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52911U - 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52911U
CN215252911U CN202120658852.5U CN202120658852U CN215252911U CN 215252911 U CN215252911 U CN 215252911U CN 202120658852 U CN202120658852 U CN 202120658852U CN 215252911 U CN215252911 U CN 215252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sheet
sheet pile
shaped
steel
continuous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588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妮
陆益军
孙茜
颜媛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06588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52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52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529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包括T型板桩架组,包括第一T型板桩架和第二T型板桩架;第一T型板桩架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T型板桩,第二T型板桩架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二T型板桩;第一T型板桩包括设置于其下方的若干个第一T型钢,第二T型板桩包括设置于其上方的若干个第二T型钢;第一T型板桩架和第二T型板桩架通过第一T型板桩和第二T型板桩交错布置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能够在水泥土连续墙内形成一个连续的钢结构,且利用第一板桩与第二板桩交错布置,避免了水泥土连续墙形成贯穿墙体的连续缝,保证了止水效果,可以有效地避免渗水、流土、流沙等不良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
背景技术
工法连续墙作为一种复合挡土结构,由于其将水泥土的止水性能和型钢的高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挡土止水、抗渗性好、适用土层范围广、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环保节能、经济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基坑、防护墙等领域。
工法连续墙中的型钢一般采用间隔设置,相邻的两根型钢之间无连接,使得相邻两根型钢之间的水泥土易于产生厚度方向的纵向裂缝,影响止水性能,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相邻的两根型钢采用具有锁扣的连接件连接为一体,或采用相互咬合的钢板桩来替代型钢,但是由于咬合的精度较高,在施工时,需要架设高精度的导向架,并随时进行矫正,影响人力施工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止水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其包括T型板桩架组,包括第一T型板桩架和第二T型板桩架;第一T型板桩架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T型板桩,第二T型板桩架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二T型板桩;第一T型板桩包括设置于其下方的若干个第一T型钢,第二T型板桩包括设置于其上方的若干个第二T型钢;第一T型板桩架和第二T型板桩架通过第一T型板桩和第二T型板桩交错布置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T型板桩架至少设置有三组第一T型板桩,第二T型板桩架至少设置有三组第二T型板桩;第一T型板桩包括至少设置有三组第一T型钢以及第一钢板,第二T型板桩包括至少设置有三组第二T型钢以及第二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T型板桩架和第二T型板桩架结构相同;第一T型钢包括垂直与第一钢板焊接的第一腹板,以及与第一腹板连接的第一翼缘;第一翼缘与第一钢板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二T型钢包括垂直与第二钢板焊接的第二腹板,以及与第二腹板连接的第二翼缘;第二翼缘与第二钢板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组相邻第一T型钢之间形成第一咬合腔,两组相邻第二T型钢之间形成第二咬合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第一T型板桩与第二T型板桩交错布置,第一翼缘与第二咬合腔插接,第二翼缘与第一咬合腔插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在厚度方向上,第一T型钢与第二钢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m;第二T型钢与第一钢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工法连续墙由在径向上相互搭接的水泥土搅拌桩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T型板桩的桩底向下超过基坑底面的设定深度、且低于水泥土连续墙的墙底。
作为本实用新型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同一T型板桩上的相邻两根T型钢的翼缘之间的距离小于翼缘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水泥土连续墙内形成一个连续的钢结构,且利用第一板桩与第二板桩交错布置,避免了水泥土连续墙形成贯穿墙体的连续缝,保证了止水效果,可以有效地避免渗水、流土、流沙等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上端结构图。
