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16584U - 一种可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的节能型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的节能型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16584U
CN215216584U CN202120352921.XU CN202120352921U CN215216584U CN 215216584 U CN215216584 U CN 215216584U CN 202120352921 U CN202120352921 U CN 202120352921U CN 215216584 U CN215216584 U CN 215216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xchanger
air supply
evaporator
variable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529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拴强
肖浩
何强勇
王文楠
李小军
胡勋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yhose Livi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yhose Livi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yhose Livi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yhose Livi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529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16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16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16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的节能型空调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成循环回路的变频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水冷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及蒸发器;第一换热器与变频压缩机的出口连接,蒸发器与变频压缩机的进口连接;蒸发器和第一换热器沿着进风口朝向送风口的方向依次设置在送风通道内,第一换热器与送风口之间设有风速可调的再热风机,用于调控经过第一换热器的风量;变频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和水冷冷凝器沿着回风口朝向排风口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排风通道内,水冷冷凝器的循环冷却管路上设有电动二通阀。本装置能够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有效降低外界对系统的能量消耗,提高制冷系统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冷凝热,达到节能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可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的节能型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和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的节能型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空调机组的冷凝热可达制冷量的1.15~1.3倍,大量的冷凝热依靠室外高温空气来对其进行冷凝,冷凝效果不好,或者外接冷源对冷凝热进行处理,需要耗费额外的能源,同时这部分热量又会白白散失掉,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若将空调机组放出的冷凝热予以回收利用,并利用室内排风温度在夏季较低的特点,将其作为机组的主要冷热源,可以有效减少冷凝热对能源的消耗,是一种变废为宝的节能措施。传统新风除湿机对冷凝热的利用主要是对冷却除湿之后的新风进行再热,虽然解决了依靠电加热产生巨大的能耗问题,但采用冷凝再热无法精确控制送风的温度,无法满足不同地区及时间的需求。因此,亟需一种新的空气调节及制冷系统方案,解决以上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的节能型空调装置,制冷工况下能够充分利用冷凝热进行送风再热控制,达到精确调节送风温度和湿度的功能,并且可通过排风散热降低外界对系统的能量消耗,通过降低冷凝温度,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的节能型空调装置,包括送风通道和排风通道,送风通道位于室外的一端为进风口,位于室内的一端为送风口;排风通道位于室内的一端为回风口,位于室外的一端为排风口;
还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成循环回路的变频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水冷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及蒸发器;其中,
所述第一换热器与变频压缩机的出口连接,蒸发器与变频压缩机的进口连接;
所述蒸发器和第一换热器沿着进风口朝向送风口的方向依次设置在送风通道内,第一换热器与送风口之间设有风速可调的再热风机,用于调控经过第一换热器的风量GZR;
所述变频压缩机、第二换热器和水冷冷凝器沿着回风口朝向排风口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排风通道内,所述水冷冷凝器的循环冷却管路上设有电动二通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热器迎风面积FY1小于蒸发器迎风面积FY2。第一换热器迎风面积小于蒸发器迎风面积,与再热风机结合应用,并通过控制再热风机的转速,可调控经过第一换热器的风量,剩余风量从第一换热器旁通经过,进而达到更精确控制通过送风口的送风温度。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可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的节能型空调装置,排风通道内,第二换热器利用室内回风将制冷剂冷凝,水冷冷凝器外接冷冻水或者冷却水负责处理剩余的冷凝热,通过控制电动二通阀调节冷凝温度。送风通道内,室外新风经蒸发器冷却除湿,达到所需要的含湿量值,然后经过第一换热器,送风温度升高,与旁通送风混合控制送风温度后送入室内,其中,位于送风通道内的蒸发器负责对送风进行降温除湿,通过控制变频变频压缩机转速及膨胀阀步数,可精确控制送风湿度,第一换热器通过消耗一部分制冷系统的冷凝热对除湿后的低温空气进行再热,提高送风温度,再结合再热风机通过改变经过第一换热器的风量,调整再热及旁通风的混合比例,可精确控制送风的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为:能够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并有效降低外界对系统的能量消耗,提高制冷系统工作效率,同时充分利用冷凝热,达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的节能型空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
Ds、进风含湿量;Ts、送风温度;Tc、冷凝温度;Te、蒸发温度;FY1、第一换热器迎风面积;FY2、蒸发器迎风面积;GZR、经过第一换热器的风量;
1、变频压缩机;2、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水冷冷凝器;5、电子膨胀阀;6、蒸发器;7、再热风机;8、电动二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见图1,图中除附图标记引线箭头外,细箭头为循环回路中冷凝剂的流动方向,粗箭头为空气流动方向,本实施例的可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的节能型空调装置,包括送风通道和排风通道,送风通道位于室外的一端为进风口,位于室内的一端为送风口;排风通道位于室内的一端为回风口,位于室外的一端为排风口;
