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8726U - 一种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8726U
CN215208726U CN202120618716.3U CN202120618716U CN215208726U CN 215208726 U CN215208726 U CN 215208726U CN 202120618716 U CN202120618716 U CN 202120618716U CN 215208726 U CN215208726 U CN 215208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late
microorganism culture
box body
cultur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187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霞
刘扬
张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river wetland ec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river wetland ec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river wetland ec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river wetland ec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206187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8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8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87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包括微生物培养箱体,底座,刹车轮,中间隔离架结构,隔板,过滤收集架结构,抽水泵,进水软管,水面漂浮架结构,出水软管,安装框,通孔,透明盖板,连接柱,收集网盒和出水阀门,所述的底座螺栓连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的下部;所述的刹车轮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下部四角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进水防护罩和支撑网板的设置,有利于防止水面上漂浮的垃圾跟随水流进入进水软管的内侧,长时间堆积后导致进水软管的内侧出现堵塞,影响抽水泵和进水软管的正常使用,同时对抽水泵起到防护效果,防止杂物进入抽水泵,进水软管的内侧。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工厂停产、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因此,水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引起人类的高度重视。通过向水体中投加微生物菌剂,依靠功能菌的针对性能够有效的克服普通生物法处理污废水效率低下的问题。
但是,现有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还存在着漂浮在水面上的杂物会影响进水速度、水中的杂物进入设备内部不方便对其进行清理和对水体进行改善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漂浮在水面上的杂物会影响进水速度、水中的杂物进入设备内部不方便对其进行清理和对水体进行改善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一种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包括微生物培养箱体,底座,刹车轮,中间隔离架结构,隔板,过滤收集架结构,抽水泵,进水软管,水面漂浮架结构,出水软管,安装框,通孔,透明盖板,连接柱,收集网盒和出水阀门,所述的底座螺栓连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的下部;所述的刹车轮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中间隔离架结构安装在微生物培养箱体的内侧;所述的隔板焊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的内部左侧;所述的过滤收集架结构安装在微生物培养箱体的颞部左侧;所述的抽水泵螺栓连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的左侧上部;所述的进水软管螺钉连接在抽水泵的进口处;所述的水面漂浮架结构安装在进水软管的下部;所述的出水软管的左下部螺钉连接在抽水泵的出口处;所述的安装框分别螺栓连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通孔开设在安装框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透明盖板设置在安装框的上部,并且后端与安装框的上部后端合页连接;所述的连接柱分别螺纹连接在安装框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收集网盒分别插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出水阀门螺纹连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的内侧右下部;所述的水面漂浮架结构包括管接头,进水防护罩,套管,耳板,支撑网板,漂浮气囊和三角限位板,所述的进水防护罩胶接在管接头的下部,并且内侧与管接头的内侧连通;所述的套管套接在管接头的外侧,并且与管接头螺栓连接;所述的耳板分别焊接在套管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网板的上部轴接在耳板的内侧;所述的漂浮气囊胶接在支撑网板远离套管的一侧;所述的三角限位板分别焊接在套管的上部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中间隔离架结构包括隔离板,出水管道,网状滤水端盖,螺纹管,橡胶密封套,螺纹杆,U型架和驱动电机,所述的出水管道开设在隔离板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