图3为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下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其包括T型板桩架组100,包括第一T型板桩架101和第二T型板桩架102;所述第一T型板桩架101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T型板桩101a,所述第二T型板桩架102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二T型板桩102a;
所述第一T型板桩101a包括设置于其下方的若干个第一T型钢101a-1,所述第二T型板桩102a包括设置于其上方的若干个第二T型钢102a-1;
所述第一T型板桩架101和所述第二T型板桩架102通过所述第一T型板桩101a和所述第二T型板桩102a交错布置进行连接。
较佳的,由于第一T型板桩101a和第二T型板桩102a交错布置,相邻两块第一T型板桩101a之间的缝隙被第二T型板桩102a切断,且相邻两块第二T型板桩102a之间的缝隙被第一T型板桩101a切断,从而避免了水泥土连续墙形成沿厚度方向的纵向裂缝,保证了水泥土连续墙的止水性能。由于第一T型板桩101a由第一钢板101a-2和第一T型钢101a-1所构成,使第一T型板桩101a具有较大的弯曲强度,以及第二T型板桩102a由第二钢板102a-2和第二T型钢102a-1所构成,使第二T型板桩102a具有较大的弯曲强度,能够有效地保证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的抗弯强度,以抵抗基坑外部土体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T型板桩架101至少设置有三组第一T型板桩101a,所述第二T型板桩架102至少设置有三组第二T型板桩102a;所述第一T型板桩101a包括至少设置有三组第一T型钢101a-1以及第一钢板101a-2,所述第二T型板桩102a包括至少设置有三组第二T型钢102a-1以及第二钢板102a-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T型板桩架101和第二T型板桩架102结构相同;所述第一T型钢101a-1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钢板101a-2、垂直与所述第一钢板101a-2焊接的第一T型钢101a-11,以及与所述第一T型钢101a-11连接的第一翼缘101a-12;所述第一翼缘101a-12与所述第一钢板101a-2平行。
进一步的,两组相邻所述第一T型钢101a-1之间形成第一咬合腔101a-13,两组相邻所述第二T型钢102a-1之间形成第二咬合腔102a-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T型钢102a-1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钢板102a-2、垂直与所述第二钢板102a-2焊接的第二腹板102a-11,以及与所述第二腹板102a-11连接的第二翼缘102a-12;所述第二翼缘102a-12与所述第二钢板102a-2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T型板桩101a与所述第二T型板桩102a交错布置,所述第一翼缘101a-12与所述第二咬合腔102a-13插接,所述第二翼缘102a-12与所述第一咬合腔101a-13插接。在本实施例中,每块第一T型板桩101a上均有两个第一咬合腔101a-13,两个第一咬合腔101a-13分成两组,每组第一咬合腔101a-13均只有一个第一咬合腔101a-13。每一块咬合腔各咬合到一块第二翼缘102a-12上。每块第二T型板桩102a上均有两个第二咬合腔102a-13,两个第二咬合腔102a-13分成两组,每组第二咬合腔102a-13均只有一个第二咬合腔,两组第二咬合腔102a-13各咬合到第一T型板桩101a的第一翼缘101a-12上。
进一步的,在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T型钢101a-1与所述第二钢板102a-2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m;所述第二T型钢102a-1与所述第一钢板101a-2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m。可以使任意一排T型板桩在产生弯曲变形时,能够在短距离内靠近另一排T型板桩,使两排T型板桩共同承担基坑外部的压力。在水泥土连续墙的厚度方向上,第一翼缘101a-12与第二钢板102a-2之间的距离HA=5mm,且第二翼缘102a-12与第一钢板101a-2之间的距离HB也为5mm。在其他实施例中,HA和HB还可以同时为2mm或4mm。
进一步的,工法连续墙由在径向上相互搭接的水泥土搅拌桩形成。为充分利用T型板桩下沉的便利性,T型板桩的桩底向下超过基坑底面的设定深度、且低于水泥土连续墙的墙底。该设计可以降低水泥土连续墙的施工深度,使水泥土连续墙的深度达到止水深度即可。
进一步的,同一T型板桩上的相邻两根T型钢的翼缘之间的距离小于翼缘的宽度。为避免两排T型板桩相互分离,同一T型板桩上的相邻两根T型钢的翼缘之间的距离小于翼缘的宽度。利用T型板桩的翼缘使两排T型板桩架咬合在一起。应说明的是,同一块第一T型板桩101a的相邻两根第一T型钢101a-1的第一翼缘101a-12之间的第三距离SA小于第二翼缘102a-12的第二宽度WB,且同一块第二T型板桩102a上的相邻两根第二T型钢102a-1的第二翼缘102a-12之间的第四距离SB小于第一翼缘101a-12的第一宽度WA。
综上,能够在水泥土连续墙内形成一个连续的钢结构,且利用第一T型板桩与第二T型板桩交错布置,避免了水泥土连续墙形成贯穿墙体的连续缝,保证了止水效果,可以有效地避免渗水、流土、流沙等不良影响。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T型板桩架组(100),包括第一T型板桩架(101)和第二T型板桩架(102);所述第一T型板桩架(101)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一T型板桩(101a),所述第二T型板桩架(102)包括沿直线方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二T型板桩(102a);
所述第一T型板桩(101a)包括设置于其下方的若干个第一T型钢(101a-1),所述第二T型板桩(102a)包括设置于其上方的若干个第二T型钢(102a-1);
