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8767U - 一种园林生态浮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园林生态浮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8767U
CN215208767U CN202120404010.7U CN202120404010U CN215208767U CN 215208767 U CN215208767 U CN 215208767U CN 202120404010 U CN202120404010 U CN 202120404010U CN 215208767 U CN215208767 U CN 215208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ilter screen
roating seat
board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040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国海
余骏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xinfengyuan Constructio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Fengyuan Garde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Fengyuan Garden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a Fengyuan Garde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040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8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8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87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园林生态浮床,包括旋转座,旋转座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杆,若干连接杆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叶片,旋转座上端设有框架,框架中部下端通过若干支撑杆与旋转座固定连接,框架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上方设置有基质层,框架内部设置有若干组种植板,相邻种植板之间以及框架与种植板之间均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种植板位于基质层的上方,种植板内开设有种植槽,若干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垃圾过滤网。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垃圾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网,可以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一定的过滤,不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过大的影响,植物良好的生长可以更好的净化水质。

Description

一种园林生态浮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园林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生态浮岛,又称人工浮床、生态浮床等。它是人工浮岛的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的含量。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从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用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
公告号为CN20944273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水体修复用生态浮床,包括旋转座,旋转座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叶片,旋转座上端设有浮床本体,浮床本体包括圆形结构的框架,框架中部下端通过若干支撑杆与旋转座上端固定连接。
上述方案通过利用浮动杆与固定桩滑动连接,浮床本体可根据水位的变化可自动上下浮动,且设有叶片和旋转座,在水流的作用下浮床本体可转动,避免水流对浮床本体同一区域长时间冲击,延长浮床本体的使用寿命,但是并不能对水中污染物进行隔绝,会影响到浮床本体上植物的生长,因此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生态浮床,通过设置垃圾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网,可以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一定的过滤,不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过大的影响,且方便装卸。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园林生态浮床,包括旋转座,所述旋转座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杆,若干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叶片,所述旋转座上端设有浮床本体,所述浮床本体包括圆形结构的框架,所述框架中部下端通过若干支撑杆与旋转座固定连接,所述框架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网,所述活性炭过滤网上方设置有基质层,所述框架内部设置有若干组种植板,相邻所述种植板之间以及框架与种植板之间均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种植板位于基质层的上方,所述种植板内开设有种植槽,若干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垃圾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由垃圾过滤网对垃圾或水中大型生物进行第一步过滤,再由活性炭过滤网对水中的部分污染物进行第二步过滤,使得水中的污染物不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过大的影响,设置有基质层,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有过滤框,所述过滤框与活性炭过滤网固定连接且过滤框呈半圆形,所述框架内开设有容纳过滤框的第一凹槽,所述过滤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供限位块插入的第二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滤框朝向框架上的第一凹槽内插入,直至过滤框两端上的限位块插入第一凹槽上的第二凹槽内,以此实现过滤框与框架的相互卡接,由于活性炭过滤网固定连接在过滤框上,以此活性炭过滤网也随之固定,并且需要将活性炭过滤网更换时只需将过滤框拔出第一凹槽即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框和框架上均设置有插销孔,所述框架上设置有插销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滤框插入框架上的第一凹槽内后,将插销杆插入插销孔中,利用插销孔与插销杆的相互连接能够避免过滤框与框架分离,并且方便活性炭过滤网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框上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推拉过滤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块和开设在种植板和框架上的第三凹槽,所述连接块与第三凹槽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种植板可以多样化组合且方便装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垃圾过滤网两侧中部和支撑杆中部均设置有螺纹孔,若干所述支撑杆通过螺丝与垃圾过滤网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螺丝与螺纹孔,可以实现垃圾过滤网的可拆卸连接,简单实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上固定连接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上固定连接有旋转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风板有利于阻挡部分水波,保证浮床本体中植物的稳定程度,旋转叶可以避免风力过大时对浮床本体同一区域长时间刮擦,减小浮床本体的损耗,延长浮床本体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时,先由垃圾过滤网对垃圾或水中大型生物进行第一步过滤,再由活性炭过滤网对水中的部分污染物进行第二步过滤,使得水中的污染物不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过大的影响,设置有基质层,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件、插销孔、插销杆、螺丝、螺纹孔,方便了垃圾过滤网与活性炭过滤网的装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框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框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框架;2、旋转座;3、支撑杆;4、垃圾过滤网;5、叶片;6、连接杆;7、过滤框;8、把手;9、挡风板;10、旋转叶;11、连接块;12、种植板;13、基质层;14、种植槽;15、活性炭过滤网;16、插销孔;17、限位块;18、插销杆;19、第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园林生态浮床,如图1、图2所示,包括旋转座2,旋转座2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杆6,若干连接杆6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叶片5,旋转座2上端设有浮床本体,浮床本体包括圆形结构的框架1,框架1中部下端通过若干支撑杆3与旋转座2固定连接,框架1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网15,可以过滤水中的部分污染物,活性炭过滤网15上方设置有基质层13,框架1内部设置有若干组种植板12,相邻种植板12之间以及框架1与种植板12之间均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连接件包括连接块11和开设在种植板12和框架1上的第三凹槽19,连接块11与第三凹槽19可拆卸连接,使得种植板12可以多样化组合且方便装卸,种植板12位于基质层13的上方,种植板12内开设有种植槽14,垃圾过滤网4两侧中部和支撑杆3中部均设置有螺纹孔。且若干支撑杆3通过螺丝与垃圾过滤网4可拆卸连接,方便了垃圾过滤网4的拆卸,简单实用。
