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5309U - 一种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5309U
CN215205309U CN202121535838.2U CN202121535838U CN215205309U CN 215205309 U CN215205309 U CN 215205309U CN 202121535838 U CN202121535838 U CN 202121535838U CN 215205309 U CN215205309 U CN 215205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chamber
decompression
transfer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358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韶清
王福存
孙凯
张卓林
修仁强
王露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Hongyuan Manned Pressure Tank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Hongyuan Manned Pressure Tank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Hongyuan Manned Pressure Tank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Hongyuan Manned Pressure Tank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3583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5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5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5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包括减压集装箱、与减压集装箱相配合实现人员转移的转移集装箱、空气气源供应集装箱、远程控制集装箱、用于提供水源的机械集装箱、用于提供混合气体的氧气、混合气存储集装箱、对接装置和设置在减压集装箱侧面的机动救生舱;所述对接装置用于完成援潜救生艇\钟和加压系统之间的高压转移对接,其安置在转移集装箱的相应对接口,另一个接口和救援艇或救生钟进行对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运输方便,能在收到救援指示后,迅速响应,极大节约救援时间;载人数量多,本减压系统含个减压舱及个转移舱,这个加压力都可以满足获救艇员的减压治疗需求,可以满足大部分潜艇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艇救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
背景技术
大海上,由于潜艇的战略特殊性,援潜救生母船不可能随时跟随潜艇航行,一旦潜艇失事后,潜艇内艇员无法自救时,只能密封潜艇,等待外界救援,随着时间的推移,密闭潜艇内氧气、食物、水等生命必须品都逐渐减少,若艇员长时间得不到救援,只能慢慢等待死亡。随着现代潜艇潜水深度的增加,潜艇搭载人数的增多,失事潜艇的救援难度也在增加,目前援潜救生都在朝着大深度、快速化、全面性的方向发展。完整的援潜救生体系搭载在专门的援潜救生母船上,母船上配备有救生艇(救生钟)、吊放系统、直升机平台、各类潜水装具、减压系统、动力定位系统等。
援潜救生装备使用频率较低,维护保养费用较高,一般都是将整套援潜救生装备安置在陆地的救援基地,接到救援指示后,由飞机或铁路等快速运送到离失事潜艇最近的码头,同时援潜救生母船进入该码头,援潜救生装备转移到救生母船后快速航运至出事海域实施救援。
救生母船根据定位系统找到失事潜艇,释放救生钟或救生艇,与失事潜艇的救生平台对接,形成一段密封耐压通道,将潜艇内艇员分批次转移至救生钟,救生钟被吊放装置转移至专用平台,通过轨道和减压系统对接,将获救艇员转移至减压舱内,进行减压治疗。
