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33636U - 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33636U
CN215233636U CN202121859562.3U CN202121859562U CN215233636U CN 215233636 U CN215233636 U CN 215233636U CN 202121859562 U CN202121859562 U CN 202121859562U CN 215233636 U CN215233636 U CN 215233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xedly connected
mixing box
mixing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595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婷婷
潘霞
丁正满
李欢欢
王天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21218595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336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33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336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底板的顶部左端固定连接有混料箱,混料箱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箱盖,箱盖的顶部设置有混料组件,箱盖的顶部左端设置有入料组件,混料箱的左侧上端设置有入水组件,混料箱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出水组件,底板的顶部右端安装有水泵。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混料箱,将药物通过入料组件加入混料箱的内部,然后通过入水组件向混料箱的内部注水,并通过混料组件对药物和水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的药水通过出水组件与连接软管进行连接,并且通过水泵配合输水软管进行传输,从而可以对混合均匀后的药水输送到地下水中,达到修复治理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水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下水修复过程中,为了进行地下水中所含微量物质的去除,需要在地下水中添加修复药物,使得地下水中所含带的微量杂质得到净化,利用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实现地下水在土层之下完成修复操作。
然而,在对地下水治理输药之前,需要对药物与水进行混合,然后进行输药操作,现有装置缺乏混合结构进行物料与水的混合,而且输药时需要使用较长的水管进行输送,现有装置中不具备对水管进行收卷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以解决物料不便于混合和不便于对水管进行收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底板的顶部左端固定连接有混料箱,所述混料箱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箱盖,所述箱盖的顶部设置有混料组件,所述箱盖的顶部左端设置有入料组件,所述混料箱的左侧上端设置有入水组件,所述混料箱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出水组件,所述底板的顶部右端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出水组件活动连接,水泵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水软管,所述底板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收卷组件,所述底板的顶部位于水泵的正上方设置有防尘外壳,所述防尘外壳的右侧开设有出管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混料箱,将药物通过入料组件加入混料箱的内部,然后通过入水组件向混料箱的内部注水,并通过混料组件对药物和水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的药水通过出水组件与连接软管进行连接,并且通过水泵配合输水软管进行传输,从而可以对混合均匀后的药水输送到地下水中,达到修复治理的目的,通过设置收卷组件,在输水软管对药水进行输送后,可以将输水软管固定在收卷组件中的收卷辊上,并且通过转动固定轴对输水软管进行收卷,便于对输水软管进行存放收卷,大大减少了输水软管所占用的空间,便于运输。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料组件包括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混料组件,正反转电机带动搅拌轴表面的搅拌棒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对药物和水进行混合均匀。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盖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放置有电机架,所述正反转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架的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装槽和电机架,电机架用于安装正反转电机,安装槽用于放置电机架,减少正反转电机的占用空间并且可以稳定安装正反转电机。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入料组件包括入料口,所述箱盖的顶部左端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入料漏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入料组件,通过入料漏斗和入料口便于添加药物进入混料箱内。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入水组件包括入水口,所述混料箱的左侧上端开设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入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入水组件,通过将水源与入水管进行连接,然后通过入水口可以对混料箱的内部进行注水。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口,所述混料箱的右侧下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口的内部安装有阀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出水组件,出水组件中的阀门组件可以控制混合药物的水是否流出混料箱,出水口和出水管可以对药水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水管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出水管与连接头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水管的表面开设螺纹,从而便于出水管与连接头进行连接,以此达到便于输送药水的目的。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卷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收卷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收卷组件,转动收卷组件中的固定轴,配合收卷辊可以对输水软管进行收卷。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卷辊的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板,可以防止输水软管收卷时滑到收卷辊的外侧。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转动盘和旋转把手,通过转动旋转把手,配合转动盘可以轻松的转动固定轴,便于收卷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通过设置混料箱,将药物通过入料组件加入混料箱的内部,然后通过入水组件向混料箱的内部注水,并通过混料组件对药物和水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的药水通过出水组件与连接软管进行连接,并且通过水泵配合输水软管进行传输,从而可以对混合均匀后的药水输送到地下水中,达到修复治理的目的;
