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79842U - 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 - Google Patents

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79842U
CN215179842U CN202121192662.5U CN202121192662U CN215179842U CN 215179842 U CN215179842 U CN 215179842U CN 202121192662 U CN202121192662 U CN 202121192662U CN 215179842 U CN215179842 U CN 215179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x
connecting seat
wall
supporting rod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9266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旸
彭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LANGBOW SCIENCE & TEACHING APPARAT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LANGBOW SCIENCE & TEACHING APPARAT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LANGBOW SCIENCE & TEACHING APPARAT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LANGBOW SCIENCE & TEACHING APPARAT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9266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79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79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79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包括主箱、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感应触头和传感探头,所述主箱顶部左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主箱通过第一连接座左侧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主箱顶部右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主箱通过第二连接座右侧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均螺纹连接有感应线路,所述感应线路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感应触头,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内壁一周均设有伸缩槽,涉及导热系数测量仪技术领域,缓解了因测试组件受力不稳定导致的试验离散性问题,提高了装置同时进行双测量的能力,提升了装置面对多种良导体工件时的整体使用便捷性。

Description

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热系数测量仪技术领域,具体为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
背景技术
导体是指电阻率很小且易于传导电流的物质,导体中存在大量可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称为载流子,在外电场作用下,载流子作定向运动,形成明显的电流,金属是最常见的一类导体,金属原子最外层的价电子很容易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留下的正离子(原子实)形成规则的点阵,金属中自由电子的浓度很大,所以金属导体的电导率通常比其他导体材料的大,所以一些优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均不同,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一定时间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为K可用℃代替),导热系数是建筑材料最重要的热湿物性参数之一,与建筑能耗、室内环境及很多其他热湿过程息息相关,所以良导体的导热系数测量便十分重要,通常是采取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来完成的,但是现有的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现有的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1.在样品夹紧方面,传统的导热系数测量仪使用单一的螺杆来把加热器和被测试棒组件压紧,致使压紧操作的实际效果因操作者用力的不同而异,被测试棒组件受力不稳定,导致实验结果离散性很大的问题;
2.大多分为固定式传感式或接触感应式两大类,但两种测量方式均存在误差,所以侧量通常需要对比数据,所以装置便存在同时进行双种测量方式能力不足的问题;
