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8994U - 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8994U
CN215208994U CN202120559224.1U CN202120559224U CN215208994U CN 215208994 U CN215208994 U CN 215208994U CN 202120559224 U CN202120559224 U CN 202120559224U CN 215208994 U CN215208994 U CN 215208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carbon source
phosphorus removal
inlet pip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592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淳耀
魏志文
肖楠
陈明智
彭泽鹏
陈星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engtai W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engtai W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engtai W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engtai W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592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8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8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89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包括投加单元和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单元,所述投加单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调配罐和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所述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单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所述投加单元通过管道与缺氧池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调配罐和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对A/A/O工艺脱氮除磷系统投加可控浓度、流速和总量的优质碳源,提高A/A/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必须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后才能排入水体。污水脱氮除磷的工艺技术很多,国内80%以上污水的脱氮除磷是通过A/A/O工艺完成的。即便是SBR和氧化沟或其他工艺中的脱氮除磷,也是基于A/A/O的基本原理。在A/A/O工艺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系统中,碳、氮、磷最佳配比为100:5:1,微生物才能正常发挥各自的功能,但由于各种原因,污水中的营养成分很难达到这一黄金比例。
目前,国内很多污水处理厂特别是城镇生活污水普遍存在碳源不足的问题,碳源不足的情况在很多中西部地区污水处理厂尤为普遍。碳源是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微生物营养不良会给整个工艺带来影响,会使处理效率降低,甚至很难达到出水排放标准,尤其是出水TN(总氮)更难达到排放标准。
公开号CN209957598U,公开日2020年01月17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增强型高效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如下单元:1)生化处理单元;2)膜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的出水端连接膜处理单元;3)回流单元:膜处理单元的回流污泥连接至生化处理单元的好氧池进水端,回流比为300%-400%;好氧池出水端通过回流管道及回流设备回流至缺氧池进水端,与厌氧池出水端共同连接至缺氧池,回流比为100%-200%;缺氧池出水端通过回流管道及回流设备回流至厌氧池进水端,与预处理出水端共同连接至厌氧池,回流比为100%-200%;4)填料单元:在缺氧池和好氧池中布置有填料单元;5)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在传统A/A/O工艺反应器中增加填料,并调整回流位置和回流比,碳源高效利用,增强了脱氮除磷效果,有效提高了反应速率,保证出水指标。
但由于进水是持续的不稳定,如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有高峰期和低峰期,这就很难使污水中能够维持稳定的营养元素比例,再加上其它因素影响,如工业废水的渗入、雨水天气等原因增加了不稳定的环境因素。碳氮比较低,不能满足反硝化时微生物所需碳源,在处理过程中就要投放外加碳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且投放过程中可以控制碳源的浓度、流速和总量,以解决在反硝化过程中碳源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包括投加单元和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单元,所述投加单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调配罐和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所述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单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所述投加单元通过管道与缺氧池连接。
