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4286U - 一种辐条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辐条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4286U
CN215204286U CN202023246486.7U CN202023246486U CN215204286U CN 215204286 U CN215204286 U CN 215204286U CN 202023246486 U CN202023246486 U CN 202023246486U CN 215204286 U CN215204286 U CN 215204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m
spoke
threaded
blind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464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振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Jiefe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Jiefe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Jiefe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Jiefeng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464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4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4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4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ure Vessels And Li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辐条轮,包括轮圈,轮圈内壁周向设置有螺纹盲孔;轮毂,轮毂上周向设置有穿孔;以及连接轮圈和轮毂的辐条,辐条穿过穿孔并通过螺纹盲孔连接至轮圈。该辐条轮通过在轮圈内壁设置螺纹盲孔来实现辐条的连接与固定,结构简单且气密性良好。

Description

一种辐条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真空轮胎的辐条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辐条轮通常在轮圈上设置穿孔,以用于安装辐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真空轮胎因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散热性能且爆胎性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由于真空轮胎又称没有内胎的充气轮胎,其对于外胎与轮圈的气密性要求明显提高。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辐条安装完成后使用橡胶等材质堵塞轮圈上的辐条安装孔,以实现轮圈的密封。然而,这种安装方式不仅操作复杂,还容易出现因密封不严而导致的漏气现象。
因此,开发研究一种结构简单、气密性良好的辐条轮成为真空轮胎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真空轮胎的辐条轮,以通过在轮圈内壁设置螺纹盲孔来实现辐条的连接与固定。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辐条轮,包含:
轮圈,轮圈内壁周向设置有螺纹盲孔;
轮毂,轮毂上周向设置有穿孔;以及
连接轮圈和轮毂的辐条,辐条穿过穿孔并通过螺纹盲孔连接至轮圈。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辐条包含纵长的辐条主体以及位于辐条主体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二连接部包含挡帽,挡帽的直径大于穿孔的直径。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连接部设置有与螺纹盲孔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辐条轮包含连接轮圈和辐条的螺帽,螺帽包含轮圈接合部和辐条接合部,其中,轮圈接合部设置有与螺纹盲孔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辐条接合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为螺纹连接。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螺纹盲孔的轴线与轮圈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20°,穿孔的轴线与轮毂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30°。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轮圈的厚度为15-20mm,螺纹盲孔的深度为10-15mm。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轮圈内壁周向设置有第一排螺纹盲孔和第二排螺纹盲孔,第一排螺纹盲孔与第二排螺纹盲孔彼此交错排列,其中,第一排螺纹盲孔与第二排螺纹盲孔在轮圈内壁上的倾斜方向彼此相对。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辐条轮安装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辐条的第一连接部和辐条主体穿过轮毂的穿孔;
步骤二,将辐条的第一连接部旋入轮圈的螺纹盲孔中;
步骤三,重复步骤一和步骤二以完成全部辐条的安装,并调整辐条的松紧度以及轮圈和轮毂的同心度。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辐条轮安装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辐条的第一连接部和辐条主体穿过轮毂的穿孔;
步骤二,将螺帽的轮圈接合部旋入轮圈的螺纹盲孔中;
步骤三,将辐条的第一连接部与螺帽的辐条接合部相接合;
步骤四,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三以完成全部辐条的安装,并调整辐条的松紧度以及轮圈和轮毂的同心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辐条轮通过在轮圈内壁设置螺纹盲孔来实现辐条的连接与固定,结构简单且制造成本低;
(2)螺纹盲孔无需穿透轮圈内壁,从根本上解决了因辐条安装孔密封不严导致的漏气问题;
(3)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辐条轮安装方法不涉及辐条安装孔的密封等步骤,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辐条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辐条轮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辐条轮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轮毂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辐条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辐条轮安装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辐条轮安装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中
1轮圈,11螺纹盲孔,2轮毂,21穿孔,3辐条,31辐条主体,32第一连接部,33第二连接部,11a1、11a2第一排螺纹盲孔,11b1、11b2第二排螺纹盲孔,4螺帽,41轮圈接合部,42辐条接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和图2示出了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辐条轮的一个实施例,其总体包含轮圈1、轮毂2以及用于连接轮圈1和轮毂2的辐条3。参照图3所示的辐条轮A部放大图和图4所示的轮毂2的示意图,轮圈1的内壁周向设置有螺纹盲孔11,该螺纹盲孔11与轮圈1的轴线呈一定角度自轮圈1的内壁周向延伸但并未穿透轮圈1,其中,轮圈1的厚度优选为15-20mm,螺纹盲孔11的深度优选为10-15mm;轮毂2上周向设置有穿孔21;具有纵长结构的辐条3延伸穿过轮毂2的穿孔21并通过轮圈1的螺纹盲孔11连接至轮圈1。