还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成循环回路的变频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水冷冷凝器4、电子膨胀阀5及蒸发器6;其中,
所述第一换热器2与变频压缩机1的出口连接,蒸发器6与变频压缩机1的进口连接;
所述蒸发器6和第一换热器2沿着进风口朝向送风口的方向依次设置在送风通道内,第一换热器2与送风口之间设有风速可调的再热风机7,用于调控经过第一换热器2的风量GZR;
所述变频压缩机1、第二换热器3和水冷冷凝器4沿着回风口朝向排风口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排风通道内,所述水冷冷凝器4的循环冷却管路上设有电动二通阀8。
具体的,第一换热器2迎风面积FY1小于蒸发器6迎风面积FY2。第一换热器2迎风面积小于蒸发器6迎风面积,与再热风机7结合应用,并通过控制再热风机7的转速,可调控经过第一换热器2的风量,剩余风量从第一换热器2旁通经过,进而达到更精确控制通过送风口的送风温度。
在夏季制冷模式使用过程中,室外新风在送风通道内,由蒸发器6进行降温除湿,达到设定的出风含湿量Ds,然后经过第一换热器2,送风温度升高,与旁通送风进风通道内未经过第一换热器2换热的除湿后的空气混合后送入室内;室内排风在排风通道内,经过第二换热器3带走冷凝热,空气温度升高,排出室内。其中,通过利用室内较低温度的排风,带走系统的冷凝热,降低外界对系统的能量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水冷冷凝器4外接冷冻水或者冷却水负责处理剩余的冷凝热,通过控制电动二通阀8能调节机组的冷凝温度Tc,提高制冷系统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精确控制送风含湿量Ds的原理:蒸发器6内载有低温制冷剂,空气经过蒸发器6时产生热交换,温度降低,同时空气中的水分析出。由于不同温度下的低温制冷剂在蒸发器6内对空气的降温除湿能力不同,当需要调整送风含湿量Ds值时,变频压缩机1及电子膨胀阀5会根据设定的送风含湿量Ds值进行调整,从而调节蒸发器6内的蒸发温度Te,进一步达到控制送风含湿量Ds的效果。
本实施例精确控制送风温度Ts的原理:由于第一换热器2迎风面积FY1小于蒸发器6迎风面积FY2,经过降温除湿后的空气有部分与第一换热器2进行热交换,另外一部分旁通经过,第一换热器2与再热风机7连接后,通过控制再热风机7的转速,可调控经过第一换热器2的风量GZR。需要调整送风温度Ts时,再热风机7会根据送风温度Ts的高低调节转速,升高或降低经过第一换热器2后再热的风量GZR,通过与旁通送风不同比例混合,达到控制送风温度Ts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2)

1.一种可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的节能型空调装置,包括送风通道和排风通道,送风通道位于室外的一端为进风口和位于室内的一端为送风口,排风通道位于室内的一端为回风口,位于室外的一端为排风口;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成循环回路的变频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水冷冷凝器(4)、电子膨胀阀(5)及蒸发器(6);其中,
所述第一换热器(2)与变频压缩机(1)的出口连接,蒸发器(6)与变频压缩机(1)的进口连接;
所述蒸发器(6)和第一换热器(2)沿着进风口朝向送风口的方向依次设置在送风通道内,第一换热器(2)与送风口之间设有风速可调的再热风机(7),用于调控经过第一换热器(2)的风量GZR;
所述变频压缩机(1)、第二换热器(3)和水冷冷凝器(4)沿着回风口朝向排风口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排风通道内,所述水冷冷凝器(4)的循环冷却管路上设有电动二通阀(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的节能型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的迎风面积FY1小于蒸发器(6)的迎风面积FY2。
CN202120352921.XU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可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的节能型空调装置 Active CN215216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2921.XU CN215216584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可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的节能型空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2921.XU CN215216584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可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的节能型空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16584U true CN215216584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40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52921.XU Active CN215216584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可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的节能型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165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2312C (zh) 热湿分段处理的空调机组装置及其空气处理方法
CN203132011U (zh) 溶液除湿再生热湿独立处理空调装置
CN103017269A (zh) 溶液除湿再生热湿独立处理空调装置及其节能运行方法
CN201149335Y (zh) 可调温的除湿空调机
CN210374155U (zh) 一种再热除湿一体化制冷系统
CN104848452B (zh) 一种数据机房高效冷却调温调湿装置
CN205957353U (zh) 空气处理设备
CN112728695A (zh) 一种可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的节能型空调装置
CN216281972U (zh) 一种空调机组
WO2020244207A1 (zh) 空调系统
CN104864536A (zh) 高效节能多级热湿处理空调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4566720A (zh) 一种精密机房空调压缩机氟泵制冷循环系统
CN110749018A (zh) 一种单机双级压缩中间抽气热回收新风处理装置
CN105222240A (zh) 空气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
CN209763409U (zh) 一种可冬夏季调温的新风机
CN201265975Y (zh) 用于高热密度环境的空调
CN208365658U (zh) 低负荷除湿制冷空调
CN215216584U (zh) 一种可精确控制送风温湿度的节能型空调装置
CN111089353A (zh) 用于空调的湿度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7806675B (zh) 一种四季型风冷式除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1215362Y (zh) 高效节能的空气处理装置
CN113776220A (zh) 房间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90078A (zh) 一种恒温除湿空气能热泵烘干新风空调
CN110686345A (zh) 一种高效楼宇冷冻机房及其控制方法
CN114110884B (zh) 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