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90523U - 一种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90523U
CN215190523U CN202121370476.6U CN202121370476U CN215190523U CN 215190523 U CN215190523 U CN 215190523U CN 202121370476 U CN202121370476 U CN 202121370476U CN 215190523 U CN215190523 U CN 215190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wall
plate
mattress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7047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腾博
马会学
李朋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Siyi Ho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Siyi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Siyi Ho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Siyi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7047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90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90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905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脊床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床垫本体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顶面右端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的右面与床垫本体的右内壁固定连接,侧板的左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板,四个支撑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顶面的前端、中间和后端,中间的两个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呈固定连接关系,四个支撑板的右端顶面均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的顶面与床垫本体的顶内壁固定连接,前端两个支撑板的中心顶端和后端两个支撑板的中心顶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护脊板,两个护脊板的下方均设置有支撑机构,两个支撑机构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调节机构,实用性强,有效实现了床垫本体的多功能性、可选择性、可调节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脊床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
背景技术
护脊床垫是一头为斜面的床垫,它是近些年出现的新型床垫,也是床垫近些年来在形状上的大创新。护脊床垫的理论依据叫麦肯基疗法。根据大数据的统计,我们平时低头、弯腰等让脊柱前倾的时间比其它让脊柱后仰的时间多很多,一般两者的比为600以上。这就导致了脊柱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导致了颈椎、腰椎类问题,所以经常利用护脊床垫来仰卧牵引矫正脊柱,就能平衡颈椎和腰椎,现有技术的护脊床垫,不具备调节性且功能单一,当同一床垫有两个人休息时,不能满足两个人的不同睡姿需求,因此亟需一种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来解决上述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床垫本体的内部镂空,床垫本体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顶面右端固定连接有侧板,侧板的右面与床垫本体的右内壁固定连接,侧板的左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板,支撑板类似菜刀状结构,四个支撑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顶面的前端、中间和后端,中间的两个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呈固定连接关系,前端与后端的两个支撑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分别与床垫本体的前后内壁固定连接,四个支撑板的右端顶面均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的左面呈凹陷状弧形面,顶板的顶面与床垫本体的顶内壁固定连接,前端两个支撑板的中心顶端和后端两个支撑板的中心顶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护脊板,护脊板呈梯形台状结构且护脊板的底面为斜面,两个护脊板的下方均设置有支撑机构,两个支撑机构呈前后对称设置,两个支撑机构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调节机构,两个调节机构呈前后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移动板,移动板呈矩形体结构,两个移动板的左端顶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撑块,每个移动板上的两个第一撑块之间均通过转轴连接有撑轮,每个移动板上的两个第一撑块的右侧均设置有第二撑块,四个第二撑块的底面分别与两个移动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每个移动板上的两个第二撑块之间均