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7269U - 一种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7269U
CN215187269U CN202121289989.4U CN202121289989U CN215187269U CN 215187269 U CN215187269 U CN 215187269U CN 202121289989 U CN202121289989 U CN 202121289989U CN 215187269 U CN215187269 U CN 215187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wireless microphone
main board
middle frame
metal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899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Yealink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Yealink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Yealink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Yealink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899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7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7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7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麦克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其包括充电座及无线麦克风。所述充电座上设有充电槽;所述充电槽内设有充电弹片;所述无线麦克风的外表面上设有充电金属片;当所述无线麦克风插设在所述充电槽内时,所述充电弹片与所述充电金属片抵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能节省放置空间,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麦克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
背景技术
无线麦克风(又称为无线话筒或DECT麦)是由若干部袖珍发射机和一部集中接收机组成。每部袖珍发射机各有一个互不相同的工作频率,集中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各部袖珍发射机发出的不同工作频率的话音信号。无线麦克风适应于舞台、讲台等场合。
如图1所示,现有的无线麦克风1需要平放在充电座2上进行充电。这种充电方式占用桌面的空间大,而且充电座2的体积大,不方便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其结构简单,能节省放置空间,便于携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包括:
充电座;所述充电座上设有充电槽;所述充电槽内设有充电弹片;及
无线麦克风;所述无线麦克风的外表面上设有充电金属片;当所述无线麦克风插设在所述充电槽内时,所述充电弹片与所述充电金属片抵接。
可选地,所述无线麦克风的外周沿径向环绕设有所述充电金属片。
可选地,所述无线麦克风包括:
中框;所述充电金属片连接在所述中框上;
第一主板;所述第一主板连接在所述中框的内侧;
充电连接片;所述充电连接片连接在所述第一主板的一侧面上且与所述充电金属片连接;及
电池;所述电池连接在所述第一主板的一侧面上。
可选地,所述无线麦克风还包括:
面壳;所述第一主板的另一侧与所述面壳的一侧连接;所述中框连接在所述面壳上。
可选地,所述无线麦克风还包括:
底壳;所述中框连接在所述底壳的一侧面上;所述底壳盖设在所述中框上,且所述中框设置在所述面壳和所述底壳之间。
可选地,所述充电座包括:
座体;所述座体的上表面设有向下凹陷的所述充电槽;所述充电弹片连接在所述座体的下表面并穿过所述座体插入所述充电槽内;及
第二主板;所述第二主板连接在所述座体的下表面并与所述充电弹片连接。
可选地,所述充电座还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盖设在所述座体的下表面;所述充电弹片和所述第二主板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座体之间。
可选地,所述充电座还包括:
脚垫;所述脚垫覆盖在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座体的一侧上。
可选地,所述充电座还包括:
框体;所述框体围设在所述座体外周并与所述底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充电座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所述充电槽;各所述充电槽并排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座上设有供无线麦克风插设的充电槽,充电槽内设有充电弹片。需要充电时,使用者只需将无线麦克风插设在充电槽内,无线麦克风的充电金属片与充电弹片接触,实现电连接,实现充电座为无线麦克风充电。通过在充电座上开设充电槽,使得无线麦克风好充电座之间通过插设的方式即可充电,节约了充电座的占用面积,优化了充电结构的空间,便于使用者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无线麦克风充电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在侧视方向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在仰视方向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麦克风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麦克风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框和充电金属片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座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座的爆炸图。
