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19667U - 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和包括该电极结构的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和包括该电极结构的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19667U
CN215219667U CN202120390716.2U CN202120390716U CN215219667U CN 215219667 U CN215219667 U CN 215219667U CN 202120390716 U CN202120390716 U CN 202120390716U CN 215219667 U CN215219667 U CN 215219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antenna
row
electrode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907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秉搢
李在显
孟昌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woo Fine Ch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woo Fine Ch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woo Fine Ch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woo Fine Chem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19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196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5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 H01Q1/226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disposed inside the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5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particular feed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8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the units being spaced along or adjacent to a rectilinear path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包括:基板层,其包括触摸感测区域和天线触摸感测区;第一感测电极,其布置在基板层的触摸感测区域中;第二行感测电极和第二列感测电极,其布置在基板层的天线触摸感测区中;第二桥电极,其被配置为将沿行方向彼此相邻的第二行感测电极连接;第二连接部,其被配置为将沿列方向彼此相邻的第二列感测电极连接;和天线图案。天线图案分别包括辐射图案,所述辐射图案设置在基板层的天线触摸感测区中,具有比第二行感测电极和第二列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更大的面积,并且通过在平面方向上避开第二桥电极和第二连接部而设置。

Description

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和包括该电极结构的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以及包括该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的图像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天线图案和感测电极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以及包括该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例如,已经以各种形式例如平板电脑形式开发了能够通过使用用户手指或诸如触摸笔或手写笔的物体选择显示在图像显示装置的屏幕上显示的指令来输入用户命令的电子装置。
另外,已将图像显示装置与诸如智能电话的通信装置进行联接。因此,可以在图像显示装置中安装用于实现在高频或超高频(例如3G、4G、5G或更高) 频带中的通信的天线。
如上所述,当将触摸传感器和天线安装在一个图像显示装置中时,需要用于在有限的空间内插入多个电极的设计。此外,由于天线,触摸传感器的感测电极之间的连接可能会断开,或者感测信道中的电阻可能会增加。
因此,优选设计具有改善的驱动稳定性同时提高空间效率的天线和触摸传感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电特性和空间效率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具有改善的电特性和空间效率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的图像显示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包括:基板层,所述基板层包括触摸感测区域和天线触摸感测区;第一感测电极,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布置在所述基板层的所述触摸感测区域中;第二行感测电极和第二列感测电极,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和所述第二列感测电极布置在所述基板层的所述天线触摸感测区中;第二桥电极,所述第二桥电极被配置为将沿行方向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连接;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被配置为将沿列方向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二列感测电极连接;和多个天线图案,所述多个天线图案分别包括辐射图案,所述辐射图案设置在所述基板层的所述天线触摸感测区中并且通过在平面方向上避开所述第二桥电极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而设置。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设置在所述辐射图案的周围,并且包括具有沿着所述辐射图案的边缘延伸的条形图案或弯曲图案形状的子行感测电极。
3.根据上述1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改型的连接部,所述改型的连接部沿着所述辐射图案的边缘围绕所述辐射图案延伸,并包括弯曲部。
4.根据上述1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包括:第一行感测电极和第一列感测电极;第一桥电极,所述第一桥电极被配置为将沿所述行方向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行感测电极连接;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被配置为将沿所述列方向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列感测电极连接。