援潜救生减压系统是为获救艇员准备的减压治疗装置,艇员进入减压舱内进行减压治疗,可预防减压病等潜水类疾病的发生,随着潜艇搭载艇员数量的增加,潜艇潜水深度的增加,减压系统也需要满足多人数、高舱压、快速安装、对接迅速、功能齐全等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包括减压集装箱、与减压集装箱相配合实现人员转移的转移集装箱、用于与减压集装箱相配合提供合格的压缩空气的空气气源供应集装箱、远程控制集装箱、用于提供水源的机械集装箱、用于提供混合气体的氧气、混合气存储集装箱、对接装置和设置在减压集装箱侧面的机动救生舱;
所述对接装置用于完成援潜救生艇\钟和加压系统之间的高压转移对接,其安置在转移集装箱的相应对接口,另一个接口和救援艇或救生钟进行对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压集装箱包括一号减压集装箱和二号减压集装箱,所述一号减压集装箱内部设有一号减压舱,所述一号减压舱包括一号减压舱主舱和一号减压舱过渡舱,所述一号减压舱主舱左端设有一号减压舱应急进\出口,所述一号减压舱主舱侧面设有一号减压舱和转移舱对接接口,所述一号减压舱过渡舱右端设有一号减压舱和机动救生舱对接接口,所述一号减压集装箱内部还设有一号减压舱手动控制面板;
所述二号减压集装箱包括二号减压舱主舱和二号减压舱过渡舱,所述二号减压舱主舱左端设有二号减压舱应急进\出口,二号减压舱过渡舱右端设有二号减压舱和机动救生舱对接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移集装箱包括一个转移压力舱,所述转移压力舱内分上下两层,两层间有隔板隔开,两层间有竖梯和爬梯人孔,两层顶部都配有吊装滑轮组,可用来运输无法自行移动的伤员,转移压力舱的外接口至少包括二号减压舱和转移舱对接接口、一号减压舱和转移舱对接接口、对接装置对接接口以及转移压力舱和机动救生舱对接口,转移压力舱的外舱壳上配置有转移舱手动控制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气气源供应集装箱用于提供合格的压缩空气,其内部设有第一压缩空气供应装置和备用的第二压缩空气供应装置,所述第一压缩空气供应装置包括一号空压机、一号油水分离器、一号冷干机和一号储气罐,所述一号储气罐排气口设有空气过滤器。
所述第二压缩空气供应装置包括二号空压机、二号油水分离器、二号冷干机和二号储气罐,所述二号储气罐排气口设有空气过滤器。
第一压缩空气供应装置和备用的第二压缩空气供应装置上都配备有气体分析仪用以监测气体内的氧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远程控制集装箱分为两个隔间,左隔间配置有远程控制台,右隔间配置有配电箱、应急电源箱和温湿度控制外机模组,每个舱室都至少配置有照明和灭火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氧气、混合气存储集装箱内部设有用于提供氦气混合的氦氧混合气瓶组、用于给加压舱内补充氧气的氧气瓶组、混合气体的混合用气瓶组、用来配置呼吸用的混合气或治疗气的混合气配合装置和用来检测各类气源及混合气各组分浓度的气体分析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械集装箱内部设有用以给各压力舱提供消防用水源的消防用储水罐、给消防水灌提供动力源的氮气瓶组和给转移压力舱的卫生系统提供冷热高压水源的盥洗冷热水源供应装置以及用攀爬的斜梯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模块化、运输方便,能在收到救援指示后,迅速响应,极大节约救援时间;
载人数量多,本减压系统含个减压舱及个转移舱,这个加压力都可以满足获救艇员的减压治疗需求,可以满足大部分潜艇需求;
功能齐全,本系统含完备的减压治疗气体、盥洗用冷热水系统,为亟需其他治疗艇员提供可带压空运的机动救生舱;
安装方便,主控制系统采用远传控制,各压力舱随舱配置辅助手动控制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号减压集装箱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转移集装箱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号减压舱集装箱、转移集装箱、二号减压舱集装箱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远程控制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空气气源供应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对接装置的对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械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氧气、混合气存储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援潜救生减压系统使用流程图。
