是否发生火警,并在温度达到感温元件的极限温度时,所述感温元件被触发。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自动锁包括锁芯部和锁舌部,所述锁芯部被配置为能够带动所述锁舌部动作,所述锁芯部与所述释放装置连接,所述释放装置受力消失后复位带动所述锁芯部转动。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执行模块还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分别连接所述感应模块和所述释放装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连接部和平衡杆,所述连接部一端被感应模块固定,所述连接部另一端与所述平衡杆连接,所述平衡杆将释放装置固定在初始受力状态,所述平衡杆在连接部和释放装置的受力下保持平衡状态。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为连接杆或连接绳,所述释放装置为扭簧。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释放装置的一端保持固定,所述释放装置的另一端固定在锁芯部上,所述释放装置被配置为在初始时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平衡杆一端抵住锁芯部,所述平衡杆的另一端被可旋转地固定,所述平衡杆在所述连接部和锁芯部的作用力下保持平衡。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锁芯部上设有凸出块,所述平衡杆通过所述凸出块抵住所述锁芯部。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感应模块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在初始时被感温元件固定,所述锁定装置在初始时固定所述连接部。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插销、弹簧和固定槽,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平衡杆的一端设有所述固定槽,所述插销插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插销上设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靠近所述感温元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插销上,所述弹簧靠近所述固定槽的一端自由伸缩,所述弹簧在初始时被配置为压缩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锁,包括感应模块和执行模块,执行模块包括自动锁,感应模块实时监测是否发生火警,在响应于确定发生火警时,自动锁自动打开,无需人为控制,一方面解决人员被困的问题,另一方面省去了消防员破门的时间,能够为抢救工作赢得较多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感应模块;11、感温元件;12、锁定装置;121、插销; 122、弹簧;123、固定槽;2、执行模块;21、自动锁;211、释放装置;212、锁芯部;2121、凸出块;213、锁舌部;22、传动装置;221、连接部;222、平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锁,该智能锁包括感应模块1和执行模块2,感应模块1用于实时监测是否发生火警;执行模块2包括自动锁 21,自动锁21与感应模块1相连接,自动锁21包括释放装置211,释放装置 211被配置为在初始时发生弹性形变,并在释放装置211受力消失后,释放装置211复位,以带动自动锁21打开。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使用感温元件11对释放装置211施加力,以使释放装置211处于受力状态。在响应于确定发生火警时,自动锁21自动打开,无需人为控制,一方面解决人员被困的问题,另一方面省去了消防员破门的时间,能够为抢救工作赢得较多的时间。
感应模块1包括感温元件11,感温元件11用于实时监测是否发生火警,并在温度达到感温元件11的极限温度时,所述感温元件11被触发。
自动锁21包括锁芯部212和锁舌部213,所述锁芯部213被配置为能够带动所述锁舌部213动作,所述锁芯部212与所述释放装置211连接,所述释放装置211受力消失后复位带动所述锁芯部212转动。锁芯部212带动锁舌部213 收回,自动锁21打开。
执行模块2还包括传动装置22,所述传动装置22分别连接所述感应模块1 和所述释放装置211。
传动装置22包括连接部221和平衡杆222,所述连接部221一端被所述感应模块1固定,所述连接部221另一端与所述平衡杆222连接,所述平衡杆222 将释放装置211固定在初始受力状态,所述平衡杆222在连接部221和释放装置211的受力下保持平衡状态。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21可以为连接杆或者处于伸展状态的连接绳。
本实施例中,所述释放装置211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在门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锁芯部212上,所述扭簧被配置为在初始时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平衡杆222一端抵住所述锁芯部212,所述平衡杆222的另一端被可旋转地固定,所述平衡杆222在所述连接部221和所述锁芯部212的作用力下保持平衡。
锁芯部212上设有凸出块2121,所述平衡杆222通过所述凸出块2121抵住所述锁芯部212。
感应模块1还包括锁定装置12,所述锁定装置12在初始时被感温元件11 固定,所述锁定装置12在初始时固定连接部221。
锁定装置12包括插销121、弹簧122和固定槽123,所述连接部221远离所述平衡杆222的一端设有所述固定槽123,所述插销121插在所述固定槽123 内,所述插销121上设有所述弹簧122,所述弹簧122靠近所述感温元件1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插销121上,所述弹簧122靠近所述固定槽123的一端自由伸缩,所述弹簧122在初始时被配置为压缩状态。
本实施例中感温元件11可以为感温玻璃球或者为易融金属。发生火灾时室内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至感温玻璃球的极限温度时感温玻璃球会爆掉,或者当温度升高至易融金属的极限温度易融金属会融化,即感温元件11发生形变。感温元件11发生形变后,插销121失去感温元件11对之的作用力,弹簧122 复原,插销121在弹簧122的作用下从固定槽123中向左拔出,连接部221靠近感温元件11一端的固定力消失,连接部221上端连同固定槽123向下松开,连接部221对平衡杆222的作用力消失,平衡杆222失去平衡,平衡杆222旋转固定的一端逆时针旋转,使得抵住锁芯部212的一端离开凸出块2121,锁芯部212在扭簧的恢复力下被带动顺时针转动,锁芯部212带动锁舌部213收回,自动锁21打开,门打开。