3.当装置遇到复杂不规则形状良导体测量工件时,整体的使用便捷性便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缓解了因测试组件受力不稳定导致的试验离散性问题,提高了装置同时进行双测量的能力,提升了装置面对多种良导体工件时的整体使用便捷性。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包括主箱、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感应触头和传感探头,所述主箱顶部左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主箱通过第一连接座左侧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主箱顶部右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主箱通过第二连接座右侧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均螺纹连接有感应线路,所述感应线路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感应触头,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内壁一周均设有伸缩槽,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伸缩槽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伸缩槽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底座顶部一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顶部靠近中端处设有旋钮,所述旋钮底部设有套筒,所述旋钮内壁一周螺纹连接限位螺钉,所述套筒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外壁一周设有弹簧,所述压杆底部固定连接加热器座。
优选的,所述主箱后侧外壁一周通过螺栓连接有收纳盒,所述主箱底部内壁一周嵌合连接有电池。
优选的,所述主箱左侧外壁一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主箱右侧外壁一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主箱前侧左端底部设有系统接口,所述主箱前侧顶部外壁设有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主箱前侧右端底部外壁设有开关键,所述主箱前侧底部靠近中端处设有操作键。
优选的,所述主箱内壁顶部靠近中端处设有主控芯片,所述主箱内壁底部靠近中端处设有传感探头。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通过设有底座和主箱,当被测试棒组件设置底座上,被由限位螺钉、旋钮、套筒、护套、弹簧、压杆和加热器座组成的紧固系统压在加热器座下,从而被夹紧在加热器座和散热器之间,以保持良好的加热、散热环境,护套与支架是一个整体,为整个系统提供支撑作用,弹簧的上缘固定地顶在护套的下沿上,下缘顶住压杆的上沿,因此当加热器座压和被测试棒组件接触上的时候,弹簧始终对压杆及加热器座有一个向下的张力,这个力紧密而又均匀稳定地将加热器座压在被测试棒组件上,逆时针转动旋钮,则套筒、压杆和加热器座上移,加热器座与被测试棒组件分开,方便更换另外的被测试棒,顺时针转动旋钮,则套筒、压杆和加热器座下移,加热器座与被测试棒组件再次压紧,通过相关结构零部件相互配合运作,所以缓解了因测试组件受力不稳定导致的试验离散性问题。
(2)、该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通过设有主箱,当装置需要同时进行传感测量和接触感应测量时,因为主箱顶部左端设有第一连接座,主箱通过第一连接座左侧设有第一支撑杆,主箱顶部右端设有第二连接座,主箱通过第二连接座右侧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均螺纹连接有感应线路,感应线路顶端均有感应触头,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内壁一周均设有伸缩槽,伸缩槽均活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顶部均设有传感探头,所以装置在运行时,顶部的双感应触头均可以贴合测量工件,将导热系数通过感应线路进行传递反馈,同时装置两端的传感探头,也可以远距离隔空传感,均会将测量到的导热系数数据传递至主控芯片处,主控芯片将导热数据转码后可以通过系统接口处连接云端系统线路,将数据上传至云端系统,供操作人员查看,通过相关结构零部件相互配合运作,所以提高了装置同时进行双测量的能力。
(3)、该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通过设有主箱,因为装置整体设计的属于手持使用,也可以进行放置使用,所以相对于固定安装式,便捷性较高,同时装置主箱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以可以提升操作人员的手持便捷性,同时装置可以通过两端的感应触头进行接触式测量,可以通过两端的传感探头进行隔空传感感应测量,所以均可以提升面对复杂良导体工件时的便捷性,通过相关结构零部件相互配合运作,所以提升了装置面对多种良导体工件时的整体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使用状态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箱区域剖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非使用状态后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非使用状态前视结构图。
图中:主箱-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把手-4、显示屏-5、操作键-6、开关键-7、系统接口-8、第一连接座-9、第二连接座-10、感应线路-11、感应触头-12、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4、电池-15、收纳盒-16、伸缩槽-17、伸缩杆-18、传感探头-19、主控芯片-20、旋钮-21、压杆-22、支架-23、底座-24、限位螺钉-25、套筒-26、弹簧-27、加热器座-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包括主箱1、第一连接座9、第二连接座10、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4、感应触头12和传感探头19,所述主箱1顶部左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