同样通过转轴连接有相同的撑轮,四个撑轮分别与两个护脊板的底面滚动连接,两个移动板的左端下方均设置有两个滑动轮,四个滑动轮分别通过转轴连接在前端两个支撑板之间和后端两个支撑板之间,四个滑动轮分别与两个移动板的底面滚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板的右端上方均设置有两个第三撑块,四个第三撑块的顶面均与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前端两个第三撑块之间和后端两个第三撑块之间均同样通过转轴连接有相同的撑轮,四个第三撑块上的两个撑轮分别与两个移动板的顶面滚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板的底面均开设有齿槽,两个移动板均通过底面的齿槽啮合连接有齿轮,两个齿轮的正面均固定套入有转筒轴,转筒轴的内部镂空,两个转筒轴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均呈开口状,两个转筒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外壁分别与中间的两个支撑板呈活动套入关系,两个转筒轴相互远离的一端外壁均活动套入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的内部镂空,两个固定套筒的内侧壁均开设有齿槽,两个固定套筒的外侧壁分别与前端和后端的两个支撑板呈固定套入关系。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调节轴,两个调节轴分别与两个固定套筒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呈活动套入关系,两个调节轴相互远离的一端外壁分别与床垫本体的前后两面活动套入,两个调节轴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两个调节旋钮均位于床垫本体的外侧两个调节轴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四个卡条,八个卡条分别在两个调节轴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设置,两个调节轴的外壁均活动套入有卡盘,每个卡盘的正面均开设有前后贯穿的孔且每个卡盘上的孔内壁沿周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四个卡槽,每个调节轴上的四个卡条分别与每个卡盘上的四个卡槽呈滑动连接关系,两个卡盘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分别与两个转筒轴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调节轴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进给柱,两个进给柱相互远离的一端呈圆柱体结构,两个进给柱相互靠近的一端呈圆台结构,两个进给柱分别位于两个转筒轴的内部,两个进给柱相互原理的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A,两个弹簧A分别与两个调节轴呈活动套入关系,两个弹簧A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卡盘相贴合。
优选的,两个所述进给柱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两个锁卡机构,锁卡机构包括有卡板,卡板呈矩形体结构,四个卡板分别与两个转筒轴的上下壁呈活动套入关系,四个卡板分别与两个固定套筒内的齿槽相啮合,前端两个卡板相互远离的一端的前后两面与后端两个卡板相互远离的一端的前后两面均设置有倒刺,前端两个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壁与后端两个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进给板,四个进给板分别位于两个转筒轴的内部,前端两个进给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壁与后端两个进给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分别与两个进给柱的圆台侧壁相贴合,前端两个进给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壁与后端两个进给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B,八个弹簧B分别位于四个卡板的左右两侧,八个弹簧B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转筒轴的内侧壁相贴合。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通过护脊板的设置,护脊板通过在转轴两个支撑板之间上下翻转,从而实现床垫本体左端高度的调节,通过将护脊板向下翻转固定可有效实现床垫本体的护脊功能,通过两个护脊板的设置,分别调节床垫本体左端的两个护脊板成不同角度,可满足两个人在床垫本体上休息的不同睡法需求,除能满足平躺传统睡法外,既能满足斜后仰护脊睡法,又能满足仰靠休闲睡法,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护脊床垫,有效实现了床垫本体的多功能性、可选择性、可调节性,实用性强。
2、该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通过支撑机构的设置,转动的转筒轴通过齿轮带动移动板在两个滑动轮上沿水平方向移动,移动板移动的同时通过两个撑轮在护脊板的斜底面滚动,从而实现对护脊板的支撑和角度调节,当移动板向左侧移动时,护脊板通过转轴向下翻转,能够有效实现床垫本体的护脊功能,反之当移动板向右移动时将护脊板顶起在水平方向时,能够实现床垫本体的平躺功能,当移动板继续向右移动时,能够将护脊板的左端进一步顶起,从而实现床垫本体的仰靠功能,从而实现可床垫本体的多功能性效果,通过顶板底面的撑轮能够有效实现对移动板右端的支撑,防止移动板的右端翘起,从而有效增加了支撑机构的稳定性。
3、该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通过调节机构和锁卡机构的设置,通过拔出调节旋钮,可解锁锁卡机构,从而使得支撑机构的转筒轴能够在固定套筒内转动,通过旋转拔出的调节旋钮,从而带动支撑机构运作,从而实现护脊板的调节作用,通过释放调节旋钮,可上锁锁卡机构,在护脊板角度调节完成后,可有效放置支撑机构的转筒轴的转动,从而实现对护脊板角度调节后的固定效果,增加了护脊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顶板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侧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轴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卡盘正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锁卡机构立体图。