5.根据上述4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行感测电极和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具有相同的面积,所述第一列感测电极和所述第二列感测电极具有相同的面积。
6.根据上述4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行感测电极比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具有更大的面积,所述第一列感测电极比所述第二列感测电极具有更大的面积。
7.根据上述6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和所述第二列感测电极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感测电极和所述第一列感测电极的 4n等分(4n-division)(n为自然数)。
8.根据上述6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行感测电极沿所述行方向彼此连接以形成第一感测电极行,并且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沿所述行方向彼此连接以形成第二感测电极行。
9.根据上述8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还包括:第一行迹线,所述第一行迹线从所述触摸感测区域中的所述第一感测电极行的每一个延伸;和第二行迹线,所述第二行迹线合并多个第二感测电极行并在所述天线触摸感测区中延伸。
10.根据上述1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感测电极、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所述第二列感测电极以及所述天线图案全部设置在同一层或同一水平上。
11.根据上述1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中,所述天线图案还包括从所述辐射图案延伸的传输线。
12.根据上述11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中,所述辐射图案和所述传输线具有网格结构。
13.根据上述12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感测电极、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和所述第二列感测电极具有与所述辐射图案相同的网格结构。
14.根据上述13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桥电极具有实心结构。
15.根据上述12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还包括围绕所述辐射图案的外围的虚设网格图案。
16.根据上述12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中,所述天线图案还包括信号焊盘,所述信号焊盘连接至所述传输线的一端并具有实心图案结构。
17.根据上述1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中,所述辐射图案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和所述第二列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的面积。
18.根据上述17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或所述第二列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对应于所述辐射图案的4n等分(n是自然数)。
19.根据上述1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中,在平面方向上,所述辐射图案的中心部分设置在对准线之间,所述第二桥电极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在所述对准线中布置。
20.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根据上述1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中,可以通过避开用于将触摸传感器的感测电极彼此连接的连接部和/或桥电极来设置天线图案的辐射图案。从而,可以防止由于插入其中的辐射图案而导致感测电极的接合部分断开,并且即使在插入天线图案时也可以保持期望的触摸感测灵敏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辐射图案周围的感测电极可以形成为具有与辐射图案相同的形状,并且具有比辐射图案更小的面积。从而,可以将天线图案容易地布置为不与桥电极和/或连接部完全交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辐射图案和感测电极可以具有网格结构,并且还可以在辐射图案和感测电极之间包括虚设网格图案。由此,可以防止电极被看到,并且可以改善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中的透射率和图像特性。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其他优点,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的区域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和图3分别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的电极结构和布置的示意性平面图和横截面图;
图4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的电极结构和布置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平面图;
图5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的电极结构和布置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平面图;和
图6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平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50:辐射图案
60:传输线
70:信号焊盘
75:接地焊盘
80:虚设网格图案
100:基板层
110:第一行感测电极
115:第一桥电极
120:第一列感测电极
125:第一连接部
130:第二行感测电极
135:第二桥电极
140:第二列感测电极
145:第二连接部
160:绝缘层
170:钝化层
180:行迹线
