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91332U - 用于平板拖把清洁桶的桶身 - Google Patents

用于平板拖把清洁桶的桶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91332U
CN215191332U CN202022572933.1U CN202022572933U CN215191332U CN 215191332 U CN215191332 U CN 215191332U CN 202022572933 U CN202022572933 U CN 202022572933U CN 215191332 U CN215191332 U CN 215191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rea
partition
sewage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729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91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91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50Auxiliary implements
    • A47L13/58Wringers for scouring pads, mops, or the like, combined with bucket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平板拖把清洁桶的桶身,所述桶身包括独立的清水区、清污脱水区和污水区,所述清水区的底部和所述清污脱水区的底部具有高度落差。所述清水区和清污脱水区通过通水孔连通,所述桶身还包括控制所述通水孔通断的控制阀组件。清水区用于储存清洗液,通过控制阀组件开启通水孔即可使得清洗液进入到清污脱水区。清水区的底部和清污脱水区的底部具有高度落差,通水孔开启后,清洗液能够在压力作用下自动流入,以使清污脱水区储存一定量的清洗液,清污脱水区的液体补充方便。

Description

用于平板拖把清洁桶的桶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拖把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平板拖把清洁桶的桶身。
背景技术
拖把是一种擦洗地面的长柄清洁工具,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平拖把属于拖把的一种,传统平拖把的拖把杆固定在拖把杆连接头上,拖把杆连接头铰接在铰接座上,铰接座铰接在平拖主板的连接座上,拖布通过套接、粘贴或卡扣等方式固定在平拖主板上,使用时可以始终保持拖布与地面接触,拖布清洗时又可以方便取下,因此,平拖把深受广大使用者的喜欢。但是,平拖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使用前需将湿透的拖布手工挤干,再把拖布固定在平拖主板上方可使用,使用后又需要将拖布从平拖主板上折下进行手工清洗和挤干,不仅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在清洗挤干时要弄脏双手,已不能满足广大使用者的清洁卫生要求。因此市面上开始流行一种无需用手挤干、通过清洁桶实现清洗和挤干功能的拖把清洁桶。现有的一些清洁桶一般只包括清洁区或者是只包括清洁区和挤水区,每次清洗时用到的不一定都是清水,水源浪费较大、清洗的效果不佳。
中国专利201710694362.9公开了一种清洁工具,包括拖把和清洁桶,所述的拖把包括拖把杆,拖把杆下端活动连接有带擦拭物的平板清洁头;所述的清洁桶中设有挤压装置,置于清洁桶中的平板清洁头擦拭面可与挤压装置抵触;置于清洁桶中的平板清洁头相对清洁桶的上下移动可实现擦拭物在清洁桶中挤压清洗、且擦拭物在可同步排水后的清洁桶中可实现挤压脱水;所述的清洁桶连接有回水装置,回水装置包括储水装置和控制机构,所述的储水装置通过控制机构的控制可对清洁桶注水或者停止注水。由于本发明的清洁桶连接有回水装置,回水装置可对排水后的清洁桶从新完成注水,从而实现了平板清洁头可在单独操作区的清洁桶中对擦拭物进行清洗和脱水的目的。
该专利公开的清洁桶,其挤压装置与储水装置之间连通的通道设置在储水装置高度方向上的中部,从而使得该清洁桶具有以下缺陷:
1、用户通过控制机构开启通道时,储水装置内部储存的清水流向挤压装置,同时挤压装置内部残留的污水流向储水装置,从而导致储水装置内部的清水被污染;
2、储水装置内部的水位下降到通道的下方时,即使用户通过控制机构开启通道,储水装置内部的清水也无法流入到挤压装置内部,从而导致储水装置内部残留的半数清水只能倒掉,浪费水资源。
所以,需要一种新型的污水分流式拖把清洁桶,该拖把清洁桶应当更加节水,并且能够有效避免清水被污水反向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平板拖把清洁桶的桶身,该拖把清洁桶可以有效隔离清水和污水,避免污水反向流动污染清水的情况发生,并且该拖把清洁桶的清水利用率高,节水环保。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用于平板拖把清洁桶的桶身,所述桶身包括独立的清水区、清污脱水区和污水区,所述清水区的底部和所述清污脱水区的底部具有高度落差,所述清水区和清污脱水区通过通水孔连通,所述桶身还包括控制所述通水孔通断的控制阀组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桶身包括底壁,所述底壁包括上底和与所述上底形成高度落差的下底,所述下底构成所述清污脱水区的至少部分底部,所述上底构成所述清水区的底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桶身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及环绕所述底壁的周壁,所述底壁和所述周壁合围形成容器空间,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容器空间分隔形成独立的所述清水区、清污脱水区和污水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周壁及底壁一体成型,其中,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周壁及底壁一体成型;或,所述第二隔板呈容器状薄壁结构,所述第二隔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隔板或底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板局部弯折并连接于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第一隔板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隔板的面积,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空间构成所述清污脱水区,所述第二隔板及部分第一隔板与所述周壁合围形成所述清水区,所述第二隔板包括朝向所述清水区内凸出的避让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清污脱水区的容积与所述清水区的容积的比例设为 K,其中,1/10≤K≤1/3。