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9160U - 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9160U
CN215209160U CN202022624951.XU CN202022624951U CN215209160U CN 215209160 U CN215209160 U CN 215209160U CN 202022624951 U CN202022624951 U CN 202022624951U CN 215209160 U CN215209160 U CN 215209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e
separator
piece
porcel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2495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喜春
吴美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aison D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aison D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aison D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aison D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2495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9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9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91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Post-Treatments, Processing, Supply, Discharge, And Other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装置,包括,制作烤瓷贴面的托盘、分离机构,托盘作为制作烤瓷贴面的模型,分离机构用于分离模型;托盘包括托板和托杆,托板设置有多个型号,托板的形状与患者的口腔相对应,托杆设置在托板的右端,托板和托杆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凸板,定位凸板将托板的上表面划分为多个区域,定位凸板的侧面设置有沟槽,托板的上表面通过粘合剂设置有印模材料,印模材料覆盖在定位凸板表面,托板和托杆的边缘设置有弹性橡胶垫;分离机构包括放置板、支架、分离器;支架设置在放置板的上表面,分离器设置在支架的上端,分离器与放置板相对应。

Description

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修复领域,具体为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口腔贴面修复技术中,目前常用的是两种贴面:
一种是铸瓷贴面,主要采用的是铸瓷材料,使用压铸技术一次成型;铸瓷材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透光性高;故对于色素沉积导致的牙变色,重度四环素牙,氟斑牙,死髓牙变色等病例的遮色效果不理想,难以满足患者的要求。
另一种是树脂贴面,树脂贴面材料的主要成份是树脂,在口腔环境下,树脂材料易老化,耐腐蚀性差、耐磨性差,造成修复体寿命较短,再次修复的频率增加,加重患者的负担。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耐磨性良好,寿命长、美观、耐腐蚀性强的贴面的制作装置是十分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清洗托盘,灌注模型;
步骤二,分离机构分割模型;
步骤三,制作个别代型;
步骤四,灌注集合模型;
步骤五,翻制个别代型硅橡胶印模;
步骤六,灌注耐火材料代型;
步骤七,高温烧制耐火代型;
步骤八,耐火代型釉质糊剂烧制;
步骤九,饰面瓷堆筑,烤瓷炉烧烤;
步骤十,形态修整上釉完成;
步骤十一,将制成的烤瓷贴面送至医生处用于给患者粘结使用。
优选的,所述步骤九还包括在需要对牙齿进行遮色的情况下,在所述饰面瓷内增添遮色瓷粉。
优选的,所述饰面瓷采用的主要成分为天然长石,所述天然长石为高熔精细类陶瓷。
优选的,所述烤瓷贴面的厚度为0.2-0.3mm。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装置,包括,制作所述烤瓷贴面的托盘、分离机构,所述托盘作为制作所述烤瓷贴面的模型,所述分离机构用于分离模型。
优选的,所述托盘包括托板和托杆,所述托板设置有多个型号,所述托板的形状与患者的口腔相对应,所述托杆设置在所述托板的右端,所述托板和所述托杆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采用强度较好的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制作,所述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凸板,所述定位凸板将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划分为多个区域,所述定位凸板的侧面设置有沟槽,所述托板的上表面通过粘合剂设置有印模材料,所述印模材料覆盖在所述定位凸板表面,所述托板和所述托杆的边缘设置有弹性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端和覆面,所述固定端的下表面与所述托杆相配合,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覆面的下方,所述覆面的下表面与所述托板固定连接,所述覆面上设置有多个垂直设置的支撑凸板,所述支撑凸板的左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所述支撑凸板的右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底部与所述覆面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折段和第二折段,所述第一折段和所述第二折段将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划分为三个弯折面,所述第一折段和所述第二折段皆呈钝角。
