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29907U - 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29907U
CN215229907U CN202023074558.4U CN202023074558U CN215229907U CN 215229907 U CN215229907 U CN 215229907U CN 202023074558 U CN202023074558 U CN 202023074558U CN 215229907 U CN215229907 U CN 215229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air bag
mounting groove
fixedly connected
capable w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7455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雪红
孙娟
程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02307455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29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29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299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助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背面中心处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上表面呈U形状,安装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吸紧机构。该气囊吸引型助行器,达到了通过本机构实现病人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设置吸盘与医院室内地面吸紧,稳定效果好,防止病人摔倒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老年骨科病人在医院室内地面借助现有助行器进行康复训练时,一旦用力过大,极易使助行器的行走方向不受控制造成病人摔倒,对病人身体造成二次损伤,且因助行器行走机构是由万向轮和单向轮组成的,从而使得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现有助行器稳定效果差,对病人防护能力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
背景技术
助行器,就是可以让通过器械的支撑,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病人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够自理,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
老年骨科病人在医院室内地面借助现有助行器进行康复训练时,因现有助行器基本上只是轮子处的改变,其中前轮为万向轮,后轮为单向轮,使得老年骨科病人在训练过程中一旦用力过大,极易使助行器的行走方向不受控制造成病人摔倒,对病人身体造成二次损伤,且因助行器行走机构是由万向轮和单向轮组成的,从而使得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现有助行器稳定效果差,对病人防护能力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的老年骨科病人在医院室内地面借助现有助行器进行康复训练时,一旦用力过大,极易使助行器的行走方向不受控制造成病人摔倒,对病人身体造成二次损伤,且因助行器行走机构是由万向轮和单向轮组成的,从而使得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现有助行器稳定效果差,对病人防护能力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背面中心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上表面呈U形状,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吸紧机构,且吸紧机构包括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设置在安装板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导向槽的左侧表面呈方形状,所述导向槽的内顶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杆和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外侧,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吸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对支撑杆和限位块起到限位和固定效果。
优选地,两个所述吸盘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两个安装块的上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底壁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吸盘对安装块起到固定的效果。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底壁均贯通并延伸至吸盘的内顶壁,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前内壁和后内壁通过销轴均铰接有密封板,两个所述密封板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密封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板与密封层配合使用,对第一安装槽的上表面开口端进行密封的效果。
优选地,两个所述密封层的内部均设置有丁腈橡胶,两个所述密封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钢丝绳,两个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表面分别穿过限位块的内壁,两个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拉扣,两个所述吸盘的内顶壁中心处均开设有导气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板对钢丝绳起到固定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三安装槽,两个所述导气孔相对的内壁均贯通并延伸至第三安装槽的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对第三安装槽起到定位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三安装槽的内壁固定套接有气囊,两个所述密封板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以单个为一组的一端自由端均与第一安装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弹簧起到病人在通过拉扣拉动钢丝绳和密封板逆时针四十五度摆动的同时,实现病人一旦松开拉扣,密封板具有弹性自恢复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安装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吸紧机构,且吸紧机构包括有导向槽,导向槽设置在安装板的下表面,达到了通过本机构实现病人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设置吸盘与医院室内地面吸紧,稳定效果好,防止病人摔倒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老年骨科病人在医院室内地面借助现有助行器进行康复训练时,一旦用力过大,极易使助行器的行走方向不受控制造成病人摔倒,对病人身体造成二次损伤,且因助行器行走机构是由万向轮和单向轮组成的,从而使得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现有助行器稳定效果差,对病人防护能力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的安装板结构剖视图;
图4为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的图3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的图3中C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安装板;2、限位槽;3、导向槽;31、支撑杆;32、限位块;33、吸盘;34、安装块;35、第一安装槽;36、第二安装槽;37、密封板;38、密封层;39、钢丝绳;310、拉扣;311、导气孔;312、第三安装槽;313、气囊;3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背面中心处开设有限位槽2,限位槽2的上表面呈U形状,安装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吸紧机构,且吸紧机构包括有导向槽3,导向槽3设置在安装板1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导向槽3的左侧表面呈方形状,导向槽3的内顶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杆31和限位块32,两个限位块32位于两个支撑杆31的外侧,两个支撑杆31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吸盘33;
进一步地,导向槽3对支撑杆31和限位块32起到限位和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两个吸盘33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34,两个安装块34的上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35,两个第一安装槽35的内底壁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36;