所述第一T型板桩架(101)和所述第二T型板桩架(102)通过所述第一T型板桩(101a)和所述第二T型板桩(102a)交错布置进行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型板桩架(101)至少设置有三组第一T型板桩(101a),所述第二T型板桩架(102)至少设置有三组第二T型板桩(102a);所述第一T型板桩(101a)包括至少设置有三组第一T型钢(101a-1)以及第一钢板(101a-2),所述第二T型板桩(102a)包括至少设置有三组第二T型钢(102a-1)以及第二钢板(102a-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型板桩架(101)和第二T型板桩架(102)结构相同;所述第一T型钢(101a-1)包括垂直与所述第一钢板(101a-2)焊接的第一腹板(101a-11),以及与所述第一腹板(101a-11)连接的第一翼缘(101a-12);所述第一翼缘(101a-12)与所述第一钢板(101a-2)平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T型钢(102a-1)包括垂直与所述第二钢板(102a-2)焊接的第二腹板(102a-11),以及与所述第二腹板(102a-11)连接的第二翼缘(102a-12);所述第二翼缘(102a-12)与所述第二钢板(102a-2)平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其特征在于:两组相邻所述第一T型钢(101a-1)之间形成第一咬合腔(101a-13),两组相邻所述第二T型钢(102a-1)之间形成第二咬合腔(102a-1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型板桩(101a)与所述第二T型板桩(102a)交错布置,所述第一翼缘(101a-12)与所述第二咬合腔(102a-13)插接,所述第二翼缘(102a-12)与所述第一咬合腔(101a-13)插接。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其特征在于:在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T型钢(101a-1)与所述第二钢板(102a-2)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m;所述第二T型钢(102a-1)与所述第一钢板(101a-2)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m。
8.如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其特征在于:工法连续墙由在径向上相互搭接的水泥土搅拌桩形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其特征在于:T型板桩的桩底向下超过基坑底面的设定深度、且低于水泥土连续墙的墙底。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其特征在于:同一T型板桩上的相邻两根T型钢的翼缘之间的距离小于翼缘的宽度。
CN202120658852.5U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52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58852.5U CN215252911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58852.5U CN215252911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52911U true CN215252911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506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5885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52911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529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03347B (zh) 一种框架式双排桩水泥土墙基坑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4088219B (zh) 一种水电工程施工临时跨河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3132539A (zh) 地下连续墙套铣接头施工方法
CN215252911U (zh) 一种t型板桩工法连续墙
CN212153400U (zh) 一种锁扣式钢管桩的角桩结构
CN203034492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沟变形缝
CN204311434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组合板桩
CN217517631U (zh) 止水钢管桩连续墙
CN202787231U (zh) 一种新型的冷弯成型钢板桩
CN211312487U (zh) 一种钢管与钢板组合式板桩围护结构
CN210507459U (zh) 一种预制拼装式电梯井基坑围挡结构
CN219992482U (zh) 一种锁扣钢管桩与工字钢连接的支护结构
CN103850246A (zh) 钢板桩端部保护鞋套
CN216304656U (zh) 一种组合板桩基坑支护结构
CN216555747U (zh) 大吨位双壁钢混结构的管支撑
CN111364447B (zh) 一种永久性多功能型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05062819U (zh) 一种弧形预制桩与工字型钢组合的基坑支护结构
CN103306312A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板式刚性接头及其施工方法
CN219100016U (zh) 一种新型挡土桩板墙
CN220468942U (zh) 一种hdpe膜柔性垂直防渗墙的密封连接结构
CN220768180U (zh) 一种后浇带提前封堵预制板
CN214883686U (zh) 一种工具式挡土板
CN216920358U (zh) 一种深大基坑支护体系
CN108239983B (zh) 一种深基坑的施工方法
CN217000063U (zh) 一种模块式排水检查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