185:列迹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中天线图案和感测电极一起布置在同一平面中;以及一种包括该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的图像显示装置。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由于附于本公开的附图仅提供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各种实施方式之一,以使得容易地理解具有上述发明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精神,因此不应将其解释为限于附图中所示的这种描述。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列方向”和“行方向”并非是指绝对方向,而是以相对含义使用以指代彼此不同的两个方向。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的区域的示意性平面图。
为了描述的方便,在图1中,未示出感测电极和天线图案,其配置将在下面参考图2更详细地描述。
参考图1,触摸传感器-天线结构可以包括基板层100,在基板层100上布置感测电极和天线图案。
基板层100或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可以包括触摸感测区域TR、天线触摸感测区AR和电路连接区域CR。
触摸感测区域TR包括基板层100的中心部分,并且可以被设置为实质触摸传感器的有源区域,通过该实质触摸传感器的有源区域感测用户的触摸输入。
天线触摸感测区AR(在图1中由虚线示出)可以被设置为与触摸感测区域 TR的两端和两侧中的至少一个相邻。
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天线触摸感测区AR可以被设置为与触摸感测区域TR的一侧或一端相邻。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天线触摸感测区AR可以被设置为与触摸感测区域TR的一侧和一端连续地相邻。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天线触摸感测区AR可以被设置为围绕触摸感测区域TR的外围部分。
天线触摸感测区AR可以是例如安装用于在高频或超高频(例如3G、4G、5G或更高)频带中实现移动通信的天线图案的区域。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触摸传感器的一些感测电极可以与天线图案一起分布在天线触摸感测区AR中。
电路连接区域CR可以包括基板层100或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的外周区域。如图1所示,天线触摸感测区AR可以设置在触摸感测区域TR和电路连接区域 CR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天线图案的信号焊盘可以设置在电路连接区域CR中。此外,连接至感测电极的迹线可以在电路连接区域CR中分支并延伸。
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还可以包括用于驱动和控制触摸传感器和天线图案的集成电路(IC)芯片。例如,天线驱动IC芯片190可以与在电路连接区域CR 的基板层100的一端上的天线图案的信号焊盘电连接。触摸传感器驱动IC芯片 195可以被设置为在电路连接区域CR的基板层100的另一端处与触摸感测区域 TR相邻,以与从感测电极分支的迹线的远端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可以分别设置在天线驱动IC 芯片190和信号焊盘之间,以及触摸传感器驱动IC芯片195和迹线的远端之间。例如,天线驱动IC芯片190可以直接安装在柔性印刷电路板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诸如刚性印刷电路板(刚性PCB)的中继电路板(例如,图像显示装置的主板)可以设置在天线驱动IC芯片190和柔性印刷电路板之间。例如,天线驱动IC芯片190可以通过表面安装技术(SMT)直接安装在中继电路板上。
图2和图3分别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的电极结构和布置的示意性平面图和横截面图。具体而言,图3是示出触摸感测区域中的感测电极结构的横截面图。
参考图2,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包括布置在基板层100的上表面上的天线图案和用于感测触摸的感测电极。
基板层100是用作包围用于形成感测电极和天线图案的支撑层或膜型基材的含义。例如,基板层100可以由通常用于触摸传感器或天线电介质层的膜材料制成,而对其没有特别限制。
例如,基板层100可以包含:聚酯树脂,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纤维素树脂,例如二乙酰纤维素、三乙酰纤维素等;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系树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等;苯乙烯树脂,例如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等;聚烯烃树脂,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环状聚烯烃或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聚烯烃、乙烯-丙烯共聚物等;氯乙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例如尼龙、芳族聚酰亚胺;酰亚胺树脂;聚醚磺酸型树脂;磺酸型树脂;聚醚醚酮树脂;聚苯硫醚树脂;乙烯醇树脂;偏二氯乙烯树脂;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烯丙基化物树脂;聚甲醛树脂;环氧树脂;尿烷或丙烯酸尿烷树脂,有机硅树脂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以其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使用。
基板层100可以包含诸如光学透明粘合剂(OCA)、光学透明树脂(OCR) 等的粘合剂材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板层100可以包含无机绝缘材料,诸如氧化硅、氮化硅、氧氮化硅、玻璃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基板层100的介电常数调节在约1.5至12的范围内。如果介电常数超过约12,则驱动频率被过度降低,使得可能无法实现以期望的高频驱动天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图像显示装置的层或膜构件(在其上安装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设置为基板层100。例如,显示面板中包括的封装层或钝化层可以设置为基板层100。
感测电极可以被布置为以互电容方法被驱动。感测电极可以包括布置在触摸感测区域TR上的第一行感测电极110和第一列感测电极120。感测电极可以包括布置在天线触摸感测区AR上的第二行感测电极130和第二列感测电极 140。
第一行感测电极110和第二行感测电极130沿行方向布置,并且可以分别具有独立的岛图案形状。沿行方向彼此相邻的第一行感测电极110可以通过第一桥电极115彼此电连接。沿行方向彼此相邻的第二行感测电极130可以通过第二桥电极135彼此电连接。
由此,可以在触摸感测区域TR上限定沿行方向延伸的第一感测电极行,并且可以沿列方向布置多个第一感测电极行。另外,可以在天线触摸感测区AR 上限定沿行方向延伸的第二感测电极行,并且可以沿列方向布置多个第二感测电极行。