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水孔贯穿所述第二隔板,所述控制阀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隔板,以连通或封闭所述通水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隔板的滑动件及连接于所述滑动件的第一复位件,所述滑动件设置有第一引流通道,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隔板滑动以处于通水位置和关闭位置,所述第一引流通道在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隔板滑动至通水位置时与所述通水孔连通,以使所述清水区与所述清污脱水区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水孔贯穿所述第二隔板,所述控制阀组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或第二隔板,以连通或封闭所述通水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架和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架的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一转动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或第二隔板,所述第一转动架设置有第二引流通道,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于所述桶身转动以处于通水位置和关闭位置,所述第二引流通道在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于所述桶身转动至通水位置时与所述通水孔连通,以使所述清水区与所述清污脱水区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二转动架、装配于所述第二转动架的堵塞件和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架的第三复位件,所述第二转动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或第二隔板,所述堵塞件随着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而处于开启所述通水孔的通水位置或封闭所述通水孔的关闭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桶身还包括装配于所述清污脱水区的底部的减震组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清水区用于储存清洗液,通过控制阀组件开启通水孔即可使得清洗液进入到清污脱水区。清水区的底部和清污脱水区的底部具有高度落差,通水孔开启后,清洗液能够在压力作用下自动流入,以使清污脱水区储存一定量的清洗液,清污脱水区的液体补充方便。污水区与清污脱水区相互独立,以避免污水区内的污水回流到清污脱水区中,区分效果好。在清污脱水区注入了足量的清洗液时,无需等待清水区和清污脱水区的水位均衡,即可通过控制阀组件关闭通水孔,再次清洗拖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中平板拖把插入清洁桶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清洁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桶盖装配至桶身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清污挤水装置安装于桶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桶身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转动式控制阀组件的清洁拖把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转动式控制阀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滑动式控制阀组件的清洁拖把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容器状的第二隔板安装有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桶身10;清污脱水区11;污水区12;清水区13;控制阀组件14;第二转动架141;第一阀杆1411;偏心支杆1412;堵塞件142;第三复位件 143;定位座144;第一调节旋钮145;滑动件146;第一引流通道1461;第一复位件147;第一转动架148;第二引流通道1481;阀芯1482;第二阀杆1483;第二调节旋钮1484;通水孔15;周壁151;第一隔板152;第二隔板153;底壁 154;下底1541;上底1542;卡口155;泄水孔156;堵头157;清污挤水装置 20;捋口21;挤水刮板22;引流面221;安装架23;第一连接壁231;第二连接壁232;第一折弯壁233;第二折弯壁234;加强壁235;滑动缺口236;滑块 237;滑动轮24;锯齿刮板25;梳齿251;升降机构26;电动推杆261;滑轨 262;桶盖30;拖把口31;配合缺口311;出水口32;注水口33;提手槽34;提手35;第二通孔36;行程槽37;弹片38;卡块39;清洁桶100;平板拖把200;拖把杆201;拖把架2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平板拖把清洁桶100的桶身10,所述桶身10包括独立的清水区13、清污脱水区11和污水区12,所述清水区13的底部和所述清污脱水区11的底部具有高度落差。所述清水区13和清污脱水区11通过通水孔15 连通,所述桶身10还包括控制所述通水孔15通断的控制阀组件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清水区13用于储存清洗液,通过控制阀组件14开启通水孔15即可使得清洗液进入到清污脱水区11。清水区13的底部和清污脱水区 11的底部具有高度落差,通水孔15开启后,清洗液能够在压力作用下自动流入,以使清污脱水区11储存一定量的清洗液,清污脱水区11的液体补充方便。污水区12与清污脱水区11相互独立,以避免污水区内的污水回流到清污脱水区11中,区分效果好。在清污脱水区11注入了足量的清洗液时,无需等待清水区 13和清污脱水区11的水位均衡,即可通过控制阀组件14关闭通水孔,再次清洗拖把。
将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桶身10应用于污水分流式平板拖把清洁桶100,以使清洁桶100内干净的清洗液和污水分流,独立存储。在一实施例中,污水分流式平板拖把清洁桶100,用于清洗平板拖把200,所述平板拖把200安装有清洁件。平板拖把200包括拖把杆201和可转动连接于拖把杆201一端的拖把架 202,清洁件安装于拖把架202。所述平板拖把清洁桶100包括如上所述的桶身 10、桶盖30和清污挤水装置20,所述桶盖30装配于所述桶身10。所述清污挤水装置20安装于所述桶身10或桶盖30且远离所述清污脱水区11的底部。所述清污挤水装置20与所述桶盖30和/或桶身10之间形成有捋口21,所述捋口21 与所述清污脱水区11连通。
所述平板拖把200沿所述捋口21插入所述清污脱水区11,至少部分所述清洁件浸入并吸收所述清污脱水区11内的清洗液,所述清污挤水装置20在所述平板拖把200沿捋口21往复移动过程中捋挤所述清洁件并引导所述清洁件所挤出的污水流入所述污水区12。
清污脱水区11和污水区12为桶身10内部独立的收纳空间,其中,清污脱水区11用于收纳清洗液,该清洗液包括清水、添加有清洗剂或消毒剂的水溶液以及其它配方的溶液。污水区12用于承接平板拖把200在于清污挤水装置20 捋挤过程中混杂有脏物的污水,从而避免清污脱水区11内的清洗液受到清洁件所吸附脏物的大量浸入,从而使平板拖把200能够在多次抽插过程中始终保持清洁的清洗液清洗。可选地,污水区12与清污脱水区11自水平方向的投影相邻设置,以减小清污挤水装置20引导污水流动的路径。
所述平板拖把200的清洗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安装有清洁件的所述拖把架202旋转叠合于所述拖把杆201的清洗状态。
S102,向所述清污脱水区11内注入清洗液。
