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30248U - 一种智能艾灸理疗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艾灸理疗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30248U
CN215230248U CN202120910472.6U CN202120910472U CN215230248U CN 215230248 U CN215230248 U CN 215230248U CN 202120910472 U CN202120910472 U CN 202120910472U CN 215230248 U CN215230248 U CN 215230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ed
support
heating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104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军艳
陈玉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Xihe S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Xihe S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Xihe S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Xihe S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104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302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30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302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艾灸理疗床,涉及艾灸技术领域,包括床盖组件、床箱组件、支撑组件、加热舱、升降摆动组件、加热板、隔断板、艾烟净化器、进风部件、排风部件、温度传感部件、控制器、多个点火柱和多个艾柱盛放部件,加热舱的顶板与后端板之间存在缝隙,温度传感部件设置于一个侧板的内壁上;竖向隔板将床箱组件隔断为加热腔和排风腔,艾烟净化器设置于排风腔中,支撑组件设置于加热腔中,加热舱放置于支撑组件上,顶板位于水平进风板的上方,升降摆动组件上安装有加热板,多个点火柱安装于加热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理疗床隔热效果和密封效果好,保证了除烟效果,避免污染环境,实现了温度的自动控制,避免使用者烫伤。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艾灸理疗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艾灸理疗床。
背景技术
灸法是中医四大疗法“针砭灸药”中重要的治疗方法,在我国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艾灸被中医历代医家,医书和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且对包括风寒痹痛在内的近400多种疾病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和辅助治疗效果。将艾草粉碎,筛选制成艾绒,再将艾绒根据灸疗和各艾灸仪器设备需要制成不同规格的艾条或艾柱,点燃后在人体特定部位和穴位上方进行熏烤,此为“悬灸”。古法艾灸中保证明火悬灸的方式一般为手持灸,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且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艾绒燃烧时产生的大量烟雾成为新的环保问题和阻碍艾灸市场迅速商业化的桎梏。
传统的艾灸床一般采用密封性较差的密度板单壳床体,使用过程中艾烟跑漏的现象很严重,客户舒适感差。传统的艾灸床通过滤箱后离心风机抽取新风,新风来源于床体自然缝隙,由于滤箱堵塞,风阻变大,和床体缝隙的不可控,导致新风供应不足,产生超量一氧化碳和烟雾。传统的艾灸床一般通过艾柱点火平台的升降和摇摆来实现艾灸床舱体内温度的控制,但由于供风系统的天然缺陷,人体躺到灸床盖板上后,舱体实质上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密闭系统,致使各个区位的艾柱燃烧的程度不一,各灸疗穴区的温度不一,或患者皮肤不敏感,极易形成低温烫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艾灸理疗床,隔热效果和密封效果好,保证了除烟效果,避免污染环境,实现了温度的自动控制,避免使用者烫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艾灸理疗床,包括床盖组件、床箱组件、支撑组件、加热舱、升降摆动组件、加热板、隔断板、艾烟净化器、进风部件、排风部件、温度传感部件、控制器、多个点火柱和多个艾柱盛放部件,所述床盖组件一侧铰接于所述床箱组件的上部,所述加热舱包括顶部框架、顶板、底板、前端板、后端板、外环形边沿板和两个侧板,所述顶部框架前端下部连接有所述前端板,所述顶部框架的左右两侧下部分别连接有两个所述侧板,各所述侧板的前端与所述前端板连接,所述侧板的长度小于所述顶部框架的长度,两个所述侧板的后端连接有所述后端板,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和两个所述侧板的底部连接有所述底板,所述顶部框架后端的顶部设置有所述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后端板之间存在缝隙,所述顶部框架的外部设置有所述外环形边沿板,两个所述侧板上均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所述温度传感部件设置于一个所述侧板的内壁上;所述隔断板设置于所述床箱组件中的后端,所述隔断板包括竖向隔板和设置于所述竖向隔板上部后端的水平进风板,所述水平进风板