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45481U - 轻量化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轻量化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45481U
CN215245481U CN202121910048.8U CN202121910048U CN215245481U CN 215245481 U CN215245481 U CN 215245481U CN 202121910048 U CN202121910048 U CN 202121910048U CN 215245481 U CN215245481 U CN 2152454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undercarriage
canti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100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逸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angd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angd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angd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angd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100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454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454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454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轻量化无人机,其包括机体和起落架,所述起落架设在机体靠近地面的一侧,所述起落架对称设置在机体的两端,所述起落架上设有减重槽,两个起落架的减重槽的槽口相对设置。本申请具有以下效果:减重槽使得起落架形成为壳体结构,以使得起落架的重量减小,从而达到减小轻量化无人机整体重量的目的。

Description

轻量化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轻量化无人机。
背景技术
国内外无人机相关技术飞速发展,无人机系统种类繁多、用途广特点鲜明,致使其在尺寸、重量、航程、航时、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多方面都有较大差异。
但是,与载人飞机相比,无人机均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方航行环境要求低、航行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无人机自重为无人机的最大航速、续航时间等的影响因素之一,若无人机自重过重,易致使无人机的最大航速降低、续航时间缩短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小无人机的自重,本申请提供一种轻量化无人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轻量化无人机,包括机体和起落架,所述起落架设在机体靠近地面的一侧,所述起落架对称设置在机体的两端,所述起落架上设有减重槽,两个起落架的减重槽的槽口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重槽使得起落架形成为壳体结构,以使得起落架的重量减小,从而达到减小轻量化无人机整体重量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减重槽的槽壁设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贯穿减重槽的槽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重孔用于进一步减小起落架的自重。
可选的,所述机体包括控制主体和悬臂机翼,所述悬臂机翼包括中空设置的悬臂杆、固定在悬臂杆一端的驱动电机以及固定在驱动电机输出端的螺旋桨,所述悬臂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段固设在控制主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主体控制驱动电机转动,即可使得螺旋桨发生转动,从而使得机体保持飞行;悬臂杆中空设置,可以减轻机体的自重,从而使得轻量化无人机整体的质量降低。
可选的,所述悬臂杆的侧壁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沿悬臂杆的轴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槽用于进一步降低悬臂杆的自重。
可选的,所述控制主体的两端均设有嵌接槽,所述起落架靠近控制主体的一段设有嵌接块,所述嵌接块嵌设在嵌接槽内,所述嵌接槽的槽壁和嵌接块之间通过销轴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接块与嵌接槽相配合的方式,可以避免使用螺栓等较重的螺接件,从而使得轻量化无人机的自重进一步降低;销轴用于增强起落架在控制主体上的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嵌接块镂空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镂空设置使得嵌接块的重量降低,从而达到减轻起落架自重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减重槽内设有加筋板,所述加筋板设在减重槽的两个槽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筋板用作加筋结构,以提高起落架整体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强度,从而对机体形成良好的支撑。
可选的,所述通槽的两个槽壁之间设有连接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段用作加筋结构,以使得悬臂杆整体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强度得以增强,从而避免通槽的开设致使悬臂杆易被折弯变形。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减重槽使得起落架形成为壳体结构,以使得起落架的重量减小,从而达到减小轻量化无人机整体重量的目的;
2.通过设置减重孔,以进一步减小起落架的自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轻量化无人机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轻量化无人机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体;11、控制主体;111、嵌接槽;12、悬臂机翼;121、悬臂杆;1211、通槽;1212、连接段;122、驱动电机;123、螺旋桨;2、起落架;21、减重槽;22、减重孔;23、加筋板;24、嵌接块;3、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轻量化无人机。参照图,轻量化无人机包括机体1和起落架2。
机体1用于满足轻量化无人机的控制功能和飞行功能;起落架2固定在机体1靠近地面的一侧,起落架2用于对机体1形成支撑,以便于机体1的起落。
机体1包括控制主体11和悬臂机翼12。其中,控制主体11用作控制单元和供能单元;悬臂机翼12固定在控制主体11的外沿,本实施例中,悬臂机翼12在控制主体11上沿圆周方向等间距设有四组,四组悬臂机翼12构成“十”字结构。
悬臂机翼12包括悬臂杆121、驱动电机122和螺旋桨123。悬臂杆121中空设置,且悬臂杆121可以采用轻质材料制成,如PC材料、铝合金材料等。悬臂杆121的一端固定在控制主体11上,驱动电机122固定在悬臂杆121远离控制主体11的一端,控制主体11与驱动电机122电连接,以使得控制主体11可以驱使驱动电机122转动。螺旋桨123固定在驱动电机122的输出端,驱动电机122可以驱使螺旋桨123转动,以使得控制主体11保持平稳。
参照图1和图2,悬臂杆121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槽1211,通槽1211贯穿悬臂杆121的侧壁,且通槽1211沿悬臂杆121的长度方向进行设置。通槽1211用于进一步减小悬臂杆121的重量,以达到减小轻量化无人机整体重量的目的。通槽1211相对设置的两个槽壁之间设有连接段1212,连接段1212沿悬臂杆121的轴向等间距分布有多个。连接段1212用作加筋结构,以使得悬臂杆121整体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强度得以增强,从而避免通槽1211的开设致使悬臂杆121易被折弯变形。