9,所述主箱1通过第一连接座9左侧设有第一支撑杆13,所述主箱1顶部右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10,所述主箱1通过第二连接座10右侧设有第二支撑杆14,双连接座和双支撑杆便于两端同时设置测量结构,所述第一连接座9和第二连接座10均螺纹连接有感应线路11,所述感应线路11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感应触头12,可以通过感应触头12接触工件表面,通过感应线路11反馈温度感应,进行导热系数测量,所述第一支撑杆13和第二支撑杆14内壁一周均设有伸缩槽17,所述第一支撑杆13通过伸缩槽17活动连接有伸缩杆18,所述第二支撑杆14通过伸缩槽17活动连接有伸缩杆18,通过伸缩杆18前端设有传感探头19,可以通过伸缩杆18与伸缩槽17的伸缩性,便于非使用状态时收缩调整,所述底座24顶部一周固定连接有支架23,所述支架23顶部靠近中端处设有旋钮21,所述旋钮21底部设有套筒26,所述旋钮21内壁一周螺纹连接限位螺钉25,所述套筒26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杆22,所述压杆22外壁一周设有弹簧27,所述压杆22底部固定连接加热器座28,,由限位螺钉25、旋钮21、套筒26、护套、弹簧27、压杆22和加热器座28组成紧固系统,利用弹簧27的张力提供一个均匀稳定的压力,将加热器座28紧密地压在被测试棒组件上。
所述主箱1后侧外壁一周通过螺栓连接有收纳盒16,所述主箱1底部内壁一周嵌合连接有电池15,收纳盒16可以在非使用状态时收纳感应线路11与感应触头12,电池15可以为装置提供移动续航使用能力。
所述主箱1左侧外壁一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2,所述主箱1右侧外壁一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均固定连接有把手4,两端设有对称的支架与把手4,可以保持操作人员手持便捷稳定性。
所述主箱1前侧左端底部设有系统接口8,所述主箱1前侧顶部外壁设有显示屏5,系统接口8处可以连接云端网络系统,为测量仪提供数据支持,显示屏5可以通过系统反馈指令显示测量数值。
所述主箱1前侧右端底部外壁设有开关键7,所述主箱1前侧底部靠近中端处设有操作键6,开关键7可以控制装置的开关闭合,操作键6可以调整运行测量状态。
所述主箱1内壁顶部靠近中端处设有主控芯片20,所述伸缩杆18顶部外壁均设有传感探头19,主控芯片20可以持续接收测量数据并将其转码反馈,传感探头19可以采取非接触传感能力,隔空测量工件不同状态下表面温度,云端系统通过公式带入便可以算出导热系数。
工作原理:当装置需要同时进行传感测量和接触感应测量时,因为主箱1顶部左端设有第一连接座9,主箱1通过第一连接座9左侧设有第一支撑杆13,主箱1顶部右端设有第二连接座10,主箱1通过第二连接座10右侧设有第二支撑杆14,第一连接座9和第二连接座10均螺纹连接有感应线路11,感应线路11顶端均有感应触头12,第一支撑杆13和第二支撑杆14内壁一周均设有伸缩槽17,伸缩槽17均活动连接有伸缩杆18,伸缩杆18顶部均设有传感探头19,所以装置在运行时,顶部的双感应触头12均可以贴合测量工件,将导热系数通过感应线路11进行传递反馈,同时装置两端的传感探头19,也可以远距离隔空传感,均会将测量到的导热系数数据传递至主控芯片20处,主控芯片20将导热数据转码后可以通过系统接口8处连接云端系统线路,将数据上传至云端系统,两端设有对称的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连接有把手4,可以保持操作人员手持便捷稳定性,收纳盒16可以在非使用状态时收纳感应线路11与感应触头12,电池15可以为装置提供移动续航使用能力,显示屏5可以通过系统反馈指令显示测量数值,开关键7可以控制装置的开关闭合,操作键6可以调整运行测量状态,当被测试棒组件设置底座24上,被由限位螺钉25、旋钮21、套筒26、护套、弹簧27、压杆22和加热器座28组成的紧固系统压在加热器座28下,从而被夹紧在加热器座28和散热器之间,以保持良好的加热、散热环境,护套与支架23是一个整体,为整个系统提供支撑作用,弹簧27的上缘固定地顶在护套的下沿上,下缘顶住压杆22的上沿,因此当加热器座28压和被测试棒组件接触上的时候,弹簧27始终对压杆22及加热器座28有一个向下的张力,这个力紧密而又均匀稳定地将加热器座28压在被测试棒组件上,逆时针转动旋钮21,则套筒26、压杆22和加热器座28上移,加热器座28与被测试棒组件分开,方便更换另外的被测试棒,顺时针转动旋钮21,则套筒26、压杆22和加热器座28下移,加热器座28与被测试棒组件再次压紧。
本实用新型的:主箱-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把手-4、显示屏-5、操作键-6、开关键-7、系统接口-8、第一连接座-9、第二连接座-10、感应线路-11、感应触头-12、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4、电池-15、收纳盒-16、伸缩槽-17、伸缩杆-18、传感探头-19、主控芯片-20、旋钮-21、压杆-22、支架-23、底座-24、限位螺钉-25、套筒-26、弹簧-27、加热器座-28,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1.在样品夹紧方面,传统的导热系数测量仪使用单一的螺杆来把加热器和被测试棒组件压紧,致使压紧操作的实际效果因操作者用力的不同而异,被测试棒组件受力不稳定,导致实验结果离散性很大的问题,2.现有的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在使用时存在大多分为固定式传感式或接触感应式两大类,但两种测量方式均存在误差,所以侧量通常需要对比数据,所以装置便存在同时进行双种测量方式能力不足的问题,3.