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6958U - 一种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Low-e玻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Low-e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66958U
CN215166958U CN202121427310.3U CN202121427310U CN215166958U CN 215166958 U CN215166958 U CN 215166958U CN 202121427310 U CN202121427310 U CN 202121427310U CN 215166958 U CN215166958 U CN 215166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cell
layer
glass
glass substrate
film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273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少雄
史胜全
周永文
王印
尹江华
曹林站
李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Grandglass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Grandglass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Grandglass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Grandglass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273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66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66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669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Low‑e玻璃,包括用于吸收阳光的玻璃基板、与玻璃基板连接将吸收的阳光转换为电能的太阳能电池以及与所述太阳能电池连接的背基板,所述背基板的端面设有一定位部,在所述定位部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电连接的焊带,本申请结构简单,包括了三个层面的设计,分别是玻璃基板、太阳能电池以及背基板,相融合可实现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功能,在建筑领域内应推广使用,合理利用能量,无污染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Low-e玻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 Low-e玻璃。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传统的一次性资源越来越匮乏,需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另一方面,一次性能源如煤炭资源的燃烧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是个社会问题,综上所述,新能源的发展迫在眉睫,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太阳能产品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这时光伏发电玻璃面世,由于社会对光伏发电玻璃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如何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易生产并且有高发电功率的光伏玻璃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Low-e玻璃,结构简单,利于生产,能达到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Low-e玻璃,包括用于吸收阳光的玻璃基板、与玻璃基板连接将吸收的阳光转换为电能的太阳能电池以及与所述太阳能电池连接的背基板,所述背基板的端面设有一定位部,在所述定位部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电连接的焊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基板设有若干个相互串联的发电区域,所述发电区域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电连接,相邻发电区域之间还设有二极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基板采用无边框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为CdTe太阳能电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基板表面涂覆有若干层吸收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切割成若干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玻璃基板以及背基板之间涂覆有密封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呈半球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基板上由内到外依次相邻地复合有多种复合层设计;
其中第一膜层即最内膜层为SiNx层,第二膜层为TiO2层,第三膜层为AZO 层,第四膜层为Ag层,第五膜层为NiCr层,第六膜层为SiNx层。
本申请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结构简单,包括了三个层面的设计,分别是玻璃基板、太阳能电池以及背基板,相融合可实现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功能,在建筑领域内应推广使用,合理利用能量,无污染排放,适用于幕墙,代替传统玻璃幕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玻璃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玻璃膜系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3所示,一种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Low-e玻璃,包括用于吸收阳光的玻璃基板1、与玻璃基板1连接将吸收的阳光转换为电能的太阳能电池2以及与所述太阳能电池2连接的背基板3,所述背基板3的端面设有一定位部4,在所述定位部4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太阳能电池2电连接的焊带5,具体的说,玻璃基板吸收阳光,太阳能电池接收后转换成电能通过焊带传输,如图1 所示,焊带一侧为正极,一侧为负极,当导线装入定位部后,导线与正负极的焊带电连接从而将电能传输到负载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基板1设有三个相互串联的发电区域6,所述发电区域6与所述太阳能电池2电连接,相邻发电区域6之间还设有二极管7,如图2所示,当局部遮挡时,单个区域损耗较大,严重影响发电量,当某个发电区域损坏时,二极管接通,发电继续工作,不会影响另外的区域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基板1采用无边框设计,而且该表面较滑,不会积聚灰尘影响阳光的吸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2为CdTe太阳能电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基板1表面涂覆有若干层吸收层,优选的吸收层为TiO2层,通过该吸收层减少太阳光的反射,吸收更多的阳光,提高电能的输出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2切割成若干部分,使用355mm紫外光进行对电池膜层刻划,使连续的膜层细分为单个的子电池,利用涂布机在芯片表面涂布一层光阻胶,光阻胶经过烘焙后在紫外光照射下曝光,填充P3线槽及膜面针孔,减少漏电流,增大并联电阻,在单个电池之间建立起串联连接的结构,从而使电池串联起来形成最佳的电流和电压,并且即使有部分遮挡,其余子电池能够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玻璃基板1以及背基板3之间涂覆有密封胶,起到密封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4呈半球体,可以与导线有效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现有技术中无提醒功能,人们无法肉眼观察发电玻璃是否正在工作,也无法得知其工作时是否正常,因此本申请在所述发电区域6还电性连接有LED模块9,所述LED模块9位于玻璃基板1与背基板3之间,且设置在基板的边缘处,当发电区域工作时,一部分电流会流至LED模块处,从而此处亮灯,可以让人们得知其正在吸收阳光发电中,若在阳光下LED无亮灯则表面发生异常,从而可以直接观察到发电玻璃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第一膜层B210即最内膜层为SiNx层,第二膜层B211为TiO2层,第三膜层B212为AZO层,第四膜层B213为Ag层,第五膜层B214为NiCr层,第六膜层B215为SiNx层,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Low-e 发电玻璃;