其中:图中:1.一号减压集装箱;2.二号减压集装箱;3.转移集装箱;4.远程控制集装箱;5.空气气源供应集装箱;6.对接装置;7.机械集装箱;8.氧气、混合气存储集装箱;9.机动救生舱;10.一号减压舱;
11.一号减压舱主舱;12.一号减压舱过渡舱;13.一号减压舱应急进\出口;14.一号减压舱和转移舱对接接口;
15.一号减压舱和机动救生舱对接接口;16.一号减压舱手动控制面板;17.转移压力舱;
18.二号减压舱和转移舱对接接口;19.一号减压舱和转移舱对接接口;20.转移压力舱和机动救生舱对接口;
21.对接装置对接口;22.转移舱手动控制面板;23.二号减压舱应急进\出口;
24.二号减压舱主舱;25.二号减压舱过渡舱;26.二号减压舱和机动救生舱对接接口;27.远程控制台;
28.配电箱;29.应急电源箱;30.温湿度控制外机模组;31.一号储气罐;32.二号储气罐;33.一号油水分离器;34.二号油水分离器;35.一号冷干机;36.二号冷干机;37.一号空压机;38.二号空压机;39.消防用储水罐;
40.氮气瓶组;41.盥洗冷热水源供应装置;42.斜梯部件;43.氦氧混合气瓶组;44.氧气瓶组;45.混合用气瓶组;46.混合气配合装置;47.气体分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包括减压集装箱、转移集装箱3、空气气源供应集装箱5、远程控制集装箱4、机械集装箱7、氧气、混合气存储集装箱8、对接装置6和机动救生舱9;
所述减压集装箱包括一号减压集装箱1和二号减压集装箱2,所述一号减压集装箱1 内部设有一号减压舱10,所述一号减压舱10包括一号减压舱主舱11和一号减压舱过渡舱12,所述一号减压舱主舱11左端设有一号减压舱应急进\出口13,所述一号减压舱主舱11侧面设有一号减压舱和转移舱对接接口14,所述一号减压舱过渡舱12右端设有一号减压舱和机动救生舱对接接口15,所述一号减压集装箱1内部还设有一号减压舱手动控制面板16;
配置有一号减压舱手动控制面板16,作为调节舱内压力、环境、呼吸等的辅助控制设施,当远传控制台27出现问题时,可操作该控制面板来完成舱内人员的减压、呼吸等操作;
所述二号减压集装箱2包括二号减压舱主舱24和二号减压舱过渡舱25,所述二号减压舱主舱24左端设有二号减压舱应急进\出口23,二号减压舱过渡舱25右端设有二号减压舱和机动救生舱对接接口26;
所述转移集装箱3包括一个转移压力舱17,所述转移压力舱17内分上下两层,两层间有隔板隔开,两层间有竖梯和爬梯人孔,两层顶部都配有吊装滑轮组,可用来运输无法自行移动的伤员,转移压力舱的外接口至少包括二号减压舱和转移舱对接接口18、一号减压舱和转移舱对接接口19、对接装置对接接口21以及转移压力舱和机动救生舱对接口20,转移压力舱17的外舱壳上配置有转移舱手动控制面板22,作为调节舱内压力、环境、呼吸等的辅助控制设施,当远传控制台出现问题时,可操作该控制面板来完成舱内人员的减压、呼吸等操作。转移压力舱除了配置和加压类似的生命支持、通讯、消防等装置外,另配置有盥洗用具及座便器等,在舱外安置有排污罐及互锁阀门等;
所述远程控制集装箱4分为两个隔间,左隔间配置有远程控制台27,右隔间配置有配电箱28、应急电源箱29和温湿度控制外机模组30,每个舱室都至少配置有照明和灭火器;
远程控制台配置有监控显示器、通讯电话、舱压表、舱内气体分析仪、水喷淋灭火气动控制阀、压力调节旋钮、舱内电气设备控制旋钮等,可以满足监控、调节舱内各环境因素等需求。各类调节阀门等采用电动调节阀,控制台远程控制操作,可以减少各模组间的管路连接,节省安装时间。温湿度控制外机模组用以给各个压力舱内的温湿度调节器提供所需的冷热水等,配置为每个压力舱一个外机模组,另预留一个外机模组备用;
所述空气气源供应集装箱5用于提供合格的压缩空气,其内部设有第一压缩空气供应装置和备用的第二压缩空气供应装置,所述第一压缩空气供应装置包括一号空压机37、一号油水分离器33、一号冷干机35和一号储气罐31,所述一号储气罐31排气口设有空气过滤器;
所述第二压缩空气供应装置包括二号空压机38、二号油水分离器34、二号冷干机36和二号储气罐32,所述二号储气罐32排气口设有空气过滤器;
第一压缩空气供应装置和备用的第二压缩空气供应装置上都配备有气体分析仪用以监测气体内的氧浓度和CO2浓度。供气装置用来给各压力舱提供合格的加压和呼吸气体,亦可作为驱动气体使用;
所述对接装置6用于完成援潜救生艇\钟和加压系统之间的高压转移对接,其安置在转移压力舱的相应对接口,另一个接口和救援艇或救生钟进行对接;
所述机械集装箱7内部设有用以给各压力舱提供消防用水源的消防用储水罐39、给消防水灌提供动力源的氮气瓶组40和给转移压力舱的卫生系统提供冷热高压水源的盥洗冷热水源供应装置41以及用攀爬的斜梯部件42;