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孔,所述竖向隔板将所述床箱组件隔断为加热腔和排风腔,所述艾烟净化器设置于所述排风腔中且位于所述水平进风板下方,所述床箱组件一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加热腔连通,所述排风口与所述排风腔连接,所述进风口处安装有所述进风部件,所述排风口处安装有所述排风部件;所述床箱组件包括内环形边沿板,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加热腔中,所述加热舱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顶板位于所述水平进风板的上方,所述外环形边沿板与所述内环形边沿板相贴合;所述升降摆动组件上安装有所述加热板,多个所述点火柱安装于所述加热板上,一个所述艾柱盛放部件用于套设于一个所述点火柱上;所述升降摆动组件、所述艾烟净化器、所述进风部件、所述排风部件、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和所述点火柱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升降摆动组件包括升降板、升降驱动部件、滑台、电机、转盘、第一立柱、第二立柱、连杆和两个导轨,所述升降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升降板设置于所述升降驱动部件上,两个所述导轨平行设置于所述升降板上,且所述导轨沿所述升降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滑台滑动安装于两个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台内侧设置有一个连接板,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升降板上,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对于所述升降板垂直设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所述转盘,所述转盘位于所述升降板的上方,所述转盘上部的一侧固定有所述第一立柱,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所述第二立柱,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所述升降驱动部件和所述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热板下表面固定有加热板支架,所述加热板支架的内侧设置有多个限位板,所述加热板支架设置于所述滑台上,各所述限位板下端与所述滑台的内壁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床盖组件包括床盖板、床盖支架、耐高温防火绝缘层和床盖框架,所述床盖板下表面固定有所述床盖支架,所述床盖支架的一侧铰接于所述床箱组件的上部,所述床盖板上表面设置有所述床盖框架,所述床盖框架中部设置有人形镂空槽,所述床盖框架的前部设置有头部镂空槽,所述床盖板与所述床盖框架之间铺设有所述耐高温防火绝缘层,所述床盖板前端设置有与所述头部镂空槽位置相对应的头孔,所述床盖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与所述人形镂空槽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床箱组件包括床箱本体、床箱顶板、床箱支撑板、前盖板、后盖板、几字形侧板和几字形底板,所述床箱本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开口和后开口,所述前开口上安装有所述前盖板,所述后开口上安装有所述后盖板,所述床箱本体一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所述床箱本体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口,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处,所述床箱本体的前端上部设置有竖向U形口,所述床箱顶板包括水平环形板和固定于所述水平环形板内侧的竖向环形板,所述水平环形板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竖向环形板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口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口,所述水平环形板固定于所述床箱本体顶部,所述第一安装口与所述竖向U形口位置相对应,所述床箱支撑板固定于所述竖向环形板的顶部,所述床箱支撑板上设置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所述内环形边沿板,所述床箱支撑板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口位置相对应的水平U形口,所述几字形侧板安装于所述水平U形口、第二安装口、第一安装口和竖向U形口上,所述几字形底板安装于所述几字形侧板的底部且与所述竖向U形口的底面连接,所述床盖支架的一侧铰接于所述床箱支撑板上。
优选地,还包括两个液压支撑杆、两个第一支座和两个第二支座,两个所述液压支撑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床盖支架的前端和后端,各所述液压支撑杆的一端通过一个所述第一支座铰接于所述床盖支架上,各所述液压支撑杆另一端通过一个所述第二支座铰接于所述水平环形板上,所述第一支座设置于远离所述床盖支架与所述床箱支撑板铰接处的一端,所述第二支座设置于靠近所述床盖支架与所述床箱支撑板铰接处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凸台、第二支撑凸台和中部支架,所述第一支撑凸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凸台设置于所述床箱本体中的左右两侧,所述中部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凸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凸台上,所述加热舱设置于所述中部