S103,将所述拖把架202远离拖把杆201的一端沿所述捋口21插入所述清污脱水区11,并通过所述拖把杆201带动所述拖把架202及清洁件沿所述捋口21上下移动;其中,所述清污挤水装置20在所述平板拖把200沿捋口21插入所述清污脱水区11过程中捋挤所述清洁件并引导所述清洁件所挤出的污水流入所述污水区12,穿过所述清污挤水装置20的所述清洁件随所述拖把架202浸入并吸收所述清污脱水区11内所收纳的清洗液。
S104,平板拖把200如此往复移动预设次数,和/或,所述清污脱水区11内的清洗液的容量少于预设值。
清污脱水区11用于储存一定量的清水,用户将平板拖把200穿过清污挤水装置20插入到清污脱水区11中并反复抽插,拖把经过清污脱水区11内部的清水洗涤及吸收。在平板拖把200再次插入清污挤水装置20过程中与清污挤水装置20发生捋挤,以使平板拖把200的清洁件上所吸附的污垢和污水通过清污挤水装置20刮除导入到污水区12中。平板拖把200反复抽插多次之后,清污脱水区11内的污水不断地通过清污挤水装置20进入到污水区12中,从而使得清污脱水区11内部的水位下降直至用完或少于预设量,而污水汇聚于污水区12中实现污水分流,平板拖把200每次均能实现清水清洗,清洁效果好。即,该清洁桶100可以有效隔离清水和污水,避免污水反向流动污染清水的情况发生。该清洁桶100的清水区13内部的清洗液的利用率高,减少了拖把清洁桶100的用水量,节水环保。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清污挤水装置20包括安装架23和连接于所述安装架23的挤水刮板22,所述安装架23连接于所述桶盖30或桶身10,所述挤水刮板22在所述平板拖把200沿捋口21往复移动过程中捋挤所述清洁件并引导所述清洁件所挤出的污水流入所述污水区12。可选地,清污挤水装置20安装于桶盖 30,并随桶盖30共同装配至桶身10,以灵活调节桶身10与清污挤水装置20的配合安装位置。可选地,清污挤水装置20安装于桶身10,桶盖30盖设于桶身 10及清污挤水装置20,以提高清洁桶100的整体美观度及密封性。
挤水刮板22的一端边缘朝向捋口21方向延伸,以使清洁件在反复抽插捋口 21过程中与挤水刮板22相互挤压。清洗液混合赃物后形成的污水被挤水刮板22 刮离清洁件,从而提高清洁件的整洁性。其中,污水在平板拖把200插入捋口 21过程中被挤出清洁件。挤水刮板22在水平面方向的投影叠加连接清污脱水区 11和污水区12,以引导污水流入污水区12,避免回流至清污脱水区11。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挤水刮板22包括自所述捋口21向所述污水区12方向倾斜的引流面221,该引流面221设置为平面或曲面。其中,当引流面221设置为曲面时,引流面221设置为连续的平滑曲面或具有起伏的波浪形倾斜曲面。
所述安装架2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桶盖30,以使桶盖30与安装架23的安装位置可调。进一步地,所述挤水刮板22与所述安装架23一体成型,其中,挤水刮板22为安装架23的一部分,其设为捋口21的开口处,或者,挤水刮板22 自捋口21的孔壁局部凸出形成的板状凸筋,挤水刮板22设置有导流槽,用于引导污水流出。挤水刮板22与安装架23一体成型,整体结构强度高,生产成本低。
在另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挤水刮板22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23。在本实施例中,挤水刮板22设为独立部件,加工并装配至安装架23,以使两者可拆卸连接。例如,挤水刮板22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连接于安装架23。或者,挤水刮板22通过非圆形轴插接固定于安装架23,以避免挤水刮板22相对于安装架23转动。或者,挤水刮板22通过固定架固定于安装架23,固定架为连接挤水刮板22和安装架23的连接件,其可设为压板、转接板、过渡连接件等。
为进一步提高平板拖把200沿捋口21抽插移动的顺畅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清污挤水装置20还包括与所述挤水刮板22相对设置的两个及以上的滑动轮 24,所述两个及以上的滑动轮24活动连接于所述桶盖30和/或安装架23。在平板拖把200沿捋口21抽插移动过程中,背对清洁件的拖把架202的表面抵接于滑动轮24的表面,以实现滚动连接,摩擦力小且能调节清洁件与挤水刮板22 之间的挤压力,捋挤效果好。可选地,所述滑动轮24包括具有轮轴的滚动轮、球状的滚珠等结构。其中,滑动轮24设为具有轮轴的滚动轮时,所述滑动轮24 绕自身的回转轴线转动,以使滚动轮能够定向支撑拖把架202移动。
可选地,所述滑动轮24滑动连接于所述桶盖30和/或安装架23,所述滑动轮24的滑动方向相对所述平板拖把200的移动方向倾斜或平行。在一实施例中,桶盖30设置有长孔,滑动轮24滑动连接于长孔中,以使滑动轮24在拖把架202的挤压作用下相对于桶盖30转动并沿长孔移动。在另一实施例中,安装架23设置有长孔,滑动轮24滑动连接于长孔中,以使滑动轮24在拖把架202 的挤压作用下相对于安装架23转动并沿长孔移动。在另一实施例中,安装架23 和桶盖30的结合部位配置有长孔,即,安装架23和桶盖30的结合部位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凹槽缺口,安装架23装配于桶盖30,以使凹槽缺口合拢形成长孔,滚动轮安装于长孔。
滑动轮24相对于桶盖30和/或安装架23滑动,以使滑动轮24与挤水刮板 22之间的间距随车滑动轮24的滑动而相对变化,提高平板拖把200的移动便捷性。其中,长孔的长度方向向远离清污脱水区11的底部方向延伸,当拖把架 202拔出清污脱水区11过程中,滑动轮24随着拖把架202向远离清污脱水区11 的底部方向移动,以逐渐扩大滑动轮24与挤水刮板22之间的间距,提高拖把架 202拔出捋口21的顺畅性。进一步地,当拖把架202插入清污脱水区11过程中,滑动轮24与挤水刮板22之间的间距最小,以提高清洁件与挤水刮板22的挤压力,提高捋挤清洁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安装架23呈环形结构,所述滑动轮24和所述挤水刮板22位于所述安装架23相对的两侧壁。所述安装架23包括长槽形的滑动缺口236,所述桶盖30闭合所述滑动缺口236,所述滑动轮24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缺口236。安装架23用于安装滑动轮24和挤水刮板22,以调节平板拖把200 在捋口21中移动的活动范围,调节顺畅性好。安装架23整体安装至桶盖30,调节方便。滑动轮24沿滑动缺口236装配至安装架23,继而通过安装架23连接于桶盖30,则滑动缺口236封闭形成长孔,以使滑动轮24的滑动范围限定于长孔中。可选地,桶盖30配置有与滑动缺口236相匹配的配合缺口311,以加大长孔的长度尺寸。
在一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架23包括第一连接壁231、与所述第一连接壁231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壁232、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壁231弯折的第一折弯壁233、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壁232弯折的第二折弯壁234、及连接所述第一折弯壁233和第二折弯壁234的加强壁235。所述滑动轮24包括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折弯壁233,所述第二滑轮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折弯壁234。所述挤水刮板2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壁231和第二连接壁232,其中,所述第一折弯壁233、加强壁235和第二折弯壁234构成用于避让所述平板拖把200的避让开口。