现有的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在使用时存在当装置遇到复杂不规则形状良导体测量工件时,整体的使用便捷性便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缓解了因测试组件受力不稳定导致的试验离散性问题,提高了装置同时进行双测量的能力,提升了装置面对多种良导体工件时的整体使用便捷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1)、底座(24)、第一连接座(9)、第二连接座(10)、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4)、感应触头(12)和传感探头(19),所述主箱(1)顶部左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9),所述主箱(1)通过第一连接座(9)左侧设有第一支撑杆(13),所述主箱(1)顶部右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10),所述主箱(1)通过第二连接座(10)右侧设有第二支撑杆(14),所述第一连接座(9)和第二连接座(10)均螺纹连接有感应线路(11),所述感应线路(11)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感应触头(12),所述第一支撑杆(13)和第二支撑杆(14)内壁一周均设有伸缩槽(17),所述第一支撑杆(13)通过伸缩槽(17)活动连接有伸缩杆(18),所述第二支撑杆(14)通过伸缩槽(17)活动连接有伸缩杆(18),所述底座(24)顶部一周固定连接有支架(23),所述支架(23)顶部靠近中端处设有旋钮(21),所述旋钮(21)底部设有套筒(26),所述旋钮(21)内壁一周螺纹连接限位螺钉(25),所述套筒(26)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杆(22),所述压杆(22)外壁一周设有弹簧(27),所述压杆(22)底部固定连接加热器座(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1)后侧外壁一周通过螺栓连接有收纳盒(16),所述主箱(1)底部内壁一周嵌合连接有电池(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1)左侧外壁一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2),所述主箱(1)右侧外壁一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均固定连接有把手(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1)前侧左端底部设有系统接口(8),所述主箱(1)前侧顶部外壁设有显示屏(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1)前侧右端底部外壁设有开关键(7),所述主箱(1)前侧底部靠近中端处设有操作键(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1)内壁顶部靠近中端处设有主控芯片(20),所述主箱(1)内壁底部靠近中端处设有传感探头(19)。
CN202121192662.5U 2021-05-31 2021-05-31 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 Active CN215179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92662.5U CN215179842U (zh) 2021-05-31 2021-05-31 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92662.5U CN215179842U (zh) 2021-05-31 2021-05-31 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79842U true CN215179842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73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92662.5U Active CN215179842U (zh) 2021-05-31 2021-05-31 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798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07849B (zh) 热电器件发电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7655940B (zh) 一种变压器绕组材质检测设备及系统
CN106872898B (zh) 动力电池单体界面热阻快速测试方法
CN111141959A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接触电阻曲线的自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15179842U (zh) 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仪
CN109613051B (zh) 一种采用对比法测量材料Seebeck系数的装置及方法
CN211718172U (zh) 一种硅胶导热率测试装置
CN108458906A (zh) 一种测试石墨烯粉体电导率的方法
CN210243801U (zh) 一种用于电池的等效阻抗测量装置
CN107727688A (zh) 一种块状相变蓄热装置的性能试验装置
CN204882431U (zh) 一种测量颗粒材料导热系数的模具
CN213957207U (zh) 一种测量精确的导热系数测试仪
CN100573167C (zh) 一种导电沥青混凝土的电阻测试方法
CN210775295U (zh) 一种热传导性能测试装置
CN202372590U (zh) 环行器电气性能测试系统及测试线缆
CN201489024U (zh) 蓄电池测量专用工具
CN201145677Y (zh) 鞋类帮面、衬里和内垫隔热性能试验仪
CN210173324U (zh) 一种超精密磨削加工用温度补偿仪
CN203894346U (zh) 一种电缆工频参数测试装置
CN101520302A (zh) 一种超细钨丝直径的测量方法及其测量装置
CN103149446B (zh) 一种测量纸张电阻抗的辅助装置
CN203216995U (zh) 一种测量纸张电阻抗的辅助装置
CN207964032U (zh) 一种电子称重计
CN215768351U (zh) 一种纳米热电材料seebeck系数测试装置
CN206848096U (zh) 一种转化压头、压头装置及布氏硬度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