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床箱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外挂轨道,所述外挂轨道沿所述床箱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优选地,还包括一氧化碳气体检测探头,所述一氧化碳气体检测探头设置于所述加热舱的一个所述侧板的内壁上,所述一氧化碳气体检测探头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十八个所述点火柱,所述床箱本体底部设置于四个带刹车的万向轮,所述床盖板为钢板,所述耐高温防火绝缘层为铁氟龙耐高温漆布,所述艾烟净化器为高温氧化艾烟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理疗床,包括床盖组件、床箱组件、支撑组件、加热舱、升降摆动组件、加热板、隔断板、艾烟净化器、进风部件、排风部件、温度传感部件、控制器、多个点火柱和多个艾柱盛放部件,加热舱设置于床箱组件中,且加热舱上端与床箱组件密封连接,竖向隔板将床箱组件隔断为加热腔和排风腔,艾烟净化器设置于排风腔中且位于水平进风板下方,进风部件工作使得新风进入加热腔,并通过加热舱的顶板与后端板之间的缝隙进入排风腔经过艾烟净化器净化过滤,在排风部件作用下由排风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床箱组件和加热舱组成的双层壳体结构解决了全钢壳体隔热安全隐患的同时,把密封效果控制到最佳,从结构上保证除烟效果,避免污染环境;本实用新型中具有独立可调的供风系统,风道也进行了系列优化设计,可减量一氧化碳和烟雾生成,使艾柱燃烧更完全,从根本上保证除烟效果;此外,通过控制器、温度传感部件、进风部件和排风部件相配合实现了加热舱内温度的自动控制,避免使用者烫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理疗床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理疗床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理疗床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理疗床中床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理疗床中床盖板与床盖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理疗床中床箱组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理疗床中床箱组件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理疗床中床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理疗床中床箱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理疗床中床箱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理疗床中几字形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理疗床中几字形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理疗床中隔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理疗床中加热舱、升降板及导轨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理疗床中加热舱、升降板及导轨的俯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理疗床中加热板与加热板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理疗床中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理疗床中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艾灸理疗床中升降摆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智能艾灸理疗床;1、床盖板;2、床盖支架;3、床盖框架;4、人形镂空槽;5、头部镂空槽;6、头孔;7、通孔;8、床箱本体;9、床箱顶板;901、水平环形板;902、竖向环形板;10、床箱支撑板;11、几字形侧板;12、几字形底板;13、前开口;14、后开口;15、进风口;16、排风口;17、安装口;18、竖向隔板;19、水平进风板;20、中部支架;21、外挂轨道;22、内环形边沿板;23、矩形孔;24、进风孔;25、加热舱;2501、顶部框架;2502、侧板;2503、底板;2504、前端板;2505、后端板;2506、顶板;2507、缝隙;2508、外环形边沿板;2509、通风孔;26、升降板;27、导轨;28、加热板;29、加热板支架;30、限位板;31、电路固定座;32、点火柱;33、滑台;34、连接板;35、转盘;36、连杆;37、第一立柱;38、第二立柱;39、控制面板;40、后盖板;41、带刹车的万向轮;42、液压支撑杆;43、第一支座;44、第二支座;45、进风盖板;46、排风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艾灸理疗床,隔热效果和密封效果好,保证了除烟效果,避免污染环境,实现了温度的自动控制,避免使用者烫伤。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1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艾灸理疗床100,包括床盖组件、床箱组件、支撑组件、加热舱25、升降摆动组件、加热板28、隔断板、艾烟净化器、进风部件、排风部件、温度传感部件、控制器、多个点火柱32和多个艾柱盛放部件,床盖组件一侧铰接于床箱组件的上部,加热舱25包括顶部框架2501、顶板2506、底板2503、前端板2504、后端板2505、外环形边沿板2508和两个侧板2502,顶部框架2501前端下部连接有前端板2504,顶部框架2501的左右两侧下部分别连接有两个侧板2502,各侧板2502的前端与前端板2504连接,侧板2502的长度小于顶部框架2501的长度,两个侧板2502的后端连接有后端板2505,具体地,后端板2505的高度小于前端板2504的高度,前端板2504、后端板2505和两个侧板2502的底部连接有底板2503,顶部框架2501后端的顶部设置有顶板2506,顶板2506与后端板2505之间存在缝隙2507,顶部框架2501的外部设置有外环形边沿板2508,两个侧板2502上均设置有多个通风孔2509,温度传感部件设置于一个侧板2502的内壁上,具体地,温度传感部件为热电偶。
