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99376U - 一种薄壁管校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壁管校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99376U
CN215199376U CN202121243072.0U CN202121243072U CN215199376U CN 215199376 U CN215199376 U CN 215199376U CN 202121243072 U CN202121243072 U CN 202121243072U CN 215199376 U CN215199376 U CN 215199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onnecting rod
rod
thin
walled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430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中
杨宇昕
黄浩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2430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99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99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99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件校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薄壁管校直装置,包括校直机主体,所述校直机主体的后端外壁上通过锁紧件转动连接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远离校直机主体的一端通过锁紧件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承载杆一端通过锁紧件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锁紧件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建筑工人在对不同口径的长薄壁管进行校直时可实现减轻劳动负担的效果,同时靠近前尾处具有破损弯曲处的长薄壁管在出料的过程中非常稳定,防止长薄壁管的自身重量导致其在出料过程中靠近尾处的破损弯曲处发生断裂,保证长薄壁管的后续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薄壁管校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件校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薄壁管校直装置。
背景技术
校直机,用于将弯曲的管件进行校直,钢管校直机广泛应用在建筑工地上,建筑工人在对长薄壁管进行校直时,建筑工人为避免长薄壁管摔坏,通常都会在校直机的出料端口后侧接住长薄壁管,由于长薄壁管其自身重量较重且拿放不便,给建筑工人增加了劳动负担,同时当长薄壁管其外壁靠近前部与靠近尾部若存在破裂的弯曲处时,长薄壁管的前端在校直机的出料端口不断往外移出时,会因长薄壁管的自身重量而导致长薄壁管外壁靠近尾部的破裂弯曲处发生断裂,从而影响到长薄壁管的后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薄壁管校直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壁管校直装置,包括校直机主体,所述校直机主体的后端外壁上通过锁紧件转动连接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远离校直机主体的一端通过锁紧件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承载杆一端通过锁紧件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锁紧件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靠近边缘处竖直安装有矩形壳体,所述矩形壳体的后端外壁通过传动组件升降设置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上方通过连接组件转动设置有V型托板。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上端转动连接在矩形壳体的内部顶壁上,且丝杆的下端依次活动贯穿于矩形壳体的内部底壁与第三连杆的内壁,且丝杆的下端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丝杆的外壁上螺纹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贴合在矩形壳体的内壁上,且滑块的后端外壁与L型板的前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外壁贴合有限位件。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盘,所述转盘的上端中心处与丝杆的下端转动连接,且转盘的下端偏心处竖直连接有握持杆,所述握持杆的外壁上固定套有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的内表面与丝杆的外壁呈紧密贴合状态,且橡胶环固定穿插在矩形壳体的内部底壁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轴与橡胶圈,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L型板的上端,且转轴的外壁与橡胶圈的内表面呈紧密贴合状态,所述橡胶圈固定连接在固定环的内壁上,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在L型板的上端,所述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外壁与V型托板的外壁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矩形壳体的外壁与第三连杆的上端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强筋,两个所述加强筋、矩形壳体与第三连杆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承载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矩形壳体、传动组件、L型板、连接组件与V型托板,当建筑工人在对长薄壁管进行校直时