第一列感测电极120和第二列感测电极140可以沿列方向布置。第一列感测电极120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125彼此连接。第一列感测电极120和第一连接部125可以彼此一体地连接,以被设置为实质上的单个构件。第二列感测电极140可以通过第二连接部145彼此连接。第二列感测电极140和第二连接部 145可以彼此一体地连接以被设置为实质上的单个构件。
例如,第一列感测电极120和第二列感测电极140可通过第一连接部125 和第二连接部145一起沿列方向延伸。由此,可以限定在触摸感测区域TR和天线触摸感测区AR上沿列方向延伸的感测电极列。另外,可以沿行方向布置多个感测电极列。
例如,第一连接部125和第二连接部145可以具有沿列方向延伸的条形形状。
上述感测电极110、120、130和140以及桥电极115和135可以包含银(Ag)、金(Au)、铜(Cu)、铝(Al)、铂(Pt)、钯(Pd)、铬(Cr)、钛(Ti)、钨(W)、铌(Nb)、钽(Ta)、钒(V)、铁(Fe)、锰(Mn)、钴(Co)、镍(Ni)、锌(Zn)、锡(Sn)、钼(Mo)、钙(Ca)或包含至少其中一种的合金。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以其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使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感测电极110、120、130和140以及桥电极115和135 可以包含银(Ag)或银合金(例如,银-钯-铜(APC)合金)或铜(Cu)或铜合金(例如铜-钙(CuCa)合金)以实现低电阻和细线宽图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感测电极110、120、130和140以及桥电极115和135 可以包含透明导电氧化物,诸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 (ZnOx),或氧化铟锌锡(IZTO)。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感测电极110、120、130和140以及桥电极115和135 可以包含透明导电氧化物和金属层的层叠结构。例如,感测电极110、120、130 和140以及桥电极115和135可以具有透明导电氧化物层-金属层-透明导电氧化物层的三层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通过金属层改善柔性的同时降低电阻,并且可以通过透明导电氧化物层改善耐腐蚀性和透明性。
感测电极110、120、130和140以及桥电极115和135可以包含黑化处理部分。因此,可以减小感测电极110、120、130和140以及桥电极115和135的表面上的反射率,从而减少由于光反射而导致看到图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感测电极110、120、130和140以及桥电极115和135 中包括的金属层的表面被转换成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硫化物以形成黑化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感测电极110、120、130和140以及桥电极115和135 或金属层上形成诸如黑色材料涂层或镀层的黑化层。黑色材料涂层或镀层可以包含硅、碳、铜、钼、锡、铬、钼、镍、钴或氧化物、硫化物或包含其至少一种的合金。
可以考虑降低反射率的效果来调节黑化层的组成和厚度。
天线图案可以设置在天线触摸感测区AR上,并且第二行感测电极130和第二列感测电极140可以布置在天线图案周围。例如,可以沿行方向布置多个天线图案。
天线图案可以包括辐射图案50、传输线60和信号焊盘70。例如,辐射图案50可以具有多边形板的形状,并且传输线60可以通过从辐射图案50分支而延伸。信号焊盘70可以与传输线60的远端电连接。
辐射图案50可以与第二行感测电极130和第二列感测电极140一起布置在天线触摸感测区AR上。信号焊盘70可以设置在电路连接区域CR上。传输线 60可以从辐射图案50延伸以与电路连接区域CR上的信号焊盘70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电路连接区域CR上布置接地焊盘75。例如,一对接地焊盘75可以与信号焊盘70间隔开地围绕信号焊盘70设置,其中信号焊盘70介于它们之间。
天线图案可包含与感测电极110、120、130和140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导电材料。例如,天线图案可包含上述金属或合金或透明导电氧化物,并且可以具有金属层和透明导电氧化物的多层结构。
例如,天线图案可以包括上述黑化处理部分。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天线图案可以形成在与感测电极110、120、130和 140相同的层或相同的水平上。例如,包含上述金属或合金(例如,Cu-Ca或 APC)的导电层或透明导电氧化物可以形成在基板层100的上表面上。感测电极110、120、130和140以及天线图案可以通过蚀刻导电层一起形成。
通过将天线图案与触摸传感器的感测电极110、120、130和140一起包括在相同层或相同水平上,可以防止天线图案的辐射(例如,竖直辐射)被屏蔽或被感测电极110、120、130和140打扰,以确保其特性,同时减小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的厚度。
如图3所示,可以在基板层100的上表面上形成绝缘层160,以一起覆盖天线图案和感测电极110、120、130和140。桥电极115和135可以形成在绝缘层 160上。桥电极115和135可以穿透绝缘层160以将相邻的行感测电极110和 130彼此电连接。
可以在绝缘层160上形成钝化层170以覆盖桥电极115和135。绝缘层160 和钝化层170可以包含诸如氧化硅或氮化硅的无机绝缘材料,或者诸如丙烯酸系树脂或硅氧烷树脂的有机绝缘材料。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辐射图案50可以具有与第二行感测电极130和第二列感测电极140基本相同的形状,并且可以具有大于第二行感测电极130和第二列感测电极140中的每个的面积。
例如,辐射图案50、第二行感测电极130和第二列感测电极140可以分别具有菱形或钻石形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行感测电极130和第二列感测电极140可具有小于辐射图案50的面积,例如,其可对应于辐射图案50的4n 等分。在此,n为自然数,例如可以为1-4。
本文使用的术语“对应于4n等分的面积”应被理解为与通过4n等分获得的区域(“4n等分面积”)完全相同,并且其基本上通过4n等分形成并包括电极之间的独立性、对准/布置/连接等的公差/容许误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行感测电极130和第二列感测电极140可基本上对应于辐射图案50的4等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在触摸感测区域TR中的感测电极110和120也可以具有与包括在天线触摸感测区AR中的感测电极130和140相同的面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以下参考图4所述,包括在触摸感测区域TR中的感测电极110和120可以具有比包括在天线触摸感测区AR中的感测电极130和 140更大的面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在触摸感测区域TR中的感测电极110和120可以具有小于包括在天线触摸感测区AR中的感测电极130和140的面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辐射图案50可以形成为与第二行感测电极130和第二列感测电极140不同的形状。例如,第二行感测电极130和第二列感测电极140 可以具有条形形状,而辐射图案50可以具有矩形形状。此外,可以考虑触摸传感器的电路设计、图像显示装置的空间限制等,来不同地改变辐射图案50、第二行感测电极130和第二列感测电极140的形状。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当在平面方向上观察时,可以通过避开辐射图案50 来设置第二桥电极135和第二连接部14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行感测电极130可包括设置在辐射图案50周围的子行感测电极133。例如,子行感测电极133可具有沿着辐射图案50的边缘的形状延伸的条形形状或弯曲的图案形状。