如图13所示,隔断板设置于床箱组件中的后端,隔断板包括竖向隔板18和设置于竖向隔板18上部后端的水平进风板19,水平进风板19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孔24,竖向隔板18将床箱组件隔断为加热腔和排风腔,艾烟净化器设置于排风腔中且位于水平进风板19下方,床箱组件一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15和排风口16,进风口15与加热腔连通,排风口16与排风腔连接,进风口15处安装有进风部件,排风口16处安装有排风部件。具体地,进风口15外侧罩设有进风盖板45,进风盖板45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风孔,进风部件设置于进风盖板45内侧,通过控制器控制进风部件的功率能够调节进风量的大小;排风口16外侧罩设有排风盖板46,排风盖板46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风孔,排风部件设置于排风盖板46的内侧,通过控制器控制排风部件的功率能够调节排风量的大小。于本具体实施例中,进风部件为进风风机,排风部件为排风风机。
床箱组件包括内环形边沿板22,支撑组件设置于加热腔中,加热舱25放置于支撑组件上,顶板2506位于水平进风板19的上方,加热腔和排风腔仅通过顶板2506与后端板2505之间的缝隙2507连通,使得烟气必然经过艾烟净化器的净化才能够排至外部,外环形边沿板2508与内环形边沿板22相贴合,使得加热舱25上端与床箱组件密封连接,进风部件工作使得新风进入加热腔,通过通风孔2509进入加热舱25,并通过加热舱25的顶板2506与后端板2505之间的缝隙2507进入排风腔,经过水平进风板19的进风孔24进入艾烟净化器净化过滤,在排风部件作用下由排风口16排出。升降摆动组件上安装有加热板28,多个点火柱32安装于加热板28上,一个艾柱盛放部件用于套设于一个点火柱32上,使用时,将艾柱盛放部件套设于点火柱32上,将艾柱放置于艾柱盛放部件中并使其与点火柱32相接触即可,控制器开启点火柱32一段时间之后将其关闭即可,无需在整个艾灸过程中保持点火柱32开启,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点火柱32为陶瓷电热棒,艾柱盛放部件为钢碗。升降摆动组件、艾烟净化器、进风部件、排风部件、温度传感部件和点火柱32均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采用床箱组件和加热舱25组成的双层壳体结构解决了全钢壳体隔热安全隐患的同时,把密封效果控制到最佳,从结构上保证除烟效果,避免污染环境;本实施例中具有独立可调的供风系统,风道也进行了系列优化设计,可减量一氧化碳和烟雾生成,使艾柱燃烧更完全,从根本上保证除烟效果。此外,温度传感部件用于将测得的温度传至控制器,控制器将该温度与预警高值、预警低值进行比对,当温度超出预警高值时,排风部件自动加大功率,使加热舱25中的温度降至合理区间;当温度低于预警低值时,进风部件自动加大功率,加大加热舱25中的氧气供应量,促进艾绒充分燃烧,保证灸疗效果,可见,通过控制器、温度传感部件、进风部件和排风部件相配合实现了加热舱25内温度的自动控制,避免使用者烫伤。
如图18和图19所示,升降摆动组件包括升降板26、升降驱动部件、滑台33、电机、转盘35、第一立柱37、第二立柱38、连杆36和两个导轨27,升降驱动部件设置于底板2503上,升降板26设置于升降驱动部件上,两个导轨27平行设置于升降板26上,且导轨27沿升降板26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滑台33滑动安装于两个导轨27上,滑台33内侧设置有一个连接板34,电机设置于升降板26上,且电机的输出轴相对于升降板26垂直设置,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转盘35,转盘35位于升降板26的上方,转盘35上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立柱37,连接板34上固定有第二立柱38,连杆36的两端分别转动套设于第一立柱37和第二立柱38上,升降驱动部件和电机均与控制器连接,具体地,升降驱动部件包括多个气缸,气缸固定于底板2503上,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板26的下表面连接。升降驱动部件能够带动升降板26和滑台33在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电机工作时会带动转盘35转动,转盘35上的第一立柱37会跟随转盘35转动,进而带动连杆36运动,通过连杆36带动第二立柱38及连接板34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由此实现滑台33沿导轨27在水平方向上往复移动。
具体地,连杆36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第一拉环中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安装于第一立柱37上,第二拉环中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安装于第二立柱38上。
如图16所示,加热板28下表面固定有加热板支架29,加热板支架29的内侧设置有多个限位板30,加热板支架29设置于滑台33上,各限位板30下端与滑台33的内壁相贴合,由此实现加热板28与滑台33之间的定位,使得滑台33运动时能够带动加热板28进行相应的运动,由此实现加热板28在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可通过控制器根据不同灸法的需求控制升降驱动部件和电机的工作,以实现雀啄灸、回旋灸或温和灸,进而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具体地,滑台33和加热板支架29均为矩形框架结构,加热板28下表面设置有电路固定座31,在电路固定座31上安装连接控制器与点火柱32的管线。