图中:1、床垫本体;2、底板;3、侧板;4、支撑板;5、顶板;6、护脊板;7、支撑机构;71、移动板;72、第一撑块;73、撑轮;74、第二撑块;75、滑动轮;76、齿轮;77、转筒轴;78、固定套筒;79、第三撑块;8、调节机构;81、调节轴;82、调节旋钮;83、卡条;84、卡盘;85、进给柱;86、弹簧A;9、锁卡机构;91、卡板;92、进给板;93、弹簧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一种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包括床垫本体1,床垫本体1的内部镂空,床垫本体1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有底板2,底板2的顶面右端固定连接有侧板3,侧板3的右面与床垫本体1的右内壁固定连接,侧板3的左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板4,支撑板4类似菜刀状结构,四个支撑板4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2顶面的前端、中间和后端,中间的两个支撑板4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呈固定连接关系,前端与后端的两个支撑板4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分别与床垫本体1的前后内壁固定连接,四个支撑板4的右端顶面均固定连接有顶板5,顶板5的左面呈凹陷状弧形面,顶板5的顶面与床垫本体1的顶内壁固定连接,前端两个支撑板4的中心顶端和后端两个支撑板4的中心顶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护脊板6,护脊板6呈梯形台状结构且护脊板6的底面为斜面,两个护脊板6的下方均设置有支撑机构7,两个支撑机构7呈前后对称设置,支撑机构7包括有移动板71,移动板71呈矩形体结构,两个移动板71的左端顶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撑块72,每个移动板71上的两个第一撑块72之间均通过转轴连接有撑轮73,每个移动板71上的两个第一撑块72的右侧均设置有第二撑块74,四个第二撑块74的底面分别与两个移动板71的顶面固定连接,每个移动板71上的两个第二撑块74之间均同样通过转轴连接有相同的撑轮73,四个撑轮73分别与两个护脊板6的底面滚动连接,两个移动板71的左端下方均设置有两个滑动轮75,四个滑动轮75分别通过转轴连接在前端两个支撑板4之间和后端两个支撑板4之间,四个滑动轮75分别与两个移动板71的底面滚动连接,两个移动板71的右端上方均设置有两个第三撑块79,四个第三撑块79的顶面均与顶板5的底面固定连接,前端两个第三撑块79之间和后端两个第三撑块79之间均同样通过转轴连接有相同的撑轮73,四个第三撑块79上的两个撑轮73分别与两个移动板71的顶面滚动连接,两个移动板71的底面均开设有齿槽,两个移动板71均通过底面的齿槽啮合连接有齿轮76,两个齿轮76的正面均固定套入有转筒轴77,转筒轴77的内部镂空,两个转筒轴77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均呈开口状,两个转筒轴77相互靠近的一端外壁分别与中间的两个支撑板4呈活动套入关系,两个转筒轴77相互远离的一端外壁均活动套入有固定套筒78,固定套筒78的内部镂空,两个固定套筒78的内侧壁均开设有齿槽,两个固定套筒78的外侧壁分别与前端和后端的两个支撑板4呈固定套入关系,两个支撑机构7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调节机构8,两个调节机构8呈前后对称设置,调节机构8包括有调节轴81,两个调节轴81分别与两个固定套筒78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呈活动套入关系,两个调节轴81相互远离的一端外壁分别与床垫本体1的前后两面活动套入,两个调节轴81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82,两个调节旋钮82均位于床垫本体1的外侧两个调节轴81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四个卡条83,八个卡条83分别在两个调节轴81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设置,两个调节轴81的外壁均活动套入有卡盘84,每个卡盘84的正面均开设有前后贯穿的孔且每个卡盘84上的孔内壁沿周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四个卡槽,每个调节轴81上的四个卡条83分别与每个卡盘84上的四个卡槽呈滑动连接关系,两个卡盘84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分别与两个转筒轴77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固定连接,两个调节轴81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进给柱85,两个进给柱85相互远离的一端呈圆柱体结构,两个进给柱85相互靠近的一端呈圆台结构,两个进给柱85分别位于两个转筒轴77的内部,两个进给柱85相互原理的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A86,两个弹簧A86分别与两个调节轴81呈活动套入关系,两个弹簧A86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卡盘84相贴合,两个进给柱85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两个锁卡机构9,锁卡机构9包括有卡板91,卡板91呈矩形体结构,四个卡板91分别与两个转筒轴77的上下壁呈活动套入关系,四个卡板91分别与两个固定套筒78内的齿槽相啮合,前端两个卡板91相互远离的一端的前后两面与后端两个卡板91相互远离的一端的前后两面均设置有倒刺,前端两个卡板91相互靠近的一侧壁与后端两个卡板91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进给板92,四个进给板92分别位于两个转筒轴77的内部,前端两个进给板92相互靠近的一侧壁与后端两个进给板92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分别与两个进给柱85的圆台侧壁相贴合,前端两个进给板92相互远离的一侧壁与后端两个进给板92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B93,八个弹簧B93分别位于四个卡板91的左右两侧,八个弹簧B93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转筒轴77的内侧壁相贴合。