消防用储水罐39配有安全阀、压力表、溢流阀、液位计等,用以给各压力舱提供消防用水源。氮气瓶组由气瓶、高压汇流排、减压阀、阀前\后压力表等组成,该气瓶组给消防水灌提供动力源。盥洗冷热水源供应装置用于给转移压力舱的卫生系统提供冷热高压水源;
氧气、混合气存储集装箱8内部设有用于提供氦气混合的氦氧混合气瓶组43、用于给加压舱内补充氧气的氧气瓶组44、混合气体的混合用气瓶组45、用来配置呼吸用的混合气或治疗气的混合气配合装置46和用来检测各类气源及混合气各组分浓度的气体分析装置47;
氦氧混合气瓶组43配置有压力表、减压阀、汇流排等,用以给60米以深的加压系统添加氦气及作为混合气呼吸的配置气源。氧气瓶组配置有压力表、减压阀、汇流排等,用以给加压舱内补充氧气、提供呼吸用氧气及及作为混合气呼吸的配置气源。混合用气瓶组 45配置有压力表、减压阀、汇流排等,用以是给需要混合气呼吸的艇员配置相应的混合气或治疗气。混合气配合装置46共2套,一用一备,用来配置呼吸用的混合气或治疗气。气体分析装置用来检测各类气源及混合气各组分浓度;
机动救生舱9用于将急需救治的带压人员带压快速转运至医院,可以实现高压转移患者,体积小,质量轻,可通过直升机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该减压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各模块采用标准货柜式配置,主控制系统采用远传控制,安装方便,辅控制随舱配置,可节约现场安装时间。该减压系统采用转移舱左右配置双减压舱,载人数量多,满足大部分潜艇需求。该减压系统配置混合气、盥洗装置等,功能更齐全,满足大深度潜艇需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Claims (8)

1.一种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减压集装箱、与减压集装箱相配合实现人员转移的转移集装箱(3)、用于与减压集装箱相配合提供合格的压缩空气的空气气源供应集装箱(5)、远程控制集装箱(4)、用于提供水源的机械集装箱(7)、用于提供混合气体的氧气、混合气存储集装箱(8)、对接装置(6)和设置在减压集装箱侧面的机动救生舱(9);
所述对接装置(6)用于完成援潜救生艇\钟和加压系统之间的高压转移对接,其安置在转移集装箱(3)的相应对接口,另一个接口和救援艇或救生钟进行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集装箱包括一号减压集装箱(1)和二号减压集装箱(2),所述一号减压集装箱(1)内部设有一号减压舱(10),所述一号减压舱(10)包括一号减压舱主舱(11)和一号减压舱过渡舱(12),所述一号减压舱主舱(11)左端设有一号减压舱应急进\出口(13),所述一号减压舱主舱(11)侧面设有一号减压舱和转移舱对接接口(14),所述一号减压舱过渡舱(12)右端设有一号减压舱和机动救生舱对接接口(15),所述一号减压集装箱(1)内部还设有一号减压舱手动控制面板(16);
所述二号减压集装箱(2)包括二号减压舱主舱(24)和二号减压舱过渡舱(25),所述二号减压舱主舱(24)左端设有二号减压舱应急进\出口(23),二号减压舱过渡舱(25)右端设有二号减压舱和机动救生舱对接接口(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集装箱(3)包括一个转移压力舱(17),所述转移压力舱(17)内分上下两层,两层间有隔板隔开,两层间有竖梯和爬梯人孔,两层顶部都配有吊装滑轮组,可用来运输无法自行移动的伤员,转移压力舱(17)的外接口至少包括二号减压舱和转移舱对接接口(18)、一号减压舱和转移舱对接接口(19)、对接装置对接接口(21)以及转移压力舱和机动救生舱对接口(20),转移压力舱(17)的外舱壳上配置有转移舱手动控制面板(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气源供应集装箱(5)用于提供合格的压缩空气,其内部设有第一压缩空气供应装置和备用的第二压缩空气供应装置,所述第一压缩空气供应装置包括一号空压机(37)、一号油水分离器(33)、一号冷干机(35)和一号储气罐(31),所述一号储气罐(31)排气口设有空气过滤器;所述第二压缩空气供应装置包括二号空压机(38)、二号油水分离器(34)、二号冷干机(36)和二号储气罐(32),所述二号储气罐(32)排气口设有空气过滤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压缩空气供应装置和备用的第二压缩空气供应装置上都配备有气体分析仪用以监测气体内的氧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控制集装箱(4)分为两个隔间,左隔间配置有远程控制台(27),右隔间配置有配电箱(28)、应急电