进一步地,吸盘33对安装块34起到固定的效果。
进一步地,两个第二安装槽36的内底壁均贯通并延伸至吸盘33的内顶壁,两个第一安装槽35的前内壁和后内壁通过销轴均铰接有密封板37,两个密封板37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密封层38;
进一步地,密封板37与密封层38配合使用,对第一安装槽35的上表面开口端进行密封的效果。
进一步地,两个密封层38的内部均设置有丁腈橡胶,两个密封板37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钢丝绳39,两个钢丝绳39的一端表面分别穿过限位块32的内壁,两个钢丝绳39的一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拉扣310,两个吸盘33的内顶壁中心处均开设有导气孔311;
进一步地,密封板37对钢丝绳39起到固定的效果。
进一步地,安装板1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三安装槽312,两个导气孔311相对的内壁均贯通并延伸至第三安装槽312的内部;
进一步地,安装板1对第三安装槽312起到定位的效果。
进一步地,第三安装槽312的内壁固定套接有气囊313,两个密封板37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314,两个弹簧314以单个为一组的一端自由端均与第一安装槽3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设置弹簧314起到病人在通过拉扣310拉动钢丝绳39和密封板37逆时针四十五度摆动的同时,实现病人一旦松开拉扣310,密封板37具有弹性自恢复的功能。
通过设置安装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吸紧机构,且吸紧机构包括有导向槽3,导向槽3设置在安装板1的下表面,达到了通过本机构实现病人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设置吸盘33与医院室内地面吸紧,稳定效果好,防止病人摔倒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老年骨科病人在医院室内地面借助现有助行器进行康复训练时,一旦用力过大,极易使助行器的行走方向不受控制造成病人摔倒,对病人身体造成二次损伤,且因助行器行走机构是由万向轮和单向轮组成的,从而使得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现有助行器稳定效果差,对病人防护能力低的问题。
工作原理:步骤一,康复训练时,医院的护理人员扶持病人处于限位槽2内,病人双手握住安装板1的左右两侧表面,病人双手的中指扣住拉扣310,病人迈出左腿带动安装板1左侧向前逆时针摆动四十五度,病人双手向下按压安装板1带动支撑杆31下表面连接的吸盘33与地面接触,使吸盘33内的空气通过导气孔311流入第三安装槽312和气囊313内,空气进入气囊313后气囊313鼓起,完成对一个行走训练中病人左腿的移动固定,病人迈出右腿带动安装板1右侧向前顺时针摆动四十五度,病人双手向下按压安装板1带动支撑杆31下表面连接的吸盘33与地面接触,使吸盘33内的空气通过导气孔311流入第三安装槽312和气囊313内,空气进入气囊313后气囊313鼓起,完成对一个行走训练中病人右腿的移动固定,此时,病人完成一个行走训练;
步骤二,病人向左拉动位于安装板1下表面左侧的拉扣310,带动钢丝绳39做上升运动,拉动密封板37向上左逆时针四十五度摆动,使安装板1下表面左侧的吸盘33恢复起始状态,病人松开拉动位于安装板1下表面左侧的拉扣310,病人迈出左腿带动安装板1左侧向前逆时针摆动四十五度,如此反复,使病人完成多个康复行走训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背面中心处开设有限位槽(2),所述限位槽(2)的上表面呈U形状,所述安装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吸紧机构,且吸紧机构包括有导向槽(3),所述导向槽(3)设置在安装板(1)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3)的左侧表面呈方形状,所述导向槽(3)的内顶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杆(31)和限位块(32),两个所述限位块(32)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杆(31)的外侧,两个所述支撑杆(31)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吸盘(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吸盘(33)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34),两个安装块(34)的上表面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35),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35)的内底壁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3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槽(36)的内底壁均贯通并延伸至吸盘(33)的内顶壁,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35)的前内壁和后内壁通过销轴均铰接有密封板(37),两个所述密封板(37)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密封层(3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密封层(38)的内部均设置有丁腈橡胶,两个所述密封板(37)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钢丝绳(39),两个所述钢丝绳(39)的一端表面分别穿过限位块(32)的内壁,两个所述钢丝绳(39)的一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拉扣(310),两个所述吸盘(33)的内顶壁中心处均开设有导气孔(3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三安装槽(312),两个所述导气孔(311)相对的内壁均贯通并延伸至第三安装槽(312)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槽(312)的内壁固定套接有气囊(313),两个所述密封板(37)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314),两个所述弹簧(314)以单个为一组的一端自由端均与第一安装槽(3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CN202023074558.4U 2020-12-19 2020-12-19 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 Active CN215229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74558.4U CN215229907U (zh) 2020-12-19 2020-12-19 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74558.4U CN215229907U (zh) 2020-12-19 2020-12-19 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29907U true CN215229907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53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74558.4U Active CN215229907U (zh) 2020-12-19 2020-12-19 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299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19798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
CN204134129U (zh) 康复平衡板
CN215229907U (zh) 一种气囊吸引型助行器
CN208436334U (zh) 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N204319660U (zh) 一种下肢运动健身器
CN207024493U (zh) 一种足踝肌力训练器
CN211273418U (zh) 一种儿童脑瘫手功能康复训练辅助装置
KR200461887Y1 (ko) 다목적 복합운동기구
CN204655925U (zh) 一种音乐跳跳龙
CN211132866U (zh) 一种医学护理用气压式患者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CN209678994U (zh) 一种新型防侧翻型骨科用助行器
CN211461051U (zh) 一种全身垂直律动仪
CN212038812U (zh) 一种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锻炼护理装置
CN210582772U (zh) 一种心胸外科护理用康复装置
CN207477885U (zh) 一种高跷鞋玩具
CN207202976U (zh) 一种儿童尖足爬行康复装置
CN209645772U (zh) 一种基于患者康复训练的护理装置
KR200229639Y1 (ko) 윗몸 일으키기 운동용 슬리퍼_
CN218306018U (zh) 一种床用下肢肌力恢复训练器
CN215994402U (zh) 一种跟腱断裂康复护理装置
CN209348002U (zh) 一种儿童强化激励感统训练装置
CN214388657U (zh) 一种用于儿童康复的感统体能训练装置
CN217489653U (zh) 一种腿部康复辅助锻炼装置
CN218686211U (zh) 一种腰背按摩钟摆器
CN102512808A (zh) 干式游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