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依次通过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调配罐和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后成为调配成品液,调配成品液由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出液管、成品液投加计量泵出液管和与之连接的成品液进液管进入缺氧池,作为营养源对微生物生长代谢提供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利于缺氧池中反硝化反应的进行。
作为优选,所述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调配罐和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的罐体材料均为PE或UPVC。
作为优选,所述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罐体前端罐壁上部设有原液进液管,用以获取原液槽罐运输车送来的原液,起到贮存、调节、周转原液的作用。罐体另一侧罐壁下部设有原液出液管,并和设置在罐旁的原液提升泵连接,原液提升泵出口设有原液提升泵出液管。
作为优选,所述调配罐罐体前端罐壁下部设有调配罐原液进液管,并和所述原液提升泵出液管连接,罐体另一侧罐壁下部设有调配后成品液出液管,罐体底部设有调配罐排空管,罐内直段底部设有环形供水分配管,环形供水分配管沿圆周切线分布4个喷嘴,并和设置在罐体另一侧上部的供水进水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调配罐为水力搅拌调配罐,所述喷嘴直径为5-10mm,当水压为0.2MPa时,喷口流速为8-10m/s,形成水力搅拌。
作为优选,所述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罐体前端罐壁上部设有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进液管,罐体另一侧下部罐壁设有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出液管,并和设置在罐旁的成品液投加计量泵连接,成品液投加计量泵出口设有成品液投加计量泵出液管,罐底设有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排空管。
作为优选,所述厌氧池前端池壁设计水位以下150-200mm处分别设有厌氧池进水管和回流污泥进泥管,后端池壁设计水位以下350-400mm处设有厌氧池出水管。
作为优选,所述缺氧池内设有缺氧池内慢速搅拌器,前端池壁设计水位以下400-450mm处分别设有缺氧池进水管、内回流进液管、成品液进液管,所述缺氧池进水管和所述厌氧池出水管连接,所述成品液进液管和所述成品液投加计量泵出液管连接,后端池壁设计水位以下450-500mm处设有缺氧池出水管。
作为优选,所述好氧池前端池壁设计水位以下500-550mm处设有好氧池进水管,底部均布曝气组件,池尾端设有好氧池内回流出液管,所述内回流出液管和设置在池旁的内回流泵连接,内回流泵出口设置的内回流泵出液管和内回流管及所述内回流进液管连接,后端池壁水位以下550-650mm处设有好氧池出水管。
作为优选,所述二沉池前端池壁设有二沉池进水管,所述二沉池进水管和所述好氧池出水管连接,池底部设有二沉池出泥管及剩余污泥排放管,所述二沉池出泥管和回流污泥管及设置在池旁的回流污泥泵连接,回流污泥泵出口设置的回流污泥泵出泥管与回流污泥输送管及所述回流污泥进泥管连接,二沉池出口设有二沉池出水管。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调配罐和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对A/A/O工艺脱氮除磷系统投加可控浓度、流速和总量的优质碳源,提高A/A/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附图标记为: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1、原液进液管1-1、原液出液管1-2、原液提升泵1-3、原液提升泵出液管1-4、调配罐2、调配罐原液进液管2-1、调配后成品液出液管2-2、调配罐排空管2-3、环形供水分配管2-4、喷嘴2-5、供水进水管2-6、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3、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进液管3-1、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出液管3-2、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排空管3-3、成品液投加计量泵3-4、成品液投加计量泵出液管3-5、厌氧池4、厌氧池进水管4-1、厌氧池出水管4-2、回流污泥进泥管4-3、缺氧池5、缺氧池内慢速搅拌器5-1、缺氧池进水管5-2、内回流进液管5-3、成品液进液管5-4、缺氧池出水管5-5、好氧池6、好氧池进水管6-1、曝气组件6-2、好氧池内回流出液管6-3、内回流泵6-4、内回流泵出液管6-5、好氧池出水管6-6、内回流管6-7、二沉池7、二沉池进水管7-1、二沉池出泥管7-2、回流污泥管7-3、回流污泥泵7-4、回流污泥泵出泥管7-5、回流污泥输送管7-6、二沉池出水管7-7、剩余污泥排放管7-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若无特指,均为本领域公知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包括投加单元和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单元,投加单元包括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1、调配罐2和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3,并通过管道依次连接;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单元包括厌氧池4、缺氧池5、好氧池6和二沉池7,并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投加单元通过管道与缺氧池连接。