优选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放置板、支架、分离器;
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所述分离器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上端,所述分离器与所述放置板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包括放置板本体、支腿、调节件、固定块、底板;
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下方,所述固定块、所述支腿、所述调节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支腿低于所述固定块和所述调节件,所述放置板本体设置在所述支腿的上表面,所述放置板本体的边缘与所述调节件和所述固定块相接触,所述支腿包括主要支腿和辅助支腿,所述主要支腿的数量有三个,所述主要支腿相互对称设置,所述辅助支腿的数量有多个,所述辅助支腿设置在所述主要支腿的外侧,所述辅助支腿的上端设置有橡胶头,所述固定块包括固定块本体、导向珠、安装槽,所述固定块本体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导向珠设置在所述固定块本体的侧表面,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固定块本体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与所述放置板本体相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调节件上设置有调节钮。
优选的,所述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主导路、高硬度晶石、融合腔、辅料导路、定位件、固定件、分离切头;
所述分离器本体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主导路设置在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内部上端,所述主导路与水箱导通,所述高硬度晶石设置在所述主导路的下端,所述高硬度晶石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主导路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融合腔相导通,所述融合腔设置在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主导路的下方,所述融合腔通过顶杆进行压紧固定,所述辅料导路设置在所述融合腔的右侧,所述辅料导路通过接口与所述融合腔相导通,所述分离切头设置在所述分离器本体和所述融合腔的下方,所述分离切头通过排出口与所述融合腔相导通,所述分离切头的下端呈锥形,所述定位件设置在所述分离切头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分离器本体的下方,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分离器本体和所述分离切头的外表面,所述分离器本体和所述分离切头通过所述固定件相连接,所述定位件设置在所述固定件内部。
优选的,所述分离器与所述支架之间还设置有方向控制器,所述方向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上端,所述分离器与所述方向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方向控制器包括外框、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传送带、连接件、传动杠、卡件;
所述外框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外框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移动杆横向设置在所述外框的上方,所述第二移动杆通过滑槽活动设置在所述外框的上方,所述第二移动杆与所述卡件相连接,所述卡件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卡件能够在所述滑槽内相对滑动,所述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杆的表面,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下方,所述分离器本体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的两端设置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所述传动杠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杆上,所述传动杠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传动杠相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烤瓷贴面,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高温烧制耐火代型,强度好、塑性快、耐火性强,有助于饰面瓷的堆筑和高温烧烤,极大的提高了制作的效率;堆筑的饰面瓷采用的是牙冠修复中的烤瓷冠的瓷粉,色泽美观,与天然牙齿的效果更为相似,能够满足患者的外观需求,同时通过烤瓷炉烧烤制成的烤瓷贴片厚度薄,强度好,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和耐腐蚀性,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的牙体组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烤瓷