,首先通过传动组件与连接组件,即可调节V型托板的高度,又可调节V型托板的角度,向外拉动第三连杆,可带动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承载杆转动,V型托板的位置可进行调节,不使用V型托板时,依次向内转动第三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承载杆至四者相贴合,可缩小占用空间,避免影响到校直机的出行,将V型托板内表面调节至与长薄壁管的外壁底部靠近中心处相贴合,长薄壁管的前端在校直机的出料端口不断往外移出时,会在V型托板上滑动并对长薄壁管进行支撑,长薄壁管整个移出的瞬间无需建筑工人接住,同时在遇到靠近前尾处都具有破损弯曲处的长薄壁管时,可防止长薄壁管的自身重量导致其在出料过程中靠近尾处的破损弯曲处发生断裂,从而达到了建筑工人在对不同口径的长薄壁管进行校直时可实现减轻劳动负担的效果,同时靠近前尾处具有破损弯曲处的长薄壁管在出料的过程中非常稳定,防止长薄壁管的自身重量导致其在出料过程中靠近尾处的破损弯曲处发生断裂,保证长薄壁管的后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展示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校直机主体;2、承载杆;3、第一连杆;4、第三连杆;5、第二连杆;6、V型托板;7、加强筋;8、转盘;9、握持杆;10、橡胶套;11、橡胶环;12、丝杆;13、滑块;14、L型板;15、矩形壳体;16、固定环;17、橡胶圈;18、转轴;19、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薄壁管校直装置,包括校直机主体1,校直机主体1的后端外壁上通过锁紧件转动连接有承载杆2,承载杆2远离校直机主体1的一端通过锁紧件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3,第一连杆3远离承载杆2一端通过锁紧件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5,第二连杆5远离第一连杆3的一端通过锁紧件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4,第三连杆4的上端靠近边缘处竖直安装有矩形壳体15,矩形壳体15的后端外壁通过传动组件升降设置有L型板14,L型板14的上方通过连接组件转动设置有V型托板6,承载杆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5与第三连杆4在被拉伸后需要使用时,可通过锁紧件将其全部锁死,避免使用时晃动,在不使用承载杆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5与第三连杆4时,可通过松动锁紧件将其全部松开,便于折叠收纳,减小占用空间。
传动组件包括丝杆12,丝杆12的上端转动连接在矩形壳体15的内部顶壁上,且丝杆12的下端依次活动贯穿于矩形壳体15的内部底壁与第三连杆4的内壁,且丝杆12的下端连接有转动组件,丝杆12的外壁上螺纹套接有滑块13,滑块13滑动贴合在矩形壳体15的内壁上,且滑块13的后端外壁与L型板14的前端外壁固定连接,丝杆12的外壁贴合有限位件,通过设置丝杆12、转动组件、滑块13与限位件,通过转动组件可便于转动丝杆12,则螺纹套接在丝杆12外壁上的滑块13会在矩形壳体15的内壁上进行向上滑动或者向下滑动,限位件的设置可对进行丝杆12一定的限位,滑块13可带动L型板14进行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从而V型托板6的高度可进行调节。
转动组件包括转盘8,转盘8的上端中心处与丝杆12的下端转动连接,且转盘8的下端偏心处竖直连接有握持杆9,握持杆9的外壁上固定套有橡胶套10,通过设置转盘8、握持杆9与橡胶套10,握住握持杆9带动转盘8转动,可驱使丝杆12转动。
限位件包括橡胶环11,橡胶环11的内表面与丝杆12的外壁呈紧密贴合状态,且橡胶环11固定穿插在矩形壳体15的内部底壁上,通过设置橡胶环11,因橡胶环11的内表面与丝杆12的外壁呈紧密贴合状态,所以两者之间具一定的摩擦力,对丝杆12进行一定的限位。
连接组件包括转轴18与橡胶圈17,转轴18转动连接在L型板14的上端,且转轴18的外壁与橡胶圈17的内表面呈紧密贴合状态,橡胶圈17固定连接在固定环16的内壁上,固定环16固定连接在L型板14的上端,转轴1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9,连接板19的上端外壁与V型托板6的外壁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转轴18、橡胶圈17、固定环16与连接板19,转动V型托板6时可带动连接板19与转轴18转动,因转轴18的外壁与橡胶圈17的内表面呈紧密贴合状态,所以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可对V型托板6进行一定的限位。
矩形壳体15的外壁与第三连杆4的上端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强筋7,两个加强筋7、矩形壳体15与第三连杆4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设置加强筋7,增加了矩形壳体15与第三连杆4之间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当建筑工人在对长薄壁管进行校直时,首先通过传动组件与连接组件,即可调节V型托板6的高度,又可调节V型托板6的角度,向外拉动第三连杆4,可带动第二连杆5、第一连杆3与承载杆2转动,V型托板6的位置可进行调节,同时紧固锁紧件将其定位锁紧,不使用V型托板6时,松动锁紧件,从而依次向内转动第三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一连杆3与承载杆2至四者相贴合,可缩小占用空间,避免影响到校直机的出行,将V型托板6内表面调节至与长薄壁管的外壁底部靠近中心处相贴合,长薄壁管的前端在校直机的出料端口不断往外移出时,会在V型托板6上滑动并对长薄壁管进行支撑,长薄壁管整个移出的瞬间无需建筑工人接住,减轻建筑工人的劳动负担,同时在遇到靠近前尾处都具有破损弯曲处的长薄壁管时,可防止长薄壁管的自身重量导致其在出料过程中靠近尾处的破损弯曲处发生断裂,保证长薄壁管的后续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薄壁管校直装置,包括校直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机主体(1)的后端外壁上通过锁紧件转动连接有承载杆(2),所述承载杆(2)远离校直机主体(1)的一端通过锁紧件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3),所述第一连杆(3)远离承载杆(2)一端通过锁紧件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5),所述第二连杆(5)远离第一连杆(3)的一端通过锁紧件