挤水刮板2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壁231和第二连接壁232,并与第一折弯壁233和第二折弯壁234相对设置。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间隔分布且分布于避让开口的两侧,以使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能够均衡滚动连接于拖把架202 的背面。拖把杆201和拖把架202的连接部位沿避让开口滑动,以形成限定活动空间的效果,实现定向移动和防呆效果。挤水刮板22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相对设置,以将拖把架202及安装于拖把架202的清洁件进行挤压定位,从而在拖把架202相对移动过程中形成捋挤清洁件的效果,操作方便移动灵活性好。安装架23由连续弯折的薄壁结构组成,加工安装和连接效果好。
为提高挤水刮板22与清洁件的清洁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清污挤水装置20 包括连接于所述挤水刮板22的锯齿刮板25,所述锯齿刮板25相对于所述挤水刮板22远离所述清污脱水区11的底部,且所述锯齿刮板25与所述挤水刮板22 之间形成引流通道。锯齿刮板25位于挤水刮板22的上方,在拖把架202插入捋口21过程中,锯齿刮板25先与清洁件接触并梳理清洁件表面的异物,如固体颗粒物、线、头发等大颗粒物体。锯齿刮板25与挤水刮板22之间形成引流通道,清洁件所捋挤出的污水沿引流通道流入污水区12,导向性好。可选地,锯齿刮板25设置在挤水刮板22的顶端并且挤水刮板22和锯齿刮板25为一体件,滑动轮24的两端可旋转地安装在安装架23上,安装架23设置有用于避让拖把的避让开口,挤水刮板22和滑动轮24分别设置在捋口21的两边,挤水刮板22设置在靠近污水区12的一侧,滚轮设置在靠近清水区13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锯齿刮板25设置有间隔分布的梳齿251,所述梳齿251朝向捋口21方向凸出。梳齿251间隔分布于锯齿刮板25上,提高对清洁件的梳理效果,有效刮落清洁件表面附着的大颗粒物体。可选地,梳齿251的自由端超出或平齐与挤水刮板22挤压清洁件的对应边缘,以提高梳理效果。
清污脱水区11内的清洗液可通过捋口21单独注入,以进行清洗。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桶身10还包括相对于所述清污脱水区11及所述污水区12独立设置的清水区13、及连通所述清水区13和所述清污脱水区11的通水孔15。所述平板拖把200清洁桶100还包括控制阀组件14,所述控制阀组件14用于控制所述通水孔15的通断。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清水区13用于容纳清洗液,以向清污脱水区11 多次提供清洗液,提高清洁桶100的使用便捷性。通水孔15用于连通清污脱水区11及清水区13,以供清洗液流通。其中,控制阀组件14控制通水孔15的通道,以使清水区13向清污脱水区11定向输送清洗液,操控效果好。用户将拖把穿过清污挤水装置20插入到清污脱水区11中并反复抽插,拖把经过清污脱水区 11内部的清洗液洗涤,拖把上的污垢和污水通过清污挤水装置20刮除进入到污水区12中;反复抽插多次之后,清污脱水区11内的污水不断地通过清污挤水装置20进入到污水区12中,从而使得清污脱水区11内部的水位下降。也就是说,此时清水区13最低处的水位高于清污脱水区11的水位,随后用户再通过控制阀组件14开启通水孔15,清水区13内部的清洗液通过通水孔15流入到清污脱水区11中,而清污脱水区11内部的污水不会倒流到清水区13内部。在清污脱水区11注入了足量的清洗液时,无需等待清水区13和清污脱水区11的水位均衡,即可通过控制阀组件14关闭通水孔15,即可再次清洗拖把。
可选地,所述清污脱水区11的容积与所述清水区13的容积的比例设为K,其中,1/10≤K≤1/3。清水区13的容积大于清污脱水区11的容积,以使清水区 13内所存储的清洗液能为清污脱水区11提供多次清洗的清洗液,无需从捋口21 向清污脱水区11注入,使用方便。例如,清水区13的容积是清污脱水区11的容积的5倍,则清水区13能够为清污脱水区11提供二次以上用于清洗的清洗液。值得一提的是,清水区13和清污脱水区11的容积均为有效容纳清洗液的空间体积,其中,清污脱水区11收纳的清洗液的液面位于清污挤水装置20的下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清水区13的底部与所述清污脱水区11之间具有高度差,所述清水区13内所收纳的清洗液在压力作用下流入所述清污脱水区11。水平方向上清水区13的底部高度高于清污脱水区11的底部高度,以使清水区13 内的清洗液在控制阀组件14开启通水孔15后自动流入到清污脱水区11,控制阀组件14开启预设时间后,清污脱水区11内的水量达到预设值或者与清水区13的液面平齐,则控制阀组件14关闭通水孔15,以使清污脱水区11与清水区 13隔开。平板拖把200在清污脱水区11清洗。其中,控制阀组件14控制通水孔15开启包括滑动开启和转动开启等工作模式。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组件14相对于所述通水孔 15滑动,以连通或封闭所述通水孔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组件14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桶身10的滑动件146及连接于所述滑动件146的第一复位件 147,所述滑动件146设置有第一引流通道1461。所述滑动件146相对于所述桶身10滑动以处于通水位置和关闭位置,所述第一引流通道1461在所述滑动件 146相对于所述桶身10滑动至通水位置时与所述通水孔15连通,以使所述清水区13与所述清污脱水区11连通。
第一引流通道1461设置于滑动件146,其中,第一引流通道1461设置为通孔,通孔的轴线与滑动件146的滑动方向倾斜相交。或者,第一引流通道1461 设置为环绕滑动件146外周壁151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轴线与滑动件146 的滑动方向平行或重合。当滑动件146相对于桶身10滑动至第一引流通道1461 与通水孔15连通的通水位置时,清水区13内的清洗液沿通水孔15及第一引流通道1461流动进入清污脱水区11。当用户第一复位件147带动滑动件146复位,以使滑动件146相对于桶身10滑动至第一引流通道1461与通水孔15分开的关闭位置,清水区13与清污脱水区11相对封闭,两者分隔开。其中,第一复位件147配置为拉簧、扭簧或压簧类结构。
如图4、图11和图12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组件14相对于所述通水孔15转动,以连通或封闭所述通水孔15。用户通过转动调节控制阀组件14与桶身10的相对转动角度,以调节控制阀组件14的导通与关闭。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组件14包括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桶身10 的第一转动架148和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架148的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一转动架148设置有第二引流通道1481,所述第一转动架148相对于所述桶身10转动以处于通水位置和关闭位置。所述第二引流通道1481在所述第一转动架148相对于所述桶身10转动至通水位置时与所述通水孔15连通,以使所述清水区13 与所述清污脱水区11连通。