网状滤水端盖嵌入在隔离板的内侧左上部,并且右侧与出水管道的内侧上部连通;所述的螺纹管插接在出水管道的内侧上部;所述的橡胶密封套胶接在螺纹管的外侧;所述的螺纹杆螺纹连接在螺纹管的内侧上部;所述的U型架螺栓连接在隔离板的上部;所述的驱动电机螺栓连接在U型架的上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收集架结构包括安装圈,定位板,网状收集盒,把手,橡胶管,连接插管和限位环,所述的定位板焊接在安装圈的下部;所述的网状收集盒螺栓连接在定位板的下部;所述的把手分别螺栓连接在安装圈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橡胶管的下部贯穿安装圈嵌入在定位板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插管插接在橡胶管的内侧上部;所述的限位环焊接在连接插管的外侧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隔板的下部与微生物培养箱体的内侧底部存在间隔,所述的收集网盒的左右两侧分别与隔离板的左右两侧和微生物培养箱体的内部右侧以及隔板的右侧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的管接头的上部与进水软管的下部螺钉连接,所述的进水防护罩的内侧四周位置开设有矩形通槽,并且矩形通槽的内侧与进水防护罩的内侧连通,所述的出水阀门设置在收集网盒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网板的下部向进水防护罩的中间位置倾斜,并且倾斜部位采用圆角过渡,所述的支撑网板设置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套管的左右两侧,所述的三角限位板设置在耳板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隔离板胶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的内侧,并且下部与微生物培养箱体的内侧下部胶接,所述的橡胶密封套设置在网状滤水端盖的右侧,所述的出水管道的内侧下部与微生物培养箱体的内部右侧连通,所述的螺纹杆的上部贯穿U型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法兰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出水管道的内侧俯视图形状为矩形,所述的螺纹管外侧为矩形,并且内侧设置有圆柱形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的网状收集盒设置在微生物培养箱体的内部左侧与隔板的左侧之间,所述的安装圈分别与微生物培养箱体的上部左侧以及隔板的上部螺钉连接,所述的连接插管的内侧上部与出水软管的下部右侧胶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进水防护罩和支撑网板的设置,有利于防止水面上漂浮的垃圾跟随水流进入进水软管的内侧,长时间堆积后导致进水软管的内侧出现堵塞,影响抽水泵和进水软管的正常使用,同时对抽水泵起到防护效果,防止杂物进入抽水泵,进水软管的内侧。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漂浮气囊的设置,有利于与支撑网板配合,使管接头和进水防护罩漂浮在水中,防止进水防护罩直接落入河床底部,将河床底部的泥沙吸入进水软管的内侧,导致抽水泵的内侧残留有淤泥,影响抽水泵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套管、耳板和三角限位板的设置,有利于在不使用水面漂浮架结构时,可以对支撑网板进行折叠,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水面漂浮架结构整体进行拿去,同时方便对水面漂浮架结构进行拆卸,降低对水面漂浮架结构维护时的维护成本。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隔离板、出水管道和网状滤水端盖的设置,有利于对微生物培养箱体的内侧进行分割,从而可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培养不同的微生物,从而对水体进行多种治理,提高该装置的治理效果,并且网状滤水端盖可以防止微生物培养箱体内侧的微生物相互流动,同时与隔板配合,防至河水进入微生物培养箱体的内侧后至今流入微生物培养箱体的内部右侧。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螺纹管、橡胶密封套、螺纹杆和驱动电机的设置,有利于通过螺纹管和螺纹杆之间的螺纹传动,使螺纹管和橡胶密封套在出水管道的内侧上下移动,对出水管道的内侧进行开启和关闭,从而防止水源进入后直接进入微生物培养箱体的内部右侧。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橡胶管、连接插管和限位环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将出水软管和网状收集盒快速分开,不影响工作人员对安装圈和网状收集盒进行拆卸,进一步完善该装置的使用功能。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圈、定位板、网状收集盒和把手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将网状收集盒从微生物培养箱体的内部左侧拆下,对网状收集盒内侧的杂物进行清理,同时柱状的网状收集盒对杂物收集的同时不影响网状收集盒的过滤效果。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框、通孔、透明盖板、连接柱和收集网盒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工作人员对微生物培养箱体内侧的微生物进行清理,防止失去活性的微生物影响微生物培养箱体内侧的水体,同时打开透明盖板后,还方便工作人员对微生物进行重新培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面漂浮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中间隔离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收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微生物培养箱体;2、底座;3、刹车轮;4、中间隔离架结构; 