第二、通过设置收卷组件,在输水软管对药水进行输送后,可以将输水软管固定在收卷组件中的收卷辊上,并且通过转动固定轴对输水软管进行收卷,便于对输水软管进行存放收卷,大大减少了输水软管所占用的空间,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收卷组件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A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底板,2、万向轮,3、混料箱,4、箱盖,5、混料组件,51、正反转电机,52、电机架,53、搅拌轴,54、搅拌棒,6、安装槽,7、入料组件,71、入料漏斗,72、入料口,8、入水组件,81、入水管,82、入水口,9、出水组件,91、出水口,92、阀门组件,93、出水管,10、水泵,11、连接软管,12、连接头,13、输水软管,14、收卷组件,141、支撑杆,142、固定板,143、固定轴,144、收卷辊,145、挡板,146、转动盘,147、旋转把手,15、防尘外壳,16、出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考图1-4,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底板1的顶部左端固定连接有混料箱3,混料箱3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箱盖4,箱盖4的顶部设置有混料组件5,箱盖4的顶部左端设置有入料组件7,混料箱3的左侧上端设置有入水组件8,混料箱3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出水组件9,底板1的顶部右端安装有水泵10,水泵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11,连接软管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头12,连接头12与出水组件9活动连接,水泵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水软管13,底板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收卷组件14,底板1的顶部位于水泵10的正上方设置有防尘外壳15,防尘外壳15的右侧开设有出管孔16,通过设置混料箱3,将药物通过入料组件7加入混料箱3的内部,然后通过入水组件8向混料箱3的内部注水,并通过混料组件5对药物和水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的药水通过出水组件9与连接软管11进行连接,并且通过水泵10配合输水软管13进行传输,从而可以对混合均匀后的药水输送到地下水中,达到修复治理的目的,通过设置收卷组件14,在输水软管13对药水进行输送后,可以将输水软管13固定在收卷组件14中的收卷辊144上,并且通过转动固定轴143对输水软管13进行收卷,便于对输水软管13进行存放收卷,大大减少了输水软管13所占用的空间,便于运输。
实施例2
参考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达到药物和水混合均匀的目的,本实施例对混料组件5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混料组件5包括正反转电机51,正反转电机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53,搅拌轴5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棒54,通过设置混料组件5,正反转电机51带动搅拌轴53表面的搅拌棒54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对药物和水进行混合均匀。
参考图1-2,为了达到稳定安装正反转电机51的目的,本实施例箱盖4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6,安装槽6的内部放置有电机架52,正反转电机51固定安装在电机架52的内侧,通过设置安装槽6和电机架52,电机架52用于安装正反转电机51,安装槽6用于放置电机架52,减少正反转电机51的占用空间并且可以稳定安装正反转电机51。
参考图1-2,为了达到便于添加药物的目的,本实施例入料组件7包括入料口72,箱盖4的顶部左端开设有入料口72,入料口7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入料漏斗71,通过设置入料组件7,通过入料漏斗71和入料口72便于添加药物进入混料箱3内。
参考图1-2,为了达到便于注水的目的,本实施例入水组件8包括入水口82,混料箱3的左侧上端开设有入水口82,入水口8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入水管81,通过设置入水组件8,通过将水源与入水管81进行连接,然后通过入水口82可以对混料箱3的内部进行注水。
参考图4,为了达到便于出水的目的,本实施例出水组件9包括出水口91,混料箱3的右侧下端开设有出水口91,出水口9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93,出水口91的内部安装有阀门组件92,通过设置出水组件9,出水组件9中的阀门组件92可以控制混合药物的水是否流出混料箱3,出水口91和出水管93可以对药水进行传输。
参考图4,为了达到出水管93与连接头12稳定连接的目的,本实施例出水管93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出水管93与连接头12螺纹连接,在出水管93的表面开设螺纹,从而便于出水管93与连接头12进行连接,以此达到便于输送药水的目的。
实施例3
参考图2-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了达到便于收卷输水软管13的目的,本实施例对收卷组件14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收卷组件14包括支撑杆141,支撑杆1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2,两个固定板142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轴143,固定轴14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收卷辊144,通过设置收卷组件14,转动收卷组件14中的固定轴143,配合收卷辊144可以对输水软管13进行收卷。
参考图3,为了达到防止输水软管13收卷发生偏移的目的,本实施例收卷辊144的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45,通过设置挡板145,可以防止输水软管13收卷时滑到收卷辊144的外侧。
参考图3,为了达到便于转动固定轴143的目的,本实施例固定轴14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46,转动盘14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147,通过设置转动盘146和旋转把手147,通过转动旋转把手147,配合转动盘146可以轻松的转动固定轴143,便于收卷操作。