在使用时,护脊板6通过转轴在两个支撑板4之间上下翻转,从而实现床垫本体1左端高度的调节,通过将护脊板6向下翻转固定可有效实现床垫本体1的护脊功能,通过两个护脊板6的设置,可满足两个人在床垫本体1上休息的不同睡法需求,相比现有技术,增加了床垫本体1的多功能性、可选择性、可调节性,实用性强,通过支撑机构7的设置,转筒轴77转动的同时带动齿轮76转动,齿轮76通过轮齿带动移动板71在两个滑动轮75上沿水平方向移动,移动板71移动的同时带动移动板71左端上的两个撑轮73沿水平方向移动,两个撑轮73在护脊板6的斜底面滚动并对护脊板6进行支撑,当移动板71向左侧移动时,两个撑轮73在护脊板6的底面向左端移动,从而护脊板6通过转轴向下翻转,使得床垫本体1的左端向下倾斜,在向下倾斜的护脊板6的一侧休息能够有效实现床垫本体1的护脊功能,反之当移动板71向右移动时带动两个撑轮73向右移动,从而将护脊板6顶起,当两个撑轮73将护脊板6支撑在水平方向时,能够实现床垫本体1的平躺功能,当移动板71继续向右移动时,能够将护脊板6的左端进一步顶起,从而实现床垫本体1的仰靠功能,通过顶板5底面的撑轮73能够有效实现对移动板71右端的支撑,防止移动板71的右端翘起,从而有效增加了支撑机构7的稳定性,通过调节机构8和锁卡机构9的设置,向床垫本体1的外侧拔动调节旋钮82,调节旋钮82带动调节轴81从转筒轴77内抽出,从而带动进给柱85移动并离开进给板92,进给板92受到弹簧B93的作用向转筒轴77内抽动卡板91,从而使卡板91离开固定套筒78内的齿槽,进一步使得转筒轴77可在固定套筒78内转动,通过旋转调节旋钮82,调节旋钮82通过卡条83带动卡盘84的转动,卡盘84带动转筒轴77的转动,从而带动齿轮76的转动,最终有效实现对护脊板6翻转角度的调节效果,释放调节旋钮82后,进给柱85由于受到弹簧A86的作用复位,从而带动调节轴81和调节旋钮82复位,进给柱85复位的同时通过挤压进给板92,进给板92推动卡板91向转筒轴77的外侧移动,从而使卡板91卡在固定套筒78内壁的齿槽内,从而将转筒轴77在固定套筒78内锁卡住,通过锁卡机构9有效防止了转筒轴77的回转,从而最终实现了对护脊板6角度调节后的固定效果,增加了护脊板6的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包括床垫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1)的内部镂空,床垫本体(1)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有底板(2),底板(2)的顶面右端固定连接有侧板(3),侧板(3)的右面与床垫本体(1)的右内壁固定连接,侧板(3)的左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板(4),支撑板(4)类似菜刀状结构,四个支撑板(4)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2)顶面的前端、中间和后端,中间的两个支撑板(4)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呈固定连接关系,前端与后端的两个支撑板(4)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分别与床垫本体(1)的前后内壁固定连接,四个支撑板(4)的右端顶面均固定连接有顶板(5),顶板(5)的左面呈凹陷状弧形面,顶板(5)的顶面与床垫本体(1)的顶内壁固定连接,前端两个支撑板(4)的中心顶端和后端两个支撑板(4)的中心顶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护脊板(6),护脊板(6)呈梯形台状结构且护脊板(6)的底面为斜面,两个护脊板(6)的下方均设置有支撑机构(7),两个支撑机构(7)呈前后对称设置,两个支撑机构(7)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调节机构(8),两个调节机构(8)呈前后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7)包括有移动板(71),移动板(71)呈矩形体结构,两个移动板(71)的左端顶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撑块(72),每个移动板(71)上的两个第一撑块(72)之间均通过转轴连接有撑轮(73),每个移动板(71)上的两个第一撑块(72)的右侧均设置有第二撑块(74),四个第二撑块(74)的底面分别与两个移动板(71)的顶面固定连接,每个移动板(71)上的两个第二撑块(74)之间均同样通过转轴连接有相同的撑轮(73),四个撑轮(73)分别与两个护脊板(6)的底面滚动连接,两个移动板(71)的左端下方均设置有两个滑动轮(75),四个滑动轮(75)分别通过转轴连接在前端两个支撑板(4)之间和后端两个支撑板(4)之间,四个滑动轮(75)分别与两个移动板(71)的底面滚动连接,两个移动板(71)的右端上方均设置有两个第三撑块(79),四个第三撑块(79)的顶面均与顶板(5)的底面固定连接,前端两个第三撑块(79)之间和后端两个第三撑块(79)之间均同样通过转轴连接有相同的撑轮(73),四个第三撑块(79)上的两个撑轮(73)分别与两个移动板(71)的顶面滚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板(71)的底面均开设有齿槽,两个移动板(71)均通过底面的齿槽啮合连接有齿轮(76),两个齿轮(76)的正面均固定套入有转筒轴(77),转筒轴(77)的内部镂空,两个转筒轴(77)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均呈开口状,两个转筒轴(77)相互靠近的一端外壁分别与中间的两个支撑板(4)呈活动套入关系,两个转筒轴(77)相互远离的一端外壁均活动套入有固定套筒(78),固定套筒(78)的内部镂空,两个固定套筒(78)的内侧壁均开设有齿槽,两个固定套筒(78)的外侧壁分别与前端和后端的两个支撑板(4)呈固定套入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8)包