子行感测电极133可以通过第二桥电极135与相邻的第二行感测电极130 连接,以形成第二感测电极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连接部145当中,与辐射图案50相邻的第二连接部145(在下文中,可以称为改型的连接部143)可以具有改型的形状。例如,改型的连接部143可以具有包括沿着辐射图案50的边缘的轮廓的弯曲部分的线形状。
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在天线触摸感测区AR中,感测电极130和140 的面积可以形成为小于辐射图案50。从而,可以更容易地避免由于用于实现多个天线图案的辐射的辐射图案50的间距(例如,共振频率的一半波长)以及感测电极130和140的间距的差异而引起的桥电极和/或连接部的断开。
另外,通过使用子行感测电极133和改型的连接部143,可以维持辐射图案 50周围的第二感测电极行和第二感测电极列的连续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维持与电路连接区域CR相邻的第二感测电极的行的连续性,第二桥电极135中的一些可以在天线图案的传输线60上方延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传输线60上方的第二桥电极135,以防止对天线图案中的电流和电场流的干扰(见图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辐射图案50的面积可以小于或等于感测电极110、120、 130和140的面积。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天线触摸感测区AR中将辐射图案50设置为避开第二桥电极135和第二连接部145。例如,如图2所示,第二桥电极135和第二连接部145可以一起沿着虚拟的直线(对准线)沿图2中的列方向布置,同时在平面方向上彼此相交。
辐射图案50可以例如沿行方向布置,使得每个中心部分在平面方向上布置在对准线之间。
图4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的电极结构和布置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平面图。
参考图4,设置在触摸感测区域TR上的感测电极110和120可以具有比设置在天线触摸感测区AR上的感测电极130和140更大的面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行感测电极110可以具有比第二行感测电极130 的面积更大的面积。例如,第二行感测电极130可以基本上对应于第一行感测电极110的4n等分(n是自然数,例如,1至4),并且可以对应于例如第一行感测电极110的四分之一。
第一列感测电极120可以具有比第二列感测电极140的面积更大的面积。例如,第二列感测电极140可以基本上对应于第一列感测电极120的4n等分(n 是自然数,例如,1至4),并且可以对应于例如第一列感测电极120的四分之一。
在触摸感测区域TR中,通过增加感测电极110和120的面积,可以在确保图案化工艺的容易性的同时减小感测信道的电阻。
另外,如上所述,考虑到天线图案的间距,可以将具有较小尺寸的感测电极130和140插入到天线触摸感测区AR中。因此,可以确保天线图案中的辐射特性以及用于天线图案周围的触摸感测的信道特性。
行迹线180和列迹线185可以分别从上述感测电极行和感测电极列的远端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可以将设置在天线触摸感测区AR中的多个(例如,两个)感测电极行合并为触摸感测区域TR中的一个感测电极行。从而,可以为每个感测电极列分支一个列迹线。
行迹线180(例如,第一行迹线)可以对于设置在触摸感测区域TR中的每个第一感测电极行延伸,并且设置在天线触摸感测区AR中的多个第二感测电极行(例如,两个第二感测电极行)可以被合并并联接到一个行迹线180(例如,第二行迹线)。
例如,在天线触摸感测区AR中,第一子行迹线180a和第二子行迹线180b 可以合并为一条行迹线180。
图5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的电极结构和布置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平面图。
参考图5,天线图案,例如,辐射图案50和传输线60可以具有网格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感测电极110、120、130和140也可包括网格结构。
可以在辐射图案50周围设置虚设网格图案80。可以在平面方向上在辐射图案50与第二行感测电极130及第二列感测电极140之间设置虚设网格图案80。
当设置虚设网格图案80时,可以吸收或阻挡辐射图案50与感测电极130 和140之间的噪声和相互信号干扰。此外,由于虚设网格图案80,可以减小辐射图案50周围的导体分布的变化,从而抑制或减少了看到电极的现象。
虚设网格图案80可以形成为围绕辐射线图案50并且与辐射图案50间隔开。虚设网格图案80可以延伸至电路连接区域CR,从而也布置在传输线60周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信号焊盘70和接地焊盘75可以形成为固态金属图案以减小与天线驱动IC芯片190的接合电阻和电源电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桥电极115和135可具有实心结构以减小沟道电阻。例如,桥电极115和135可以是包含诸如ITO的透明导电氧化物的实心图案。
图6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示意性平面图。例如,图6示出了包括显示装置的窗口的外形。
参考图6,显示装置30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310和外围区域320。例如,外围区域320可以例如设置在显示区域310的两侧和/或两端。例如,外围区域320 可以对应于图像显示装置的遮光部分或边框部分。
在显示区域310中可以包括参考图1描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的触摸感测区域TR和天线触摸感测区AR。因此,感测电极110、120、130和140以及辐射图案50可以布置在显示区域310中。如上所述,通过使用网格结构可以防止辐射图案50和感测电极110、120、130和140被用户看到。
在外围区域320中可以包括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的电路连接区域CR。由此,可以通过信号焊盘70在外围区域320中实现与天线驱动IC芯片190的电连接。
此外,在外围区域320中,迹线180和185的远端可以与触摸传感器驱动IC芯片195电连接。

Claims (20)