41、隔离板;42、出水管道;43、网状滤水端盖;44、螺纹管;45、橡胶密封套;46、螺纹杆;47、U型架;48、驱动电机;5、隔板;6、过滤收集架结构;61、安装圈;62、定位板;63、网状收集盒;64、把手;65、橡胶管;66、连接插管;67、限位环;7、抽水泵;8、进水软管;9、水面漂浮架结构;91、管接头;92、进水防护罩;93、套管;94、耳板;95、支撑网板;96、漂浮气囊;97、三角限位板; 10、出水软管;11、安装框;12、通孔;13、透明盖板;14、连接柱; 15、收集网盒;16、出水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包括微生物培养箱体1,底座2,刹车轮3,中间隔离架结构4,隔板5,过滤收集架结构6,抽水泵7,进水软管8,水面漂浮架结构9,出水软管10,安装框11,通孔12,透明盖板13,连接柱14,收集网盒15和出水阀门16,所述的底座2螺栓连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下部;所述的刹车轮3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2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中间隔离架结构4安装在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侧;所述的隔板5焊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部左侧;所述的过滤收集架结构6安装在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颞部左侧;所述的抽水泵7螺栓连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左侧上部;所述的进水软管8螺钉连接在抽水泵7的进口处;所述的水面漂浮架结构9安装在进水软管8的下部;所述的出水软管10的左下部螺钉连接在抽水泵7的出口处;所述的安装框11分别螺栓连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通孔12开设在安装框11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透明盖板 13设置在安装框11的上部,并且后端与安装框11的上部后端合页连接;所述的连接柱14分别螺纹连接在安装框11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收集网盒15分别插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出水阀门16螺纹连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侧右下部;所述的水面漂浮架结构9包括管接头91,进水防护罩92,套管93,耳板94,支撑网板95,漂浮气囊96和三角限位板97,所述的进水防护罩92胶接在管接头91的下部,并且内侧与管接头91的内侧连通;抽水泵7启动,河水进入管接头91的内侧,并穿过管接头91进入进水软管8的内侧;所述的套管93套接在管接头91的外侧,并且与管接头91螺栓连接;所述的耳板94分别焊接在套管93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网板95的上部轴接在耳板94的内侧;支撑网板95的下部分别向左右两侧张开,并且支撑网板95垂直于套管93的左右两侧,漂浮在水面的杂物被支撑网板95阻挡;所述的漂浮气囊96胶接在支撑网板95远离套管93的一侧;漂浮气囊96带动支撑网板95漂浮在水面上;所述的三角限位板97分别焊接在套管93的上部左右两侧。
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中间隔离架结构 4包括隔离板41,出水管道42,网状滤水端盖43,螺纹管44,橡胶密封套45,螺纹杆46,U型架47和驱动电机48,所述的出水管道 42开设在隔离板41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网状滤水端盖43嵌入在隔离板41的内侧左上部,并且右侧与出水管道42的内侧上部连通;当微生物培养箱体1内部左侧的水位高于网状滤水端盖43时,高出的部分水源穿过网状滤水端盖43,经过出水管道42进入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部右侧,随水源进行不同微生物质量方式;所述的螺纹管 44插接在出水管道42的内侧上部;所述的橡胶密封套45胶接在螺纹管44的外侧;所述的螺纹杆46螺纹连接在螺纹管44的内侧上部;所述的U型架47螺栓连接在隔离板41的上部;所述的驱动电机48 螺栓连接在U型架47的上部中间位置;驱动电机48带动螺纹杆46 旋转,使螺纹管44带动橡胶密封套45在出水管道42的内侧向上移动,直到橡胶密封套45离开网状滤水端盖43的右侧。
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过滤收集架结构 6包括安装圈61,定位板62,网状收集盒63,把手64,橡胶管65,连接插管66和限位环67,所述的定位板62焊接在安装圈61的下部;所述的网状收集盒63螺栓连接在定位板62的下部;所述的把手64 分别螺栓连接在安装圈61的上部左右两侧;将安装圈61上的螺钉拆下,手握把手64向上移动安装圈61,将网状收集盒63从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侧取出;所述的橡胶管65的下部贯穿安装圈61嵌入在定位板62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插管66插接在橡胶管65的内侧上部;向上移动连接插管66,使连接插管66的下部和橡胶管65 的内侧分离;所述的限位环67焊接在连接插管66的外侧上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隔板5的下部与微生物培养箱体 1的内侧底部存在间隔,水源进入从隔板5和微生物培养箱体1之间的间隔出流入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侧底部,所述的收集网盒15的左右两侧分别与隔离板41的左右两侧和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部右侧以及隔板5的右侧紧密贴合,收集网盒15向上移动时,将微生物培养箱体1内侧的微生物一同取出。