贴面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烤瓷贴面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烤瓷贴面的支撑凸板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烤瓷贴面的分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烤瓷贴面的放置板拆卸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烤瓷贴面的放置板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烤瓷贴面的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烤瓷贴面的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烤瓷贴面的方向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烤瓷贴面的方向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清洗托盘1,灌注模型;
步骤二,分离机构2分割模型;
步骤三,制作个别代型;
步骤四,灌注集合模型;
步骤五,翻制个别代型硅橡胶印模;
步骤六,灌注耐火材料代型;
步骤七,高温烧制耐火代型;
步骤八,耐火代型釉质糊剂烧制;
步骤九,饰面瓷堆筑,烤瓷炉烧烤;
步骤十,形态修整上釉完成;
步骤十一,将制成的烤瓷贴面送至医生处用于给患者粘结使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烤瓷贴面制作过程中,将印模的托盘1进行清洁处理后预备并进行灌注模型,灌注完毕后将模型置于分离机构2上,同时对模型进行分割,接着根据需要制作个别代型,进而灌注集合模型,翻制个别代型硅橡胶印模;完成翻制后,对耐火材料代型进行灌注,将灌注后的耐火材料代型用高温进行烧制,进而烧制耐火代型釉质糊剂;耐火代型制作完毕后,对饰面瓷进行堆筑,同时通过烤瓷炉进行烧烤,烤制完毕后对形态进行修整和上釉,最后将制作和处理完毕的烤瓷贴面送至医生处用于给患者粘结使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方法,通过高温烧制耐火代型,强度好、塑性快、耐火性强,有助于饰面瓷的堆筑和高温烧烤,极大的提高了制作的效率;堆筑的饰面瓷采用的是牙冠修复中的烤瓷冠的瓷粉,色泽美观,与天然牙齿的效果更为相似,能够满足患者的外观需求,同时通过烤瓷炉烧烤制成的烤瓷贴片厚度薄,强度好,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和耐腐蚀性,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的牙体组织。
如图1-图1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九还包括在需要对牙齿进行遮色的情况下,在所述饰面瓷内增添遮色瓷粉。
如图1-图1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饰面瓷采用的主要成分为天然长石,所述天然长石为高熔精细类陶瓷。
如图1-图1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烤瓷贴面的厚度为0.2-0.3mm。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饰面瓷堆筑过程中,当患者属于重度四环素牙、氟斑牙、变色的死髓牙或需要对牙齿进行遮色的情况下,可在所述饰面瓷内增添遮色瓷粉,遮色瓷粉具有良好的遮色效果,同时解决贴面修复过程中的透色影响美观的问题,饰面瓷主要成分为天然长石,属于高熔精细类陶瓷,具有多明度和多色彩的选择,医生能够通过选择以及特殊堆筑技巧的应用,来完美复制天然牙的荧光效果和乳光效果,烤瓷贴面的厚度能够达到0.2-0.3mm,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牙体组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装置,包括,制作所述烤瓷贴面的托盘1、分离机构2,所述托盘1作为制作所述烤瓷贴面的模型,所述分离机构2用于分离模型。
如图2-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盘1包括托板11和托杆12,所述托板11设置有多个型号,所述托板11的形状与患者的口腔相对应,所述托杆12设置在所述托板11的右端,所述托板11和所述托杆12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13,所述支撑机构13采用强度较好的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制作,所述托板11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凸板14,所述定位凸板14将所述托板11的上表面划分为多个区域,所述定位凸板14的侧面设置有沟槽,所述托板11的上表面通过粘合剂设置有印模材料,所述印模材料覆盖在所述定位凸板14表面,所述托板11和所述托杆12的边缘设置有弹性橡胶垫。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灌注模型的过程,医生将灌注模型用的印模材料置于托盘1上,托盘1包括托板11和托杆12,使用过程中,用手握持托杆12,设置有印模材料一面向下,向下按压托杆12和托板11进而带动印模材料接触牙齿表面完成印模,托板11和托杆1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13,支撑机构13采用强度较好的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制作,进而对托板11和托杆12进行支撑和固定,托板11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凸板14,定位凸板14将托板11的上表面划分为多个区域,有助于印模材料放置时的定位,定位凸板14的侧面设置有沟槽,印模材料附着于沟槽的表面,同时通过粘合剂设置于托板11的表面,极大的提高了印模材料抓附性,避免了印模材料的脱落,影响取模,同时托板11和托杆12的边缘设置有弹性橡胶垫,防止边缘过于尖锐导致患者的口腔损伤或产生不适。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提供了托盘1的具体结构,托杆12便于医生手持进行灌注模型,定位凸板14的侧面设置有沟槽,印模材料附着于沟槽的表面,同时通过粘合剂设置于托板11的表面,极大的提高了印模材料抓附性,避免了印模材料的脱落,影响取模,同时托板11和托杆12的边缘设置有弹性橡胶垫,防止边缘过于尖锐导致患者的口腔损伤或产生不适,同时支撑机构13采用强度较好的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进而对托板11和托杆12进行支撑和固定,加强托盘1的稳定性。