使用原理及优点:通过设置混料箱3,将药物通过入料组件7加入混料箱3的内部,然后通过入水组件8向混料箱3的内部注水,并通过混料组件5对药物和水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的药水通过出水组件9与连接软管11进行连接,并且通过水泵10配合输水软管13进行传输,从而可以对混合均匀后的药水输送到地下水中,达到修复治理的目的,通过设置出管孔16,便于输水软管13进行传输药水,通过设置收卷组件14,在输水软管13对药水进行输送后,可以将输水软管13固定在收卷组件14中的收卷辊144上,并且通过转动固定轴143对输水软管13进行收卷,便于对输水软管13进行存放收卷,大大减少了输水软管13所占用的空间,便于运输,通过设置混料组件5,正反转电机51带动搅拌轴53表面的搅拌棒54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对药物和水进行混合均匀,通过设置安装槽6和电机架52,电机架52用于安装正反转电机51,安装槽6用于放置电机架52,减少正反转电机51的占用空间并且可以稳定安装正反转电机51,通过设置入料组件7,通过入料漏斗71和入料口72便于添加药物进入混料箱3内,通过设置入水组件8,通过将水源与入水管81进行连接,然后通过入水口82可以对混料箱3的内部进行注水,通过设置出水组件9,出水组件9中的阀门组件92可以控制混合药物的水是否流出混料箱3,出水口91和出水管93可以对药水进行传输,在出水管93的表面开设螺纹,从而便于出水管93与连接头12进行连接,以此达到便于输送药水的目的,通过设置收卷组件14,转动收卷组件14中的固定轴143,配合收卷辊144可以对输水软管13进行收卷,通过设置挡板145,可以防止输水软管13收卷时滑到收卷辊144的外侧,通过转动旋转把手147,配合转动盘146可以轻松的转动固定轴143,便于收卷操作,并且在底板1的底部设置的万向轮2,使得该装置便于移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端固定连接有混料箱(3),所述混料箱(3)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箱盖(4),所述箱盖(4)的顶部设置有混料组件(5),所述箱盖(4)的顶部左端设置有入料组件(7),所述混料箱(3)的左侧上端设置有入水组件(8),所述混料箱(3)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出水组件(9),所述底板(1)的顶部右端安装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11),所述连接软管(1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头(12),所述连接头(12)与出水组件(9)活动连接,水泵(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水软管(13),所述底板(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收卷组件(14),所述底板(1)的顶部位于水泵(10)的正上方设置有防尘外壳(15),所述防尘外壳(15)的右侧开设有出管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组件(5)包括正反转电机(51),所述正反转电机(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53),所述搅拌轴(5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棒(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4)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的内部放置有电机架(52),所述正反转电机(51)固定安装在电机架(52)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组件(7)包括入料口(72),所述箱盖(4)的顶部左端开设有入料口(72),所述入料口(7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入料漏斗(7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组件(8)包括入水口(82),所述混料箱(3)的左侧上端开设有入水口(82),所述入水口(8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入水管(8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9)包括出水口(91),所述混料箱(3)的右侧下端开设有出水口(91),所述出水口(9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93),所述出水口(91)的内部安装有阀门组件(9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93)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出水管(93)与连接头(12)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组件(14)包括支撑杆(141),所述支撑杆(1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2),两个所述固定板(142)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轴(143),所述固定轴(14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收卷辊(14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辊(144)的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4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14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46),所述转动盘(14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147)。
CN202121859562.3U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 Active CN215233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9562.3U CN215233636U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9562.3U CN215233636U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33636U true CN215233636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97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59562.3U Active CN215233636U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336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85370U (zh) 一种水处理用均匀加药装置
CN215233636U (zh) 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
CN21591729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生物药剂投放装置
CN113522104A (zh) 一种地下水修复治理用输药装置
CN210331282U (zh) 一种麻醉科浓度调节式麻醉装置
CN215161753U (zh) 一种可移动废水处理装置
CN111940043A (zh) 一种土壤治理用土壤破碎加药混合装置
CN216799476U (zh) 一体化mbr污水处理加药装置
CN218573427U (zh) 一种加药装置
CN220887232U (zh) 一种温泉泳池水处理设备
CN219689379U (zh) 一种水处理加药装置
CN213076082U (zh) 一种畜牧兽医用喷雾式给药装置
CN220879909U (zh) 一种用于存放土壤修复添加剂的投药箱
CN218305626U (zh) 一种用于鹅舍的可移动加湿消毒设备
CN218686632U (zh) 一种污水沉淀池加药机构
CN212577146U (zh) 一种污染土壤处理用土壤修复装置
CN218704090U (zh) 冷冻灌装装置
CN219441359U (zh) 一种生活水处理用给药装置
CN210972332U (zh) 一种胃肠科用药液存放装置
CN218393201U (zh) 一种适用于牛蛙养殖的高效消毒装置
CN219168295U (zh) 一种污水处理加药装置
CN220835185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药液混合机构
CN218530651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自动投药设备
CN219546779U (zh) 一种乳胶废水预处理装置
CN214243894U (zh) 一种消毒出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