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管接头91的上部与进水软管8 的下部螺钉连接,所述的进水防护罩92的内侧四周位置开设有矩形通槽,并且矩形通槽的内侧与进水防护罩92的内侧连通,水源穿过进水防护罩92内侧的矩形通槽进入管接头91的内侧,所述的出水阀门16设置在收集网盒15的右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支撑网板95的下部向进水防护罩92的中间位置倾斜,并且倾斜部位采用圆角过渡,所述的支撑网板95设置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套管93的左右两侧,所述的三角限位板97设置在耳板94的上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隔离板41胶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侧,并且下部与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侧下部胶接,所述的橡胶密封套45设置在网状滤水端盖43的右侧,所述的出水管道42 的内侧下部与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部右侧连通,所述的螺纹杆46的上部贯穿U型架47与驱动电机48的输出轴法兰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出水管道42的内侧俯视图形状为矩形,所述的螺纹管44外侧为矩形,并且内侧设置有圆柱形螺纹孔。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网状收集盒63设置在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部左侧与隔板5的左侧之间,所述的安装圈61分别与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上部左侧以及隔板5的上部螺钉连接,所述的连接插管66的内侧上部与出水软管10的下部右侧胶接。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支撑网板95的下部分别向左右两侧展开,此时三角限位板97对支撑网板95的位置进行限位,使支撑网板95垂直与套管93的左右两侧,然后将水面漂浮架结构9 整体放置到水中,漂浮气囊96与支撑网板95配合,使网状滤水端盖43漂浮在水中,启动抽水泵7,河水穿过进水防护罩92和管接头91 进入进水软管8的内侧,然后通过出水软管10进入网状收集盒63的内侧,水源穿过网状收集盒63从隔板5之间的缝隙中流入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侧,直到水位位于网状滤水端盖43的左下部,然后关闭抽水泵7,打开透明盖板13,将微生物放入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部,通过微生物对水体进行治理,然后再分别启动抽水泵7和驱动电机48,驱动电机48带动螺纹杆46旋转,带动螺纹管44和橡胶密封套45向上移动,微生物培养箱体1内部左侧的水位穿过出水管道42 的内侧和网状滤水端盖43的内侧进入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部右侧进行第二次治理,最后打开出水阀门16,将治理后的水源排出。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包括微生物培养箱体(1),底座(2),刹车轮(3),中间隔离架结构(4),隔板(5),过滤收集架结构(6),抽水泵(7),进水软管(8),水面漂浮架结构(9),出水软管(10),安装框(11),通孔(12),透明盖板(13),连接柱(14),收集网盒(15)和出水阀门(16),所述的底座(2)螺栓连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下部;所述的刹车轮(3)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2)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中间隔离架结构(4)安装在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侧;所述的隔板(5)焊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部左侧;所述的过滤收集架结构(6)安装在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颞部左侧;所述的抽水泵(7)螺栓连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左侧上部;所述的进水软管(8)螺钉连接在抽水泵(7)的进口处;所述的水面漂浮架结构(9)安装在进水软管(8)的下部;所述的出水软管(10)的左下部螺钉连接在抽水泵(7)的出口处;所述的安装框(11)分别螺栓连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通孔(12)开设在安装框(11)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透明盖板(13)设置在安装框(11)的上部,并且后端与安装框(11)的上部后端合页连接;所述的连接柱(14)分别螺纹连接在安装框(11)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收集网盒(15)分别插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出水阀门(16)螺纹连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侧右下部;所述的水面漂浮架结构(9)包括管接头(91),进水防护罩(92),套管(93),耳板(94),支撑网板(95),漂浮气囊(96)和三角限位板(97),所述的进水防护罩(92)胶接在管接头(91)的下部,并且内侧与管接头(91)的内侧连通;所述的套管(93)套接在管接头(91)的外侧,并且与管接头(91)螺栓连接;所述的耳板(94)分别焊接在套管(93)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网板(95)的上部轴接在耳板(94)的内侧;所述的漂浮气囊(96)胶接在支撑网板(95)远离套管(93)的一侧所述的三角限位板(97)分别焊接在套管(93)的上部左右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隔离架结构(4)包括隔离板(41),出水管道(42),网状滤水端盖(43),螺纹管(44),橡胶密封套(45),螺纹杆(46),U型架(47)和驱动电机(48),所述的出水管道(42)开设在隔离板(41)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网状滤水端盖(43)嵌入在隔离板(41)的内侧左上部,并且右侧与出水管道(42)的内侧上部连通;所述的螺纹管(44)插接在出水管道(42)的内侧上部;所述的橡胶密封套(45)胶接在螺纹管(44)的外侧;所述的螺纹杆(46)螺纹连接在螺纹管(44)的内侧上部;所述的U型架(47)螺栓连接在隔离板(41)的上部;所述的驱动电机(48)螺栓连接在U型架(47)的上部中间