第一转动架148限定于桶身10内,第二导流通道设置于第一转动架148 上。第二引流通道1481设置为通孔,通孔的轴线相对于第二转动架141的回转轴线倾斜或垂直。具体的,第一转动架148配置有柱状的转动轴,第二引流通道1481贯穿转动轴。当第一转动架148转动至第二引流通道1481与通水孔15 至少部分连通时,清水区13内的清洗液沿通水孔15及第二引流通道1481流动进入清污脱水区11。当用户反转或第二复位件带动第一转动架148复位,以使滑动件146相对于桶身10转动至第二引流通道1481与通水孔15分开的关闭位置,清水区13与清污脱水区11相对封闭,两者分隔开。可选地,第二复位件配置为扭簧等结构。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控制阀组件14包括有第二调节旋钮1484、第二阀杆 1483、阀芯1482和阀壳,第二调节旋钮1484、第二阀杆1483和阀芯1482构成第一转动架148,阀壳设置在第二隔板153,阀壳设置有连通清水区13和清污脱水区11的第四通孔,其中第四通孔即为通水孔15。阀芯1482可旋转地安装在阀壳内部,阀芯1482上设置有旋转后与第四通孔连通的第三通孔,其中,第三通孔即为第二引流通道1481。第二阀杆1483竖直设置,第二阀杆1483的底端与阀芯1482同轴固定连接,第二调节旋钮1484与第二阀杆1483同轴设置并且第二调节旋钮1484固定安装在第二阀杆1483的顶端。
用户可以旋转第二调节旋钮1484从而通过第二阀杆1483带动阀芯1482旋转,阀芯1482旋转使得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连通时,清水区13内部的清水流向清污脱水区11,用户再次旋转第二调节旋钮1484使得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不连通时,清水区13和清污脱水区11隔离开来。
如图7和图8所示,在另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组件14包括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桶身10的第二转动架141、装配于所述第二转动架141的堵塞件 142和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架141的第三复位件143,所述堵塞件142随着所述第二转动架141的转动而处于开启所述通水孔15的通水位置或封闭所述通水孔15的关闭位置。
第二转动架141可转动连接于桶身10,堵塞件142连接于第二转动架141 并随第二转动架141转动。堵塞件142随着第二转动架141转动以封堵或开启通水孔15,其中,堵塞件142相对于第二转动架141呈悬臂状凸出。当第二转动架141时,堵塞件142至少部分转离通水孔15,以使清污脱水区11与清水区13 通过通水孔15至少部分连通,清水区13内的清洗液沿通水孔15流动进入清污脱水区11。当用户反转或第三复位件143带动第二转动架141复位,以使堵塞件142随第二转动架141转动并封堵于通水孔15,以处于关闭位置,清水区13与清污脱水区11相对封闭,两者分隔开。可选地,第三复位件143配置为扭簧等结构。
在一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控制阀组件14包括有第一调节旋钮145、第一阀杆1411、密封塞、定位座144和偏心支杆1412,其中,第一调节旋钮145、第一阀杆1411和偏心支杆1412构成第二转动架141,密封塞采用橡胶制成的堵塞件142,定位座144安装于桶身10,以构成限定第二转动架141转动的连接件。
其中,定位座144固定安装于清污挤水装置20,第一阀杆1411竖直设置,桶身10的底壁154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的阀杆座,定位座144设置有与阀杆座同轴的阀杆孔,第一阀杆1411的底端可旋转地安装在阀杆座中,第一阀杆1411 的中部可旋转地安装在阀杆孔中,第一调节旋钮145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阀杆 1411的顶端,偏心支杆1412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阀杆1411的底端,密封塞与偏心支杆1412固定连接,在处于关闭位置时,密封塞密封封堵于通水孔15。
阀杆座和阀杆孔分别组合成第一阀杆1411两端的转轴座,用户旋转第一调节旋钮145即可带动第一阀杆1411旋转,第一阀杆1411旋转通过偏心支杆1412 带动密封塞围绕第一阀杆1411的轴线做圆周运动,从而使得密封塞移出或塞入通水孔15。
第一阀杆1411包括有自上而下同轴并且顺序连接的方杆、六面杆、第一圆杆、止动环、六棱杆、第二圆杆,方杆、六面杆、第一圆杆和止动环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止动环、六棱杆和第二圆杆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六面杆的六面中不相邻的三面为环绕同一轴线均布的扇形面,六面杆可旋转地安装在阀杆孔中,第一调节旋钮145安装在方杆上,第二圆杆安装在阀杆座中,偏心支杆1412的一端套设在六棱杆上;第一调节旋钮145底部设置有与方杆间隙配合的方孔轴,偏心支杆1412包括有六棱孔套筒和活动板,活动板的一端与六棱孔套筒固定连接,六棱孔套筒与六棱杆间隙配合,密封塞固定安装在活动板的悬空端。
方杆用于安装方孔轴并传递扭矩,六面杆其中三面能够组合成不完整的圆周面,足以使得六面杆能够在阀杆孔中稳定旋转,第一圆杆用于传递转矩给六棱杆,六棱杆用于传递转矩给六棱孔套筒,六棱孔套筒传递扭矩给活动板,活动板带动密封塞环绕第一阀杆1411的轴线做圆周运动,止动环的底面和阀杆座的顶面将六棱孔套筒的上下两端面夹设在中间,限制了偏心支杆1412相对于第一阀杆1411的轴向移动。
控制阀组件14还包括有套环和复位扭簧,套环可拆卸地安装在六面杆上,套环的内壁与六面杆间隙配合,六面杆的六面中不相邻的另外三面为环绕同一轴线均布的竖直平面,套环位于定位座144的下方,复位扭簧构成第三复位件 143并套设在第一阀杆1411上,套环上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插孔销,定位座 144的底端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挂钩销,复位扭簧的一端套设在插孔销上,复位扭簧的另一端勾连在挂钩销上。
复位扭簧用于驱动偏心支杆1412带动密封塞朝向通水孔15的方向移动,使得用户松开握住第一调节旋钮145的手,复位扭簧即可通过自身的回弹力带动插孔销朝向远离挂钩销的方向环绕第一阀杆1411的轴线做圆周运动,进而通过第一阀杆1411向偏心支杆1412传递扭矩,从而移动密封塞使其塞入到通水孔 15内部。六面杆其六面中不相邻的三个扇形面与阀杆孔间隙配合,六面杆其六面中不相邻的另外三个平面与套环内壁卡接,使得六面杆能够在阀杆孔内部稳定的旋转,也可以向套环传递转矩,更可以将套环固定在六面杆的底端和定位座144的底端之间;相比较于将第一阀杆1411、偏心支杆1412和套环制作成一体成型的零件,第一阀杆1411、偏心支杆1412和套环分开制作的模具成本更低,也更容易组装。
如图6和图7所示,桶身10构成一个容器结构,其内通过隔板分割形成不同的容器空间;或者通过大容器收纳小容器以构成不同的容器空间形态。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桶身10包括底壁154和环绕底壁154的周壁151,所述底壁154 和所述周壁151合围形成容器空间。所述桶身10还包括第一隔板152和第二隔板153,所述第一隔板152和第二隔板153将所述容器空间分隔形成独立的清水区13、清污脱水区11和污水区12。
桶身10包括有底壁154,底壁154配置为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底面。或者,底壁154包括有下底1541和上底1542,下底1541和上底1542位于不同的水平面上,下底1541和上底1542的彼此相邻的一边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连接板竖直设置并且连接下底1541和上底1542彼此相邻的一边,撑板设置在上底 1542的底部并且延伸至与下底1541底部平齐的高度。