在图1中,1、无线麦克风;2、充电座;
在图2至图8中,3、充电座;31、座体;32、第二主板;33、底板;34、脚垫;35、框体;4、充电槽;5、充电弹片;6、无线麦克风;61、中框;62、第一主板;63、充电连接片;64、电池;65、面壳;651、外壳;652、内壳;66、底壳;661、第一壳体;662、第二壳体;7、充电金属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2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其包括充电座3和无线麦克风6。充电座3上设有充电槽4;充电槽4内设有充电弹片5。无线麦克风6的外表面上设有充电金属片7;当无线麦克风6插设在充电槽4内时,充电弹片5与充电金属片7抵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充电槽4内的充电弹片5为金属片。充电槽4为凹陷于充电座3表面的凹槽。充电槽4供无线麦克风6插设,并与无线麦克风6间隙配合。无线麦克风6上设有充电金属片7。当无线麦克风6插设在充电槽4内时,无线麦克风6上的充电金属片7与充电槽4内的充电弹片5接触,电流从充电座3上经过充电弹片5和充电金属片7传到无线麦克风6内,以给无线麦克风6充电。该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通过无线麦克风6插设在充电座3上的充电槽4上即可实现充电,优化了充电空间的部署,便于使用者携带充电座3和充电中的无线麦克风6。该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适用于桌面位置不足,空间紧凑的场合。
其中,如图4所示,无线麦克风6的外周沿径向环绕设有充电金属片7。由于无线麦克风6的外周都设有充电金属片7,因此使用者在将无线麦克风6放置在充电槽4内时,无须刻意调整无线麦克风6的在充电槽4在插入方向和摆放位置,任一方向上的无线麦克风6的充电金属片7都能与充电槽4内的充电弹片5接触通电。该充电结构利用了无线麦克风6外侧边的充电金属片7作为接触点,使用者可以正反左右竖直地将无线麦克风6放入充电槽4内,方便使用者收纳无线麦克风6和充电座3。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充电金属片7的数量为四块。充电金属片7的L型结构,四块充电金属片7分别设置在中框61的4个方向上。
具体地,如图5至图6所示,无线麦克风6包括中框61、第一主板62、充电连接片63及电池64。本申请中的中框61为镂空结构的框架;第一主板62为电路板;充电连接片63为具有导电性能的金属片;电池64为可充电电池。如图6所示,充电金属片7连接在中框61的一侧表面上并突出于中框61的外侧。第一主板62连接在中框61的内侧,中框61套设在第一主板62的外周上,能够固定第一主板62的位置。充电连接片63连接在第一主板62的一侧面上且与充电金属片7连接。对应地,充电连接片63的数量为四片,各片充电连接片63对应一块充电金属片7。电池64连接在第一主板62的一侧面上。充电时,充电座3的充电弹片5与无线麦克风6上的充电金属片7接触并实现电连接,充电金属片7将电流传导到充电连接片63上,电流再通过充电连接片63传导到第一主板62上的电池64上,实现电导通。无线麦克风6还包括面壳65;第一主板62的另一侧与面壳65的一侧连接;中框61连接在面壳65上。本实施例中的面壳65包括外壳651和内壳652。内壳652的一侧与第一主板62连接并与电池64抵接;内壳652的另一侧与外壳651抵接。面壳65用于保护无线麦克风6的中框61、第一主板62、充电连接片63和电池64,防止连接结构被破坏,导致无法完成充电。无线麦克风6还包括底壳66;中框61连接在底壳66的一侧面上;底壳66盖设在中框61上,且中框61设置在面壳65和底壳66之间。底壳66与面壳65连接配合。如图4所示,底壳66、中框61和面壳65形成上中下的三层结构,能够保护无线麦克风6内部的结构。底壳66包括第一壳体661和第二壳体662。第二壳体662的一侧与中框61连接,第二壳体662的另一侧与第一壳体661连接。
更具体地,如图7至图8所示,充电座3包括座体31及第二主板32。座体31的上表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充电槽4。需要充电时,工作人员将无线麦克风6向下插入充电槽4上即可,操作方便。充电弹片5连接在座体31的下表面并穿过座体31插入充电槽4的底侧。充电槽4内设有两块并排设置的充电弹片5。无线麦克风6靠自身重力与充电槽4内的弹片接触,实现电路接触连通充电。第二主板32连接在座体31的下表面并与充电弹片5连接。本申请中的第二主板32也是电路板。第二主板32与充电弹片5接触并电连接,将电流传输到无线麦克风6上的充电金属片7上。
另外,如图8所示,充电座3还包括底板33;底板33盖设在座体31的下表面;充电弹片5和第二主板32位于底板33和座体31之间。底板33用于保护设置在座体31下方的充电弹片5和第二主板32。充电座3还包括脚垫34;脚垫34覆盖在底板33远离座体31的一侧上。脚垫34覆盖在底板33的底侧,用于保护底板33,防止底板33与桌面摩擦受损。充电座3还包括框体35;框体35围设在座体31外周并与底板33连接。框体35用于保护座体31,防止座体31受到剐蹭。
可选地,充电座3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充电槽4;各充电槽4并排设置,使得该充电座3一次可以为两个以上的无线麦克风6充电。本实施例中的充电槽4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1、将四个充电连接片63分别焊接在第一主板62上,再把电池64背胶粘在第一主板62上;把第一主板62锁付在面壳65上。将四个充电金属片7分别从侧边卡入中框61内,用锁付锁好固定。再把面壳65装上锁付,形成面壳65和中框61组件,然后把充电连接片63和充电金属片7焊接好,最后盖上底壳33,完成无线麦克风6的组装。
2、将四块充电弹片5分别装入两个充电槽4内。每个充电槽4内设有两块充电弹片5。充电弹片5穿过座体31的底侧与第二主板32连接。将充电弹片5焊接在第二主板32上后,将第二主板32锁附在座体31的底侧。将框体35套设在座体31外周,再在座体31的底侧安装底板33。用螺丝将底板33固定在座体31底侧,并在底板33底侧粘附脚垫34。