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收集架结构(6)包括安装圈(61),定位板(62),网状收集盒(63),把手(64),橡胶管(65),连接插管(66)和限位环(67),所述的定位板(62)焊接在安装圈(61)的下部;所述的网状收集盒(63)螺栓连接在定位板(62)的下部;所述的把手(64)分别螺栓连接在安装圈(6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橡胶管(65)的下部贯穿安装圈(61)嵌入在定位板(62)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插管(66)插接在橡胶管(65)的内侧上部;所述的限位环(67)焊接在连接插管(66)的外侧上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5)的下部与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侧底部存在间隔,所述的收集网盒(15)的左右两侧分别与隔离板(41)的左右两侧和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部右侧以及隔板(5)的右侧紧密贴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接头(91)的上部与进水软管(8)的下部螺钉连接,所述的进水防护罩(92)的内侧四周位置开设有矩形通槽,并且矩形通槽的内侧与进水防护罩(92)的内侧连通,所述的出水阀门(16)设置在收集网盒(15)的右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网板(95)的下部向进水防护罩(92)的中间位置倾斜,并且倾斜部位采用圆角过渡,所述的支撑网板(95)设置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套管(93)的左右两侧,所述的三角限位板(97)设置在耳板(94)的上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板(41)胶接在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侧,并且下部与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侧下部胶接,所述的橡胶密封套(45)设置在网状滤水端盖(43)的右侧,所述的出水管道(42)的内侧下部与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部右侧连通,所述的螺纹杆(46)的上部贯穿U型架(47)与驱动电机(48)的输出轴法兰连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状收集盒(63)设置在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内部左侧与隔板(5)的左侧之间,所述的安装圈(61)分别与微生物培养箱体(1)的上部左侧以及隔板(5)的上部螺钉连接,所述的连接插管(66)的内侧上部与出水软管(10)的下部右侧胶接。
CN202120618716.3U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08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8716.3U CN215208726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8716.3U CN215208726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8726U true CN215208726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44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1871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08726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87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2661A (zh) 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08892267A (zh) 一种环保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8545790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15208726U (zh) 一种改进型的用于岸边培养微生物治理水体的设备
CN212941680U (zh) 一种污水处理再利用装置
CN116831076A (zh) 一种吸污岛排污圈养池
CN206624747U (zh) 一种水下污染物吸附过滤装置
CN216023413U (zh) 一种便于分离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3756296U (zh) 一种水产养殖虹吸式排污装置
CN111675267A (zh) 一种新能源污水处理装置
CN210915604U (zh) 一种方便清洁的污水处理设备
CN111115967B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
CN212076600U (zh) 一种水质监测装置用排水滤杂装置
CN210974131U (zh) 一种用于污水净化的污水处理成套设备
CN110624306B (zh) 一种车载式着生藻类自动收集和藻水分离装置
CN115369844B (zh) 一种湿地河道水污染治理装置
CN206728921U (zh) 集成化水养殖循环系统
CN219839522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收集装置
CN216497738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渣收集装置
CN220317451U (zh) 一种生物医药用具备防堵功能的废液处理装置
CN219239352U (zh) 一种快速分离除藻装置
CN219399384U (zh) 一种牲畜养殖污水处理用化粪池
CN217265197U (zh) 一种分离式污水消毒处理装置
CN219741593U (zh) 一种吸污岛排污圈养池
CN215538646U (zh) 一种适用于乡镇污水处理厂的一体化二沉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