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槽罐运输车到达现场后,打开原液进液管1-1及控制阀,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进入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1内,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1起到贮存、调节、周转原液的作用。开启原液提升泵1-3,原液由原液出液管1-2、原液提升泵出液管1-4及控制阀和与之连接的调配罐原液进液管2-1及控制阀进入调配罐2内。打开供水进水管2-6及控制阀,根据配比浓度的配比水量引入调配罐内。供水进水管2-6及控制阀和环形供水分配管2-4及喷嘴2-5连接,调配罐为水力搅拌调配罐,喷嘴直径为5mm,当水压为0.2MPa时,喷口流速为9m/s,形成水力搅拌。在配制成品液时,由水力搅拌代替电机搅拌,省电且搅拌充分,混合液经水力搅拌混合5分钟后,即得到生产使用的浓度适宜的调配成品液。调配成品液由调配后成品液出液管2-2及控制阀和与之连接的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进液管3-1进入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3内,启动成品液投加计量泵3-4、调配成品液由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出液管3-2、成品液投加计量泵出液管3-5及控制阀和与之连接的成品液进液管5-4进入缺氧池5内,各个计量泵和出液管、控制阀、进液管的配合使用可以控制投放碳源的流速和总量。
污水首先由厌氧池进水管4-1进入厌氧池4,并与经二沉池出泥管7-2、回流污泥管7-3及控制阀、回流污泥泵7-4、回流污泥泵出泥管7-5、回流污泥输送管7-6和与之连接的回流污泥进泥管4-3进入厌氧池4内的回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厌氧发酵菌的作用下,部分不易生物降解大分子有机物被转化为小分子的挥发性脂肪酸(VFA),聚磷菌吸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合成聚-β-羟基丁酸(PHB)并储存在细胞内,同时将细胞内的聚磷水解成正磷酸盐,释放到水中,释放的能量可供专性好氧的聚磷酸在厌氧的压抑环境下维持生成。随后污水由厌氧池出水管4-2和与之连接的缺氧池进水管5-2进入缺氧池5,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经好氧池内回流出液管6-3、内回流泵6-4、内回流泵出液管6-5及控制阀和与之连接的内回流进液管5-3进入缺氧池5的回流混合液中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为了提高反硝化效率,通过成品液进液管5-4向缺氧池5补加优质高效的伊可泰植物碳源,进行强化去碳脱氮。缺氧池5进行缺氧生物反应所需要的0.2-0.5mg/L的溶解氧由缺氧池内慢速搅拌器5-1提供。当污水由缺氧池出水管5-5和与之连接的好氧池进水管6-1进入好氧池6内时,有机物浓度已经很低,聚磷菌主要靠分解体内储存的PHB来获得能量提供自身生长繁殖,同时超量吸收水中的溶解性磷以聚磷酸盐的形式储存在体内,经过沉淀,将含磷高的污泥从水中分离出来,达到强化去磷的效果。好氧池6进行好氧生物反应所需要的2-4mg/L溶解氧由曝气组件6-2提供。由于好氧池6中有机物浓度很低,有利于自养型硝化细菌的生长繁殖。好氧池6混合液经过好氧池出水管6-6和与之连接的二沉池进水管7-1进入二沉池7内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经二沉池出水管7-7及控制阀排放,沉淀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厌氧池4内,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经剩余污泥排放管7-8排出经后续处理后进行处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投加单元和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单元,所述投加单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1)、调配罐(2)和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3);所述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单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厌氧池(4)、缺氧池(5)、好氧池(6)和二沉池(7),所述投加单元通过管道与缺氧池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调配罐和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的罐体材料均为PE或UPVC。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伊可泰植物碳源原液贮存罐罐体前端罐壁上部设有原液进液管(1-1),罐体另一侧罐壁下部设有原液出液管(1-2),并和设置在罐旁的原液提升泵(1-3)连接,原液提升泵出口设有原液提升泵出液管(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罐罐体前端罐壁下部设有调配罐原液进液管(2-1),并和所述原液提升泵出液管连接,罐体另一侧罐壁下部设有调配后成品液出液管(2-2),罐体底部设有调配罐排空管(2-3),罐内直段底部设有环形供水分配管(2-4),环形供水分配管沿圆周切线分布4个喷嘴(2-5),并和设置在罐体另一侧上部的供水进水管(2-6)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罐为水力搅拌调配罐,所述喷嘴直径为5-1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