3、需要充电时,将无线麦克风6插入座体31上的充电槽4内,插入方向不限。如图3所示,座体31的底部可插入充电插头,电流从第二主板32经过充电连接片63传导到无线麦克风6外侧边上的充电金属片7上。充电金属片7将电流经过充电连接片63和第一主板62传导给电池64,实现充电。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其充电座上设有供无线麦克风插设的充电槽,充电槽内设有充电弹片。需要充电时,使用者只需将无线麦克风插设在充电槽内,无线麦克风的充电金属片与充电弹片接触,实现电连接,实现充电座为无线麦克风充电。通过在充电座上开设充电槽,使得无线麦克风好充电座之间通过插设的方式即可充电,节约了充电座的占用面积,优化了充电结构的空间,便于使用者携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座;所述充电座上设有充电槽;所述充电槽内设有充电弹片;及
无线麦克风;所述无线麦克风的外表面上设有充电金属片;当所述无线麦克风插设在所述充电槽内时,所述充电弹片与所述充电金属片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麦克风的外周沿径向环绕设有所述充电金属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麦克风包括:
中框;所述充电金属片连接在所述中框上;
第一主板;所述第一主板连接在所述中框的内侧;
充电连接片;所述充电连接片连接在所述第一主板的一侧面上且与所述充电金属片连接;及
电池;所述电池连接在所述第一主板的一侧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麦克风还包括:
面壳;所述第一主板的另一侧与所述面壳的一侧连接;所述中框连接在所述面壳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麦克风还包括:
底壳;所述中框连接在所述底壳的一侧面上;所述底壳盖设在所述中框上,且所述中框设置在所述面壳和所述底壳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包括:
座体;所述座体的上表面设有向下凹陷的所述充电槽;所述充电弹片连接在所述座体的下表面并穿过所述座体插入所述充电槽内;及
第二主板;所述第二主板连接在所述座体的下表面并与所述充电弹片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还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盖设在所述座体的下表面;所述充电弹片和所述第二主板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座体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还包括:
脚垫;所述脚垫覆盖在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座体的一侧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还包括:
框体;所述框体围设在所述座体外周并与所述底板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所述充电槽;各所述充电槽并排设置。
CN202121289989.4U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 Active CN215187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89989.4U CN215187269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89989.4U CN215187269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7269U true CN215187269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88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89989.4U Active CN215187269U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872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42576B1 (en)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charger thereof
US8693722B2 (en) Magnetic sound box device
CN103843312B (zh) 便携式信息终端用充电台
TW201603353A (zh) 無線充電電池及具有該無線充電電池的電子設備
CN215187269U (zh) 一种无线传声器充电结构
CN218734394U (zh) 一种手机支架及手机支架组件
CN209913517U (zh)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
CN218473200U (zh) 一种手机壳及手机
CN111628578A (zh) 一种多功能蓝牙耳机充电装置
CN214707215U (zh) 磁吸式充电设备
CN204732935U (zh) 一种微型充电器
CN209994527U (zh) 一种无线式蓝牙耳机充电舱
CN218958631U (zh) 二合一便携式无线充电装置
WO2018192104A1 (zh) 一种可容纳麦克风的音箱
CN213426428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座的麦克风机箱
EP2670161A1 (en) Loudspeaker casing shielding magnetic field
CN110867930B (zh) 一种用于手提箱上供电子设备使用的充电装置
CN217010908U (zh) 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及电子装置
KR20060107145A (ko) 무선 충전기 거치형 메모판
JP2015027142A (ja) 非接触充電装置
CN210608596U (zh) 无线充电线圈盒及无线充电器
CN220087465U (zh) 一种多功能蓝牙耳机舱及蓝牙耳机
CN210016330U (zh) 一种带手机支架的无线充电器
CN214481188U (zh) 可随时充电的蓝牙耳机
CN211606585U (zh) 一种新型手机背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