如图4和图5所示,床盖组件包括床盖板1、床盖支架2、耐高温防火绝缘层和床盖框架3,床盖板1下表面固定有床盖支架2,床盖支架2的一侧铰接于床箱组件的上部,床盖板1上表面设置有床盖框架3,床盖框架3中部设置有人形镂空槽4,床盖框架3的前部设置有头部镂空槽5,床盖板1与床盖框架3之间铺设有耐高温防火绝缘层,床盖板1前端设置有与头部镂空槽5位置相对应的头孔6,床盖板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7,多个通孔7与人形镂空槽4位置相对应。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床盖板1为钢板,床盖框架3为包裹有皮革层的实木框架,耐高温防火绝缘层为铁氟龙耐高温漆布,铁氟龙耐高温漆布强度高、延伸系数小于5‰;耐温性好(可连续工作温度-70~280℃);表机摩擦系数小,绝缘性好,抗粘性好,易于清洗附着其表面的各种油渍,污点或其它附着物,耐腐蚀性好,耐各种强酸强碱腐蚀,不燃烧,耐老化。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木框架+钢板镂空结构+铁氟龙高温漆布的结构,使艾灸床的热机速度提升为1分钟之内,且钢制的床盖板1更轻,更易清洁,使用寿命也较木质盖板更长,灸疗的安全系数也大大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艾烟的跑漏现象。
如图6-图12所示,床箱组件包括床箱本体8、床箱顶板9、床箱支撑板10、前盖板、后盖板40、几字形侧板11和几字形底板12,床箱本体8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开口13和后开口14,前开口13上安装有前盖板,后开口14上安装有后盖板40,床箱本体8一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15和排风口16,床箱本体8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口17,控制器设置于安装口17处,床箱本体8的前端上部设置有竖向U形口,床箱顶板9包括水平环形板901和固定于水平环形板901内侧的竖向环形板902,水平环形板901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口,竖向环形板902的前端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口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口,水平环形板901固定于床箱本体8顶部,第一安装口与竖向U形口位置相对应,床箱支撑板10固定于竖向环形板902的顶部,床箱支撑板10上设置有矩形孔23,矩形孔23的内壁上设置有内环形边沿板22,床箱支撑板10的前端设置有与第二安装口位置相对应的水平U形口,几字形侧板11安装于水平U形口、第二安装口、第一安装口和竖向U形口上,几字形底板12安装于几字形侧板11的底部且与竖向U形口的底面连接,床盖支架2的一侧铰接于床箱支撑板10上。传统的艾灸床架长*宽*高的尺寸为200cm*70cm*65cm,本实施例中床箱组件的尺寸为200cm*80cm*65cm,双侧边宽预留至10cm,可以直接接驳各种艾灸舱体。
具体地,控制器包括控制面板39,控制面板39由床箱本体8的安装口17外露,使得使用者便于通过控制面板39进行操作,通过在控制面板39操作可以实现自动点火、自动升降摇摆、自动进风排风、自动控温和自动净烟。
如图3所示,床箱本体8的一侧设置有外挂轨道21,外挂轨道21沿床箱本体8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通过外挂轨道21可以直接接驳艾灸支架等艾灸设备,可以实现身体全包裹式艾灸,外挂设备的排烟设备可直接接入本机的艾烟净化器,可实现自动巡回艾灸,更节省空间,一次性灸疗穴位更多。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液压支撑杆42、两个第一支座43和两个第二支座44,两个液压支撑杆42分别设置于床盖支架2的前端和后端,各液压支撑杆42的一端通过一个第一支座43铰接于床盖支架2上,各液压支撑杆42另一端通过一个第二支座44铰接于水平环形板901上,第一支座43设置于远离床盖支架2与床箱支撑板10铰接处的一端,第二支座44设置于靠近床盖支架2与床箱支撑板10铰接处的一端。本实施例中采用床盖组件进行侧翻的方式,两侧安装有液压支撑杆42,开合缓冲,省时省力,方便卫生。
如图6和图7所示,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凸台、第二支撑凸台和中部支架20,第一支撑凸台和第二支撑凸台设置于床箱本体8中的左右两侧,中部支架20设置于第一支撑凸台和第二支撑凸台上,加热舱25设置于中部支架20上。具体地,第一支撑凸台由床箱本体8设置有安装口17的一侧的下部向内凹陷形成。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氧化碳气体检测探头,一氧化碳气体检测探头设置于加热舱25的一个侧板2502的内壁上,一氧化碳气体检测探头与控制器连接。当艾绒因为不充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超出警戒值时,控制器使得进风部件和排风部件的功率变大,将一氧化碳浓度降低至安全值内,进而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加热板28上设置有十八个点火柱32,点火柱32位置对应人体十四经络各要穴,一次可最多灸疗十八个穴位。可以通过控制器根据实际需求控制所开启的点火柱32,以完成对不同病症的灸疗。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床箱本体8底部设置于四个带刹车的万向轮41,使得艾灸床便于移动和进行位置的锁定,本实施例中的艾烟净化器为高温氧化艾烟净化器。