如图2-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13包括固定端131和覆面132,所述固定端131的下表面与所述托杆12相配合,所述固定端131设置在所述覆面132的下方,所述覆面132的下表面与所述托板11固定连接,所述覆面132上设置有多个垂直设置的支撑凸板133,所述支撑凸板133的左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1331,所述支撑凸板133的右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1332,所述第一连接端1331和所述第二连接端1332的底部与所述覆面132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1331和所述第二连接端1332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折段1333和第二折段1334,所述第一折段1333和所述第二折段1334将所述第一连接端1331和所述第二连接端1332分别划分为三个弯折面,所述第一折段1333和所述第二折段1334皆呈钝角。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托盘1的使用过程中,由支撑机构13提供支撑和辅助固定,支撑机构13包括固定端131和覆面132,固定端131的下表面与所述托杆12相配合,覆面132与托板11相连接,进而将托杆12与托板11连接起来,覆面132大面积的与托板11通过面与面固定连接,同时覆面132上设置有多个垂直设置的支撑凸板133,加强了覆面132,防止在灌注模型的过程中发生收缩变形,影响模型的质量,产生误差,支撑凸板133的左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1331,支撑凸板133的右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1332,第一连接端1331和第二连接端1332的底部与覆面132相连接,第一连接端1331和所述第二连接端1332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折段1333和第二折段1334,第一折段1333和第二折段1334将第一连接端1331和第二连接端1332分别划分为三个弯折面,第一折段1333和第二折段1334皆呈钝角,提高了抗变形力的作用效率,同时第一折段1333和第二折段1334的厚度较大,加强了第一连接端1331和第二连接端1332的稳定性和强度,同时增大了抗变形能力。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提供了支撑机构13的具体结构,通过覆面132和固定端131将托杆12与托板11进一步温度的连接起来,覆面132上设置有多个垂直设置的支撑凸板133,加强了覆面132,防止在灌注模型的过程中发生收缩变形,影响模型的质量,产生误差,同时第一折段1333和第二折段1334皆呈钝角且厚度较大,提高了抗变形力的作用效率,加强了第一连接端1331和第二连接端1332的稳定性和强度,同时增大了抗变形能力。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机构2包括放置板21、支架22、分离器23;
所述支架22设置在所述放置板21的上表面,所述分离器23设置在所述支架22的上端,所述分离器23与所述放置板21相对应。
如图5-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置板21包括放置板本体211、支腿212、调节件213、固定块214、底板215;
所述底板215设置在所述支架22的下方,所述固定块214、所述支腿212、所述调节件213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215的上表面,所述支腿212低于所述固定块214和所述调节件213,所述放置板本体211设置在所述支腿212的上表面,所述放置板本体211的边缘与所述调节件213和所述固定块214相接触,所述支腿212包括主要支腿和辅助支腿,所述主要支腿的数量有三个,所述主要支腿相互对称设置,所述辅助支腿的数量有多个,所述辅助支腿设置在所述主要支腿的外侧,所述辅助支腿的上端设置有橡胶头,所述固定块214包括固定块本体2141、导向珠2142、安装槽2143,所述固定块本体2141设置在所述底板215的上表面,所述导向珠2142设置在所述固定块本体2141的侧表面,所述安装槽2143设置在所述固定块本体2141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槽2143内设置有与所述放置板本体211相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调节件213上设置有调节钮216。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分割模型过程中,将模型放置在放置板21上方,通过支架22上方设置的分离器23对模型进行切割,放置板21包括放置板本体211、支腿212、调节件213、固定块214、底板215;模型固定放置在放置板本体211表面,固定块214、支腿212、调节件213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215的上表面,支腿212对放置板本体211进行支撑,放置板本体211的边缘与调节件213和固定块214相接触,调节件213和固定块214对放置板本体211进行限位,固定块214包括固定块本体2141、导向珠2142、安装槽2143,导向珠2142抵住放置板本体211的侧面防止松动所导致的偏移,安装槽2143内设置有与放置板本体211相连接的连接柱,使固定块本体2141能够与放置板本体211进而完成定位和加固,调节件213偏心设置,通过手动推动调节钮216对调节件213进行旋转,使调节件213能够在横向上进行变换,从而精准调节控制放置板本体211的位置;所述支腿212包括主要支腿和辅助支腿,通过主要支腿对放置板本体211进行三点式的支撑,辅助支腿的上端设置有橡胶头,辅助主要支腿对放置板本体21进行支撑,提高放置板本体21的稳定性和精度,同时具备一定的缓冲能力。