如图5所示,辐条3可以包含纵长的辐条主体31以及位于辐条主体31两端的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其中,第二连接部33可以包含挡帽,挡帽的直径大于穿孔21的直径,以便阻止辐条3整体穿过轮毂2的穿孔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2可以设置有与螺纹盲孔11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以便直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直接与轮圈1接合。如图6所示,在安装辐条时,首先,需将辐条3的第一连接部32和辐条主体31穿过轮毂2的穿孔21,并且由于第二连接部33的挡帽的阻挡而不能整体穿过穿孔21;其次,将辐条3的第一连接部32旋入轮圈1的螺纹盲孔11中,即完成一根辐条3的安装;最后,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全部辐条3的安装,并通过旋转其中的部分辐条3来调整辐条3的松紧度以及轮圈1和轮毂2的同心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辐条轮包含连接轮圈1和辐条3的螺帽4,该螺帽4可包含轮圈接合部41和辐条接合部42,其中,轮圈接合部41设置有与轮圈1的螺纹盲孔11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以便通过螺纹连接与轮圈1接合。螺帽4的辐条接合部42与辐条3的第一连接部32同样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相接合,例如在辐条接合部42内设置螺纹孔,并在第一连接部32周向设置相匹配的外螺纹。作为选择地,螺帽4的辐条接合部42与辐条3也可通过其他配合方式相接合,例如但不限于卡扣连接等。以螺纹连接为例,如图7所示,在安装辐条时,首先,需将辐条3的第一连接部32和辐条主体31穿过轮毂2的穿孔21,并且由于第二连接部33的挡帽的阻挡而不能整体穿过穿孔21;其次,将螺帽4的轮圈接合部41旋入轮圈1的螺纹盲孔11中,以实现螺帽4与轮圈1的接合;随后,将辐条3的第一连接部32旋入螺帽4的辐条接合部42中,即完成一根辐条3的安装;最后,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全部辐条3的安装,并通过旋转其中的部分辐条3来调整辐条3的松紧度以及轮圈1和轮毂2的同心度。作为选择地,安装过程中一些步骤的顺序可以适应性地调整,例如,可以先完成第一连接部32与螺帽4的连接,再将螺帽4连接至轮圈1。
继续参照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轮圈1的内壁周向设置有第一排螺纹盲孔11a1、11a2……11an和第二排螺纹盲孔11b1、11b2……11bn,相应地,轮毂2也周向设置有两排穿孔21。其中第一排螺纹盲孔11a1、11a2……11an与第二排螺纹盲孔11b1、11b2……11bn彼此交错排列,即分别位于第一排和第二排的两个相邻的螺纹盲孔11a1和11b1(或11a2和11b2)彼此错开地布置于轮圈1的弧形内壁上。第一排螺纹盲孔11a1、11a2……11an与第二排螺纹盲孔11b1、11b2……11bn在轮圈1内壁上的倾斜方向彼此相对,即若第一排螺纹盲孔11a1、11a2……11an的轴线朝向轮圈1的轴线的一侧偏离角度a,第二排螺纹盲孔11b1、11b2……11bn的轴线则朝向轮圈1的轴线的相对的另一侧偏离角度a。其中,螺纹盲孔3的轴线与轮圈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a可以设置为10-20°,穿孔21的轴线与轮毂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b可以设置为10-30°。这样,安装好的辐条3在轮圈1与轮毂2之间彼此交错布置,提高了辐条轮的稳固性。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辐条轮结构简单,仅需在轮圈1的内壁进行攻丝操作,不仅工艺简单而且加工成本极低。由于螺纹盲孔11并未穿透轮圈1的内壁,及省去了辐条轮安装过程中的密封步骤,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因辐条安装孔密封不严导致的漏气问题。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辐条轮,其特征在于,包含:
轮圈,所述轮圈内壁周向设置有螺纹盲孔;
轮毂,所述轮毂上周向设置有穿孔;以及
连接所述轮圈和所述轮毂的辐条,所述辐条穿过所述穿孔并通过所述螺纹盲孔连接至所述轮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包含纵长的辐条主体以及位于所述辐条主体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包含挡帽,所述挡帽的直径大于所述穿孔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盲孔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轮包含连接所述轮圈和所述辐条的螺帽,所述螺帽包含轮圈接合部和辐条接合部,其中,所述轮圈接合部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盲孔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辐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接合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为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盲孔的轴线与所述轮圈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20°,所述穿孔的轴线与所述轮毂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圈的厚度为15-20mm,所述螺纹盲孔的深度为10-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圈内壁周向设置有第一排螺纹盲孔和第二排螺纹盲孔,所述第一排螺纹盲孔与所述第二排螺纹盲孔彼此交错排列,其中,所述第一排螺纹盲孔与所述第二排螺纹盲孔在所述轮圈内壁上的倾斜方向彼此相对。
CN202023246486.7U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辐条轮 Active CN215204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46486.7U CN215204286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辐条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46486.7U CN215204286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辐条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4286U true CN215204286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35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46486.7U Active CN215204286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辐条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42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88474B2 (en) Rim for a bicycle wheel with tubeless tire
US20230014717A1 (en) Spoked bicycle wheel and spoke attachment element for such a wheel
CN1184087C (zh) 自行车轮缘
US4564056A (en) Valve for wheels for tubeless bicycle tires
CA2547536A1 (en) A spoked wheel for tyres
CN215204286U (zh) 一种辐条轮
CN112572049A (zh) 一种辐条轮及辐条轮安装方法
GB2479958A (en) Wheel rim and spoke attachment
CN208411283U (zh) 一种轮辋
CN107539016A (zh) 一种辐条轮
CN110654163A (zh) 一种辐条帽及辐条轮
CN218343172U (zh) 具有双头连接螺帽的辐条连接机构
JPH04104001U (ja) チユーブレスタイヤ用のスポーク車輪
CN220842063U (zh) 一种分体式合金车轮
CN209795049U (zh) 一种用于装载轮毂电机的车轮
CN218906782U (zh) 一种电动车用真空辐条轮轮毂
CN211106724U (zh) 一种辐条帽及辐条轮
EP1846257A1 (en) Wheel for mounting tires of the tubeless type
US3504726A (en) Valve stem
CN107984969A (zh) 轮辋及具有其的辐条轮
CN219600811U (zh) 梯形轮毂及其配套轮胎
CN218785900U (zh) 一种自行车轮圈结构
CN219154167U (zh) 一种车轮轮辋的气门嘴结构
CN212604273U (zh) 一种新型无内胎车轮轮辋
CN212098249U (zh) Adv摩托车无内胎辐条式铝合金圈轮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