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艾灸理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盖组件、床箱组件、支撑组件、加热舱、升降摆动组件、加热板、隔断板、艾烟净化器、进风部件、排风部件、温度传感部件、控制器、多个点火柱和多个艾柱盛放部件,所述床盖组件一侧铰接于所述床箱组件的上部,所述加热舱包括顶部框架、顶板、底板、前端板、后端板、外环形边沿板和两个侧板,所述顶部框架前端下部连接有所述前端板,所述顶部框架的左右两侧下部分别连接有两个所述侧板,各所述侧板的前端与所述前端板连接,所述侧板的长度小于所述顶部框架的长度,两个所述侧板的后端连接有所述后端板,所述前端板、所述后端板和两个所述侧板的底部连接有所述底板,所述顶部框架后端的顶部设置有所述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后端板之间存在缝隙,所述顶部框架的外部设置有所述外环形边沿板,两个所述侧板上均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所述温度传感部件设置于一个所述侧板的内壁上;所述隔断板设置于所述床箱组件中的后端,所述隔断板包括竖向隔板和设置于所述竖向隔板上部后端的水平进风板,所述水平进风板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孔,所述竖向隔板将所述床箱组件隔断为加热腔和排风腔,所述艾烟净化器设置于所述排风腔中且位于所述水平进风板下方,所述床箱组件一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加热腔连通,所述排风口与所述排风腔连接,所述进风口处安装有所述进风部件,所述排风口处安装有所述排风部件;所述床箱组件包括内环形边沿板,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加热腔中,所述加热舱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顶板位于所述水平进风板的上方,所述外环形边沿板与所述内环形边沿板相贴合;所述升降摆动组件上安装有所述加热板,多个所述点火柱安装于所述加热板上,一个所述艾柱盛放部件用于套设于一个所述点火柱上;所述升降摆动组件、所述艾烟净化器、所述进风部件、所述排风部件、所述温度传感部件和所述点火柱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艾灸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摆动组件包括升降板、升降驱动部件、滑台、电机、转盘、第一立柱、第二立柱、连杆和两个导轨,所述升降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升降板设置于所述升降驱动部件上,两个所述导轨平行设置于所述升降板上,且所述导轨沿所述升降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滑台滑动安装于两个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台内侧设置有一个连接板,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升降板上,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对于所述升降板垂直设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所述转盘,所述转盘位于所述升降板的上方,所述转盘上部的一侧固定有所述第一立柱,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所述第二立柱,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上,所述升降驱动部件和所述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艾灸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下表面固定有加热板支架,所述加热板支架的内侧设置有多个限位板,所述加热板支架设置于所述滑台上,各所述限位板下端与所述滑台的内壁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艾灸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盖组件包括床盖板、床盖支架、耐高温防火绝缘层和床盖框架,所述床盖板下表面固定有所述床盖支架,所述床盖支架的一侧铰接于所述床箱组件的上部,所述床盖板上表面设置有所述床盖框架,所述床盖框架中部设置有人形镂空槽,所述床盖框架的前部设置有头部镂空槽,所述床盖板与所述床盖框架之间铺设有所述耐高温防火绝缘层,所述床盖板前端设置有与所述头部镂空槽位置相对应的头孔,所述床盖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与所述人形镂空槽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艾灸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箱组件包括床箱本体、床箱顶板、床箱支撑板、前盖板、后盖板、几字形侧板和几字形底板,所述床箱本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开口和后开口,所述前开口上安装有所述前盖板,所述后开口上安装有所述后盖板,所述床箱本体一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所述床箱本体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口,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处,所述床箱本体的前端上部设置有竖向U形口,所述床箱顶板包括水平环形板和固定于所述水平环形板内侧的竖向环形板,所述水平环形板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口,所述竖向环形板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口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口,所述水平环形板固定于所述床箱本体顶部,所述第一安装口与所述竖向U形口位置相对应,所述床箱支撑板固定于所述竖向环形板的顶部,所述床箱支撑板上设置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所述内环形边沿板,所述床箱支撑板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口位置相对应的水平U形口,所述几字形侧板安装于所述水平U形口、第二安装口、第一安装口和竖向U形口上,所述几字形底板安装于所述几字形侧板的底部且与所述竖向U形口的底面连接,所述床盖支架的一侧铰