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提供了分离机构2的具体结构,通过调节件213和固定块214对放置板本体211进行限位,调节件213偏心设置,通过手动推动调节钮216对调节件213进行旋转,能够方便快速的控制调节件213在横向上进行变换,从而精准调节控制放置板本体211的水平位置,主要支腿对放置板本体211进行三点式的支撑,辅助支腿的上端设置有橡胶头,辅助主要支腿对放置板本体21进行支撑,提高放置板本体21的稳定性和精度,同时具备一定的缓冲能力。
如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器23包括分离器本体231、主导路232、高硬度晶石233、融合腔234、辅料导路235、定位件236、固定件237、分离切头238;
所述分离器本体231与所述支架22固定连接,所述主导路232设置在所述分离器本体231的内部上端,所述主导路232与水箱导通,所述高硬度晶石233设置在所述主导路232的下端,所述高硬度晶石233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主导路232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融合腔234相导通,所述融合腔234设置在所述分离器本体23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主导路232的下方,所述融合腔234通过顶杆进行压紧固定,所述辅料导路235设置在所述融合腔234的右侧,所述辅料导路235通过接口与所述融合腔234相导通,所述分离切头238设置在所述分离器本体231和所述融合腔234的下方,所述分离切头238通过排出口与所述融合腔234相导通,所述分离切头238的下端呈锥形,所述定位件236设置在所述分离切头238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分离器本体231的下方,所述固定件237设置在所述分离器本体231和所述分离切头238的外表面,所述分离器本体231和所述分离切头238通过所述固定件237相连接,所述定位件236设置在所述固定件237内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分离器23对模型切割过程中,分离器本体231与支架22固定连接,主导路232设置在分离器本体231的内部上端,主导路232与水箱导通,水箱中的水通过高压水流的方式进入主导路232,高硬度晶石233设置在主导路232的下端,高硬度晶石233表面设置有通孔,进入主导路232中的高压水流通过高硬度晶石233表面的通孔传输至融合腔234内,当高压水流途径融合腔234时,可使辅料导路235导通,将分离切割的辅料通过辅料导路235传输,同时通过辅料导路235上设置的接口进入融合腔234内与高压水流混合,提高高压水流的硬度、强度以及切割分离能力,便于分离模型,同时提高了效率;分离切头238设置在分离器本体231和所述融合腔234的下方,高压水流进入分离切头238后束流并进行喷射切割,分离切头238的下端呈锥形,有助于高压水流更好的垂直喷射至所对应的模型的待分离表面,述定位件236设置在分离切头238的外表面且位于分离器本体231的下方,初步对分离切头238进行限位,保证精度,固定件237设置在分离器本体231和分离切头238的外表面,将分离器本体231和分离切头238固定连接,提高了紧固性和稳定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提供了分离器23的具体结构,通过高压水流进行对模型的切割分离,一次性切割,相较于传统的模型分离方法更为清洁高效,在切割过程中,还可使辅料导路235导通,将分离切割的辅料通过辅料导路235传输进入融合腔234内与高压水流混合,提高高压水流的硬度、强度以及切割分离能力,便于分离模型,同时提高了效率;固定件237将分离器本体231和分离切头238固定连接,提高了紧固性和稳定性。
如图10-图1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器23与所述支架22之间还设置有方向控制器24,所述方向控制器24设置在所述支架22的上端,所述分离器23与所述方向控制器24相连接;
所述方向控制器24包括外框241、第一移动杆242、第二移动杆243、传送带244、连接件245、传动杠246、卡件247;
所述外框241与所述支架22固定连接,所述外框241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移动杆242横向设置在所述外框241的上方,所述第二移动杆243通过滑槽活动设置在所述外框241的上方,所述第二移动杆243与所述卡件247相连接,所述卡件247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卡件247能够在所述滑槽内相对滑动,所述传送带244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杆242的表面,所述连接件245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杆243的下方,所述分离器本体231与所述连接件245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244的两端设置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所述传动杠246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杆243上,所述传动杠246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所述连接件245与所述传动杠246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分离器23工作过程中,通过方向控制器24进行方位上的控制,当分离器23在横向进行运动切割时,第一电机驱动传动轮进行旋转,进而带动第一移动杆242上的传送带244根据传动轮的旋转