参照图1,起落架2对称设置在机体1的两端。起落架2可以设置为“U”形,且起落架2竖直设置。起落架2的开口端固定在控制主体11上,起落架2的封闭端用于与地面相抵接,从而使得机体1与地面保持间隔。
起落架2上设有减重槽21,两个起落架2的减重槽21的槽口相对设置。减重槽21使得起落架2形成为壳体结构,以使得起落架2的重量减小,从而达到减小轻量化无人机整体重量的目的。同时,减重槽21的两个槽壁上均设有减重孔22,减重孔22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减重孔22贯穿减重槽21的侧壁。减重孔22用于进一步减小起落架2的重量。
参照图1,减重槽21内固定有加筋板23,加筋板23为矩形板,且加筋板23与减重槽21的槽壁相垂直。加筋板23设在减重槽21的两个槽壁之间,且加筋板23在减重槽21内等间距设有多个。加筋板23用作加筋结构,以提高起落架2整体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强度,从而对机体1形成良好的支撑。
参照图1和图3,控制主体11靠近起落架2的两端均设有嵌接槽111,嵌接槽111可以设置为燕尾形。起落架2靠近控制主体11的一端固定有嵌接块24,嵌接块24的形状与嵌接槽111相同。嵌接块24嵌设在嵌接槽111内以形成限位,从而实现起落架2在控制主体11上的固定。嵌接块24和嵌接槽111的连接方式,可以避免使用螺栓等较重的螺接件,从而达到减轻轻质无人机整体的重量的目的。
嵌接块24镂空设置,且嵌接块24的镂空部位与减重槽21相连通,使得嵌接块24的重量降低,从而减小起落架2的整体重量。嵌接槽111的槽壁和嵌接块24之间通过销轴3固定,销轴3依次穿设在嵌接槽111的槽壁和镂空处的侧壁上。销轴3用于进一步增强起落架2在控制主体11上的稳固性,销轴3同样可以采用轻质材料制成。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轻量化无人机的实施原理为:具体加工时,先进行控制主体11的加工,然后在悬臂杆121上开设通槽1211,并同时在通槽1211内设置连接段1212。再将悬臂杆121的一端固定在控制主体11上,然后将驱动电机122固定在悬臂杆121远离控制主体11的一端,再将螺旋桨123固定在驱动电机122的输出端上。
然后在起落架2上开设减重槽21,并同时在减重槽21内固定加筋板23,再在减重槽21的槽壁上开设减重孔22。然后在固定起落架2上的嵌接块24上设置镂空,并使得嵌接块24镂空部位与减重槽21相连通。再在控制主体11上设置嵌接槽111,然后将嵌接块24嵌设在嵌接槽111内,并通过销轴3将嵌接槽111的侧壁与嵌接块24固定连接。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轻量化无人机,包括机体(1)和起落架(2),所述起落架(2)设在机体(1)靠近地面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架(2)对称设置在机体(1)的两端,所述起落架(2)上设有减重槽(21),两个起落架(2)的减重槽(21)的槽口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槽(21)的槽壁设有减重孔(22),所述减重孔(22)贯穿减重槽(21)的槽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包括控制主体(11)和悬臂机翼(12),所述悬臂机翼(12)包括中空设置的悬臂杆(121)、固定在悬臂杆(121)一端的驱动电机(122)以及固定在驱动电机(122)输出端的螺旋桨(123),所述悬臂杆(121)远离驱动电机(122)的一段固设在控制主体(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量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杆(121)的侧壁上设有通槽(1211),所述通槽(1211)沿悬臂杆(121)的轴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量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体(11)的两端均设有嵌接槽(111),所述起落架(2)靠近控制主体(11)的一段设有嵌接块(24),所述嵌接块(24)嵌设在嵌接槽(111)内,所述嵌接槽(111)的槽壁和嵌接块(24)之间通过销轴(3)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量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接块(24)镂空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槽(21)内设有加筋板(23),所述加筋板(23)设在减重槽(21)的两个槽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量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1211)的两个槽壁之间设有连接段(1212)。
CN202121910048.8U 2021-08-16 2021-08-16 轻量化无人机 Active CN2152454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10048.8U CN215245481U (zh) 2021-08-16 2021-08-16 轻量化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10048.8U CN215245481U (zh) 2021-08-16 2021-08-16 轻量化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45481U true CN215245481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97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10048.8U Active CN215245481U (zh) 2021-08-16 2021-08-16 轻量化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454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Laurier et al. A study of mechanical flapping-wing flight
CN103979104B (zh) 一种可变体x型机翼垂直起降微型飞行器
CA3050051C (en) A compound helicopter with a fixed wing arrangement
CN103466074A (zh) 一种舰载撞网回收无人机
CN110949654B (zh) 一种飞行器
CN111169631A (zh) 一种倾转旋翼无人机
CN113371175A (zh) 一种固定翼察打一体无人机模型及其设计方法
Footohi et al. Aerodynamic design of long-range VTOL UAV
CN215944856U (zh) 一种固定翼察打一体无人机模型
CN215245481U (zh) 轻量化无人机
CN111846215B (zh) 一种尾推式无舵面双涵道无人飞行器
US1171311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landing gear of an aircraft
CN211139659U (zh) 一种用于物流运输的共轴双桨加推进型尾桨无人直升机
CN211869688U (zh) 一种倾转旋翼无人机
Wilson et al. Aerodynamic and structural design of a solar-powered micro unmanned air vehicle
CN209870736U (zh) 垂直起降固定翼巡线无人机
CN110683030A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CN214875531U (zh) 一种飞行汽车机翼梁和机翼
CN219927959U (zh) 一种大尺寸高强度轻质的复合材料尾翼结构
CN217575599U (zh) 一种便于垂直起降的轻型飞机
CN218806635U (zh) 一种倾转共轴四旋翼无人飞行器
CN220315290U (zh) 一种飞行器用螺旋桨安装架
CN212423462U (zh) 一种高通用性大装载小型无人飞行器
US11444520B1 (en) Method for motor manufacturing using a clip system
CN215043632U (zh) 一种菱形翼布局隐身察打一体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