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连接装置包括有过滤框7,过滤框7与活性炭过滤网15固定连接且过滤框7呈半圆形,框架1内开设有容纳过滤框7的第一凹槽,过滤框7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7,框架1内壁上设有供限位块17插入的第二凹槽,实现了活性炭过滤网15的可拆卸连接,过滤框7和框架1上均设置有插销孔16,框架1上设置有插销杆18,插销孔16与插销杆18可拆卸连接,通过插销孔16与插销杆18实现对过滤框7的固定,且方便活性炭过滤网15的装卸。
如图1、图2所示,框架1上固定连接有挡风板9,挡风板9上固定连接有旋转叶10,挡风板9有利于阻挡部分水波,保证浮床本体中植物的稳定程度,旋转叶10可以避免风力过大时对浮床本体同一区域长时间刮擦,减小浮床本体的损耗,延长浮床本体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需要装卸或更换垃圾过滤网4时,将垃圾过滤网4以及支撑杆3上的螺纹孔对准,通过转入或转出螺丝便可实现对垃圾过滤网4的装卸或安装,当需要拆卸活性炭过滤网15时,通过解除插销杆18对过滤网的固定,握住把手8拉出活性炭过滤网15,便实现了对活性炭过滤网15的拆卸,当需要安装活性炭过滤网15时,将活性炭过滤网15放入第一凹槽中,直至限位块17插入第二凹槽内,再将插销杆18插入插销孔16即可,这样便实现了对活性炭过滤网15的安装以及固定,过滤时,先由垃圾过滤网4对垃圾或水中大型生物进行第一步过滤,再由活性炭过滤网15对水中的部分污染物进行第二步过滤,使得水中的污染物不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过大的影响,且垃圾过滤网4和活性炭过滤网15的装卸都非常方便简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园林生态浮床,包括旋转座(2),所述旋转座(2)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杆(6),若干所述连接杆(6)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叶片(5),所述旋转座(2)上端设有浮床本体,所述浮床本体包括圆形结构的框架(1),所述框架(1)中部下端通过若干支撑杆(3)与旋转座(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网(15),所述活性炭过滤网(15)上方设置有基质层(13),所述框架(1)内部设置有若干组种植板(12),相邻所述种植板(12)之间以及框架(1)与种植板(12)之间均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种植板(12)位于基质层(13)的上方,所述种植板(12)内开设有种植槽(14),若干所述支撑杆(3)之间设置有垃圾过滤网(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有过滤框(7),所述过滤框(7)与活性炭过滤网(15)固定连接且过滤框(7)呈半圆形,所述框架(1)内开设有容纳过滤框(7)的第一凹槽,所述过滤框(7)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7),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供限位块(17)插入的第二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园林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7)和框架(1)上均设置有插销孔(16),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插销杆(1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园林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7)上设置有把手(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块(11)和开设在种植板(12)和框架(1)上的第三凹槽(19),所述连接块(11)与第三凹槽(19)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过滤网(4)两侧中部和支撑杆(3)中部均设置有螺纹孔,若干所述支撑杆(3)通过螺丝与垃圾过滤网(4)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上固定连接有挡风板(9),所述挡风板(9)上固定连接有旋转叶(10)。
CN202120404010.7U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园林生态浮床 Active CN215208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04010.7U CN215208767U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园林生态浮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04010.7U CN215208767U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园林生态浮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8767U true CN215208767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40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04010.7U Active CN215208767U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园林生态浮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87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2203A (zh) 一种用于养殖废水深度处理的仿生态塘系统
CN206751517U (zh) 具有子母连接扣的模块化生态基复合生物浮岛
CN215208767U (zh) 一种园林生态浮床
CN113087151B (zh) 一种移动式可循环使用的水生态修复用浮床
CN212640065U (zh) 一种立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09778451U (zh) 一种组合式太阳能曝气生物浮床
CN215048734U (zh) 一种用于河湖治理的自然净化装置
CN211141656U (zh) 一种生态浮岛
CN209710859U (zh) 水体净化植物生长浮体
CN209890353U (zh) 一种基于功能填料吸附的沟槽式组合生态浮床
CN114409199A (zh) 一种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装置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11995179A (zh) 一种湿地园林土壤保护及水处理装置
CN113387509A (zh) 一种多级农田排水沟渠生态修复系统
CN108083445B (zh) 一种具有增氧功能的河流污水治理装置
CN206173097U (zh) 一种高效过滤的农业污水治理设备
CN220300539U (zh) 一种组合式人工湿地装置
CN211770858U (zh) 一种具有净化功能的潜流湿地结构
TWI814127B (zh) 懸掛浸水式植物栽培發電系統
CN210795936U (zh) 一种基于环境保护的小体积中水质净水装置
KR101591873B1 (ko) 정화블록 및 이의 설치구조
CN211630946U (zh) 一种净化水体及选育无性繁殖苦草的装置
CN217491926U (zh) 一种移动式碎石筛分清洗设备
CN218951148U (zh) 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净化装置
CN220684852U (zh) 一种净水与景观植物浮床
CN221027963U (zh) 一种水生植物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21000 room 1-1101, building 1, west of Yongkang street, south of Huancheng South Road, Wuche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xinfengyuan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000 room 1-1101, building 1, south of Huancheng South Road and west of Yongkang stree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nhua Fengyuan Garden Construc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