运动进行横向的传动,传送带244带动第二移动杆243沿传送带244运动方向进行移动,通过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卡件247,对第二移动杆243进行限位,使第二移动杆243精准的沿滑槽所导向的方向进行直线运动,进而带动设置在第二移动杆243下方的连接件245进行横向的直线运动,同时与连接件245固定连接的分离器本体231也进行横向的直线运动,卡件247能够在所述滑槽内进行滑动;当分离器23在纵向进行运动切割时,第二电机驱动传动杠246进行旋转,连接件245与传动杠246相连接,传动杠246表面设置有螺纹,在传动杠246的旋转和传动杠246表面螺纹的作用下,连接件245带动分离器本体231将传动杠246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沿传动杠246进行纵向上的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本实施例提供了方向控制器24的具体结构,通过第一移动杆242、带轮、传送带244实现分离器23在横向上的运动,通过第二移动杆243和传动杠246实现分离器23在纵向上的运动,其结构保证了运动过程中的平稳性,同时精度较好,便于操作,通过卡件247和滑槽的设置,对第二移动杆243进行限位,加强了传送带244带动分离器23横向运动过程中的准确性和运动精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作所述烤瓷贴面的托盘(1)、分离机构(2),所述托盘(1)作为制作所述烤瓷贴面的模型,所述分离机构(2)用于分离模型;
所述托盘(1)包括托板(11)和托杆(12),所述托板(11)设置有多个型号,所述托板(11)的形状与患者的口腔相对应,所述托杆(12)设置在所述托板(11)的右端,所述托板(11)和所述托杆(12)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13),所述支撑机构(13)采用强度较好的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制作,所述托板(11)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凸板(14),所述定位凸板(14)将所述托板(11)的上表面划分为多个区域,所述定位凸板(14)的侧面设置有沟槽,所述托板(11)的上表面通过粘合剂设置有印模材料,所述印模材料覆盖在所述定位凸板(14)表面,所述托板(11)和所述托杆(12)的边缘设置有弹性橡胶垫;
所述分离机构(2)包括放置板(21)、支架(22)、分离器(23);
所述支架(22)设置在所述放置板(21)的上表面,所述分离器(23)设置在所述支架(22)的上端,所述分离器(23)与所述放置板(21)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烤瓷贴面的厚度为0.2-0.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3)包括固定端(131)和覆面(132),所述固定端(131)的下表面与所述托杆(12)相配合,所述固定端(131)设置在所述覆面(132)的下方,所述覆面(132)的下表面与所述托板(11)固定连接,所述覆面(132)上设置有多个垂直设置的支撑凸板(133),所述支撑凸板(133)的左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1331),所述支撑凸板(133)的右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1332),所述第一连接端(1331)和所述第二连接端(1332)的底部与所述覆面(132)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1331)和所述第二连接端(1332)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折段(1333)和第二折段(1334),所述第一折段(1333)和所述第二折段(1334)将所述第一连接端(1331)和所述第二连接端(1332)分别划分为三个弯折面,所述第一折段(1333)和所述第二折段(1334)皆呈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21)包括放置板本体(211)、支腿(212)、调节件(213)、固定块(214)、底板(215);
所述底板(215)设置在所述支架(22)的下方,所述固定块(214)、所述支腿(212)、所述调节件(213)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215)的上表面,所述支腿(212)低于所述固定块(214)和所述调节件(213),所述放置板本体(211)设置在所述支腿(212)的上表面,所述放置板本体(211)的边缘与所述调节件(213)和所述固定块(214)相接触,所述支腿(212)包括主要支腿和辅助支腿,所述主要支腿的数量有三个,所述主要支腿相互对称设置,所述辅助支腿的数量有多个,所述辅助支腿设置在所述主要支腿的外侧,所述辅助支腿的上端设置有橡胶头,所述固定块(214)包括固定块本体(2141)、导向珠(2142)、安装槽(2143),所述固定块本体(2141)设置在所述底板(215)的上表面,所述导向珠(2142)设置在所述固定块本体(2141)的侧表面,所述安装槽(2143)设置在所述固定块本体(2141)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槽(2143)内设置有与所述放置板本体(211)相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调节件(213)上设置有调节钮(2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23)包括分离器本体(231)、主导路(232)、高硬度晶石(233)、融合腔(234)、辅料导路(235)、定位件(1536)、固定件(237)、分离切头(238);