SiNx层,为氮化硅薄膜,可以起到很好的减反射作用。
TiO2层,即二氧化钛,是为了提高玻璃的透光率,降低银层的面电阻,且其表面非常光滑。
AZO层,即铝掺杂的氧化锌层,作为第三介质层和第二阻挡层,AZO是一种热稳定性高的材料并且对红外线的辐射率低,可阻止室外高温通过辐射传递到室内,起到较好的隔热效果,第三膜层为AZO层还可防止高温对第四膜层为Ag层的破坏,第三膜层AZO层的厚度为5~7nm,优选6nm。
Ag层,即金属银层,作为第一功能层,利用银作为镀膜层,可提高膜层的红外反射率,而且金属银对红外线的辐射率低,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起环保节能的作用,第四膜层Ag层的优选厚度为10nm。
NiCr层,作为Ag层的保护层及平整层,NiCr是一种高强度和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学性能,可保护Ag层不被破坏且防止 Ag层被氧化,可提高本申请的Low-E玻璃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第五膜层NiCr层25的优选厚度为2nm。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实施的范围,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申请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Low-e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吸收阳光的玻璃基板(1)、与玻璃基板(1)连接将吸收的阳光转换为电能的太阳能电池(2)以及与所述太阳能电池(2)连接的背基板(3),所述背基板(3)的端面设有一定位部(4),在所述定位部(4)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太阳能电池(2)电连接的焊带(5);
所述玻璃基板(1)依次复合有六个膜层,其中第一膜层B(210)即最内膜层为SiNx层,第二膜层B(211)为TiO2层,第三膜层B(212)为AZO层,第四膜层B(213)为Ag层,第五膜层B(214)为NiCr层,第六膜层B(215)为SiNx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Low-e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基板(1)设有若干个相互串联的发电区域(6),所述发电区域(6)与所述太阳能电池(2)电连接,相邻发电区域(6)之间还设有二极管(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Low-e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基板(1)采用无边框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Low-e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2)为CdTe太阳能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Low-e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基板(1)表面涂覆有若干层吸收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Low-e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2)切割成若干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Low-e玻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基板(1)以及背基板(3)之间涂覆有密封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Low-e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4)呈半球体。
CN202121427310.3U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Low-e玻璃 Active CN215166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7310.3U CN215166958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Low-e玻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7310.3U CN215166958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Low-e玻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66958U true CN215166958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83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27310.3U Active CN215166958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Low-e玻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669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65849A1 (en) Transparent solar cell module
CN205845968U (zh) 一种海洋监测设备用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5514200A (zh) 双面发电双玻组件
CN107154440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真空玻璃窗
WO2023050772A1 (zh) 一种晶硅bipv建筑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2513178U (zh) 大功率加厚高透双玻光伏组件
CN215166958U (zh) 一种适用于阳光房单银高透Low-e玻璃
CN215253771U (zh) 一种适用于里面幕墙结构的双银Low-e发电玻璃
US20090277500A1 (en) Transparent solar cell module
CN217460885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装饰结构及建筑物
CN215166959U (zh) 一种适用于立面幕墙结构的三银Low-e发电玻璃
CN215162181U (zh) 一种适用于屋顶结构的阳光控制膜低透发电玻璃
CN202513177U (zh) 太阳能光伏全黑式组件
CN203071106U (zh) 一种背板及光伏组件
CN206727076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
CN216213478U (zh) 一种长寿命彩色光伏电池组件
CN111354809A (zh) 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及制备方法
CN211208461U (zh) 一种散热型双玻光伏组件
CN209434211U (zh) 一种双面双玻太阳能组件
CN211654832U (zh) 一种耐候高效太阳能组件
CN212062454U (zh) 一种具有反光贴膜的光伏组件
CN210073875U (zh) 太阳能幕墙组件及太阳能幕墙
CN207199642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节能型太阳能光伏镀膜玻璃
CN213895639U (zh) 一种高透光率镀膜光伏玻璃
CN204441299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