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4),所述第三连杆(4)的上端靠近边缘处竖直安装有矩形壳体(15),所述矩形壳体(15)的后端外壁通过传动组件升降设置有L型板(14),所述L型板(14)的上方通过连接组件转动设置有V型托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管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丝杆(12),所述丝杆(12)的上端转动连接在矩形壳体(15)的内部顶壁上,且丝杆(12)的下端依次活动贯穿于矩形壳体(15)的内部底壁与第三连杆(4)的内壁,且丝杆(12)的下端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丝杆(12)的外壁上螺纹套接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滑动贴合在矩形壳体(15)的内壁上,且滑块(13)的后端外壁与L型板(14)的前端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2)的外壁贴合有限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壁管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盘(8),所述转盘(8)的上端中心处与丝杆(12)的下端转动连接,且转盘(8)的下端偏心处竖直连接有握持杆(9),所述握持杆(9)的外壁上固定套有橡胶套(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壁管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橡胶环(11),所述橡胶环(11)的内表面与丝杆(12)的外壁呈紧密贴合状态,且橡胶环(11)固定穿插在矩形壳体(15)的内部底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管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轴(18)与橡胶圈(17),所述转轴(18)转动连接在L型板(14)的上端,且转轴(18)的外壁与橡胶圈(17)的内表面呈紧密贴合状态,所述橡胶圈(17)固定连接在固定环(16)的内壁上,所述固定环(16)固定连接在L型板(14)的上端,所述转轴(1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9),所述连接板(19)的上端外壁与V型托板(6)的外壁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壁管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壳体(15)的外壁与第三连杆(4)的上端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强筋(7),两个所述加强筋(7)、矩形壳体(15)与第三连杆(4)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CN202121243072.0U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薄壁管校直装置 Active CN215199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3072.0U CN215199376U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薄壁管校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3072.0U CN215199376U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薄壁管校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99376U true CN215199376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23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43072.0U Active CN215199376U (zh) 2021-06-04 2021-06-04 一种薄壁管校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99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9900A (zh) 一种组装旋转升降式显示屏
CN215199376U (zh) 一种薄壁管校直装置
CN110052649A (zh) 一种具有钻头保护结构的可调节板材钻孔装置
CN216406262U (zh) 用于建筑外墙的加固机构
CN209099771U (zh) 一种铝模板加固装置
CN217053378U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基坑支护结构
CN214365134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
CN211040306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摄像机拍摄用支撑架
CN209833210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环境艺术画架
CN212408020U (zh) 一种高精度房建工程勘察仪
CN220978853U (zh) 一种可周转箱型钢柱脚内混凝土浇筑简易辅助工具
CN220365248U (zh) 一种窗扇安装设备
CN21258318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悬挑板的支撑架
CN217210936U (zh) 一种工程检测用辅助托架
CN218066472U (zh) 一种用于建筑领域上的水平仪
CN219655488U (zh) 一种自来水管道接头的密封结构
CN218292919U (zh) 一种新型墙体加固装置
CN211342815U (zh) 一种便捷式安全型运输的石油开采用井架立放装置
CN217420522U (zh) 一种建筑工程模板固定装置
CN219414257U (zh) 一种可折叠收纳的射线探测仪支架
CN217001037U (zh) 一种建筑结构的辅助加固装置
CN220832294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支撑架
CN214039750U (zh) 一种巷道光面爆破布孔装置
CN216723991U (zh) 一种便携式建筑设计工具
CN218479580U (zh) 一种铝门窗洞口加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