所述分离器本体(231)与所述支架(22)固定连接,所述主导路(232)设置在所述分离器本体(231)的内部上端,所述主导路(232)与水箱导通,所述高硬度晶石(233)设置在所述主导路(232)的下端,所述高硬度晶石(233)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主导路(232)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融合腔(234)相导通,所述融合腔(234)设置在所述分离器本体(23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主导路(232)的下方,所述融合腔(234)通过顶杆进行压紧固定,所述辅料导路(235)设置在所述融合腔(234)的右侧,所述辅料导路(235)通过接口与所述融合腔(234)相导通,所述分离切头(238)设置在所述分离器本体(231)和所述融合腔(234)的下方,所述分离切头(238)通过排出口与所述融合腔(234)相导通,所述分离切头(238)的下端呈锥形,所述定位件(1536)设置在所述分离切头(238)的外表面且位于所述分离器本体(231)的下方,所述固定件(237)设置在所述分离器本体(231)和所述分离切头(238)的外表面,所述分离器本体(231)和所述分离切头(238)通过所述固定件(237)相连接,所述定位件(1536)设置在所述固定件(237)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23)与所述支架(22)之间还设置有方向控制器(24),所述方向控制器(24)设置在所述支架(22)的上端,所述分离器(23)与所述方向控制器(24)相连接;
所述方向控制器(24)包括外框(241)、第一移动杆(242)、第二移动杆(243)、传送带(244)、连接件(245)、传动杠(246)、卡件(247);
所述外框(241)与所述支架(22)固定连接,所述外框(241)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移动杆(242)横向设置在所述外框(241)的上方,所述第二移动杆(243)通过滑槽活动设置在所述外框(241)的上方,所述第二移动杆(243)与所述卡件(247)相连接,所述卡件(247)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卡件(247)能够在所述滑槽内相对滑动,所述传送带(244)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杆(242)的表面,所述连接件(245)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杆(243)的下方,所述分离器本体(231)与所述连接件(245)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244)的两端设置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所述传动杠(246)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杆(243)上,所述传动杠(246)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所述连接件(245)与所述传动杠(246)相连接。
CN202022624951.XU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装置 Active CN215209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24951.XU CN215209160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24951.XU CN215209160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9160U true CN215209160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16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24951.XU Active CN215209160U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91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7919B (zh) 用于操作假牙零件的方法
KR20180014430A (ko) 치과 부문에서의 이용을 위한 다층 색상 콤포지트 재료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20210196437A1 (en) Multi-Coloured Blank For Dental Purposes
CN215209160U (zh) 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装置
CN111150502A (zh) 一种牙科混合瓷贴面及制作方法
CN112430074A (zh) 一种烤瓷贴面的制作方法
EP1523952B1 (de) Zahnrestaurationsteil
CN112031355B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瓷砖胶自动填充装置
CN207930451U (zh) 一种铝材双向抛光装置
CN208084694U (zh) 一种可调节切割位置的瓷砖切割装置
CN109561950A (zh) 用于制作义齿或部分义齿的方法
CN209937183U (zh) 一种二次布料二次施压的瓷砖模具及其制成的瓷砖
CN108911700B (zh) 一种焊接用的陶质复合衬垫及制造方法
CN213283491U (zh) 一种牙龈袖口渐进成型器
CN209135243U (zh) 全自动麻饼冰薄上麻机
CN108058265B (zh) 一种瓷砖内部纹理布料装置、数字化布料系统及布料方法
CN207604446U (zh) 用于多喷头小尺寸3d打印蛋糕机的可旋转式运动成型平台
CN217828121U (zh) 可变换角度的排龈器
CN211647053U (zh) 一种粘结牢固的罗马柱包柱
CN210501631U (zh) 一种可伸缩的贴面机
CN216463730U (zh) 一种玻璃陶瓷牙加工用辅助装置
CN219027796U (zh) 一种木饰面的自动雕刻装置
CN217621109U (zh) 一种杉木条粘接集成的人造板
CN204977233U (zh) 一种多功能循环注塑器
CN204839799U (zh) 新型煮牙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