接于所述床箱支撑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艾灸理疗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液压支撑杆、两个第一支座和两个第二支座,两个所述液压支撑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床盖支架的前端和后端,各所述液压支撑杆的一端通过一个所述第一支座铰接于所述床盖支架上,各所述液压支撑杆另一端通过一个所述第二支座铰接于所述水平环形板上,所述第一支座设置于远离所述床盖支架与所述床箱支撑板铰接处的一端,所述第二支座设置于靠近所述床盖支架与所述床箱支撑板铰接处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艾灸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凸台、第二支撑凸台和中部支架,所述第一支撑凸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凸台设置于所述床箱本体中的左右两侧,所述中部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凸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凸台上,所述加热舱设置于所述中部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艾灸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箱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外挂轨道,所述外挂轨道沿所述床箱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艾灸理疗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氧化碳气体检测探头,所述一氧化碳气体检测探头设置于所述加热舱的一个所述侧板的内壁上,所述一氧化碳气体检测探头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艾灸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十八个所述点火柱,所述床箱本体底部设置于四个带刹车的万向轮,所述床盖板为钢板,所述耐高温防火绝缘层为铁氟龙耐高温漆布,所述艾烟净化器为高温氧化艾烟净化器。
CN202120910472.6U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智能艾灸理疗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302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0472.6U CN215230248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智能艾灸理疗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10472.6U CN215230248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智能艾灸理疗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30248U true CN215230248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53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1047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30248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智能艾灸理疗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302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30135U (zh) 自动升降式多级过滤无烟艾灸器
US3756140A (en) Barbecue pit
CN108670813A (zh) 一种艾灸机
CN215230248U (zh) 一种智能艾灸理疗床
CN107343849A (zh) 圆盘温灸净烟一体机
CN202802151U (zh) 一种净烟悬灸仪
CN107174519A (zh) 一种艾灸仪器
CN209033155U (zh) 一种除烟艾灸仪
CN113633547A (zh) 一种具有自动净烟的智能悬灸装置
CN210812519U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理疗艾灸仪
CN205672213U (zh) 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设备
CN213099344U (zh) 一种无烟净味艾灸仪
CN114948707B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理疗仪
CN206166706U (zh) 一种烤鸭炉
CN215426069U (zh) 一种悬灸设备的自动艾棒点燃装置
CN215082174U (zh) 一种腰腹部理疗用艾灸装置
CN110897876B (zh) 一种无烟可温控的督脉艾灸机
CN215274501U (zh) 一种智能型无烟督灸床
CN215584813U (zh) 一种卧式艾灸仪
CN110638637A (zh) 一种除油除味艾灸设备
CN211584260U (zh) 一种艾灸治疗装置
CN220632574U (zh) 一种艾灸仪
CN205624228U (zh) 一种烟熏烤箱
CN206118945U (zh) 无烟节能烤全羊机
CN215779890U (zh) 一种可调节式雷火炙操作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Junyan

Inventor before: Yang Junyan

Inventor before: Chen Yuzhu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