罐体前端罐壁上部设有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进液管(3-1),罐体另一侧下部罐壁设有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出液管(3-2),并和设置在罐旁的成品液投加计量泵(3-4)连接,成品液投加计量泵出口设有成品液投加计量泵出液管(3-5),罐底设有成品液贮存及投加罐排空管(3-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前端池壁设计水位以下150-200mm处分别设有厌氧池进水管(4-1)和回流污泥进泥管(4-3),后端池壁设计水位以下350-400mm处设有厌氧池出水管(4-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内设有缺氧池内慢速搅拌器(5-1),前端池壁设计水位以下400-450mm处分别设有缺氧池进水管(5-2)、内回流进液管(5-3)、成品液进液管(5-4);所述缺氧池进水管和所述厌氧池出水管连接,所述成品液进液管和所述成品液投加计量泵出液管连接,后端池壁设计水位以下450-500mm处设有缺氧池出水管(5-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前端池壁设计水位以下500-550mm处设有好氧池进水管(6-1),底部均布曝气组件(6-2),池尾端设有好氧池内回流出液管(6-3),所述内回流出液管和设置在池旁的内回流泵(6-4)连接,内回流泵出口设置的内回流泵出液管(6-5)和内回流管(6-7)及所述内回流进液管连接,后端池壁水位以下550-650mm处设有好氧池出水管(6-6)。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前端池壁设有二沉池进水管(7-1),所述二沉池进水管和所述好氧池出水管连接,池底部设有二沉池出泥管(7-2)及剩余污泥排放管(7-8),所述二沉池出泥管和回流污泥管(7-3)及设置在池旁的回流污泥泵(7-4)连接,回流污泥泵出口设置的回流污泥泵出泥管(7-5)与回流污泥输送管(7-6)及所述回流污泥进泥管连接,二沉池出口设有二沉池出水管(7-7)。
CN202120559224.1U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 Active CN215208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9224.1U CN215208994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9224.1U CN215208994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8994U true CN215208994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43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59224.1U Active CN215208994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89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74463B (zh) 基于污泥碳源和氮磷回收利用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0436704B (zh) 一种基于厌氧氨氧化的城市污水处理升级改造工艺
CN105585122B (zh) 一种高氨氮低c/n比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N102153239B (zh) 一种城市污水高效脱氮除磷的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
CN104230097A (zh) 一种养殖业污水处理的方法
CN108046518B (zh) 一种低碳源污水的强化脱氮除磷的装置和方法
CN106745743A (zh) 一种污水脱氮除磷系统
US6982036B2 (en) Chemically enhanced primary sludge fermentation method
CN112897696A (zh) 一种基于分段进水的生物脱氮除磷的装置及方法
CN216890310U (zh) 污泥发酵强化低c/n污水脱氮除磷及资源化回收装置
CN108383320A (zh)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集成处理方法
CN115057534A (zh) 一种低碳型污水脱氮除磷系统及工艺
CN102887608A (zh) 一种活性污泥-生物膜反应器及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
CN111099726A (zh) 一种同步反硝化脱氮除磷双泥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N101186387A (zh) 一种提高实际污水在厌氧-低氧条件下生物同时除磷脱氮效果的方法
CN110171904B (zh) 基于连续流aao除磷及部分脱氮串联复合式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自养脱氮装置和方法
CN104787886A (zh) 短程硝化耦合双sbr反硝化除磷的装置与方法
CN108996687A (zh) 一种短程内回流强化缺氧/好氧反应器脱氮装置及方法
CN202046974U (zh) 城市污水高效脱氮除磷的处理系统
CN104150609A (zh) 一种原位富集硝化菌耦合污泥水解强化脱氮除磷的方法
CN215208994U (zh) 一种投加伊可泰植物碳源的a/a/o工艺强化脱氮除磷系统
CN102557351A (zh) 一种强化污水中脱氮除磷及污泥过程减量耦合的方法
CN105110573A (zh) 一种去除污水总氮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CN114149080A (zh) 污泥厌氧发酵强化低c/n污水深度脱氮除磷及资源回收装置和方法
CN108975607B (zh) 一种以snad为核心技术耦合处理污泥消化液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