1.一种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层,所述基板层包括触摸感测区域和天线触摸感测区;
第一感测电极,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布置在所述基板层的所述触摸感测区域中;
第二行感测电极和第二列感测电极,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和所述第二列感测电极布置在所述基板层的所述天线触摸感测区中;
第二桥电极,所述第二桥电极被配置为将沿行方向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连接;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被配置为将沿列方向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二列感测电极连接;和
多个天线图案,所述多个天线图案分别包括辐射图案,所述辐射图案设置在所述基板层的所述天线触摸感测区中并且通过在平面方向上避开所述第二桥电极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设置在所述辐射图案的周围,并且包括具有沿着所述辐射图案的边缘延伸的条形图案或弯曲图案形状的子行感测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改型的连接部,所述改型的连接部沿着所述辐射图案的边缘围绕所述辐射图案延伸,并包括弯曲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包括:
第一行感测电极和第一列感测电极;
第一桥电极,所述第一桥电极被配置为将沿所述行方向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行感测电极连接;和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被配置为将沿所述列方向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列感测电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感测电极和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具有相同的面积,所述第一列感测电极和所述第二列感测电极具有相同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感测电极比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具有更大的面积,所述第一列感测电极比所述第二列感测电极具有更大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和所述第二列感测电极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感测电极和所述第一列感测电极的4n等分,n为自然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感测电极沿所述行方向彼此连接以形成第一感测电极行,并且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沿所述行方向彼此连接以形成第二感测电极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行迹线,所述第一行迹线从所述触摸感测区域中的所述第一感测电极行的每一个延伸;和
第二行迹线,所述第二行迹线合并多个第二感测电极行并在所述天线触摸感测区中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测电极、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所述第二列感测电极以及所述天线图案全部设置在同一层或同一水平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图案还包括从所述辐射图案延伸的传输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图案和所述传输线具有网格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测电极、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和所述第二列感测电极具有与所述辐射图案相同的网格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桥电极具有实心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围绕所述辐射图案的外围的虚设网格图案。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图案还包括信号焊盘,所述信号焊盘连接至所述传输线的一端并具有实心图案结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图案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和所述第二列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的面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感测电极或所述第二列感测电极中的每一个对应于所述辐射图案的4n等分,n是自然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平面方向上,所述辐射图案的中心部分设置在对准线之间,所述第二桥电极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布置在所述对准线中。
20.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
CN202120390716.2U 2020-02-25 2021-02-22 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和包括该电极结构的图像显示装置 Active CN21521966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22987 2020-02-25
KR1020200022987A KR102327554B1 (ko) 2020-02-25 2020-02-25 안테나 삽입 전극 구조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19667U true CN215219667U (zh) 2021-12-17

Family

ID=774911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8680.2A Pending CN113377245A (zh) 2020-02-25 2021-02-22 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和包括该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的图像显示装置