以上内容仅仅是为了更加清楚的阐述本实用新型,因此列举了感温元件11 为感温玻璃球或易容金属,以及释放装置211为扭簧机构的例子,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还可以是其他任意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相同的功能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锁,包括感应模块和执行模块,执行模块包括自动锁,感应模块实时监测是否发生火警,在响应于确定发生火警时,自动锁自动打开,无需人为控制,一方面解决人员被困的问题,另一方面省去了消防员破门的时间,能够为抢救工作赢得较多的时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9)

1.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是否发生火警;以及
执行模块,所述执行模块包括自动锁,所述自动锁与所述感应模块相连接;
所述自动锁包括释放装置,所述释放装置被配置为在初始时发生弹性形变,在响应于确定发生火警时,所述释放装置的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释放装置复位带动所述自动锁打开;
所述自动锁包括锁芯部和锁舌部,所述锁芯部被配置为能够带动所述锁舌部动作,所述锁芯部与所述释放装置连接,所述释放装置受力消失后复位带动所述锁芯部转动;
所述释放装置的一端保持固定,所述释放装置的另一端固定在锁芯部上,所述释放装置被配置为在初始时发生弹性形变,所述释放装置为扭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包括感温元件,所述感温元件用于实时监测是否发生火警,并在温度达到感温元件的极限温度时,所述感温元件被触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还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分别连接所述感应模块和所述释放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连接部和平衡杆,所述连接部一端被感应模块固定,所述连接部另一端与所述平衡杆连接,所述平衡杆将释放装置固定在初始受力状态,所述平衡杆在连接部和释放装置的受力下保持平衡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连接杆或连接绳。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装置被配置为在初始时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平衡杆一端抵住锁芯部,所述平衡杆的另一端被可旋转地固定,所述平衡杆在所述连接部和锁芯部的作用力下保持平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部上设有凸出块,所述平衡杆通过所述凸出块抵住所述锁芯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在初始时被感温元件固定,所述锁定装置在初始时固定所述连接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插销、弹簧和固定槽,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平衡杆的一端设有所述固定槽,所述插销插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插销上设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靠近所述感温元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插销上,所述弹簧靠近所述固定槽的一端自由伸缩,所述弹簧在初始时被配置为压缩状态。
CN202022242810.1U 2020-10-10 2020-10-10 智能锁 Active CN215255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2810.1U CN215255341U (zh) 2020-10-10 2020-10-10 智能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2810.1U CN215255341U (zh) 2020-10-10 2020-10-10 智能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55341U true CN215255341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51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42810.1U Active CN215255341U (zh) 2020-10-10 2020-10-10 智能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55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55341U (zh) 智能锁
CN201241556Y (zh) 防火门自动闭门控制器
CN107587804A (zh) 一种自动开闭门装置
WO2011089535A1 (en) Safety system with two carabiners each one to be hung to a belay element for climbing purposes, adventure parks, works on civil structures or generally works requiring safety ropes
CN205172392U (zh) 便于火灾打开逃生的防盗网
CN214035156U (zh) 智能锁
CN112360247A (zh) 火警自动感应智能锁
CN211647680U (zh) 火灾时全自动开锁智能锁
CN212517095U (zh) 一种锁定装置及断路器
CN214615941U (zh) 智能锁
CN214615942U (zh) 火警自动感应智能锁
CN205638026U (zh) 可手动开启的电动开窗机及开窗系统
CN214035153U (zh) 智能锁
CN105236260A (zh) 一种具有脱钩装置的吊钩
CN214170237U (zh) 智能锁
US4414777A (en) Break away wall structure
CN112252858A (zh) 智能锁
CN214035154U (zh) 智能锁
CN201347703Y (zh) 防火门自动闭门释放器
CN214035151U (zh) 智能锁
CN112252857A (zh) 智能锁
CN111634774B (zh) 一种电梯层门小门锁安全系统
CN112267771A (zh) 消防联动的开锁机构
CN210768484U (zh) 一种防火窗
US4956939A (en) Releasable connector for closure operating mechanis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