周壁151环绕底壁154的边缘竖直向上延伸至同一水平面,第一隔板152 自下底1541的底壁154出发竖直向上延伸至与周壁151顶端齐平,第二隔板153 自上底1542的底壁154出发竖直向上延伸至与周壁151顶端齐平。第一隔板 152、第二隔板153均与连接板平行,第一隔板152和第二隔板153的两边均与周壁15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隔板153上设置有水平贯穿第二隔板153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位于上底1542的上方并且靠近上底1542。
下底1541、上底1542和连接板组合成与周壁151密封连接的底壁154,底壁154和周壁151组合成一个可以用于盛水的水桶状容器。第一隔板152和第二隔板153将该水桶分隔成清水区13、清污脱水区11和污水区12,其中周壁151 和第一隔板152组合成污水区12,周壁151、第一隔板152和第二隔板153组合成清污脱水区11,周壁151和第二隔板153组合成清水区13。上底1542和撑板组合成垫高区,用于将清水区13的底部垫高。清水区13和垫高区在竖直方向上相邻设置,垫高区位于清水区13的下方,清污脱水区11的底部高度与垫高区底部高度平齐。第一通孔即为连通清水区13和清污脱水区11的通水孔15。其中,第二隔板153局部弯折,以使清污脱水区11远离污水区1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避让拖把棍体的避让槽。可选地,第二隔板153上设置有沿着第二隔板153的中线朝向污水区12方向凸出的弧形凸起,上底1542和弧形凸起组合成用于避让拖把棍体的避让槽。
在另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板153包括容器状薄壁结构,所述第二隔板15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隔板152或底壁154。第二隔板153构成桶状的容器结构,并独立加工,加工方便,并降低桶身模具的复杂性。并且,第二隔板153独立加工,以形成容器状结构装配至第一隔板152或底壁154,装配位置灵活。可选地,第二隔板153所构成的容器空间形成清污脱水区11,可独立安装并适配清污挤水装置20,装配方便。
在另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板153与所述周壁151及底壁154一体成型。第二隔板153弯曲并相交至底壁154和周壁151,以形成一容器结构;或者,第二隔板153弯曲并相交至底壁154和第一隔板152,以形成一容器结构,该容器结构形成清污脱水区11。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清污挤水装置20可拆卸安装于桶身 10并与桶身10滑动连接,以调节清污挤水装置20距离桶身10底部的距离。其中,清污挤水装置20可升降安装于桶身10,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调节安装架23的高度,从而使得本拖把清洁桶100适用于不同长度的拖把,用户在更换拖把桶时无需更换拖把。
其中,清污挤水装置20还包括有升降机构26,升降机构26包括有滑块 237、滑轨262、电动推杆261和夹具,滑块237设置在安装架23的两侧,滑轨 262设置在桶身10的两侧,滑块237和滑轨262均竖直设置并且滑动连接,电动推杆261固定安装在桶身10上,电动推杆261的工作端竖直向上设置,夹具设置在安装架23的侧面,夹具与电动推杆2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滑块237、夹具和安装架23为一体件。
桶身10设置有用于控制电动推杆261启闭的按钮,用户可以通过按钮开启或关闭电动推杆261,电动推杆261开启后其工作端推动夹具竖直向上移动,夹具带动安装架23向上移动使得安装架23通过滑块237在滑轨262中竖直向上滑动,从而使得安装架23得以通过升降机构26竖直上下移动。
安装架23的底部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并且与清污脱水区11内壁吻合的阻水裙边。
阻水裙边与第一隔板152、第一隔板152围绕形成的清污脱水区11的内壁吻合,从而使得安装架23竖直上下移动的同时,阻水裙边始终插入到清污脱水区11内部,进而使得用户清洁拖把时,拖把上挤压出的污水不会通过安装架23 和第一隔板152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污水区12,从而保护电动推杆261远离污水,同时拖把上挤压出的污水不会通过安装架23和第二隔板153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清水区13,从而避免清水区13内的清水遭到污染。
如图3所示,平板拖把200清洁桶100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桶身10的桶盖 30,桶盖30扣盖在桶身10的顶端。可选地,桶盖30与桶身10卡接,桶盖30 设置有竖直贯穿桶盖30并且分别连通至清水区13、清污脱水区11、污水区12 的注水口33、拖把口31、出水口32。桶盖30以及注水口33、拖把口31、出水口32的边缘均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裙边。桶盖30罩盖在桶身10的顶面,仅留出用于注水、塞入拖把、倒水的注水口33、拖把口31、出水口32,桶盖30以及注水口33、拖把口31、出水口32的裙边用于阻挡水流向外流动,避免用户清洗拖把时污水飞溅到桶身10的外部。
在一可选地实施例中,桶盖30安装有可旋转地提手35,提手35的两端分别与桶盖30两侧的中部铰接,桶盖30设置有用于容纳提手35的提手槽34。提手35可以旋转至与桶盖30垂直的角度,便于用户通过提手35提起整个清洁桶 100,同时提手35也可以旋转至与桶盖30平齐的角度,此时提手35被提手槽 34环绕在内部,使得使用或收纳清洁桶100时,提手35不会妨碍到用户清洁拖把或者占用过多的空间。
进一步的,桶盖30还设置有溢流槽,溢流槽位于出水口32远离拖把口31 的一侧,溢流槽的底端与桶身10的边缘平齐。桶盖30以及注水口33、拖把口31、出水口32的边缘均设置有用于阻挡水流向外流动的裙边,用户在倾倒污水时,在出水口32的裙边内部会残留一部分污水无法倒出,所以需要通过溢流槽将这部分污水倒出。
在一实施例中,桶盖30还设置有第二通孔36和行程槽37,第一调节旋钮 145的边缘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止动杆,行程槽37为与第二通孔36同轴的弧形槽孔,第二通孔36为与方孔轴间隙配合的圆孔,方孔轴穿过第二通孔36与方杆连接,止动杆可滑动地安装在行程槽37内部。
第一调节旋钮145安装在桶盖30的上方,便于用户操作,第一调节旋钮 145通过方孔轴穿过第二通孔36向方杆传递转矩,行程槽37用于限制止动杆的行程,等同于行程槽37限制了第一调节旋钮145的旋转角度,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止动杆与行程槽37两端抵接的力度反馈得知第一调节旋钮145是否已经旋转到位。
进一步地,桶盖30两侧的中部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并且与周壁151内壁贴合的弹片38,弹片38的底端设置有向着远离桶盖30的方向延伸的卡块39,周壁151设置有用于水平贯穿周壁151并且与卡块39卡接的卡口155。
桶盖30安装在桶身10顶端时,卡块39推挤着弹片38向内移动,弹片38 产生弹性形变直到卡块39卡入到卡口155内部,此时桶盖30通过卡块39和卡口155与桶身10卡接,从而完成了桶盖30的安装。
周壁151的内壁设置有位于卡口155两侧的引导条,引导条为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状,相邻的两个引导条之间的最小间距等于卡块39的宽度。引导条用于引导卡块39快速滑入到卡口155中,提高了用户安装桶盖30的速度。