括有调节轴(81),两个调节轴(81)分别与两个固定套筒(78)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呈活动套入关系,两个调节轴(81)相互远离的一端外壁分别与床垫本体(1)的前后两面活动套入,两个调节轴(81)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82),两个调节旋钮(82)均位于床垫本体(1)的外侧两个调节轴(81)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四个卡条(83),八个卡条(83)分别在两个调节轴(81)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匀分布设置,两个调节轴(81)的外壁均活动套入有卡盘(84),每个卡盘(84)的正面均开设有前后贯穿的孔且每个卡盘(84)上的孔内壁沿周向均匀分布设置有四个卡槽,每个调节轴(81)上的四个卡条(83)分别与每个卡盘(84)上的四个卡槽呈滑动连接关系,两个卡盘(84)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分别与两个转筒轴(77)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调节轴(81)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进给柱(85),两个进给柱(85)相互远离的一端呈圆柱体结构,两个进给柱(85)相互靠近的一端呈圆台结构,两个进给柱(85)分别位于两个转筒轴(77)的内部,两个进给柱(85)相互原理的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A(86),两个弹簧A(86)分别与两个调节轴(81)呈活动套入关系,两个弹簧A(86)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卡盘(84)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进给柱(85)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两个锁卡机构(9),锁卡机构(9)包括有卡板(91),卡板(91)呈矩形体结构,四个卡板(91)分别与两个转筒轴(77)的上下壁呈活动套入关系,四个卡板(91)分别与两个固定套筒(78)内的齿槽相啮合,前端两个卡板(91)相互远离的一端的前后两面与后端两个卡板(91)相互远离的一端的前后两面均设置有倒刺,前端两个卡板(91)相互靠近的一侧壁与后端两个卡板(91)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进给板(92),四个进给板(92)分别位于两个转筒轴(77)的内部,前端两个进给板(92)相互靠近的一侧壁与后端两个进给板(92)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分别与两个进给柱(85)的圆台侧壁相贴合,前端两个进给板(92)相互远离的一侧壁与后端两个进给板(92)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B(93),八个弹簧B(93)分别位于四个卡板(91)的左右两侧,八个弹簧B(93)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转筒轴(77)的内侧壁相贴合。
CN202121370476.6U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 Active CN215190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0476.6U CN215190523U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0476.6U CN215190523U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90523U true CN215190523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33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70476.6U Active CN215190523U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905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190523U (zh) 一种具有护脊功能的床垫
CN109124142A (zh) 一种红木多功能沙发
CN105640157B (zh) 一种防吐奶婴儿床
CN211934634U (zh) 一种医疗妇产科用术后辅助起身装置
CN209531837U (zh) 一种用于电力设施安装过程中的冲孔装置
JP6257059B1 (ja) 枕置き具
CN108158277A (zh) 一种具有可调节角度靠枕的床
CN208909492U (zh) 一种多功能婴儿床
CN210903790U (zh) 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病人的翻身辅助垫
CN114191198A (zh) 一种重症肺炎患者用具有翻动功能的医疗床及其方法
CN216651845U (zh) 一种智能调节按摩床垫
CN220287992U (zh) 一种竹制品加工原料辅助铺开晾晒装置
CN208447994U (zh) 一种护理床
CN213030313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沙发
CN211065809U (zh) 一种减震型调节式布艺沙发
CN209219592U (zh) 一种园林用可调节座椅
CN211608912U (zh) 一种婴儿摄影用可调角度的辅助床
CN208048917U (zh) 一种新型医疗床
CN219594014U (zh) 一种床上用书桌
CN217365168U (zh) 一种升降调节床垫内芯
CN216316754U (zh) 一种可升降婴儿床防倾倒装置
US4070720A (en) Dual purpose home medical bed
CN210044373U (zh) 一种用于俯卧位、侧卧位的治疗床
CN215535756U (zh) 一种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姿势保持器
CN221534479U (zh) 一种重症患儿功能型翻身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