CN202120390716.2U Active CN215219667U (zh) 2020-02-25 2021-02-22 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和包括该电极结构的图像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8680.2A Pending CN113377245A (zh) 2020-02-25 2021-02-22 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和包括该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的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16402A1 (zh)
JP (1) JP2023527496A (zh)
KR (1) KR102327554B1 (zh)
CN (2) CN113377245A (zh)
WO (1) WO20211727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041218A1 (en) * 2020-03-06 2023-02-09 Lg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ransparent antenna
CN115250642B (zh) * 2021-02-26 2024-03-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
CN114204286B (zh) * 2022-02-15 2022-05-1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天线的显示屏、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37705A (zh) 2011-10-25 2013-09-16 Unipixel Displays Inc 偏光膜電阻式觸控螢幕
EP2812779A4 (en) * 2012-02-10 2015-09-2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MESH PATTERN FOR TOUCH SENSOR ELECTRODES
KR101303875B1 (ko) 2012-02-20 2013-09-04 주식회사 윈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또는 백라이트 유닛에 일체화된 안테나 패턴을 갖는 터치 스크린 장치
US9442535B2 (en) * 2012-12-21 2016-09-13 Atmel Corporation Touch sensor with integrated antenna
US10551949B2 (en) * 2015-05-08 2020-02-04 Intel Corporation Display integrated antenna
TW201712495A (zh) * 2015-09-23 2017-04-01 介面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天線之觸控面板
KR102499120B1 (ko) * 2016-02-17 2023-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180026597A (ko) * 2016-09-02 2018-03-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009382B1 (ko) * 2017-03-03 2019-08-09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안테나가 구비된 터치 센서
KR102158193B1 (ko) * 2018-03-06 2020-09-22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필름 안테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08330B1 (ko) * 2018-03-15 2022-06-10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527496A (ja) 2023-06-29
CN113377245A (zh) 2021-09-10
WO2021172743A1 (ko) 2021-09-02
US20220416402A1 (en) 2022-12-29
KR102327554B1 (ko) 2021-11-16
KR20210108140A (ko) 2021-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19667U (zh) 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和包括该电极结构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11007952B (zh) 触摸传感器-天线模块和包括该触摸传感器-天线模块的显示装置
KR102262747B1 (ko) 터치 센서-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984654B2 (en) Antenna element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4174963A (zh) 联接至天线的电极结构和包括该电极结构的显示装置
CN113366419B (zh) 触摸传感器以及包括该触摸传感器的窗口层叠体和图像显示装置
CN215896705U (zh) 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和图像显示装置
KR20220067319A (ko) 안테나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CN113711700A (zh) 柔性印刷电路板
CN214151668U (zh) 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和图像显示装置
CN214151669U (zh) 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和图像显示装置
US20220247069A1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216563533U (zh) 天线封装和图像显示装置
CN213399537U (zh) 天线结构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15997321A (zh) 导电性网格结构体和包含其的天线元件
CN216014223U (zh) 天线插入式电极结构和图像显示装置
US20220416403A1 (en) Antenna packag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285108B1 (ko) 안테나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CN213816404U (zh) 天线模块和包括该天线模块的显示装置
KR20210052396A (ko) 터치 센서-안테나 구조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KR20220063489A (ko) 안테나 패키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KR20220028550A (ko) 회로 기판, 안테나 패키지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10128227A (ko) 안테나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