周壁151设置有贯穿周壁151连通桶身10外部和污水区12的泄水孔156,泄水孔156安装有橡胶圈,橡胶圈可拆卸地安装有堵头157。橡胶圈和堵头157 的边缘通过橡胶皮带固定连接,从而避免堵头157不慎丢失,泄水孔156的功能相当于出水口32的功能,泄水孔156等同于第二个出水口32,在用户不便于通过倾倒的方式倒出桶身10内部的污水时,还可以通过打开堵头157释放桶身10 内部的污水。
设置有清水区13、污水区12及清污脱水区11的平板拖把200清洁桶100 的平板拖把200清洁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向清水区13注入清水:用户通过注水口33向清水区13内部注入一定量的清水,然后通过提手355提起清洁桶100将其移动至待清洁的区域。
步骤二、向清污脱水区11注入清水:用户控制阀组件14开启通水孔15,待清水区13向清污脱水区11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后通过控制阀组件14关闭通水孔15。
步骤三、调节清污挤水装置20高度;用户通过升降机构26调节安装架23 高度使其降低到最低处,然后用户将拖把穿过安装架23插入到清污脱水区11,接着通过升降机构26调节安装架23高度使其移动至拖把最高处或者安装架23 的行程终点。
步骤四、润湿拖把:用户手持待润湿的拖把,将其插入到清污脱水区11中打湿拖把,拔出拖把时挤水刮板22将拖把布上多余的水分挤出到污水区12中。
步骤五、清洁拖把:用户手持待清洁的拖把,将其插入到清污脱水区11中并反复抽插,拖把经过清污脱水区11内部的清水洗涤,拖把上的污水通过挤水刮板22挤入到污水区12中,拖把上的污垢通过锯齿刮板25刮除并伴随着污水进入到污水区12中,直到清污脱水区11内部的水位下降到上底1542的下方时停止。
步骤六、再次向清污脱水区11注入清水:重复步骤二,直到清污脱水区11 内部水位与清水区13内部水位平齐。
步骤七、再次清洁拖把:用户手持经过第一次清洁的拖把,将其拖布部旋转或翻转180度,使得拖布部在步骤四中朝下的一端改为朝上设置,然后重复步骤四。
步骤八、倾倒污水:用户手持提手35然后倾斜桶身10,通过注水口33、拖把口31、出水口32和溢流槽倒出桶身10内部残留的污水。
步骤九、清洗桶身10:用户将堵头157从橡胶圈中拔出,然后将出水口32 置于水龙头下方,通过流水清洗污水区12内部残留的污垢。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用户通过注水口33向清水区13内部注入一定量的清水,然后通过控制阀组件14开启通水孔15即可使得清水进入到清污脱水区11;清污脱水区11储存一定量的清水后,用户将拖把穿过清污挤水装置20插入到清污脱水区11中并反复抽插,拖把经过清污脱水区11内部的清水洗涤,拖把上的污垢和污水通过清污挤水装置20刮除进入到污水区12中;用户也可以旋转拖把头180度,从而均衡地清理拖把头的两端;反复抽插多次之后,清污脱水区11内的污水不断地通过清污挤水装置20进入到污水区12中,从而使得清污脱水区11内部的水位下降到垫高区的顶端下方;此时清水区13最低处的水位高于清污脱水区11的水位,随后用户再通过控制阀组件14开启通水孔15,清水区13内部的水通过通水孔 15流入到清污脱水区11中,由于清水区13的水位始终高于清污脱水区11的水位,所以清污脱水区11内部的污水不会倒流到清水区13内部;在清污脱水区 11注入了足量的清水时,无需等待清水区13和清污脱水区11的水位均衡,即可通过控制阀组件14关闭通水孔15,然后再次清洗拖把;清洗完成后,提起提手35旋转桶身10即可通过出水口32和溢流槽将污水倒出,然后将出水口32 置于水龙头下方,拔出堵头157即可通过流水清洁污水区12内部残留的污垢。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还可以对本发明做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变化等等。但是,这些变换只要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一些术语并不是限制,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平板拖把清洁桶的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包括独立的清水区、清污脱水区和污水区,所述清水区的底部和所述清污脱水区的底部具有高度落差,所述清水区和清污脱水区通过通水孔连通,所述桶身还包括控制所述通水孔通断的控制阀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包括底壁,所述底壁包括上底和与所述上底形成高度落差的下底,所述下底构成所述清污脱水区的至少部分底部,所述上底构成所述清水区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及环绕所述底壁的周壁,所述底壁和所述周壁合围形成容器空间,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容器空间分隔形成独立的所述清水区、清污脱水区和污水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周壁及底壁一体成型,其中,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周壁及底壁一体成型;或,所述第二隔板呈容器状薄壁结构,所述第二隔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隔板或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局部弯折并连接于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第一隔板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隔板的面积,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空间构成所述清污脱水区,所述第二隔板及部分第一隔板与所述周壁合围形成所述清水区,所述第二隔板包括朝向所述清水区内凸出的避让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污脱水区的容积与所述清水区的容积的比例设为K,其中,1/10≤K≤1/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孔贯穿所述第二隔板,所述控制阀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隔板,以连通或封闭所述通水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隔板的滑动件及连接于所述滑动件的第一复位件,所述滑动件设置有第一引流通道,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隔板滑动以处于通水位置和关闭位置,所述第一引流通道在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隔板滑动至通水位置时与所述通水孔连通,以使所述清水区与所述清污脱水区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孔贯穿所述第二隔板,所述控制阀组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或第二隔板,以连通或封闭所述通水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架和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架的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一转动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或第二隔板,所述第一转动架设置有第二引流通道,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于所述桶身转动以处于通水位置和关闭位置,所述第二引流通道在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对于所述桶身转动至通水位置时与所述通水孔连通,以使所述清水区与所述清污脱水区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二转动架、装配于所述第二转动架的堵塞件和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架的第三复位件,所述第二转动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或第二隔板,所述堵塞件随着所述第二转动架的转动而处于开启所述通水孔的通水位置或封闭所述通水孔的关闭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还包括装配于所述清污脱水区的底部的减震组件。