源箱(29)和温湿度控制外机模组(30),每个舱室都至少配置有照明和灭火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混合气存储集装箱(8)内部设有用于提供氦气混合的氦氧混合气瓶组(43)、用于给加压舱内补充氧气的氧气瓶组(44)、混合气体的混合用气瓶组(45)、用来配置呼吸用的混合气或治疗气的混合气配合装置(46)以及用来检测各类气源及混合气各组分浓度的气体分析装置(4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集装箱(7)内部设有用以给各压力舱提供消防用水源的消防用储水罐(39)、给消防提供动力源的氮气瓶组(40)和给转移压力舱的卫生系统提供冷热高压水源的盥洗冷热水源供应装置(41)以及用攀爬的斜梯部件(42)。
CN202121535838.2U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 Active CN215205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35838.2U CN215205309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35838.2U CN215205309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5309U true CN215205309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29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35838.2U Active CN215205309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53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27524A (en) Hyperbaric transfer system
US11564852B2 (en) Mobile hyperbaric unit
RU2334650C1 (ru) Спасательный подводный аппарат
CN202810861U (zh) 盾构式掘进机转运舱
CN112896464A (zh) 一种海上高气压脱险系统
CN215205309U (zh) 一种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
EA031152B1 (ru) Многоцелевой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и система летательных аппаратов
CN113335477A (zh) 一种模块化救生减压系统
WO2021236954A1 (en) Offshore facility evacuation systems
CN107685843A (zh) 封闭式水下观光艇
RU190169U1 (ru) Мобильный комплекс водолазн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CN115610690A (zh) 一种无人机机场、飞行救生系统、方法以及用途
CN113460238B (zh) 一种模块化的自动分离式逃生装置
CN113525628B (zh) 一种水上救援装置及救援方法
CN113148075A (zh) 一种具有逃生功能的海上高气压舱
CN214493294U (zh) 一种海上高气压脱险系统
CN109018272B (zh) 潜艇保障船
CN214493303U (zh) 一种具有逃生功能的海上高气压舱
CN220743328U (zh) 翻扣船救援全面罩潜水进舱搜救遇险人员设备
RU2282554C2 (ru) Коллективное судовое спасательное средство
US7267072B2 (en) Dry cargo submarine with air-charge cargo hold
CN218839729U (zh) 一种机动式水下综合抢险方舱群系统
CN114013609B (zh) 一种拖拽式深海通风设备
US4694768A (en) Emergency air system for partially submerged vessels
RU2299831C2 (ru) Способ спасения и подъема судов и комплекс средств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