CN202022572933.1U 2019-11-15 2020-11-09 用于平板拖把清洁桶的桶身 Active CN21519133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0137X 2019-11-15
CN201911120137.XA CN110755011A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平板拖把清洁桶及平板拖把清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91332U true CN215191332U (zh) 2021-12-17

Family

ID=69338032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20137.XA Pending CN110755011A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平板拖把清洁桶及平板拖把清洁方法
CN202022572963.2U Active CN214048712U (zh) 2019-11-15 2020-11-09 平板拖把清洁桶
CN202022572933.1U Active CN215191332U (zh) 2019-11-15 2020-11-09 用于平板拖把清洁桶的桶身
CN202011238799.XA Withdrawn CN112120624A (zh) 2019-11-15 2020-11-09 污水分流式平板拖把清洁桶
CN202011238773.5A Withdrawn CN112515594A (zh) 2019-11-15 2020-11-09 平板拖把清洁方法
CN202022572935.0U Active CN215227330U (zh) 2019-11-15 2020-11-09 污水分流式平板拖把清洁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20137.XA Pending CN110755011A (zh) 2019-11-15 2019-11-15 一种平板拖把清洁桶及平板拖把清洁方法
CN202022572963.2U Active CN214048712U (zh) 2019-11-15 2020-11-09 平板拖把清洁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38799.XA Withdrawn CN112120624A (zh) 2019-11-15 2020-11-09 污水分流式平板拖把清洁桶
CN202011238773.5A Withdrawn CN112515594A (zh) 2019-11-15 2020-11-09 平板拖把清洁方法
CN202022572935.0U Active CN215227330U (zh) 2019-11-15 2020-11-09 污水分流式平板拖把清洁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6) CN11075501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9180A (zh) * 2021-05-12 2022-12-06 宁波雅翔清洁用品有限公司 清洁桶和清洁工具
CN115363493A (zh) * 2021-05-17 2022-11-22 宁波雅翔清洁用品有限公司 清洗桶和清洗组件
CN113261899A (zh) * 2021-06-07 2021-08-17 宁波雅翔清洁用品有限公司 自带清理的拖把桶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7053B (zh) * 2017-12-01 2022-05-24 永康市清唯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拖把清洗桶
CN208228918U (zh) * 2018-02-05 2018-12-14 徐灵莉 一种清洁工具
CN208524789U (zh) * 2018-03-07 2019-02-22 王玉龙 一种平拖把清洁桶
CN208837848U (zh) * 2018-03-26 2019-05-10 吕方杰 一种清洁工具
CN209048054U (zh) * 2018-03-28 2019-07-02 王玉龙 一种平拖把挤水装置及其清洁桶
CN209346931U (zh) * 2018-05-08 2019-09-06 黄宸宇 一种清洁工具
CN209421864U (zh) * 2018-08-23 2019-09-24 孔令松 一种清洁工具
KR102022308B1 (ko) * 2019-03-27 2019-09-18 이명지 세탁수 역류 방지장치가 설치된 걸레 세척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20624A (zh) 2020-12-25
CN112515594A (zh) 2021-03-19
CN215227330U (zh) 2021-12-21
CN214048712U (zh) 2021-08-27
CN110755011A (zh) 2020-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191332U (zh) 用于平板拖把清洁桶的桶身
CN108523795B (zh) 一种平板拖把用清洁结构及清洁工具
CN212879201U (zh) 一种新型的平板拖把清洁装置
CN214511070U (zh) 一种用于平板拖把的清洁装置
CN211324810U (zh) 一种拖把桶
CN216535207U (zh) 一种高效清污的平板拖把清洁桶
CN216535206U (zh) 一种提高清污效果的平板拖把清洁桶
WO2021007993A1 (zh) 一种循环过滤清洗桶及清洗方法
CN214712448U (zh) 脚踏式污水分流拖把桶
CN215227314U (zh) 自动抽水式平板拖把清洁桶
CN212037423U (zh) 一种平板拖把清洁桶
CN215227335U (zh) 自动抽水清洁工具
CN212591994U (zh) 一种拖把自动清洗机构及拖把桶
CN212037424U (zh) 一种方便操作的平板拖把清洁桶
CN212234351U (zh) 冲水机构、挤水装置以及清洁工具
CN217610946U (zh) 一种具有清污引流的拖把清洗装置
CN216854623U (zh) 拖把清洁装置及清洁组件
CN216256974U (zh) 一种清水污水分离平板拖把清洁工具
CN214678830U (zh) 捋水装置及清水拖把清洁桶
CN216933090U (zh) 一种清污分离平板拖把清洁工具
CN219594511U (zh) 一种清洁桶及清洁工具
CN211723044U (zh) 一种拖把桶套件
CN216293957U (zh) 一种可净污分离的挤刮拖把桶
CN211834261U (zh) 一种拖把桶
CN212630679U (zh) 净污分离电动拖把清洁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